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58同城、赶集网合并后第一季,竞和效果仅显现一半  58同城今天公布的2015Q2财报显示,期间营收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净亏损为269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120万美元。 2015年4月,58同城以 3400万份普通股加 4.122亿现金的方式获得赶集网43.2%的股份。杨浩涌与姚劲波任联合CEO、联席董事长。合并后,58、赶集两个品牌仍将独立运营。 合并效果体现在营收增长58同城的营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发布信息的商家贡献的“会费”,二是网络的广告收入。两项收入增长较为均衡,2014财年,58同城会员费和广告费收入占比分别为52.5%和47.2%;2015年Q2,两项收入同比增幅别为 204%和87%,会员费收入占比上升到55.8%。58同城属于UGC(用户生产内容)网站,付费会员是根本。他们不仅付出真金白银还上传可以吸引网上流量的本地生活信息。2015年Q2,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53.7%达78.4万,ARPU值同比增长21.4%达83.5美元/季度,所以会费收入同比增长86.6%。 58同城采取“在线自助推广”(其原理类似百度竞价排名),网站人气高了,广告收入自然水涨船高,2015年Q2在线推广收入同比增长204.3%。 58同城营收增长如此迅猛,估计与合并赶集网有关(后者的部分付费会员转投58)。果真如此,Q2的营收快速增长将不会出现在Q3。 成本费用没降多少58同城开支中的大头的销售费用,包括线下发展付费用户、线上买流量、打广告、请形象代言人。2011年,市场营销支出占到营收的241%。也就是说花2块4毛钱买1块钱的营收。2013年以来,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大幅下降但仍远远高于50%。 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与58同城的商业模式有关也是穷追不舍的对手赶集网逼的。姚劲波说:“58同城与赶集打仗,有时候已经超出商业逻辑了,比如赶集请范冰冰代言,我们马上请杨幂代言,不是因为代言就能提高知名度,而是不能让赶集在声势上压过去了。这种不计商业利益的打法,就是在赌气。”所以,58同城率先上市后立即开始争取并购对手。由于杨浩勇 “一直赌气”,直到2015年5月58同城才如愿。虎嗅5月13日文章认为“58同城与赶集合并的效益被高估”。 因为58同城的增长策略是一手在线上买流量,让C光顾网站。另一手到线下“扫街”、“地推”从众多B中发展、维护付费会员。 先说2B的销售费用。赶集可以把手上的付费会员交出来,使58同城的营收在短时间内出现一轮暴涨,但后续的服务和维护仍然需要线下团和呼叫中心来完成 。 再看2C的营销费用:线上从百度等引擎购买流量,线下通过传统媒体打广告(例如请杨幂代言、每天在地铁喊上百次:五~八~同~城~~~)。这部分费用事关网站流量,不能过度压缩。 在线下,假如杨幂、谢娜各喊100次给两家网站带来的UV数都是100。让杨幂一个人喊100次,给合并后的58、赶集带来的UV绝不会是200。要保增长,广告费就不能太省。 2015年Q2,58同城市场费用达到创纪录的1.35亿美元,相当于营收的85%。今年一季度为“拿下”赶集,营销费用占营收的131%。58同城业绩由盈转亏的答案就在上面这张图里: 2015年Q2销售费用占营收的85%,而2014年Q2只占62%。 除了赶集网,58同城还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将安居客、英才网收入囊中。但与赶集网的情况相似,这些并购能增大营收却不见得能带来盈利。 来源:虎嗅网作者:Eastland 
    观点
    2015年08月20日
  • 观点
    企业级SaaS服务的现实之路 摘要: 在中国做企业级云服务,由于潜力巨大而且门槛高,确实有可能诞生数家巨头公司,但在企业这一层组织上,无论从规模还是管理上对照,我们和西方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投身于这个领域的团队,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适应市场的那条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随着消费类互联网市场(To C)的格局渐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将目光投向了企业级(To B),“风口猪论”又起。有人大胆预测:2015年将是企业级互联网服务的“元年”,未来几年内,国内企业级领域或迎来大发展的黄金岁月。摸准了,会诞生一批超过10亿美金的高价值公司。 从用户的接受度上看,确实可以称之为“元年”。但瞄准这个市场的先知先觉先行者却大有人在。从2012年起,就有一大批企业服务平台涌现,虽然亮出的旗号不尽相同,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踏入To B这个中国互联网世界中尚未开垦而又广袤无垠的处女地。然而几年过去,至今没有任何公司占据了客观的市场份额,甚至连名气上都找不出一家大的。 是什么原因让这块想象中的大蛋糕,成了一碗“坚硬的稀粥”?为什么在互联网世界中屡试不爽的烧钱砸用户,遇上To B就黯然失色?因为企业的刚需不同于个人或是小团队,管理不是儿戏,一个功能不合拍、一个流程不对路就可能弃之不用。做产品的人,如果没有深厚的积淀,很难找到需求的共性。这个市场是专业的、挑剔的。钱不是没用,但花钱的目地,是让用户感受到你的价值,越多越快越好,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占领终端。玩意儿不灵,你占不住的。产品满足不了企业管理需求,甭说是免费,倒贴钱也不会有人用。 大家都还在摸索的阶段,有些公司越来越像这个阵营中的“另类”:没有和大多数同行一样,在“团队”与“公司”、“免费”与“付费”的问题上反复纠结。从一开始就拒绝弯路,沿着他们觉得可能成功的方向前进。这种与 “梦想要有,万一实现”的互联网尝试主义格格不入的执拗,反倒收获了一些成果。这能否成为一条To B的捷径?不妨写出来跟大家交互一下意见: 放弃团队,直指公司有很多产品做的很轻很扁平,力求简单易用。初衷很好,但不久就会发现问题:有些中小企业别看人数不多,“麻雀虽小五脏俱齐”,管理应用上希望大而全,而且个性化强。轻量级的应用对付小团队还行,面对上了一定规模的公司就束手无策。澎湃新闻的副总编辑常河先生对我谈到:那些团队级的工具,其实澎湃都试用过。感觉像玩具一样,连组织架构这样基本的管理功能都没有。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需要企业级SaaS软件。 再者,团队级的产品商业模式是个大问题。规模小的付费意愿不强烈,忠诚度也有限。而靠免费方式,累计个人用户再增值赚钱,更是水中捞月不切实际。要知道几年前如火如荼的Yammer,12亿美元卖给微软的时候,也就是不足500万的用户量,这样的量级放在To C领域根本不够看,“羊毛出在猪身上”断无可能。 网络营销与地面销售相结合有很多SaaS公司在网络营销上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相反在地推人力投入上却显得很“吝啬”,似乎地面销售就是走传统的老路,凸显不出互联网的优势。“从网络上来,在网络上用,通过网络按需付费”,这当然是SaaS公司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这种“天使”客户的出现是小概率事件。 使用一套管理工具不像个人电子商务那样随性,这是企业行为,有它的惯性在里面。上门拜访见个面握个手,聊上半个小时,建立信任关系是不可少的。也正因为这是企业行为,其管理需求必然逆向推升软件的复杂度,一旦产品变重,仅靠线上引导就很难用起来。所以适当的地面工作,应该成为网络营销的有力补充,把互联网上来的商机精准兑现。 “软件公有数据私有”符合国情最近有一种奇怪的理论甚嚣尘上,大意是说SaaS公司初创期就不应该盈利,不能做私有云。要把用户累积起来,一年一年续费才是王道。因为人家美国评估SaaS,最重要的就是考察续费率。有不少公司把这一条当成金科玉律,一听到要独立部署就赶忙把牌坊立起来。殊不知这如同刻舟求剑,根本没有可比性。 我们的市场经济是中小企业为主体,可供选择的同质化产品比欧美要多,同时对价格也更为敏感。用户粘性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高。另外一个决定续费的关键因素,就是企业自身的生存状况。多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为2.5年,而欧美企业是12.5年。下层基础不一样,上层建筑自然也不一样。只要不改变标准化产品,能一次收回来的钱,有何必要非得分期付款呢? 中国企业现阶段对SaaS没有充分接受,尤其是数据安全还是有所顾忌。其实有一种折衷的方式,就是将产品通过云端实现公有,而企业自身的业务数据则独立封装。这样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使得安装与升级都能自动完成,并且以企业资产的形式存在,而不是开支。一石三鸟。 从SaaS到PaaS先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绝大部分的人每天通过互联网享受的服务,都是SaaS。它是云端的应用层,通过Web来接入。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提供一个基础平台,包含多种外部接口、开发和分包应用的解决方案。更适合用作独立部署的架构。 “不做项目”,目前基本成为各家企业级SaaS服务提供商的共识。原因很简单:挣不着钱。但产品通用性与客户个性需求的矛盾始终难以调和。这时候PaaS成为一种高端的解决方式:即在SaaS产品的基础之上,拥有一套强大的开发、配置、集成平台,满足客户二次开发和数据集成的需要,避免重复投资。不过提供这样的服务,非常考验研发团队,需要高超的归纳及抽象能力。 小结:在中国做企业级云服务,由于潜力巨大而且门槛高,确实有可能诞生数家巨头公司,但在企业这一层组织上,无论从规模还是管理上对照,我们和西方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投身于这个领域的团队,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适应市场的那条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本文系作者 难为周全 来源:钛媒体链接:http://www.tmtpost.com/1422595.html
    观点
    2015年08月20日
  • 观点
    职业教育离出现一家独角兽级互联网公司有多远?  在 O2O 市场,做高频需求的已经进入了可分清市场前 1、2、3 名的寡头时代。其中 “教育+互联网” 领域,因为家教 O2O 的逐渐升温,K12 和兴趣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少有竞争力且和互联网结合的比较好的公司,但是做职业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看到哪家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级公司的潜质。 本文将抛出三个问题并作出解答,作者任朝(曾经创办过一家 IT 类职业培训学校,再出发仍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打拼),欢迎交流讨论:renzhao@hengcaotang.com。 一.职业教育现阶段为什么没有出现一家独角兽级互联网公司?1.市场细分问题。职业教育市场是垂直细分的市场,教育内容之间差异大,连接弱,例如 IT 类培训能做好不代表能把财会类职业培训也做的很好,如此分散的市场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从一种内容出发,逐渐覆盖更多内容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资本市场是否有足够耐心等待也是一个矛盾所在。参考由线下起家的达内、尚徳等培训机构,拓展分类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互联网公司解决不了这一本质问题。 2.效果评估问题。职业教育的学习效果较难评估,我们看到并没有如 K12 领域学生成绩提高这样明显的数值变化,因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希望找到一份工作或考取了一个证书。而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付费后有多少能达到这一结果是互联网公司做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其他领域的产品默认都是在用户越来越懒的情况下再去通过互联网解决问题,而现在的在线职业教育却是在挑战这一规则,默认用户都是 “学霸”,都有良好的自觉性,都能从一至终的看完上百个视频坚持学习完毕,就像 “健身房模式”。 但事实中,大部分人是做不到这点的,根本坚持不下来。如果在线职业教育只能做 “一锤子买卖”,而不能产生口碑传播,是很难发展起来的。而且职业教育更偏重实操技能,纯线上教学缺乏同步实操更是难上加难。 3.产品流程问题。