• 资讯
    七牛云存储获数千万美元第三轮融资 [摘要]七牛本轮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扩张、研发体系以及云生态链的建设。   7月31日,今日公有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七牛宣布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据了解,此次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经纬创投和启明创投跟投,七牛本轮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扩张、研发体系以及云生态链的建设。   此次投资方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表示,“云服务会成为类似水电煤的社会基础设施,宽带资本也一直非常关注国内外云计算相关行业的发展,而存储作为云计算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支撑性基础服务,自然成为关注的投资领域。”   据悉,自2011年成立后七牛云存储已先后获得两轮融资,2011年获得经纬创投的第一轮投资,2012年底获得启明创投的第二轮投资。   据了解,七牛创立于2011年,提供一站式的企业级数据管理服务,让企业无需关注存储技术细节即可打造互联网产品。上线两年内已获取近10万企业客户,覆盖社交、互娱、电商、在线教育、安防等行业。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8月01日
  • 资讯
    腾讯和新东方共建合资公司 共同发力在线教育 据知情人士透露,新东方今日发布通知,与腾讯成立北京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潘欣任CEO,王守崑为CTO,陈俊任副总裁。 今年3月初就有消息称腾讯与新东方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在去年年底就已经确定合作。上周新东方公布的财报中披露,新东方与腾讯已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由旗下的子公司迅程出资并担任其控股股东,共同研发独特的移动英语学习产品,利用新东方丰富的教育内容资源,以及腾讯的互联网技术与渗透率。双方在此次合作中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第一款产品将于2014年末推出,首先会推出移动应用产品,将会在腾讯的线上渠道以及新东方的线下学校推广。 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新公司将专注于开展移动学习业务,新东方主要负责教研成果、教学内容与教师资源的提供,腾讯负责技术研发与推广通道资源的提供。 工商注册信息显示,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3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俞敏洪任董事长,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汤道生、腾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林璟骅以及新东方在线CEO孙畅为董事,孙畅同时为法定代表人。 据了解,潘欣目前为新东方在线副总裁,兼任新公司CEO,CTO王守崑负责技术研发工作,曾任豆瓣网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裁,陈俊任副总裁,主要负责产品与运营工作,此前担任腾讯搜索推广销售总监。 新东方最近频繁动作,上周刚揭晓与ATA成立合资公司,试水在线职业教育,这周揭晓与腾讯的合作,作为教育行业的“老大哥”,新东方在在线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同样也值得期待。(芥末堆) 【文章来源:猎云网】
    资讯
    2014年07月31日
  • 资讯
    问世间“云”为何物?半数不知 [摘要]尽管用户使用率非常高,但消费者对于云服务价值的认知度依然很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用户都已经是云服务的使用者,但实际上,真正在使用云存储服务的网络用户数量并不多。     数字媒体顾问公司nScreenMedia日前公布研究数据显示,接受访问的90%宽带用户至少曾听说过“云存储”这一概念,但其中仅有29%的用户表示自己正在使用这项服务。此外,半数受访者宣称未曾听过说过“云存储服务”,或未曾使用过它。还有一部分人称对其根本不了解。     对于云存储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机建立自己的用户群体。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数据、文件以及媒体内容存放在云端,诸如iCloud、Dropbox和微软OneDrive等云储存服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飞速增长。     《商业内幕》旗下市场研究部门BI Intelligence日前发布最新报告称,目前在云存储领域的竞争中还没有一个绝对的胜出者,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拥有着不同的功能。