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硅谷是否真的出现了创业泡沫? 编者按:本文作者 David Grasso 指出,当前硅谷科技产业也许已经出现泡沫,因为卖家明显比买家多。科技企业IPO数量减少,并购交易也在减少,虽然企业估值超高,但是投入的资金难以退出。 流入科技产业的金钱仍然像海啸一样,一些人由此宣称,硅谷创业泡沫已经形成。彭博最近刊发文章讨论了当前科技公司所处的环境。 拥堵的“管道” 简单来讲,大量资金从VC基金公司流向了科技产业,VC 公司用超乎寻常的速度从年轻公司购买股票,但是金钱从科技公司流出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因为企业IPO和并购交易减少。 投资者一般都会依靠IPO、并购拿回投资。如果不能IPO,没有并购,VC的钱只能留在创业公司,其价值并不确定。 当套现环境不太友好,如果收购和IPO速度没有加快,创业公司就会跨界,成为一家传统公司,从而陷入棘手的处境。 联合起来 创业公司不能继续以“创业公司”的身份自居,必须被更加永久的投资者收购,或者通过IPO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企业不能停留在不稳定状态,即使它们已经家喻户晓,最终还是要以某种形式出售让自己的存在变得正式化。 为什么?投资者虽然暂时还有耐心,但最终会要求将钱拿回来。毕竟,它们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不是为了成为企业的永久所有者。 现金 许多创业公司为了经营下去不断烧钱,这种模式于事无补。在硅谷,忽视业务的长远可行性仍然是一种主流的观念。从本质上讲,投资者在短期之内并不关心赚钱的问题,也不担心货币化问题,它们看重其它东西:用户基数快速扩大。 简言之,先得到用户,然后再谈赚钱的问题。最终,到了某个特定时间点,它们还是会回到钱的问题上来。 是不是泡沫? “泡沫”这个词大家一般不会轻易使用。放眼当今的硅谷,很适合用“泡沫”这一术语来形容。Investopedia报道称,之所以说硅谷出现很大的泡沫有一个迹象:买家比卖家多很多。 事实的确如此,人们不断买进公司,因为他们预测未来这家公司会有前途,但是对于已经投入的钱,他们却拿不回来。 如果我们回看2004年-2008年的地房狂潮,就会发现二者有相似之处。 小结论 事实上,我们根本无法判断科技产业现在是不是进入了泡沫期。IPO与并购数量可能会大幅增加,投资者也许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套现。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此多的钱流入了科技产业,一些企业可能会引火烧身。很多企业没有赚到几个钱,自身的估值却已经超高,硅谷投资者已经投入不少的钱,很难想像所有人的钱都会平安无事。   来源:www.genfkd.org,出处:http://36kr.com/p/5062256.html
    硅谷
    2017年01月19日
  • 硅谷
    面对自动化,美国初创公司是如何创造更多工作机会的? 近日,亚马逊宣布他们将在未来的18个月里在美国创造出十万个福利完善的全职工作机会。亚马逊称,这些工作范围广泛,既有入门级别的职位,也有软件工程师岗位。 这是一份针对当选总统的特朗普将更多工作岗位带回美国本土的承诺设计的声明。但是同样不要忘记,亚马逊业务的前提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化,这也意味着用机器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力。 换一种说法,虽然增加工作岗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从长远来看,亚马逊是否能够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还是值得怀疑的。虽然从2011年到去年,亚马逊的员工从56200人增加到了306800人,但是他们同样给他们的仓库增加了机器人与传送带,这减少了亚马逊在一分钟内传输包裹这项作业所需要的员工。它的无人机计划也许很快就能够传送包裹,淘汰人工。这种措施也会减少需要先发制人的退款政策的客服代理。 更广泛地说,亚马逊在减少零售供应链里的工作岗位里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它让客户习惯于在线搜索产品,并且在几天之内就能够将商品送到我们家门口,这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深远的后果。这个星期,时尚女装品牌The Limited是关掉他们家总计250家店面的最新品牌,成为了一家只支持在线销售的零售商。Sears在上一个财政年里关闭了200家店面,并且计划在2017年关闭更多。继去年Macy’s、Sports Authority、Ralph Lauren、Office Depot、American Apparel和Aeropostale关闭了店面之后,Sears也加入了其中。 “商场正在变成一座鬼城。” Cahill Gordon & Reindel律师事务所的Joel Levitin说。Joel Levitin专门研究破产与资产重组。“这种现象的必然性部分原因是自动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早已习惯线上购物。” 看待当地商家的新方式 虽然因为自动化而被淘汰的工作回归的希望渺茫,但是对初创公司社区给美国带来更多制造业的运动而感到欢欣鼓舞是有原因的。在过去的几年间,大量初创公司——举几个例子,American Giant、Mizzen and Main、Shinola、the Reformation、Buck Mason、还有 Yogasmoga——开始努力思考如何本地化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且因为他们相信在本土能够制造出质量更好的产品。虽然这些初创公司的产出相比亚马逊巨头来说非常渺小,但是它们却象征了公司策略与用户需求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有潜力变得更普及。 American Giant 的创始人兼 CEO Bayard Winthrop 说,他对在美国创造点对点的服装线抱有很大的热情,因为这能够确保他给他的顾客提供世界上最好的卫衣以及T 恤衫。并不是说Winthrop反对自动化:他也在尽力寻找、操作能够最大化工厂效率的最佳机器,这样他才能够与那些在海外以更廉价的方式生产商品的品牌以同样的价格出售。但是他的方法意味着会在美国产生上百个工作岗位。他的公司正在促进美国服装制造业缓慢、持续的增长。自2009年起,其增长了35%。 “重点要放在竞争力的培育上。” Winthrop在一封邮件里解释道,“老式零售商穷途末路,试图找到生存而不是革新的办法。服装制造业的光明将由新一代公司来引领。” 奢侈眼镜初创公司State Optical是这些新生代公司之一,产品完全在芝加哥一家50人的工厂里生产。制造一副眼镜需要两个星期、75个步骤,它们的售价均在350美元及以上。同市场上大部分高端眼镜基本持平。它的共同创始人及CEO Scott Shapiro两年前带着一种理念创立了这家公司,这种理念就是:相比于低廉的价格,美国市场需要的是更多强调质量与精工细作的品牌。 这些带给我们的教训是,美国市场已经改变了。一部分零售及仓库工作已经永远消失了,被互联网和自动化淘汰了。但是在国内创造更多工作的方式是双重的。首先,在整个供应链过程里引进科技与创新思维,以此为本地生产的产品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第二,唤起顾客对精工细作的高质量产品的注意,让他们意识到这是海外制造商们所做不到的。 翻译来自:虫洞翻翻  译者ID:谢怀锋 本文来自翻译:www.fastcompany.com
    硅谷
    2017年01月18日
  • 硅谷
    Salesforce的Quip收购了一家游戏公司?原来是看上了团队! Quip的CEO Bret Taylor表示非常看好这个工作团队,并声称他们是他“曾经一起共事的最好的产品设计师”。这个三人团队重新设计移动设备经典功能的能力可能对Quip有巨大帮助。 上周五,Quip收购了一家软件公司Unity&Variety,目的是为了改进Quip的设计流程。 Unity&Variety成立于2015年,创始团队有三个人,分别为Drew Hamlin,Joey Flynn和Andy Chung。Unity&Variety成立之后至少发布了一个应用程序,其中之一是一个游戏Pinchworm。这块游戏在App Store上获得了很高的评分。但在这块游戏之后,Unity&Variety宣布它要开发一些更加实用的产品。 而Quip我们比较熟悉,它是一款基于云服务的团队协作软件,这家公司帮助团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电脑协作编辑文件或电子表格。2016年8月,Quit被Salesforce以7.5亿美元收购,并很快就被Salesforce员工接纳。 Quip收购一家曾经做游戏的公司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Quip被收购之后,仍然没有放弃充实自己的团队和实力。Quip的CEO Bret Taylor表示非常看好Unity&Variety这个工作团队,并声称他们是他“曾经一起共事的最好的产品设计师”。也就是说,团队是本次收购的主导原因。 事实上,Unity&Variety的团队和Bret Taylor都曾经是Facebook的员工。其中Flynn和Hamlin在2014年重新设计了Facebook Messenger和Slingshot,使其在与Snapchat的竞争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Chung一直在开发一种名为Pattern的Ipad设计工具,可以让想法快速成型。总之,这个三人团队重新设计移动设备经典功能的能力可能对Quip有巨大帮助。 此外,Taylor希望Quit能够在Salesforce的所有云平台上工作,并且将其转换为一个一体化的活动文档中心,能够无缝合并文档、电子表格、任务列表和团队聊天。Salesforce的员工表示,到2017年年中,他们就能够将实时客户关系数据嵌入到这个活动文档中,并将工作与Salesforce记录相关联。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
    硅谷
    2017年01月18日
  • 硅谷
