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51Talk融资5500万美元 系红杉在线教育第一单 [摘要]目前,51Talk主要定位为非应试类的成人英语培训。 51Talk已经建立了线下体验店,探索O2O模式   据获悉,近日,国内在线英语培训机构51Talk完成5500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是红杉资本,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的独家财务顾问,雷军旗下的顺为基金和美国风投机构DCM再次跟投。这也是红杉资本向在线教育领域投出的第一单。     2011年11月,51Talk正式上线,主要采取线上一对一外教口语课程,每课时(25分钟)15元起,价格仅为线下培训机构的1成左右,以价格优势对线下英语培训机构进行破坏性入侵。新东方创始人、知名投资人徐小平为其天使投资方,2012年年底,公司获得 DCM 数百万美元的 A 轮投资,2013年又完成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其中小米CEO雷军旗下的顺为创投基金是其领投方。     此次C轮融资距离51Talk12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年内其累计融资额高达7000万美金。51Talk创始人黄佳佳透露,“本轮融资后,51Talk三年内不以盈利为目的,所获的资金主要用于升级自主研发的核心课程、技术平台和IT系统,并强化外教运营,拓展少儿市场,并且计划进军国际市场。”     在分析人士看来,在细分的英语培训在线教育领域,51Talk此次获得5500万美元也给对手造成了一定的融资压力,随着资金的到位,其将进一步扩大在线英语培训行业里的市场份额,拉开与其他竞争者的差距。     按照51Talk官方披露,目前51Talk主要定位为非应试类的成人英语培训,比如职场实用类,其已拥有近5万名付费用户和2500多名外籍老师,领先于在线英语培训其他对手,这一数字和线下英语培训机构英孚教育接近。     此外,今年,51Talk已经建立了线下体验店,探索O2O模式。黄佳佳说,未来还将尝试新的模式,不排除进行投资并购。   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10月23日
  • 资讯
    贝塔斯曼涉足在线教育 上亿美元购Relias [摘要]这是贝塔斯曼集团继1998年收购兰登书屋以来在美国完成的最大宗收购。 传媒集团贝塔斯曼宣布,欲以上亿美元的价格从私人股权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手中收购美国在线学习供应商Relias Learning。     这项交易正在等待反垄断机构的审批,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这是贝塔斯曼集团继1998年收购兰登书屋以来在美国完成的最大宗收购。     贝塔斯曼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CEO瀚韬(Thomas Rabe)表示:收购Relias Learning是使教育业务成为继媒体和服务之后贝塔斯曼集团第三大业务支柱的重要一步。     瀚韬称,Relias是医疗保健和合规领域的在线学习服务供应商,从教育、健康和数字化三大全球趋势中获益。在过去五年中,Relias的管理团队在发展业务方面表现优异。     Relias Learning由Essential Learning和Silverchair Learning Systems合并而成,提供学习管理系统和在线培训课程,包括老年人关怀及行为健康和残疾人护理等医疗保健服务行业。     Relias拥有4000多家企业客户,提供约2500种不同的在线课程;每年,学员完成超过2000万次课程的学习。Relias Learning共有近300名员工;     在收购完成之后,现任首席执行官Jim Triandiflou将继续管理公司业务。     贝塔斯曼集团多年来一直活跃于教育领域,2014年9月刚收购美国教育服务供应商Udacity的股份。此外,贝塔斯曼集团还是University Ventures一期和二期基金的主要投资者。     这两项基金投资于以美国市场为主的创新教育服务供应商。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战略增长区域,贝塔斯曼集团也在越来越积极投身于教育领域。     贝塔斯曼集团称,致力于教育领域的三大细分市场:在线学习、医疗教育和大学教育服务。在线学习市场(包括Relias等公司)目前在全球拥有近200亿美元的市值,且每年以高达15%的增幅快速发展。现在,有22%的岗位培训时数都是通过在线学习技术完成。     收购Relias Learning是贝塔斯曼集团短期内的第二大战略。本月月初,贝塔斯曼集团通过全资收购古纳雅尔,强化内容业务。     近几个月内,贝塔斯曼集团还购得Santillana Ediciones Generales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大众图书出版业务、在线视频营销公司SpotXchange的绝大部分股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495 Productions、电子商务服务供应商Netrada以及音乐发行公司Talpa Music。   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10月23日
