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完成1.5亿元人民币B1轮融资 前海梧桐领投  电子签名行业再获资本青睐。1月10日,在由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e签宝举办的十五周年答谢会暨融资新品发布会上,e签宝宣布完成1.5亿元B1轮融资。据悉,本次融资由前海梧桐领投,清控银杏跟投。 会上,e签宝创始人兼CEO金宏洲表示,电子签名将进入一个智连时代,包括签署方识别更加智能化、审计执行智能化、合同生成智能化等,从而进一步解放人力和脑力。此外,电子签名也将更加普及、公正化,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石。 据了解,此前e签宝曾在2015年12月获得浙银绩优、集素资本的1000万元Pre-A轮投资。2016年12月,e签宝再次宣布完成由东方富海领投、清控银杏跟投的4500万元A轮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e签宝隶属于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创立于2002年。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e签宝通过构建电子签名API ,主要为用户提供包括电子合同签署、数字版权保护、电子证照、电子数据存证等一整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2013年,e签宝率先提出云平台的概念,推出国内首个电子签名SaaS服务,之后,在金融科技、互联网+、大型企业、公共事业各大领域普及了电子签名理念。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e签宝已有52项著作权,16项发明专利,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项目,超过6000万个人用户,40万家企业用户和10亿次签署量。并已与阿里巴巴、百度、淘宝网、支付宝、万科、网易云音乐等各行业领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凤凰网WEMONEY 刘四红/编辑)
    资讯
    2018年01月10日
  • 资讯
    PMCAFF获7500万元A+轮融资,产品经理的社区,以项目外包平台为业务核心,针对中大型客户 36KR徐宁报道 PMCAFF已获得7500万元A+轮融资,由执一资本、沸点资本联合投资。 此前在2016年4月,PMCAFF曾获得阿尔法公社领投的Pre-A轮的资金。并在2016年11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当时估值2亿元,由沸点资本和启诚创投领投,具体金额未透露。 社区起家,外包支撑 36氪此前曾多次报道,PMCAFF诞生于10年前,50多名产品经理经常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讨论最多的是:“我有个问题……”、“我有个事情怎么解决……”、“我有个想法是否靠谱……”,后来就组织了PMcaff社群供大家交流学习,最早的发起人来自百度、阿里、腾讯、新浪等。后来获得了光源资本几百万的天使轮投资。 “现如今,PMCAFF社区已经聚集了35万产品经理,变为邀请制以后,注册量没有特别大的提升。并且,社区相关、线下活动依旧不收费,目前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包大师”,PMCAFF CEO陈建闽(阿德)透露。 “外包大师”是PMCAFF在2016年完成A轮时推出的新产品,顾名思义,是一个项目外包平台。 外包的关键看服务 PMCAFF过去一年基本没有做产品,更多是在迭代甲乙双方的流程体系。 “我们团队的KPI是获得五星好评,”阿德强调,外包大师是直接跟甲方企业签合同,所以直接面向甲方负责,平台出自营全职的项目经理,并且包括后续的测试服务,从而保证项目的交付质量。阿德认为,外包的本质就是服务,想要客户来源的类型发生变化,则要提升服务质量。 据悉,自外包大师推出以来,2017年一共交付了200多笔订单项目,客户包括什么值得买、医院等各行业类型,客单价在18万元。坏单率在1.8%,其中一半是因为甲方资金链不足导致。订单的二次购买率在52%,平均成交周期是13—21天。而这些,是由外报大师10多个项目经理完成的。目前,他们的并行项目数在45个订单,也就是人均4.5个订单。 外包大师是采用双向抽佣制,2017年的收入在数千万,阿德预计2018年会达到5000万-1亿元。而融资后,将会在西安组建一个服务团队,扩大接单能力。 切中大型客户,业务多向延伸 阿德概括了一下2018年的三点规划: 1.PMCAFF将外包分为几类,原来的“牛蛙大师”产品——即平台只负责解决信息不对称,由甲乙双方自行匹配,之后会通过区块链技术将智能合约的过程纪录下来,完善信任机制。 2.而PMCAFF/外包大师之后将着重发力中等订单,偏向需要重度服务的中大型企业。按照阿德的话来说:“这个行业应该向东软看齐。” 3.针对项目经理反复沟通需求的痛点,PMCAFF自研发了at desiner产品,相当于产品界的批注工具,据悉会于近期上线。 此外,36氪还得知,PMCAFF也顺便做了猎头服务,没有大规模推广,主要是服务一些熟客户,核心目标是提高平台数据的真实性,该团队目前可以独立实现盈亏平衡。 还值得一提的是,PMCAFF跟一些基金正在联合孵化项目,由基金出钱,PMCAFF负责指导,并且会在所孵化的项目中占据一定股份。   原创文章,作者:徐宁。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资讯
    2018年01月09日
  • 资讯
    重磅报告:2017年,中国最顶尖高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 数据来源:C9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最近,各大双一流高校都在公布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C9高校中除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其余7所也都公布了各自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校联盟,九校联盟(简称C9)一直以来被喻为中国高校的“常春藤联盟“,是中国高校教育顶尖力量的代表。根据7所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青塔小编对其毕业生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与2016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2016年,中国顶尖名校毕业生都去哪儿了?),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顶尖高校就业情况变化。 后续待双一流高校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全部公布后,青塔将对所有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欢迎持续关注。 顶尖名校男多女少 从7所C9高校公布的报告来看,2017届毕业生最多的学校是浙江大学(11428人),毕业人数最少的是清华大学(7058人)。其余几所学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北京大学9463人,上海交通大学8595人,哈尔滨工业大学7559人,南京大学7821人,西安交通大学7296人。不过,C9高校中毕业生人数最少的应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中科大毕业生仅5101人。 从男女比例来看,7所高校男生数量都多于女生,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男女比例最多,达到2.36:1. 出国(境)深造率呈下降趋势 各顶尖高校出国深造主要来自本科生。其中本科生出国比例最高的是北京大学,超过30%。此外,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本科生出国比例也超过了28%。出国人数方面,则是浙江大学最多,毕业生共有1327人出国(境)。与2016年顶尖高校出国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各大高校对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人数和深造率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从各顶尖高校毕业生出国(境)的高校来看,超过半数毕业生都选择了美国高校。其次是英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区高校。 绝大多数毕业生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根据统计,C9高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流向地区首选皆为本地城市,除本省市之外,北京仍旧是毕业生的首选,选择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也较多 。 C9高校中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生有超过45%的毕业生选择西部地区就业,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则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部地区。总体来看,绝大多数顶尖高校毕业生都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华为依然雄居接受C9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企业 从7所C9高校实际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签约较多的单位主要包括各大知名互联网公司、国家重点央企等。不过,与2016年一样,今年华为依然成为接受7所C9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企业,七所顶尖高校进入华为的毕业生分别有:北京大学(122人)、清华大学(182人)、浙江大学(446人)、上海交通大学(237人)、南京大学(256人)、西安交通大学(365人)和哈尔滨工业大学(269人)。 