    平台经济大行其道,零工市场Shiftgig获2000万美元C轮融资 打零工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平台的机会。 互联网提供的信息获取的便利,就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更加自由的工作方式的向往促进了零工经济(Gig economy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数据显示,在美国和欧洲有20%-30%的法定工作者是自由职业者,而自由工作者的人数已经达到1.62亿。而去年皮尤的一项调查表明,打零工者已经有半数靠此谋生。零工经济的兴起也催生了一批零工平台,Shiftgig就是其中之一。日前,这家网上工作市场刚刚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Shiftgig是一个连接临时工与就业机会的在线兼职平台,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芝加哥。作为一个移动优先的零工与工作机会匹配平台,Shiftgig通过客户需求收集、工人背景与技能调查以及实时移动数据等,来提供更智能和及时的匹配。打零工者可以选择上班的轮次、日期以及雇主等,而雇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人员短缺时的不时之需。而Shiftgig则通过抽佣来获得收入。 Shiftgig的零工岗位主要来自于食品服务、酒店、零售、物流仓储级体验式营销等。目前,已有约1500家企业和15000名零工进驻Shiftgig平台,分布在全美50个州,但主要集中在12个城市里面。 此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由KDWC Ventures、GGV Capital、FJ Labs以及DRW Venture Capital。此前Shiftgig已经融资了3600万美元,包括2015年底由人人网领投的2200万美元。此轮融资过后,其总融资额为5600万美元。 网上市场是零工经济的主要驱动力。目前这些网上市场主要是垂直市场的方式。像eBay(二手交易)、Uber(的士服务)、Amazon、Airbnb等均已经成就了庞大的市场。而且更多面向垂直市场的平台去年也纷纷拿到了融资。比如帮助在本地买卖东西的OfferUp去年拿到了1.19亿美元的融资,前不久二手服装私藏Vinted也融资了2700万美元。类似Etsy的购物平台Notonthehighstreet.com拿到了2750万美元,在线拍卖市场Catawiki更是拿到了8200万美元的资金。 此外,网上招聘市场也吸引了不菲的资金。去年11月,招聘平台Hired 完成了7000万美元的C轮。今年年初,面向千禧代提供招聘服务的Muse也完成了1600万美元的融资。再加上Job Today拿到1000万、Jobbio融资560万美元、Handshake融资1050万美元等,显示出这个市场的热闹非凡。 虽然也是劳务招聘平台,但就像它的名字(Shift+gig)一样,Shiftgig针对的是一个更加垂直化的市场——轮班制的零工。Workpop和Wonolo是更加接近的竞争对手,但这两家的融资额尚不到1000万美元,加上Shiftgig移动优先提供的灵活性以及企业客户比重的逐步上升,暂时来看Shiftgig仍处于领先的位置。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
    硅谷
    2017年01月18日
  • 硅谷
    一个崭新的、遵纪守法的 Zenefits 。 David Sacks 的一封信:The New Zenefits - Becoming the Compliance Company   这是Zenefits的CEO David Sacks新官上任3个月后、尝试以公开透明的姿态,向公众汇报Zenefits最近一段时间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检查、以及改过自新的各种举措。另外这个David Sacks 也要加入特朗普的团队了~~ 文中主动坦承了创始人、前CEO确实写了个脚本帮员工知法犯法地、作弊考取卖保险的资格认证。这篇检讨书可以打几分?可以多大程度拯救这个“从天上掉到地上的独角兽”?   详细看看他的原文吧: Three months ago, I became CEO of Zenefits after an internal investigation brought to light deficiencies in the company’s licensing compliance. In my Day 1 memo, I said that we would be transparent about these failings, because in order to fix a problem, you must first admit that it exists. Regulators and the public have an expectation that their rules will be followed, and the new leadership of this company is completely committed to doing that. Getting compliance right is important for all businesses, but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Zenefits. Our software is intended to help customers with their HR and Benefits, so compliance is fundamental to our value proposition. We not only have to be a compliant company, we have to be excellent at understanding compliance and delivering that in our product. We have to be the Compliance Company. Over the past three months, we have worked hard to become this company. This transformation is still underway and there is still some work to do. But we have brought our licensing into compliance. We have dealt with many other issues as well, including a previous culture that was complacent about cutting corners and dismissive towards long-term planning. We have made a break with this culture and defined operating with integrity as our new number one value. If there is a silver lining to the difficulties that Zenefits has gone through the past three months, it is that we have turned compliance into a core part of our values, culture, and expertise. In turn, I believe that we will be able to use this experience to improve our product and help our customers with their own compliance needs. This will ultimately make us into a stronger and more differentiated company that provides a much greater level of value to our customers. I want to thank our customers for sticking by us during this difficult period. The fact that our ARR remains the same today as it was before all of this happened is a testament to the value that small businesses find in our platform. As I reflect back on these first three months, I think it’s important first to make clear how our compliance issues came to light. We need to close the chapter on what went wrong so we can move forward. Second, I want to describe our remediation efforts in more detail. Finally, I want to tell you about how we are looking forward as a company. I. Background In late November, the company conducted an internal review of our licensing procedures that made me aware of two issues for the first time. First, contrary to what I had been led to believe, the company had engaged in many instances of unlicensed selling. Second, the review uncovered the existence a software program, or “Macro”, that created the perception that employees were studying required online coursework when they were not in fact logged in. In response, the company initiated two investigations. In December, the company hired a Big Four auditing firm to itemize the licensing failures. After I became CEO in February, we self-reported the findings to all the state departments of insurance. Since then, we have been cooperating with regulators to fully account for all historical violations while instituting new technology and practices to avoid future ones. Separately, we hired the firm Cooley LLP to investigate the Macro. Cooley reviewed over 15,000 documents and interviewed current and former employees. On January 25, Cooley reported its findings to me. This is when I lear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founder and former CEO Parker Conrad had written the Macro and that its use violated a state licensing requirement. I immediately escalated the matter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 