例如,Box在企业市场很受欢迎,而Google Drive和微软OneDrive则分别同谷歌和微软的其他服务高度兼容。     对于那些已经使用云端服务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特别诉求就是希望自己的所有资料和数据在云端进行无缝同步。而对于企业来说,云端服务意味着将用户留在自己产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手段。     以下便是BI Intelligence报告中就用户如何使用云端服务的五个主要观点: 1.目前使用云服务的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全球大约90%的网络用户都属于“云端用户”,而且随着全球网络用户数量增加,这一数字也会继续上涨。     2.随着云服务市场的成熟,移动设备在云服务使用方面呈现爆炸式增长。移动消费者会通过云存储服务在不同设备上储存和观看影片、同步他们的应用、文件和数据。我们估计,移动设备云存储数据流量在2013-2018年间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3%。相比平均云存储数据流量22%的增长率,这一数字要高出近2倍。     3.尽管用户使用率非常高,但消费者对于云服务价值的认知度依然很低。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网络用户均使用以云端为基础的网站和应用,但他们对于云计算及其用处依然感到困惑,搞不清其如何帮助自己更好管理数字服务。     4.对于以云端为基础的服务来说,在消费者渗透率和使用率方面存在巨大机遇。例如,使用Dropbox、Google Drive等云存储应用的用户人数依然很低。     5. 目前全球云存储领域还没有一个绝对的胜出者。由于iPhone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苹果的iCloud曾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可是现在,包括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在内的这些企业都在世界范围内赶超苹果。此外,诸如Dropbox和Evernote这些专业云服务公司,都希望借此打造起自己的平台。(风帆)   via:BI中文站
    资讯
    2014年07月31日
  • 资讯
    LinkedIn入华半年,重新认识领英的“双边”商业模式 入华半年的领英团队相对低调。据了解,由于海外版产品相当成熟,领英前期筹备阶段主要力量集中在汉化产品(包括PC和移动版)的开发。据其5月披露的数据,中国区用户已经积累到500万,日新增用户增长80%,移动端访问量提高了20%,算是交出了一份“期中”考试答卷。LinkedIn入华之初,因其职业社交定位和媒体属性,搅动了国内传统招聘行业以及部分媒体。LinkedIn可能打破“海外企业入华见光死”的窘境吗?如何看待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国区总裁沈博阳近期接受了钛媒体采访。 LinkedIn在今年年初宣布入华后,几乎所有人对它的第一印象都是一家加入本土竞争的“招聘网站”。事实上,很多人都有必要需要重新认识LinkedIn及其中国区公司“领英”。 一个很明显的差别是,典型招聘网站的用户都是从“求职”的需求出发;而注册领英的用户往往初始需求并不是“求职”。LinkedIn成为排行在Facebook、Twitter之后的几大社交网络之一,提供免费的社交服务(附加会员服务),就是因其用户模式是“先社交、再求职”。同样的,中国合资公司领英也是主要服务于“被动求职者”这一人群。 这群被动求职者中的活跃用户,有很大的比例是相当于传统招聘猎头公司的“高端注册用户”。领英总裁沈博阳透露,目前LinkedIn中文版用户中,拥有等同于“经理”以上职位的用户占到42%,这群偏中高端人群构成了领英的前端——社区;而领英的后端业务和其母公司LinkedIn一样,即提供解决方案。 唯一不需要考虑的事:商业模式 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LinkedIn在海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双边”的商业模式,我简单概括其为2B模式和2C模式。LinkedIn财报显示,人才解决方案、营销解决方案和优惠性订阅产品是其三大收入来源。 从社区形态来看,LinkedIn的生意主要是围绕“人”,即3亿全球职场实名用户,而针对这其中的付费用户,定制化的个人职业服务就是变现方式。不过,其核心的商业模式是销售为客户制定的解决方案,一项被称为人才解决方案(LinkedIn Talent Solution)的产品,目前已经能够给LinkedIn贡献其全球收入的55%。而据领英公司相关人士透露,目前LinkedIn母公司已经有约150家客户是来自中国的企业。 这项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已经吸引了阿里巴巴、华为、联想、百度、腾讯、新浪微博、京东、海尔、顺丰等企业的关注。有些企业,正在面临在国内外大幅扩张和拓展业务带来的人才短缺问题,也迫切需要可以覆盖全球的人才平台和招聘解决方案。沈博阳告诉钛媒体,“国际化”是领英同本土招聘网站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另外一个是在变现方面的优势。 