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购
    Salesforce的Quip收购了一家游戏公司?原来是看上了团队! Quip的CEO Bret Taylor表示非常看好这个工作团队,并声称他们是他“曾经一起共事的最好的产品设计师”。这个三人团队重新设计移动设备经典功能的能力可能对Quip有巨大帮助。 上周五,Quip收购了一家软件公司Unity&Variety,目的是为了改进Quip的设计流程。 Unity&Variety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有三个人,分别为Drew Hamlin,Joey Flynn和Andy Chung。Unity&Variety成立之后至少发布了一个应用程序,其中之一是一个游戏Pinchworm。这块游戏在App Store上获得了很高的评分。但在这块游戏之后,Unity&Variety宣布它要开发一些更加实用的产品。 而Quip我们比较熟悉,它是一款基于云服务的团队协作软件,这家公司帮助团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电脑协作编辑文件或电子表格。2016年8月,Quit被Salesforce以7.5亿美元收购,并很快就被Salesforce员工接纳。 Quip收购一家曾经做游戏的公司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Quip被收购之后,仍然没有放弃充实自己的团队和实力。Quip的CEO Bret Taylor表示非常看好Unity&Variety这个工作团队,并声称他们是他“曾经一起共事的最好的产品设计师”。也就是说,团队是本次收购的主导原因。 事实上,Unity&Variety的团队和Bret Taylor都曾经是Facebook的员工。其中Flynn和Hamlin在2014年重新设计了Facebook Messenger和Slingshot,使其在与Snapchat的竞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Chung一直在开发一种名为Pattern的Ipad设计工具,可以让想法快速成型。总之,这个三人团队重新设计移动设备经典功能的能力可能对Quip有巨大帮助。 此外,Taylor希望Quit能够在Salesforce的所有云平台上工作,并且将其转换为一个一体化的活动文档中心,能够无缝合并文档、电子表格、任务列表和团队聊天。Salesforce的员工表示,到2017年年中,他们就能够将实时客户关系数据嵌入到这个活动文档中,并将工作与Salesforce记录相关联。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
    收购
    2017年01月18日
  • 收购
    这家连销售都不要的公司为什么要砸4.25亿美元收购一家小公司? 最近几天大家都被微信小程序给刷屏了,以至于昨天爆出的一则4.25亿美元的收购案也没什么泛起什么涟漪。我说的是前年上市的澳洲SaaS公司Atlassian对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工具Trello的收购。作为一家很注重控制开支的公司,为什么Atlassian舍得砸这么多钱在小小的Trello身上呢? 成立于2002年的Atlassian是一家稳扎稳打的面向企业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SasS公司。该公司专门开发软件工具,帮助企业工作人员协同工作,让企业员工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意存储并访问文件。旗下产品包括团队工作计划和项目管理软件 JIRA,企业知识管理与协同软件Confluence,类似 Slack 的内部聊天/协作HipChat、代码库管理Bitbucket以及以及JIRA 服务台等。在经营14年之后,Atlassian成功于2015年上市,被誉为当年最成功的技术IPO之一。股票在上市首日即上涨了32%,市值达57.8亿美元。 Atlassian是飞轮型SaaS公司的最佳代表之一。它的销售效率极佳,与一般SaaS公司前几年往往将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营销方面,但上市当年上半年Atlassian在市场营销上花费为6790万美元,只占总收入(3.195亿美元)的21%。其奥秘是没有销售队伍,依靠口碑宣传和病毒式营销。所以在这种成本控制下,Atlassian的盈利水平很高。 当然Trello也是非常优秀的团队协作工具,其看板式的任务管理现在已经被很多的项目管理软件效仿。这款由著名软件工程师 Joel Spolsky开发的团队协作平台,当年(2011年)在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正式发布在不到3小时的时间内,就已经积累了5000多用户。而现在Trello的用户数已经超过了1900万,日活用户已超 100 万。 在项目管理工具评测网站Project Management Zone的三个细分排名当中,Trello上榜了其中两个。在项目规划工具排名中,Trello位列第4(前3为微软Project、Atlassian的JIRA以及办公套件Zoho);在项目协作工具排名中,Trello位列第三(其它4个依次为微软SharePoint、G Suite、Basecamp以及IBM Notes)。以Trello的小身躯能够跟微软、Google、IBM等巨头挤到一起,这样的成绩的确不错了。 当然,Atlassian的JIRA也相当不错,在Project Management Zone的所有3个细分排名中也挤进了两个排行榜,分别是项目规划类排名第三以及问题管理工具类排名第二。JIRA和Trello无论在客户或者功能方面都没有太多的重叠,在收购了Trello之后,Atlassian在项目管理这一类别的解决方案将变得更加完整,这无疑会提高它在企业客户当中的竞争力。 当然,也许有人会质疑Trello虽然不错但是它真的值4.25亿美元吗?451 Research 的分析师Melissa Incera认为我们应该向前看。按照这家机构的预测,商业沟通与协作软件市场的规模将会从2016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80亿美元。再加上Trello优异的增长速率以及双方共同的早日实现1亿月活用户的目标,这个价格在今后也许并不算太高。 反过来,对Trello的高价收购正好为资本效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到目前为止,Trello的融资额仅为1000万美元左右而且仅进行过一轮融资,但他们就靠着这点钱把团队很快发展到了100人以上,用户群扩展到1900万。