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kedin
LinkedIn入华第三步:对微信投桃报李,BAT同时成为客户
今年5月份时,领英网和微信合作上线一个经过专门设计、适合在微信中显示的LinkedIn名片。在把这个特殊的电子卡片开放给用户之后,现在,领英和微信在账号互通的情况下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合作——双向绑定。
接下来,用户在LinkedIn上编辑联系方式时添加了微信后,微信中的个人信息中就会自动展示出LinkedIn的账号;反过来,如果用户在微信的设置中启用了LinkedIn,那么LinkedIn的账号中也会自动绑定和显示微信账号及其二维码。简而言之就是,用户只需在LinkedIn或者微信中的一方绑定对方服务的账号,然后双方的服务将可以自动实现双向绑定。
对于微信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其可以获得LinkedIn上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的职场人士关注;而领英网也通过这样的合作来提升用户增长速度。在5月份时,沈博阳曾经表示LinkedIn和微信是互补关系,如果我们看一下领英的定位和微信在国内的使用场景就会发现这种关系更加明显。
在国内的职场上,很多时候人们在简单的交谈后就会互加微信好友,但加完好友之后你可能并不了解对方,这时LinkedIn上资料的价值就显现出来了;其次,当你在领英上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人想和他做进一步的互动时,这时微信又是国内职场上一个很好的交流途径,毕竟国内的很多职场人士并不排斥互加微信好友。
除了继续深化和微信的合作,领英也开始在国内的招聘市场上拓展企业级用户。现在,如果你去翻一下腾讯、百度、新浪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在LinkedIn上的企业页面就会发现,这些公司在最近十来天突然不约而同的开始在LinkedIn上发招聘信息了。
百度的LinkedIn页面在9个月之前更新了一条动态之后一直处于静默状态,而最近的十来天则开始频繁发一些招聘内容;腾讯的LinkedIn页面同样在经过了几个月的静默期之后,于本周开始在LinkedIn上招聘;类似的是,新浪微博昨天也在LinkedIn上发布两条招聘动态。
当向沈博阳求证领英网在国内的企业级市场招聘业务拓展情况时,他表示,领英网的商务和市场团队确实已经开始推进相关的工作,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向领英网付费来使用其“人才解决方案服务”,不过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在LinkedIn上突然的频繁更新和这次活动并没有关系。
据了解,阿里巴巴这次购买的主要是LinkedIn的“人才解决方案服务”,而领英网的市场团队当前的业务扩展目标也主要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有国际扩展需求的中国企业以及有从海外招聘人回来需求的中国公司。在服务这三类客户的过程中,领英网接下来还会和国内的大学机构、Tesla、Uber进行一些大型的合作或推广活动,这自然会吸引国内的新用户加入。当本土用户增多后,那些有招聘本土人才的本土公司又会成为领英网新的目标客户。
自2月25日LinkedIn简体中文版上线以来,领英网已经运营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沈博阳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领英网60%的用户都来自北、上、广、深这四个大城市,基于此,领英网中短期内的很多工作也都将围绕这四个城市开展。
【文章来源:pingwest】
-
linkedin
15位值得为之工作的科技CEO:LinkedIn CEO居首
[摘要]BI联合美国雇主评价网站Glassdoor,选出了科技行业15位值得为之工作的CEO。
一些公司首席执行官已经向人们证明,他们不仅值得人尊重,而且也取得了巨大成功。近日,BI联合美国雇主评价网站Glassdoor,选出了科技行业15位值得为之工作的首席执行官,主要是根据员工不记名评级(即员工满意度)而选定。在这选出的15名首席执行官,有一位首席执行官在员工当中的满意度为100%,他就是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勒(Jeff Weiner)。
以下就是此次选出的值得员工为之工作的科技首席执行官排行榜。
第一位:LinkedIn的杰夫·韦勒
员工满意度:100%。
员工意见:这位首席执行官一直在帮助传播文化,他非常重视文化。
第二位:高通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莫化科普夫(Steve Mollenkopf)
员工满意度:94%。
员工意见: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一位能够提供优质产品组合的领域,而且还能够给为员工带来诸多不同项目的工作机会。
第三位:Intuit首席执行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
员工满意度:94%。
员工意见:布拉德·史密斯及其团队备受人们的尊重,而且总是引领事务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四位: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员工满意度:93%(2013年,扎克伯克的员工满意度为99%)。
员工意见:扎克伯格是一令人难以相信领导,他在努力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我们喜欢为我们关注的目标而工作。
第五位: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
员工满意度:93%
员工意见:拉里一直要求我们保持创业型企业的精神,即使我们已经不再是创业型企业。在一些我曾呆过的团队中,这一直都是可行的——从一个理念到一个新产品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拥有成百上千万用户的公司。
