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瞄准AI法律服务,LawGeex正用人工智能实现合同审核自动化 鉴于法律服务的特殊性,长久以来法律工作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相对滞后。但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试图通过技术的手段去解决这样的问题,LawGeex 便是这一领域中的先行者。 LawGeex,成立于2014年12月,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是一家AI驱动的合同审查平台,通过提供自动化的合同审核解决方案以帮助个人及企业解决耗时费力的商业合同审核问题,从而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截止目前,公司总融资额为950万美元,最近一次为今年3月份的700万美元A轮投资,投资者包括Recruit Holdings以及前投资者Lool Ventures和LionBird等。据悉,公司此轮融资将进一步用于增强其SaaS产品,并继续建设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法律专家团队。目前面向的市场已覆盖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 产品层面,LawGeex提供了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在线合同审核平台。其核心在于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文本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专家律师的知识来深入的审查和理解法律文件,精准指出合同中的缺点及潜在的法律风险,包括一些不常用的、缺失的和有可能问题条款。平台首先由法律工作者预先设定法律原则和审核标准,包括一些特定的要求,然后由机器自动学习这些原则和要求,并将需要审核的商业合同的主体内容与这些原则和要求进行对照,进行合同审核并提供详细的审核报告。LawGeex目前可支持从NDAs到采购订单、商业租赁、销售服务和货物的合同、雇佣合约(其为个人免费使用)等涵盖30多种广泛的标准业务合同类型。 相比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通过LawGeex平台审批合同可以节省80%的时间以及90%的成本,同时也极大的简化了销售、运营和法律之间的工作流程。如此,运用人工智能将法律工作中的常规环节实现了自动化,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让律师等法律工作者能够更专注于客户服务中比较复杂、高价值的领域。 从运营情况来看,LawGeex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为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创始人Noory Bechor也曾表示,鉴于产品的易用性和高性价比,平台刚上线几个月便通过口碑传播获得包括德勤在内的成千上万的客户,审查了数以千计的文件,其中包括、Apple、Google、facebook等公司的劳动雇佣合同。 而从目前提供AI法律服务的国内外公司来看,主要以涉及法律检索、文件审阅、案件预测、咨询服务四大领域为主,包括为律师提供辅助工具或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服务。比如,IBM推出的智能律师ROSS、与用户聊天的律师机器人 “DoNotPay”;国内市场上,法狗狗推出的应用于刑事案件的案情预测系统、定位于人工智能法律咨询机器人的 “法律谷” 、将关联案件分类整理并提供可视化数据服务的 “理脉” 等等。整体来看,这些应用于法律的人工智能仍属于工具的范畴。 团队方面,LawGeex 是由国际律师 Noory Bechor 和AI专家 Ilan Admon 创立。创始人Noory Bechor,是一位国际商业律师,曾在一家领先的技术和投资领域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也是一个兼具创业精神和使命感的人;联合创始人兼CTO Ilan Admon,是一名人工智能大师,在过去20年里一直在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具有丰富的技术背景经验。目前公司团队已超20人。 来源:36氪 ,作者:无知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0840.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7日
  • 硅谷
    揭秘美国独角兽俱乐部——企业服务篇 企业服务是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领域。2016年IPO的独角兽大半也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包括Twillio、Nutanix等。 编者按:本文来自星河融快,作者李瑶,星河研究院经理,哥伦比亚大学工学博士。 如果问国内风险投资机构未来五年的创投市场最有机会的是哪个领域,估计大半会选择企业服务,企业服务已经成为国内VC投资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那么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情况又是怎样呢? 美国的企业级服务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以Oracle、SAP和微软等企业软件公司为代表。进入千禧年,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一批以云服务为主要形态的企业级服务开始出现,以Salesforce、Workday、NetSuite等垂直领域SaaS服务商为代表,这些企业或是上市或是被收购,也已都是百亿美元以上市值的公司。