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十二张图看懂兼职行业,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 摘要: 进入2015年,全国各地涌现了百余家兼职团队,兼职行业到底有多大潜力?投资人为什么这么关注?创业团队的现状如何? 兼职行业在2015年以前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关注,但是进入2015年,全国各地涌现了百余家兼职团队,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也纷纷出手,一时间兼职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兼职行业到底有多大潜力?投资人为什么这么关注?创业团队的现状如何?   笔者前不久曾与多名该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有过交流,本文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大家梳理兼职的本质、现状、创业团队情况、行业未来发展等多个关键问题。   一、兼职的本质 兼职是共享经济,是对社会闲置人力资源的再利用,对于企业来讲,兼职属于弹性用工,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弹性用工逐渐变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的最佳方案。 二、兼职的分类 很多人对兼职的认知存在误区,以为兼职就是发发传单、做做促销之类的,其实那只是兼职的一小部分,在传统兼职环境下,中介主要服务用人批量大的商家,比如会展、派单,更为长尾、碎片的商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对接,商家的需求会被释放,兼职岗位也将变得丰富。 此外,兼职不仅仅是大学生兼职,还包括社会临时用工,这部分市场存量巨大。 三、大学生兼职 由于大学生存在地理位置集中、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高、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因此是很好的切入点,据课程格子调查,全国大学生中有兼职意愿的占比72%,还要考虑到传统兼职环境恶劣,学生相对比较保守的因素。 四、学生兼职市场痛点 学生兼职市场可谓积弊已久,一方面学生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保障,这样的环境可以使传统兼职市场处于尴尬地位。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碎片需求可以有效对接,平台居中可以提供保障,有很多创业者看到了这个机会。 五、兼职市场风起云涌 2015年的兼职市场犹如当年的团购市场,某位行业内的创业者对我表示,15年兼职创业窗口就会关闭,随之而来的就是洗牌,模式不靠谱、团队大不了硬仗的都会出局。 六、三种主要模式 在火热的兼职创业团队中,主要采取的模式有三种,按照轻重程度划分为:信息平台模式、交易平台模式、重O2O服务模式。 最轻的是信息平台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复制快,随之而来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没有后续的跟进与服务,导致根治不了虚假信息、中介泛滥的问题;而相对最重的O2O服务模式虽然可以牢牢把控兼职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过重,所以复制慢,无法规模化。 七、创业团队情况 在百余家创业团队中,大学生创业团队非常多,一方面由于本身是学生,对兼职行业痛点感触明显,再有就是国家近年来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学生团队多采用交易平台模式,这与其缺乏线下经验不无关系。 八、代表团队:兼职猫 兼职猫起步于广州,是大学生团队的典型代表,曾获创新谷1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采用的模式是信息平台模式,信息主要源于抓取。 九、代表团队:探鹿 探鹿采用的是交易平台模式,曾获蓝驰创投1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创始人周文华系连续创业者周文华系连续创业者,探鹿是业内第一个月交易额突破300万的团队。 十、代表团队:职由我 职由我采用的是重O2O服务模式,曾获15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职由我的前身是传统人力资源公司。 十一、兼职行业的未来 随着劳动人口逐年减少,企业用工需求逐渐增加,未来弹性用工(兼职)将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方式,更多个体可以从特定职位解放出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十二、兼职不是件小事,而是一种趋势 本文系作者 互联网里鱼儿 来源:钛媒体 链接:http://www.tmtpost.com/1338434.html
    资讯
    2015年07月10日
  • 资讯
    【HRTechChina】人力资源科技一周精彩资讯(6.29-7.05) 以下是HRTechChina为您整理的上周(6.29-7.05)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动态   一周行业动态:  【HRTechChina专稿】6月人力资源行业投融资小结 2015年6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14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1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5家,国外9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CRM;在线教育;培训;小工具;企业报销等几大类。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69   【招聘第三方】2015年6月动态 6月份上期作者奶兄为您带来大易科技、兼职乐、微测网、枇杷派、猎聘网、雇得易、金柚网、测聘网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下期为你带来LinkedIn、58同城、汇思、职懂女人心、猎公社、人才学、特微特等最新动态与微点评。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00   “蚂蚁招聘”团队推薪酬SaaS服务“蚂蚁HR” 近日,“蚂蚁招聘”团队推薪酬SaaS服务“蚂蚁HR”,目前的“蚂蚁HR”更像是一家中国版的Zenpayroll,他们的SaaS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完成工资计算发放、个税、社保公积金缴纳等工作。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25   一周融资报道 纷享销客D轮融资1亿美元 纷享销客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为上轮融资的4倍。这是该公司一年之内第三次融资,融资额度和速度均创下行业纪录。在7月1日名为“下一站”的新闻发布会上,纷享销客同时宣布启动开放平台战略,“连接企业一切”。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31   “枇杷派”获A轮4000万人民币融资 “枇杷派”宣布获得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领投,真格、Arbor Ventures、华岩资本、清华北大创业基金跟投的4000万人民融资。“枇杷派”为中小企业HR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机器人”猎头和招聘流程管理服务。作为企业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源管理 SaaS 在今年年中开始集中爆发。提供人才测评、推荐服务的”测聘网”6月初获3500万人民币A轮投资;在线人力资源平台“金柚网”也在同一时间点获7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51社保”在3月就完成了A轮400万美元融资;职位发布服务“找萝卜”获得千万元种子轮融资…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40   员工费用管理工具Chrome River获得1亿美元融资 Chrome River,该公司的软件可以帮助大型企业管理员工的费用,今日记者获悉其从Great Hill Partners筹集的1亿美元,这再次证明toB市场当下仍然大获投资者关注。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创业公司也在开发针对费用报销的软件,2015年6月23日,当时还未上线的易快报正式对外宣布其在2015年5月获得由明势资本与极客帮合投的13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4年10月费用管理 APP“闪电报销”宣布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信天创投。而HRTechChina也报道过专注于差旅费用管理的“宝库”,也已经获得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宽带资本和亚信联创。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64   为女性提供职业帮助的PowerToFly获得650万美元融资 PowerToFly是一家为科技圈内女性提供帮助与服务的网站,帮助职业女性与那些愿意接受远程工作的雇主取得联系。