第六位:Salesforce网站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
员工满意度:93%。
员工意见:马克是行业内最优秀的首席执行官,当然肯定有所不同,但的确是最优秀的。
第七位:Riverbed 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杰瑞·肯尼利(Jerry Kennelly)
员工满意度:93%。
员工意见:杰瑞是一个非常怪诞的首席执行官,拥有大量的激情和能量。非常人性化,而且非常关注公司和员工。
第八位: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
员工满意度:92%。
员工意见:你会感到你所做的一切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你就是利益相关者。公司副总裁与首席执行官也合作良好,人们会经常看到他们一起与员工在工作园区共进午餐。
第九位:eBay首席执行官约翰·唐纳霍(John Donahoe)
员工满意度:91%
员工意见:这位首席执行官非常聪明,富有激情,而且非常真诚。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交易者和伟大的领导者,他可能是我们见到过的最能接触相处的首席执行官。
第十位: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德苏扎(Frank D’Souza)
员工满意度:90%。
员工意见:他能够带来优秀的员工,而优秀的员工一定会对公司项目有益。另外,他也能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明智的市场战略。
第十一位:EMC首席执行官乔·图西(Joe Tucci)
员工满意度:89%。
员工意见:与其它首席执行官和行业管理人员相比,他是一位强力的领导者,但在市场方面,他又是非常敏捷。
第十二位:NetApp首席执行官汤姆·吉奥根斯(Tom Georgens)
员工满意度:86%
员工意见:他给公司带来了开放的环境,让大家一起与同事和更高层管理人员讨论事情。
第十三位: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员工满意度:86%
员工意见:在我们网站的更高层管理者都很优秀,而且能够真正地帮助员工成长,如果遇到一些挑战,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
第十四位:雅虎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
员工满意度:79%
员工意见:梅耶尔非常酷,而且敢于采取大胆的措施来铲除障碍。目前而言,她还在蓄势待发,对整个士气非常有好处。
第十五位:Epic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朱迪丝·福尔克勒(Judith Faulkner)
员工满意度:77%。
员工意见:所有的员工都能平等相待,不管你在公司工作了多长时间。管理层也会期待所有员工都能够平等地为公司作出贡献。对于一位首席执行官而言,每个月都要参加员工会议,的确是不普通的事,而且还能让所有员工畅所欲言。
【文章来源:BI中文站】
-
linkedin
LinkedIn收购B2B营销新企Bizo 价格1.75亿美元
[摘要]Bizo的产品可以让企业对那些针对会员的显示和社交广告活动进行测算与评估。
7月23日,美国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2B营销初创企业Bizo。
Bizo出产B2B营销产品,这些产品可以让企业对专门针对会员的显示和社交广告活动进行测算与评估。最近,Bizo公司也刚刚推出了一款营销自动化产品,名为“多渠道培养(Multi-Channel Nurturing)”。
此次交易所需的1.75亿美元,LinkedIn将支付90%的现金,其余10%则用股权支付。
对于此次收购交易,LinkedIn公司产品副总裁大卫·塔克(David Thacker)称:“我们计划将Bizo的媒体解决方案和多渠道培育产品等整合到我们的业务组合之中(例如LinkedI的受赞助内容平台、广告业务等),不过,我们并不计划继续使用他们的数据解决方案业务。”
与此同时,Bizo首席执行官鲁塞尔·格拉斯(Russell Glas)也声称:“LinkedIn的目标就是连接全球的职业人士,让他们更具生产能力,并取得更大的成功,而Bizo的目标就是帮助B2B营销商获取合适的用户。我们认识到,我们各自的目标能够被充分整合。”
Bizo于2008年在旧金山创建,目前为止,Bizo已经融资2850万美元。2012年,Bizo公司营收为2200万美元。
LinkedIn方面称,该公司收购Bizo的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作为此次收购交易的一部分,Bizo团队的多数成员将在交易结束后加盟LinkedIn。(悦潼)
【文章来源:腾讯科技】
-
linkedin
LinkedIn收购信息聚合网站Newsle
LinkedIn 宣布,公司已经收购了信息聚合网站Newsle。不过收购双方并未透彻此次收购的具体条款。
Newsle 提供的服务大致是这样的,如果你想真正的全面了解自己在 Facebook 或 LinkedIn 等社交网络的的某些联系人,你可以将这些联系人从那些社交网络导入 Newsle,Newsle 会自动进行全网搜索,一旦网上出现关于这些人的最新信息,如被 @,Newsle 会自动提醒你,帮你及时了解所关注对象的所有新闻,一条新闻也不落下。
Newsle 被收购后暂时不会被关闭,目前仍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继续运行。Newsle 的功能也会被深度整合进 LinkedIn 的现有产品中去。
LinkedIn 表示:“LinkedIn 和 Newsle 拥有共同的目标:我们都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专业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例如,全面地了解你的社交网络中的一些人(如他们最近在哪个新闻里被提到过)可以帮助你下次见到对方时成功打开话题。”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欧开磊]
-
linkedin
硅谷观察:为什么说Linkedin不可或缺?