经过近30年的发展,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已经非常成熟,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服务都不陌生,付费习惯也已养成,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和良性发展的生态。近两年人工智能这波浪潮起来之后,相信还会有一批AI-driven的新企业服务公司涌现出来。 在我们上一篇《揭秘美国独角兽俱乐部(第一集)|【星河研究院】》关于美国103家独角兽的总体分析中,企业服务是美国独角兽数量最多的领域。2016年IPO的独角兽大半也都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包括Twillio、Nutanix等。 我们今天将会对美国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进行盘点和分析,希望可以给国内的企业服务公司一些启示。 以下,供你参考。 21家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详细盘点 1)Anaplan:服务于企业的智能规划与绩效管理平台 Anaplan的产品是一款财务规划云计算应用,可以很方便的当作电子表格来用,但功能比excel要强大的多,它不仅支持团队协作,还提供了一些列模块式的预设工具,帮助企业追踪销售、资本支出和利润规模等,成为很多企业查询和预测销售、MRR等指标的强大工具。主要服务的领域包括金融、销售、供应链、营销和IT行业。 Anaplan目前在16个国家设有办公室,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服务超过10万用户。客户包括UnitedAirlines、Kimberly-Clark、HP等。收费模式主要靠订阅服务。 2)AppDirect:企业版的App Store AppDirect是一家提供云服务应用商店平台的公司,其平台上整合了上千种SaaS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在一个集中的地方寻找、购买和使用软件。它的商业模式有以下三种: AppDirect有自己的应用商店AppDistribution,SaaS/App提供商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售卖产品,由AppDirect负责计费,按照一定比例收取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产品是AppMarket),使用自己的品牌,AppDirect提供包括计费、管理等技术服务,企业售卖自己的SaaS/App产品,通常客户是诸如三星、微软等这样的大企业,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客户企业贴牌AppDirect应用商店,使用自己的品牌,但售卖的是第三方SaaS/App产品,包括直接转售和二次开发后售卖(产品是AppReseller),通常的客户是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服务商。AppDirect收取一次性定制开发费用和后续售卖产品的佣金 AppDirect目前可以提供约1700种云服务产品,超过100万用户通过其商店购买订阅。 3)AppNexus:连接广告买家和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 AppNexus是一个直接连接广告买家与卖家的即时竞价平台,平台使用电脑程序代替人工完成媒体购买、广告采购等流程,通过技术和数据实现广告投放。它通过一系列算法帮助广告主根据实时的用户行为管理广告的竞标计划。除了帮助广告主投放广告,它也能帮助网站或 App 经营者管理自己出售的广告栏位。AppNexus抽取每笔广告费支出的10%作为佣金。 目前平台每天平均处理超过120亿次的广告竞价请求。全球拥有23个办事处,约1100名员工。 4)Apttus:提供从报价到收银的B2B贸易管理解决方案 Apttus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的销售服务SaaS系统,为客户提供从报价到收款(Quote-to-Cash, QTC)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自动化报价、定价、管理合同和订货流程。由于是基于Salesforce平台,因此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价格、产品、报价和销售合同都可以实现同步。同时,Apttus的服务也可以在Microsoft Azure上运行。 Apttus在全球拥有600多个企业客户,包括1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覆盖电子、科技、健康、通讯、快消、金融等领域。目前员工人数约1200名。 5)Datto:企业数据备份服务 Datto为企业提供数据恢复服务,自主开发设计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能够以最高每5分钟一次的频率,对一家公司的全部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快速备份。这套系统安置于客户的经营场所和Datto的云端,在企业遭受黑客攻击后,客户可以十分方便的获取备份,并且可以从任何地点进行数据恢复。Datto目前每TB的数据备份服务月费大约是350美元,另外新用户还需要付2800美元的初装费。 Datto管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英国等企业客户超过200PB的数据,全球有700多名员工。截至2016年初,Datto有近5万名用户,其中85%的用户来自美国。 6)Deem:企业旅行管理服务的B2B平台 Deem 1999年成立时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2013年正式更名为Deem,并在2014年进行了资本重组,业务也开始向云服务转型。目前公司的服务主要是三个方向,分别为商旅出行、旅费保单管理和汽车服务。 