第一,国际化的客户价值 主动求职是一个低频需求,因此招聘网站做社区基本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当用户使用招聘网站的服务之后,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次登录了;而LinkedIn的社交基因,黏住了大批社区用户。事实上在LinkedIn入华前,早期一批注册领英的中国用户往往在语言优势、全球化视野上都要高一些,吸引他们的就是可以参与“国际化”的交流。 第二,在做收入方面的优势 对于LinkedIn中国团队来说,唯一不需要考虑的是商业模式。在用户端,领英为个人用户推出的商务类账户升级套餐,最低消费是23.99美元/月(商务版、商务增强版、旗舰版三档套餐的月费依次是23.99美元、47.99美元和74.99美元)。 而由于“投放非常精准”,领英对企业收取的广告费用非常,如何掏出企业口袋里的钱并不需要花太多心思。沈博阳表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团队在搭建初期,“更愿意在招聘解决方案上投入更大的精力”。 另外他还透露,能在现有非常小的中国用户规模(500万而已)上快速启动客户销售,主要原因是在企业级服务业务上,他们对本土客户(比如阿里巴巴这种互联网行业大客户)提供的服务收费标准是基于LinkedIn“全球3亿用户”这个盘子。 LinkedIn入华的醉翁之意,就在于借全球的人才库拿下落地在中国的客户。拓展中国区客户也成为领英这家公司的最主要目标。 沈博阳最近正在忙着面试,他透露,已经在自己的办公室陆续面试了几位牛人,希望选到一位合适的销售负责人,同时公司也正积极的组建其销售团队。“本土企业正在接受一个新型的招聘方式,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打破海外公司入华的“魔咒”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外互联网企业入华困难重重。从谷歌到Myspace等无数“先烈”企业已经证实了这一点,Facebook高管也屡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考虑入华”;落地中国,如何契合中国市场?这才是领英面临的最大挑战。 首先,在盒子公司成立之初,在架构上要更独立。引入红杉和宽带资本两家风险投资正是出于这个考虑;领英公司的部门设置也同海外母公司一一对应,沈博阳作为中国总裁,直接向CEO汇报,是被“当成一件独立的事情在做”。 沈博阳回忆称,他在一次给美国同事内部分享中发现,美国对于中国市场有多大还是不够了解。他列出世界TOP的科技公司中给母公司高管们展示,中国很多企业排行靠前,最终促成了入华一事迅速敲定。 而在产品方面,领英选择微信作为最早的合作伙伴,显示出这支本土团队擅长借力的优点。领英账号已经同国内头号社交平台微信打通,拥有LinkedIn账号的用户只要添加了微信联系信息,其个人LinkedIn账号将在微信个人页面上自动展示;而微信方面,也已经加入了“领英名片”的交换和分享功能。 不过,目前领英的移动端体验依然面临大量的吐槽,这将是LinkedIn本土化进程中的下一个突破点。 不急于强化媒体属性 与激进的拓展预期形成对比的是,在入华后的LinkedIn在早期并没有足够的看重其“媒体属性”,或者说沈博阳在弱化这一问题。 LinkedIn社区被视为媒体的竞争对手,主要原因就是其社区上积累的精英人群逐渐形成的Influencer群体,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内容,甚至成了媒体记者编辑们寻找选题、研究采访对象的最佳方式。而由于中国区用户量的限制,目前,领英中文社区内容的不足显然不够支撑起一个“社区输出内容”的模式。 沈博阳表示,未来将加强鼓励、引导用户使用中文注册、中文发布内容,“我们未来也会引入更多的中文的新闻进入到网站,让用户看到更多的新闻才能引发分享。这块要加强”。从总裁到其团队给人的印象,领英的早期战略似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内容运营的优先级并不高。被国内互联网观察家如魏武挥等人评价为“全球超级媒体平台”的LinkedIn属性,似乎在沈博阳的规划中被弱化。 一方面,受目前中文用户规模的限制,生产内容依然乏力;也就是说,对于媒体平台的愿景,中国区目前能做的贡献十分有限。这或许是领英弱化媒体属性的原因之一。而在扩大影响力方面,其运营团队在缓慢推进。比如,领英目前正在尝试通过线下活动如“领英·影响力”沙龙,来弥补这一不足。 “性感的生意是具有风险的,无趣的生意是十分安全的”,沈博阳一句总结性的评价,代表了领英的价值观,也显示出其对中国互联网环境的深刻了解。 【文章来源:钛媒体】
    资讯
    2014年07月30日
  • 资讯