就像上面一个问题中表明的,就业也是一个关键点,职业教育远没有只提供一个教学内容那么简单,整个流程链条长,从咨询到就业,需要很多除授课老师以外的其他人员协助,所以重线下,人员结构偏大,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搞不定这些问题,还太单薄。 4.学习孤岛问题。目前互联网公司没有解决学员和学员之间的关系链问题,一个好的学习模式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找不到同样学习的学员或者只在线上交流而见都没见过,没法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而要知道线下一个班的学员经过一起学习很多已经是朋友关系,也会有互相推荐工作的情况出现。 如果 K12 的教学方向是游戏化,那么职业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交人脉的积累,这点互联网公司也没有做得很好。 二.未来有没有机会产生 “职业教育+互联网” 的独角兽级公司?        我们先来看看职业教育还会不会有高速发展的可能。 随着人民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更差异化,造成了当今社会职业的形态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更小众更细分的职业,手艺人的职业群体规模在扩大,而不再单一的以公司职员、工农医教等常见职业划分。 手艺人,指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比如:陶工、电工、木匠、厨师、汽车保养、摄影师、调酒师、美甲师、按摩师、茶艺师、专车司机以及程序员和 UI 设计师。这类人群的共同特点是动手能力强,掌握着一门生存技能,收入不菲或逐渐上升,甚至普遍要高于公务员和国企职工,我们称之为 “手艺人时代” 的来临。   相对而言,文职白领和劳动密集型工种人群逐渐不那么吃香了,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会选择去掌握一门技能、即生存的手艺用于获取更高的收入。 细分职业人群规模增大,会使职业教育的品类和需求增多,如最近的无人机培训也是这种趋势的力证之一。而这股趋势还会蔓延到三四线城市,改变三四线城市存在的职业种类单一、在一二线城市细分工种回来无法从业的问题。 在这个大趋势下,会产生更多的职业教育机构和更多的职业培训种类,更多城市有需求意味着更多分校的产生,职业教育市场会进入新的格局,在急速扩张中,职业教育机构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来解决一些原来效率低下的环节,减轻人员结构,从而更快前进,“职业教育+互联网” 就有巨大的创业机会蕴含在里面。 互联网公司可通过线上的优势 “降维” 去解决线下难题,逐渐优化职业教育机构成长中的各个环节,使这些职业教育机构对互联网公司的服务产生依赖,进而形成垄断市场。所以产生一家 “职业教育+互联网” 的独角兽级公司,绝对是有机会,并且有切入点的。 三.“职业教育+互联网” 的创业切入点具体有哪些?        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向可以尝试作为切入点。 1.从内容出发。前提是打造优质的学习内容和教学体系,但切记一定要有线下环节,是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向去发展,哪些内容适合于线上做,哪些线下做比较好,互相之间的流程连贯。打造好一套完整的体系,就是建立了核心竞争力壁垒。从人员组成来说,团队一定要有核心人员有丰富的线下从业经验。 2.从小平台出发。小平台模式是解决线下职业培训机构长流程链的其中一个问题或痛点,从单点入手,逐渐扩大规模,建立市场优势。比如:咨询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学校附近住宿的问题,助学贷款问题,学习后模拟面试环节能不能用互联网解决,最关键的培训后就业问题等等,都是互联网公司值得思考推敲的切入选择。 3.从 SaaS 工具出发。职业教育机构的增多也意味着面对学校的企业级产品需求增大,一款优秀的移动教学辅助工具型 APP 会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而一套简单易用的教务系统,也可以帮助学校完善管理体系,降低在高速扩张中 “人、资金、流程” 消耗的影响。 在切入点方面,我只是抛砖引玉,当然还有更多的细分切入点值得创业者们去寻找。我期待在职业教育领域看到一家有独角兽级潜质的互联网公司,但可能需要时间,需要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理解、眼光放的更长远的人去实现,但相信这一天一定很快会到来,因为 “手艺人时代” 已经来了。
    观点
    2015年08月20日
  • 观点
    2015全球人力资本趋势
    观点
    2015年08月17日
  • 观点
    下一轮投资热潮在哪?投资人看好企业服务 [摘要]众多投资人认为,今年是企业服务投资的元年,两三年内一定会出现企业服务的10亿美金公司。 在以太bit大会投资人论坛上,贝塔斯曼合伙人丁海鹏、蓝湖资本合伙人胡磊、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联创策源主管合伙人元野以及以太投资总监朱倍民以“下一轮投资热潮在哪”为主题进行了对话。   联创策源主管合伙人元野表示,看好移动端信息的传播带来的消费升级项目。对于只是一味通过补贴等形式获取规模,基金会非常谨慎。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则认为,微商渠道会慢慢成为消费品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配合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能力的提高,会形成新的服务模式。   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的观点是,CRM、人力资源的公司增长非常快,今年是企业服务投资的元年,两三年内一定会出现企业服务的10亿美金公司。   对于企业服务市场,贝塔斯曼合伙人丁海鹏表示认可今年是企业服务投资元年的说法,但是贝塔斯曼不是特别看好上来就是免费的,想着某一天提供增值服务,还是看好能卖出钱来的产品。   蓝湖资本合伙人胡磊虽然看好企业级的创业机会,同时他也认为这个领域的创业难度很大。“2B的供应链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毛利都是非常低的,大家都在做效率的游戏,或者成本低,或者周转快。2B市场公司还有一点很困难的是很难用补贴的方法去拉动用户的习惯,因为B端的用户有自己的特点,有很强的黏性”。   以下为圆桌对谈全文: 朱倍民:今天五位大咖难得聚集一堂。很多关注投资领域的朋友知道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出现很多热点,也是未来的风口,比如消费升级、企业服务和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广告。今天本场论坛将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随着互联网向三四线城市快速扩展所造成的渠道下沉,包括80后人群的消费红利,以及移动互联网APP移动端对于各类人群的覆盖,使得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出现了消费领域的各个投资热点,比如海淘、母婴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农业等等。在接下来消费升级的这一波浪潮中,有哪些细分行业还存在机会?有哪些商业模式还有机会?有哪些领域,新的投资者、新的创业者进入的时候需要谨慎。首先请策源的元总跟我们聊一下。   元野:我们基金也觉得接下来的消费升级可能是在移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起到加速的作用。如果大家对二三线城市或者是更下沉的地区有所了解,这些地区的用户在过去十年的消费过程中接触不到我们常常讨论的优衣库或者是比较好的化妆品品牌、珠宝品牌。我们把自己当做典型用户生活在一线城市,接触的消费机会很多。我们更看好的机会是来自于移动端信息的传播,类似于美啦,或者是我们投资的下厨房。加速信息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获取更优质的有消费者价值的产品。我们更看好这个角度。   我个人不是那么看好的是伪需求类的产品,仅仅是在我们生存的望京这个圈子或者是在其他地方需要的伪需求,对整个效率并没有特别显著的提升,也没有太多的科技元素和加速流通环节。只是一味的通过补贴等形式获取规模,我们这个基金对这样的项目还是更谨慎一些。   朱倍民:胡总对于改变供给、改变供应关系的消费非常有研究,胡总可以就消费升级跟我们聊几句。   胡磊:不管是宏观经济的报告,还是人口收入的数据,最近一两年吸引了很多媒体和投资界关注海淘这一波的成长,大家可以感觉到明显的趋势。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投资消费升级面临的挑战是不一样的。可能你做的行业不一样,想的也不一样。说得具体一点,消费升级是一个宏观的趋势,消费升级就意味着有一股新的需求或者是被压抑,或者是被迅速的释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需求出来,今天这个市场到底有没有这个供给。今天市场的供给跟需求没有匹配上,还是供给不足。每个市场的供求比例不一样,可能决定每个市场做业务的方式不一样。这是非常有兴趣,也是花很多时间调研的。刚刚美啦的CEO跟大家讲了美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就会导致大量长尾的品牌像雨后春笋一样的出现。我在今年3月份去美国参加了有机化妆品的展会,我发现参展品牌有26万个,让我非常吃惊。这在十年、十五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大量的需求被释放出来,有长尾的供给,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就成为问题。这是美妆市场,如果你做家居、服装、运动品,每个市场碰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大家在创业的时候想一想所处市场供和求的环境怎么样、瓶颈在哪里,创业公司都是以小博大,就算是拿到资金的支持,也就是几百万美金到一千万美金,选择好的切入点还是非常关键的。   朱倍民:朱总可以跟我们聊一下您觉得哪些细分行业还有机会。   朱天宇:我最害怕预测性的问题。首先VC的机能已经退化了,VC只善于提出问题,不善于解决问题。对于消费升级来讲,我觉得升级的本质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中国都是从短缺经济时代走过来的,首先解决的是有无问题,继而是好坏问题,再然后是舒适与否。刚刚倍民已经把我们要说的内容都分析得差不多了,这几个因素,营销渠道的多样化、社交媒体带来的一系列机会、渠道的下沉、需求层次的提升。从预测的角度来讲,我很难给出非常具体的点。从思考方法论的角度,我觉得可以从因上求果。换句话说,我们还是可以考察一下,这里最基本的逻辑项目,消费是对质量和品牌的需求。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讲,你怎么让好的东西跳出来,让好的东西更好地卖出去,还有很多最基本的营销手段,或者是技术提升上的运用。最基本的因素有哪些,整个行业里最基本的因素在发生哪些变化,或者是提升。这些点的观察和捕捉是抓住细分市场的关键因素。过去两年起来的微商的渠道,今后这个渠道会慢慢成为消费品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有很多自己家做的牛肉干,或者是坐月子熬的阿胶或者是月子汤,产量不是很大,但口碑非常好,怎么让它出去。这有没有平台的机会,或者是垂直细分电商的机会。对创业者来讲,有很多可以捕捉的地方。这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端,抓住本质,我们要好的东西,还是要有品牌的东西。另外一点,从供给的角度,有没有新的工具,像微商这种工具,包括现在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能力。这些都是以前基础设施不具备的因素。它们拼装起来以后会形成哪些新的服务模式?解决以前解决不了的用户痛点。   我很难用预测的方式回答你的问题,只能提供回答问题的角度。   朱倍民:控制质量、建立品牌、提供有效的渠道,这些消费类企业的重要元素还是需要的。只是找到新的技术,找到切合点,付诸实现。   接下来进入下一个企业服务的话题。中国企业需要向精细化运营方向发展,需要有效的软件提升生产效率。美国市场Top10云计算服务公司的市值是250亿美金,到了2015年,已经到了1800亿美金,七年增加了七倍。反观国内,没有出现过10亿美金以上的服务公司。在Saas的圈子里,大家都是要打造平台化的公司。中国和美国的企业服务的土壤有什么不一样?中国在未来几年有没有可能诞生超过10亿美金或者是更大市值的企业服务公司呢?这个问题先交给李总。   李剑威:我之前投企业服务相对多一点,也观察了这几年企业服务市场的变化。从2011年到现在,美国的云计算服务企业增长非常快。