自来到硅谷,我开车出行时一直依赖Google地图给我导航。有时我会思考:在没有GPS的年代,人们是如何到达一个陌生地点的呢?
有一个社交平台也带给我类似的想法:在没有它的年代里,硅谷的人们是如何建立线上的职业社交网络的呢?它不是Facebook,不是Twitter,而是Linkedin。
我在2010年便注册了Linkedin,但和国内的许多用户一样,我很少登录,也没有在上面填写多少信息。来到硅谷,我发现它是一个如此重要的平台,对于在科技媒体任职的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
尽管身在硅谷,但我采访那些时常出现在中文媒体上的知名科技人物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我所面对的采访对象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或者大公司的中层员工,很可能没有维基百科或者CrunchBase页面,媒体上关于他们的报道也不多,如何做准备采访是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好在Linkedin帮我解决了这个困扰:在Google上搜索采访对象的名字,大多数情况下其Linkedin页面会出现在前三条搜索结果中;进入这个页面,他们的职务、工作内容、以前从事的工作、教育背景等信息一览无余;通常我无需再去搜索相关报道就能相对完整地了解一个陌生采访对象的经历。
对于硅谷的科技从业者、创业者来说,Linkedin就如同一张详细的电子名片,或者一个个人主页,是他们在职场中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无论是找工作、找投资、找合作伙伴还是联络媒体,这个页面都能让对方快速、清楚地了解自己。于是,大多数人硅谷精英会认真地填写Linkedin上的信息,有些人还会邀请同事、同学为自己的经历写证明材料。
除了搜寻报道对象的资料,我也会利用它来沉淀联系人,将和我打过照面、换过名片的从业者变成我的线上社交网络中的成员。每当我在采访中或线下活动上获得了名片,我都会将联系人导入Gmail通讯录里,并每隔一段时间通过Linkedin向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发出邀请,使他们成为我的Linkedin联系人;当然,一些和我交换名片的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于是我也会经常收到联系人邀请。有趣的是,我经常会在当地时间的凌晨同步通讯录并发出邀请,而每次都是在接下来几分钟内就会收到很多通过联系人申请的通知,显然他们随时都保值着Linkedin的在线,无论是通过邮箱还是通过Linkedin的手机App。
除了直接添加联系人,Linkedin的联系人推荐也有助于扩大网络。比如,我访问一家智能手环公司创始人的页面,下面的“访客还查看过”的部分通常会推荐该公司其他的人以及其他智能手环公司创始人的页面;而如果有人访问我的页面,在“访客还查看过”的部分则会看到我的同事以及其他中国媒体派驻硅谷的记者。
尽管联系人之间并不会经常通过Linkedin直接联络,但一旦成为了联系人,对方就进入了你的网络,你们就可以互相看到对方新添加的联系人、分享的信息以及工作的变动。
事实上,向联系人发送工作变动通知可以被视为Linkedin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在国内,换工作时通知工作联系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在微博或朋友圈上广播,或许会让一些你不希望通知到的人看到而如果定向发邮件、发短信或是发微信,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遗漏。而在一个你的大多数工作联系人都会使用Linkedin的环境下,这件事就容易得多了:只要将新的职务填写到“职业头衔”处,你换工作的消息就会自动出现在你所有Linkedin联系人的时间轴较为显著的位置,只要他们登录,就会收到这条消息,你也就无需再主动去发送这个消息了。
对于媒体人来说,Linkedin还是一个预约采访的渠道。对于没有对方邮箱或发送了邮件的迟迟未收到回复的采访对象,如果我添加了对方的Linkedin,我会直接通过Linkedin联系对方,通常能够较快收到回复;也有硅谷的创业者通过Linkedin联系我,无论是否感兴趣,我也都会及时回复对方的消息。
不仅是创业者与媒体人之间可以使用Linkedin联络,对于更广泛的商务沟通,Linkedin同样适用。担任硅谷创业公司Cooliris亚洲区负责人的李天羽在此前的采访中曾谈到过Linkedin在BD中的作用:
“在美国有一点比较好找的在于——从业者都有Linkedin。他们很习惯在Linkedin上面被搜寻,因为Linkedin在这边是个很好用的工具……而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很强大的职业社交网络。所以你可以搜‘Facebook product manager’,或者搜‘Facebook business development’,可以先通过Linkedin跟他们聊一下,然后说“我是Cooliris的人,我想跟Facebook合作”,看对方有没有兴趣……如果你想进一步合作,你就可以说“我能去那边找你吗,能否一起喝个咖啡”。”
当然,作为一个社交网络,Linkedin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频繁的邮件提醒和繁琐的通知设置;不时会增加新的功能、新模块也可能会破坏用户体验。尽管如此,就像Facebook之于校园一样,Linkedin之于职场是无可取代的,在硅谷尤其如此。如果你想和硅谷的人打交道,在没有来美国之前,或许可以先从Linkedin开始。
【文章作者:王星】
-
linkedin
在线招聘,垂直向左猎头向右
抢滩者的成功
2014年的招聘圈,足以验证当年《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句戏言:21世纪什么最贵? 是人才!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社交招聘的开山鼻祖Linkedin终于开始了抢滩登陆战,2月正式宣布进驻中国大陆市场。这家成立于2003年,全球用户量已达3亿(大陆地区500万)的职业社交网站,早在2012年的营收已经逼近10亿美金(数据显示为9.71亿),年度首次超越老牌招聘网站Monster(曾为全美最大招聘网站)。在2013年的拉锯战中,Linkedin更是一骑绝尘,达到了15.29亿美金,将竞争者甩开了数条马路:monster当下的市值仅剩5亿美金,而linkedin则直逼200亿大关,成为百亿俱乐部的头牌会员。股价的表现则更加直观,monster的股价仅为linkedin的1/30。
是什么样的坚船利炮让战局斗转?linedin大获全胜的根源又意味着什么?