  • 资讯
    中国大陆成LinkedIn全球拓展最快市场 [摘要]LinkedIn在中国大陆已发展出6百多万注册用户,“我们接下来是看至少1个亿”。                                                   LinkedIn 硅谷山景城总部园区   全球拓展最快的市场–中国 LinkedIn自年初通过与Sequoia Capital (红杉资本)和CBC (宽带资本) 创立合资企业“领英”的方式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的职场人士对于LinkedIn更直观的体验更多的还是在选择注册中文版还是英文版的个人资料页面,或是要不要把自己的LinkedIn账号和微信帐号关联起来并允许在微信个人信息页上显示LinkedIn链接标签等方面。     仅仅几个月间,LinkedIn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展出超过6百万注册用户,“我们接下来是看至少1个亿”,LinkedIn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沈博阳在LinkedIn硅谷山景城总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被问及通过与微信合作来拓展中国区用户群时沈博阳说:“现阶段与微信的合作对LinkedIn在中国的用户拓展确实很有帮助,不过从长远来看还是要靠自己,不可能靠一个合作伙伴做到很大。目前LinkedIn和微信双方相互理解,微信想得很清楚,不愿意把自己做得更重,所以双方完全没有竞争关系。”     接下来,LinkedIn把在华拓展合作关系的触角伸向了大学校园。11月11号,从北大开始,LinkedIn将启动与中国最精英的15所大学的合作,沈博阳介绍说合作形式将不仅仅是去宣讲一些东西,更多的是要与各所大学的就业中心展开深度合作,把美国精英大学就业中心的一些成功模式介绍到中国,包括为即将踏入职场的准毕业生们拍摄人生第一张职业照等项目。 LinkedIn在美的部分思想领袖,包括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奥巴马等(图片来源:LinkedIn)     至于在美国运营得很成功的思想领袖项目会不会也借鉴到中国来,沈博阳说该项目在中国的落地会跟美国不太一样,毕竟中国已经有了名人博客,所以方向将会是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比如律师、媒体人、咨询顾问等等职场人士就自己的专业方向来开专栏。     大数据分析驱动–进军B2B市场营销解决方案500亿美元市场 3年前杰夫·伊梅尔特在看了LinkedIn做的一张GE人才流动的图表后当即表示“这个图我每个月都要看到”。那之后以数据分析驱动的人才解决方案业务已发展为占LinkedIn总营业收入约60%的第一大业务线(上一季度财报人才解决方案业务线收入1亿6百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另外的两大业务线市场营销解决方案和付费订阅则分别占到大约20%,今年7月刚刚启动的第四大业务线销售解决方案目前占到约1%。 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图片来源:LinkedIn)     据LinkedIn商业分析部资深总监张溪梦介绍,LinkedIn的业务解决方案往往都是先从为了支持内部员工开始分析建模的, 然后通过采集更大的数据量以逐渐优化模型,进一步发展为一系列相关数据产品的整合。比如4年多前他刚加入LinkedIn时,就是从分析销售相关数据开始初步搭建模型,一个人支持200余名销售人员,后来这套系统经过不断优化,已发展到如今LinkedIn 内部有 3500 人以上在用,其中销售员工大概3000 多人,效率大为提高,并且该系统也从支持内部的市场营销发展为支持外部企业客户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业务。     