商旅出行DeemTravel是一个简单方便的差旅管理公司,能够让员工在预定一个满意的酒店和出行方式的同时确保这些预定符合公司的差旅规定 DeemExpense提供旅费报销单管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创建、编辑、提交以及审批的功能 Deem Car Service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了一个技术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运输公司将充分竞争,从而提供给客户满意的服务 目前Deem拥有1900家企业用户、365家旅行管理公司、5家线上预订平台,和众多的后台服务提供商和遍布全球85个国家的全球分销系统。 7)DocuSign:电子签名服务 DocuSign提供电子签名认证服务,用户只需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即可完成手写签名,免除了用户要通过传真或邮件签名的麻烦,同时DocuSign还通过数字签名等方式验证用户的真伪,从而帮助企业用户安全的在网上获取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DocuSign的价格也不同,个人用户免费,但每月只能签名5次,企业团体及其他专业用户,价格从每人每月15美元到20美元不等。 2016年DocuSign在全球有10个分支机构,共有1300名员工。目前全球用户超过4800万,其中13万付费用户。 8)Eventbrite:小型线下活动票务管理服务商 Eventbrite是一家为举办中小型线下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提供线上展示、门票出售功能的平台。活动的组织者或个人能够使用Eventbrite发起活动,并在平台上出售或赠送门票,同时Eventbrite在其平台中也提供门票促销和管理、渠道销售数据分析等功能。Eventbrite的用户可通过公司的开放API平台Eventbrite Spectrum无缝对接超过170种企业服务软件。依靠收费门票的票务分成获得收入。 2016年Eventbrite已经处理了180个国家的60多万个活动组织者发出的1.5亿张门票。进入2017年来,Eventbrite已经进行两笔收购,意图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平台规模。 9)Github:代码在线托管平台+开发者社区 Github是一个面向开源及私有软件项目的代码托管平台和开发者社区。除了Git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Web管理界面以外,Github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Github的盈利模式为免费增值,免费提供无限制的公共库供大家使用,对私有库收取个人7美元/月的费用,公司及商业组织则是25美元/月。此外面向大型企业的服务则收取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年费。 Github在全球拥有超过900万开发者用户。基于GitHub良好的协作模式,目前有些记者、学者甚至连白宫都开始尝试在GitHub上进行写文章、做研究以及制定政策文档方面的协作试验,而GitHub也愿意顺应这一需求,从而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0)Glassdoor:工作点评网站 Glassdoor是一个匿名的工作点评和职场信息分享平台,企业员工可以在上面曝光自己的工资、公司的情况、点评雇主、发布办公环境实景照片等信息,还可以发布各种薪酬分析。为鼓励UGC内容的生成,用户贡献的内容越多则能看到的评价也越多,形成社区氛围。为了保证信息真实有效,Glassdoor上注册邮箱尾缀必须与公司相符。目前Glassdoor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替雇主与合作伙伴提供品牌和职位分析的定制服务,以及追踪用户及潜在求职者,通过招聘业务获得收入。 拥有190个国家数十万家公司的情况。签约的企业级付费用户达到800余家。 11)Gusto:中小企业薪资管理服务商 Gusto原名为ZenPayroll,是一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薪资软件和健康福利管理等人力资源软件和服务的公司,是人力资源行业仅次于Zenefits的独角兽。通过自动化完成复杂繁琐的薪资业务,使员工能够简单和愉快的完成包含工资设定、福利、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云端薪资管理系统主要面向中小企业,每家企业每月只需支付 39 美元并为每位员工每月支付6美元的费用即可使用 Gusto的服务,包括为员工办理税务申报、保险缴费等。除了以上业务外,Gusto第二个收入来源是从帮助缴纳健康保险、工人保险、生活保险和伤残保险时获得合法的佣金。 截至2017年初,共有4万家公司在使用Gusto的薪资管理服务,行业包括科技、媒体、咨询、健康和法律。目前Gusto员工仅有300多人,是Zenefits员工总数的1/3。 12)Infor:全球第三大管理软件公司 Infor是全球第三大商用管理软件公司,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务软件,包括CRM、企业资源规划、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业务专用库存管理、运输物流和仓库管理等。Infor的竞争力在于专注通过AWS和各种开源软件平台部署并交付业务应用,将过去极重的维护费用降低到了SaaS软件的水平。目前用户可以选择云端、本地和两者混合的部署模式。 截至2016年7月,Infor拥有大约5800万云用户以及约9万家企业客户。Infor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布局,拥有大约15000名员工。 13)Medallia:客户体验管理(CEM)平台 Medallia为企业提供消费者体验管理服务,基于SaaS客户体验管理软件帮助企业跟踪消费者体验反馈情况。它可以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挖掘,然后分析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让企业可以通过网站、社交媒体、移动端等实时并快速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做出相应的体验调整。