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条
    LinkedIn将于2019年推出ATS 文/Roy Maurer LinkedIn最近宣布,它正在进入申请人跟踪系统(ATS)业务,并计划在2019年为中小型公司发布其人才中心ATS。 该系统与LinkedIn Recruiter配对,后者是该公司的候选采购平台。二十个客户正在试用人才中心; 明年开始实施一项试点计划,ATS将于2019年下半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它面向的是雇员不超过1000人的中小型企业。 “我们不仅在努力使我们的产品更加一体化,还在全面重塑LinkedIn Talent Hub的候选人管理经验,”LinkedIn Talent Hub产品营销负责人Sarah-Beth Anders说。 Talent Hub旨在让招聘人员和招聘经理更容易在单一平台上进行协作,使他们能够在整个流程中管理候选人,并通过入职进行采购,而无需离开LinkedIn。 Anders说,断开连接的系统和重叠工具会导致许多雇主效率低下,并减缓招聘流程,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候选人丢失。 她说,一个综合系统也将支持合作。“我们从招聘经理那里得到的最大抱怨之一就是招聘团队没有可见性。招聘经理经常感到沮丧的是,他们不是流程的一部分,也不知道他们的公开要求的状态。 通过Talent Hub,您可以分享访谈反馈,发表评论,甚至跟踪招聘状况和背景调查的状态。“ 该系统还将让用户利用LinkedIn的大量数据集来做出更明智的招聘决策。“你将能够利用我们丰富的数据来准确了解可用的人才库,并了解候选人如何与贵公司合作,”Anders说。“用数据武装自己可以帮助你设定切合实际的期望,并且通常可以带来更强大的招聘。更重要的是,你会看到谁已经跟随你的公司,谁有机会接触新机会,谁与你公司的人有联系 - 所有这一切都在一瞥。“ SourceCon的编辑Shannon Pritchett是一个网站和源代码国际会议系列,他对LinkedIn构建系统所采用的逆向工程方法印象深刻。“一般来说,大多数申请人跟踪系统都不是围绕搜索建立的,”她说,这使得他们在采购方面感到沮丧。 观看该系统演示的Pritchett解释说,一旦招聘人员开启新的申请,他或她将立即收到与公开招聘相关的人才数据和LinkedIn上符合工作要求的候选人名单。“一旦这个职位上线,你就会立即开始查看搜索结果,”Pritchett说。“当然,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一个采购梦想成真。我记不起任何一个来源或招聘人员曾经将申请上传到他们的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时间,并且可以立即获得一整套合格的候选人。” 候选人搜索结果可以包括以前申请过贵公司的候选人,目前正在招聘公司的候选人,以及表示他们愿意接受新机会的候选人。过滤器可以显示不同候选人的不同类型。 Anders表示,Talent Hub并不仅限于LinkedIn上的候选人。它可以作为一个能够从LinkedIn以外导入候选人的ATS,虽然该系统面向雇主在LinkedIn上进行大部分采购,但仍有计划与其他人才来源和工作委员会整合。 人力资源技术资深人士乔治·拉罗克(George LaRocque)是新泽西州新普罗维登斯(New Providence)的HRWins的创始人和首席分析师,他们认为该产品的发展空间。“LinkedIn在招聘广告和候选人资料数据方面的深度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招聘工作流程和ATS类别,但真正的ATS不能只有一个来源 - Talent Hub必须成为源不可知的真正有价值的ATS,“他说。 同样观看演示的LaRocque表示,Talent Hub令人印象深刻,但“一切都基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工作发布在LinkedIn上,求职者在那里找到了工作。LinkedIn是一个主要的人才来源,尤其是在人才中心关注的细分市场,但它不是唯一的主要人才来源,”他表示,“为了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价值和洞见,他们需要将工作岗位分配给其他有竞争力的人才来源,并接受来自这些资源的人才。” LinkedIn已经通过其Recruiter System Connect与18个ATS合作伙伴(包括Cornerstone,Greenhouse,Lever和Taleo)进行了整合,允许用户在LinkedIn Recruiter和各种ATS之间共享重要的候选信息。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LinkedIn to Launch ATS in 2019
    头条
    2018年12月03日
  • 头条
    重磅启动:2018中国顶级人力资源科技年度大奖评选,致力于中国权威、顶级、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科技大奖! 2018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大奖评选 Welcome to the 2018 HRTechChina Annual Awards! 致力于中国权威、顶级、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科技大奖! 即将过去的2018年注定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 科技发展的起起伏伏,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和落地,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科技生态系统被构建。 改变人力资源科技的格局,改变我们工作的方式和公司组织的管理方式。在这时代变革的过程中,我们中国人力资源科技深入参与其中,广泛的应用实践,让我们的人力资源科技产品极大的改变了企业,改变了工作者。 2018年涌现出非常多有价值的探索,最佳的落地实践,优秀的创业者以及企业中扎实推进科技与人力资源工作结合的卓越经理人们,更有背后推动技术在人力资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人员...所有这些共同构建了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壮丽画面,让我们有机会一起来再次打开中国的2018年人力资源科技画轴。 中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多样化的环境产生了大量独特的应用场景,加上变革过程中的市场环境,使得我们的人力资源科技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借鉴但不迷信,更要超越和引领,这就是中国人力资源科技。 