值得关注的是,与2016届毕业生相比,各大高校2017届毕业生去华为就业人数均保持大幅上升。 三所高校毕业生平均年薪过12万 7所高校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明确公布了毕业生薪酬水平,其他高校则未提及相关内容。 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暂定年薪为13.34万,相比2016年提升近20%。其中研究生年薪明显高于本科生。在薪资方面,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2.78 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4.60万元。本科生年薪集中于9-11 万元,最高可达42万元。研究生年薪则集中于 10-13万元, 最高可达48万元。总体而言,薪酬与学历成正相关。调研数据显示,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薪酬均值为 12.75 万元/年,中位数为 11.00万元/年。总体而言,研究生的薪酬水平高于本科毕业生。 顶尖高校少有人创业 这几年创新创业非常火爆,不过从C9高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各大顶尖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只占极少数。据统计,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创业人数为68人,创业领域主要集中于新媒体、互联网和文化创意。北京大学校本部创业人数为50人。浙江大学则和清华大学一样,有68名毕业生直接创业。上海交通大学选择直接创业的仅有26人。 下面来看看7所顶尖高校2017届毕业生的详细就业情况(由于图片较多,信息量较大,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清华大学2017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有7058人(不含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其中本科生3119人(44.2%),硕士生2554人(36.2%),博士生1385人(19.6%);毕业生中,男生4627人(65.6%),女生2431人(34.4%),男女生比例为1.9:1。 毕业生去向 出国(境)深造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出国深造人数为112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7%,毕业首选地区为美国,占比超过67.8%。按照2016—2017《泰晤士报》大学排名,其次为英国(8.3%)和中国香港(5.3%)。 按照2017-2018年度《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中超六成在世界排名前50名高校中就读。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有70.8% 、52.3%和43.3%的人在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就读。 出国(境)深造毕业生赴《泰晤士报》排名前50名大学情况 重点就业单位 根据统计,接受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15人以上的单位,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等重点企业。具体如下: 签三方就业15人以上单位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签约单位以企业为主,达签三方人数的66.8%,其中国有企业达32.3%。 就业行业分布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签三方就业单位就业毕业生单位分布 就业地域分布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广泛,近半数选择到京外单位就业。毕业生到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为4.6%和7.5%。 毕业生签三方就业单位所在省(区、市)分布 自主创业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直接创业人数为68人,其中本科生16人,硕士生45人,博士生7人。创业毕业生主要来自美术学院(23人)、经管学院(14人)和计算机系(5人)。 北京大学2017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2017年北京大学全校毕业生(含医学部)共计9463人,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全校总体就业率为98.43%。其中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7462人,本科生2645人(35.45%),硕士生3604人(48.30%),博士生1213人(16.26%)。校本部男生共有3982人,女生3480人,男女比为1.14:1。 毕业生去向 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北京大学校本部就业率为98.85%,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20.37%,出国(境)比例为15.64%,毕业后就业比例为62.84%。北京大学校本部2017年毕业生去向如下: 出国(境)深造 2017年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出国(境)留学人数为1167人,占比15.64%。毕业生首选目标国家(地区)为美国,占比超过62.81%。 根据2017-2018年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共有645名毕业生赴世界排名前50高校留学深造,占出国总人数的55.27%,其中本科生有62.25%毕业生在世界排名前50高校就读。 毕业生赴《泰晤士报》排名前50高校人数统计 重点就业单位 根据毕业生就业单位统计,录用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如下: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2017年,北大校本部共有2421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从签约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到52.34%(其中以国有企业为主,占30.44%);到机关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签约人数的25.40%。 就业行业分布 在所有签订三方协议的毕业生中,84.18%的北大毕业生签约集中在金融业公共管理信息传输教育科学研究与技术等行业。具体分布如下: 就业地域分布 在所有签订三方协议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留京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1.68%,相比2016届毕业生46.22%的留京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除北京外,广东、上海以及华东地区也吸收了近37%毕业生。 自主创业 2017年,北大校本部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50人,与上年度相比有一定增长。创业毕业生中本科生10人,硕士生35人,博士生5人;理工科毕业生30人,人文社科毕业生20人,创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教育类企业和文化传媒等企业。 浙江大学2017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有 11428人,其中本科生 5493 人,硕士生 4360人,博士生 1575人。毕业生中,男生为 6684人(58.48%),女生 4744人(41.52%),男女比例为1.4:1。 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毕业生去向 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有2649人在境内升学,1521人出国(境)深造,6940人实际就业,318人未就业。2017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分布图如下: 国内升学 本科毕业生:浙江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2077人录取为境内大学或研究所的研究生,境内升学率为37.81%。 2017届共有1982名本科生升学至境内“双一流”(A类)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占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人数的95.43%。 2017届本科生在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深造的人数分布 毕业研究生:2017届毕业研究生共有383人被录取为境内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博士生,升学率为8.78%。其中共有373名硕士生学至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占硕士毕业生升学人数的97.65%。 2017届博士毕业生共有189人在境内攻读博士后,比例为12%。其中到双一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的人数达到139人,占比为73.54%。 出国(境)深造 2017届共有1327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24.16%。出国深造(境)率较去年下降1%。 