市场大环境的回暖发酵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设想08年之后如果全球经济一蹶不振,那么互联网招聘也注定成为一镜空影。可经济这事儿是最容不得假设的。但为什么唯独linkedin借了这东风赚的盘满钵满?除了被大家剖析了无数次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的不同,其根本的不同,则是“初心”。
上一个时代发展起来的以monster为代表的传统招聘网站以企业为核心,一切产品和商业行为逻辑皆以此为出发点,树立雇主品牌,为企业提供人才简历成为唯一的愿景。而代表职业社交的Linkedin,则以个人用户的职业品牌为核心,为个人用户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并树立职业品牌力, 充分重视个人用户价值的初衷与互联网行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完美的契合。自然,linkedin战胜了Monster,网络招聘的2.0版本取代了传统的1.0模式。
而国内鲜活的案例似乎在否定着着一切,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我们?
智联招聘,三大传统招聘门户的代表之一。在坚守了近20年之后,日前成功在美上市。20年,散去了太多,领跑者和大多数追随者都已遍体鳞伤,横尸荒野。当潮水再次退去,人们惊奇的发现,智联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不是裸泳。仅就此点而言,智联招聘是值得钦佩的,其上市的意义恐怕是大于早年间的前程无忧。在这场历时悠长的马拉松中, 智联用自己的坚持跑赢了第一个赛程,当日市值7.24亿美金。
然而智联在下一个赛季的成绩会是如何,笔者不敢妄加揣测,唯有默默祝福。是否真的如外界诟病“躺在遗产上等死”,抑或不断通过类似收购jobDB这样的输血造血行为让自身重新焕发活力? 能把这一切看清楚并能付诸行动的,恐怕只有智联的最大股东SEEK了。毕竟,陨落的monster似乎已经宣告了什么。
没落并不意味着消失,仅仅是消失的前奏而已。高歌猛进的勇者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缺乏。如同资本主义的初期会萌发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一样。变,不但有变化,也会有变革。
新生代的力量
喧嚣而杂乱既是无序,也是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
垂直招聘,职业社交,移动大数据,猎头服务乃至基于微信微博的圈子招聘等各种商业形态一时间在国内的在线招聘领域喷涌而出,又无一不标榜自己是最先进的模式,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可无论是活在新闻联播里,还是活在互联网上,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对网络招聘业的创业者们尤为如此:有价值,被认可,才是生存之道。
对招聘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职业社交的创业之路是“一直在模仿,从未被放弃”。虽然国内LinkedIn的效仿者们没有得到本土市场的认可,而且一派凋零残乱的景象,但不妨碍这个领域中创业者的激情燃烧。尤其伴随美国近期一系列像Jobvite、BranchOut、HireRabbit等寄生于Facebook而生的招聘网站崭露头角,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匹配的职业社交再次被推上了台前。它们通过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给人才添加标签、做出识别,然后再根据识别后的结果与职位需求的属性进行匹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精准匹配和深度信息的问题。在国内,人才雷达、易聘、脉脉APP等一系列公司应运而生,人人旗下的经纬网更是直接收购了一支大数据挖掘团队去改善原有产品,使其能与社交信息更加匹配。而刚刚上市的新浪微博也宣布将进行微博社交招聘。繁芜纷杂之下,总感觉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景象,一切明明都很清楚, 却又总踩不准点儿。而国人这些年刚学会的隐私权也将成为挑战此类创业团队成功的重大因素之一。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新兴军团的主力: 垂直招聘和猎头招聘。
垂直招聘网站其实兴起多年,各领域的专业招聘网站多如牛毛,只是代表企业匮乏,受地域,资源和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大作为较少,更谈不上名气。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垂直招聘的划分维度又是什么?地域?专业?人群?似乎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早年间在垂直招聘领域的创业企业,如做酒店人才的最佳东方,已经在新三板上市的万泉河(股票代码:430434),已经为超600万民工服务过大谷打工网。这些企业的运营情况其实已经真实反应垂直招聘的市场,只是垂直就意味着细分,出了行业,几乎不为人所知而已。