PowerToFly的出现让女性可以远程工作,这使得她们能够更容易保住工作和照顾孩子,而且可以停止在办公室里面无休止的浪费效率。   该公司最近宣布650万美元的A轮资金,Crosslink Capital领投了这轮融资。截止目前,这家公司总计已经获得750万美元的融资。   详细内容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61   一周产品报道: 正点办公 网址: http://www.yikeoa.com/ 创立时间: 2014年3月 创始人:杨先禄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17 简介: 正点办公是一家企业服务提供商,为协同办公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打造云平台,解决办公协同,隶属于广州驿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兼客兼职 网址: http://www.jianke.cc/ 创立时间: 2015年4月 创始人:陈明富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886 简介: 兼客兼职是一个C2B校园兼职招聘平台,雇主可自由发布兼职信息,学生兼职抢任务,兼职结束后双方可以互相点评。   名片扫描王 上线时间:2014年12月在欧美主要国家上线 创始人:丘荣生 报道链接: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871 简介:名片扫描王是一个能够将名片上的文字信息扫描,进行分类处理,自动存入通讯录的APP。它是厦门思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整理:yudan
    资讯
    2015年07月08日
  • 资讯
    集合号总裁Jennifer Jin:创业型人才严重透支,创业者需摆正心态 HRTechChina编者按:本文为集合号总裁Jennifer Jin的内部演讲。Jennifer是中国人力资源行业知名的管理专家。在加入集合号之前,Jennifer历任职渣打银行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及诺华制药东亚区人才发展执行总监,在财富五百强企业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如今其加入创业公司集合号,(集合号于2013年创建于美国旧金山,公司致力于为创新公司、高成长型企业以各类产业机构提供人力资源SaaS软件及管理咨询服务。)   在加入“集合号”3个月之时,她在内部做此演讲,主要聊聊关于在创业过程中对于激情和理想的一些思考,也同时分享了她加入创业公司后的一些心路历程及体会。她认为在创业公司本身就是一次职场重启。如今创业型人才严重透支,那么关于创业者需如何摆正心态,Jennifer给出了若干建议。   以下为Jennifer Jin的内部演讲:   集合号的各位同仁,   到今天,我加入集合号已经3个月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最近关于激情和理想的一些思考。   在加入我们集合号团队和大家一起创业之前,我在财富五百强公司已经工作了二十年, 2014年年底,为了家庭,我决定暂时离开奋斗了20多年的职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做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这个简短的职场“暂歇”却为我开启了另一扇门,里面充满诱惑,挑战和机会,而正是穿过这道门把我带到了大家面前,让我加入了集合号这个生机勃勃的创业团队。   离开北京,初到硅谷的发源地Palo Alto,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让人冲动的创业激情迎面而来。老牌的HP就在安静的Page Mill路上,101公路边还可以看到我的老东家Motorola的办公楼,但人们似乎更加关心如何创业。因为硅谷具有独特的资源,这里拥有众多顶级的投资机构和人才,加上开放的氛围及铺天盖地的创业者论坛、俱乐部和训练营, 给很多有一技之长并心里发痒的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在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两年在创业公司做管理咨询的时间以外, 基本上都在财富500强公司里工作,所以早先我有很强的大公司烙印——尽管一开始我并未清楚地意识到,尽管职业生涯中两年在创业公司的经历已经在我心中深深的扎下了创业和创新的种子。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和张儆合作,才让我又回到了了这个熟悉而又全新的领域,同时也体验了完全不同的工作氛围。初识张儆,他当时问我这辈子想要点什么呢?我当时就在想,我要把我20来年的经验和资源用出去,真正帮助企业成长,真正帮助企业的员工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与张儆一拍即合,就这样我来到了集合号。   开始的几个星期,我其实找不到工作的节奏和方向,但更深层次的挑战其实不是工作内容本身,而是对职场重启的深度思考。所以,今天我希望与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心路与体会,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因为选择加入创业公司本身就是一次职场重启,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一样的。   现在的社会, 不确定是常态, 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大家都这么说, 但做起来谈何容易。 这些年我一直在不断总结我的职场重启的经历, 就像 Reid Hoffman和 Ben Casnocha 在《The start-of you》一书中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创业公司一样,永远不要将现在认定为正式上市版,在技能和心态上,始终保持works-in-progress才能一直进步”。   下面我想给大家讲讲我在路上的体会:   首先,心态需要转变:   第一,要去掉光环。 有位同样在硅谷的朋友曾经告诫我, 把脑袋放开, 口袋才会打开。 之前的20多年,作为财富五百强中国区的高管团队成员,我曾经被前呼后拥,资源丰富, 团队里很多能人可以帮助做细致的事情。 来到创业公司,一切要从头开始, 落差的确很大。从五星级酒店到能省就省或者蹭着住, 从北京的顶级写字楼到业余的办公环境,这一切对我的心态都是很大的挑战。其实,财富五百强企业的光环让个人沾了光,每个人真正的能力和贡献被粉饰了。在创业公司,无论是客户、同事还是股东,都只会因为你的能力和价值认可你,在这里面子不重要, 创造的价值更重要。   第二,没有高大上, 只有经济适用。 以前不看一眼的小费用, 现在看起来很重要。 前段时间我们在硅谷举办的第一届跨国投资及人才交流会的准备工作中, 大家尽量用最低的费用达到最大的满意度的效果, 废了不少心思和体力劳动。一路上我们都在深度贯彻少花钱多办事的创业精神。     第三,做自己真心喜欢和想做的事情。 加入创业公司, 图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做有激情的事情。 也许是很久以来非常想做没做成的事情, 也许是积累到今天可以爆发的事情, 不管怎样, 不是冲着钱来的, 那一定是冲着理想来的。 冯仑在解析他的《理想丰满》时曾提到, 人和钱及理想的顺序要搞对了。 人和理想是要在一条线上的, 理想是目标, 钱会在人和理想间自然浮出水面。 如果钱是目标, 理想就可能不在人和钱的这条线上, 那就会很痛苦了。   第四,空杯心态, 迅速学习 以前适用的,现在可能不适用了。 让你成功地走到今天的所有因素, 可能会变得不再有相关性。 那就要绝对地空杯心态,迅速学习,“病毒式”成长。每当我回想起以前怎么处理类似的情况时, 我都会告诫自己, 是否还适用? 情景不同了, 解决方法就因该不同。   其次,关于工作技能的更新   第一,既要能高瞻远瞩, 又要能亲力亲为,这背后是战略和细节的关系 在渣打银行,有一个说法叫:dance floor and balcony view.  就是说要做到既能投入到“很嗨”的实际工作(跳舞池),又能走到楼梯上看趋势和远景。 在创业公司, 这种跳上跳下的角色转变更加关键, 更加频繁。   在创业公司中,因为公司小,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帮手,所以要做到很细小的事情。 我会为了一个合同找各种资源各种版本,比较,改动,咨询。 这样的事情以前是法律部门的事情。   但是还要保证能够看到公司运营方面的大方向, 比如关键的人才聘用, 组织的架构及分工, 产品的进程和里程碑,与合作伙伴的互动,等等。     第二,要自我驱动。 在大公司里, 因为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所以沟通变得非常重要, 每天收到很多的邮件, 所以你的很多的工作不得不围绕着这些新加进来的事分派工作。 在创业公司, 要做一个真正的自我驱动的人。 当看到有需求时,不必等待其他部门的统一行动,要拎起来做下去,而且可以调动公司内有的资源。   第三,要充分运用资源,也就是英文里说的be resourceful 在职业重启的整个过程中, 这个是最大的体会。 你必须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团队成员,业务伙伴,社区中认识的志同道合的人等等。 这要看每个人在职场中积累的人脉和口碑, 我很庆幸这些年积累的资源远比我想象的多很多, 然后把各种的点连成线, 穿成故事和产品的需求,或者合作的伙伴。   而这个过程中, 我们都是先贡献再索取, 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建立网络, 要专注与如何建立长期的,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   第四,学习能力和纠错能力超强 有了空杯心态,还不够。 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对于不曾接触的领域要迅速掌握基本知识, 而且大胆实践。   