浙江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赴世界 100强(据 2017USNews 全球大学排行榜 Top100 院校排 名)深造人数为754人,占深造总人数的 56.82%。其中世界前100高校中,去往美国高校就读毕业生最多。 重点就业单位 共有52家单位吸纳2017届毕业生15人及以上,这些单位共吸纳 2135 名,占总就业人数的 30.76%,具体如下: 就业薪酬 为计算均值,现将3万以下按2万计算,40万以上按45万计算,其他按区间值进行计算。浙江大学2017届毕业生暂定年薪为13.34万,相比2016年提升近20%。其中研究生年薪明显高于本科生。 2017届毕业生暂定薪酬学历比较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类企业,比例超过六成。其次是各类事业单位。 近三年各学历毕业生的单位就业性质基本保持稳定。博士生就业的单位分布与硕士生和本科生差异较大。60%左右的博士生去各类事业单位就业,而硕士在20%,本科生在10%左右。 就业地域分布 2017届毕业生实际参加就业的6940人中,主要地区流向依然为浙江、上海、广东、江苏、北京等一线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其中,留在浙江省内就业的毕业生超过60%,留浙比例相比2016年有一定程度上升;在上海、 广东、江苏、北京就业的毕业生达到26.80%。 浙江大学2017届实际就业毕业生的地区流向 自主创业 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2017届毕业生中共有68名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中本科生37人,硕士生26人,博士生5人;男生39人,女生29人。 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上海交通大学2017 年毕业生共 8595 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其中博士生 1265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14.72%;硕士生373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3.40%;本科生3600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41.88%。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人数 2017年8595名毕业生中,男生5305 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61.72%;女生 329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 38.28%。毕业生男女性别比例为 1.61:1。各学历层次男女生毕业 生人数情况 毕业生去向 截至 2017 年 10 月 31 日,上海交大2017 年毕业生就业率为 98.48%。其中,签约就业比例为58.64%,国内升学比例为 22.89%,出国(境)深造比例为 13.75%,灵活就业比例为 3.20%,去向待定比例为 1.11%,暂不就业比例为 0.41%。 国内升学 2017 年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的学生共有 1967 人。绝大多数留在本校升学有1753 人,比例为 89.12%;其次 C9 高校(除本校外)有 103 人,比例为 5.24%;第三为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有 35 人,比例为 1. 78%(见图 8)。到重点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C9 高校)深造率达到 95.43%。 录取上海交大毕业生最多的前十所高校和科研究所 出国(境)深造 2017 年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深造(含出国做博士后)的学生共计1182 人,其中博士 生43人,硕士生129人,本科生 1010 人。 上海交大有67.68%的毕业生选择美国高校,数量上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和地区。其它出国(境) 深造目的地的国家、地区依次为: 英国(83人)、中国香港(66人)、澳大利亚(49人)、日本 (39人)等。 录取上海交大毕业生最多的前十所国(境)外高校 2017-2018《泰晤士报》排名前 30 位大学留学深造人数 重点就业单位 2017 年上海交大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人的就业单位达 62 家。目前,毕业生主要赴军工、电力电网、通信、汽车、装备制造、金融、医疗卫生、互联网等行业领域就业。 就业人数超过 10 人的就业单位 就业人数 10 人以上的单位(医疗单位)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从就业单位分布结构来看,上海交大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企业为主,其中居首位的是国有企业,比例达到 19.93%,其次是医疗卫生单位,比例为19.89%,再次为三资企业,比例为 19.76%。 就业行业分布 下图给出了所有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的比例,其中计算机和软件业、制造业、教育、金 融及科学研究是企业分布最多的领域,合计占到所有企业的 68.73%,完全符合企业对我校专业设置及学生特质的需求。 就业地域分布 从就业地域来看,上海交大毕业生主要就业省市为上海市,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分别为 619人、2248 人和 634 人。除上海市外,上海交大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有: 广东省、浙江省、 江苏省、北京市和山东省。上海交大毕业生总体更倾向于在东部地区就业,博士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硕士生和本科生。 就业薪酬 数据显示,上海交大本科生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16.33 份,获得 7.44 个面试机会,获得 2.45份 offer,平均历时 2.51 个月。研究生平均投递简历 27.28 份,获得 9.49 个面试机会,获得2.86 份 offer,平均历时 2.82 个月。 在薪资方面,上海交大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2.78 万元;研究生平均签约年薪为14.60万元。本科生年薪集中于9-11 万元,最高可达42万元。研究生年薪则集中于 10-13万元, 最高可达48万元。总体而言,薪酬与学历成正相关。 自主创业 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在2017年毕业生中,直接创业的有26人,其中本科生9人,硕士生16人,博士生1人,创立企业23家。 南京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南京大学 2017 届实际共有 7821 名毕业生参加就业。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 3060 人(占 39.13%),硕士研究生 3813人(占 48.75%),博士研究生 948 人(占 12.12%)。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中,男生数为 4173 人(占 53.36%),女生数为 3648 人(占46.64%),男女性别比为 1.14,略高于参加问卷调研的毕业生的性别比(1.05)。 毕业生去向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 98.52%,暂不就业率(拟国内升学、拟出国 等)为 0.45%,待就业率为 1.03%。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46%,硕士毕业生就业 率为 98.77%,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7.68%。(数据截止时间:2017 年 11 月 30 日) 国内升学 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共有22.63%选择国内升学,具体升学去向不明。 出国(境)深造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中 QS 世界大学排名(2018)前 100 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 深造的人数为 575 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 68.13%;QS 世界大学排名(2018)前 50名高校(不含大陆高校)深造的人数为 419 人,占所有出国出境毕业生的 49.64%;《财富》 世界 500 强排行榜(2017)上榜企业中就业人数为 886 人。 重点就业单位 《财富》 世界 500 强排行榜(2017)上榜企业中就业人数为 886 人。部分就业单位如下: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财富全球五百强就业统计表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财富中国五百强就业统计表 薪酬水平 调研数据显示,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薪酬均值为 12.75 万元/年,中位数为 11.00万元/年。总体而言,研究生的薪酬水平高于本科毕业生。 南京大学2017届毕业生年薪分布图 就业单位性质 从毕业生入职单位性质分布来看,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就业前三类单位分别为国有企业 1222 人(24.27%)、民营企业 1204 人(23.91%)和三资企业 768 人(15.25%)。 就业地域分布 南京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就业 4372 人,占 86.82%;在中部地区就业 336人,占 6.67%;在西部地区就业 328 人,占 6.51%。 