emergency board meeting occurred on February 1, Parker agreed to resign, and I instructed company counsel to self-report the issue to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All of these actions are described in Cooley’s investigative report to the Board, which we are making public as part of our commitment to transparency. II. Remediation Since I became CEO on February 8, we have moved swiftly to remediate these issues. As I outlined in my Day 1 memo, this has required not just new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technology but also sweeping changes to our leadership, governance, values and culture. a. Macro Remediation To ensure that something like Macro cannot happen again, we have disabled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on our network. More to the point, we have terminated executives who were ringleaders in encouraging and disseminating the Macro. We are committed to operating with integrity, and behavior of this kind will never be tolerated at Zenefits again. We are also requiring that every broker at Zenefits take 52 hours of coursework created by industry authority NAHU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ealth Underwriters). Of this, 12 hours consists of ethics training. For each NAHU course, the participant must pass a proctored NAHU test. The program has already begun and will be completed by October 1. You can see our NAHU curriculum here. b. New Licensing Controls To bring our licensing into compliance, our engineers have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new controls on the Salesforce.com platform that prevent any current or prospective account from being assigned to a sales rep who does not have a valid license in the correct state. Recently, we integrated this technology with a live feed from a national licensing database, so data on our employees’ insurance licenses is always up-to-date. Zenefits currently has approximately 300 licensed employees with almost 10,000 licenses. In the words of our Big Four auditing firm, “the processes and controls over the licensing of sales agents are adequately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risk of sales activity being performed by agents without the appropriate license.” If you’re familiar with the words of auditors, this is about as enthusiastic as their evaluations get. We will be bringing back our auditors in Q3 to verify that the new controls are working as designed. c. Dedication to Broke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ism Zenefits is not content just to do the minimum broker education required by the state. We have also instituted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education: As described above, every broker at Zenefits must take 52 hours of mandatory NAHU coursework and pass the NAHU test. Zenefits has created a Boot Camp for new hires, where they receive an additional 20 hours of insurance training. In order to get into Boot Camp, new hires must show proof that they have already obtained their broker license prior to starting work. After Boot Camp there is continuing education. We’ve developed our own quarterly exam (written by individuals with over 30 combined years of broker/carrier experience) to make sure that our brokers are keeping up their insurance knowledge. Twice monthly, the entire team is trained on subjects like new legislation. Zenefits will begin seek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credits for many of these trainings. Zenefits has established a Zenefits Insurance Advisory Board (ZIAB), consisting of experienced brokers who oversee the training curriculum and have Broker Office Hours to answer additional questions. ZIAB is also active in the company’s emerging compliance structure. Finally, as a part of our dedication to the broker profession, every producer at Zenefits is a member of NAHU, as well as their associated state and local organizations. Zenefits is encouraging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pays for membership fees. d.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Leadership Zenefits has reconstituted its Board of Directors and Executive Team. Previously, the Board consisted of 4 seats, three of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Parker; effectively he had total control. The new Board consists of 6 seats and is balanced: in addition to a CEO seat, there is one founder seat (Laks Srini), one seat for the Series A/B investors (Lars Dalgaard from Andreessen Horowitz), one seat for the Series C investors (Bill McGlashan from TPG), and two outside directors (Antonio Gracias from Valor and Peter Thiel from Founders Fund). We are grateful that prominent investors and industry leaders like Antonio, Bill, and Peter agreed to join the Board when I became CEO. We also named a new Executive Team after each member was vetted by Cooley to ensure that they had no role in disseminating or encouraging use of the Macro. New Sales leadership has been appointed in both San Francisco and Phoenix. And throughout the company, we have appointed or promoted over 20 new mid-level managers and executives. e. Creation of Compliance Team One of my first acts as CEO was to appoint Josh Stein, a former