在目前大约500亿美元的数据分析驱动市场营销市场中,LinkedIn计划于2017年分得约10亿美元的份额,为此LinkedIn于今年7月份以1.7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了位于旧金山市中心的技术营销初创公司Bizo,其中90%以现金支付,余下10%以股权支付。Bizo擅长B2B营销,帮助企业专门针对会员的显示和社交广告活动进行测算与评估。就交易与业务整合,LinkedIn公司产品副总裁大卫·塔克(David Thacker)说:“我们计划将Bizo的媒体解决方案和多渠道培育产品等整合到我们的业务组合之中(例如LinkedIn的受赞助内容平台、广告业务等),不过,我们并不计划继续使用他们的数据解决方案业务。”     内部孵化器与系统开源 - 保持创新活力 “LinkedIn现在虽然已经是大公司了,但为了保持创新精神和团队快速开发能力,特别建立了内部孵化器机制。”LinkedIn全球研发团队的黄振裕介绍说。具体运作流程是每个季度员工可以向技术或产品部门的高管直接提出构想,经评估得到批准后将在3个月的时间中尝试进行初步实现,其间他们手上的日常工作可由其他同事暂为代理。如果孵化项目进展顺利,将得到进一步的资源支持,3个月到期后还可以继续深入开发。这样的孵化机制尤其激发了那些既想开发特定新项目又不愿为此放弃固定工作的中度冒险级员工们。     另一方面,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分布系统之一,开发并使用了很多技术来处理与大数据和高效能系统相关的难题。硅谷崇尚开源,Twitter用的Kafka就是LinkedIn开发的基于流的大数据采集开源系统,后成为Apache开源项目,每天在LinkedIn处理260亿条信息,同时还被除Twitter以外的多家硅谷公司采用,如Pinterest, Square和Netflix。其它LinkedIn主导开发的开源项目还包括Samza和Helix等,LinkedIn还是硅谷最早用Hadoop的前5家公司之一,当然,基于隐私保护,这些硅谷公司之间只是分享开源系统架构和机器学习算法,并不会分享数据。     附:截至2014年年中部分基本运营数据 全球超过3亿注册用户,每秒新增3名注册用户 超过200个海外市场,全球26处办公园区,22种语言版本 每日4亿5千万页面访问量,每年57亿次职位搜索量 超过450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领袖在英文平台上分享原创内容 超过350万公司资料页,覆盖140多个行业,发布超过2百万职位信息   腾讯科技 王倩 10月23日 硅谷报道
    资讯
    2014年10月23日
  • 资讯
    Gmail团队又推出Inbox邮箱,帮用户管理重要信息 想必不少人都还记得Gmail问世时的疯狂程度,一群好友因相互索要邀请而High的不亦乐乎,简洁的页面、丰富的信息订阅、好友间及时的聊天系统等都成了Gmail带给大家的一致印象,并风靡全球。     不过,谷歌公司的Gmail团队并未止步于原有团队的更新迭代,而是折腾出新的产品。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谷歌推出了一种名为“Inbox”的电子邮件服务,相比以往的电子邮件服务,Inbox能以更加用户友好地方式来组织电邮和显示信息,如约会、航班预订和包裹投递等。     谷歌高级副总裁桑德·皮采(Sundar Pichai)在博客中表示,Inbox是由Gmail开发团队开发的,但并非Gmail: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收件箱,旨在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Inbox服务将可显示电子邮件的实时更新,如显示在线购买物品的送货状态等。另外,该服务还将改变提醒信息的显示方式,允许用户更轻松地追踪约会等信息。另外,这个新应用还增强了Gmail的一项已有功能,即允许用户同时查看购物清单和银行账户报表。     就目前而言,Inbox新服务仅随Gmail一同提供,未来则将可通过网络以及Android手机和iPhone使用。现在,此应用还只是通过邀请方式供用户使用。谷歌称,该公司已向选定的Gmail用户发出试用这项新服务的邀请,用户也可向inbox@google.com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以获取邀请函。   来源:猎云网
    资讯
    2014年10月23日
  • 资讯