在2014,风头最盛的垂直招聘网站当属拉勾网了。先是获得了贝塔斯曼的500万美金A伦投资,继而不断提出了去猎头化,将垂直进行到底的口号。拉勾似乎是模仿是美国IT领域招聘网站Dice.com起家的,在不足几年的时间将垂直招聘的口号喊的响亮也实属难得。善于利用媒体进行炒作,是拉勾的鲜明特色之一。譬如近日来拉勾网又搞了“巴菲特午餐”的中国版。
在热衷媒体炒作的同时,拉勾似乎表现出了强大的进攻性。早先拉勾网董事长许单单讲到,未来拉勾的市场份额将有超过30%来自传统招聘网站,而剩下60%以上的份额将来自现在的猎头市场。 去猎头化,似乎成了拉勾的一个奋斗目标。
为什么要干掉猎头?显而易见,垂直网站的价值就是求职者与企业的直接对接,去掉一切中间环节。如同传统行业在电商时代逐步取消代理商的道理一样,一切阻碍垂直和直接的中间环节都将被取消。这大约就是垂直招聘网站要喊出“干掉猎头”口号的初衷。
而这个想法一旦形成, 一方面能快速向合作者亮出“身份牌”,一方面找到了一个传统行业的“落后代表”-猎头,作为进攻的靶子,再者又可以赢得媒体和大众的眼球,所以干掉猎头的口号,就越喊越响亮了。
其实,在笔者看来,垂直就是垂直,其价值和特色是其鲜明的生命力,在未来 垂直的作为来源于每个行业的自身的特殊性。譬如广告行业的麦迪逊鼓吹(现在叫麦迪逊邦),谁又能说它不是一个垂直招聘网站呢?
但猎头行业会怎么样发展,恐怕不是垂直招聘网站决定的。如同万科董事长王石所言:淘汰你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你的同行。2014,比垂直网站更火的就是猎头网站了。
在占领了楼宇电梯,地铁车身,乃至高铁的椅背之后,做猎头生意的猎聘网高调宣布已经完成C轮融资。7000万美金的额度成为5年来招聘网站最大的一笔融资。根据猎聘的官方数据,其注册用户已经超1100万。营销口径上号称简历质量远远高于智联和前程无忧。猎聘网展现给网络招聘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Ceo戴科彬的本色出演似乎也收效不菲。
无论是从猎聘的融资规模,还是其现实运营状况。垂直网站唱衰猎头的论调似乎都站不住脚。用圈子里习惯的话说,猎聘是奔着上市的节奏去得。
诚然,虚假职位的困扰不仅让求职者深感头疼,也成为猎聘网自身发展的心腹之患。而在多数企业HR眼里,猎聘更像一个新的51job或者智联招聘,改变的仅仅是商业形态和行为模式。有效,但又不那么有效。
但不管如何, 猎聘都已经成为互联网招聘领域的一块新招牌。
猎头招聘的另一个搅局者则是猎上网。虽然和猎聘只有一字之差,但商业模式却千差万别。猎上网是脱胎于传统猎头公司,创始人辛小蝶此前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传统猎头。这点直接影响了猎上网的商业风格。
猎上网号称国内首家唯一对结果负责的招聘网站。其直接的价值就是通过猎头聚合的力量,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候选人。
猎上网和猎聘网一样,首先都集聚了大批的猎头,所不同的是,猎头在猎聘网上主要工作是发职位,收简历,是在做信息流的事情。而猎头在猎上网上则是在“做单”:如同淘宝的买家和卖家,猎上网上的企业是买家,猎头是卖家。猎头把简历发给对应企业的对应职位,企业通过网站对人才进行审核,约面试,发offer,完成入职等工作。猎头也通过猎上网进行职位寻找,流程跟进,甚至收款等行为,变成了线上的业务流转。
这大约是猎上网的巧妙之处。不仅如此,在上线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与猎上网合作。譬如360,携程以及他的竞争对手去哪儿。作为IDG投资的企业,猎上网还为IDG投后的大批创业企业提供招聘服务。
到底是什么驱动着猎上网的快速发展?调查结果显而易见:钱。
猎上网的策略跟今年风行的红包撒钱模式不一样。猎上网只是很巧妙的将企业支付的猎头费“还给”了与之合作的猎头公司或者顾问而已。传说李嘉诚做生意的法则是“人六我四”,这样招致了大批合作伙伴的持续合作,猎上网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手段,总体上按照28原则进行分配。
但笔者在调查之初依然不能理解这个模式为什么会吸引趋之若鹜的合作者,反倒是一家与猎上合作的猎头公司老板揭开了谜底:1,客户。多数猎头公司接单能力与找人能力是成反比的。猎上接得客户对一般猎头公司来说都是平时不敢想的大单,在28的分配比例下,干嘛不合作?2,收款保证,猎头公司都是小公司,在财务制度上一般处于弱势情形,猎上解决了应收款的问题,也解决了猎头公司很大一部分的管理成本。3,效率和专业:当一个平台能提供足够多得同类职位供应的时候,猎头们再也不必担心手里的简历无处安放了。效率的提升,不过是一个附属品。而当聚合效应发挥其价值,猎上给企业带来的招聘效率和效果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平台优于个体,这是网络时代不争的事实。但凡事一利必有一弊,如果每个人都利用猎上这个平台去做单子,那猎头公司还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么?猎头行业是否将步入一个新的“个体网络经纪人”的时代?当笔者将这个问题抛给上面的猎头老板时,他的回答居然是: 怕,恐惧。不过那是2013年的事情了。当时的心态矛盾到了极致,合作能赚到钱,但合作也能毁掉团队。 据说今年猎上网已经全面关闭了在职顾问的个人合作通道,只和猎头公司与soho猎头进行合作。在笔者看来,猎上的新策略,的确是适应现实环境的一步好棋。
-
linkedin