federal prosecutor, in the new role of Chief Compliance Officer, which reports directly to me and to our Board of Directors. One of our key failings under the previous CEO was that we did not have a dedicated compliance department — we have fixed that. Over the past three months, Josh has done an amazing job standing up a robust compliance organization that works with the Exec Team and managers throughout the company. We have 9 dedicated compliance personnel — up from zero under the previous CEO — with plans to hire 3 more. The team is conducting a top-to-bottom compliance review, and we have established a compliance hotline that allows any employee to report (anonymously, if they desire) any issue that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Maintaining robust compliance monitoring and remediation is something that we will never stop doing as a company. f. Change in Culture and Values Company culture is what guides employees’ decisions when no one is looking. As Warren Buffett has written, “Culture, more than rule books, determines how an organization behaves.” That is why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that we’ve made have been at the level of culture and values. Zenefits declared three new company values on Day 1: #1 Operate with integrity. We have empowered our employees to act with integrity and we are seeing amazingly positive results from that.  We don’t punish employees who make honest mistakes; we recognize them for tackling the root causes that led to those mistakes. Our employees are spotting issues and bringing them forward, knowing that the company will take their concerns seriously. Operating with integrity is about more than just compliance, as important as that is. It’s about integrity in everything we do. A key component of that is the integrity of our data and infrastructure. We have declared a War on Errors with a dedicated quality team, and we have created a new Core Service team in Engineering. As a result of these initiatives, key metrics for error rates, sit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have all improved markedly, improving the experience for our clients and their employees. We have seen that our problem was not the vast majority of our employees — our problem was fundamentally a failure of tone and leadership from the top. I’m proud of our current employees and inspired by their dedication to doing the right thing. #2 Put the customer first. We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o focus on small businesses because this is where we can be most impactful as a company. These are the businesses that most need a product like Zenefits. Small businesses rarely have an HR department larger than one — many have no one at all, with the heavy administrative burden falling on the business owner. We have found that many small businesses are offering health insurance for the first time (28% of our new clients) because Zenefits makes it easy to do so. Similarly, many of our small business clients are now able to offer other big company benefits, like commuter benefits or FSAs. This helps our small business clients compete for talent and take care of their employees. Part of our dedication to small business is a dedication to smart growth. Rather than chasing ever larger accounts, we have re-dedicated ourselves to improving our service with our small business customer in mind. Today we are focused on the quality of our offerings, with important initiatives like our War on Errors. In the near future, look for even more radical changes dramatically expanding the power of our platform for small businesses. #3 Make this a great place to work. We have made strides in making Zenefits a great place to work. By “great”, I don’t mean just a fun place to work. Having fun is important, but it’s not the end of the story. Working at Zenefits should be a rewarding experience, where employees believe they are part of making an important change in the world and feel a 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our customers. We started by declaring our mission statement, which is to make entrepreneurship easier and mor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We sharpened our focus on small businesses to make winning achievable. We recognize employees who demonstrate our new values at our All Hands meetings through a peer nomination process. We are deepen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our customers and employees with our biweekly “Live Chat” series, which brings in customer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with Zenefits.