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融资
    提供企业人工智能服务的 EverString 宣布获得多家机构 6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今日,通过人工智能为企业预测潜在客户的公司 EverString 宣布获得多家机构 B 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 65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了美国的 Lightspeed,欧洲的 Lakestar, 中国的真格,IDG 等 VC 及中国投资机构万得资讯。其中 Lightspeed,真格,IDG 都参与了之前的 A 轮投资。 EverString 联合创始人汪超介绍,本轮 6500 万美元的融资规模是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最大的一起 B 轮融资。 去年A 轮融资后,EverString 上线了基于人工智能预测客户的产品,利用企业内部销售数据,结合每天动态变化的全球新闻数据,企业公告数据,Twitter,Facebook 等外部数据,来进行认知运算,为企业预测潜在客户。该产品上线至今,EverString 公司收入稳步增长,未来 1年 内预计年收入会突破千万美金。 伴随着产品上线,一年多来,EverString 的企业客户也增加到 50 多个,其中包括 6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在北京和硅谷两地人员也已经扩展到 100 多人,其中管理层有来自 Stanford 和 Harvard 的 MBA 等,数据科学家团队来自 Netflix(美国著名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Salesforce(全球 SaaS 业务模式的创始者和 CRM 领导者),斯坦福 PhD,NASA 工程师,工程团队则来自谷歌、雅虎、京东等等。 本轮融资的用途据汪超介绍主要是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两方面: 产品研发方面,继续招募开发人员,增强研发实力,扩大产品线,使未来的产品更深入地介入企业的市场营销的各个决策环节,利用 AI 来取代传统 “无法智能思考” 的软件,并逐步探索企业其他领域。 扩展市场方面,利用 VC 带来的客户等资源,扩展美国市场,并为进军欧洲,中国市场做准备。本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万得资讯就是希望借此一同切入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级市场。万得资讯从金融数据起家,如今已经独占中国金融数据领域。   原创文章,作者:Yuri 来源:36氪
    投融资
    2015年10月14日
  • 投融资
    投行们想用来扳倒彭博的 Symphony 再获 1 亿美金融资,Google 确认有份   由高盛等主流投行牵头创办、主打安全的即时通讯平台Symphony今天宣布再获 1 亿美金投资。除了前期投资者 Societe Generale 和 UBS 等投行继续追加投资,Google 也参投,36 氪之前报道的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Symphony 是 36 氪之前报道过的一个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即时通讯工具,其聊天服务允许金融机构、企业客户以及个人用户将他们的所有数字通信放到一个中央集成平台上。直接竞争对手是彭博的 Instant Bloomberg。 Symphony 的 CEO David Gurle 表示,公司本来只打算融资 5000 万美金,但是投资者的需求太过旺盛,最终公司决定把融资额增加一倍。在最近的金融市场波动中,尤其凸显了 Symphony 的价值。Gurle 还表示这可能是 Symphony 需要的最后一笔融资了,对于一个初创一年并且只进行过两轮融资的公司,实在罕见。2014年 秋天 Symphony 曾融资 6600 万美金。 Gurle 表示安全的即时通讯应该被所有行业需要,我们从金融业开始,为安全和合规树立了一个好的标准和样板。此轮融资可能用于其主业金融服务以外的扩张。 有意思的是,Google 的投资来自 Google.Inc 而不是 Google Ventures。Google 此前在社交上一直无所作为,Google+ 已经被人遗忘,这让此次的投资带有一定战略投资的意味。 目前 Symphony 的 130 名员工中,100 人都是技术,Symphony 希望在未来 12-18 个月内,将员工数增加一倍,这其中大部分是销售和市场人员。在全球业务方面,Symphony 计划在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开设新办公室。必要时,Symphony 也会考虑一到两次并购。为了避免市场下行带来的风险,Symphony 也会储备大量现金。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Symphony 的免费服务,但是如果希望获得企业级的安全服务,还是需要订购付费的版本。   原创文章,作者:张大大 来源:36氪
    投融资
    2015年10月13日
  • 投融资