大公司因为牵扯的人和部门较多, 很多决定都是要左思右想,充分辩证后才能实施。 创业公司没有时间等到比较完美的方案, 只有快速实施,如果做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能够纠错, 减少损失,方案由此快速迭代。   第五,非常直接的客户和市场导向 创业公司的成败完全取决于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 所以每个人都要对客户和市场有很好的“sense” 直觉。  不仅仅是直觉, 并且围绕客户需求或未来趋势看公司的盈利点。 这样的体会, 在大公司里绝对没有这样直接。     职场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 但创业是新的挑战。 我还在路上。加入集合号3个月来,不断地探寻自我,学习提升,想尽办法解决问题,让我迸发了了关于工作无限的激情,而这一切的基石无疑是你们——集合号远见卓识,又才华横溢的同仁们。   在座的各位中很多人在之前的公司也是高管和团队leader,我非常有幸能够和这样一群既专业又有激情的同事一起为了梦想战斗。出于对集合号企业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大家聚到了一起,这三个月我从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大家个人能力的充分肯定和信任,我可以放心地授权管理。要什么,想清楚,自己主动就去做,然后把它做好,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啊!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的才干最大化地施展,在合作中提升自己。   在我过去20年的专业HR从业经历中,除了一部分和国际接轨的外企之外,本土的HR市场发展几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HR SaaS 软件及第三方服务解决方案的市场无疑是一片超级蓝海,再加上市面上高端HR人才本身也紧俏,HR业务水平层次不齐,HR在高速成长的创业公司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战略作用。我们的产品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应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己任,要把先进的HR工作理念带到更多地公司。我们既要梳理HR管理的先进知识体系,更要真正的引导HR发挥其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促进企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该做未做的事情很多,创业也实属不易,没有了激情,拿什么来支撑我们的理想呢?无论何时何种情况,我希望我们都能铭记当初加入集合号的初心,保持一份自我提升的热忱和好奇,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快乐起来,我期望和大家携手,为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而奋斗。   以此共勉 Jennifer Jin 总裁  
    资讯
    2015年07月08日
  • 资讯
    日本招聘巨头Recruit 3900万美元收购教育科技创业公司Quipper Quipper是一家教育科技创业公司,总部位于伦敦,其分部涵盖包括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在内的9个国家,它为全球150万多名学生和150000名教师提供教育支持与帮助。   日前,日本招聘巨头Recruit以3900万美元收购了Quipper,至此,2015年亚洲的教育科技类公司的交易量持续增长。此次收购是一项战略性举措,使Recruit的教育水平直线上升,并扩大了其k – 12产品在全球的销售渠道。   Quipper,2010年在英国建立,它最初是通过Quipper Quiz手机移动端平台帮助初学者学习语言和数学的。随后,2014年,Quipper推出了Quipper School以及在线学习平台的k – 12,此平台的教学内容与政府认可课程同步。   Quipper School首先在菲律宾创建,之后扩展到了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墨西哥在内的九个国家,现在,它为全球150万多名学生和150000名教师提供教育支持与帮助。   2012年,Recruit因收购全球最大的工作招聘网站Indeed.com而闻名。Recruit一直对教育行业兴趣浓厚,它们也通过两个系统提供教育服务,一个是Benkyo Sapuri(课外辅导),另一个Juken Sapuri(高考辅导)为高考生提供学习辅导。   目前,Juken Sapuri以学习精要高质量数字点播的方式,及较低的月订阅费(平均每月10每月)赢得了市场,打破了原有100亿美元考试产业的垄断。此次收购为它们迅速扩张的k – 12的用户群和准备学生们后阶段的高考建立了联系。   “Recruit以商业领域的“破坏者”和创新者而闻名,它们对如何在科技教育领域发挥作用很在行。最重要的是,我们两个企业对未来抱有共同的愿景。”Quipper的首席执行官Masayuki Watanabe说到。 Quipper 和Recruit 在教育服务领域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正如它们当前的策略一样,强调以低价格提供高质量的服务。Recruit知道如何发展技术并使Quipper的资本增值。Recruit战略突出,在过去的18个月里,它们仅在亚洲的员工就从2名增加到了60名。   “作为一个创业公司,Quipper灵活应变,应对了诸多挑战,但它也存在局限性。Recruit大量优质的业务资源无疑会加速我们公司的成长,”Quipper的营销总监Takuya Homma说到。   随着电子教育平台的迅速崛起,其他类似的教育平台,如美国的Edmodo,近年来也筹集了很多资金以实现转型。在数字化方面,教育部门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但现如今,主导的出版商不断寻求学习和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该情况得到了改善。   数字化的缓慢应用不仅为创业公司提供了机会,也为非传统企业进入教育平台和空间提供了机会,正如马来西亚的企业巨头YTL集团。通过与国家教育部(MoE)的直接合作,YTL发展了Frog Education,一个虚拟学习平台 (VLE) ,为马来西亚10000多所学校提供教育服务。 与Edmodo还有 Frog Education一样,Quipper School 通过云平台来下发作业来简化老师的备课和评估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游戏化的教学元素、对学生详尽的分析、与各国国家教育部同步的课程,以及当地的相关教材和老师,使Quipper 在新兴市场处于十分有利位置。   Japan’s Recruit Holdings buys edtech startup Quipper for US$39M Edtech dealflow across Asia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2015 as edtech startup Quipper has just been acquired by Japan-based Recruit Holdings for US$39 million. The acquisition appears to be a strategic move that will enable Recruit’s education vertical to enhance and expand their K-12 products globally.   Founded in the UK in 2010, Quipper began with Quipper Quiz, a mobile-based quiz platform that helped learners to primarily study language and math subjects. The company then pivoted in 2014 with the launch of Quipper School, an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for the K-12 segment that features content aligned with government-approved curriculum.   Initially launched in the Philippines, Quipper School has since expanded to nine countries including Indonesia, Thailand and Mexico and now serves over 1.5 million students and 150,000 teachers.   Known for their acquisition of the world’s largest job recruitment website Indeed.com in 2012, Recruit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education vertical as they also provide educational services through Benkyo Sapuri (Japanese for “study supplement”), and grade 12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est prep Juken Sapuri (Japanese for “entrance exam supplement”).   