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our employees who don’t have regular contact with our customers. A rewarding place to work is one where you can see the positive impact you’re making. And we are catching up on all the other things employees expect from a company they give their all to: a more generous benefits program, a 401k, a thoughtful goal setting and review process, more commuter benefits, manager training, and events to socialize together outside of the office. Today, thanks to our facilities team, employees in San Francisco arrived to a much needed spruce-up of our office space in San Francisco. III. Moving Forward Although our work on remediation is not yet done, we have made major progress. We have sent an independent audit to regulators, owned up to our historical issues, and will accept the consequences for our past mistakes. We will continue the partnership with regulators we have forged by self-reporting this issue. Now it is time to look forward as a company. We need to focus on making small business ownership easier and more accessible. We need to use th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ompliance that we now have to help our customers with their own compliance-related needs. This is a value proposition that already undergirds some of our most compelling products. One example is Onboarding. We offer a simple “Hire” button that, once configured, keeps small businesses in compliance by extending offer letters, running background checks, automatically offering eligible new hires insurance, facilitating completion of I9s, and collecting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W-4s. Our goal is to make hiring a new employee as easy as calling an Uber. Another example is our ACA Compliance tool. Particularly for companies with part-time or hourly employees, calculating whether you have to provide coverage, and for whom, when, and how much is very complex. And producing the Form 1094-Cs/1095-Cs filings is a significant administrative burden. This tool is free,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make us your broker. But it’s much more powerful when we’re the broker because we can auto-populate so much of the data. This shows how an all-in-one HR and Benefits system drives so much value for small businesses. Products like these demonstrate the value we deliver as the Compliance Company. Our focus now is to continue executing for small businesses and living up to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is company. About David Sacks David is CEO of Zenefits. He is an Internet entrepreneur who was the founding CEO of Yammer and original COO and product leader of PayPal. He also produced the award-winning independent film Thank You For Smoking. He is an angel investor in tech companies like Facebook, Uber, Airbnb, Houzz, SpaceX, and Palantir.               详细文章来看看吧:https://www.zenefits.com/blog/new-zenefits-becoming-compliance-company
    硅谷
    2017年01月11日
  • 硅谷
    前Salesforce平台主管接棒FinancialForce 上周五,FinancialForce 宣布,Tod Nielsen将出任该公司的新CEO。 2009年,Jeremy Roche 创立FinancialForce,一个基于Salesforce平台的ERP解决方案,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FinancialForce ERP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可在单个云上提供ERP和CRM。 FinancialForce的主要业务有专业服务自动化(PSA)、人力资源管理(HCM)、财务管理(FM)、账单中心(Billing),包括总帐、AR / AP、计费、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库存管理和固定资产等。通过打通销售、服务和资源之间的信息流,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和客户满意度。在简化现金流程,精确管理企业资金的基础上,能依据企业活动生成实时的财务分析报告,帮助企业进行财务数据分析。除此之外,由于FinancialForce是基于Salesforce App Cloud构建的,因此企业不必在不同系统之间同步金融交易。用户可以共享工作流,审批流程和常见的报告工具。 18个月前,FinancialForce融资1.1亿美元,公司估值达到近5.3亿美元。迄今为止,这家成立7年的创企已经融资2.2亿美元。Nielsen取代Roche后,Roche将继续担任董事会成员。 Tod Nielsen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Nielsen是Salesforce的前平台主管,他也曾担任过Heroku的首席执行官、VMware的首席运营官以及Borland的首席执行官,Oracle市场营销和全球销售支持高级副总裁及BEA系统首席营销官和副总裁。 去年6月,Nielsen离开Salesforce(2010年以2.12亿美元购买了他的公司Heroku),他开始寻找一个新的挑战。在采访中Nielsen表示,这次变动是由Roche本人主动提出的。Nielsen说:“Jeremy在任期内,给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但是他没有将公司带到下一阶段的渴望,因此他把这个职责交给了我。” 据分析师Michael Krigsman解释此次变动,“FinancialForce面临着一个拥挤的市场,已经达到一个节点,而大规模企业在未来1-2年内可能迁移到云端。 FinancialForce已经筹集了近2亿美元,投资者可能一直在寻找一个变化。” Krigsman表示很看好Nielsen,“虽然他缺乏ERP的具体经验,但他的不同背景会帮助他适应这个新角色,同时他是企业的老兵,非常了解市场。” Nielsen说,“FinancialForce是建立在Salesforce平台之上的,虽然这有助于促进Salesforce客户的销售,但Salesforce不是使用FinancialForce产品的先决条件。”这是他想要向潜在客户强调的事情之一,只要软件完成工作,底层平台就不重要。 “我专注于客户的需求,这能使我们获得成功。如果我们必须采用收购的方式加快发展,也会去探索这种途径,“这听起来非常像一个经验丰富CEO的开始。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
    硅谷
    2017年01月09日
  • 硅谷
    扎克伯格每周都要跟全体员工分享秘密,为什么大家都能守口如瓶? 编者按:为了防止竞争对手知道自己的计划,大公司一般都会严格保守自身项目、行动的机密。但是Facebook CEO扎克伯格每周都要当着16000名员工的面回答包括公司内部项目在内的任何问题,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迄今为止这些公司内部机密几乎都没有人会泄露出去。Facebook是如何做到的呢?Recode通过访谈了5、6位Facebook现员工和前员工发现了社交巨头保守秘密的秘密。 2015年7月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扎克伯格站在了Facebook总部的几百号员工面前,一个摄像机记录着他对全球其他地方的几千名员工的讲的每一句话。 那天,通常平静且天生内向的扎克伯格一反常态,他发火了。 那一周的早些时候,有关Facebook秘密的消息助手M的新闻被泄露给了媒体。这位Facebook CEO对他的员工发誓说:我们一定会找出泄密者,然后我们还要炒他鱿鱼。 一周后,在另一场公司会议上,扎克伯格发布了一条更新:他说,元凶已被抓住并炒掉了。在场的很多人都鼓了掌。 这次泄密以及随后的政治迫害在Facebook都是很罕见的事。跟苹果、Snapchat等技术公司不让员工了解自己的项目和野心不一样的是,Facebook会定期在每周五下午的问答会上分享各种秘密,扎克伯格主持的这项活动已经持续了10年。 最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秘密几乎从未被泄露出去。 有消息来源说扎克伯格用这些周例会告诉他的近16000名员工尚待发布的产品细节,比如新闻阅读器app Paper或者Snapchat的竞争对手Slingshot,以及AI助手M等。 对于公司的产品战略,比如推进视频直播等,他在内部会开诚布公。而且扎克伯格还会将自己对Snapchat、Twitter等竞争对手的看法,甚至连Facebook董事会成员的看法分享出来。 话题几乎没有禁忌。但几乎都没有被泄露出去给媒体,即便包括实习生在内的整个Facebook员工都可以参加会议。 其中一位前雇员说:“你一开始看到透明到这种程度一定会很惊恐的。但知道自己得到毫无限制的响应是很特别的。” 这种特别的感受——也就是员工可以接触到信息,可以看到一位开诚布公、讲话不用稿子、话题百无禁忌的扎克伯格,这一点是有助于把周例会上发生的事情保留在周例会以内的。通常如此。 另一位前员工则解释说:“如果我们要拥有这种开放的文化,就得接受另一个小小的协定:不要泄露秘密。” 正式的协定也有。Facebook会让新员工接受媒体培训,警告他们如果泄露公司信息的话会被解雇。扎克伯格则会定期提醒Facebook员工说,他例行的每周答问会是要保密的。 但是在Facebook那里还有另一个威慑:羞耻。 