    员工交流平台Reflektive获得35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 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本轮的投资者为Andreessen Horowitz、Lars Dalgaard、Beresheit General Partner Ltd。 该公司致力于为雇佣者和雇主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交流和工作反馈平台,目前包括Pinterest, Glassdoor, Lyft, Optimizely, Instacart 和Thumbtack等公司均在使用Reflektive来管理员工。 Reflektive Raises $3.6 Million From Andreessen Horowitz To Rethink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s Everyone dreads them: The annual performance review. After all, it’s hard for employees to do much with a yearly sit-down where some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ailings are outlined, and a vague improvement plan with far-off objectives is set in place.   Numerous companies have emerged in recent year to kill such reviews, including pulse survey startups like Tiny Pulse that produce frequent, anonymous employee polls to help bosses understand in real time who is happy, who isn’t, and what they can do about it.   Reflektive, a year-old, San Francisco-based employee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platform, is taking things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direction by making it easier for colleagues and managers to deliver real-time feedback via Gmail, Outlook and Slack.   With a pop up tab that appears in the body of an email, a colleague can provide feedback about what someone did particularly well any time they’re moved to do so. Meanwhile, managers can use the field any time they like to deliver constructive feedback.   The idea: by making it easy to garner more frequent feedback and generate more open conversation, employee reviews – whether annual, quarterly, or monthly – can include many more data points, presumably becoming more productive in the process.   Andreessen Horowitz apparently likes the approach. It just gave Reflektive $3.5 million in seed funding in a deal led by general partner Lars Dalgaard, who earlier founded and ran the HR software company Successfactors. Going forward, says founder and CEO Rajeev Behera, Reflektive’s 13-person team aims to build up more products that are engaging for employees, including profiles where people can update others about what they’re doing, what they’ve accomplished, and what projects on which they’re working.   Reflektive also plans to integrate with many more services, including Salesforce, Github, and Hubspot.   “We want to be where you are,” says Behera, who last worked at Disney Interactive, managing a team of roughly 80 people and observing firsthand lots of “task management” versus employee development.   