Juken Sapuri is currently disrupting the US$10 billion exam prep industry in Japan with quality digital on-demand content and low monthly subscription fees that are considerably cheaper than other test prep alternatives at an average cost of US$10 per month. The acquisition appears to be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link between a rapidly expanding K-12 user base and their eventual need for university test prep at the later phas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Recruit is famous for being a disrupter and innovator of business and has a lot of know-how on this edtech business domain as well. And above all, we share the same vision,” said Quipper’s CEO Masayuki Watanabe.   Quipper and Recruit appear to share a common approach in providing educational services as their current strategy is backed by an emphasis on relevant high-quality content at lower price points. Recruit’s business development know-how and capital will add value to Quipper’s current capacity and strategy which has undergone a growth spurt of two employees to 60 in Asia alone over the past 18 months.   “As a startup, Quipper could be agile and make a lot of trials flexibly but there was a limit to it. With Recruit’s substantial and excellent business assets we can now surely accelerate our growth,” said Takuya Homma, Marketing Director at Quipper.   Similar education platforms such as US-based Edmodo have also raised considerable funding in recent years as the steady switch to educational digital content begins to gain more momentum. The education sector has lagged behind other sectors in digital adoption as the dominant publishers position themselves for a new era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tself becomes redefined.   The slow adoption to digital has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not only startups but also non-traditional players to enter the educational platform and content space as is the case with Malaysia’s corporate giant YTL Group. In direct coope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YTL has helped to develop Frog Education, a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VLE) that provides content and communication services to over 10,000 schools in Malaysia.   Similar to Edmodo and Frog Education, Quipper School creates value by minimising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grading time by providing them with an easy to use cloud platform to create and distribute homework online.   High student retention rates as a result of gamified elements, more detailed data and analysis for each student, and curriculum directly aligned with MoE standards for each country in addition to local teacher input for localisation and content relevancy has put Quipper in a strong position to engage new markets.   The author is the Co-founder and Managing Director of EdTech Asia, a consultancy, information and research hub that fosters a community of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enthusiasts.  Source:e27 原文链接:http://e27.co/japans-recruit-holdings-buys-edtech-startup-quipper-us39m-20150705/
    资讯
    2015年07月07日
  • 资讯
    盘点社区转型在线教育的8大成功案例 摘要: 在时代背景下,我们有一批优秀的教育社区暂时成功转型在线教育平台,凭借社区多年积累的资源,驰骋在在线教育暴风雨中。 社区,我们并不陌生的一个词组,是一群按照各自的兴起聚合成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的特征。在微博、微信时代,社区已经渐渐淡出视野,除了一些垂直化社区、地方性社区等,它们还在仍然坚强的活着,其他都不断依靠各自社区沉淀的内容、群体类别等进行转型。在教育产业上面,同样有着无数的社区存在,特别是留学人士比较熟识的太傻论坛,它是一个从论坛转型到线下培训的社区,依靠庞大的社区用户,来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不过,太傻论坛并非我们所说的主角,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下,在线教育冲击着无数细分的传统教育领域,不少教育机构因此变得无比的困难,或者依然寻找合适的转型路子,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线下培训必然会逐步萎缩,直至线上培训与其平分天下。但是在时代背景下,我们有一批优秀的教育社区暂时成功转型在线教育平台,凭借社区多年积累的资源,驰骋在在线教育暴风雨中。   NO1:极客学院——前身编程社区 慕课、麦子学院、51CTO、微课、开课吧、极客学院等一大批IT在线教育平台中,唯有极客学院和51CTO学院拥有着社区的前身,也是成功转型在线教育的案例。极客学院作为第一个IT职业在线教育平台,在2014年9月22日获得SIG(海纳亚洲)和蓝驰创投的2200美元的B轮融资,而在最近也处于风暴中,从总理现身创业大街时候,是唯一一家被接见的在线教育机构。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7月1日,极客学院已拥有超过百万用户,超过1000门的职业技术课程,5000多课时的课程,据说是唯一突破百万级别的IT职业在线教育的平台。   在极客学院的发展历史上,不得不提及的是EOE社区。创始人靳岩是中国第一本Android开发教材的作者、中国最大的移动开发者社区创办者,拥有着无比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资源。在拥有几十万用户的eoe社区后,通过学员的变化以及时代的机会,创建极客学院平台,为更多的IT人员提供更好的课程学习。在上面,极客学院是无比重视最新技术的课程,多次是首个推出课程的平台,为此给平台赢来无数的赞誉以及品牌的曝光度,而得益于课程内容的精美以及效果,产生几何级别的传播。   而且作为一开始就收费的平台而言,也是一种大胆的举动,不过最终还是暂时成功转型,为此得到顶级创投机构的亲睐的原因之一。极客学院的根基是社区,缺乏社区的用户的导入,就少了一些忠实用户,而且在运营上,平台的知名度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尤其是教育是个慢功夫的行业,或许还没有到风口中心,就已经倒下了。   在极客学院的背后有几个值得参考的东西: (1)高端用户。在平台发展初期,团队就已经对用户做了心理画像,不然不会冒险似的采用收费模式,高端用户是对价格稍微不太敏感的一群人,也是对专业二字看得无比重要的人群,唯有更加专业的人和平台课程才能吸引到这批忠实用户;   (2)机缘巧合。在数以百万的社区中,能够看到一个方向并为之转型的团队是少之又少,而恰恰又是在线教育的火刚被点燃的时候,机会真是一种难以道明的东西;   (3)团队的精良。每个典型的背后都必然有个优秀的团队,因此嘉榔不多说。   