Medallia也会通过网络问卷收集消费者反馈,问卷回收率很高。Medallia的服务主要为以下6个垂直行业提供:零售、金融服务、酒店、电信、汽车以及B2B提供商。 14)Procore Technologies: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 Procore Technologies是一家基于云的建筑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可以使承包商、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开发人员在项目全程保持实时联系,建筑企业可以利用其软件创建报价、处理预算、修改蓝图以及监督项目实施。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下载。Procore的开源API能让使用者和其他的系统进行集成,包括会计软件、调度软件、仓储软件和报告软件等。 Procore在全球有2500多个企业客户。 15)Slack:企业聊天工具 Slack是一个面向企业的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功能涵盖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为企业员工提供即时通讯、文件共享、工作分工等服务。Slack前身是一家游戏公司Tiny Speak,失败后转型推出了Slack,产品20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同年10月估值就达到11.2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Slack免费版本可存储的历史消息为1万条,团队存储空间为5GB,只可接入10个APP。付费版本有三档,标准版6.67美元/月,plus版本12.5美元/月,企业版本需要根据需求定价。 Slack用户每月发送的信息数多达3亿条,每天花在Slack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Slack 2016年3月的数据是用户数270万人,付费用户数80万人。 16)Sprinklr:社会化营销管理平台 Sprinklr是一家为企业用户提供社交媒体跨平台整合管理工具和服务的公司,用户无需登录到不同的帐户就可以在平台上同时管理多个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广告及回复,以及各平台中社群的参与和管理,并获取可视化数据报告开展营销活动,从而持续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Sprinklr支持的社交网站渠道包括 Facebook、Twitter、LinkedIn、YouTube,甚至是国内的人人网和微博等。Sprinklr此前专注于社交媒体,但如今正向客户体验管理方向转型。Experience Cloud服务便是基于这一背景,它提供了19个社交媒体管理模块,可以让品牌商在23个社交渠道和品牌网站上持续地创建、管理和优化有价值的用户体验。2017年3月9号, Sprinklr发布了Sprinklr Display,这一产品能够管理无限量的实时社交媒体数据、竞争情报、并进行社区管理、危机沟通、广告活动管理、消费者情绪管理等。Sprinklr依据企业规模的大小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收取软件授权使用费。 Sprinklr在全球共有1300多名员工,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企业客户超过1200家。 17)SurveyMonkey:在线调查问卷平台 SurveyMonkey是一个网上调查平台,可以帮助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市场调研、活动安排、教育类问卷、以及员工考核等人力资源类调查工作。目前的调查服务可分为SurveyMonkey Audience和SurveyMonkey Enterprise,前者为基本型服务,可针对特定受众展开调查;后者为企业级服务,可在前者基础上提供多账号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这也是SurveyMonkey实现增值服务的功能之一。目前SurveyMonkey的免费版本提供每份最多10题的调研问卷,并且其受访者人数则最多为100个。付费版则无以上限制,并可享受受访人数不限、客户支持及品牌定制等高级服务。目前付费版有不同的定价,最高达780美元。 目前SurveyMonkey已有超过2000万的客户,其中包括几乎全部的财富500强公司,每日返回的调查问卷超过300万份。 18)Tanium:端点安全和企业网络系统管理 Tanium是一家提供端点安全与企业网络系统管理的公司,其解决方案可以一下子扫描和控制数千台设备的安全性,为企业找出潜在的恶意软件,并提供近似实时快照的安全监控,技术人员能远程清理维护软件漏洞。通过Tanium,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数秒时间内访问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收银机、乃至心率监视器。Tanium每隔15秒会对公司所有的PC数据进行检查。 美国规模最大的前100家公司(按营收计算)中有一半是Tanium的客户,其中包括十大银行中的物价以及十大零售商当中的四家。 19)Zenefits:人力资源自动化管理软件 Zenefits是一家面向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一站式云HR管理工具。其功能范围包括员工的入职和离职手续办理、工资和福利发放、保险和退休基金办理、缴税缴费、专利追踪等等,全部功能都运行在云端。Zenefits的盈利模式为向中小企业提供完全免费的软件及服务,从而快速拓展其用户规模,然后通过向企业选择缴费的保险公司收取佣金的方式获得盈利。 在上述模式下,快速扩张的Zenefits销售团队中大部分人却并未取得保险销售资质,2016年2月其平台上近83%的保险都是由无执照业务员卖出一事被曝光,随后Zenefits联合创始人兼CEO Parker Conrad宣布辞职。2017年2月公司裁员430人,占员工总数的40%。估值也由之前的45亿美元下调至20亿美元。 