其商业模式为三级的免费增值模式,企业规模越大收费越高。从VC的角度测算的话,Trello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就为投资者创造了8.5倍(而且大部分都是现金形式)的退出,这样的内部收益率可谓很高了。相对于Asana、Wunderlist等同类产品,Trello的资本效率非常高效。 Trello的产品特点也值得很多同行借鉴。或者说,它的一些做法已经成为主流。首先是Trello的跨平台结构,似乎它一开始采取的是web优先,移动响应式的跨平台支持,然后再发布iOS版。此外,Trello类似Pinterest式的看板交互模式在移动端看起来就像一张张卡片,非常适合展示。最后,Trello团队还悄悄地集成了很多存储和业务流程方面的东西到服务里面,通过免费提供部分集成来吸引用户,再对额外的一些进行收费,这也是很聪明的做法。虽然Trello的集成没有Slack那么多,但是已经足以让客户满意,再说集成数量多未必个个都有用的。 此外,这桩收购也体现了IT消费化的趋势。跟Slack、Asana、Wunderlist等成功的面向专业消费者设计的产品一样,Trello的设计既提供了轻量级的用户体验,又提供了足够的基础设施和能力,使得大型团队可以跨众多平台进行协作。Trello给人的感觉纯粹就像是一款消费者产品,尽管Google、Facebook等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前者要做得好得多、干净得多。 收购案反映出来的最后一个趋势是企业SaaS的并购整合在加强。这些年来,我们目睹了企业SaaS的各种并购案的发生。这其中既有像Salesforce这样的巨头不断地鲸吞新产品,也有一些私募股权打次购买市值不大的上市公司。这些都反映出大型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扩张压力。像Slack、Facebook @ Work或者 Microsoft Teams这样的协作产品要么在不断壮大,要么似乎有着无限的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类似Atlassian这样的新晋既有者需要不断储备实力、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选择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是一举两得的做法(既消灭一个潜在对手又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这个价格也许也有先下手为强的意思)。著名VC Fred Wilson前几天就预测了这一点: 在传统企业软件公司(如Oracle)、成功SaaS公司(如Workday)以及私募股权机构三股势力都在寻求增加额外业务线以及提高经常性订购收入流的作用下,SaaS板块将会继续整合。   来源:36氪,作者:box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1693.html
    收购
    2017年01月11日
  • 收购
    Atlassian + Trello: changing the way teams work,Atlassian4.25亿美金收购Trello! 本次交易绝大多数以现金(3.6亿美元)交易,剩余的用以支付限制的股票和期权。此次收购预计将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When we founded Atlassian 15 years ago, it seemed obvious to us that software could help teams work better together. But in those days most software companies were focused on developing for personal productivity. We felt that using tools designed for individuals to accomplish teamwork is a bit like using scissors to mow your lawn. You can do it, but it’s a lot harder than it needs to be. That’s why we focused on building for teams from day one. Fast forward to today and there are still surprisingly few companies building software for teams. One company that has had breakout success is Trello.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Trello has grown to over 19 million registered users by solving an important problem: capturing and adding structure to fluid, fast-forming work. Trello’s pioneering use of an intuitive visual system has been embraced by all kinds of teams to do everything from managing marketing campaigns to tracking action items from team meetings. Organizations in nearly every country and as varied as the Red Cross and Google have adopted Trello to get work done. Today, I am thrilled to announce that we have entered into an agreement to acquire Trello and add their amazing product to our growing family. Choosing the right tool for your team Atlassian’s mission is to unleash the potential in every