从VC投资的角度来讲,投企业和投服务的比例大概是4:6,投企业的几乎占到了半壁江山。中国的企业类投资确实是比较滞后的,2010年还没有什么基金在投企业。到现在,每家基金或多或少都会关注企业服务。从同样的角度来讲,2010年以前,或者2008年以前,中国的中小公司一般不太关注过程管理。这几年可能发生了比较根本性的变化,包括人工成本提高了很多,比如现在的工资水平比2008年上涨了1倍左右。很多老板或者是管理层就会更关注人员的效率。   随着很多技术的发展,包括云计算、移动。智能手机出现以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电脑,在移动上的CRM可能增长很快。从需求上来讲,中国的消费总监和美国的消费总监本质上没有区别,都需要知道这个月有多少潜在的客户、成单的概率怎么样,有多少成交。这些根本需求不会变。但是,有些外在条件,包括管理层的意愿、销售的工具,以前不具备,现在具备了。我感觉很多土壤已经慢慢成熟了。在过去三年,企业类服务公司的基数跟美国的距离相差比较大,但增长速度很快。我们投的很多CRM、人力资源的公司,这几年的增长非常快。我感觉时机已经到了,从增长率和团队素质、产品的角度来看,很多条件都已经具备了。有几个做企业投资比较多的基金说今年是企业服务投资的元年。主持人问我什么时候出现10亿美元的公司,我想只是时间的问题,两年、三年一定会出现。   朱倍民:刚刚提到土壤的成熟、企业服务应用场景的变化,包括大家对虚拟服务付费意识的提高,都让我们对这个领域非常期待。   丁海鹏之前有过SAP的实施经历,也投过一些顶级的服务公司,你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   丁海鹏:我们的企业还是投很多消费公司的,我们也投过凤凰网、易车网、大姨吗等等优秀的消费类互联网公司。回到企业服务的话题,剑威提到今年是企业服务投资的元年,我也同意。我认为企业服务市场的投资更难,发展的更慢一点,所以发展的滞后。但是,发展滞后并不等于它落后。当时我们做中石油,一个客户一天的实施费就有几个亿,再加上软件费也有几个亿,像IBM、甲骨文,他们每年可以在中国获得几十亿的收入。只是大家还没有谈到风口的概念。这两年国内创业者的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就开始将国外的东西赶出中国,不管是ERP、CRM领域,都开始使用国产的解决方案。从时间来看,正好到了这个时候。   从创业者的角度,做企业级的服务还是需要能文能武,需要技术实力特别强,否则搞不定软件、硬件集成。又需要销售能力足够强,毕竟是一个要赚钱的东西。我们不是特别看好上来就是免费的,想着某一天提供增值服务。我们还是看好能卖出钱来的产品,这是商业的本质。   总而言之,这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细分的角度,过去一段时间,大家逐渐的把一些底层的,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这些领域逐渐解决了一些问题。接下来肯定是应用层的东西逐渐替代国外厂商,我们也非常关注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   朱倍民:以后非企业服务类的案子也欢迎找贝塔斯曼的丁海鹏。   接下来再聊一聊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也就是我们嘴里经常讲的B2B。传统行业有非常强烈的线上营销和交易的需求。近年来,资本市场也诞生了很多垂直行业改造的热点,已经发生的有物料、大宗商品,像钢铁、塑料,以及一些比较冷门的领域,比如化学、生物。这些行业都因为互联网的介入而极大的提升了效率。有些行业比较适合通过互联网改造,有些不是特别适合互联网。接下来的问题想问一下蓝湖的胡总,您觉得哪些行业通过互联网介入改变供应关系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胡磊:说老实话,这个问题没有特别好的答案,我们也是在不停的学习过程中。用互联网行业改变传统行业,挑战挺大的,每个行业的特征都不一样。从宏观层面来看,有比较多的创业者介入这个行业。大部分的互联网B2B都是供应链的生意,不管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的煤、油、钢材、水泥、布、棉花等等,每个行业的绝对体量都是非常大的,这些行业的特征也决定了上下游比较分散。如果只是用2C的互联网的角度来看,每个细分行业都非常性感。但是,2B又有一点不太一样,因为是2B的销售,买的一方对临时撮合的需求、对交易频率的需求都会因为行业的变化而呈现不一样的特征。对投资人来讲,每个行业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的过程。我们投了非常不错的做生鲜、蔬菜供应链的公司。我们知道菜是怎么回事了。又要投棉花、煤的时候,都是重新学习的过程。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了很多海外做供应链的公司。我说比较难做是因为如果大家要做这个行业是需要有心理准备的。2B的供应链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毛利都是非常低的,大家都在做效率的游戏,或者成本低,或者周转快。在大家做的细分行业,你用互联网行业的手段到底抓住了什么样的行业变化、在什么样的环节上提升效率,这是比较棘手的问题。2B还有一点很困难的是很难用补贴应的方法去拉动用户的习惯,因为B端的用户有自己的特点,有很强的黏性。我们也在学习的过程中。   朱倍民:策源的元总对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也有很多自己的观察,可以总结一下您在这方面的思考。   元野:我们从2005年开始创业的公司,科技的元素比较强。在过去十年,我们也做过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是经历发展的红利企业。但是并没有从技术上创新,是从应用形式和消费模式上有一些创新,甚至是通过资本的力量来填补巨大的需求,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到用户的应用形式上,从情怀来说,我个人更期待在技术上取得一定突破,解决市场效率的问题,或者是从模式上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就是接着胡总讲的,我们也看了很多2B的生意,相信一定会有很多的机会。   我看到更多的是在批发环节,跟传统批发商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没有从科技上和规模经济上彻底改变模式,比如给某些店送东西。这些店在过去存在的五年、十年中,比如给酒吧送酒,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在一个城市的一片地区,他专门给娱乐场所送这些东西。从上游的经销商到下游的商户,他们也不用你的APP,你就说别人有10%的毛利,我变成2%的毛利,都是为了冲规模融资,仅仅从这个层面上确定自己的商业机会的话,商业本身的稳定性和合理性都会受到很大挑战。真正从科技的角度和效率提升上,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它的规模经济来自于哪儿,它的科技元素来自于哪儿,真正形成巨无霸的企业,才是我们比较向往的。   来源:腾讯科技
    观点
    2015年08月17日
  • 观点
    Netflix的成功秘诀:信赖员工,给员工自由 编者注:本文原作者为Rod Garvin。Rod Garvin是是一位专注于研究多样性与包容性、人才与领导能力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之间的交互关系的跨学科专家。他目前在Charlotte Chamber担任副总裁,负责人才招聘、新员工融入以及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事务。Netflix是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连续五次被评为顾客最满意的网站。 Netflix的“解放宣言” 凭借其在媒体及娱乐行业中雄霸一方的业绩,和广受好评的自制剧如《纸牌屋》、《女子监狱》,Netflix登上了新闻头版。同时,Netflix也由于其开创性的工作文化而备受赞誉。 2009年,CEO Reed Hastings以及CTO(首席人才官)Patty McCord出版了《Netflix文化:自由与责任》一书。(该书slideshare.net上在被阅读超过1200万次) 书中讲述了Netflix为何更重视创造力而不是工作流程,为什么为员工提供休假时间上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按照其受雇时间或者其他主观因素决定。公司避开了其他快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的通病——即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官僚化,越来越不自由。 本周Netflix宣布了其针对新手父母的无限制休假政策,让他们能够在孩子出生或领养的第一年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休假。 自由,才能吸引人才 不管是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还是后工业社会,如此高程度的员工自由完全违背了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以及人力的常规做法。它甚至赶超了许多科技企业,科技企业往往通过以自由和灵活性替代津贴和高档办公室的方式,来谋求人才。 对于严苛地规定员工上班时间以及休假时间,领导者的理由是,在办公室受监督的情况下,员工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更高。 Julie Clow在她的《工作革命:为全员的自由和卓越(Work Revolution: Freedom and Excellence for All)》一书中认为,Netflix关注的是一项任务或者项目的结果而不是花在上面的时间。 这种企业文化对于工作水平高的员工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也相应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她解释说尖端人才喜欢有创造空间以及个人决策权,因此如果他们丧失了其中任意一样都会倾向于离职。 来自Deloitte Center for the Edge的John Hagel III等人也赞同Julie Clow的观察结论。在《The Hero’s Journey Through the Landscape of the Future》这一报告中,作者预计由于创新型人才跳槽其他企业的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在这类人才的保留上将面临巨大挑战。 曾经能将人才吸引到大型成熟企业的安全网逐渐消失,顶尖人才开始寻找自主权和创造性之类的无形福利。“明星”工作者可能跳槽到更小但是能提供更多自由的小企业,或者干脆自主创业。 “信任别人,别人才会对你忠诚;尊敬别人,别人才显示其可敬之处。”——爱默生 要自由,先信任 在任何雇佣关系中,信任是自由的前提。 对许多机构而言,缺乏信任会导致Netflix风格的企业文化完全无法实施。这种对于某人专业性以及人格的信任,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包含了在各种人际关系(不管是一对一、团队还是组织)中对于他人的积极期望,愿意接受其脆弱性的心理状态。(Fulmer& Gelfand,2012年,第1174页) 许多企业认为这种信任的成本太高,其连带的自由也包含了许多风险。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这样的担忧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知识创新驱动的行业来说,这样的想法是一种负担。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事实: 1. Netflix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电视网络及流媒体,拥有超过6200万用户遍布全球50个国家。 2. 在过去的几年中Netflix每年增长500到600万的新用户,并且这种增长趋势将继续下去。 3. 2014年Netflix的总收入是55亿美元,毛利约2亿美元。目前已经超越了2015年的财务预算。 结论 在商场上,金钱永远拥有第一话语权。显然,不是所有组织都能像Netflix这样赚钱,但是如果他们希望留住人才、增加客户、刺激创新、增长利润,却不认真思考在组织中实施信任、甚至不思考提高员工自由的可能性,这样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对于更加相互信任更加自由的企业来说,那些现存的失去信任、企业文化死板严苛的企业是处于竞争劣势的。由于婴儿潮一代人的退休,未来将会面临人才紧缺,雇主们应该反思:“我们企业是高端人才想要追求的‘潜力股’还是他们想要逃离的‘牢笼’?”     