    工作社交应用脉脉将于本月底推出PC版 10月22日下午消息,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今天向记者透露,专注于工作的社交APP脉脉将于10月31日推出PC版本,目的是为广大职场人士提供相对便利的社交体验。     脉脉创立于2013年10月,是定位于“工作版微信”的社交应用,用户可管理一度人脉、发现二度人脉,或通过关键词搜索到二度人脉并建立联系,把“找人办事”从线下搬到线上来,也可以通过关系链寻找所需的职位或人才。     林凡解释说,脉脉PC版将主要突出即时通讯功能,可以大幅提高职场人士在固定场所在线交流的速度。在PC版推出前后,脉脉也计划尝试推出Web版。     “PC版和Web版都是脉脉的局部功能,在摸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比如,我们希望所有消息都可以在不同设备上同步,以确保随处的终端接入。”林凡说。   今年8月,脉脉获得了由IDG领投、晨兴创投跟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元。在此之前,脉脉以20%的股份获得了晨兴创投A轮、A+轮共计500万美元的融资。来自脉脉的数据显示,目前该产品的用户数已经12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5万,在日活跃用户中,来自百度、腾讯、阿里的员工超过40%。     “脉脉距离爆发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林凡说,虽然近期有不少投资人表达了投资的意愿,但脉脉近期不打算考虑C轮融资,直到脉脉的用户数突破1000万。     在拓展用户规模的同时,脉脉已于近期开始尝试商业变现,其手段主要是以收费的方式向创业公司提供人才招聘、顾问咨询、辅助融资等服务,不过,该服务目前还在测试阶段。林凡说,未来脉脉也不排斥尝试其他更多的商业模式。(陈敏)   来源:网易科技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
  • 资讯
    HR服务管理平台IfChange获得千万美元A轮融资,未来发力微信招聘与HR大数据 HR 服务管理平台 IfChange 背后的逸橙科技获得千万美元 A 轮融资,投资方是光速资本。这笔融资实际上在上半年已经到位,甚至早于他们的产品上线。     互联网垂直行业招聘是今年创业领域的热点。不过36氪报道过的大多数互联网招聘公司专注的都是 2C 业务。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提升求职者的用户体验方面。而 IfChange 是一家希望提升 HR 工作效率的 SaaS 服务提供商。根据他们的说法:     HR 一年平均要浪费掉 21 个工作日去外网筛选简历,一年要扔掉 67500 份简历,阅读这些简历要消耗掉一个 HR 每年 42 个工作日。除此之外,入职 Offer 以及试用期的转化率都只有 50%。     因此 IfChange 先后推出了三块业务: 招聘管理服务系统:这是逸橙科技最早上线的产品,基于简历的全网搜索做简历的渠道管理与精准匹配。HR可以一键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发布职位、查看和管理各种渠道来的简历。还有建立的知识图谱,帮助HR了解不同背景的求职者。   微信招聘:在招聘管理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公共号帮助企业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微信招聘门户。HR可以使用微信进行各种常规的招聘工作,并和企业在各种招聘网站的信息进行同步。   HR大数据分析系统:基于对公司内部以及全行业的人才数据,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原因进行监控和分析。帮助HR进行及时有效的决策。 逸橙科技的 CEO 周友洪具有猎头行业的多年经验,技术团队则大多来自盛大、百度、腾讯和大众点评,具有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 NLP(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背景。因此 IfChange 想做到的是基于文本分析和数据挖掘对企业需求和求职者背景之间进行精确匹配,找到入职率更高的面试人选。     目前 IfChange 已经拥有了数十万的人才库和上千家企业用户。其中有酷狗、迅雷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有华润万家等传统行业大公司,也包括蘑菇公寓这样的创业公司。他们希望通过强有力的运营团队和转化服务团队的跟踪服务,在本月底就可以将企业用户提高到 1500 家。     同时,除了面向企业的 HR,IfChange 也希望未来能够在求职者那一端增加存在感。微信招聘是目前他们离用户最近的产品,也是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的产品。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Zuo]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
  • 资讯