由此我们发起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大奖的年度评选活动,我们将对参与人力资源科技实践的经理人、科学家以及为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做出贡献的机构,产品给予肯定,进行评选颁奖。并且HRTechChina也将不遗余力地为此进行宣传传播,一起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快速发展,惠及人力资源工作者和组织业务发展。 同时号召行业内最优秀最前沿的人力资源科技和服务机构,用户、技术官、企业或者团队,创业者来参与我们的评选,向世界介绍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HRTechChina作为中国首家关注和垂直报道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平台和媒体,自2015年起我们持续不断地为中国行业同仁传递最快最新的全球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影响和引领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多年来我们建立向世界传达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巨大能量和迅猛势力。未来,我们仍将致力于提供及时,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和商业新闻,以及增设更富洞察力的商业深度报道等媒体内容,继续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信息,知识,观点,趋势。 这,就是一场推进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进步的饕餮盛宴,更是一场我们中国自己的人力资源科技产品/机构向全世界展示的绝佳亮相!   颁奖盛典暨高端论坛 时间:2019年1月    地点:上海    规模: 300位嘉宾形式:颁奖典礼   +   高端论坛    年度大奖奖项设置 【产品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创新产品奖(可细分) 【产品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产品奖(可细分) 【产品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AI产品奖 【投资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投资人 【投资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投资机构 【机构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服务机构 (可细分) 【机构类】2018年度最具投资价值的人力资源科技公司 【机构类】2018年度最受企业欢迎的人力资源科技公司 【营销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数字化营销奖 【创业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创业公司 【创业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女性创业者 【实践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科技最佳实践奖(仅限企业) 【实践类】2018年度最佳招聘科技实践奖(仅限企业) 【技术类】2018年度人力资源最佳CTO/科学家/数据官 【个人类】2018年度HR SSC卓越经理人 【个人类】2018年度HR Tech十佳经理人   参与评选的理由 构建和宣传公司和产品及服务的华丽舞台和绝佳渠道 人力资源科技产品与企业需求直接对接的良好时机 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科技传播方案和途径 案例将加入HRTechChina 案例库,并通过平台广泛宣传和阅读 线上线下参与主办方的分享活动,全方位的曝光机会 提升企业曝光率,加强其在细分领域内的卓越表现的影响力 第一时间掌握2019中美人力资源科技发展趋势 成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各领域需求市场的最佳选择 最大化利用评选结果,进行对产品的对外市场宣传 发挥在其领域的领导作用,促进产品创新和行业发展 奖项使用 官方网站 中国领先的人力资源科技的垂直媒体平台-HRTechChina将联合其他知名新闻频道实时播报评选进展和发布评选结果。 官方公众号/微博 HRTechChina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微信号:HRTechChina)独家跟踪评选进展,相关报道将被上万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经理、CEO、人力资源专家、投资人及其他策略性商业决策人士广泛阅读。 综合媒体 评选结果,品牌露出宣传稿件等通过今日头条/搜狐/网易/腾讯等众多国内顶尖媒体进行宣传展示;届时将被广大人力资源阅读和知悉。 海外媒体推广 评选结果及榜单,我们将及时通过Facebook\Twitter\Youtube\Linkedin\NACSHR等海外平台进行推广及发布,届时将被海外的人力资源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人士广泛阅读和获知。   马上参与评选: http://hrtechchina.mikecrm.com/5ca50fL   参与评选联系: 联系邮箱: awards@hrtechchina.com   参展赞助联系 联系人:Annie 联系微信:186 2129 2818 更多信息,随时更新~ 最后更新2018.12.4
    头条
    2018年12月02日
  • 头条
    Workday第三财季财报靓丽,股价创历史新高!营收7.43亿美元   11月29日Workday(股票代码:WDAY)公布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18财年第三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53亿美元,营业收入为7.43亿美元。 相关数据如下: 总收入为7.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3.8% 认购收入为6.244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订阅收入积压为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0% 该公司还提出了第四季度的指导意见。 