职业社交网站兴起 或改变网络招聘市场格局
中国职业社交市场缺文化底蕴
什么是职业社交网站?通常是帮助职业人士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目标用户在25-40岁之间,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前景,工作履历在3-5年及以上,开始进入企业初级管理层或中层的职业人士。在国外,最闻名的职业社交网站就是Linkedln,而在国内,天际网、若邻网、优士网、人和网等都是典型的职业社交网站。
2004年,作为国内首批职业社交网站之一,天际网正式上线,同期上线的同类型网站还有若邻网等。天际网于2009年与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之一Viadeo合并,成为该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注招聘社交的若邻网在2011年获得B轮风险投资,并在2013年开创HR、猎头及高管为主题的社交招聘模式。
互联网世界中的职场社交是一种弱关系。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广泛存在的却是强关系,相比于西方的弱关系,中国的职场社交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会大大减弱。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孙梦子向央广网科技表示,中国的职业社交市场是缺少文化底蕴的,国人不太愿意把关系推向外面。LinkedIn入华给之前处于不温不火的中国社交概念带来一波小高潮。不过中国国情比较特殊,许多从国外照搬过来的模式可能都不适用。LinkedIn首先要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才能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
虽然职业社交招聘在国内仍是新兴的招聘模式,但已经逐渐得到求职者、企业HR及猎头的认可。
网络招聘市场竞争格局或改变
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三大在线招聘企业曾占据了国内市场大部江山,“三国演义”的市场格局多年都保持着稳定。
随着职业社交网站日渐兴起,网络招聘的“蛋糕”必定是要被分食的。据易观国际旗下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第1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达27亿元,网络招聘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现已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缺乏增长新动力。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简历招聘模式,职业社交网站则为求职者、企业HR和猎头提供了更有效的社交招聘模式。孙梦子向央广网科技表示,职业社交网站容易进行垂直细分,更加的扁平化。整个在线招聘市场也正朝着垂直方向去积淀,而职业社交网站本身拥有天然的利益点评方式。社交层面,核实身份和相互推荐功能在职业社交网站上作用被放大,通过人脉或者相应关系可以去判定某人的实际位置和基本情况,利于招聘效果的实现和查找。
新兴的职业社交网站凭借创新的招聘模式,或改变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竞争格局。
职业社交网站2014年进入爆发期
自从linkedIn在美国走红,国内互联网创业者纷纷效仿,前有天际若邻,后有优士人和,然而这些职业社交网站一直没有真正形成气候。
据易观智库日前发布的《2014年中国职业社交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职业社交市场已经经历起步期、调整期,2014年起进入了爆发期。而相对于国外,具有本土化差异的职业社交网站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报告显示,中国职业社交网站的发展非常曲折,首批职业社交网站大多在2004-2008年期间,因为定位不清及受众模糊等问题,导致存活下来的已不多见。
在过去的一年里,职业社交网站涌现各种各样新玩法,也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孙梦子向央广网科技表示,职业社交网站将从两端得到快速增长,一是用户端,二是客户端。原注册用户的调动率和新注册用户的增长比例将会有明显的变化。而服务的客户对于职业社交网站的定位和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将会有重新认识。职业社交网站一边强调社交的活跃性,一边在求职上进行演进。现在的职业社交网站都有自己不同的盈利点和业务发展。
据了解,国内目前有4000万中小企业有招聘需求,其中只有200万家企业通过线上的形式招聘员工,线上招聘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孙梦子向央广网科技表示,国内的职业社交网站要想做得更好,必须强调自身本土化运营经验以及积累摸索出来的经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客。在职业社交网站这个江湖,谁能成为真正的侠客,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人瑞易训】