20)Zeta Interactive:帮助企业获客及维护客户的营销大数据公司 Zeta Interactive是一家营销技术型公司,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给企业的营销部门提供CRM系统和广告数据的挖掘服务,帮助营销团队获客并维持客户。 Zeta的客户是各类需要市场营销的企业,服务过多家美国财富100强的企业。公司在全球拥有1300多名员工。 21)Zoom:在线视频会议平台 Zoom是在线视频会议与协作服务的提供商,主要提供桌面端及移动端的视频会议服务,无需额外硬件,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及录制、屏幕共享、协同沟通等功能。区别于Cisco等公司高成本的解决方案,Zoom能够为用户提供便捷、易部署且实用性强的在线会议系统,大幅度的降低了企业成本,主打中小企业和教育市场。其服务包含了云视频会议、在线会议、群组消息及会议室预订功能。用户可以在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Blackberry,Zoom Rooms和H.323 / SIP系统上使用。Zoom的盈利模式为按需收费,对于有需要的企业收取一定的基础服务费,并在这基础之上依据使用人数收取订阅费,教学机构则可以享受每个会议主叫账号 0.99 美元/月的优惠。 2017年初,Zoom已有45万个客户,包括Uber和SolarCity。 数据来源:CB Insights、Wall Street Journal、Crunchbase、Owler,以及网上公开资料,星河研究院整理
    硅谷
    2017年04月14日
  • 硅谷
    谷歌正在开发招聘APP 准备与LinkedIn竞争 北京时间4月14日消息,最新消息显示,谷歌收购的创业公司Bebop正在替谷歌开发招聘App。Bebop网站发布一些招聘消息,点击之后链接指向http://hire.withgoogle.com,页面内容显示谷歌正在开发一项名叫“Google Hire”的服务。 实际上新服务已经启用,华纳兄弟子公司DramaFever、创业公司Medisas和Poynt等机构用谷歌Hire发布职位空缺消息。 几个月前,谷歌推出了Cloud Jobs API,通过API企业可以为自己的网站添加职位搜索功能,现在谷歌又准备推出Hire服务。谷歌Hire将会与Greenhouse、Indeed、Jobvite、LinkedIn、甲骨文Taleo竞争。 Bebop是一家创业公司,其联合创始人戴安·格林(Diane Greene)也是VMware的联合创始人,2015年谷歌收购了Bebop。 2015年,谷歌CEO桑达·皮查伊(Sundar Pichai)曾经在收购消息中表示:“Bebop是一个新的开发平台,有了它开发、维护企业应用将会变得更容易。我们认为Bebop将会帮助更多企业寻找出色的应用程序,让它们从云计算中获益。”自此之后产品到底有了多大的变化?我们不得而知。(云外) 来源:新浪科技
    硅谷
    2017年04月14日
  • 硅谷
    挖掘应聘者社交网络数据,智能化招聘 SaaS 平台 Teamable 获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据记者了解,智能化招聘平台 Teamable 宣布获得了一笔 5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领投方是知名风投 True Ventures,参投方为投资基金 SaaStr Fund。 Teamable 是如何工作的呢? 利用社会关系、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Teamable 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应聘者各种人脉关系。通过浏览应聘者的联系人列表(包括 Gmail、Facebook、GitHub、获取他/她已经分享的其他信息源),Teamable 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找到此人的全部社交图谱,挖掘出你的同行、朋友或是其他熟人,帮助企业更加全面的掌握应聘者信息。 当然,Teamable 在隐私方面也非常注意,并不会泄露应聘者的相关信息。鸵鸟创投媒体(微信:wechuangye)还了解到,目前已经有 90 多家企业成为了该公司 SaaS 服务的订购客户,其中包括线上支付公司 Stripe、驾乘分享公司 Lyft 等。此外,使用 Teamable 智能招聘服务的还有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医疗科技和癌症研究公司。   来源:鸵鸟电台(微信:wechuangye)作者:Farmer
    硅谷
    2017年04月13日
  • 硅谷
    创业分享社区——Indie Hackers被Stripe收购,Stripe此举是想吸引B端流量? 日前,第三方聚合支付工具Stripe收购了 Indie Hackers。 Indie Hackers 是一个为企业家提供知识共享的社区,这条收购消息是Indie Hackers 的创始人 Courtland Allen 的在他的博客中发布的,之后也被 Stripe 快速确认。 Indie Hackers 通过采访有独立收入来源(收入来自客户,非风投注资)的企业创始人,记录下他们的创业经历,如何从零实现营收等故事,并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创业者。 Indie 的创始人Allen表示,他在去年七月时创办了Indie Hackers,当时不知道怎么去开展在线盈利业务,于是就想创办一个创始人分享自己创业公司如何实现营收的社区,让有需要的创业者在这里找到一些灵感建议。他自己也从中吸取了很多建议,并将Indie Hackers的收入从几千美元增加到几乎每月6000美元。前期 Indie  Hackers 的收入主要是来自网站的广告收入,但创始人 Indie Hackers 表示被 Stripe 收购后不会再在网站上发布广告。 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Indie Hackers 已经采访报道了很多独立创业者(这里“独立”意味着企业资金来自客户,而不是风投和雇主),这些创始人十分清楚如何让公司收入从每月几百美元增涨到几万美元。