Workday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eel Bhusri说:“我们的第三季度表现非常出色,并且我们的产品套件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我们扩大了我们在HCM的市场领导地位,欢迎更多财富500强客户加入Workday社区,并随着更多财务组织迁移到云端,加快采用Workday Financial Management。 昨天收盘164美元,市值355.88亿。同时股价达到历史最高价166.36元/股。 “我们期待2019财年的剩余时间,我们相信,我们对客户满意度和产品创新的承诺,加上我们强大的公司文化,将继续带来有意义的增长和客户成功。” Workday, Inc.是企业云计算运用软件的提供商,用于人力资本管理、工资单、融资管理、资助金管理、考勤处理、采购、员工费用管理和分析。公司的应用软件是为全球企业管理复杂和动态的运作环境而设计的,为客户提供高度适用的、可行的和可靠的应用软件来管理重要的商务功能,使他们能够优化金融与人力资本资源。公司于2005年3月在内华达州成立,2012年6月在特拉华重组。 华尔街分析师对升级和积极票据的反应作出了反应。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分析师罗斯麦克米兰将其股票目标从159美元上调至170美元,并将该财报称为“强劲的季度,加速了HCM和FM的ACV预订。”摩根士丹利维持其“增持”评级并将其目标从154美元上调至165美元每股。  
    头条
    2018年12月01日
  • 头条
    人员分析:在人员流动模型中建立可解释性 文/Ridwan Ismeer 最近,我有幸与来自新加坡理工大学的一群才华横溢的学生一起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帮助构建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员分析应用程序:预测员工流动率(此类应用程序的优点、相关性和伦理值得商榷,可以单独讨论)。 摘要:建立一个能够准确预测员工情绪的模型,在0-6个月,6-12个月和>12个月的时间范围内的周转风险。 这两项不可谈判的要求是: 1.准确性:真阳性高,假阳性低。大多数实践者会强调低假阴性,但我们有理由不这么做。 2.可解释性:在人员分析中,模型的可解释性是采用模型的关键。人员分析的最终用户通常想要理解为什么模型要预测它是什么。事实上,GDPR有新的规定要求人工智能的决定是可解释的。 现在,任何分析实践者都可以很快地指出,这两个需求之间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精确的模型很少是可解释的。可解释的模型很少是准确的。但我们想检验这个假设的二分法。因为在人员分析中,仅仅精确是不够的——它需要用户能够理解。 除了我们两个严格的要求外,我们还为团队提供了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指标列表、一个足够大的数据集以及评估以下算法所需的基础设施: 和往常一样,xgboost在预测营业额方面表现最好(引用Kaggle上最常用的算法之一)。事实上,它的TP和FP速率满足了我们对精度的要求。容易解释的模型,如GLM和逻辑回归只是没有比较。 然而,任何以前使用过这个算法的人都可以证明,要想弄清楚它的黑盒子里发生了什么是多么困难。我们可以告诉股东鲍勃的离职风险很高,但我们无法解释原因。 或者我们可以吗? 将可解释性构建到像XGBoost这样的算法中并非易事,但这是可能的。除了向涉众提供处于风险中的员工的姓名之外,我们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平台,用于修改现有的功能,并重新运行模型,以指向导致模型将其评为处于风险中的功能。如果鲍勃去年升职了,模特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吗?是的,它将。如果Bob在一个较小的团队中,模型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吗?是的,它将。如果他的工资比市场上的要高呢?不。瞧。 由于用户需要进行多次迭代才能更好地理解每个案例,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但是它允许我们保持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为涉众提供必要的模型内部工作,以使其更易于解释。 一些免责声明:   1.本帖旨在解决可解释性和准确性之间的错误二分法,而不是鼓励使用个人离职模型。事实上,我甚至会说,诸如加薪和提供晋升等行动绝不应以离职风险为基础。这对精英文化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对一般离职动因的综合分析应该是离职模型所能做到的。 2.首先,关于可解释性的必要性有很多争论。埃尔德研究中心的约翰·埃尔德博士认为,人类过于依赖基于先前经验的确认偏差,无论如何都无法客观地解释模型的结果。辩论还在继续。点击这里了解更多内容。 3.图像中使用的数据完全是基于虚假数据,仅用于说明方法。 4.我有自己的看法。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People Analytics: Building for Interpretability in Turnover Models
    头条
    2018年11月30日
  • 头条
    AI如何帮助吸引人才 文/Andres Richter 通过自动化日常工作,实现灵活性并提高会议效率,AI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保留率并吸引人才。 不久前,您可以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水和奖金来招聘候选人。然而,今天的员工希望工作具有战略性,有趣性和充实性,同时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工作,以追求他们的其他个人兴趣。 灵活性是第一要务 根据德勤最近的一项调查,灵活的工作选择是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最重要力量,其次是自动化提高生产力的潜在好处。 千禧一代希望通过较少的通勤时间来避免时段的交通,以便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时间并消耗更少的化石燃料。他们希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的或平凡的工作,能够满足他们的工作要求,并且仍有空闲时间沉迷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此外,人们期望在必要时,他们可以缩短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缺乏手动和过时业务流程的雇主可能会落后并失去可为公司建立强大未来的员工。 使用人工智能简化业务流程 为了继续招聘和留住优质员工,公司必须利用技术来满足千禧一代对工作场所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随着机器学习和机器人的引入,许多占用大量工时的管理任务变得完全自动化。