Netflix's Winning Formula: Trust Employees and Set Them Free   Netflix's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Netflix dominates the news, because of its tremendous success as 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disruptors of the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as well as its popular critically-acclaimed series such as "House of Cards" and "Orange is the New Black". But, the company has also gained a reputation for its pioneering work culture. In 2009, CEO Reed Hastings and then Chief Talent Officer Patty McCord published a deck entitled "Netflix Culture: Freedom & Responsibility" (At the time of this writing it's been viewed almost 12 million times on slideshare.net). The deck outlines why Netflix values creativity over process and has given its employees full discretion over the amount of vacation time they take, instead of basing it on tenure or other subjective factors. The company has avoided the mistake that other high-growth, innovative firms have made, which is to reduce freedom over time as they become bigger and more bureaucratic. And just this week Netflix announced their "unlimited leave policy for new moms and dads that allows them to take off as much time as they want during the first year after a child’s birth or adoption." [Slide from Netflix's Culture Deck] Freedom Attracts Talent This level of employee freedom flies in the face of the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companies over the history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and post-industrial eras. It even outpaces many technology firms, which often attempt to substitute perks and pretty offices for  genuine freedom and flexibility. The explanations (or excuses) that leaders make for policing the amount of time employees spend at their desks and for rationing out vacation days, are steeped in tradition and are a misguided belief that work hours spent in the office, under the watchful eyes of supervisors, equal higher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 In her book, Work Revolution: Freedom and Excellence for All, Julie Clow writes that Netflix does not concentrate on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on a task or project, but more importantly focuses on results. This culture is especially appealing for the high-performing employees that give the company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 She explains that top talent thrives on creativity and personal autonomy, and is more likely to leave if they lose either creative or autonomous freedom. John Hagel III, et al, from Deloitte Center for the Edge, echoes Clow's observations. In the whitepaper, "The Hero's Journey Through the Landscape of the Future," the authors predict that companies will increasingly have challenges retaining creative talent, because of their enhanced ability to pursue other ventures. As the safety nets that used to attract workers to large, established companies are diminishing, top talent will be looking for the intangible benefits of autonomy and creativity. "Star" performers may leave for smaller enterprises that can offer the freedom that they seek, or just start their own. “Trust [people] and they will be true to you; treat them greatly, and they will show themselves great.” - Ralph Waldo Emerson   Trust Before Freedom Trust is the precursor of freedom in any arrangement between employee and employer. The lack of the former in many institutions makes it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even consider implementing a fraction of a Netflix style culture. Trust in a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context can be defined as a psychological state consisting of a willingness to accept vulnerability based on positive expectations of another or others on various interpersonal levels, whether they are one-to-one, team, or organizational (Fulmer & Gelfand, 2012, p. 1174)*. Many companies say the estimated costs of such trust are too high and the risks of the freedom that could be leveraged from it are too numerous. For certain industries these concerns may be valid, but for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driven enterprises this line of thinking is a liability. Consider this reality-check: Netflix is the largest Internet television network (and video-streaming service) in the world with over 62 million customers in 50 countries. It has been adding 5 million to 6 million net subscribers fo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nd will continue to grow at that rate It's total revenue in 2014 was 5.5 billion dollars and its gross income was almost 2 billion, and is currently exceeding financial projections for 2015   Conclusion In business money talks first and foremost. Obviously, all organizations will not generate the numbers that Netflix does, but if they are struggling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 grow their customer base, stimulate innovation and increase profitability, then they would be negligent if they did not conduct a serious inquiry into the level of trust within their organizations and at least consider the possibility of enhanced employee freedom. Those companies that are surviving in spite of unhealthy doses of organizational mistrust and restrictive cultures are still at a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to more trusting and liberated enterprises. In the coming years of talent shortages due to the Boomer exodus from the workplace, employer's should ask themselves, "Are we the 'promised land' that top talent wants to run to or the dungeon that they want to escape from?   Source: LinkedIn
    观点
    2015年08月14日
  • 观点