NO2:51CTO——IT技术论坛 51CTO社区是从2005年起创建的国内“专注IT技术领域,打造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络平台”为宗旨的平台。至今拥有者10年的历史,而51CTO学院就是背靠十年的社区成长的产品,在2013年7月1日成立就坚定以要让专家用技术成就梦想的目标而前进。据公开数据显示:51CTO学院已经拥有500名讲师,350万学员,18大类126小类的课程体系,3000门课程及50000个视频。不过学院成立的初衷并非为了进军在线教育,而是据创始人之一邱文平介绍说初衷想要激活陷入瓶颈的 51CTO 网站,因为社区进入第八个年头后,超过1000万用户后突然陷入活跃度减速降低,用户不爱上等情况。   在51TCO学院的发展历史上,背景的因素以及出发初衷占据了首要位置,而作为一个拥有十年的老社区,其所沉淀的资源以及用户远远超过极客学院的前身,也因此前者早早进入百万用户行列。作为与IT在线职业平台所不同的是:51CTO更多是针对技术、专家类型的平台,所属的课程才是一个职业教育平台的平台。   不过,51CTO拥有着不少在线职业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老师。作为一家以C2C模式的平台,老师的重要性比起任何东西都要大得多,通过老师自主性生产内容,来为平台填空。而依靠一个十年的社区背景,无数的技术大牛都有一种再度实现价值的感觉,会吸引更多的老师入驻平台,这是两者不可分割,否则都无法形成如今的大势。   51CTO学院除了模式外,值得我们学习有: (1)服务标准化。学院对于学员的服务是相当重视,也是投入最多的一块成本;   (2)平民化。作为一个技术类型平台,有不同的用户画像,而极客学院是针对高端用户,51CTO学院就是更多倾向于拥有少许的技术基础的人群,也为此用户数如此大提供基础;   (3)按效果成交。作为一个付费型的C2C平台,课程的内容以及效果成为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就驱使平台的老师更加注重教研与技术的提升,因为从人性角度,人性是贪婪和虚荣的,谁不想多劳多得。   NO3:C学院——前身信息与服务平台 C学院是CSDN附属的产物,据百度百科显示:CSDN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IT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IT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嘉榔暂时无法获得最新的用户数据,故此省略。   作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CSDN拥有者最资深技术信息以及资源,能够为C学院提供源源不断支援。不过从嘉榔观看平台来说,C学院更多是一个出于布局行的产品,并非是CSDN想要转型培训,但是已经在迈向转型的路子。   从eoe、51CTO等都不断寻求转型的身上,未来CSDN也必将全线进军在线教育,前人可看,不走那是浪费资源。作为在线教育而言,更加希望有背景资源平台进军在线教育,能够为在线教育增添一份色彩。   NO4:果壳MOOC学院——科学网 果壳网是果壳科技的产品,创立于2010年,定位“互联网科学媒体”,果壳网内的热门话题涵盖科学技术、生活健康等领域。果壳网曾先后获得挚信资本和IDG的两轮融资。果壳网作为“中国第一泛科学知识社区”,从诞生之日前就已经具备的教育基因。果壳网拥有着无数个科学小组,而MOOC学院是早已经存在的一个小模块,其前身不过是果壳网一个名为“MOOC自习室”的小组,由于成长最快,成员最活跃,果壳网就单独为用户做了一个社区产品。正是这个实验性的产品,改变了果壳未来的命运。自2013年7月推出以来已经积累了80万注册用户。   2014年12月22日,果壳网获得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好未来领投、IDG等跟投,从而引进教育资本。并且在未来,将会用融资来大力发展MOOC学院,把学院商业化。   一个科学类型的社区引入在线教育,是对社区内容的整理与转型,也是把沉淀的内容最大化。不同于技术类在线平台,科学类的平台更多是以普及知识为主,因为学院的用户成长还是依靠于果壳网的坚持,并不能单独出来。   NO5:seowhy——前身seo论坛 对于seowhy,嘉榔并不陌生,因为我本身也是它的一个付费学员。它是一个专业的SEO论坛,而为此也专门有相对于的技能培训,不过更多是放在YY上面学习,并非真正的在线教育平台。但是自从在线教育进来后,SEOWHY也在转型在线教育,为给更多的学员服务。SEOWHY创始人夫唯老师是拥有资深的经历,本身也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因此对于他而言只是把学习环境变成自身平台上面,而且在用户需求方面,SEO一直都是一个硬性需求,每个企业都需要这类人员。虽然这两年下来,SEO越来越来低迷,但是并不是SEO会消失或者没有用,而在往更深次走。过去我们都用技术或者一些步骤来获得理想的结果,但是现在企业更多喜欢砸钱,而且在百度越来越对付费追求上面,SEO转向一些后续服务了。嘉榔一直记得第一堂课夫唯老师说的一句话:SEO并非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维,在我工作三年里,就体会到和运用这样的思维来做事。很简单的例子:大部分都局限于网站优化,可是SEO是运用到我们中各个方面,比如QQ群排名,微信公号排名,自媒体文章的结构等等都可以用到。   NO6:沪江网——前身沪江论坛 沪江网作为在线教育风云人物,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在线教育火爆中,沪江网以一骑绝尘的速度从一个差点频临倒闭的平台,通过短短两年成长为庞然大物,更是成为在线语言类的头把交椅。   不同于seowhy、极客学院等转型,沪江网的转型是自上而下的,经过十几年的在线经验,是一个拥有社区类型和在线类型的平台。从最早切入在线教育平台,社区并无太大的资源,而是一路发展下来,双方相互促进。因此,沪江是论坛与平台相结合的形式,也是沪江最深厚的资本。其2013年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后,2014年9月又完成C轮融资,由百度主导,更在今年4月初完成新LOGO的更好,与好未来、联想等一起用最新的姿态迎接时代。   而关于沪江的东西,网络上面一大批,嘉榔也不多提及,但是要说的是沪江的模式是难以复制,因为它已经圈定好自己的地盘,无论是VIPABC、51talk都只能在用户群体上面来分割市场,因为它们缺少用户沉淀的社区,尤其是如今移动时代,社群的兴起更是让社区与平台类型的产品加速发展。   NO7:家长帮——前身E度教育网 在2014年8月1日,E度教育网更名为家长帮,前者是0~18岁教育信息与资源分享平台。好未来作为首家国外上市的中小学教育机构,拥有者深厚的师资资源,以及教学经验。而本身教育网更是一个资源库,转型为家长帮社区来沉淀用户,进而辅助整体培训业务,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做法。家长帮的进程不同于社区转型与在线教育,而是经历社区到教育培训,再从教育培训到社区,到在线教育的进程。   最后只能说家长帮是承担一家传统教育机构转型线上教育平台的用户基数的积累,尤其是在社区与APP两端入口出发的前提下,也为好未来讲好在线教育故事提供更多的素材!   NO8:100教育——YY教育 YY,国内娱乐的巨无霸,而其诞生的YY教育频道更是无数教育机构心头好。但是YY依然把YY教育的资源倾斜于一个新创建的平台:100教育,作为首个移动端社区诞生的在线教育平台,100教育从诞生起就拥有者无与伦比的资源,因此从托福雅思的免费课程开始,就挑战新东方地位,成为在线教育改革传统教育的先锋人物,也让无数的在线教育平台追随。而且在2014年豪砸五亿多收购郑仁强团队和环球网校,为自身增添一份资深的在线教育经历,也带来一个资深的在线教育平台。   而且从最近完成市场与用户积累后,走向K12教育,并与环球网校形成一条教育产业链,覆盖整个K12到职业教育,而部分课程采用收费模式也是一个平台成熟的需要。   严格意义来说,100教育并非转型的产品,而是YY出于自身的考虑来做的教育平台,因为YY是软件形式,并无平台支持,所不同于上面的几大产品,但是考虑到YY是娱乐性社区,因此也可以是社区转型过的平台,而是YY教育频道转型并非全部。   【作者:黄嘉榔,在线教育第一自媒体(微信号:hjialang),某教育机构从业者,分享教育实践经验,关注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在线教育两千人QQ群:143311349.。】
    资讯
    2015年07月06日
  • 资讯
    【HRTechChina专稿】6月人力资源行业投融资小结 6月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小结 公司 国别 轮次 金额 领域 投资者 报道链接 测聘网 国内 A轮 3500万人民币 招聘 个人投资者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955 大易科技 国内 A轮 8000万人民币 招聘 常春藤资本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585 金柚网 国内 A轮 7000万人民币 人力资源服务 华映资本和红杉资本合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684 易快报 国内 Pre-A轮 1300万人民币 企业报销 明势资本与极客帮合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810 兼客兼职 国内 A轮 1000万人民币 招聘 上海鑫游资本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886 Connectifier 国外 A轮 600万美元 招聘 True Ventures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783 Fullbridge 国外 1540 万美元 培训 GSV 资本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780 HireVue 国外 E轮 4500万美元 招聘 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578 Udemy 国外 D 轮 6500万美元 在线教育 Stripes Group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575 Colabo 国外 A轮 700万美元 CRM Marker LLC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644 Coupa 国外 第七轮 8000万美元 CRM Crosslink Capital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561 Envoy 国外 1500万美元 小工具 A16z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841 Arcadia Data 国外 A轮 1150万美元 数据分析 Mayfield Fund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661 Managed by Q 国外 A轮 1500万美元 其他 RRE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7792 收购 收购方 被收购方 金额 意义 IBM Blue Box 未透露 通过Blue Box,IBM将可以帮助客户快速的集成云应用和自有系统到基于OpenStack的云平台。 