技术为会计,采购和财务提供了更高的效率,有助于使任务更具战略性。 我们调查了 650个业务决策者,包括各行各业的高级经理,C级和业务所有者,以了解哪些业务流程阻碍了他们,以及浪费时间。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五十五的C级管理人员每周浪费5-10个小时处理行政任务。30%的受访者希望他们可以将更多时间花在战略和规划上。 呼叫中心代理已经使用它来推荐客户问题的答案并制作追加销售和交叉销售建议,充当AI代理商的聊天机器人可以帮助自动化每年大多数企业用于追踪发票异常,差异和错误的时间。 AI代理商还可以代表买方运营以定位潜在交易,并根据参数集和市场条件自动匿名协商最佳条款。签订合同后,如果错过成本,质量或交付KPI,业务管理系统将监控供应商绩效并请求纠正措施。如果供应商没有回应,人类只需要参与。 Bots还可以自动执行月度,季度和年终流程,比较各个独立系统之间的帐户余额,并验证报表和报告的准确性。利用机器学习,机器人将从不同的人类输入中学习,以做出更好的判断,并适应不同会计专业人员的行为模式。 人工智能在会议室 虚拟助手可以消除为多个参与者找到方便时间而经常需要的时间。通过访问电话会议号码,电话号码和Skype地址,AI可以比单个人更快,更高效地联系人。AI可用于安排会议室而非人员,无需为每位员工预留办公空间。工作人员只有在召集会议时才能临时分配到办公室,而不是使用员工徽章。 人工智能也可用于提高会议效率,这是每家公司的目标。微软推出了一款具有强大麦克风阵列的360度摄像头,该阵列使用面部识别来扫描房间并识别会议参与者。麦克风拾取扬声器的声音,然后使用Microsoft的AI软件实时转录会议中的每个单词。这些详细的交易可用于管理行动,并为更好的决策制定建立共识。 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不是一个独立工作的岛屿。要利用AI功能,需要在不同部门,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在不同地点和移动中工作的员工之间自由流动数据。具有嵌入式AI功能的ERP等普及系统可以帮助员工实现更智能的工作效率,而不是更加努力工作,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以上为AI翻译,内容仅供参考。 原文链接:How AI Can Help Attract Talent
    头条
    2018年11月29日
  • 头条
     重度学习者在工作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文/Josh Bersin 译/杨喆   我们刚刚用LinkedIn完成了一些有趣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你想真正享受你的工作,那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主动学习的员工感受到的压力比其他人低47%,高效和成功比普通人高39%,也越愿意承担额外责任,事实证明,学得越多你就越快乐。 我们调查了2400名专业人士,并向他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工作中,你们将时间花在了哪里”“什么让你在工作中感到满足“。 从中发现了七个震惊又直观的结果: 1.工作本身和成长机会是最好的激励 其实你仔细想想就会明白,最鼓舞人心就的是工作本身以及成长的机会,而非免费的午餐。 我经常在员工体验研讨会上提到这一点。当然,我们希望工作环境很好,但归根结底,员工的经验就是工作本身。(注:在中东、东南亚、巴西、印度和德国,“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高于工作本身的性质。) 2.离职是因为无法学到更多 “什么会让你离开现在的工作?”在调查中,人们表示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比加薪重要的多,也比与经理的关系重要得多。 这也加强了我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强调的观点“学习曲线就是收入曲线”,一旦你觉得自己不再成长,就该找份新工作了。 3.工作时间很长,所以在工作中学习并不容易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的,专业人士没有太多的业余时间。三分之二的人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近四分之一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所以如果你想学习和进步,最好在工作流程中就能进行学习。 4.电子邮件占据了很多时间 我们必须努力摆脱电子邮件和短信。根据这项研究,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每周浪费一天的时间在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上,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跳出工作去学习,在流程中学习,在项目和指导中学习,否则我们将无法腾出时间。 这些显然阻碍了我们的成长和学习,所以必须强迫自己远离。 5.尽管如此,许多专业人士还是会抽出时间来学习 我们研究了专业人士在工作中学习的时间,数据非常惊人。 在这2000多名专业人士中,有很大一部分(7%)每周花5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学习:他们读书,上课,看课程,或者做其他事情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职业。 为何他们愿意花如此多的时间去学习?因为非常值得。 6.重度学习者比同龄人更投入、更有效率、更成功 这些重度学习者表现如何?看看数据,你会大吃一惊:他们更快乐,压力更小,更有效率,更自信,也更愿意成长。 当你观察中度学习者和轻度学习者时,也能看到相似的结果,所以即使是花一点点时间学习也很重要! 我还想指出-多学总比少学好。数据显示,重度学习者比轻度学习者的积极效果多3倍。(乌德米的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你必须抽出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7.这不仅对你是件好事,对你的公司也是件好事 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勤对数字转型的最新研究表明(逾4300名高管参与了这项研究),最成功、增长最快、具备数字能力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方式。 这意味着要持续学习,而非一年学一次,这些表现优异的公司中,73 %的员工每六个月更新一次技能,44%的员工在不断更新技能。换句话说,今天成功的公司是那些学得快、且持续学习的公司。