其中在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就业的最多, 分别达到 2511 人(49.86%)、698 人(13.86%)、404 人(8.02%)、301 人(5.98%) 和 240 人(4.77%),毕业生在江浙沪、广东、北京五地就业的学生人数占总体的 82.49%。 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西安交通大学 2017 年毕业生共计 7296 人,其中本科生 3607 人,硕士研 究生 2960 人,博士研究生 729 人。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生为 4609 人,占 63.17%;女生为 2687 人,占 36.83%。 毕业生去向 截止 2017 年 12 月 15 日,我校 2017 届毕业生就业率 98.45%。其中,本 科生就业率 98.06%,硕士生就业率 99.73%,博士生就业率为 95.20%。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为国内升学、出国出境留学、就业(含签约就业和灵活就业)。去向如下:国内升学 2017年毕业生中,本科生升学比例为50.01%,硕士生为3.85%,博士生为14.54%。 出国(境)深造 出国出境的毕业生 622 人,分布在全球 21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到 QS 排名前 100 名院校深造的毕业生有 366 人,占出国出境人数的 58.84%。到 QS 排名前 200 名院校深造的有 460 人,占 73.95%。 出国出境院校分布(2017QS 排名前100名院校) 重点就业单位 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就业人数排名前 50 家单位共招收毕业生 1775 人,占签约就业 人数的 41.37%。其中本科生 372 人、硕士生 1217 人、博士生 186 人。 就业人数前 50 家单位情况统计 2017 年到国资委直属大型央企就业的人数为 795 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 18.53%。其中本科生 146人、硕士生 574 人、博士生 75 人。 毕业生到大型骨干央企就业情况统计 2017 年西安交通大学到世界 500 强企业(《财富》2017)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达 1318人,占签约就业人数的 30.72%。其中本科生 239 人、硕士生 1012 人、博士生67 人。就业单位为 91 家,占 500 强企业数的 18.20%。 2017 年到世界 500 强企业就业情况统计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就业以企业为主,本科生到企业就业的人数达 84.84%;硕士生到企业就业的人数达 72.49%,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人数为 7.99%,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人数为 7.84%。 博士毕业生就业以高校为主,比例达 43.48%,到企业就业人数为 19.75%, 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人数为 18.12%,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人数为 16.12%。 就业行业分布 2017 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以及 教育,就业人数超过 8%的有 6 个行业。具体如下: 就业地域 从经济区域分布上,西安交通大学2017 届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最高,达45.23%。其中,博士为 65.76%,硕士和本科分别为 45.27%和 33.89%。 2017 届毕业生主要在陕西省就业,达 36.84%,其次为广东省、上海市、北 京市和江苏省,到江西省、西藏和内蒙古就业的人数最少。 2017 届毕业生签约就业单位区域统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毕业生规模 2017届毕业生共计 7559 人,其中本科毕业生 3974 人、硕士毕业生 3047 人、博士毕业生。2017 届毕业生中男生共 5311 人、女生共 2248 人,男女比例为 2.36:1。 毕业去向 2017 届本科毕业生 3974 人,其中国内升学 1995 人、出国(境)留学 548 人、签约就业1251 人;硕士毕业生 3047 人,其中国内升学 404 人、出国(境)留学为 117 人、签约就业 2465人;博士毕业生 538 人,其中国内升学 42人、出国(境)留学 25 人、签约就业 464 人。 2017 届毕业生就业结构及就业率情况统计表 国内升学 本科毕业生 2017 届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升学共有 1995 人,占毕业生总数 50.20%,其中 1447 人在本校、247 人在其他“C9”高校、139 人到其他“985 工程”高校、94 人在其他高校、68 人在科研院所。 2017 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统计表 硕士毕业生 2017 届硕士毕业生中国内升学共有 404 人,占硕士毕业生总数 13.26%,其中 322 人到本 校、40 人到其他“C9”高校、28 人到其他“985 工程”高校、7 人到其他高校、7 人到科研院所。 如表 3-7 所示。 2017 届硕士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统计表 出国(境)深造 2017 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共有 690 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9.13%。出国(境)目的地 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为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为美国 263 人、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38.12%; 澳大利亚 122 人、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17.68%;英国 76 人、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11.01%。 2017 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共有 360 人就读于世界排名前 100 的高校,占出国(境)总人数的 52.17%。注:高校排名依据 2017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重点就业单位 2017 届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人数超过 40 人的有 8 家,分别为华为技术有 限公司(269 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68 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70人)、国家电网公司(60 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56 人)、中国中车股 份有限公司(48 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2 人)、中国科学院(41人)。 2017 届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情况统计表 2017 届毕业生签约国防系统就业共计 1237 人,占毕业生签约总人数的 29.59%,其中签约国防科技工业单 位就业毕业生为 1119 人,签约部队就业毕业生 118 人。签约就业超过 100 人的 国防科技工业单位有 3 个,分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126 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123 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120 人)。 2017 届毕业生到国防科技工业单位(部分)就业情况统计表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按就业单位性质统计,2017 届签约就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1445人)、国有企业(1418 人)和科研单位(509 人),共有 3372 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的 80.67%。 2017 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统计表 就业行业分布 按就业单位所属行业统计,2017 届签约就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01 人)、制造业(871 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96 人)、建筑业(403 人)、教育(390 人),共计 3361 人,占签约就业毕业生总数的 80.41%。 就业地域 按照地区分布情况统计,2017 届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地区,共计 3648 人,占签约就业毕业总数的 87.27%。 2017 届本科和硕士签约就业毕业生按照生源地与就业地统计,本科就业地人数多于生源 地人数为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天津市、江苏省、湖北省和山东省。 2017 届毕业生签约就业地区分布情况统计表
    资讯
    2018年01月08日
  • 资讯