    资源变现之道 众在线教育公司纷纷拓展To B业务 导语:从今年年初开始,“渠道下沉”成为不少在线教育公司全国扩张的战略。 在线教育市场火热的背后总有人悄悄探索变现之路,毕竟烧钱也不知道烧到什么时候,更何况烧的不是自己的钱。从今年年初开始,“渠道下沉”成为不少在线教育公司全国扩张的战略。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盘点一下那些开始琢磨拓展To B业务的在线教育公司。 高思 8月12日,今天上午高思正式对外界发布了多媒体教学平台“爱学习”,该产品包含了动态课件、讲义、备课视频和课堂实录,主打教学内容标准化,趣味化和颗粒化。对于自行研发出的电子教学内容,高思选择了to B toC的路线。除了自用外,已经输送给包括昂立教育、华英教育等67家其他国内其他培训机构。 这次“爱学习”平台给人最大的印象在于趣味和精致。每个微课视频时常不超过3分钟,以动漫的形式展现。除了高效知识点讲述外,配音还时不时来几句“现实总是太残酷”“你真的领悟了吗?呵呵”活跃授课气氛,并且讲解也选择了相对专业的配音。这套微课体系有6500个微视频,投入3500万元制作。这个微课视频体系在功能上也做了区分,包括课程引入环节、讲课思路、课程要求等。微课视频是“爱学习”平台上最大的看点,目前覆盖到的学科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 魔方格 魔方格将开放题库接口,与传统教辅出版公司或线下K12领域机构合作。 魔方格原创题库涵盖小初高12年级和所有地区、所有年级、共计1836个教材版本。魔方格团队为每个搜集到题库的母题打上多重属性的标签,后台根据数据运算实现智能匹配,系统可以智能地为学生配题,减少学生不必要的重复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教材版本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魔方格PC端于2013年9月正式上线,移动端APP于2014年12月上线。截至2015年7月,已有注册用户1400多万,日均每人停留时长40-60分钟,日均访客400万+,据易观智库的《中国K12互联网教育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题库类活跃用户中,魔方格以59.5%的绝对优势排名榜首。 极客学院 极客学院很早就有开展To B合作、与大学共建课程的想法。靳岩表示,这次极客学院参加GMIC大会,一方面是为了拓展企业端用户、另一方面,则是看重GMIC的观众,与极客学院所提供的课程用户有比较高的重合度,因此,极客学院也希望借此机会拓展C端用户。 这段时间以来,极客学院在To B端的拓展方面发力不小,先是发布合作伙伴联盟计划,直接跟企业合作,为联盟合作企业的员工提供免费职业教育课程,并跟联盟企业在业务上进行尝试性的合作。在第一批的五家企业合作达成后,正在快速聚集起一批创业型企业。紧接着,极客学院宣布和北邮的课程共建,此次的课程共建由北邮付费,极客学院为北邮的计算机提供课程。 在与大学合作方面,靳岩表示,因为IT行业发展比较快,光靠教科书的教育没有办法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在与大学谈合作的过程中,并未遇到太大的困难,大学对于这样的合作形式还是比较认可的。从极客学院现在的动作来看,极客学院想要做的,似乎是先推广度,再打深度。背靠着有200万用户的eoe开发者社区,极客学院想做的显然不仅仅是提供课程那么简单。 新东方 4月9日,新东方在线和世界三大MOOC提供商之一的Coursera达成战略合作,新东方将在自己的MOOC平台上引入Coursera上世界各地117所高校25个学科的989门课程。 据了解,新东方在线MOOC平台的主打课程是新东方原创和版权引进的垂直类语言学习资源,另外可以和高校的MOOC实现联盟和共享,并支持学分共建。此外,新东方的MOOC平台还推出了一个“空白业务”—录制编辑课程服务,因为目前大部分高校自己无法完成批量课程建设。 不得不说,新东方取了个巧,将本来可能是竞争的关系变为了联盟合作关系。用差异化的业务给高校的学生提供课程,给高校的MOOC提供服务。 新东方一直以短语培训业务和留学业务受外界熟知,但事实上,新东方的to B业务也在不断发展中。据官方透露,目前新东方在线to B业务已经占据新东方在线总体营收的35%左右。并且,新东方在多个方向进行了尝试,包括: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多媒体学习库、高校互动口语平台、高校微课堂平台、高校MOOC平台、中小学教育云平台、中小学数字学习中心、电视客厅教育服务甚至企业培训等等。 不过,近乎一半以上的尝试都目标直指高校和中小学,因为这些体制内的学校才是新东方主体培训业务的生源所在地。所以,to B业务对于新东方而言,营利的作用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多元化的渠道建设。以新东方在线的MOOC平台为例,已经建立合作的关系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大、吉林大学、云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50所高校,以北京地区以外的高校为主。比起用市场的手段推新东方在线的课程,进入到高校里显然要直接有效的多。     来源:创业邦 作者:赵东山
    观点
    2015年08月13日
  • 观点
    为什么说企业招聘,慎选BAT出来的人? 不要刻意去招BAT的人,要招合适的人,也就是逆商高、心智成熟的人。他们更认可企业的价值,更适合企业长足发展,能跟着公司一起走下去,他们有清晰的目标和职业规划,这种人好管理,无需约束。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创业公司更应该理性看待招聘环节。   BAT出来的人一定强么?对于这个话题,我本来已经做好了被口诛笔伐的准备,后来想下,还是低调点好,BAT出来的人我见过很多,只能说相比一般的公司会强,不见得个个都强。很多人只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公司、合适的人、合适的时机,所以到了让很多人仰止的位置,我倒是更欣赏前Google最年轻的华人总监周杰的回答“只是运气好了点而已”。再说你招人,关键要招合适的人,不是非得找高手,唐僧加上三个悟空,不见得能取到真经。   之前Uber有篇文章大火,就有猎头来问我认不认识Uber中国的人;有篇“我在阿里做运营”的文章火了,就有很多人问我认不认识阿里的运营。很多文章其实只是捧了某个人或者某一批人,但因此相关的人等也都被神话了,关于这点,咱们得睁大眼睛、明辨是非。   我说过一句话“大公司能给你一顶光环,但不要把平台的成功归功于个人,离开了这家公司,你还能剩下什么,这才能证明你到底牛不牛逼!”归根结底,还是心态,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得好好掂量清楚的。 关于招人,在这里我正好也提醒下。我之前在酷我的时候,小米的新媒体运营都说做的很不错,我们就拿了三四十份简历,挑来挑去,我只选了六七份(一大半还不来面试),还有一份简历明显作假的,才工作了不到3年,居然做到了总监,单看那份简历,乏善可陈、毫无亮点可言,完全体现不出总监的水平,百分之百作假无疑。其实公司大了都会面临这种问题,很多人其实只是为了镀金,出来工资可以拿的更高,他们骨子里,并没有与这个公司同甘共苦的打算。有办法判别的:简历、面试抠细节,外加心理测试题。   逆商 现在的互联网环境稍显浮躁,就业的主力慢慢已经变成了90后,你再跟他们讲你的“当年”、晒苦逼,他们是绝对无法理解的。所以我来奇酷这边之后,从来没跟我的下属讲过我当年所受的那些委屈,而且我之前的文章里其实提的很少,倘若像个怨妇一样大吐酸水,我可以连续吐上十天十夜。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能总活在过去、回忆里,总得往前看的。你当年再牛逼、再苦逼,该翻篇的就让它翻篇吧。很多事情,让你再重来一次,不见得你还会成功,不见得你还会那样天真烂漫地坚守那份执着。   我从来都感谢我之前的那些经历,感谢我的用户、我的团队、领导,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虽然没攒到钱,但是攒到了我未来10年、20年甚至30年的资本,我认为的冰山以下那80%的东西。正因为所有人都放弃、赚不到钱、绕道走的时候,我还坚持(猫扑坚持7年以上的人,只有三个人,我是其中之一)。上次阑夕找我了解猫扑这些年走下坡路的原因,我说真的不合适,是因为我不能忘本,原因比我清楚的能有几个人?为此还得罪了这哥们,在此说声抱歉。   如果你把这个平台当成了你自己的儿子,马云所说的“员工的离职原因只有两点最真实: 钱,没给到位; 心,委屈了。   你就会觉得那根本就是小儿科。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你选择了某一条路,又没人逼你,你既然选了,那就少些借口、埋怨、托辞,那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但有个前提:你始终得清楚你在做什么?你始终得清楚你需要什么?   我说我是一个逆商极高的人,其实只是特殊环境特殊时期造就的,全是我自找的,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不可能出现第二个类类。其实我也就只剩下逆商高了,一个自知资质浅薄,为了积攒能力不看钱熬到一把年纪还心无旁骛、一事无成的傻子,可不只剩下逆商了么?   我说这么多,不是说要招类类这样的,你也找不到,我带了那么多人,试图找到一个和我性格相近的人,能继承我“衣钵”的人,能复制就更好了,最后压根就没有。相反,我学会了适应环境,适应这个喧嚣纷扰的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已经变了。   心智 我心智只能说一般,谈不上成熟,至少和年龄不匹配。记得我在南宁的时候,破格提拔过一个小伙子,属于那种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自己需要什么、非常明事理的人,后来事实证明,非常正确。   2011年,我招了一个女孩,原因很简单,我那天开了一下午的会,结果她等了我一下午,我看了她的简历,觉得还不错,就用了,然而,她成了我当年带的那批人里最优秀的。   再看下面这位反例: 一个多月前,我面试一个89年的产品经理,看作品还可以,虽然待过的都是小公司。问到薪水时,跟我说必须给20k才可以继续谈,我说你现在这份工作才待了三个月(简历上没写),上家公司公司也是只待三个月(给他10k),时间过短,我不会按照你目前的薪水给你算起。   他说我要买车买房,我说你买车买房跟我给你多少薪资有什么关系?他说奇酷现在的机会很好,我说这个谁都知道,我需要跟我们一起奋斗的人,再者作为业务负责人,我要有成本意识。我说互联网现在太浮躁,这个时候你恰恰需要冷静、自省、厚积薄发,他说我还是要20k。然后我就送他走了,回去后我就把他简历丢进了垃圾篓!   只看钱的,一定留不久,你公司只是个跳板; 他能力越强,用久了,越是定时炸弹; 不以自己真实的实力,匹配适合的价值,反以行业或者周围人的价值,定位自己的价值,即无自知之明; 说了那么多,依然不听劝,说明此人非常固执; 犯了多条面试的大忌,说明此人不聪明。   结语 写下这篇文章,送给所有为招聘发愁的公司,以及那些还在朋友圈到处转发“糖水文章”、被各种心灵鸡汤搞的晕头转向的猎头、HR们。   一个企业,需要两种人: 1、忠臣:能把老板的事当成自己事的人 把工作当成事业或者儿子,老板这么想是应该的,员工这么想就是财富了,应该珍惜并重用。   2、智者: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的人 一个员工,不可能一辈子给你打工,在他成长的阶段,你提供给他平台,让他陪伴你的企业一起成长,足够了,这种人早晚要高飞的。   现在这个时代,别期许太多,否则便是奢望了。   本文作者:类延昊,现任奇酷手机粉丝运营总监,原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酷我音乐产品总监。微信公众号:类类有话说,微博ID:类类Leo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立场
    观点
    2015年08月12日
  • 观点
    初创公司CEO们分享王牌招聘秘诀 编者注:作为创业者来说,单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够招募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者员工来一同打拼。然而在雇佣员工方面,有很多的注意点。比如说,要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因事择人原则,即上面所说的志同道合;其次,就是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要给应征者平等的竞争机会;再次,竞争择优原则。当然,公司的招聘还要遵循效率优先原则,招聘活动要尽可能用低的成本找到合适的员工。   当下,最为流行的励志书籍之一就是Stephen Covey的《高效率人士的7大习惯》。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多的读者,是因为人们被CEO或者业务总监身居高位却如此的坚定和付出所震慑了。   以下就是CEO王牌雇佣准则的内容:   符合公司的发展要求 关注他们成功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会说,如果雇主不能招聘那些有能力的人来为其服务,他就不会成功。一家大型企业每年在组织寻找合适的潜在招聘对象的过程中都会损失成千上万美元。为了使得公司损失最小化以及利润最大化,CEO需要招聘合格的雇员。为了避免做出错误的招聘决定,他们需要寻求那些有对口技能和证书资质的人。如果候选人没有达到要求,那么雇主就不应该再将其考虑在内。而那些最成功CEO的招聘策略则可以给你启示,告诉你如何为自己的公司招兵买马。   绩效考核 对于你来说,招聘一位员工并且给他一定时间的试用期来考察能力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而此后他的去留都取决于在试用期内的表现。而另外一种检验雇员能力保守的方法就是让他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你要咨询一位精通劳动法的律师来确保你的雇佣合同中有关试用阶段的条款的可行性。   现实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因为人无完人,所以你需要宽容个人的某些缺点。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缺点,但是最重要的是招聘那些长处突出而缺点略少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把集体的共同意愿和理想分解成那些可调停、可选择以及值得拥有的部分。