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快乐、充满活力的职业,那么就需要把学习放在首位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人士,请打开你的日历,每周抽出几个小时来阅读,参加一个在线课程,或者做一个你自己的发展项目。例如,我经常在周末花时间阅读和自学一些新东西,有了LinkedIn Learning这样的工具,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你感兴趣的话题的视频。 如果你是研发部门的领导或经理,请在你的战略中考虑这项研究。你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导”,还要创造一个让人们学习的环境、促进和奖励发展、寻求新的学习平台,让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学习。 正如Thomas Picketty在《21世纪的资本》一书中所说“在300多年的经济史上,促使财富分配均衡与减少不平等的最主要、最持久的机制便是技能和知识的传播。” 学习是你职业生涯的关键,它也会让你变得更自信快乐。   原文来源:New Research Shows "Heavy Learners"​ More Confident, Successful, and Happy at Work  
    头条
    2018年11月28日
  • 头条
    以容器云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梯度科技获数千万A轮战略融资 近日,专注于提供高性能、稳定、低成本的企业级云计算解决方案专家——梯度科技,正式对外宣布已完成由数字广西集团领投、广投资本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将进一步用于市场开拓、完善产品布局和行业落地,并将依托数字广西重点发力广西及东盟国家云计算市场。 梯度科技创立于2016年6月,是基于Kubernetes 的企业级容器云计算服务商。成立之初梯度科技就获得中科创星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据悉,梯度科技先后完成了军工领域和金融领域最大的容器云行业案例,目前,梯度容器云已经在军工、金融、政府、航天等领域的诸多单位落地实践。 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私有云市场将长期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预计在2018年达到520.3亿元。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或考虑将公司的关键业务迁移至云端。 据梯度科技创始人兼CEO王伟华介绍,从底层基础设施的IaaS到中间平台构建的PaaS,再到上层应用软件SaaS,越来越标准化的服务确实在进一步的接近用户。但在一些规模尚不能支持SaaS,同时在开发测试阶段和部署运维阶段需要对IaaS、PaaS再部署的企业,则面临着许多痛点。如企业在应用开发、运维方面需要一套标准的、成熟的平台进行支撑,高效、稳定难以保证,成本高昂;IaaS局限于基础架构层面,在应用和业务层面支持不够;传统PaaS没有统一的标准,本身实现笨重,平台资源消耗较高等等。 据了解,作为近几年在应用层衍生出的云计算新兴成员——容器云(CaaS),是以容器为资源分割和调度的基本单位,封装整个软件运行时环境,为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提供用于构建、发布和运行分布式应用的平台。当容器云专注于资源共享与隔离、容器编排与部署时,它是一种IaaS;当容器云渗透到应用支撑与运行时环境时,它是一种PaaS。也就是说,它可以为用户一揽子解决构建IaaS和PaaS的问题,是一个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梯度容器云是以Kubernetes+Docker为核心,面向数据中心打造的企业级容器云平台,能够无缝的对接各类基础设施, 如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对应用的部署、管理与监控,支持应用 的自动伸缩、负载均衡、灰度发布、日志分析等;在这基础之上通过提供AI开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便捷构建人工智能开发平台,进行人工智能的产业布局。 王伟华表示,容器云在很多场景下具有IaaS和PaaS两个层级的功能,同时操作简单且更为灵活。在帮助企业用户构建研发流程和云平台基础设施的最大优势是缩短应用向云端交付的周期,降低运营门槛,同时加速企业向互联网技术和业务的双转型。梯度科技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定位在企业私有云计算市场。未来将以梯度容器云为核心,通过容器技术简化企业应用的开发、测试、运维流程,降低规模运营和基础设施的成本,打造支撑包含微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品体系。   原文来源:以容器云技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梯度科技获数千万A轮战略融资
    头条
    2018年11月28日
  • 头条
    中小企业云服务提供商Deskera获6000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全球扩张 新加坡云服务创企Deskera宣布,该公司获得了6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者包括Jungle Ventures、Cisco Investments、Tembusu Partners、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和Innoven Capital。 “从第一天起,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笔投资,我们将为投资组合增加更多的解决方案,并继续我们的全球扩张进程,”Deskera首席执行官Shashank Dixit表示。 Deskera今天还宣布了一个全新的中小企业B2B商业平台Desk。Desk力求将供应商、物流、支付和海关整合在一个集成平台之下。 Deskera通过基于云的平台,为东南亚地区的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Deskera表示,该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经营业务、跟踪账户和财务、管理客户以及雇佣和管理员工。 Jungle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兼Deskera董事Anurag Srivastava表示:“Deskera的产品组合有潜力改变亚洲中小企业的工作方式。” Deskera由Shashank Dixit在新加坡所创办,他现在是代理CEO。 Deskera在全球拥有300多名员工,在新加坡、吉隆坡和雅加达等东南亚地区设有办事处。此外,它还在迪拜以及孟买、德里、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和浦那等八大印度城市设有办事处。   原文链接:中小企业云服务提供商Deskera获6000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全球扩张