    团队任务管理服务Asana推出全新设计的iOS应用 团队协作工具开发商Asana 今天更新了其iOS应用,重写了代码,界面也耳目一新,并且升级为适配iPhone和iPad的通用版(更新应该已经出现在App Store里了,如果你的设备还没有收到更新通知,请耐心等待)。与此同时,基于Android的新版本开发也正在紧张进行中。 Asana 以往的主打产品基本都是围绕网页端构建的,改革了原有的团队内部复杂的电子邮件系统。Asana告诉我们,目前使用该产品的团队已达到数十万,而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他们的客户数量才超过五位数。Asana提供免费增值服务,付费用户标准从每月5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团队的人员个数。 在采访过程中,我试用了这款全新的iOS应用。该公司表示,这款应用的早先版本更像是一个网页端的辅助工具,而现在经过重新设计的新应用则可以将Asana的所有功能完全发挥出来。 对Asana来说,这次更新还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将业务重心转向移动端。毕竟除了iOS版和正在开发的Android版,Asana目前还没有为其他平台开发过原生应用,包括有一定用户基数的Windows Phone和黑莓。 Asana告诉我们,2014年上半年是他们到目前为止增长最快的阶段。在关于是否有计划在短期内进行新一轮融资的问题上,Asana表示暂时不需要更多的投资。该公司的上一轮融资在2012年7月完成,总额2800万美元。该公司的员工已经从今年1月份的55人增长到现在的80人。人员编制的增加、上轮融资间隔够久又不需要额外资金支持,这些事实合在一起,可能意味着该公司的营收增长可以保证在不出现财政问题的同时实现规模扩张,这大概就是企业对企业软件即服务行业的普遍现象。 一个更好的iOS应用是Asana客户呼声最高的需求,Asana告诉我。 Asana的转变顺应了现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大趋势。Facebook、雅虎都在改变以往网页为先的战略,纷纷进军移动端开发原生应用。这种将移动端升级为同网页端平等地位的多平台战略改变并不奇怪,因为企业都在向移动端迁移,因此,Asana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合理的。 Asana并没有为它的Android应用提供具体的发布时间表。 新版Asana iOS应用拥有Asana网页端的所有功能:包括任务管理、搜索和日历。此外它还特别提供了一些对手持设备优化的新功能,比如一个绿色快捷按钮,允许用户进行快速添加任务和笔记。该应用还采用了公司新开发的设计语言,比之前的UI更加清爽有活力,包含了一些小的细节特效,像心型标签和彩色标记等等。这个设计风格也会在未来慢慢渗透到其网页端产品中。 我们非常期待用户对新版应用的反馈,也好奇它能登上应用排行榜的第几位。毕竟用户的好评和高排名将意味着更大的成功,而冷淡的反应则代表着另一个极端。无论如何,我们拭目以待。(译:王博源) 【文章来源:TC中国】
    资讯
    2014年07月30日
  • 资讯
    微信第三方发展将个性化、垂直化、服务化 7月24日晚间之后,一大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阅读数被微信强制曝光,每篇文章底部都增添了点赞功能。原本避谈“营销”的微信生态,将在微信更大程度开放微信公众账号数据的趋势下,逐渐增强其营销属性,加快实现微信生态全面的商业化。 目前而言,微信此次增添的两项功能还只能促使微信生态微变,但以微信为发展基础的众多微信服务商,他们比常人都要更为关注微信生态的变化,此次微信生态的微变,更是对微信第三方的一次战前鼓舞,也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会。 鼓舞的什么?随着微信生态不断改变,微信第三方服务商的洗牌期即将到来,微信第三方服务行业将渐渐标准化。如何在洗牌期到来之前,通过差异化、垂直化树立平台更具优势的微信第三方服务能力,将成为第三方平台迎来洗牌期之后还能拥有未来优势竞争力的关键。 微信第三方平台接连融资,微信服务商未来之战的前奏 近日,对于微信第三方来说,除了微信此番在微信生态上新出两大功能,引起行业热议之外。微信第三方服务商“微盟”获得了来自华映资本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的消息,更是令不少希望走上资本道路,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微信服务商惊喜不已。 微盟是非常典型的微信第三方平台。而在此之前,微信服务商微信海、点点客也都得到了资本帮助。整个微信第三方行业,虽然诞生时间并不太长,但依托于微信庞大的市场,被投资者们观望的时间也不短了。此番随着微盟等微信服务商接连融资,未来越来越多的微信服务商将会得到资本援助,微信第三方行业的资本市场逐渐打开,让更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这个领域。这样的情况,对于微信第三方来说,是未来行业战的前奏,是基础物资的准备,更能帮助其树立未来的行业地位。 整个微信第三方作为依托于微信而兴起的行业,发展的重点还是要和微信生态联系起来。在微信生态的变化下,大量做企业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微信第三方,首要的就需要加重运营能力的提升,稍微弱化技术手段在解决方案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选择走垂直化、差异化的路线,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更是微信第三方发展方向。 微信第三方重运营时代到来 自微信第三方行业兴起伊始,帮助商户解决微信二次技术开发就是微信服务商的核心功能。虽然随着用户需求多元化,行业竞争加剧,微信服务商不再仅仅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从技术支持到后期运营推广的一整套流程,都整合进入了微信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里,但大多数微信第三方平台还是属于技术型企业。 