Behera thinks that by creating a far more open feedback loop, managers will be better equipped to help their employees’ careers to evolve, and employees will be more motivated to spend time with their management.   More than 50 paying clients are giving it a shot. Among Reflektive’s customers is Pinterest, Glassdoor, Lyft, Optimizely, Instacart and Thumbtack.   来源:techcrunch.com
    投融资
    2015年10月12日
  • 投融资
    员工医疗保险服务公司Hixme完成1014万美元A轮融资 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设在加州的阿古拉山。 本次领投的公司为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该公司通过鼓励公司将本该公司为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金发放给员工使员工使其选择更符合自身情况的医疗保险类型。
    投融资
    2015年10月12日
  • 投融资
    做国内的Docker的“灵雀云”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未来将进入美国市场 灵雀云透漏,近日完成千万美元级 A 轮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高榕资本跟投。   灵雀云在做国内的 Docker 部署平台。   究竟什么是 Docker? 灵雀云CEO 左玥概括到,比起虚拟机来说,容器技术是一种轻量级虚拟化技术,而 Docker 是在容器技术的基础上提供的标准镜像格式。也就是说,Docker 是一个有标准的容器,相当于云计算领域的 “集装箱”,可以承载后端的各种技术。   正如集装箱在运输领域起到的作用,本来运输的人是要在各种运输工具上装载各种东西的,而有了集装箱之后,只需要把东西放在集装箱里面,运输工具承载集装箱就可以了。同样的道理,之前运维人员要直接面对各种环境进行部署,如今在 Docker 这个 “集装箱” 里部署就可以。   实质上,Docker 就是一个标准化的中间件,开发人员只需要关心怎么把自己开发好的代码和各种后端技术放在一个标准的 Docker 镜像里面,而运维人员和云平台就是要关心怎样让这种标准化的 Docker 在平台上跑起来。   Docker 继承了容器技术高密度、高动态的特性,比起虚拟机启动速度要快。国内在做虚拟机技术的公司很多,像 AWS、阿里云、VMware 等。左玥认为,在未来 Docker 会是虚拟机的替代品,而灵雀云就是要做 “Docker 领域的 AWS”。灵雀云除了具有 Docker 的特性,平台还不需要架设硬件设施,直接跑在 IaaS 平台上即可,是一种 “云上的云平台”。灵雀云把 IaaS 平台上各种硬件变成底层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一个统一的入口给到客户。   目前在做 Docker 的公司有Daocloud、时速云等,当问到灵雀云怎样看待竞品时,左玥表示,围绕 Docker 会有一系列的公司出现,虽然大家都在同一领域,但做的事情是各有侧重点的,其实竞争关系并不大,由于灵雀云团队是从微软 Azure 出来的,所以更认可基于 Docker 的公有云技术,而其他公司可能在做私有云、开发部署等方面的事情。   灵雀云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要求客户首先要了解和认可公有云。从 6月 份上线以来,已经为几十家企业客户服务,包括金山、微软、e 袋洗等,使用的开发者达到上万人。目前着重在培养用户阶段。   左玥强调,灵雀云的团队 Azure 基因使得其不仅在 Docker 领域,在整个云计算领域都有很强优势,加之宽带资本也是 Docker 进中国的投资人,所以,灵雀云未来会和 Docker 有紧密合作,日后还会进入美国市场。   来源:36氪,作者:徐宁
    投融资
    2015年10月12日
  • 投融资
    企业实时在线客服SaaS平台“美洽网”获得500万美元A轮投资 近日,企业实时在线客服平台美洽网宣布完成 5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晨兴创投领投,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 跟投。   美洽网是一个为企业提供整合多渠道信息并进行实时在线客服服务的平台,主要面向客服方面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企业,让企业以类似阿里旺旺的形式开展客服工作。这与 36kr 也曾经报道过的从语音切入的天润融通,从机器应答结合人工客服切入的智齿科技和提供完整多渠道整合和知识库的基于工单的Udesk等 SaaS 客服平台有所不同。 围绕着客户更高效地帮助企业进行即时在线客户服务,美洽网从几方面进行了产品的设计:   1.针对移动场景设计沟通方式。企业可以通过美洽的 SDK、插件为自己的 app、网页添加在线客服入口,美洽也整合了企业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顾客遇到问题时,无论通过哪种方式,都可以随时找到客服,进行实时对话,不需要安装任何插件和应用。