    头条
    2018年11月28日
  • 头条
    企业消息创企Eko Communications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进军欧洲市场 专注于亚洲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曼谷初创企业Eko Communications正准备向欧洲进军,与Slack和Microsoft Teams等企业消息应用进行竞争。这家初创公司今天宣布,它已经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并在伦敦(将作为新的商务总部)、阿姆斯特丹和柏林开设了办事处。 本轮融资由SMD Ventures领投,亚航数字投资部门Redbeat Ventures、Gobi Partners、East Ventures和一系列回归投资者跟投。迄今为止,Eko Communications的融资总额达到了2870万美元。该公司于2015年宣布了A轮融资。去年,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向公司战略投资了200万美元。Eko Communications已经为泰国移动运营商True、Radisson和7-Eleven等客户提供服务。 Eko Communications之所以进行B轮融资,是因为其在2019年第一季度进行的全球扩张计划。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Korawad Chearavanont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该公司已经针对目标市场(包括英国、爱尔兰、比荷卢和DACH——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地区)进行了产品本地化。 Chearavanont表示,Eko Communications希望能够扩张至欧盟和美国,因为这两大经济体都比东南亚大得多。此外,由于公司在软件上的支出增加,两大经济体都有更大的企业IT市场,这意味着“Eko要想取得必要的规模,并在移动企业市场上成为全球玩家,这些市场的持续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他补充道。 该公司声称其收入在过去一年增加了两倍多,现在拥有50多万经常付费用户。当然,作为一家企业消息初创公司,必然会面对来自Slack和Microsoft Teams的威胁。然而,将Eko Communications定位为这些服务的竞争对手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客户。 Chearavanont说,Slack和Microsoft Teams主要由知识工作者所使用,这些系统也是为这类用户定价的。“作为一家移动优先公司,我们的目标是那些传统上拥有大量移动优先员工的公司,比如零售业和酒店业。”这些行业中的许多员工仍然依赖WhatsApp或电子邮件等消息应用进行沟通,因此Eko Communications试图让公司更容易从临时沟通方式过渡到更安全、更高效的系统,并使用API等工具来帮助他们整合遗留系统。   原文来源:企业消息创企Eko Communications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进军欧洲市场 Enterprise messaging startup Eko Communications raises $20M for its European expansion
    头条
    2018年11月28日
  • 头条
    专访喔趣CEO储峰: 软件赋能服务,激活用工市场 一、“在日本和美国发生的事情,在中国即将发生” 2015年是储峰的第二次创业,这次创业也成就了他现在的身份——“喔趣CEO”。 2008年储峰来到上海,进入了国内知名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网易,互联网入行三年后的他开始了第一次电商领域的创业。2011年创办悦己网络,2013年创办蓝维互动,首次创业就获得了千万美金风投。第一次创业成绩颇丰,但储峰却不无遗憾地说:“原来想做一件大事,却做成了一件‘小而美’的事情,团队和我都不太甘心。” 2015年,储峰开始第二次创业,当年的同事唐岩带着陌陌上市敲钟给了他不小的刺激,基于第一次的创业教训,储峰认为再次创业就要选择价值足够深,赛道足够远的行业。 当时移动互联网2C端蛋糕已被瓜分得所剩无几,市场上能做的基本被其他人揽下,再去分一杯羹难度不小。储峰回忆说2015年重新出发考虑方向时他们便下定目标要解决长期的痛点,解决足够大的社会问题。 这一决定在现在看来是十分明智的,公司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轨迹一致,也就避免了公司发展被资本裹挟,随着投资热点起伏。储峰带着团队在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创业机构、基金机构调研后感叹道:“在日本和美国发生的事情,在中国即将发生。” 他那时便预想,未来中国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而且会更剧烈。美国和日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在中国很有可能集中发生。美国和日本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新生儿数量降低,生育率不断下降,不婚率提高,而接受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千禧一代也在逐渐远离底层劳动力市场。在日本餐厅随处可见头发花白的服务员,的士司机的年龄也普遍在中年以上。 “在未来十年,社会有效劳动力下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经济开始下行……这些事情在中国会不会同时发生?如果同时发生,那就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社会问题,企业又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萦绕在储峰脑中。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还是要从人出发,互联网和云的兴起,让储峰大受启发——利用移动互联网帮中国企业更高效率地安排人,“当时的想法是未来对企业的价值,管人是价值的一部分,帮企业找人安排人是价值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结合共同解决人力问题。” 2011年互联网世界掀起电子商务热潮,到了第二年热潮遍慢慢回落,打得不可开交的各类电商平台逐渐销声匿迹。