team. That’s a big mission. In Trello we found a group that is as dedicated to helping teams get stuff done as we are. In fact, we have identical milestones towards achieving our missions: for our tools to be used by 100M people. Atlassian tools are built to help all teams organize, discuss and complete their work. By adding Trello to the Atlassian family, we’re giving teams more choice in the tools they use to support the way that they want to work. Trello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tlassian portfolio, offering a fun new way for teams to organize the often messy range of information that feeds into great teamwork. Its card system is intuitive, easy to use, and instantly familiar, which has made it extremely popular with teams across marketing, legal, HR, sales and beyond. One of Trello’s strengths is its flexibility. You control how the board looks and operates so you can mold it to how your team works, and track progress in stages that reflect your processes. You can take this flexibility a step further by integrating the tools you already use with Trello as Power-Ups that extend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boards to meet your team’s unique needs. The JIRA family of products will continue providing purpose-built experiences such as JIRA Software, the #1 tool for agile software teams; JIRA Service desk, a beautifully simple service desk solution for IT and business teams; and JIRA Core for project and process management. JIRA tools excel at work that benefits from a well-defined, traceable, and repeatable process, whilst Confluence is great for teams creating and collaborating on documents and rich content. Trello perfectly fills a gap between the structured workflows of JIRA and the free-form collaboration of Confluence and will give teams the option to find the right Atlassian tool for the type of work they need to complete. Keep an eye out for integrations between these products in the near future. What happens now We’re thrilled to welcome the talented Trello team to Atlassian and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m to change the way teams work together. Deep investments in R&D have long been a cornerstone of Atlassian’s business and we will continue that tradition with Trello. If you currently use Trello as either a free or paid user, you can rest assured that we will continue to offer Trello as a standalone service. We’ll be working with their product team to help them accelerate development efforts. If you are an Atlassian user, I encourage you to set up an account on Trello and check out how it might work for your team. Teams have always been the critical element of successful organizations. We’re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ies that lie ahead in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every team.
    收购
    2017年01月10日
  • 收购