这样才能让自己清楚明白自己是否愿意妥协。 并且,在你面试候选人时,你还需要尽可能调整自己的态度,拿下领导的帽子,以免对员工太苛刻。所以说,记住打破某些固有习惯还是很重要的。   员工是你的镜子 Bill Unrue是InsureWell的CEO,他认为所招聘的员工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雇主的特征。每一位CEO都必须意识到:雇员的内部或外部行为都是公司的外界反馈。Unrue说:“如果有两位有着相似资质的人需要做出选择,你一定要选择那个热情大于一切的。”在企业初创之时,无限的驱动力可以弥补某些技术上的缺陷。   听听Rockefeller怎么说 John D. Rockefeller是 Standard Oil 的创始人兼CEO,他有一句关于强调招聘顶尖人才的名言。他说:“我不信有什么还能比坚持更必要,更能带来成功。坚持可以战胜所有的困难,甚至是人类的极限。”且不谈论他们的技术如何,你只要招聘那些能够证明自己充满无限活力并且积极进取的人。 联邦快递(FedEx)CEO Fred Smith 联邦快递的CEO Fred Smith与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有着同样的信念,他偏向于公司的招聘要反映出领导人的原则。这是招聘那些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能力者的唯一途径。他说:“领导者站在前沿,不断地提高评判自己和接受评判的标准。”对于将来的创业家和CEO来说,招聘员工时做出正确决策是非常重要的。CEO必须要在面试过程中识别出顶尖人才。   Startup CEOs Share Their Number One Hiring Tip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otivational books of our time is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by Stephen Covey. The book has actually attracted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who are amazed at how devoted and determined CEOs or business directors acquire and preserve such high positions.   The best cogs in the machin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e reasons for their success. Some would say that a CEO cannot be successful if he or she does not employ the services of capable employees. A big organization loses tens-of-thousands of dollars a year in the course of choosing the right candidates to hire. In order to minimize losses and maximize profit in your company, there is a need for CEOs to employ qualified candidates. To prevent making the mistake of hiring the wrong employee, CEOs have to search for a candidate that has the qualities and credentials he or she seeks. If the candidat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needed, that candidate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Examining the hiring tactics of the most successful CEOs gives new insights into how to hire for your own company.   Test performance It's a good idea to hire a person and put him or her on probation for some time, after which the candidate will be fully employed or laid off depending on his or her performance. Another conservative method to test prospective employee abilities is to create a project that can be completed as an independent contractor. It's important to note however that you should talk to a labor or employment lawyer to make sure your employment contract talks about the test period appropriately.   The perfect person doesn't exist Since no one is perfect, you need to tolerate some weak points in individuals. Every individual has his or her own weak point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employ one whose strengths far outweigh any weaknesses. You can do this by breaking down your collective wishes, hopes and dreams into deal-breakers versus nice-to-haves. That's the best way to figure out where you're willing to compromise.   You also need to shift your priorities as you interview candidates to avoid being too rigid on your employees. It'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bear in mind that there are some deals that are meant to be broken.   Your employees are your reflection Bill Unrue, the CEO of InsureWell believes that the employees you hire are a reflection of you. Every CEO must realize that all actions of their employee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are reflections of the company. "If you are choosing between two candidates with similar credentials, always go with the one who shows boundless enthusiasm--over other considerations, says Unrue." In business, a relentless drive can make up for quite a few lacking technical skills at the very beginning.   Listen to Rockefeller John D. Rockefeller was the founder and CEO of Standard Oil and his most famous quote puts emphasis on hiring top tier talent. He says, "I do not think there is any other quality so essential to success of any kind as perseverance. It overcomes almost everything, even nature." No matter their skills, only hire people who have proven themselves to be relentless go-getters.   FedEx CEO Fred Smith Frederick Smith, the CEO of FedEx has the same belief as Facebook's Mark Zuckerberg. He recommends that the company's hiring practices should reflect the principles of the leader. This is the only way to hire capable employees that have all it takes to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the company. He elaborates:"Leaders get out in front and stay there by raising the standards by which they judge themselves--and by which they are willing to be judged." It is quite important for would-be entrepreneurs and future CEOs to make good decisions when it comes to employing a staff. A CEO must have the quality of recognizing top talents during interviews.   Source:Inc
    观点
    2015年08月11日
  • 观点
    下一个亿万市场:企业级服务市场爆发前夜 摘要: 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巨头对云服务的投入,亚马逊云、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美团在做云,迅雷也在做云。当不少国内创业者还沉浸在O2O的热潮之中,企业级服务正悄然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新重点。 前言:实际上,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巨头对云服务的投入,亚马逊云、百度云、阿里云、腾讯云,美团在做云,迅雷也在做云。   不同于这些巨头——把云作为自己业务的补充,也不同于各种面向个人的应用工具,还有一批创业者一开始就把企业级服务作为了自己创业的方向。   当不少国内创业者还沉浸在O2O的热潮之中,企业级服务正悄然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新重点。但不同于面向消费者的应用,这个领域的创业则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更大的耐心,才能可能取得成功。   大多数人认为,科技初创公司是暴富之道。尤其是那些三四年即创造三四十亿美元估值的创业明星,如聚美优品陈欧、陌陌唐岩、美团网王兴,更加让人们坚信这一点。   确实,在面向消费者(To C)的领域,创业一年就拿到千万美元融资的公司比比皆是。但是,在市场的另一端,对于那些面向企业(To B)的创业者来说,相比To C每年骇人的几十倍增长, To B公司每年的增长一般为2-3倍,而从创业到拿到千万美元投资再快也要3年左右时间,仿佛显得十分冷清。   “中国和美国风险投资在To B和To C两个领域的投资比例,在中国95%是To C,5%是To B,而美国40%是To B,60%是To C。”归国创业的LinkedIn前商业分析部高级总监、现Growing.io CEO的张溪梦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投资机构一把把To B领域分为两类。一种是以交易平台为主,比如最早的阿里巴巴,或者最近冒出来的垂直行业新秀,找钢网、找塑料网、共鸣科技等,这些平台以撮合企业间的交易为主,另一种则是企业级服务,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工具应用,包括了销售管理、人才管理、客服、软件开发、数据分析等。   