储峰根据自己的创业经验指出当线上和线下经济达成平衡以后,线下会构成经济的主体解决绝大部分的人的就业,帮中国传统企业——线下经济体做高效人员管理就迫在眉睫了。 储峰本身是做互联网产品出生。创业初始团队40人,39个研发人员和他自己,这样的人更能跳出专业的束缚看到更多。喔趣之后的发展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抓住时机,铺垫考勤市场 说起当年怎么锁定考勤市场的,储峰难掩兴奋,他笑着说当时发现这个机会的时候自己都非常怀疑,“市场上怎么可能还留着这块肥肉给我们吃呢?” 为了确认不是伪需求,团队等人背着包在广州考勤市场的硬件厂商中一个一个走访,最终下定目标选定考勤市场。 原来,储峰团队们在经过一次次探讨调研后发现,中国生产制造行业和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最底层的刚需是考勤。这些企业中基本素质人员占总员工70%,企业绝大成本花费都在这些人员身上,而同时对他们的管理不能靠自觉性,必须靠纪律。因此考勤就关系到成本和纪律问题,这是企业最底层的刚需。恰巧,团队走访发现那时的考勤市场中全是硬件考勤厂商,还没有人想做考勤软件,这让储峰团队们惊喜不已。 “喔趣”的诞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创业初期用户量增长迅速,每天有300~400家商企注册,最快一个月有上千家,短短一年总注册达15万家。 到2016年年底储峰察觉到不对劲。那一段时间,中小企业流失的速度比较快。2016年下半年第四季度的数字特别明显,有时候最多一天有百家企业流失。 经过频繁电话回访后发现,原先在开拓市场的时候,喔趣对接了市场上的考勤硬件,借助硬件帮助喔趣获取用户,但是硬件考勤机的生命周期是两年,这造成了部分客户的流失。 更令人欷歔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死亡率太高了。原来管理着七十人左右的企业团队缩减到十几人也就不再使用考勤机了。这恰恰印证了储峰二次创业之初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动的预判: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企业生存将变得格外艰难。 这时候,钉钉也出现了。 喔趣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中国中小企业也没有为考勤软件付费的习惯,喔趣无法在这上面获得利润。 2016年喔趣融资非常顺利,投人资对喔趣的架构和流量充满信心,但是面对中小企业的流失,储峰坐不住了:“我们不能再讲故事了。”团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未来钉钉在阿里的扶持下会越来越大,喔趣想做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的可能性将不复存在。 三、聚焦核心业务,坚定信念 2016年下半年喔趣搭建了专业的HR团队,中层管理有近1/3是HR背景,对HR的底层理论、市场方向和格局认识也更清楚。 此时喔趣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基本模块都有涉及,并且与其它HR软件不一样的是,喔趣超强的技术团队在写一行代码时就考虑到做要分布式的,层层划分的架构使得喔趣在做各个模块时都很轻松,因为这个架构,喔趣反应速度、迭代速度都很快。 2016年的变化让喔趣痛下决心回归主业,借助良好的组织结构,聚焦现有核心产品,将所有服务功能做深。培训、绩效、招聘板块暂且放在一边,先把围绕灰领蓝领的“铁三角”——深化排班考勤薪酬服务,做所有场景的应用。 “人力资源行业像走独木桥,周围都是诱惑。这时候需要克制诱惑,用未来愿景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储峰说。资本看中喔趣的流量,借用系统推出薪资金融也将有不错收益,但是恰恰是这时储峰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要聚焦,断掉后路。 2017年喔趣进行A轮融资之际,面对热闹的人民币资本市场,储峰毅然选择了美元基金。当时公司已准备上线的薪资贷产品在储峰要求下一律下线,公司上下只做一件事情:把针对中大型蓝领和灰领企业的劳动力管理软件服务做深。 在第三方8月份投资对接完后,喔趣开始正式收费。到12月时,喔趣的单月新增量突破200万。 喔趣在A轮融资遇到的美元基金——DCM创投也对其之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DCM是SaaS行业专业的投资机构,当时他们也在关注着中国的劳动力管理市场。提到如何说服投资人,储峰表示大家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国未来的劳动力管理市场在服务业”。 中国的制造业看起来数量很多,但高端制造业数量并不多,大量人员从事低端劳力劳动;另一方面,企业无力负担养人用人成本,大量制造业代工厂倒闭。制造业里的人工智能机器批量取代人力的同时,服务业却在快速发展。 真正说服第三方的是一组数据。中国服务业的连锁率只有7%左右,但在美国服务业连锁率超过了30%。服务业连锁化代表着品牌和管理,当形成品牌连锁后,人员越来越多,管理量会越来越大。储峰观察到,与美国相比,中国存在大量的个体户、夫妻店,类似这些服务门店没有形成连锁并且缺少人员管理,这一组数据即意味着中国服务行业连锁化在未来还有几倍增长空间,到那时管理工具必然不可或缺。 2018年春节喔趣再次获得一笔由光速中国领投的A+轮融资。2018年11月,喔趣获得由启明创投领投,DCM创投、光速中国跟投的2300万美元的B1轮融资,预计不久将继续完成下一步融资。 四、快速补充团队,成就最大价值 SaaS公司是典型的符合“木桶理论”的公司,它拥有四块板分别代表产品、研发、销售和交付,往往是最短板决定公司的高度。 获得A+轮融资后的喔趣用户增长迅猛,然而快速增量的势头在3月份到5月份又开始趋于平稳。排查原因后,储峰发现了问题:销售放量大,大量商机等着,但是公司在交付上的压力开始显现。 知道原因后的储峰当即补了团队合伙人,请来了前雨花石首席运营官王斌负责运营,引进Salesforce实施方法论,统筹管理项目售前、实施以及客户成功阶段。有了交付领头人,喔趣的交付质量迅速提高,6月份时整个销售数字环比增长40%,同比更是翻了几番,到下半年时喔趣的交付速度已是标准的3000人企业2个月交付,而这个速度还有提升空间。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补充团队合伙人,喔趣的效率令人吃惊。问及挖人独家秘笈时,储峰笑了笑,继而认真地说:“我招人是需要他来顶事,与我互为助手。所以对于那些在原来地方很有能力但不能爆发的人来说,到喔趣来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他表示喔趣要做的事是一定确定的事,但是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因此一定要有正确的人来共同成就这件事。通过一个月密集拜访,带着未来合作伙伴进入团队参加会议,深度理解喔趣和整个团队正在做的事,正是这份“事”打动了合作伙伴加入喔趣。