2015年6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14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1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5家,国外9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CRM;在线教育;培训;小工具;企业报销等几大类。   6月3日,大易科技宣布正式完成8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证大集团、光大资本联合投资。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大易科技CEO申正刚先生,与常春藤资本魏峰先生、常春藤严恺先生、光大资本马建功先生,以及证大集团戴卫新先生接受HRTechChina在内的数家媒体记者的访问。大易科技CEO申刚正向记者坦言,这种融资速率在B2B领域是非常罕见的。对于未来计划,申刚正表示企业将利用这比资金,向免费云招聘业务市场发力,未来还会提供免费的增值服务。云招聘模式的软件系统未来将越来越倾向于重视服务而不是软件本身。   测聘网在6月宣布获得了来自个人投资者35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HRTechChina就曾报道过在今年年初他们曾获得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据悉测聘网计划今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正进行股改,据称已经有投资机构确定参与挂牌当日定向增发。   “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国内招聘产品的标配。一般是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简历进行数据挖掘、归类,之后按HR需求进行推荐;当算法相对成熟后,也会进一步对职位模型进行分析,实现招聘方和求职者的双向匹配。TalentBot, e成也都在尝试进行求职者、职位双向分析匹配。前者的CTO王兟曾做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的大数据挖掘产品,后者最近则请到了百度凤巢核心算法组的骨干。   专注做大学生兼职领域的初创公司已经不在少数,探鹿、同学帮帮、口袋兼职也已拿到不少融资,但今年4月份上线的“兼客兼职”仿佛来势汹汹,并在不久前宣布获得千万级A 轮融资,正式进入大学生兼职领域的竞争中。兼客定义为专注为大学生找兼职服务的平台,有兼客端和雇主端。   目前的大大小小的细分领域林林总总,既有拉勾、周伯通,还有专做程序员的100 Offer、专做硬件的硬聘网、做后端SaaS的金柚等。现在还剩下的大蛋糕,就要数(以校园和自由职业者为主的)兼职招聘和蓝领招聘了。   广义上的蓝领招聘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线下的运作模式已经比较固化,互联网招聘想介入,需要突破重重壁垒;而校园兼职的利益链条则相对清晰简单,从2015年初开始,这个领域迎就开始迎来了一个小爆发。   专注做人力资源服务的金柚网在6月宣布获得7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华映资本和红杉资本联合投资。金柚网是一家借鉴Zenefits模式,提供特色有爱的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通过切入企业社保问题,用B2B+O2O的模式构建壁垒,定位是改变整个人力资源服务的逻辑思维,自下而上开发人力资源产品。   同样从社保切入的“51社保”3月完成了4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永宣资本、九合创投跟投,公司估值1.2亿人民币。   2015年6月23日,易快报正式对外宣布其在2015年5月获得由明势资本与极客帮合投的13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这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报销APP创造了国内SaaS领域在产品上线前完成融资额的最高记录。   的确,费用报销管理是所有企业的必有职能,对于企业而言是刚需,但是如何更好地切入,如何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企业的报销痛点,这不仅对于易快报等专注企业报销的企业来说,不仅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除了“易快报”之外,2014年10月费用管理 APP“闪电报销”宣布完成数百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信天创投。而HRTechChina也报道过专注于差旅费用管理的“宝库”,也已经获得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宽带资本和亚信联创。而在国外,7月初员工费用管理工具Chrome River宣布获得1亿美元融资。   2015年企业服务行业备受资本关注,看似平静的企业级应用市场背后,其实在酝酿着极大的变数,企业级市场很可能迎来一轮爆发式的增长期。在“互联网+”和工业4.0战略的推动下,企业的互联网化正成为行业巨头觊觎的另一块蛋糕,企业级服务市场在美国的发力就是鲜明的例子。   据不完全统计,在2014年,美国的科技市场共发生了277起并购事件,其中有80起是在企业服务领域,占比近30%;而美国的TMT行业在2014年吸引到的风投基金约为300亿美金,其中企业服务类公司的融资额占比超过了1/3。   在近期国内投资领域,包括经纬、红杉、IDG、北极光等多家投资机构,都在不约而同地举行企业服务专场分享会。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公开宣称“2015年是企业服务类公司的元年“。   HRTechChina编辑部:yudan                
    资讯
    2015年07月05日
  • 资讯
    如果你的员工同时为 N 家公司工作,该怎么给他发工资? 两周前,加州有两起案件先后审理,陪审团给出的结果很有趣。这两个案件分别关于 Uber 和拼车应用 Lyft 接活的司机应该被算作正式员工还是合同员工。   Uber 对此争辩说,由于平台上大多数司机都是有其他正式工作的,他们选择 Uber 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种自由度和灵活性,没有成为正式员工的必要性。另一起案件中,有一些 Lyft 司机认为,他们被规定了每单的价格和不按规定操作的风险,基于这些限制,他们应该被算作正式员工,享受一些保障和福利。   正式员工(employee W2)和合同员工(contractor 1099)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在美国,这两种雇佣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 W2 类正式员工的收入会通过雇主自动扣除税款,同时公司需要按照法律保证员工培训、保险缴纳等一系列事务的完成;而 1099 类合同员工由个人主动按季缴纳税款,雇主不需要保证其最低工资,也不需要为其缴纳保险。综合来看,使用合同员工可以为这些利用按需经济的公司节省近 30% 的开支,拿用车来说,车辆保养和油费这些费用也都省下了。   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司机希望通过合同工“升级”雇员的方式获得更加稳定的订单和收入,而平台希望保持合同工接活这种低成本的运营方式。   那么,案件的审理结果如何呢?   这也是最有趣的部分。根据福布斯的报道,针对 Lyft 的案件,陪审团拒绝了司机的转为雇佣员工的请求,而在 Uber 的案件中,陪审团又拒绝了 Uber 将其司机继续算作合同员工的请求。   也就是说,司机想“升级”陪审团不愿意,平台想“阻止司机升级”陪审团也不愿意。这样的结果看上去是自相矛盾的,加州地区法官 Vince Chhabria 对此的评论是,加州在 20 世纪制定的员工分类方法好像已经无法解决这个 21 世纪的新问题了。   是不是所有的按需经济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与用车行业不大相同的是,在很多物流相关的行业,有一些公司开始纷纷将合同员工转为雇佣员工,比如“拍立送”的物流初创公司 Shyp、另一家初创物流公司 Parcel 和当日送达日用杂货的 Instacart。   其中,Shyp 在近日的声明中称,从他们进入的下一个城市芝加哥开始,所有在平台上运送货物的员工都会是他们雇佣的快递员,而现有城市的那些运送人员也会在明年 1 月 1 日起变成公司正式雇佣的快递员。   对于快递业而言,中间复杂的程序可能是公司选择雇佣正式员工的原因。