我们跟5、6位Facebook的现员工和前员工交谈过,这些人几乎都提到了来自同事的压力是自己保守秘密的主要激励因素。 其中一名前员工解释说:“如果别人泄露了什么的话,大家会很愤怒。你不能背叛家庭。(注:有人把扎克伯格管理公司的风格形容为宗教狂热)” 公司范围内的答问会并不是Facebook独有的东西。这已经变成技术界的标准做法,这项传统可以追溯到Google及其全员参加的周例会,叫做TGIF。Twitter、Uber以及Nextdoor也有类似的会议。 但扎克伯格名声以及Facebook的规模和影响力使得这家公司每周的例行仪式相当令人震撼。扎克伯格甚至还跟全球不同城市的Facebook用户开起了公开的答问会。 有人认为扎克伯格从这些会议上获得的东西跟他的员工一样多。这些会议让扎克伯格有机会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同时也是他改进公开演讲技能的机会。(在公司早期日子里,扎克伯格是出了名的不善言辞,公开演讲时总是很窘迫,但这些年来他已经改善了很多。)。 在Facebook总部,答问会大概是这样进行的: 每周五太平洋时间下午4点,在Facebook Menlo Park总部庞大的新大楼的自助餐厅内,扎克伯格都会讲1个小时的话。扎克伯格的高级幕僚——比如COO Sheryl Sandberg,产品负责人Chris Cox,以及CTO Mike Schroepfer等人,都会坐在为员工准备的椅子的第一排,一旦扎克伯格希望他们当中的人回答某个问题时就可以马上起身。 这些会议通常仅限Facebook员工参加,尽管其他人也出席过。董事会成员Peter Thiel、Susan Desmond-Hellmann以及Don Graham都参加过答问会。2013年夏天的时候Jay Z也参加过,但似乎没人记得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那里。如果你是在远程办公的话,答问会是直播的,内容会上传到Facebook的内部门户一小段时间,这样大家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再收看。 一般扎克伯格会从开场白开始,然后对那一周正好是工作周年纪念日(Facebook人称之为“Faceversary”)的老员工表示感谢。如果你的工作时间够久(通常是10年左右)的话,你可能要站起来跟大家分享一则你喜欢的与自己在Facebook工作有关的故事。 然后扎克伯格的话题就会聚焦在“本周修补(fix of the week)”上面,通常会表扬某位做好了一次工程修复的幕后人士,或者是完成了别人也许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的人。这是旨在帮助Facebook保持其“黑客DNA”的一次小小的呐喊,即便现在公司规模已经非常庞大。 这些手续都做完之后,扎克伯格就会回答员工提交的问题,一般他会从最热门的问题(非匿名下提交的问题在那一周会在Facebook内部群由大家进行投票)开始。今年早些时候Gizmodo发布了一张该投票系统的截图,上面显示这些问题包括了Snapcaht的商业战略、员工是否应该努力阻止特朗普的总统竞选活动等。 一旦投票选出的问题回答完毕,剩余时间扎克伯格会回答听众当中提出的未经筛选的问题。 话题非常广泛。扎克伯格通常不会对竞争对手发布公开评论,但在Facebok的答问会上,他可以坦诚地讨论Twitter和Snapchat。在多个场合他曾经讨论过Elon Musk和他做火箭的壮志。当Kanye West在Twitter上要扎克伯格给他10亿美元时,扎克伯格不可避免地要在接下来的周五回答这个问题。其中一位员工记得他开玩笑说:“可能他要是在Facebook上面问我的话就给了。” 问题和随后的回应也可以是非常严肃的。当董事会成员Marc Andreessen将该公司在印度推行的Internet.org行动计划比作殖民主义时,扎克伯格提出了异议,还有一次在他发给公司的内部备忘录被公布到网上之后,就“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发表了慷慨激昂的陈词。 不过扎克伯格通常都是比较放松的。而看到一个放松的、真实的扎克伯格是员工还期盼着听到自己的CEO讲话的原因之一,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对他的讲话口风如此严实的理由。 一位前员工解释说:“这是扎克伯格的另一面,这一面外界是看不到的。” 但对扎克伯格的忠诚似乎面临着一些压力。自2016年选举以来,我们看到Facebook员工中间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见分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小群员工开始成立特别小组,调查Facebook在美国总统选举前传播假新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破坏了公司的形象,是对扎克伯格的公然挑战,令我们交流的若干前员工感到震惊。 无论这是孤立事件还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这个球无疑都要踢回到扎克伯格那里。 “大家来Facebook工作是因为他们希望为扎克伯格工作。其他人都没有这个Mark(扎克伯格的名)。” 本文来自翻译:www.recode.net
    硅谷
    2017年01月09日
  • 硅谷
    没有对外融过一分钱,Kayako 却成为了国际领先的客服系统 Kayako 不是一家新公司,经过16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了国际领先的客服系统。有趣的是,16年来它没有引入任何外部风险投资。 Kayako 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客服服务平台。公司使用他们的软件来管理多个平台,包括电话、电子邮件、Twitter 和 Facebook等。通过将这些平台的反馈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视图中,客服人员只需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处理所有渠道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创始人兼CEO Varun Shoor 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创立了这家公司。Shoor 当时看到的市场痛点是,公司客服每天要处理来自不同渠道的客户反馈,效率低下;而客户们也不断抱怨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多次重复表达。于是 Shoor 成立了 Kayako,它将所有的信息集中在一个通信流中,帮助这些公司在构建他们的产品时全面了解产品与市场的互动。 不同的行业集成不同的平台。 Kayako 的产品可以为大公司的IT团队解决工单问题,帮助汽车公司管理ERP系统,也可以为传统的公司整合CRM系统。目前 Kayako 已经集成了近600个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至今 Kayako 没有对外融过一分钱。Shoor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Kayako 现在一年的收入能达到数百万美元。“在没有外部融资的情况下,公司没有选择。如果不盈利,就无法生存。” Shoor 发现了一个市场痛点,然后花十多年来建立一个产品来解决这个痛点。没有明确的成功路径,只是通过灵活的经营,Shoor 为自己和公司赢得了成功。如他的展示,你想法的力量以及如何保持想法的活力是让一家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 公司目前有近80个员工,总部位于新加坡,在印度和伦敦设有办事处,也有员工在乌克兰、比利时和加拿大等地远程工作。 国内也有一些做客服系统的公司,如 Udesk,曾在今年7月获得了1亿人民币融资。在去年8月份,Udesk曾获得君联资本领投、DCM 跟投的 3000 万元A+轮融资。 此外,还有2014年获九合创投百万元天使投资的“逸创云”,企业实时在线客服SaaS平台“美洽”,定位智能机器人的“智齿科技”,从语音切入的“天润融通”,杀入云客服的大企业“网易七鱼”等等。 本文来自翻译:techcrunch.com
    硅谷
    2017年01月03日
  • 硅谷
    深扒一个独角兽公司标配,但仍被低估的岗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峰瑞资本”(ID:freesvc),推荐人陈诚,DataPipeline创始人,前 Yelp 数据工程师。 来源 / Stitch Data 译者 / 黄谦、徐勇、王小佛、张耕、王心田、王挺、Raymond Yang 编辑 / 张潇冉 在和国内外顶尖公司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多数都很骄傲有一支极其专业的数据团队。这些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数据工程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有不小规模的工程师团队,开源了大量数据技术。Linkedin 有 kafka, samza, Facebook 有 hive, presto, Airbnb有airflow, superset,我所熟悉的 Yelp 也有 mrjob…… 这些公司在数据领域的精益求精,为后来的大步前进奠定了基石。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美国数据工程现状》,从多个维度阐释了数据工程和数据工程师在美国的发展状况。或许你和我一样,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 我常觉得数据工程之于企业的意义,就好像马斯洛需求理论之于人的意义,从低到高进阶满足,企业对于数据工程的应用应该遵循这个三角原则。 第一层,企业要注意到公司发展过程中,最普世最基础的需求:即让数据可见可得。这需要我们重视数据工程这件事,这是企业做大做强安身立命的根本; 第二层,进阶需求。有了数据意识,招来了数据工程师,拉开架势开始干吧。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开始从语义(semantic)的角度去理解跑起来的数据流了。实现从数据到企业战略指导再回到数据; 第三层,是目前看起来最接近塔尖也是最高级的需求:即建模、更完善的预测性算法、更漂亮的数据可视化、深度学习、AI 等等…… 这些更高级的更贴近金字塔尖,也是现在创业的风口。我偶尔也会被风吹的精神抖擞,但吹完风,静下来想想,一个企业没有好的数据工程、数据基础架构逻辑、没有构建数据流的能力,这些金塔尖上的需求是非常难被满足的,很难取得好的结果,也无法实现真正的价值。 是的,我又被风打下来了,开始站在地上思考问题了。 当然,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打造完整的数据工程、严密数据架构、高效的数据流是件 “正确但不容易的事情”。不好做、效果不直观,但很重要。 最后,我想引用 Kafka 技术的缔造者 (Kafka,被誉为 LinkedIn 的 “中枢神经系统”),现 Confluent 的 CEO Jay Kreps 的一句话:Without a reliable and complete data flow, a Hadoop cluster is little more than a very expensive and difficult-to-assemble space heater。