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一般公司企业的期权池设在10%~15%,有一些则设为8%,而喔趣公司成立的第一天便将期权池设为15%,拿到A轮融资后,又增加了10%,相当于25%的期权池。 喔趣为什么这么设置呢?原来,公司成立之初,HR SaaS在中国刚刚开始。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的普及和推进,传统软件向云升级大势所趋,储峰心中一直坚信,在中国一定会出现Salesforce、Workday、Kronos和Recruit这样公司。但是,如何才能成为这样一家价值百亿美金的公司呢?Salesforce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答案毫无疑问:人才。2015年,中国市场上根本找不到专业SaaS人才,没有人懂SaaS。最紧急的时候储峰用了二十个猎头都没有找到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如此稀缺的情况下,他更加明白了谁把人握在手中,谁就会赢。 所以,喔趣当年设了很多期权池,等待三五年团队逐渐壮大,慢慢补足团队合伙人。从一开始第一次创业就在一起的曾任阿里巴巴B2B国际站架构师的潘国均及技术研发团队,经过几年慢慢补足市场销售、交付运营;喔趣团队也从过去几十个人发展到目前200人。 五、“大圣抢班”:从工具到服务的深化 喔趣推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让过去过剩、冗余、无效的劳动力变得有效并产生价值。它不仅帮商家企业准确预测客流量、洞察用工需求,做考勤排班控制过程节省人力成本;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数据维度,考虑到员工状态、技能等因素,为员工合理安排工时,使得员工劳动更有价值。 使用喔趣的智能考勤+排班系统,某连锁咖啡集团负责人表示:“以前门店店长采用手工排班,虽然有想要依据客流量等数据预估工时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系统支撑,给人工计算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现在有了喔趣之后,所有的门店考勤、排班数据都实现了数据化,整体排班也更加科学,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2018年是HR SaaS发展年,喔趣经过两三年的努力,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底层研发和市场培育上,产品和技术在行业领先。此时,面对喔趣系统在客户用工过程中掌握到的最小颗粒的劳动力数据,储峰开始思考:我既然知道我的客户的用工需求,为什么不将服务深挖下去,帮助他们一站式解决招人管人呢? 喔趣的客户是一群灰领、蓝领企业,这些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来自底层,其特点是流动性大、工作不体面、没有工作幸福感,对于企业来说这些人永远留不住,而且人数还在逐年下降。如何提升这群人的收入和幸福感呢? 喔趣的排班系统能够精准地前置预判商家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有效用工时间,帮助企业做精细化管理和更加科学化的用工方式。但是面对一大问题是,企业所需要的底层劳动力在市场上不断流动,依靠中介公司的调转甚至是城市里的“领队大哥”,不仅无法及时响应企业用工需求,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安全也难得到保障。 储峰花了很长时间思考“中间层”问题,终于向董事会提议,打通软件和灵活用工服务渠道。大家懵了:“这不是一家科技公司要做的事情,它听上去更像是一家中介公司该做的。” 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被压下来,也正是活跃在团队里不受传统束缚的基因,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尝试。敏锐察觉到灵活用工服务能够深化机会的储峰带着投资人和董事们走访城市里面的领队“张哥”“王哥”,当下就看呆了,每个人手中都有3~5部手机,处理各种招工信息,底层劳动力市场几百万人都依靠着这几部手机的调度。底层劳动力人口不去上网找工作,都依靠这些城市的“张哥”“王哥”,而这些“张哥”“王哥”没有BD能力,他们找不到客户,客户不搭理他们,只能去人力咨询公司接二手、三手的单子,把人头转卖给人力咨询公司。 没有人保障这些底层劳动人口的利益,出了事只有找领队帮忙协调;更多时候看在熟人份上草草了结。 为了深化服务,同时更好地保障这群底层劳动人口的利益,今年6月,喔趣推出一款“大圣抢班”小程序,采取了B2B2C的模式,赋能城市“领队”,并为他们提供一手订单,解决了订单问题,并且大幅提升了这些“领队”的收入状况,一个领队只要保障所掌握的劳动力数量,平均收入可达20万左右。 喔趣独创的招聘平台和抢班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做多层次的用工结构的变革,有效盘活市场存量富裕蓝领劳动力,满足企业波峰、波谷的灵活用工场景。 此外,喔趣还引进专业人员解决合规性问题,维护保障各方的利益。储峰表示在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态度很坚决,预计明年在“大圣抢班”这个项目上投入千万美金。 六、喔趣要做中国的Kronos+Recruit 目前,中国HR SaaS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储峰提到传统EHR产生的营收在5000万-1亿便陷入瓶颈,最重要的原因是产品化不够,还是依赖于大量实施和开发的项目制,复制成较高;要将SAAS化产品相对快速复制,除此又能满足中大型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对产品的底层和架构有更好的要求,同时也需要SAAS企业具备PAAS的底层,这些都需要量的技术人才的持续投入。 喔趣凭借自己先天的技术优势专心研发,铺垫底层,洞察中国的人力资源市场,通过软件赋能客户,和客户一起做组织的变化,搭建更开放、灵活的用工方式,应对未来发展。 中国企业HR信息化的程度还很弱,劳动力管理赛道的全部服务商加起来才服务了数千家中大型企业,市场的普及率很低,因此还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空间。储峰表示:“市场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有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的企业进来一起培育市场,同时邀请更多资本进入,共同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的持续发展!” 来源:HRTechChina 访谈:王文斌  执笔:王粤彬
    头条
    201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