    针对少儿科学教育的「德拉学院」获好未来A轮投资,将基于课程内容研发配套产品 少儿科学教育品牌德拉学院于近日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本轮资方为好未来。创始人王猛表示,A轮融资后,德拉学院将在内容基础上研发配套教具,并将原创动漫IP融入教材和绘本。 德拉学院成立于2014年,现在业务条线主要分为对公板块、直接to C的线下社区实验室和免费的科普音视频节目。 1)对公业务。一是与渠道合作进校,已向中关村一小、中关村三小、清华附中(及集团下中小学)、首师大附小等几十所学校输送STEAM整体方案,包括课程、产品、师训、科学实验室建设方案、科技节策划定制方案,旨在以趣味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科成绩。二是与科普协会、委员会合作,并承接政府相关项目,比如在“科普中国”计划中,通过“手机百度”APP的语音搜索提供AR视频互动内容。 2)线下校区。德拉学院已在北京地区开设5家直营店,在全国开设15家加盟店,保证服务,长期发展直营。服务学员超过1000人,复购率约在75%,平均客单价在200+元/课。创始人王猛表示,建立德拉学院的初衷是让孩子在家门口有实验室和科技馆,从小了解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的工作,开阔视野,接触到更多学科。因此,线下校区的课程也“混搭”了不少学科的知识,并在课程设计时为每节课留有惊喜,保护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3)线上节目。内容更偏科普,免费有利于传播。视频节目每集3分钟,在爱奇艺上按周更新(可以点这里感受下),没有固定演员,学员自愿客串当小讲师。节目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让更多家长在竞赛和分数外看到教学效果。音频节目类似我之前报道的科学队长,征集有经验、能把复杂原理讲透的老师录制专业又有趣的科普内容。   创始人王猛出身于中科院。团队现有70余人,德拉学院从理工院校毕业生中严选并集中培训了20余位教师,产品和研发队伍近20人。德拉学院的核心优势在于自主研发的课程内容和逐步过渡的完整体系。课程覆盖幼儿园到初中,从科普到培优,再到编程等更专业的内容,满足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据介绍,德拉学院2016年营收在500万元,2017年营收约1000万元。 以下为36氪在今年6月对德拉学院的报道全文。 ————————— 创客教育是2017年教育市场的一剂“强心针”。因为不论从概念、政策、还是产品来看,创客都帮助孩子们离科学和“教育+科技”更近了。从进入这个领域开始,德拉学院的创始人王猛就有一个愿景:建立社区少儿实验室,让更多人接触到创客。在在北京地区开了4家直营店、全国7家加盟店之后,德拉学院开始尝试线上,试图用有趣的音视频的方式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在此之前,德拉学院和其它创客品牌一样,对公业务都是主要的营收来源,为他们的课后三点半、科技节项目提供课程解决方案。王猛介绍,目前德拉学院已经进入了10家左右的学校,根据解决方案的内容不同收费不等。 王猛介绍,从成立之初,德拉学员的资金投入基本都在教研上,而教研最核心的就是靠研发部的老师“烧脑”。但是德拉学院的教研综合了很多知识体系,加上教研老师都有专业课背景,因此在教研上有很强的优势,在过去的三年里研发出了300多节课程,现在每周能研发出4节新课。 德拉学院现在的课程内容已经覆盖幼儿园中班水平到初中二年级,有基础课程(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和创客课程(比如工业设计、焊接)两个体系,课程难度分为启蒙、初级、中级、高级四个等级,另外还有100多个元器件。这件事的难点在于,如何将配套的教具(比如试管、烧杯等)整合成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包,而且可以和普通的玩具区分开,这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 除了给学校的STEAM解决方案,在商业模式上,德拉学院还在北京地区开设了4个直营校,佛山、大连、天津等地有7家加盟校,加盟采用品牌授权+课程输出的模式,加盟费每3年25万。 王猛介绍,德拉学院采用线下小班授课的方式,目前每个直营店都有100多个学生,单次课时费在220-240元左右,去年全年确认收入500万人民币(包括对公业务收入),年营收增长67%,已经基本实现了盈亏平衡,预计今年年底在全国范围内会有20家加盟校。 他表示,但从硬件来看,德拉学院的产品会分为三个阶段:零散套材、相对独立且能辅助课程、产品成为主线。也就是说,未来将向C端用户、加盟商直接输出成套产品,这轮融资也将主要放在产品包装和供应链管理上。 在课程上,德拉学院采用相对零散但是却有体系的知识点。在营销层面,家长能够看到完整的课程体系,但实际上课时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设置可以保证随时插班上课,减轻因为等待排课带来的运营压力。另外德拉学院的课程已经基本实现了标准化,一节完整的课程包括教案、实验视频、录屏等等。 今年起,德拉学院将原来的教研组拆分,组成了新的视频部门,开始尝试用短视频的方式做线上传播,加上德拉学院原来在喜马拉雅上推出的音频栏目,王猛把线上的布局比作“科学实验类的下厨房”(类似36氪之前报道过的“玩疯了”),自己搭棚、策划、拍摄、后期,现在已经在爱奇艺上上传了11个视频,另外还有50多个音频节目,视频和音频分别具有娱乐和教育属性,未来会成为德拉学院的常规产品。 原创文章,作者:郝方舟。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资讯
    2018年01月06日
  • 资讯
    这些团队协作应用,提升你在新一年里的工作效率 初入职场的你,在用什么应用参与团队协作呢?如果还在用微信,你应该考虑换家公司了……开个玩笑,不过,进行团队协作的确需要一些更专业的应用,能应对任务分配、团队会议、数据分析等协作的各个环节。 国外的协作工具起家早,可惜来了国内往往水土不服,使用的成本比较高;于是我们看见,过去的一年里,国内似乎能联网的应用就要做社交,有社交属性的就想做协作,里面真正优秀的工具却凤毛麟角,你也许还拿不定主意用哪一家的服务。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少数派年度盘点里有一批团队协作类的国内应用或服务,它们针对团队协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做好了各自领域的基础功能,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还提供能更接地气的使用体验,都称得上是能切实提高协作效率的优秀产品。 Teambition :全程跟进项目 Teambition 是一个集中化的协作应用,拥有任务管理、讨论交流、文件共享甚至日程安排等功能,而且它们都仅仅围绕着「项目」这一中心展开。籍由多平台客户端和强大的通知系统,参与协作的成员可以及时得知项目进度,持续跟进。 不过「集中」并不等于封闭,Teambition 接入了多家服务的插件,你可以使用石墨文档来编辑文档、表格,也能通过金数据完成数据收集,或是用 ProcessOn 绘制在线图表阐述想法,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工具,让它们和 Teambition 一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用。 金数据 :轻松做在线表单 我们在街头常常看见发纸质表格的人员,辛苦却不一定高效;而许多办公室里的同事,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邮件、Excel、微信群中手工统计数据,工作饱满却不够优雅。想要高效、智能的收集管理数据,金数据 就是一个不错的工具。 不需要特殊的技能,从大企业到小团队甚至个人都能使用金数据。同时表单没有严苛的格式限制,用户能依据需求自行制作,金数据会自动将收集过来的数据生成报表,同时还支持团队多人协作管理表单和数据,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应用场景应用场景覆盖调查、报名、信息登记、订单、考试、抽奖等各类场合。 另外,金数据对填写表单的人也很友好,不需要安装额外的应用,在电脑、手机、微信里都可以直接填写,降低了收集数据的难度。 亿方云 :为办公打造的云存储 网盘工具一抓一把,但是个人网盘随时面临关停的危险,不适合用于存储重要的工作文档。亿方云 作为一款企业网盘应用,特殊的地方就在于针对实际的办公需求做了改进。在亿方云里,可以直接搜索、预览和标记文件,而更强大的是可以基于文件直接展开与协作成员的讨论,让团队文件管理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同步。 不仅方便,亿方云在安全性上也不含糊,采用了网银级数据安全保障技术,并且具有合理的权限控制,避免文件的丢失与损坏。近年来,网盘工具的安全性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你需要将工作文件交给云端,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个可靠的服务商。 亿方云 PC 桌面版 的功能最为全面,推荐先试用它,同时配合移动端使用。另外,如果是 10 人以下的团队,亿方云还提供免费服务,让小团队也可以享受到企业级的云存储。 ProcessOn :在线绘制图表 一份清晰的流程图、脑图或者原型图,可以让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更顺畅。ProcessOn 不需要客户端,也不受平台限制,在浏览器里就能协同绘制流程图、思维导图等。 虽然没有桌面级工具的华丽主题,但是 ProcessOn 轻量、免费、模板齐全,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格式不兼容,很适合团队使用。 ProcessOn 除了是一个制图的工具,还是一个挖掘各路干货的好去处。在「推荐」页面里有 ProcessOn 已经整理好的知识框架图和模板,内容广泛,各行各业都有,想快速梳理知识点、套用模版都可以去「推荐」里面淘淘宝。 石墨文档 :更易用的文档协作工具 使用过早期 Word 文档的读者想必深有体会:常常为了几个错别字而来回传文件,非常耽误事。石墨文档 就可以让你避免这种重复劳动之苦,它的文件存于云端,你只需要登录、修改以及在文档内评论,多人可以同时编写,及时保存。不用来回发 Email 修改讨论文档,不用面对面就可以一起对内容进行协作,还有历史记录,细节讨论。出门在外,手机或 iPad 也可以轻松协作和查阅。 