    云数据仓库初创企业Snowflake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 云数据仓库初创企业 Snowflake 刚刚获得了 2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     Snowflake是一家总部位于圣马特奥的云数据仓库初创企业,成立于 2012 年,现有员工 50 人。其创始人是曾在微软工作 23 年、后在 Juniper 担任过执行副总裁的 Bob Muglia。这家此前一直处于隐身模式的公司最近才刚刚现身,Snowflake 在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方面拥有 120 多项专利,其 Snowflake Elastic Data Warehouse 是一种在云服务基础上搭建的新型数据仓库,可以将所有用户、数据及负载集中到一个 SQL 数据仓库上。用户只需加载数据然后运行查询就可以查找到各种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 目前,Snowflake 的数据存于 Amazon 的 S3 存储服务,未来可能会视客户数据集中在哪里而迁移到新的公有云服务上。Snowflake 拥有 Condé Nast、Accordant Media、Adobe、VoiceBase 等客户。另一家初创企业 Bityota 也在做类似的技术,甚至连数据仓库硬件提供商 Teradata 也在加大做云服务的力度。     此轮融资由 Redpoint Ventures 领投,Sutter Hill Ventures 跟投。至此其总融资额已达 2600 万美元。此轮融资所得部分将用于打造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以及扩充团队规模。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boxi]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
  • 资讯
    Smartsheet:帮助企业建立可视化热图的工作管理平台 Smartsheet是一家基于表格的项目与工作管理平台,该公司正在致力于让企业更加方便地了解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他们经常与谁配合工作)。企业客户多数情况下使用这一服务来管理项目、加强员工协作。正因为如此,Smartsheet对于某一企业中各个员工的工作情况掌握了大量的数据,现在企业可以通过该服务提供的高度可视化工具Account Map(账户热图)利用这些数据(并为其付费),从而访问到这一信息。     Smartsheet主席布伦特·弗雷(Brent Frei)本月早些时候告诉我说,他们团队之所以决定从表格入手,是因为表格“从概念上讲是免费的,易于共享,而且大家立即就知道怎么使用。”他认为这也是该公司目前表现如此优秀的主要原因之一。Smartsheet团队告诉我,该公司目前拥有超过5万家购买付费账户的企业客户。该公司还吸引了高达7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员工规模已经扩大至150多人。     弗雷告诉我,Account Map的点子来自于该公司的大型企业客户。这些企业希望能以更加可视化的形式更好地了解公司内的动态。于是Smartsheet团队对利用已经在采集的数据能够做些什么进行了研究。理想情况下,这意味着能够跟踪公司内所有不同的项目以及参与这些项目的所有人的情况。通过Account Map,你可以看到小组中谁对项目的贡献最大(当你要求加薪时,这个数据会很有帮助),或者谁的贡献最小(当你写年终总结时,就不太好看了)。而且你还能看到不同小组之间的工作联系。     Smartsheet默认向所有用户开放了基础版的AccountMap。不过基础版无法交互。对于愿意付费使用的企业,Smartsheet将为其开发可交互的Account Map。通过高级版Account Map,用户能够了解得更加深入,可以查看到员工个人的层面。     翻译:顾秋实  来源:TC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
  • 资讯