比较有趣的是,Indie Hackers 网站上的创业故事按公司平均月收入水平进行分类,月平均收入从几百美元到几万美元不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创业故事。 在这里,独立创业者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分享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得失和一些数据,与36kr的报道手法稍有不同。 但是 Stripe 为什么要收购 Indie Hackers 呢? Stripe 联合创始人帕特里克·科里森( Patrick  Collison )表示,Stripe 收购独立黑客的目的是想让 Indie Hackers 壮大起来,吸引更多独立创业公司的报道和创业者们的关注 ,这将会为 Stripe 带来 B 端流量, 吸引更多的企业使用 Stripe 进行线上收付。 来源:36氪,作者:zoe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0564.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3日
  • 硅谷
    智能招聘公司Beamery完成500万美元融资,为候选人建立一套CRM管理系统 市场上有很多招聘工具,他们可以追踪求职申请、发布岗位广告、或是测试应聘者的能力。但是对HR来说,企业依然处于被动位置,他们需要等待应聘者主动来申请职位。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人力资源需求。 Beamery成立于2014年,三位联合创始人分别是Abakar Saidov、Sultan Saidov 和 Michael Paterson,他们都是从创业科技加速器 AngelPad 走出的创业校友。 Beamery 会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以及其他招聘工具收集人才信息,并针对每个候选人才建立360度全方位资料视图,为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数据,帮助HR招聘人员作出更好的招聘决策。Beamery能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帮助某个指定企业分析潜在的工作需求,以及应聘者需要具备哪些工作能力。和销售和市场营销人员经常使用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一样,Beamery更像是一个专门支持招聘的CRM系统。 近日,Beamery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Index Ventures领投,Edenred Capital Partners,GP Ventures和LocalGlobe参投。公司去年已经筹集到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是Edenred Capital Partners和人力资源科技公司Grupa Pracuj。 Beamery表示,新的资金将用于将扩大团队,并在Bay Area开设新的销售和营销办公室,其核心产品开发人员和工程团队将保留在伦敦。 对于此次投资,Index  Ventures的Jan Hammer认为,Beamery的招聘方式使公司在聘用方面具有战略优势,在招聘方招到人才之前,Beamery已经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Beamery用户的招聘成本下降了39%,用于搜索候选人的时间也降低了31%。 联合创始人Abakar Saidov认为,Beamery就像Salesforce + Marketo一样,公司是第一个提供API接口的招聘CRM平台,用户可以在平台跟踪从Lead> Application> Hire的整个候选人周期,整个过程使用AI和自动化抓取候选人数据。 Beamery的软件本质上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环境,用于跟踪和连接潜在的候选人以及诸如电子表格之类的工具,同时还插入了用户使用过滤器搜索候选档案的设备; 通过电子邮件营销或活动邀请来吸引潜在雇员; 并查看候选人的响应能力,以便客户可以判断哪些潜在员工最合适。现在没有其它公司为还没有被雇用的员工建立一套系统,这恰恰错失了一块大市场,因为大公司总会有对人才的需求,提前收集好的数据库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匹配人才,这也是公司竞争力所在。 此外,Abakar Saidov告知,Beamery平台不局限特定的部门或工作角色,而是针对“每一个需要招聘的企业。使用Beamery的客户有50家左右,其中包括Facebook,Dropbox,VMware和Criteo等,活跃用户数量约为1000人。 Beamery的竞争对手有 Avature和Smashfly。Avature更加注重通过数据的积累管理人才,Smashfly 主要帮助企业寻找那些可能跳槽的员工,持续与他们保持联络并在企业有招募需求时快速匹配。SmashFly 已于去年完成了 22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36kr.com,36kr.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0466.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2日
  • 硅谷