-
linkedin
为什么专业人员在LinkedIn上消费并分享内容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在LinkedIn上,专业的内容消费正在戏剧性的增长。基于一项对美国2071名积极分享和消费内容的LinkedIn成员的调查发现:这些“内容革命者”在平台上主要分享专业内容,来增加他们的知名度并提升他们的声誉。LinkedIn被视为他们专业内容的首要来源,并且他们赋予内容消费了很多好处。
根据研究,78%的内容消费是为了了解行业新闻,73%是为了寻找行业内的新观念。除了建设他们自己的知识库,内容消费的好处还有与同事和客户建立关系(62%),建立专业声誉(55%),以及引发对话(51%)。
研究还对内容类型进行了概括,这些内容类型在专业人士中很流行,用来获取行业知识和帮助进行决策。就行业知识来说,调查发现新的研究、突破性的行业新闻和案例分析被看做是最受欢迎的点击和分享的内容类型,对于辅助决策,职业意见是最可能获取“内容革命者”点击的类型。虽然简短,简明的内容和由商务领袖创造的内容最容易被分享。
最常见的分享的形式是使用“like”键,根据研究,将“like”看作是他们主要的或次要的首选方法的受访者占微弱多数。分享内容同时评论的受访者和只分享不评论的受访者一样多,复制发至邮件的数量略少。
总体来说,“内容革命者”们表示每周花费大约8个小时在LinkedIn上消费内容,65%的人花在消费专业地相关内容上的总体时间比去年增加了。在这些人中,61%的人发现它对取得专业成功来说是必要的,56%的人发现它更容易访问相关内容。内容需要适合移动设备,LinkedIn表示,因为2014年第一季度平均43%的独有的访问者是通过移动电话访问的。
根据MarketingCharts 的报告“Reaching and Influencing B2B Buyers and Decision-Makers”,LinkedIn对美国B2B买家们和决策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普遍的选择。买家们跨不同平台使用LinkedIn的指数超过总人口,虽然它不是最受买家和决策者们欢迎的主要社交网络,但它趋向于成为他们最常使用的专业活动之一。
199IT编译
-
linkedin
LinkedIn推出了仅保留“找工作”功能的独立App-LinkedIn Job Search
今天,LinkedIn 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端职位搜索独立 App— LinkedIn Job Search,只提供了 LinkedIn 的核心功能,搜索和申请工作。这款应用跟其 Web 端以及主应用相比最大的不同还在于“保证隐私”,用户在LinkedIn Job Search上的所有操作都不会出现在LinkedIn.com上。
用户可以根据头衔、城市、公司、行业或级别搜索目标职位,据用户的搜索记录,你查看过的工作及 LinkedIn 简介,该服务会为你个性化推荐新的机会。当你关注的某个工作招聘快结束时,当某 HR 看了你的申请时,或者有跟你相匹配的工作时,LinkedIn 都会给你通知提醒。
由于这款应用主要目的是为那些求职的用户服务,所以你在LinkedIn.com上看到的那些新闻、好友信息更新将不会出现在这款应用里。目前这款应用仅支持美区用户下载使用。
LinkedIn 表示,其 3 亿用户中的 40% 通过移动端使用自己的服务,这点当然是其推出该应用的最直接动力。不过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Web 端服务可以是一艘大船,但移动端应用应该是单品,LinkedIn 现在是 Job Search 和基于 LinkedIn 关系的Pulse。Facebook 也拆分出了 Instagram、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和新闻阅读器Paper。
【文章整理自:36氪,pingwest】
-
linkedin
HR们,Linkedin CEO韦纳教您管理电子邮件的7个方法
[摘要]HR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邮件,是不是常感觉杂乱的收件箱使你们心烦意乱呢?按照韦纳的这些方法去做,能非常高效地管理收件箱,电子邮件就不会成为负担。
作者:杰夫·韦纳(Jeff Weiner),Linkedin首席执行官。
我常常听到人们抱怨说自己收到的电子邮件太多,收件箱让他们感到心烦意乱。这种说法总是让我觉得惊讶,因为我的看法跟他们大相径庭。
经过努力,我已经把我的收件箱打造成了一个信息枢纽——我用它来和全球各地26个城市的4300多名员工进行日常沟通和信息交换。这并不是说我热衷于收发电子邮件,也不是说我从来没有在收件箱这件事上遇到过麻烦。
但是,这些年来,我已经找到了有一些非常有用的窍门。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就能非常高效地管理收件箱,电子邮件就不会成为我的负担。
以下是这些方法的总结。如果你也有一些管理收件箱的好办法,不妨跟帖留言。
1、如果你希望少收到电邮,那就少发电邮
在我看来,管理电子邮件的金科玉律异常简单,那就是“少发邮件”。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在以前的一家公司里,当时有两个跟我合作关系非常密切的人要离开公司了。他们都很喜欢用电邮进行沟通,而且每天工作的时间也很长,因此他们发送了大量电子邮件。当他们在公司的时候,我们的电子邮件来往节奏似乎完全正常。只有在他们离开后,我才意识到,我收件箱里的邮件流量减少了大约20%-30%。