如果你的公司没有一个完整可靠的数据流,那么你的 Hadoop 集群其实就像非常贵而且很难组装的暖气片而已。 如果你对中国数据工程现状充满兴趣和好奇心,欢迎你和我取得联系 cheng@datapipeline.com。 我是贴心的文章要点: 6500 人在 LinkedIn (领英)上称自己是数据工程师。 2013 到 2015 年,数据工程师的数量至少翻了一倍。 50% 的数据工程师都在美国。 42% 的数据工程师都是软件工程出身。 数据工程师主要供职于信息科技与服务产业。 数据工程师前 5 项主要技能是:SQL, Java, Python, Hadoop, 和Linux。R语言甚至都没进前 20。 美国数据工程概况 目前,LinkedIn 上有 6500 人称自己是数据工程师。而仅在旧金山,就有 6600 个这样的工作机会虚位以待。去年,数据工程师的数量翻了一倍,但工程主管们却仍觉得人才匮乏。 数据人才的旺盛需求源自一个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公司现如今都成了数据公司。 像 Uber、Airbnb、Spotify 这些公司都在大力发展数据产品,结果便造成数据系统开发和维护人才的激烈争夺。 Josh Wills 是 Slack 的数据工程师,在 2016 数据工程大会(DataEngConf 2016)上半开玩笑地说:“我的数据工程师都在会场了,请你们别挖墙角。” 即使 Slack 这样当红的硅谷企业,也在担忧如何留住这些宝贵人才。 我们的研究着重于说明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市场上数据工程师的数量; 数据工程师的背景和核心技能 —— 这些信息对于主管们研究如何将软件工程转换至数据工程特别有用(编者按:以缓解招聘数据工程师的压力); 数据工程师的就业信息 —— 帮助你说明为什么要投资(时间/精力/金钱)到这项昂贵的技能中来。 从 Stripe、MIT、Looker 的工程主管对数据人才的发现、留任和对数据工程师团队项目的开发等一系列策略的分享中,我们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得这份报告清晰地呈现出数据工程的现状。 关键指标: 人数:6500 人在 LinkedIn (领英)上称自己是数据工程师。 发展:2013 到 2015 年,数据工程师的数量至少翻了一倍。 分布:50% 的数据工程师都在美国。 之前的职务:42% 的数据工程师都是软件工程出身。 产业:数据工程师主要供职于信息科技与服务产业。 技能:数据工程师前 5 项主要技能是:SQL, Java, Python, Hadoop, 和Linux。R语言甚至都没进前 20。 分析方法: 本报告基于 Linkedin 上的用户资料,包括所有公开可见的个人及公司档案、技能与工作经验,数据以 2016 年 3 月份的统计为准。 我们根据档案上的职业标题和头衔识别出数据工程师,这里只纳入了那些可确认公司的数据工程师档案。 【图表:LinkedIn 个人档案总结】 截止 2016 年 3 月 1 日,Linkedin 上的个人档案大约 4.3 亿,此次参考了 2.6 亿例档案,其中列有至少一项经历的近 1.9 亿, 有一项已认证经历的超过 1 亿,当前经历已认证的近 8000 多万。 在这些数据工程师中,我们分析了: 3 万项工作经验 8.2 万条个人经历 3400 个公司 分析工具: 分析采用 Python, SQL 和 Jupyter。 HighCharts 和 HighMaps 中的交互式可视化效果采用 Python 的制图包和 Python-highchairs 实现。 数据采用 AWS Redshift 进行存储和处理。 “数据工程师”(所有以某种方式与数据打交道的软件工程师)的定义仍有很大的模糊性,目前并没有一个完美答案,我们觉得由这些从业者自己来解读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发现在 Linkedin 上有 6500 人称自己是“数据工程师”。 6500,这个数目并不大。 实际上,我们有些惊讶“数据工程师”竟如此之少。而在写这篇报道的时候,Indeed 上有 6600 个 数据工程师的招聘启事,这还仅仅是在旧金山和湾区。 薪酬数据也证实了数据工程师很受欢迎。据说,在 Facebook, Amazon 和 Google 这样的巨头公司工作的顶级数据工程师工资超 50 万美金。Indeed 的数据分布更保守一些,尽管如此,薪资也达到了 6 位数。 【图表: 旧金山地区数据工程师的数量和薪酬比】 截止从上图可以看出,薪酬在 10 万美元以上的职位超过 80%, 其中 110k-120k, 120k-130k 和 130k+ 的职位都很多,均超过了 20%。数据工程师成为当下的黄金职业! 专家洞见: Jonathan Coveney,Stripe 数据工程师:“对数据工程师型人才的需求”。 近十年来,Jonathan 都在数据领域深耕,曾在 Twitter、Spotify 等公司建立数据系统。在他看来,有三种主要趋势在推动着对数据工程师类人才的需求: 公司在对数据和管理数据的人的思考上更加精深。“数据不再是副产品,而是一个公司运作的核心”。 对机器学习愈加倚重。由于机器学习的进步,对专有数据的掌握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公司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公司开始建造数据产品。“以地图为例,机器学习主要作用于交通路线的侦测与规划,而地图的基础建设则在于管理和组织大规模的数据,这就是数据工程。” LinkedIn 的简历显示了一个人声明的自己的职业发展历史,包括了在各个时间段内的职务。这些数据让我可以构建出某个职务的不断演变。 下图就展示了”数据工程师“这个职务的飞速发展: 【图表】累计数据工程师的数量(单位:千) 数据工程师的数量从 2013 年到 2015 年增长超过了一倍。而且基于上文中相关岗位需求的数据,该增长趋势并不会减慢。 相比之下,数据科学家的数量大约是数据工程师的两倍(大约 11,400 人),但是数据工程师的增长速度却要更高:在同一时期,数据科学家数量“仅”增长了 50%。 数据工程师的疯狂增长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些人从哪里来?他们之前是什么职业? 我们通过观察数据,调查了数据工程师这一职业的 DNA —— 他们之前的职业。 在我们的调查前有以下几个猜测: 数据工程师是软件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之间的桥梁:他们编写了生产代码来方便数据科学家们进行大规模的运算实验。因此,我们猜测有很大一部分数据工程师的前身是软件工程师或数据科学家; 因为数据工程师很大部分的工作都围绕着运算的规模,他们同时也是软件工程师和运维开发 ( Devops ) 的桥梁。因此我们猜测一部分人由运维开发转来; 数据库管理员曾在一个企业中扮演类似的角色。因而,不难假设一部分数据库管理员投身到这一更加先进的职业中。 结果显示,我们的猜测部分是正确的,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数据工程师的 DNA 和软件工程师最接近 。 【图表 :TOP 10 数据工程师的来源】 数据工程师前职调查,最多依次为软件工程师、分析师、咨询师、商业分析师、数据架构师、数据分析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科学家、实习生、研究助理等。 50% 的数据工程师在美国。这并不奇怪,因为数据科学家这个称谓的本身和很多基础技术都是来自于美国的科技公司和大学。 【图表:数据科学家全球化】 大部分的数据科技或是来自于一小部分大学——特别是伯克利大学 AMP 实验室,或者是来自于全球最大的网络公司软件工程团队。 谷歌、脸书、领英和亚马逊在领先该产业其他对手很久,就已经开始挑战大数据,并投入了大量资源。他们不仅创造了很多的数据科技,他们成为了数据人才的培育基地。 然而,这张图有些误导。 美国至今有着最多的数据工程师,也同样在全球有着最多的数据工程师档案:接近4倍多于排名第二的印度。 为了标准化数据,我们图中排名前十的国家展开详细,看他们各自数据工程师人数与在领英(LinkedIn)档案数的对比,以及与总人口的对比。 【图表:TOP 10 数据工程师最多的国家】 这张统计中没有以色列,以色列是我们此前的参考标准,它曾经在每百万人中的数据科学家占比排名中排名最高。上文提及,以色列长期被认为是数据科学的起源国度,在以色列“硅溪”有着强劲科技展现。但意外的是,这却没能转化为高密度的数据工程师人才。 在扩大存储、传输和处理数据方面遇到挑战的公司对数据工程人才需求最甚。这些挑战多在科技公司出现,但是像电信、生物科技和保险这些行业呢?难道这些行业不需要数据扩张方面的帮助吗? 当我们考察数据工程师的工作领域时,我们发现一系列的行业都需要数据人才。 【图表:TOP 20 数据工程师的行业分布】 与预期一致,电信和金融服务接近顶端,但是在生物科技中 DNA 的拍字节(Petabytes)的排序却没有朝排名靠前的位置发展。 从该表格中,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些行业之外的领域就不需要或者不聘用担任数据工程师功能的人才。相反,尽管“数据工程师”在某一个领域内已经流行开来,互联网科技公司—— 这个特定职位的用法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个领域内的技术、流程和思维方式正在开始延伸到其它的行业。 当我们看到聘用了数据工程师的具体公司时,他们在科技领域的受欢迎程度就更加明显了。在前十的公司里,只有两家公司不是专门从事技术或数据的:一家电信公司(Verizon)和一家金融机构(Capital One)。 【图表:TOP 50 聘用数据工程师的公司】 经常在数据大会上分享经验的 Amazon、Facebook,Netflix,CapitalOne 等公司,都是业界数据应用的非常成功的公司,和其雇佣的数据工程师的人数呈正相关。 很有趣的是,一些公司聘用了不成比例的数据工程师。比如 Spotify(1600+ 雇员)比起必能宝(Pitney Bowes)(16,000 雇员)要小得多,但他们聘用的数据工程师数量相当。 这些数据清晰显示,现在的一些科技 “独角兽” 高度重视数据工程师一职。同时,考虑到三藩市目前有 6600 家公司在找数据工程师,这个趋势短期内似乎不会改变。 数据工程师干的活大体分为两个部分: 在整个业务流程,让消费者能接触到数据 打造 “产品化” 的算法,将其变为数据产品 总体而言,直接与数据相关的技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某些核心的软件技能也为数据工程师所青睐。 【图表:TOP 20 数据工程师的基本技能】 从图上可以看出用 SQL 来回答分析型的问题、写脚本来做数据集成、清洗这样的 ETL 任务和使用Hadoop生态的工具是数据工程师的主要工作。 No.1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 即便在数据技术领域,很多 NoSQL 倡导者 “欲除之而后快”,但 SQL 仍是数据工程师最普遍具备的技能。 No. 2 Java: Java 是最受数据工程师欢迎的编程语言。自从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 Hadoop 在 2000 年左右被开发出来后,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便处于数据处理的中心。 