    YC孵化的Saleswhale融资120万美元,想要加速自动化销售流程 新加坡的Y Combinator孵化的Saleswhale今日获种子轮融资12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Monk’s Hill 风投领投,格力资本和六位天使投资人跟投。 Saleswhale由Gabriel Lim, Venus Wong和Ethan Le在2015年成立,是一家通过人工智能,帮助企业利用邮件完成自动化销售的初创公司。从官网上看,Saleswhale目前有两款产品,Engage和Prospect,Engage允许客户公司建立一个虚拟的邮件账户,该邮件账户拥有者是一个虚拟的自动化销售开发助理,会处理用户公司所有的销售信息;另一个产品Prospect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与消费者更多的对话和决策预见。 Saleswhale是一个自动化的销售助理,通过邮件帮助企业跟踪所有销售线索,加强与用户的沟通,进行信息辨别判定便于真正的销售人员进行后续跟进。这将有助于解决企业销售人员流失问题,并且为客户企业提供高效完善的销售流程。 这个自动化的销售助理拥有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能够回答潜在的问题,并且向自己提问进行自我修正,像一个真实存在的高级销售人员那样进行预期判断。一旦某个预判合格,Saleswhale将发送给真实的销售人员审核,审核未通过Saleswhale将会重新预判并再发送审核。 Gabriel Lim称,自今年2月起,Saleswhale已经服务几十位客户,收入13万美元,为客户带来超150万美元的交易价值。Engage服务收费构成是注册时有一个基础的费用,用户每次使用时再单独计费,新注册用户有一个14天的免费试用期。Saleswhale公司目前并没有透露更具体收入,但Gabriel Lim称,基础费占总收入约40%。 据悉,Saleswhale将利用新筹集的资金用于团队扩张,主要是聘请更多的后台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 本文来自翻译:e27.c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0142.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0日
  • 硅谷
    完成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Crunchbase 推出智能企业服务 近日,Crunchbase 在其官网上宣布,公司已经完成了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投资方是Mayfield Fund 及其合伙人 Rajeev Batra 。Felicis Ventures、Cowboy Ventures、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 及 AOL 四家机构跟投。 Crunchbase更新自己的融资信息 Crunchbase,2007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是覆盖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最初由TechCrunch持有,后被美国在线(AOL)收购。2015年由于Verizon收购美国在线,并在同年Crunchbase获得Emergence Capital投资650万美元的投资,于是Crunchbase又从美国在线分离。于2015年11月再次获得2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未公布,并于去年推出Crunchbase Pro企业服务付费产品。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Crunchbase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 前者Crunchbase Enterprise更像是去年推出Pro产品的升级版本,此前Pro提供三档不同的服务,免费版可以查询公司基本资料、投资机构信息,进行简单搜索;29美元/月专业版可免除广告,有提醒和分析等功能;99美元/月企业版针对5人以上团队,与Salesforce进行了整合。Crunchbase Enterprise将更类似AI商业顾问,让企业能够进行分类化的查询、搜索和分析,例如跟踪相关投资趋势,追踪识别行业动态,以及关注合作伙伴或竞品公司的最新动向。目前有超过5000家公司使用该项服务,包括微软、三星等。 而Marketplace,将Crunchbase更多转变为一个数据平台,访问者可以搜索和分析其中的数据,并开放API接口并通过爬虫技术或其他信息数据收集方式,从第三方获取信息对Crunchbase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增强。目前已经签约了10家公司,目标是4月底前完成15家,但并不会对外公布这些公司。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两条业务线,一方面,Marketplace通过第三方更快的抓取更多的数据,对Crunchbase进行补充和完整,为Enterprise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另外一方面,根据企业对Enterprise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出哪些数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行业动态或是热点资讯,对Marketplace的后续数据抓取方向或是算法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大量吸收数据,同时提出更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这对未来Crunchbase的算法模型和AI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很重大的考验。目前需要40个人来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 事实上,类似 Crunchbase 这种以数据库切一级市场服务的国内公司也有不少,如创投助手、企名片、it桔子等。 以创投助手为例,目前其功能涵盖to C和to  B这两端的。C端主要针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现有的三个功能为:Deal Sourcing(项目资源)、follow up(跟踪)、Research(研究)。创业者在该平台填写公司完整信息,投资人就能在该平台搜索公司信息,并借助该平台找到联系人。 而B端的“Deeper募投管退系统”则针对投资机构,目前主要解决“募投管退”四个业务环节中的“投”(标的的筛选和投资)、“管”(投后管理)。 当然,目前国内使用信息化软件的一级市场投资公司数量较少,随着中国私募股权类投资基金的暴增,这个市场也会随之增长。同时对于平台整理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以及其上核心数据的能否做到安全无泄漏,都将影响着该赛道玩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9748.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0日