说到在线文档,我们很容易想起 Google Doc、Quip,不过石墨文档有着更低的上手难度,只需要微信扫一扫就能添加成员,还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来编辑文档。此外,石墨文档对于表格的支持也更好,提供了更全面的公式,适合用来做流量、收支的统计。 倍洽 :聊天机器人帮你处理信息 倍洽 是一款主打智能化工作流的团队沟通工具,聊天机器人是它最大的特色。通过这些机器人,协作成员不用离开倍洽应用就可以获得微博、GitHub、金数据等网站/服务里的数据,也能通过特殊的命令在应用内直接操控其他工具。对了,要是你在用印象笔记的话,也能直接通过倍洽把笔记分享给团队成员了。 当今的许多项目往往会涉及代码、文档、财务等多个方向的工作内容,倍洽就为此提供了一个集中化处理平台,让机器人来处理机械的任务,可以减少各个应用间的来回跳转、降低成员间的沟通成本,不负「智能」之名。 也许你已经发现,这些协作应用除了本身具备强大的功能,还可以和其他工具联动。对于协作应用来说,开放性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进一步打破协作中的壁垒,你所在的团队不会因为大家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而没法沟通,也不用担心宝贵的数据被某个应用藏着掖着不让导出。 数据收集、存储,文档编辑、讨论,团队沟通、任务分配等等,每个应用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个方面,它们各司其职又能互相协作,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的工作流。 其实参加协作的你也一样,只有把自己融入到团队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资讯
    2018年01月05日
  • 资讯
    微信上线电子社保卡:社保查询一键搞定,目前开通26个城市 近日,由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提供技术支持的新版电子社保卡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社保查询、社保缴费以及查看医保所在地可享受的线上服务等各种功能。 与此同时,新版电子社保卡也将加速微信医保支付落地。目前,微信医保支付已与全国27个省、市人社部门完成对接。根据试点经验显示,患者使用微信医保支付,平均可节省43.6分钟的排队等候时间。 有了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与人社部门联合打造的新版电子社保卡,用户可足不出户享受社保查询服务,个人参保类型以及每月的参保状态和个人缴费记录等信息应有尽有,最常用到的医疗保险个人消费明细、金额、个人账户余额等也十分详尽。此外,有心在住房限购城市买房的用户,也可通过新版电子社保卡查询社保连续缴费年限,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在微信上绑定新版电子社保卡呢? 用户只需依次在微信点击“我”—“钱包”—“城市服务”—“电子社保卡”,然后选择社保所在地,点击“立即添加”,按提示操作即可。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电子社保卡”,依次点击“我的”—“电子社保卡”按提示绑定。 除了带来社保查询、社保缴费等“互联网+人社”体验外,新版电子社保卡还将使微信医保支付更加简单,让用户享受挂号就诊免排队、一键缴费刷医保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目前,腾讯互联网+合作事业部已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深圳、成都、郑州、汕头、铜川、厦门、嘉兴、宁波、开封、延安、白城、永康、攀枝花、长沙、哈尔滨、沈阳、潍坊、苏州、葫芦岛、西安、宝鸡、渭南、榆林、安康、商洛、咸阳等26个城市的人社部门完成对接。 作为最先试点微信医保支付应用的城市之一,深圳现已有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等24家医院上线微信医保支付,其中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微信支付比例超过50%,与现金支付相当;成都也已有8家医院上线,另有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等4家三甲医院本月上线,实现对成都大部分区域的基本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医保支付还将把医院、患者与药店连接在一起,实现药店医保移动支付,让用户在药店只需扫码即可完成支付
    资讯
    2018年01月04日
  • 资讯
    【HRTechChina专稿】2017年12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12月,HRTechChina共收录了24家人力资源科技行业投融资信息以及2家收购信息。投融资信息分别为:国内13家,国外11家。同时,编辑又把人力资源科技行业再进行领域细分,本月收录的细分领域涉及:招聘;在线教育;财税;在线协作;人力资源管理;在线客服等几大类。   招聘方面,实习僧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SIG 领投,上轮投资方翊翎资本继续跟投。A+ 轮融资之前,实习僧曾拿到翊翎资本独家投资的 1000 万元 A 轮融资; 100 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投资,投资方为英飞尼迪; Pre-A 轮的 500 万人民币投资来自中科招商、口袋兼职等机构。   实习僧在盈利模式上,其在原有招聘的服务基础外,扩充了诸如前辈学院等职业培训、咨询的教育服务,达到了 B 端和 C 端都收费的理想状态(不过由于 C 端业务才落地几个月,目前只贡献营收的 10%·15%),加上两端数量有提升,陈俊宇称,今年的收入相比去年增长了 20 倍。   “墨子”HR智能助理机器人宣布已获得来自台湾华泰集团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来自百度、阿里、京东等公司的技术核心人员和人力资源行业专家共同创立。墨子能够与求职者建立对话,回答面试者关于公司概况,企业文化,企业福利甚至是招聘流程等问题。   “共享工人”平台快工邦已于今日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由盛港投资出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App系统迭代升级与工人培训方面。事实上,在快工邦之前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快工输出的服务平台出现。市场上普遍存在“工人找不到工作,建筑商招不到工人”的怪象,而工人讨薪难等行业乱象也频频出现,基于这些市场痛点,快工邦创始人陈洪国决定开发“线下快工”这块处女地。   国外招聘领域方面,据外媒消息,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人力资源科技创企The Dots宣布获得了一笔400万英镑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Hambro Perks,参投方包括The Garage Soho和Angel Academe。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融资总金额已经达到了550万英镑。 记者还了解到,The Dots专注于为设计师和程序员提供垂直人力资源服务,和我们所知的“蓝领”和“白领”不同,他们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没有专职工作的所谓“无领”创意人士。   印度大学生兼职平台 GigIndia 正式对外宣布获得由薛蛮子、远航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Jessica Wong、日本机构 M&M Partner 以及口袋兼职、极豆资本联合投资的数百万人民币战略投资。   有意思的是,GigIndia 还与口袋兼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兼职领域展开合作。口袋兼职将结合印度本土国情在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提高 GigIndia 在印度校园市场的竞争力。   大机构纷纷押注在印度,据统计,最大的 8 家机构从 2015 年到现在已经募资了 38 亿美元,其中红杉 11 亿美元,Accel 7.75 亿美元,赛富SAIF 7 亿美元,Nexus 4.5 亿美元,Kalaari 2.9 亿美元,IDG 2 亿美元,光速 1.35 亿美元,经纬Matrix 1.1 亿美元。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方面,智能简历管理工具亿封简历12月透露已于今年11月获千万元 A 轮融资,启赋领投,联创跟投,爱员工战略跟投,优化资本担任此次融资的财务顾问。亿封简历是一个服务于中小企业的 ATS 工具,该套 SaaS 系统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招聘服务,从简历整理、职位整理、面试安排,到 Offer 发放、内部审批等一系列入职前流程。   12月29日消息,人力资源SaaS服务商点米科技获7千万元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分众传媒、粤民投以及招商银行等资本通过旗下基金及子公司进行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点米科技补充流动资金以及旗下人力资源SaaS软件2号人事部的宣传和推广,以优化公司财务结构,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点米科技成立于2015年,公司前身为江苏谋士在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2015年,公司更名为“点米科技”,是目前在新三板正式挂牌的首批“互联网+人力资源”企业。除提供传统人力资源服务外,还拥有2号人事部、伙伴联盟等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项目平台,实现了由传统业务向互联网的全面转型。   在线职业教育方面,金融领域在线教育平台iCareer刚于11月底完成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来自中金公司、嘉实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总行的三位高管。