今年4月份,微信生态发生微变,服务号群发次数由原来的每月一次改为每次四次,并且开放高级群发接口,给商家更多的自主运营权。随着微信生态对商家基础技术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靠技术为生的服务商生存更为艰难。实际上,作为商家而言,无论是以品牌为目的还是以销售为目的而选择微信第三方平台为其服务,技术始终只是第一步。 微盟创始人孙涛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很多微盟线下的商户不会使用电脑,或者没有时间使用电脑。这样的现象就和很多线下商家没有技术团队,没有精力筹备技术开发团队一样。大量的微信服务商提供集开发、推广运营一体的微信解决方案,之所以会开拓后续的推广运营业务,也是商家有需求。商家们选择让微信第三方代运营,但很多微信服务商,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运营商,每日发布商家广告,抄袭其他账号内容,保持了账号的更新,就称其为微信公众的专业运营。 随着微信文章阅读数的开放,那些运营之时刷数据的服务商会在短暂的一个时间内存在很大被客户发现数据作假的风险。在所谓的O2O时代,很多线下商家的微信公众都需要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需要有很强的线上+线下运营能力。这样的运营推广能力是很多中小型微信第三方尚不具备,也需要加强的。在微信第三方重运营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真正能够在微信号的运营推广上,专注好的服务商在未来会很有竞争优势,能够在技术,运营、培训、推广都已经真正专业,而不依赖数据作假的微信第三方将更有未来。 要从技术型企业转为运营型企业,对于很多微信服务商都是非常困难的。而拥有资本和资源的帮助,无疑能够加速团队的变革,加快转型。未来的微信第三方服务市场,是属于运营上不落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团队的。 未来的微信服务商:垂直化、差异化、专业化 在笔者看来,除了上述的提前转型运营型服务商之外,用专业树立行业口碑,用垂直提前布局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差异化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是微信第三方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说,影响微信服务商和商户合作的因素可能并不仅仅包含这些技术手段和运营手段,甚至还有着人性的因素。比如有商户向笔者吐槽过,他们给上数万元给服务商,实现了二次开发又交了每月数千的代理运营费用之后,虽然钱花了生意没有改变,但好看的数据成绩就是爽目。虽然后来意识到可能被坑了之后,但为了面子,他不会各种张扬服务商的坏处,甚至还要拿着服务商已经作假后的数据跟朋友介绍,变相为服务商打广告。 不少微信服务商就这样利用很多传统商户的面子漏洞,败坏了整个微信第三方行业的名声。而他们的公司,也属于那种“销售型”的微信服务商。 随着微信近期将微信文章的阅读数量公开之后,微信服务商代理运营商户微信,是否存在数据作假就更有参考的要素,依赖数据作假而“骗一个,是一个”的销售模式就会有所改变,没有专业的能力,生存将会更加艰难。(当然,也不能排除上述的销售型微信服务商能够寻找其他的销售话题) 微信生态越来越透明,对服务商专业水平就越来越高。但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微信第三方行业,如何与微盟他们这些刚刚被资本帮助的第三方竞争,如何与比自己强的第三方竞争呢? 除了微信生态变化所被迫专业化之外,为了更好的未来,往美容美发、线下餐饮、汽车销售等细分领域垂直化发展,做出类似“专业美容行业微信服务商”的垂直化的品牌出来,提前在洗牌期占据自己的垂直领域优势,也能够帮助微信第三方提前树立更大的竞争优势。 市场的垂直化只是微信第三方垂直化的一个方面,服务能力也可以垂直化。市场可以变,市场的垂直方式也可以变,微信第三方真正的垂直化能力是能够更垂直地为商户解决问题,通过在某个领域实践自己的垂直化服务能力,并树立垂直口碑,发展这样的垂直化服务能力,会无形间实现差异化。一旦这样的垂直化服务能力已经令平台具备行业优势,纵然选择垂直化的市场不太合适,换在其他的市场也同样拥有很快的适应能力,这就是微信第三方服务能力垂直化的优势。 微信官方的公开信息显示,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上升至1.5万个。微信第三方市场空间正随着微信的不断发展,随着微信加快商业化,随着微信生态的更加透明不断膨胀。微信服务商此刻就已经要开始转型,开始增强自己的行业竞争力,能否在运营推广上垂直专业下去是微信服务商能否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微信第三方的未来,是属于运营能力垂直化的第三方平台的! 【作者:小谦】
    资讯
    2014年07月30日
  • 资讯