    微软公布云战略未来规划 [摘要]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80%在使用微软的云服务。 在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之后,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今天举行的云战略说明会上,首次完整展示了微软对于云计算未来的规划。     具体来说,以Microsoft Azure公有云、Office 365和Microsoft Dynamics为基础,微软将面向全球各个区域、众多行业、不同业务领域的客户,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微软的云计算平台将具备超大规模、企业级品质、混合云方案三个特点。     为了实现此完整规划,微软公布了一系列云服务的创新举措及进展,包括Azure新增G系列虚拟机和高级存储、微软与戴尔合作推出全新的云平台系统,正式发布全新的Azure Marketplace并有宣布企业分析和数据管理企业Cloudera及基于container的Linux操作系统CoreOS两个新合作伙伴加入微软云生态系统。     纳德拉表示,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运行可靠,可以随时扩容,并且灵活易用的云平台。目前,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80%在使用微软的云服务。     会上,微软公布了Azure公有云下周起将在澳大利亚正式商用。到2014年底,其将在全球19个区域运营。   来源:腾讯科技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
  • 资讯
    垂直教育领域的CRM+ERP:快客ERM想帮线下K12机构同时做好线下、线上运营管理 这一两年来,线下早教机构不断发展膨胀,逐渐成为一个拥挤不堪的市场。而后便开始不断有机构倒闭的故事发生,都是源于机构数量过多、生源不足导致的。在这样的市场里,谁能招徕更多的学生,并维护好客户关系将其转化为长期用户,谁就更有竞争力。而显然,传统低效的软件或者更传统的手工作业,已经满足不了眼下的机构需求了。     正是看到了这样的机会,快客ERM决定专注 K12 教育领域,围绕垂直行业做 CRM+ERP 系统:也就是它不仅仅帮助教育机构做前端的销售人员 CRM 系统,还将工具服务的环节延伸向更后端的学校行政、校务、课堂管理,帮助教育机构实现从 CRM 到后端教学教务管理的无缝衔接,能在线下和线上都做好整体的运营管理。     具体来说,快客 ERM 是围绕“人”(即学生)来做管理的——首先它向课程销售人员提供了 CRM 系统,在销售人员接触到有意向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之时,就可以记录下他们的具体信息,如果他们最后真的购买了课程,那么这个学生的信息就会成为其中的一个单位元信息,并在后续的环节中,这个信息会持续流转。 怎么说呢?当销售人员把课程销售掉后,对机构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来安排这些学生上课、对他们进行日常的管理?这就涉及到了学校本身的排课、教室资源的配置,以及学生何时有空上课、课堂反馈等等很多个变量。而快客 ERM 则将这些环节都智能化了,由于它已经先掌握了前端所有学生的信息,所以只要再加上由学校提供的基础教室信息等,就可以让系统自动化完成排课选课等校务管理事项。     不仅如此,由于“学生”成为了这个管理系统里的元单位,因此快客 ERM 还可以做得更深入以及个性化——比如他们想后期可以让老师把每节课的课堂场景、情况也都上传到系统里来,让家长对课堂有更多了解,从而让机构有能力黏住家长这个最终决定是否付费的用户群体,做好自己的线上运营。     另外,快客 ERM 对机构还有一重价值,也就是它可以辅助机构做账务管理,它会按照每个学生每节上课所交的费用来计算机构的收入,以此保证机构的收入计算达到最细的颗粒度,避免机构因为重复记账等问题导致账目出错而最终酿成关门的结果。     目前快客 ERM 的盈利模式是向 B 收费,也就是线上的 SaaS 按学校为单位来收取每年固定的费用,而有自己独立 IT 能力的学校,快客 ERM 则可以为其搭建私有云,收取一定的 license 授权费用。团队本身已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最后,我问快客 ERM 团队,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帮助 K12 机构做好线上管理,但是他们会有接受这种服务方式的顾虑吗?快客 ERM 创始人仲跻亮说,一个顾虑在于国内 SaaS 土壤还不成熟,缺乏市场培育,另外则是机构如果使用 SaaS 几年的费用加起来会投资过大,那么还不如直接买断,所以定价策略也很关键。     我个人对快客 ERM 的感觉是,未来这类模式或许会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常见——因为在教育行业中,教育机构才是资源的拥有方,互联网团队要纯从线上做平台做资源很难,所以如果能帮助传统机构实现 O2O,也是很有价值的一件事,也有可能是一大机会。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苑伶]
    资讯
    20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