创始人张晋帆在今年4月启动了iCareer,通过PC端和微信向金融领域在职和职前两类人群授课。内容涉及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并购重组、行业研究、资产证券化等泛金融类专业化知识。   关于金融领域在线教育平台,记者还介绍过Hi-Finance、领带金融学院、高顿、华尔微课等,除了内容研发外,讲师资源是一大门槛。各地的线下机构也不少,但受开班人数、场地成本等制约。线上课程毛利高,可规模化,也更符合年轻人用手机、电脑学习的习惯。相比竞品,iCareer的优势在于精准合作获客,以及线上运营,自研标准化课程也有利于品控。   职前教育培训品牌“爱思益求职AceOffer”已于 2017 年 11 月完成了近千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拙朴领投、易赞资本跟投,青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针对留学生回国的求职需求做招聘服务的除了爱思益之外,我们还介绍过 UniCareer、DreamBigCareer 等,说白了,这一部分市场也已经有玩家进入了,那么爱思益在切入后如何打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呢?孙静博认为,职业前教育本身就是强结果导向型的产品,无论是内容还是企业端资源,爱思益都足够本土化,这是核心优势所在。   在线IT设计职业教育品牌泛艺学苑已完成千万元级Pre-A融资,由险峰长青领投,儒艺资本和天使轮投资方亦联资本跟投。泛艺学苑(以下简称:泛艺)成立于2015年,主要面向应届大学生、设计行业求职者做线上IT设计职业培训。   竞品上,记者了解到,与泛艺一样做IT职业设计培训的还有魔石学院 、17XUEe游戏学院 、火星时代 、 狂人学院 、触控未来等。   近日,餐饮业职业线上教育平台勺子课堂对外宣布,获得来自华创资本领投,梅花天使跟投的千万元级人民币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创投圈担任财务顾问。   移动办公方面,“金蝶云之家”对外宣布已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为容韬资本。此前在今年6月份,金蝶云之家刚完成新光集团数亿元A轮融资,并发布了V9版本。   说起云之家,可追溯到2010年,当时金蝶软件启动了“下一代”研究项目,2011年到2014年是云之家的孵化期,最初是从企业社交起步,产品形态类似企业微博。2013年底,当时的万科副总裁兼CFO王文金在拜访腾讯后的当天下午问金蝶董事长徐少春:“你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像微信这样,但面向企业的工作平台?”于是,2014年5月,新版云之家诞生,产品逻辑就是“消息+应用”。   在财税和费用管理方面,唯你网A轮融资暨财税机器人新品发布会”,宣布获得了3亿人民币A轮融资,由中航信托、长融资本、圣农资本及天健咨询等投资机构投资。据悉,这是目前财税领域最大A轮融资。   唯你网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智能财税服务为核心业务,并通过数字金融连接,与产业园区、新零售、智慧牛业、冷链等产业深入联动的企业智能化服务商。   美国企业费用管理公司 Divvy 近日宣布获得 7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公开发布了其平台。Divvy 提供的服务,让主管可以更密切地监控员工支出,促使员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会实时获得消费信息,以及时发现问题或超支行为。使用该平台,公司可以方便地批准常规开支,同时在需要时及时取消。Divvy 还能够自动生成财务报告,以应对审计的需要。   对标国内,曾报道过不少这一赛道的创业公司,有已完成3000万人民币 A 轮融资的差旅及费用管理 SaaS 服务商“每刻报销”,拿到DCM投资的易快报,以及背靠上市公司的红橘科技、汇联易、云快报、获日本Recruit战略投资的“简约费控”等。 相比 to C 的业务,to B 创业门槛更高,导致互联网 B 端的服务体验落后于 C 端。因此目前 B 端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服务已经成为当下创业最热门的领域。   在线协作方面,文档数字化公司Ripcord近日完成2500万美元融资,谷歌风投领投。Telstra Ventures、Icon Ventures、凯鹏华盈、Lux Capital和硅谷银行跟投,就在几个月前,Ripcord刚刚完成4000万美元B轮融资。此次融资属于上一次B轮融资,该公司称为B1轮。   Ripcord提供机器人和软件用于对办公室和储存设备中的文档数字化。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们积累了大量文档,需要的时候却搜索不到。   收购方面,金融软件巨头Intuit计划收购TSheets,后者是一款时间记录和员工规划应用,这笔交易将采用纯现金交易,数额在3.4亿美元。TSheets于2006年创立于爱达荷州,这个跨平台应用能让员工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上下班打卡,同时通过GPS服务来确定员工的位置。同时它也能让管理者规划员工的排班,一旦发生改动,就能实时通知每一个人。 这笔收购很有意义。Intuit表示,已经有1.2万家公司同时在使用QuickBooks和TSheets,这笔收购能帮助Intuit更好地契合两款软件。   近日,创企Verst的运营团队已被Dropbox纳入麾下,这一收购也标志着分享平台Verst的终结。在此次收购之后,Frank将同团队另外7名成员一起加入Dropbox。   Frank在博客中说到,“简单的说,我们将在12月21日关闭Verst平台,以便将所有功能运用在Dropbox上,简化人们的协作方式。”   往期融资回顾: 2017年11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10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09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08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2017年07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更多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请点击:http://www.hrtechchina.com/category/capital/capitalmonthly   以下为:2017年12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列表,往下拉~~ 再往下拉~~   2017年12月人力资源科技投融资小结 公司 国别 轮次 金额 领域 投资者 报道链接 实习僧 国内 A+ 轮 数千万人民币 招聘 SIG 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60.html 墨子 国内 天使轮 数百万人民币 招聘 华泰集团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47.html 快工邦 国内 天使轮 数百万人民币 招聘 盛港投资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38.html The Dots 国外 A轮 400万英镑 招聘 Hambro Perk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44.html Helpster 国外 Pre-A轮 250万美元 招聘 Mojo Partners等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87.html GigIndia 国外 战略投资 数百万元人民币 招聘 薛蛮子,口袋兼职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9618.html WorkVenture 国外 A轮 360万美元 招聘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38.html 亿封简历 国内 A轮 千万元人民币 人力资源管理 启赋资本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75.html 米科技获 国内 A轮 7000万人民币 人力资源管理 毅达资本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9803.html Workboard 国外 A轮 900 万美元 人力资源管理 微软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35.html 小满科技 国内 C轮 6500万人民币 CRM 华创资本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609.html iCareer 国内 天使轮 数百万人民币 在线教育 中金公司等高管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05.html 爱思益AceOffer 国内 Pre-A轮 近千万人民币 在线职业教育 上海拙朴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61.html 泛艺学苑 国内 Pre-A轮 千万元级人民币 在线职业教育 险峰长青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58.html 勺子课堂 国内 千万元级人民币 在线职业教育 华创资本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302.html Springboard 国外 A轮 950万美元 在线职业教育 Costanoa Ventures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54.html 金蝶云之家 国内 A+轮 移动办公 容韬资本 http://www.hrtechchina.com/19782.html 唯你网 国内 A轮 3亿人民币 财税 