事实证明,不只是他们写的电子邮件让我的收件箱变得如此拥挤——我写给他们的回信,其他收件人或者抄送者写的回信也功不可没。
意识到这种状况后,我决定做一个实验:不随便发邮件,绝对有必要的情况除外。最终结果就是,我收到的电子邮件减少了,管理收件箱的任务变得容易了。一直到现在我都坚持了这个做法。
2、把一些邮件标记为“未读”
选中电子邮件,点击鼠标右键,会显示一系列后续选项。其中之一是“标记为未读邮件”。通过采用这个方法,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转变。
由于可以把邮件标记为未读,我就可以快速翻阅收件箱,回复一些最紧急的事情,删除不相关的事情,并且把希望晚一点再处理的事情标记为“未读邮件”。这减少了我的工作压力,我不再需要马上回复全部邮件了(之前我害怕某个重要的电子邮件如果不马上处理,就会被我完全忘记,所以会马上回复全部邮件)。把邮件标记为“未读邮件”,也相当于列出了待办事项。
我希望在每天结束时,标记尽可能少的“未读邮件”,希望能把当天的邮件全部处理掉。但是如果当晚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会在第二天早上处理完前一天的“未读邮件”。
3、建立一种常态
过去几年里,我一直遵循着非常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早上5:00至5:30起床;花大约一个小时来处理收件箱里的邮件;然后看当天的新闻;吃早餐,与孩子们一起玩;锻炼;去办公室;回家;哄女儿睡觉;与妻子吃晚饭;然后放松,通常的放松方式是看电视(在播广告的时候,或者情节比较枯燥的时候,就处理我的收件箱)。
事实证明,当我坚持按照这个作息时间生活时,管理收件箱非常容易。然而,每次我对这个作息时间稍作更改(比如长时间外出旅行,或者有几天特别忙碌),处理收件箱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因为这会等导致一种特别麻烦的“滚雪球”效应:未读邮件一日复一日地累积起来,产生了额外的压力。情况每况愈下,让我不堪重负。
我觉得,避免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确立一个日常作息时间表,并且坚持下去。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么做的,如果这个方法对富兰克林有用,对你也应该有用。
4、措辞要准确
语言很重要。在写电子邮件时要注意选择措辞,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你表达得越清楚明了,就越能避免混乱,因为如果邮件写得比较含糊的话,就会有人回信问问题,以便确认情况。把邮件写得清楚明了一些,你和你的团队才能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
5、把“收件人”和“抄送”分开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收件人”和“抄送”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但其实不是。你需要区别对待它们。你给谁发邮件,你期望从谁那里获得回信?你要把他们放进“收件人”一栏。而谁需要大致了解一下情况,你就“抄送”给谁。
如果你不明确表示希望谁做出回应,你可能会收到一大堆回信。如果你只需要一个人回信,却在“收件人”一栏里填写了六个人,那么你可能就会收到六封不同的回信(出现六个不同的新主题)。
6、确认收到了邮件
这一条很简单:如果对方把你列在“收件人”一行,你就需要回个信,表示你已经收到了他的邮件。这种回信不需要写很长,话越少越好,比如就写“谢谢”、“明白了”、“有道理”就行。这样对方就知道你收到了邮件,你也不需要他再发送额外的信息或内容了,这样他也可以放心。
如果你不回应,对方不知道你是否收到邮件,这样一来,他们不仅会担心你是否收到了邮件,还有可能再给你发一封同样内容的电子邮件,而且这次还会抄送给其他一些人:希望那些人中有一个能够回应。抄送的人越多,你的收件箱就可能变得越拥挤。
7、有些事情需要在线下沟通
如果使用得当,电子邮件可以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生产力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比如当你使用电子邮件来沟通非常微妙、非常敏感,注定要引起争议的问题时。
这样的情况很常见:用电子邮件交流时,一旦出了什么岔子,人们开始变得意气用事,开始说一些绝不会当面说的话。我以前的一个同事称这种状况是“敲键盘的时候变得很英勇”。
如果你发现自己卷入了是非争论的电子邮件中,请帮自己一个忙:停止发邮件。然后,要么拿起电话,要么直接走到那个人的办公室去讨论。面对面的互动,可以提供电子邮件所缺乏的背景,有助于防止不必要的争论。
这些都是我多年来学到的、最宝贵的收件箱处理方法。每当我偏离这些做法时,我就一定会感觉很累……当我遵循这些做法时,电子邮件就会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发挥富有价值的重大作用。
[文章来源:领英人物 责任编辑:jimmonzang]
扫一扫 加微信
hr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