    Gartner 26亿美金收购CEB(SHL)通过现金加股票的方式,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北京时间1月5日晚间消息,IT调研与咨询服务公司Gartner今日宣布,将以价值26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商业调研与分析公司CEB,从而拓展公司的商业调研服务。 CEB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Arlington),主要服务包括人力资源、销售、财经和法律相关的研究与分析。收购CEB之后,Gartner的业务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根据收购协议,Gartner将以每股54美元的现金及0.2284股Gartner股票收购CEB,即每股CEB股票可兑换54美元现金和0.2284股Gartner股票。与CEB周三收盘价相比,该收购价格溢价约25%。 两家公司合并后,Gartner股东将拥有新公司约91%的股份。根据协议,CEB还拥有35天的“询价期”。该期间内,CEB还可以寻求其他更高的报价。 Gartner表示,预计该交易将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交易完成后即可推动公司每股摊薄收益增长(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而2018年可推动每股摊薄收益涨幅达到两位数。(李明)   更新: @程时旭 程老大解读: Gartner和CEB为什么合并?这两家公司都是卖会员(Membership)的,Gartner强在IT、Marketing、Supply Chain;CEB强在HR、Sales、Finance、Legal。Gartner在全球99个国家营业,销售比CEB多出10倍以上,原则上来说,Gartner又有最好的东西可卖了,是完全的强强联手。
    收购
    2017年01月05日
  • 收购
    世纪鼎利收购一芯智能100%股权,将提供包括物联网在内的职业教育培训 12月19日,世纪鼎利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宣布购买一芯智能100%股权,交易价格为 6.66 亿元,其中70%的对价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30%的对价以现金方式支付。 一芯智能的主营业务为提供基于 RFID 技术的工业机器人装备、RFID 产品、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产品及服务,在相关领域拥有自主品牌、自主核心技术。报告称,本次交易是世纪鼎利进入物联网领域,布局下一代产业互联网的重大战略举措。 世纪鼎利的主营业务包括通信业务和IT职业教育两大部分。其中,IT职业教育业务主要由全资子公司智翔信息运营,线上搭建“在线职业教育平台”和“人才云服务平台”,逐渐摸索形成 了“UBL 产教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线下推进“鼎利学院”的建设,通过人才云、产业外包、实训基地的有机结合,来满足院校、人才、企业的需求对接,形成职业教育 O2O 的闭环。截至2016年9月30日,世纪鼎利已与多地高校和政府联合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与有关院校合作成立了 6 家鼎利学院。 报告称,职业教育作为世纪鼎利的主营业务之一,已成功完成战略发展目标的第一阶段的发展,即提供通信、移动互联网及嵌入式软件为主的 IT 职业教育实训设备和实训服务。目前,世纪鼎利已开始向第二阶段迈进,即筹划提供包括物联网、VR、先进制造等在内的 IT 职业教育实训设备或实训服务。 据报告所述,本次收购完成后,世纪鼎利将发挥与一芯智能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 一芯智能科技能为世纪鼎利的职业教育领域输出 RFID 识别与控制技术、 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领域解决方案,有望扩展职业教育实训服务内容,提升职业教育业务的现有实训服务能力; 一芯智能科技长期积累的真实产业项目可转化为世纪鼎利职业教育业务的教学案例,优秀工程师经过一定培训后可以作为“双师”资源进入学校向学生提供更贴近产业一线的实训指导; 一芯智能未来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而世纪鼎利也能够为接受实训服务的学生提供有吸引力的就业机会。 本次交易的利润承诺为,一芯智能在 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 3500 万元、5000 万元、6000 万元和 8000 万元。 此外,世纪鼎利还宣布拟采用定价发行的方式向华夏人寿、广发原驰•世纪鼎利 1 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 2  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 4.6 亿元,其中 4266 万元拟用于职业教育实训体系设计与实训设备设计、组装新建项目。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 开发工业 4.0 智能制造职业教育实训内容,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程方向涉及工业机器人方向、工业物联网方向、数字化生产及管理方向,课程体系初步设计如下: 为工业 4.0 智能制造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业实训基地建设准备设备与技术。实训基地需要建设职业教育工业 4.0 智能制造人才实训中心、产业项目交付中心、基地运营管理中心。   本文来源:芥末堆网 链接://www.jiemodui.com/N/64177.html  
    收购
    2016年12月21日
  • 收购