中航信托等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19.html Divvy 国外 种子轮 700 万美元 费用管理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00.html Ripcord 国外 B轮 2500万美元 在线协作 谷歌风投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85.html SendBird 国外 B1轮 1600万美元 在线协作 Shasta Ventures等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91.html DigitalGenius 国外 A轮 1475万美元 在线客服 Global Founders Capital领投 http://www.hrtechchina.com/19566.html 瀛和律师机构 国内 战略投资 千万级人民币 在线法律 赛马资本 http://www.hrtechchina.com/19472.html LegalSifter 国外 风险投资 1860万美元 合同服务 Birchmere Ventures http://www.hrtechchina.com/19305.html 收购   收购方 被收购方 金额 意义 Intuit TSheets 3.4亿美元 为数百万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提供一个更加智能简单方法,来更加快捷精准地记录他们的时间,发送发票,计算工资,并了解一个项目的盈利性 http://www.hrtechchina.com/19379.html Dropbox Verst 未透露 建立新的产品体验,进一步解放用户的创造力 http://www.hrtechchina.com/19261.html            
    资讯
    2018年01月04日
  • 资讯
    推荐一篇文章英文:为什么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你的人力资源团队聘用和保留最优秀人才的工具 人工智能(AI)将以某种方式很快影响几乎所有的行业,但是2018年这项技术将会在一个行业中大放异彩:人力资源。 根据最近的Glassdoor报告,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领域,例如科技行业,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正在提供AI解决方案,以帮助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找到并留住顶尖人才。在美国这些供应商包括Entelo,Textio,Textkernal,HiringSolved和x.ai提供AI解决方案,帮助招聘人员整理简历,使用数据在求职者和职位之间进行预测性匹配,纠正工作描述中使用的语言偏差,并使用机器人计划候选人面试。在中国优面宝(umb.ai)作为面试管理的领导者,也开始布局相关的应用和服务,特别是在候选人面试安排以及面试管理上。 这个方面中美起点都差不多。 来自HRTechChina 专栏 的内容: 详细阅读这里:http://new.hrtechchina.com/Column/blog/blog_detail/home_uid/2/b_id/4.html
    资讯
    2018年01月04日
  • 资讯
    Bello完成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原始招聘行业亟待AI技术赋能 此前报道过的使用AI技术为招聘行业赋能的初创公司Bello,已在近期由昊翔资本领投完成天使轮融资,随后由云天使基金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于发展迅速,Bello现寻求新一轮融资。 招聘行业市场体量巨大,但现有工作方式却非常原始,主要依靠人力寻找、筛选简历等,不仅效率低下、准确率也受限于行业从业人员自身能力。为解决这类行业痛点,Bello于去年开始使用大量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数据训练通用算法模型,并为B端种子客户提供AI招聘系统服务。 Bello的AI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在【秒级】时间内将上万数量级的人才数据和职位需求分析进行对比,并按照匹配度排序。简单来讲,Bello现在在做的是使用AI技术配合人类去完成重复、繁琐、低效,但却最耗时的事务性工作。释放出来的人力可以去完成后期的精确沟通和面试等价值更高的工作,进而提升整个招聘环节的效率。 Bello创始人兼CEO李松毅告诉记者,Bello是一套全新的OSR(One Stop Recruitment)解决方案,会从根本上解决岗位空缺和人才之间的匹配问题。和几个月前相比,他们提升了算法模型底层框架的灵活性,以及人才/职位匹配的准确性(最高可达90%)。同时,Bello也在横向拓展可应用的行业,其AI系统可以满足包括金融、地产、互联网和物流等行业在内的大部分核心职位的招聘需求(核心主要是指需求量大)。 Bello作为一家2B的企业,客户包括行业的头部企业及中小型企业。对于行业内的头部客户,Bello会提供定制化服务。李松毅强调,一方面这些标杆客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行业影响力,另一方面,此类客户多拥有大量且完善的员工信息化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Bello建立针对此行业的通用模型。对于中小型企业,Bello会联合一些机构平台(如腾讯开放平台)直接提供较为通用的SaaS服务,快速规模化拓展市场。而对于如猎头公司在内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Bello可以以开放API接口的形式,为他们赋能。 Bello现在有包括腾讯在内的21家种子客户,他们会帮助Bello提升产品的完整和成熟度。李松毅告诉36氪,Bello的AI招聘系统OSR正在逐渐打磨成型,届时其积累的行业B端客户将迅速规模化的转换成为付费客户,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也将明显增长。此次融资主要用来扩充研发和运营团队以保持技术领先性,提升用户体验。 不过对于Bello来说,他们想做的不仅仅是招聘链条最前端的人选筛选和匹配。李松毅表示,随着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完善,他们会提供完整的“Human Capital Engineering”(此概念由周宏骐教授提出,即通过技术革命,结构性提升人力资本的效率)—— 包括为面试环节提供预判和分析服务,在人员进入公司后提供薪资福利调整、绩效考核、职位晋升辅助判断等,从而提升人力资本的整体效率。在完整的“人才生命链”中,AI技术可以渗入每个环节,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而这些数据对下一个环节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整体是一个健康的正向循环。据悉,这一部分的技术正在开发中,对于一些信息化做的较好的头部企业,后端环节的辅助方案已在测试中。 可以看到的是,Bello在AI+招聘行业已占据了两个明显的领先优势点。1. Bello大部分研发人员来自BAT和微软等公司,研发实力强。 2. 拥有多年的技术储备和打磨期,相比于其他想进入同行业的公司,拥有至少一年半的先发优势。 关于此次投资Bello,记者采访了昊翔资本执行董事毕绿。毕绿表示:目前资本布局AI领域基本是两种思路,一种是布局AI技术团队,另一种则是AI+行业。考虑到AI创业公司的收入来源基本为B端或G端客户,昊翔资本更偏重于AI+行业的投资。我们认为现在布局“AI+招聘”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目前引入AI赋能的行业大多有成熟的IT系统或者数仓做支撑,如金融、安防、医疗等,AI的效用更多是为行业业务条线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而在招聘行业,虽然积累了大量数据,但信息化程度远低于上述行业,大量重复且流程化工作均由人力完成,这种情况下,AI可赋能的空间非常大,极有可能改变整个招聘行业业态。昊翔资本希望陪伴Bello成长为招聘行业最优秀的赋能者之一。 负责Bello项目的云天使基金副总裁张舒峣提到:在企业服务领域,技术应恰到好处地解决客户痛点,商业模式应紧密结合市场认知才能快速拿下标杆客户,建立行业影响力。经过与Bello的多轮交流,他认为Bello团队同时拥有技术能力和深度行业理解力,并能在战略和产品形态方面进行快速迭代,云天使随后进行了追加投资。 来源:36氪,作者:希大。
    资讯
    2018年01月03日
  • 资讯
    硅谷AI驱动的招聘机器人创业公司VCV.AI VCV 是位于旧金山的一家招聘创新公司,去年10月参加500 startup 公司的 DEMO DAY,这个创新招聘公司由2013年边创立,CEO Arik 是俄罗斯人。 根据网站介绍 “AI-powered recruiting bot that helps enterprises hire smarter and faster by autonomously searching resumes, conducting automated phone screens with voice recognition and recording video interviews” VCV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机器人,通过自主搜索简历,通过语音识别和录制视频访谈来实现自动化,帮助企业更智能,更快地雇用员工。 招聘经理可以用预定的问题观看录制的视频,以决定候选人是否适合面对面的访谈。VCV甚至提供面部识别和预测分析,以进一步筛选候选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项目,从2013年开始从视频面试入手,随着AI热潮,增加AI的流程使其变成只能招聘工具,从自动寻找候选人,然后自动搭讪聊天,根据情况邀请其面试,然后录制视频或者语音电话联系沟通。 这个项目非常适合招聘营业员和中低层的员工,从其客户的构成来看也确实如此,通过简单的问题和招聘挖掘来判断是否合适。 有意思的是这位创始人早年在莫斯科做的也非常不错!有不少信息留着给读者去探寻,或许你可以看到最近一些公司的雏形和痕迹吧~ 公司网站是 VCV.AI 以下是广告: 欢迎参加中国人力资源科技年度大奖评选活动:http://awards.hrtechchina.com
    资讯
    2018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