    谷歌推出Android L企业管理工具 从上个月的谷歌I/O大会上了解到,谷歌将会把三星企业安全系统部分采纳到Android L版本当中。这个版本使你可以把工作数据和个人数据一起输入手机,操作空前简单,而且两项数据都安全且完全通过沙盒检测。 而在日前,谷歌和三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Android L在企业功能方面的信息。 谷歌将会利用Android系统现有的个人账户功能来建立一个管理账户,当中会面向IT策略管理器提供某些集成控制功能。在谷歌提供的示例代码当中,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建立基本的管理账户。相关的工具可允许策略管理器执行如下操作: ·启用或禁用其他应用,对其设置限制。 ·配置个人账户和管理概要的意图。 ·擦除所有和管理账户有关的数据 除此之外,每款设备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一个管理账户。 我们确信随着安卓L的启动将了解更多。控制安卓意图的新方法似乎很有趣,这正是谷歌在企业中有立足之地的秘诀。你不能向个人邮件发送Google Drive文档,你也不能从非管理应用向管理应用导入文件,这些情况我都了解。 这类设施难以保证安全,至今只有黑莓BES服务解决了这个问题。谷歌有机会改变这个状况,我们所看到的正是前进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文章来源:猎云网】
    资讯
    2014年07月29日
  • 资讯
    腾讯加速布局在线教育:推付费精品课程 [摘要]腾讯精品课已经完成了授课工具、课程平台和支付手段的在线教育完整闭环。 腾讯在线平台之一的腾讯精品课做出功能调整,宣布开通支付功能,同时开放课程创建、用户认证等功能,其中付费系统的上线是在原有免费课程上传基础上的升级,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课程。     此次的三大功能上线,再算上之前的自制课程,腾讯精品课已经完成了授课工具、课程平台和支付手段的在线教育完整闭环。     腾讯精品课从属于腾讯OMG(网媒事业群)教育中心,其入口覆盖腾讯网、腾讯视频全平台,兼顾课程平台和媒体平台于一身,有其他课程平台无法匹敌的流量、媒体优势。加之腾讯精品课将腾讯内部的微讲堂、腾讯大学、产品家等栏目进行整合,有强大的内部课程资源优势。     腾讯精品课今年1月上线,一直以免费实用型的自制课试水并积累用户,据称现已拥有800余万的注册用户。开通支付功能后,这些用户无疑将成为变现的主力。     纵观其他在线教育平台,之前高举“免费大旗”的100教育,经历几个月的运营后,其网站上也正出售199元-999元不等的课程。这正如某个在线教育网站的创业者所说:“在线教育的免费课程,内容大多很水,对真正想学习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大。”     在线教育课程免费到收费的转变,也正符合教育行业趋势,一门课程从教师、录制的成本都不低,试想谁会把精心打造的课程供人免费学习?免费只是噱头,并不能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立足之本,只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学生们不会拒绝付费课程。     再看其他巨头,百度教育虽占据搜索的入口优势,但其平台还在沿用“百度模式”,更多的起到课程导航及导流作用,对提供商的课程管理权限较低,外链的方式极大影响用户体验。     淘宝同学也流淌着阿里巴巴的“电商基因”,更多像是课程售卖的电商网站而不是纯粹的学习平台。而腾讯精品课,其课程平台有比较完整树状结构划分和精细的课程分类,而且订阅功能也为客户提供了个性化服务,符合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趋势。     与之前相比,腾讯精品课相对高调地上线三大功能,无疑在宣布腾讯将在教育产品和资源上加大投入,互联网巨头的发力必将对整个在线教育行业发起冲击,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07月28日
  • 资讯
    浪潮与荣之联达成战略合作拓展智能城市等业务 7月25日,浪潮集团与荣之联在济南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图为签约现场。   7月28日上午消息,浪潮集团日前与IT市场解决方案商和服务提供商荣之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公安、能源、智慧城市、生物医疗、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展开合作。     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除了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和关键行业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积极拓展市场外,还计划进一步在硬件基础架构、应用软件开发、服务、市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进而推出从基础架构平台,到行业应用、云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换言之,在未来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中,浪潮集团将主要提供小型机、通用服务器等硬件产品以及大数据、高性能等方案和行业云相关技术服务,而荣之联则利用直接接触客户的经验,以及对应用层面的理解,将整体方案推介给最终客户。     据悉,双方合作主要瞄准国内重点行业用户的信息系统国产化需求,所涉及的行业涵盖公安、能源、智慧城市、生物医疗、大数据、物联网等。     