    微软天价收购Linkedin交易获欧盟批准 交易未来几天内完成 据最新消息显示,欧盟终于在近期通过了微软添加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的交易申请,并提出了一系列反垄断要求。 在今年6月,微软宣布将以260亿美元(约合1900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但是出于反垄断的考虑,欧盟方面需要对这起交易进行审核评估。 对于这次收购,欧盟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性措施以减轻微软垄断的可能性。欧盟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批准该交易的条件是在合并交易完成以后的五年时间里,微软必须允许其他职业社交网站使用其Office程序,并必须给予PC厂商以不在台式机上预装LinkedIn应用快捷方式的选择权等等。 对此,微软方面表示接受,同时也同意允许Linkedin的竞争对手可继续使用Office应用程序界面,也允许来自于Linkedin以外的其他网站的用户个人资料显示在会议日历上。 微软首席法务官Brad Smith表示:“我们现已获得完成这项并购交易的所有监管批准,交易将在未来几天中完成。” 这是微软近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项收购计划,收购Linkedin将帮助微软在企业级市场进一步打开局面,而微软固有的办公系统和云服务也将跟上,一同形成新的产品阵列。
    收购
    2016年12月07日
  • 收购
    收购Twitter比表面看起来更贵?因为员工手中的期权太多了 要想收购Twitter,面临的挑战不少,然而有一项似乎很少被注意到。   CNBC说,这家深陷盈利泥淖的社交媒体,支付给员工太多股权补偿了。   硅谷公司在给员工股权补偿方面本来就特别阔绰,甚至最近已经引起投资者注意,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Twitter的所给的股权补偿还是相当大方。   而如果有人要买Twitter,这些限制性股票或期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买家也是需要覆盖到的,因此,收购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据Twitter的最新年报,Twitter去年的总股权补偿支出达到了6.82亿美元。相比之下,其不计入股权补偿支出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共5.578亿美元。   这意味着,如果把股权补偿支出算计去,Twitter当年就是负利润了。   况且,Twitter2015年的总营收为22亿美元,也就是说,Twitter股权补偿支出占到了该公司总营收的31%。这样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最新季报中,截止6月30日,它拥有3860名员工,上季度光是股权激励支出就高达1.68亿美元,接近其季度营收的三成。   自从上市以来,Twitter的股权补偿支出比例就很高:2014年的数字为将近6.32亿美元而2013年为6亿美元。Twitter在这方面的做法实在是太引人注意,以至于RBC Capital Markets的资深分析师Mark Mahaney称其为给予员工股权补偿最激进的公司之一。   我们可以看看其他的社交媒体,LinkedIn去年的支付给员工的股权补偿为5.1亿美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17%。而Salesforce,跟Google一起,目前都已经表示对收购Twitter感兴趣,其同期的股权补偿支出为5.936亿美元,占总营收的8%。而Facebook二季度的股权激励支出只占其营收的12.5%。   科技公司通常不会将股权补偿计入它们的利润指标中,Twitter也不例外,它们认为,这些支出并不是通过现金完成,也不能反映出公司的核心业务的健康程度。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科技公司都会要求投资者和分析师忽略股权补偿支出,Facebook和亚马逊就把这部分算进了实际支出。   如果Twitter被收购,新的母公司就需要给已经拥有股权的员工,支付现金或者给予同等价值的股票。感兴趣的买家不可能忽略这些被授予的股票,尤其是那些授予给最有价值有员工的,比如一些高级工程师。   反观现实,这些潜在的成本显然并没有减低潜在买家对Twitter的兴趣。不愧是曾经的社交神话,即便传奇已经衰落,即便股价连连下滑、新用户增长停滞、广告收益增长遇阻,也不过是让其看起来更像一枚待字闺中的落魄美女,依然有一大批追求者像将其收入囊中,比如Google、Salesforce、微软等科技公司,还有迪斯尼、21世纪福克斯和康卡斯特等传媒巨头,以及AT&T与Verizon等大型运营商,甚至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   昨日,在彭博社曝出迪斯尼也有意收购Twitter之后,Twitter的股价又涨了1%。截至周二收盘,Twitter再度上涨1.50%,或0.35美元,报每股23.72美元。从上周五传出要被收购以来,该股已累计上涨超27%。   本月初,Recode分析,用微软收购linkedln同样倍数的溢价计算,Twitter的买家可能要支付180亿美元。分析师罗伯特·派克(Robert Peck)也估算,Twitter当时估值约为150亿美元(周一下午的股价,其市值已经超过160亿美元)。按照溢价20%的标准计算,收购Twitter至少需要180亿美元。   然而,Recode最新的报道称,潜在买家对Twitter的报价介于18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但是Twitter的心理价位至少是300亿美元。   自从传出被收购之后,Twitter的股价更是蹭蹭蹭地上涨,市值看起来越来越贵。不过,CNBC说,重点还是,Twitter是否已经估值过高了,只是如今想到,股权补偿支出这让这家公司更贵了。   本文来自翻译:www.cnbc.com
    收购
    2016年09月28日
  • 收购