从上门取货,到将货物送至库房交接,然后交给 UPS 等专业物流公司运送,此前的库房管理和交接人员都是正式员工,只有快递员是合同员工,而正是这些快递人员决定了顾客的第一手体验。因此,Shyp 的 CEO Kevin Gibbon 认为,即使这样做会增加很多成本,由于这项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公司还是会选择过渡到雇佣并培训专业的快递员这里。   由于两个行业的不同,导致这些公司在员工类型方面的态度也有较大的偏差。Kevin 认为成就一个经营长久的公司,改善行业中存在已久的痛点,他会选择雇佣正式员工这个看上去不太精明的决策。但是在强调闲置资源的利用的用车行业,这个道理似乎并不能完全套用。   在按需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或许非常值得去思考。   未来,很有可能每个人的雇佣状态都会变得更加立体,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收入来源。新的经济形式出现时,员工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这包括他们的契约类型、薪酬结构、工作方式和其他我们暂时想不到的因素。   如果由公司像 Shyp 这样单方面去执行一些帮助员工“升级”的举措,员工会如何应对?   如果一直无法找到一种平衡的员工雇佣关系结构,业态将会如何发展?   如果你作为雇主,应该如何在不同的雇佣关系之间作选择?   这些问题或许在未来,会有更加确切的答案。   来源:36氪,作者:糖醋
    资讯
    2015年07月03日
  • 资讯
    纷享销客D轮融资1亿美元 启动开放平台战略 纷享销客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为上轮融资的4倍。这是该公司一年之内第三次融资,融资额度和速度均创下行业纪录。在昨日(7月1日)名为“下一站”的新闻发布会上,纷享销客同时宣布启动开放平台战略,“连接企业一切”。 纷享销客D轮融资1亿美元   此轮融资由新投资机构联合前三轮投资机构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创投共同完成,距离去年7月1日宣布B轮融资千万美元整整一年,距离去年12月23日宣布C轮融资5000万美元刚刚半年。   纷享销客发布的最新一组数字显示: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立分公司;员工从去年初的60人增加到1000人;企业注册用户超过11万家;销售收入从去年起持续保持每三个月翻一番,一年内销售收入实现近12倍超高速增长。   去年底,纷享销客提出“连接企业一切”以及“工具+平台+生态”的愿景,现在,这个野心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发布会上,纷享销客宣布开放网站ISV注册通道,并与慧聪网、讯鸟科技、会小二、东方早报等企业级服务厂商和媒体代表一起,正式启动合作伙伴招募计划。     作为“连接企业一切”的一部分,纷享销客的最新产品纷享百川和微营销同时亮相。   纷享销客COO李全良介绍,中国约30%的中小企业建有分销商体系,绝大部分存在严重的沟通和管理问题。纷享百川通过独特的不对称通讯方式,在移动端实现分销体系的实时沟通,各类通知、价格、文档、政策与案例等信息一对多实时送达,有效避免分销商之间信息互串互通,将之前两天的渠道沟通工作量压缩到半小时内完成。   微营销则是一款社会化营销工具,能够将公司背景、产品介绍、商业活动、招聘信息等内容,轻松制作成为H5页面,一键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并实时统计传播的交互数据和效果。   “每个员工都是企业最好的传播者,微营销的智能统计和激励机制将是企业营销推广的必备利器。”李全良说。   据悉,纷享销客内部创业项目、专注于个人CRM应用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客脉,也将于近期上线。   DCM资本董事合伙人林欣禾在当日的主题演讲中说:纷享销客从初期的以销售管理为切入口,逐步扩展到现在的包括直销管理、分销商管理、微营销管理等多个方向。通过企业级微信连接企业内部员工,通过CRM与分销系统连接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分销商和客户,并计划通过开放平台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纷享销客已经从一家专注于工具的SaaS公司,开始转向平台和生态的纵深布局。   近年来,企业互联网市场异军突起。全球CRM与云计算领域的领导者Salesforce,市值接近500亿美元。去年1月,美国企业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融资2.5亿美元,公司估值飙至100亿美元。今年4月,美国企业团队沟通应用Slack宣布获得1.6亿美元B轮投资,成立仅一年估值已高达28亿美元。   国内企业互联网领域,也从不温不火变成创业热点,投资界和互联网领袖企业,则从观望变成积极布局。成立三年半的纷享销客,已经在产品、用户、收入、人才、资金上全面领先。   “中国必将出现百亿美元级的企业互联网公司,纷享销客完全有这个可能。”罗旭说。  
    资讯
    2015年07月02日
  • 资讯
    赶集网杨浩涌:即将完成O2O招聘闭环 [摘要]赶集此次创建O2O招聘联盟的目的,要促进传统服务业从业者拥抱互联网,助力O2O公司快速发展壮大。 6月30下午赶集网宣布成立“赶集O2O招聘联盟”并召开首次线下论坛,赶集网CEO杨浩涌在会上宣布,将重点投资赶集招聘,并表示赶集的O2O招聘闭环即将完成。   杨浩涌认为,“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下,O2O 行业已成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于O2O公司而言,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的关键点是规模化,而决定O2O公司能否快速规模化的核心就是招聘。赶集此次创建O2O招聘联盟的目的,就是要连接海量O2O创新公司和‘手艺人’,促进传统服务业从业者拥抱互联网,助力O2O公司快速发展壮大。”   他同时披露,打造中基层连接器的首要任务是建设以赶集招聘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赶集正在中基层金融服务(赶集预支工资计划、赶集江湖救急)、社交产品(赶集群组)、租房服务(赶集租呗)和人员培训(整合培训供应商)、中基层信用系统(与芝麻信用合作)等几大方向进行产品布局。   在杨浩涌看来,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论调难以经得起推敲。目前已有的互联网服务类产品主要针对网民的共性需求,缺乏针对中基层群体的优质互联网服务产品,这部分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赶集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基层员工总人数为3.3亿人,未来五年预计将增长到3.7亿人,中基层求职人群占了全国就业市场的80%。据测算,中基层招聘市场规模过万亿元,通过招聘连接的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据了解,从今年7月开始,赶集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线下招聘中心,完成招聘业务形态的O2O闭环,定制化满足企业规模化扩张的用工需求。   腾讯科技讯(孙宏超)
    资讯
    2015年07月01日
  • 资讯
    【招聘第三方】2015年6月动态 HRTechChina编者注:此文作者为奶兄(来自公众号:小奶嘴),授权HRTechChina发表。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公众号,单位如需转载,请备注作者以及出处。如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也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前言】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6月份上期将为你带来大易科技、兼职乐、微测网、枇杷派、猎聘网、雇得易、金柚网、测聘网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关键词-融资、发布6月3日大易科技宣布A轮融资8000万人民币;金柚网获得7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测聘网获得来自个人投资者3,5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6月2日国内领先的移动考试服务平台微测网(weicewang.com)3.0正式发布;6月6日枇杷派发布一项招聘界的革命性服务—机器人猎头服务,同时发布枇杷派app上线;猎聘网正式推出招聘行业第一款O2O产品“面试快”;雇得易发布新产品嗨聘;1大易科技【大易科技】6月3日,国内云招聘领导品牌大易科技在上海斯格威铂尔曼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其正式完成8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据悉,大易本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光大资本、证大集团联合投资。【奶兄微点评:大易科技A轮拿8000万有些意外也罕见,而且是在短短两周之内;投资方应该是看中大易科技在ATS行业多年的积累,战略布局人力资源行业企业级B2B业务,大易何时横向切入HR SAAS全面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值得关注。联系起4月份北森刚刚拿到1.1亿C轮融资,HR SAAS的赛道又将多了一位强力的跑男,比赛将更加精彩。】 2兼职乐【兼职乐】 校园兼职平台又出一个新面孔,兼职乐。体验网址www.happyjob.com, 目前产品在石家庄大学城附近进行试点。 