在美国,自从1999年基于云计算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服务(CRM,Customer RelationshipManagement)提供商Salesforce创立以来,企业级服务已经成为美国创投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美国的上市企业中,企业级服务公司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Salesforce 早于2004年6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市值480亿美元,已经成为企业级服务巨头。   但在中国,虽然过去十年中一直有创业者在做,也陆陆续续地有一些投资者参与,企业级应用却一直不是中国创业和投资的主流,更没有一家市值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我们经常在内部开会的时候说,做O2O、做社交项目的投资太幸福了,看不完的项目。但是我们投企业级服务,每打一枪需要更加精确地瞄准。”经纬中国副总裁熊飞对《财经天下》周刊说。熊飞与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以及分析师周子言在经纬主要负责企业服务市场的投资。   不过,人们已经感到了变化。根据经纬中国的数据,2014年中国ToB领域营收过亿元级别的创业公司只有一家,但今年已经超过了10家了。   “2015年将是企业级服务投资的元年。”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投资者和创业者们都信心满满,相信自己正站在下一个风口上。“企业级应用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了。”Salesforce创始人兼CEO Marc Benioff的话鼓舞着他们。   投资:风起于青萍之末 “连续46次失败,你尝过吗?”2014年,今目标副总裁崔健约见了47家投资机构的62个投资人。今目是一款基于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指企业客户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厂商的软件服务)形势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产品,覆盖网页、PC 和手机客户端,允许用户关联文件、邮件,保存客户记录和项目信息。但因为“项目不看好”,其中的43家投资机构直接拒绝了他,而另外3家投资机构虽然给出了投资意向书,但又因为估值问题,最终没有达成共识。   这并不是今目标一家曾面对的困境。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企业级服务市场一直不被投资人看好。   直到遇到了老虎基金。2014年5月,老虎基金领投下,今目标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一年后,2015年5月的第一天,今目标宣布获得老虎基金6000万美元B轮融资的最后一笔钱到账,后者估值也因此达到3亿美元以上。   来自纽约老虎环球基金认为,可以容纳5000万家中小企业的中国企业互联网市场一定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因此委托BDA中国有限公司帮助其在该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实际上,老虎基金在中国市场如此激进,也是因为其遗憾错过美国上一波企业服务的浪潮。   现在,中国企业级服务的创业人员,开始感受到了春天正在来临。IT桔子的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企业级服务有230起投资,相比2013年67起,增幅达到243%,而今年每单的平均投资额都比上年高出许多。截至今年7月底,获得B轮及以上风险投资的SaaS创业公司已经超过了10家,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元。其中,今目标、北森、OneAPM、销售易、分享销客、环信(备注,这也是为什么后面主要采访并引用他们的原因,他们是目前公认的做的比较好的。)等创业公司都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以上的融资。而在这6家创业公司中,经纬中国投资了其中的4家。   “4年前,当很多人都没有认清移动互联网价值的时候,我们投资了陌陌,如今已有了不小的收获。企业级服务市场相当于4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将会诞生一些优秀的公司。所以,趁着很多人还没有认清一些公司的潜在价值的时机,我们在过去2年投了近30家相关公司。”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说。   经纬中国开始大规模布局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被外界评价为“看不懂”,也没有人能想到猎豹移动、陌陌科技市值会超过30亿美元。而从2013年开始,经纬中国合伙人左凌烨牵头,与副总裁熊飞成立了企业服务小组,经纬中国开始系统地布局企业级服务市场,在整个企业交易平台和企业级服务市场中,投资了近50家创业公司。   而红杉资本、老虎基金、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创投、联想之星等投资公司,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投资布局。   “之前几年,投资界的重心似乎都在消费业务上,比如倒闭率超过90%的团购,最近的O2O。但现在,投资者开始明白,相比似乎造富运动剧烈的消费业务,其实企业级服务是一个更加稳妥的选择。”七牛云储存总裁吕桂华说。   七牛云储存成立于2011年,是面向移动时代开发者打造的数据管理平台,为互联网网站和移动App提供数据的在线托管、传输加速以及图片、音视频等云处理服务。2014年7月,七牛云储存拿到了由宽带资本领投,经纬中国、启明创投跟投的第三轮数千万美元融资。此前,七牛于2011年获得经纬100万美金A轮融资,2012年获启明创投B轮融资。   对于投资七牛云,宽带资本创始人田溯宁表示:“七牛云所从事的存储,是云计算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支撑性基础设施服务,类似互联网的水电煤。七牛在这几年的发展势头迅猛,一直在我们的密切关注中。”   “我们在内部交流时,就感觉到今年企业级服务已经成为VC非常关注的领域,也许已经可以排前三。”左凌烨相信,到2018年,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就会诞生出第一批估值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   一定程度上,中国投资人的热情源自于美国市场的鼓舞。IDG的ToB项目负责人牛奎光表示,美国大概有45家SaaS上市企业,总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平均市值达到16亿美元。牛奎光表示,企业SaaS服务、企业安全服务是IDG布局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两大块。这两个领域的底层驱动力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它们都指向了万亿级别的大市场。   从2012年7月开始,IDG连续4轮投资了定于为企业销售管理工具的纷享销客。2015年7月,纷享销客宣布获得D轮融资1亿美元,由未公布的新投资机构联合前三轮投资机构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创投共同完成。此外,IDG还于2013年11月和华创资本共同参与了着力解决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安全问题的杭州同盾科技的天使轮融资,并一路跟投,2015年5月同盾宣布完成的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启明资本领投,宽带资本、IDG资本、华创资本及线性资本均跟投。   仅在2014年,美国企业级服务市场有超过15家企业IPO,募集资金70亿美元,总市值超过400亿美元。而私募市场上,包括Cloudera、Slack、Appdynamics在内的企业服务类公司融资总额也超过100亿美元。   “在企业级市场,美国加欧洲约有2700万家企业,三大企业服务领军公司Oracle、SAP、Salesforce,市值总和在35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约有2200万家企业,但却不存在一家市值百亿美元的SaaS公司,更没有基于SaaS的10亿美元公司。”左凌烨说,“这是给所有创业者的一个绝佳机会。”   不过,面对热情涌来的资本,很多创业者保持了冷静。人才管理软件云服务提供商北森CEO纪伟国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虽然某著名投资公司TO B项目的负责人非常看好北森,但在由于该机构其他合伙人的反对而最终没能参与到北森C轮的融资。“他们现在懂SasS软件的人真的很少,我跟他们20多个合伙人一起聊,大家问的问题都问不到重点。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投资人里面真正能看懂Sass的不多,左凌烨是能看懂的一个。” 目前,北森的客户包括了腾讯、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4月,北森公司宣布,获得由经纬中国、青宥仟和领投,红杉中国跟投的 1.1 亿元 C 轮融资。纪伟国表示:这笔融资后,北森的估值接近 10 亿人民币。   而定位于企业间金融交易平台的共鸣科技CEO陆雨泉也表示,其实整个To B领域中,真正懂行的并不多。2014年7月,共鸣科技拿到了IDG资本1000万美元A轮投资。不过,陆雨泉也明显感受到了,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投资机构对To B领域的热情增加了,因为找他的投资人变多了。   需求:现在就是风口 2010年,北森希望扩展业务领域,以在线模式提供招聘、绩效、继任等人才管理软件。纪伟国去见My space的技术负责人,对方告诉他“这种模式叫SaaS,在硅谷很火。”纪伟国很兴奋,赶紧回家到网上搜索,结果很扫兴,“因为网上专家说:‘这纯属概念,新瓶装旧酒’。”   独立技术和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曾在2012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作为软件领域的一种颠覆性的力量,SaaS市场只占了全球软件市场的1/4,而在123个细分市场上,SaaS基本不会或者很少会对传统软件销售模式造成影响。”   如今,Forrester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一论断。未来,所有软件很可能都将通过云服务的形式来交付。   “2011年到2013年之间,云市场的增长非常平稳。但是在2014年却出现了飞快的增长,整个市场规模在一年内增长了4倍。这说明企业用户开始大规模的接受云和SaaS这件事情了。”牛奎光认为,随着用户对于数据安全的顾虑变得越来越小了,云应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二这样的大趋势将会在未来的5-10年得到延续。   消费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在促进企业级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因为这些消费业务公司都是企业级服务的目标客户。一度刷爆朋友圈的两款To C应用“足记”和“快看漫画”,都使用了七牛云储存提供的云存储和云服务业务。七牛云存储的负责人李婧表示,初创企业应该重视对云的使用,因为App一旦突然走红,传统的自建服务器面对这种突然增长的用户访问时,往往会因数据过载出现宕机。快看漫画、足记都因为突然增加的用户下载而使用了七牛的云存储服务。   李婧表示,对于云服务商而言,IaaS(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和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作为服务,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的说法渐渐成为非主流,其边界也越来越模糊,SaaS正在成为主流。   “我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怀疑云服务的光辉前景,企业服务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基于云服务打造的新企业服务业务可以造就若干千亿规模的新兴公司。”七牛云储存总裁吕桂华表示,过去的几年,七牛云储存保持了每年业绩超过10倍的增长,目前七牛云储存平台上已经拥有20多万企业用户,包括海康威视、顺丰、平安、中兴、OPPO、步步高、陌陌等各种To C领域的公司。从业务数据上看,七牛云储存总文件数超过500亿个,每天上传超过5亿个文件。