No.3 Python: 不仅被应用于数据工程,还能为分析任务服务——相较而言,总是和 Python 一同出现在新闻里的 R 语言,更专精于分析与统计,这应该也是 R 没有上榜的主要原因——在数据科学圈,数据工程和分析二者并重。 专家洞见: Mike Xu, Looker 的数据架构师:“弄明白你想要哪款数据工程师?” Mike 的职责之一是倾听开发者的心声:哪些事情让他们开心?哪些让他们不爽?最多的抱怨是什么呢?嗯,不同的数据工程角色间是有细微差别的,但很多公司却不懂行。 在 Mike 看来,数据工程师主要有 4 种角色——这也是招聘者应该弄明白的事情: 数据仓库:专注于为分析来优化数据仓库,主要是负责数据的读写和管理。 工具:总能在一系列数据工具箱里,极其擅长一、两样特定的工具(编者按:类似于 Hive, Hbase,ElasticSearch 等)。 架构:才华通透、“端到端” 的思考者,无论是数据收集,还是收集后帮助团队使用数据,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多而杂,贯穿业务的很多环节。 运维(Ops):主要把时间花在建立数据库等事项,还要管理权限、操心数据安全。 作为数据工程师,同样需要认真应对公司和业务的规模化所带来的挑战——业务更多,数据集 (Dataset)的规模也更大,所需求的数据能力和工作方式也要随之演化。 姑且做个猜测:规模越大的公司,对规模化相关的技能越加看重。是否真的如此?我们先查看查看下面的图表。 【图表:不同公司的数据工程师之间的差别】 纵轴表示技能,横轴则表示相对偏差(Relative Difference:某一次测量的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深蓝色、天蓝色、橘色分别代表三种公司规模:1-200人、200-1000人、1000人以上。越接近图表顶部,该技能越应用于较小的公司,反之,位于底部的技能更普遍地出现在 1000 人及以上的公司里。 看完表,我们可以用数据回答先前的猜测:NO。 真实情况是,在规模更大的公司,数据工程师更在意 “企业级” 相关的技能,比如 ETL(Extract-Transform-Load)、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数据仓库等,而在较小的公司,数据工程师更多的把心力花在 Python、Java 等编程语言上(编者按:Python 和 Java 作为普通的编程语言,可以用来构建产品,这对于小公司来说属于核心业务。) 专家洞见: Will Smith,MIT 的主数据工程师 / 架构师:“数据工程 @大公司 VS. 初创公司” Will 曾为 Nokia、Warner Bros Games 这种大公司打造过数据技术。在他看来,数据工程师所仰赖的技术,不那么取决于公司规模本身,而更应该从这么一种角度出发:你所负责的数据是“写时模式”(schema-on-write)还是“读时模式”(schema-on-read)? 他认为,大公司往往在处理数据工程的 BI 方面有所积累,Informatica、Oracle、SAP 都会接触和使用。这类公司往往在“写时模式”的环境里工作。 但现如今,很多打造数据科技的公司实际作业的环境是“读时模式”。“想象一下,公司交给你几个 TB 的日志数据,用的 JSON,是关于广告效果的。数据工程师不知道能从这堆数据中挖掘出什么,所以你需要开发者写代码去做数据发掘,而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套用 SQL。这和大公司在 ‘写时模式’ 的环境中做事很不一样。” 2011年时,Will 正效力于诺基亚 (Nokia)。尽管当时主要经手 “企业级的数据”,但团队却选择“读时模式”的思路去开展相关工作。 “现在很多数据工程师都这么做,比较适合规模化的需求。这样设计和开发出来的东西,可以消化掉来自于各种来源的数据。传统老旧的 BI 系统就没这能耐——主要是因为以’写时模式’为基础吧,这种老技术不知道在一堆数据里都有什么,这么一来我们这些工程师也没啥头绪了。” 这个数据集体现了数据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之间的明显的技能差异,由此可以将数据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的技能构成看作一个频谱的两个对立面。 以下这张图表显示了一张数据技能频谱图,频谱图顶端的技能在数据工程师的简历中更为常见,而频谱底端的技能更常出现在数据科学家的简历中。 【图表:数据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的区别】 从图表的技能构成可以看出,数据工程师更倾向于掌握 “战术层面” 的具体数据技能,专注于使数据可用并能够在生产环境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具体的编程语言、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等;而数据科学家更倾向于“战略层面”的数据技能,如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 数据工程师与数据科学家之间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那么数据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之间的技能差异又是怎样的呢?毕竟,正如我们之前所展示的那样,大部分的数据工程师都具有软件工程师的背景。 【图表:数据工程师与软件工程师之间的区别】 以数据工程师为中心的最多人选择的技能是 Hadoop,数据仓库和 BI——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与之相反,在软件工程师端列出的所有技能几乎都与 web 前端开发相关。最大的两个例外是 C 语言和 C++ 语言,这是在现代大数据技术栈开发中不常用到的编程语言。 虽然许多数据工程师具有软件工程师背景,但他们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博取加薪而转换一个新的工作头衔;他们不得不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来适应新的角色。 专家洞见: Ryan Orban,Galvanize CTO:“在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之间建立更好的关系” “想一想设计师和前端开发工程师之间的关系,” Ryan Orban 说,“一个角色负责通过想法完成工作,而另一个角色负责将想法付诸实施,这之间可能会导致很多的紧张对立情绪。” Ryan 认为,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之间的关系与之类似,因此缓解两者之间的紧张情绪的方法也是相似的。“正如设计师经常被告知需要学习编写一些代码,而前端开发工程师也经常被告知要制作一些原型,我鼓励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相互学习一些对方所需要掌握的数据技能。” 那么,数据工程师需要多深入的了解数据科学家的世界呢? “数据工程师应该对机器学习有一些基本的了解”,Ryan 说,“他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数学理论,但是他们应该能够判断效率和准确性。相反,数据科学家应该了解架构,以及如何对架构进行扩展,并初步了解生产级的编程语言。” 这种深入了解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转变也发生在其他领域。公司习惯于聘请数据科学家来负责市场、产品或者业务分析方面的工作,而聘请数据工程师来完成更广泛的工程功能。这造成了目标错位。Ryan 认为这种趋势正在改变:“ ‘数据团队’ 是由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工程师共同构成的这一概念越来越受欢迎。这一如此简单的改变将很大的改善两组人员之间的关系。”
    硅谷
    2016年12月30日
  • 硅谷
    企业应用管理服务公司AppDynamics 提交IPO申请,拟筹资1亿美元 据外媒消息,企业应用管理服务公司AppDynamic 在12月28日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文件。文件显示,AppDynamic 计划登陆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拟通过此次IPO交易筹集1亿美元资金。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 Goldman Sachs)、摩根大通( J.P. Morgan)、 巴克莱银行(Barclays)、 瑞银(UBS)、富国银行(Wells Fargo)、 威廉布莱尔(William Blair)、JMP证券(JMP Securities)将担任本次IPO交易的承销商. 截至10月31日止,AppDynamics 9个月的净亏损为9500万美元,收入为1.58亿美元。而截至2015年10月31日的9个月,AppDynamics的亏损为1.023亿美元,收入为1.02亿美元。这意味着尽管持续亏损,但公司收入仍然大幅增长。 AppDynamics 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旧金山。它提供了一系列对应用程序的容量、扩展性、故障排除和用户体验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服务,其客户包括 Citrix、Expedia、Garmin、Surescripts 及 T-Systems 等在内的 1300 多家企业,以灵活和部署方便的 SaaS日益蚕食着以往由 BMC、HP、IBM、CA、Compuware等占据的企业市场。 AppDynamics 的一个有力竞争对手New Relic 也提供类似的服务,但是他们的市场定位不同:New Relic主要面向小型的创业性公司,而AppDynamics则面向企业。且AppDynamics 可以在公司内部数据中心运行,而不只是作为云服务。New Relic 于2014年12月成功上市。 公司创始人为前 CA 员工 Jyoti Bansal ,但他在去年9月辞去了CEO职务,由前Adobe高管 David Wadhwani 接手。 Jyoti Bansal 现在是该公司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文件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该公司共有1186名员工和1975名客户。 AppDynamics 早在2014年获得1.2亿美元融资的时候估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包括去年获得的1.58亿美元融资,AppDynamics 共获得3.645亿美元融资。当时AppDynamics拒绝透露融资后公司估值,但消息人士称该公司估值已至19亿美元。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
    硅谷
    2016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