3微测网【微测网】2015年6月2日,国内领先的移动考试服务平台微测网(weicewang.com)3.0正式发布。目前推出了免费版本。 【奶兄微点评:微测网是启迪人才测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块业务,之前叫做考试测评服务,简称ATS,为了和招聘管理系统ATS区别开来,改名为微测网。这次推出了免费版本,各位HR可以尝试使用下。具体可以见奶兄微信公众帐号“小奶嘴”6月2日发表的文章《【招聘第三方】移动考试服务平台微测网3.0震撼发布,免费使用!》】 4枇杷派【枇杷派】2015年6月6日,“枇杷派”HR江湖十周年庆典暨HR千人论坛在南京喜来登隆重举办。会上枇杷派CEO赵灵彦发布了一项招聘界的革命性服务——机器人猎头服务;同时枇杷派APP今天宣布首发上线。 枇杷派正使用国内最先进的精确匹配算法进行双向匹配,像全年无休的机器人猎头,为企业和人才提供服务。求职者不用搜索职位、海投简历,只要在网站完善信息,即可被推荐合适职位。企业只要提出需求,枇杷派就会推荐适合的人才,HR不必自己搜索简历和过滤筛选。 枇杷派APP是一款致力于打造HR移动人才库,专属人脉圈的APP。不仅能帮助HR完成招聘任务,更能让HR在此平台展现自我魅力,积累专属人脉资源,形成职场无形财产。 5猎聘网【猎聘网】 2015年6月,中国最大的中高端人才招聘平台猎聘网正式推出招聘行业第一款O2O产品“面试快”。 招聘企业在猎聘网平台上发起面试需求,由合作猎头公司或猎头自由职业者接单,全流程通过猎聘网平台进行沟通推荐,大幅度提高企业的面试效率和成功率。 企业使用“面试快”后,只要猎头匹配给企业HR的候选人一个到场面试即可获得1000-5000元佣金。 【奶兄微点评:奶兄在3月25日猎聘网厦门论坛就听江莉分享过类似的信息,当时江莉讲到猎聘网即将推出一个类似滴滴打车的产品服务,就是如今的“面试快”。奶兄没有使用过“面试快”,具体效果如何各位HR去评估,奶兄掰掰其他的。第一“面试快”的服务方覆盖猎头公司及猎头自由职业者,面试快的推出也许会衍生很多猎头自由职业者、个体猎头、兼职猎头在平台注册,也许会衍生很多猎头做私单;奶兄记得2013年猎聘网推出过猎头等级体系,从猎头身份认证、网络活跃度和求职者评价等对猎头进行规范,野蛮生长会不会破坏之前的规范约束。第二从某种角度来讲给企业的价值是招聘官以此告诉老板他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从招聘流程来讲,从需求分析、渠道开发、简历搜索、意向沟通、电话面试、约到面试、面试这一系列环节,“面试快”相当就是定价了,企业招聘官在没有时间和能力完成的情况下把这段工作外包给猎聘网平台的猎头们来完成。第三给招聘第三方公司带来的影响是,假设猎聘网真的够开放,开放简历库给猎头们,让猎头们来完成平台上的企业招聘需求,走猎上的模式,让猎头们成为猎聘网的分包商,做大平台的流水未尝不可。第四这个其实不是什么创新与颠覆,而是招聘流程的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而已了,从某种角度来讲中国很多企业的招聘水平还是很low的。】 6雇得易【雇得易】雇得易推出一款招聘新产品嗨聘,雇得易同时推出一个全栈招聘官的概念,全栈招聘官是指掌握多种技能,并能独立完成招聘的人。嗨聘集成了从人才甄选到面试的全部功能,嗨聘对于店长直聘的场景非常适用,如咖啡店,连锁,快餐等。 【奶兄微点评:嗨聘第一时间推出,针对HR是免费使用的,奶兄做了极速体验分享,见奶兄微信公众帐号“小奶嘴”6月5日文章《【招聘第三方】雇得易-嗨聘极速体验分享》。】 7金柚网【金柚网】金柚网获得华映资本、红杉资本等机构7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8测聘网【测聘网】测聘网宣布获得来自个人投资者3,5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在此之前,2015年初测聘网刚刚获得2,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加上成立初始天使投资的1,500万人民币,至此融资总额达到7,000万人民币。 【奶兄微点评:上期提到倍智人才动作频频,旗下口袋兼职获得2000万人民币融资,又与大易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旗下测聘网又获得3500万A轮融资;据悉他们又在全国各地布局,开设分公司,中国的Recruit之路似乎才刚刚开始。】 以下内容是奶兄为大家搜集罗列的关于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6月份下期将为你带来LinkedIn、58同城、汇思、职懂女人心、猎公社、人才学、特微特等招聘第三方的最新动态与奶兄微点评。微点评仅仅代表奶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指正纰漏与拍砖。   6月份下期的动态的关键词是上线、成立   6月23日LinkedIn领英社交app赤兔上线;女性就业深度服务平台职懂女人心上线;人力资源交易平台猎公社将于7月15日上线,目前正在封测阶段;互联网创意人才服务平台特微特上线;   2015年6月11日“郑州农管中心联合58同城'线下速聘体验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郑州农管中心举行;苏州汇思投资公司下属的创业孵化中心土建已经结束,开始装修;     一、【LinkedIn】 6月23日,LinkedIn领英专为中国职场人士打造的社交App“赤兔”正式上线!目前开放安卓版邀请码注册。在中国,人才常被喻为千里马,而领英的目标是帮助更多中国年轻人驰骋职场,成为千里马,希望赤兔能够成为一款有温度、有趣、年轻和鲜活的职场社交App。   体验地址:http://www.chitu.cn   【奶兄微点评:有人评价LinkedIn推出赤兔,就犹如腾讯当年推出微信一样,左手是领英右手是赤兔,内部竞争以及平衡问题;当然也有人调侃,LinkedIn在本土化方面显然没有多读书,赤兔虽然是千里马,但用(qi)它的人,比如董卓比如吕布比如关羽,下场可知。。。。。。奶兄正在申请邀请码,准备做个极速体验,届时分享;奶兄想吐槽下logo,怎么看不像宝马良驹的汗血宝马,倒是像小时候过家家骑得小木马。】     二、【58同城】 2015年6月11日“郑州农管中心联合58同城'线下速聘体验中心”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在郑州农管中心举行。   【奶兄微点评:据了解这是58同城的第一家58速聘体验中心,未来58同城还将在全国所有城市布局线下,建立一套从线上到线下全流程闭环的o2o招聘流程;在58收购中华英才网之际,奶兄在和很多人探讨的时候就提到58必然会走线下的道路,或合作或收购传统的人力招聘公司,让他们成为58招聘的最后一公里;另外也可以布局国内地铁城市的地铁商铺,让线下无处不在;当然58强在线上的流量,如何和线下的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共融,这是考验58的整合资源能力的。   当然目前58也出现了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劳网,他们出的中劳云app,也是打造o2o招聘闭环的,也在全国拉了几百家诚信联盟就业服务站,他们一直在叫板58的是58的痛点,招聘职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8速聘体验中心的成立给国内很多传统的人力资源公司一个启示,你们现在应该主动的抱58的大腿了,或合作或被收购或成为棋子,成为58的最后一公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汇思】 苏州汇思投资公司下属的创业孵化中心土建已经结束,开始装修。   这个创业孵化中心有:文林,文化之林;食林,美食之林;语林,鸟语之林;办公室一楼的游泳池采用无边界设计,沿幕墙位置与外界呈现一水之隔。   一流的硬件设施诚招优秀人才合伙和基于HR的互联网公司免费入驻。   【奶兄微点评:奶兄有幸和汇思的高门中多次深度沟通,高总非常之低调;而且奶兄爆料高总就是58收购中华英才网的买家之一;汇思一直在寻求从传统人力资源到互联网+的转型,这个创业孵化中心的投资建设也许是个不错的思路,筑巢引凤。】   四、【职懂女人心】 河南百硕人力资源集团旗下的优途互联网公司打造的女性就业深度服务平台职懂女人心上线。   目前“职懂女人心”暂无开发app,只是通过“职懂女人心”微信公众帐号(iladyjob)跳转到“职懂女人心”的微网站,PC端的网站还在开发当中。   详细情况可以见奶兄的微信公众帐号“小奶嘴”体验文章《【招聘第三方】女性就业深度服务平台职懂女人心极速体验分享》。     五、【猎公社】 人力资源交易平台猎公社将于7月15日正式上线,目前正在邀请HR与猎头进行封测。据说审核通过进行测试的有万元红包。 体验地址:www.liegongshe.com   六、【人才学】 介绍一个利用预测性语言解析技术提供最佳职位匹配的智能招聘平台“人才学”人才学要做的事情就是抛开简历,让求职者在申请人才学系统当中公司职位的时候,申请全程回答系统设置的问题,回答完毕问题,人才学的QuestMatch系统从求职者答案中提取信息,根据求职者展现出品质与职位、公司的匹配度进行排序,供HR参考。 体验地址:http://www.rcxue.com/   七、【特微特】 介绍一个专注互联网创意人才的服务平台特微特,体验地址:http://topwithtop.com/   特微特是腾讯离职员工刘嘉颖的新项目,曾是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特微特以平台的形式,让创意人才不必被绑定在某个具体的企业,而是直接服务于需要完成的任务中,让需求方与创意人才直接对接。特微特有规范的线上交易标准和独立的线上支付系统。   目前特微特的主要服务领域集中于TVC拍摄、互联网产品孵化、营销推广等相关领域,特微特会将优质人才打上各种标签,把优质的需求对接给优质的人才,创意人才只需要专注在创作本身,而不需要去担心合同、商务、法务、结款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奶兄】 我不是大V也不是大师,我是草根,我是屌丝,我是奶兄,我为自己代言。 欢迎各位关注奶兄的“小奶嘴”,让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资讯
    2015年0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