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一年前,或者一年后?风口确实非常重要。”环信CEO刘俊彦表示,“最重要的是大趋势,需求已经被认同了。”   环信是移动即时通讯云服务商,在上线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其中高,天使轮为经纬中国、A轮为SIG、A+轮为红杉资本。7月28日,环信宣布拿到了1250万美元的B轮融资,红杉资本领投,经纬中国和SIG跟投。   如此频繁的融资速度,即使在To C领域也很少见。资本市场对环信这类公司的认可,主要是因为背后有足够大的市场支撑。在北美,2015年客服软件市场采购总额高达96亿美元。这个市场中已经出现了两家“独角兽”公司:Zendesk和Freshdesk。其中,Zendesk目前市值18.9亿美元,年销售额1.87亿美元;而Freshdesk在2015年4月拿到E轮5000万美元融资,估值过10亿美元。   相较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的滞后,企业方面的需求却很旺盛。由于市场和社会的变革,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过去。长期来看,每年10%-15%的人力成本增长已成为趋势,这就要求传统企业的运营效率必须要大幅提升才具有可持续性。   熊飞曾去杭州调研,一个只有六七十人的小仓库已经用了云端仓库管理系统。对方告诉熊飞,选择用企业服务云端软件的原因是,5年前包吃住每个工人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7000元,靠技术减少人工成本成为唯一的选择。另外,58到家、楚楚街等电商都使用了环信的客服云端软件,背后原因是他们迫切地想要提高用户体验。   而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经济的因素也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随着人们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的养成,用户行为的变化正在悄然引发变革,这导致电商、O2O、互联网金融、教育、旅游等行业移动化趋势明显。App开发者们和企业主们正致力打造App内交易闭环,即从商品和服务展示开始,到售前咨询、支付、物流、退换货、售后等全流程在App内形成闭环。   各种云服务也正逐渐转向移动端。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仅在客服领域,到2017年年底超过70%的客户服务请求将来自于移动端。而2014年阿里巴巴“双十一”的现场监控显示,571亿元的总成交额中移动端贡献了243亿元,移动端交易量比例有超过PC端的趋势。   此外,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2014年IT支出大约为3.8万亿美元,企业级市场的容量差不多是整个互联网市场的20倍。毫无疑问,如此庞大的市场,足够孕育出足更多的创业独角兽。   创业:更多70后老兵的天下 “与To C领域不同,To B领域更像是70后老兵的创业天下。更根本原因在于,To B领域比To C的业务更复杂。”左凌烨说。   过去12年里,张溪梦先后在eBay、Petco、Epson、LinkedIn等公司从事数据分析、市场营销、销售和网站等和数据有关的工作。过去五年里,他一手建立了整个LinkedIn和营收有关的数据分析团队。2015年2月,张溪梦离开LinkedIn。   张溪梦认真研究了美国和中国市场,发现美国现已经进入了精耕细作的阶段,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竞争者在蚕食传统企业软件的市场份额。美国商业规则相对清晰,已经没有机会再做大规模的像SAP、Oracle的平台。然而,中国却是一个几乎空白的市场。   在数据分析领域多年的工作经历使张溪梦发现,虽然在美国基于SaaS的云端服务百花齐放,但也造成很多数据孤岛。“这是一个最大的痛点,原因是大数据的数量和数据源头的多样性。”张溪梦说,自己要做的事是数据清洗,就像是把一条污染的河变成清水的过程。“在过去若干年里,大数据分析中90%的工作都是数据清洗,但真正产生价值的是剩下的10%。我们希望我们做的产品能有一天把那90%的工作完全自动化。”目前,张梦溪担任大数据分析公司GrowingIO的CEO。   纪伟国同样是70后。实际上,今年已经是北森创业的第13年了。直到2010年,北森才拿到了深圳创投的第一笔融资,而当时对方看重的也是其人才管理的技术,而不是因为SaaS。2012年,北森进入SaaS领域。“我们当时并不是为了进入一个全新的Sass软件市场,我们要做的是人才管理软件市场,只是做成了Sass的模式,又赶上了Sass的发展。”纪伟国说。   销售易CEO史彦泽则是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人,在企业软件行业有17年的工作经验,曾是瀛海威早期员工。2011年,史彦泽创建了以移动、云、社交三大技术为核心的CRM(客户关系管理)企业,产品包括了名片扫描、客户拜访签到、销售机会等,以帮助企业精细化管理销售。与SaaS鼻祖Salesforce不同的是,销售易CRM一开始就是基于移动端的。   2014年里,销售易CRM全年业绩增长了11倍,公司估值增长了9倍。史彦泽还记得2012年销售易寻找投资的情景,在2012那个时间点,绝大部分VC不会看toB的项目,吃闭门羹是常事。但幸亏红杉资本比较前瞻一些,2013年初,红杉A轮投资销售易,在2014年中追加到B轮,2015年,C轮又用跟投的方式与经纬中国联合投资1500万美元。   今目标的创始人文荣在2005年创业之前,曾给海尔、海信等公司做过大型ERP(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实施工作。而同盾科技的创始团队由前阿里、 PayPal、SAS、ThreatMetrix等顶级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高管和专家组建而成,拥有多项行业领先的专利。   不过,在众多采访对象中,以管理联系人为主的表单工具麦客CRM的CEO李卉是个例外。但这个26岁的姑娘,此前也拥有百度等大公司的工作经验。   “在To C领域,如果你对做的东西足够热爱,就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产品经理。但在To B领域,你面对的是企业客户,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企业员工在不同工作状态下对产品的使用,而且要对接企业内部各种流程。这不是一两天就能积累出来,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开发出来的。”左凌烨表示,与To C领域相比,To B领域创业需要更多的行业积累。共鸣科技陆雨泉也表示,To B企业更需要专家型的人才。   “我们洞悉基础软件领域客户的需求,如果我们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大可能是技术原因。”OneAPM创始人何晓阳说自己认识的很多APM领域专家,在2004年开始在中国推广,到2013年我们结识经纬创投,10年来APM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成功案例,很耸人听闻,于是大家都觉得APM市场毫无价值。” OneAPM是一家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APM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从2013年OneAPM产品问世,先后完成了3轮融资。其中,今年3月,OneAPM完成C轮1.65亿元融资,成为资本领投,经纬、启明创投跟投。   商业模式:盈利不在当下 在转型SaaS模式以前,北森每年都至少有几千万元的利润。但在2010年转型后,北森先后上线了几个版本的招聘软件,结果并不理想,2012年更成为北森历史上做得最差的一年,亏损接近2000万元。   直到2013年5月,北森招聘管理系统升级到V5.0,成为当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招聘软件,北森才重新实现了盈利。   然而,此时的左凌烨却建议他们仔细思考阶段问题。“SaaS这个阶段是不应该出现利润的。如果出现利润,就意味着我们的投入不够,可能给竞争对手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纪伟国说,为此,2014年,左凌烨带着纪伟国等人去了一趟美国。   美国之行让纪伟国发现,公司一开始就有利润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SasS软件不是没有利润,只是它的利润不应该在当期。   纪伟国表示,这才明白了整个SasS的财务模型。不同于传统软件服务商一次性的出售,由于企业服务的软件在云端,这意味着软件的销售收取的是订阅费而非许可费。许可费通常是一次性付款后使用,而订阅费则是在订阅期间逐笔支付。这将形成源源不断的收入,但在它们形成规模之前,公司只能一直处在亏损之中。   “比如传统的软件服务商用友,做一个客户收客户50万元,那么北森可能每年只收取10万元,按5年来收。如果用友有20%的利润,我在第一年应该出现严重的亏损,因为另外40万元还没收回来,就是这样一个逻辑。”纪伟国说,在美国,资本市场对SaaS公司的估值,更看重的是续约率。   “在2013年,老虎基金就和我们说不用着急想赚钱。”今目标文荣说,按照计算,企业使用今目标的价值大约是每年一万元,如果以一千万家企业的规模计算,今目标提供的社会价值就是一千亿,下一步,就是如何把社会价值转化成商业价值。   Salesforce和Workday被看作是SaaS模式最成功的案例,目前市值约480亿美元。其2016财年第一财季(截至2015年4月30日)财报显示,第一财季总营收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23%。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使用该公司的产品,Salesforce进一步上调了2016全财年的营收预期。   Workday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规划软件供应商。2012年10月IPO时,Workday仍处于比较严重的亏损状态。其招股书显示,2007-2011财年,Workday分别净亏损为2478万美元、5148万美元、4994万美元、5621万美元、7962万美元,但与此同时,其营收也呈现爆发式增长。2007-2011财年,Workday营收分别为45.5万、639.8万、2524.5万、6805.5万、1.344亿美元。因此,Workday盈利能力实际上在逐渐改善,净亏损率逐年降低,由2007财年的-5446%降低至2011财年的-59.24%。其IPO首日市值达到95亿美元。而Workday的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营收2.4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达到70%。   “一个健康的To B项目,每年销售额度会有2-3倍的增长,虽然不会像To C项目那样一年增长几十倍,但由于用户粘性高,可以持续收费。等到5-7年后,就可以成为收入数亿元的盈利情况非常好的公司了。”熊飞表示。   在盈利之前,这些公司还将不断面临重大挑战,抵制各种诱惑。七牛云储存刚起步时,就经常会有潜在客户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开发和维护私有云存储系统,并愿意支付一大笔费用。“当时公有云还没有发展起来,说实话我们对于这样赚快钱的机会还是很动心的。但是内部讨论后,我们发现我们这样的团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要做存储软件,就只能放弃公有云线路。”七牛总裁吕桂华说。   此前为海尔、海信等公司做过大型ERP实施的经历,让今目标创始人文荣坚定了只做标准化产品决心。“用户需求老在变,实施团队不得不延长项目工期。而很多个性化需求满足后,用户反而不用。这些都让团队沮丧。”   而北森CEO纪伟国的原则是,只做SaaS,拒绝做安装版。“安装版是一个坑。我们云服务做着做着,就会有客户要求单独研发一个安装版。”纪伟国提到,国内某电信基础设施厂商,因为之前使用的每年600万美元的国外招聘管理系统并不合适自己,而希望北森能够帮他们研发一套安装版,预算是2000万元。“我的产品经理一脸委屈地、眼巴巴看着你,技术人员非常兴奋,也眼巴巴看着你。产品经理的意思是老板你千万别接这活,技术人员的意思老板拿下来吧,拿下来2千万。”纪伟国最后决定,不做。“产品经理为什么那个表情,希望千万的单子不要接?因为接了以后这就是个泥潭,进去你就爬不出来了。用友就有一些项目是从开始2千万元开始做的,但接完了以后,结果做了8年都没有见效。”   左凌烨表示,在企业服务市场,最终对公司的长期评判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收入。在美国成长最快的企业服务领域的上市公司,一般市值是收入的十倍左右。“但做企业服务的团队,都要有足够的耐心。”   本文系作者 Judy·商业与生活 来源:钛媒体 链接:http://www.tmtpost.com/1384535.html
    观点
    201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