  • 硅谷
    硅谷新贵Okta(身份管理软件公司)今日上市,首日大涨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身份管理软件公司Okta(股票代码为“OKTA”)周五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今年IPO的第二家大型企业技术公司。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开市后股价大幅攀升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截至收盘,该公司上市首日大涨38.29%,报23.51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上涨了6.51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将发行价上调至15美元到17美元,今日正式确定为17美元。公司已经制定了二次募股计划,承销商可以在30天内追加认购最多165万股股票,这样融资总额可能会增加到2.15亿美元。 Okta的财务数据表明,公司的营收正在不断增长,亏损也在不断减少。 2017财年营收为1.6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8600万美元增长86%。 同时,2017财年毛利润约为1.04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108%。2017财年的净亏损约为8400万美元,2016财年的净亏损为7600万美元。为了筹备IPO,Okta 2017财年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增至1.19亿美元,高于2016财年的7800万美元。 资料显示,Okta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为云计算先驱Salesforce.com的两位早期高管。随着网络友好或云计算软件在工作场所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一大批创业公司得以涌现,而Okta是其中一家。 Okta的软件本质上是一种“云连接器”,能将一家公司及其员工使用的大量软件应用整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9日身份管理平台 Okta成为美国最新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硅谷
    2017年04月09日
  • 硅谷
    华盛顿邮报:IBM员工不能再work from home了,回办公室吧!还记得雅虎早就取消了吗 你是不是在为你的职员制定work from home政策? 毫无疑问,远程工作是一个流行的趋势,事实上,盖洛普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大约有25%的员工会在家完成部分甚至所有工作。不过先别急,你可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远程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有些美国最庞大、最具创造力的公司正在让他们的远程工作员工重回办公室。IBM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在过去的几年里,IBM一直在将其设计、安全、采购和其他信息技术部门的远程工作员工以及沃森人工智能和云发展计划团队重新聚集到办公室里。而最近Quartz的一篇长篇报道显示,IBM市场部门2600名员工也要重返办公室了。他们将不得不往返于家和IBM在美国的六大总部之一,或者直接搬到公司附近去,不然就会面临被炒的结果。(IBM将提供离职补偿金) 截止2009年,IBM有40%的员工在家远程工作。正如你所想的一般,他们并不会欣然接受这个决定。但IBM的领导高层自有他们的理由,他们相信员工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即使IBM去年一年内就已经获得几乎8000项专利(超过其他任何公司),新想法还是供不应求。 IBM面临着的挑战不仅包括来自其他云技术供应商的竞争,还有近几年来逐渐下滑的股票价格。 IBM从自身角度开始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强调了“饮水机效应(Water Cooler Effect)”的作用,即比起在家里工作,当员工们在同一个地点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以及创新。“我认为我更愿意所有人都聚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把大家的思路写在一块白板上,而不是在电脑前共享屏幕。”一位将要搬到公司附近的员工告诉Quartz,“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得多”。(不过讽刺的是,这名员工最终决定辞职)   不论怎样,这个趋势并不仅仅体现在IBM。根据Quartz的报道,Facebook为住在公司总部附近的员工提供额外的奖金,雅虎、Reddit和百思买都在过去几年里废除了远程工作政策以鼓励员工回到办公室。就连谷歌的前首席财务官都曾在2013年表示,希望在家远程工作的员工“越少越好”。   IBM的首席市场官期望这个决定能够让办公室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地方,从而最终使得公司和客户双双获利。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BitTiger
    硅谷
    2017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