    加强供应链管理,甲骨文收购基于云的仓储管理公司 LogFire 据外媒称,甲骨文收购了云计算仓储及库存管理平台 LogFire,但没有披露具体的交易条款。本次交易之后,LogFire 的团队和产品将整合到甲骨文的供应链管理(SCM)部门。   LogFire 位于亚特兰大,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的仓储及库存管理供应商,将供应链和云计算结合起来,可以服务于多渠道的商品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电商以及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供应商(3PL/4PL),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LogFire 供应链云平台的结构及框架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基础,整合了其他企业、销售规划、供应链规划以及物料搬运装备(MHE)。库存管理服务可以对店内或者远程商店进行设备间实物流管理,包括物品中转及接收的管理、储藏室及场外库存管理、货架商品补给,管理门店之间的转货等。   LogFire 的供应商管理服务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包装及运输服务,也包括为商品做标记,方便库存管理的准确度及商品流通,还有先进的配送单、转运库存跟踪,满足国际供应商转运和付费需求。   甲骨文供应链管理部分副总裁 Rick Jewell 指出,有些供应链公司面对的压力非常大,动态采购、全渠道履行、提高效率、降低花费逐渐成为新趋势,但这种商业趋势变现比较困难。   本次交易后,LogFire 将融入甲骨文 SCM 云的创新应用程序套件,让供应链机构能够将其供应链流更加现代化。甲骨文公司也将充分利用 LogFire 在云计算仓储管理方面的专业经验,补充甲骨文 SCM 云的物流功能,增强基于云的仓库管理能力。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siliconangle.com
    收购
    2016年09月07日
  • 收购
    Salesforce 1.1亿美元收购 BeyondCore , 半年内收购 8 家公司 虽然错过了收购 LinkedIn,但 Salesforce 还是掀起了一大波并购热潮。今年以来,这家企业云计算和CRM 服务公司耗资40多亿美元,并购了8 家初创公司,涉及领域包括工作场所生产力、机器学习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   据外媒8月份报道,Salesforce收购了企业分析公司 BeyondCore,但没有披露具体收购金额。经Salesforce 相关人员透露,为了收购BeyondCore,Salesforce 至少已经支付1.1亿美元。根据未来 BeyondCore 的业绩来看,Salesforce 可能还需要额外支付一部分费用,但数目不详。预计10月底收购完成后,BeyondCore 的技术将被并入 Salesforce 的分析产品 Wave 。   今年 Salesforce 收购的其他公司如下: 2016年2月,收购PredictionIO,加强自身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能力; 2016年2月,悄悄收购了柏林数字咨询公司 Your SL,旨在德国建立自己的销售和企业集成业务; 2016年4月,以3280万美元收购了 MetaMind,提升其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 2016年6月,以28亿美元收购了电商公司 Demandware,发力电商市场; 2016年8月,以7.5亿美元收购了云文字处理App Quip ,扩充生产力服务;   此外,今年上半年 Salesforce 还现金收购了数据中心分析创业公司 Coolan 和数据输入自动化公司 Implisit Insights。   Salesforce 的并购意义重大,主要是突显出了当今市场,整合才是大势所趋。过去几年里大量增殖的初创公司正在缩减,而其中一些最有潜力的公司也在被“大鱼”吃掉,因为融资越来越难或者和更大的实体组合才能有更多发展机遇,都使得他们没法靠自己发展起来。而这些“大鱼”,通过收购,获得了关键技术、产品、人才规模和客户,无需从头开始就壮大了力量。可谓是“双赢”。   迄今, Salesforce 已进行42项收购。   本文来自翻译:www.techsite.io
    收购
    2016年09月05日
  • 收购
    Box收购数据分析创企Wagon,后者服务将于10月3日关闭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  编译:何弃疗 1 云文件同步及共享软件公司Box今天宣布他们收购了初创公司Wagon Analytics的团队,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可以帮助分析师查询和分析数据的应用。 1 “加入Box之后,Wagon的团队将帮助我们搭建一个能提供更深见解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我们的客户能够更好的利用Box。”Box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aron Levie在博客中如是写道。“Wagon团队深入的工程技术以及专注用户体验的产品研发能力,数据建模能力和快速可视化技术能够提高我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1 Wagon应用能够支持多种数据库,为同事之间的数据分析共享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方式,在OS X和Windows系统均可使用。Wagon官网上称Linux版本很快也会面世。Wagon团队在博客上宣布,服务将于10月3日关闭。 1 “Wagon和Box都相信知识共享会让个体和团队都更高效。Box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内容,通过提供一个中央现代化内容平台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Wagon团队写到。“横跨不同行业的《财富》五百强企业都信任Box,且让Box处于他们业务的中心。我们非常期待为Box研发数据分析产品,和Box一起去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他们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1 2014年Wagon公司在旧金山创立。联合创始人是Matthew DeLand、Mike Craig和曾经在Groupon工作的Jeff Weinstein。投资人包括Fuel Capital、Harrison Metal、Homebrew、Lerer Ventures以及SV Angel。竞争对手有Mode Analytics。 1 除了收购之外,Box今天公布了2017财年第二季度的盈利(截止至7月31日)。该公司公布每股亏损30美分,净亏损总额为3810万美元,营收9570万美元。本季度Box再添4000位用户。
    收购
    2016年0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