今年初,荣之联曾与浪潮集团达成合作,并成为浪潮渠道体系重要一员,此次的战略合作是对前期合作在产品、技术、行业覆盖多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国产化推动 目前,国产化替代在关键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是浪潮和荣之联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基础。在棱镜门等信息安全事件影响下,能源、公安等关键行业用户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国产化需求。     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表示:受棱镜门等信息安全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行业用户对于国产品牌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国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荣之联会根据客户需求,在适当的项目中向客户主推国产品牌产品,影响客户的最终选择。     他进一步表示,现在IT已经变成很多客户的核心生产力,在这种大形势之下,把浪潮先进的IT产品推荐给客户使用,实际上是在帮助客户业务创新,提升业务能力和生产效率。同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T市场,也需要中国自己原创自主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于国内的企业客户。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则表示,浪潮和荣之联的合作是一个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他说,荣之联长期为行业客户服务,充分理解客户需求,而浪潮在技术和产品领域具备较大优势,双方实际上优势互补。     “如何能把浪潮的这些产品更好地提供给客户,实际上需要从应用层面上把产品用进去。在这一方面,浪潮与荣之联的合作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配合。”王恩东说。      合作将更加深入 今年3月,浪潮与荣之联签订过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双方合作涵盖产品、方案、市场推广等众多领域,联合认证培训、解决方案整合等工作也已经展开。而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双方就决定将合作进一步深入。     荣之联高级副总裁方勇表示,过去半年里,荣之联与浪潮从一些具体的合作接触开始,实际上双方从来没有把这种合作关系简单定位在代理关系层面。“在智慧城市、生物医疗等时下比较热,未来比较看好的领域,我们双方会走很远。”     方勇未提及更为具体的合作内容,但据王恩东透露,浪潮与荣之联会在产品层面进行配合,共同推出整体解决方案。     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则指出:“战略合作最后还要落地,变成两家上市公司报表里面的东西。从长期而言,对双方都有很多好处。”     当媒体问及未来双方会不会有资本层面的合作时,王恩东与王东辉都未作正面回应,但双方都表示,只要有利于双方业务长期发展,两家公司在合作模式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罗亮)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资讯
    2014年07月28日
  • 资讯
    中小团队协作工具 Trello A 轮融资 1030万美元, 已从母公司 Fog Creek 中独立出来 中小团队协作工具Trello 近日宣布获得 1030 万美元 A 轮融资,估值未知,据悉该轮由 Index Ventures 和 Spark Capital 领投,Spark 投资人 Gijan Sabet 将加入 Trello 董事会。 Trello 团队在其官方博客中说:为了让 Trello 未来有更好的发展,Trello 将从母公司 Fog Creek Software 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 Trello Inc., ,新的投资也会只用于 Trello 的发展。 独立出来之后,Fog Creek 公司将继续打造旗下 FogBugz 和 Kiln 这两款产品,Fog Creek 联合创始人 Micheal Pryor 将担任 Trello 新的 CEO。 截至目前, Trello 注册用户已达到 460 万,月活用户为 100 万。同时,联合创始人 Joel Spolsky 也表示:目前团队并不缺钱,但为了 Trello 更加快速的发展,新资金的注入也会帮助 Trello 更快的实现团队所设想的功能,同时打造市场和销售团队,完成快速扩张。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果子]
    资讯
    2014年0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