企业的客服人员可以使用美洽 app 或者网站插件在网页内进行实时回复,手机网站插件全面支持主流的智能手机浏览器。   2.面向企业顾客的方便的 UI。美洽呈现给顾客的界面支持发送图片、语音等多媒体内容。使用网页在线沟通时,顾客打开多个网页或者不小心关闭网页消息都不会丢失。   3.使企业的客服人员工作更便捷。美洽保存每一位顾客的访问记录,客服能在为顾客服务前查看完整的顾客信息,还可以分析网站访客的设备网络信息提前判断访客类型。对于常见问题企业客服人员可以设置自动回复。 据美洽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拥有了近 20000 个企业用户,Knewone、拉卡拉、融云、薄荷、环球移民都在其列。   来源:36氪 ,作者:Yuri
    投融资
    2015年10月10日
  • 投融资
    又一个被58投资的招聘网站——伯小乐,开拓在线笔试、在线面试市场 “伯小乐” 是一家利用 “在线笔试 + 在线面试” 的模式连接互联网企业和毕业生的在线招聘网站,日前获 58 同城战略投资。这也是 58 同城继收购魅力 91、中华英才网之后,在招聘领域的又一举措。   要想在招聘市场做好,首先应该分析需求人群:   对于应聘者来说,但凡是在行业内有 3年 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基本不需要招聘网站。高端人才甚至中端人才不依靠招聘网站,因为有猎头公司,而猎头公司基本不靠招聘网站去找人。   对于企业来说,中小型公司确实通过招聘网站招人,但大型互联网公司招聘渠道的主要构成是校招(培训生、管理培训生)+ 内推(有经验要求、中端人才为主)+ 猎头(高管、部分中层管理)。   所以,什么样的人需要招聘网站?1.经验不足的求职者;2.需要招中低端人才的企业 HR。对于这些用户,关键的是提高 “撮合” 的成功率。   由此,“伯小乐” 招聘网站就在投递简历前增加了 “在线笔试 + 在线面试” 的环节,定位在刚毕业 1-3年 的大学生和互联网企业。   首先,企业在平台上发布职位需求,并留下笔试题目。应聘者想要申请该职位,就先在规定的时间里笔试答题。于此同时,简历会发送到面试官那边。之后,面试官利用后台的阅卷器阅卷,再结合简历,筛选出面试候选人,发布面试时间。最后就是在约定时间进行线上面试。针对同城更需要当面面试的情况,“伯小乐” 也有线下面试的选择。 整个招聘过程中,“伯小乐” 还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比如,笔试答题的时候,为了防止作弊,会用摄像头监控,并且利用技术手段检测鼠标移出窗口的频率。又比如,面试预约的时间可以调整等等。   伯小乐创始人赵朋来强调,伯小乐的设计思路类似于 “中国好声音”。他认为,“线上笔试” 可以给那些毕业学校背景不高但有能力的学生创造面试机会。同时也可以减轻企业的面试负担。学生的简历普遍没有什么亮点和有效信息,通过笔试答题的结果,可以对一些学生的能力有初步判断。而 “线上面试” 的应用场景更倾向于外地学生,他们面试一次的成本太大。   与伯小乐的定位相符,在推广方面,前期围绕河北、东三省进行,暂时绕开了北京。在赵朋来看来,互联网企业多集中在北京,同城的企业更愿意选择线下面试,而北京周边省市的学生过来就业的机会也比较大。   伯小乐9月 份上线,入驻企业已有 120 多家。在全国 17 个省有校园主管,60 多个学校有校园大使。传播方式依靠校园宣讲、与就业指导中心建立联系等。   对于传统互联网招聘网站来说,他们的衣食父母是投广告和放招聘信息的广告主和公司。 可伯小乐暂时没有进行收费。赵朋来表示,目前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会定位 B 端收费,待产品真正运营起来后或会与 58 同城的资源进行整合对接。   来源:36氪 ,作者:徐宁
    投融资
    2015年10月10日
  • 投融资
    软银中国投资工资钱包 布局企业金融服务市场 企业服务领域是近一时期国际顶级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板块。2015年9月,软银中国资本战略投资“工资钱包”,力争在中国庞大的企业服务市场实现战略布局。   资料显示,2015年5月7日,美国的Zenefits宣布获得5亿美元C轮融资,由Fidelity Management 和私募公司TPG联合领投;这轮融资之后,这家专注于企业服务、成立仅两年的公司估值达45亿美元,被福布斯列为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第一名。   不过,在早年成功投资阿里巴巴、淘宝及分众传媒的软银中国资本看来,Zenefits的运营模式并不适应中国国情——一款名为“工资钱包”的中国本土化产品正在吸引包括软银中国资本在内的全球知名风投机构的强烈关注。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并布局TMT领域的投资机构,软银中国资本投资阿里巴巴及淘宝网增值1000倍的神话是VC史上最成功的案列之一;其最近几年又前瞻性的布局互联网金融行业。2015年,这家机构将投资的目光瞄准了针对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板块,并于9月巨资出手“工资钱包”,这也标志着软银中国资本开始在企业金融服务的细分市场领域提前布局。   “目前在中国,专注于企业服务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几乎没有,‘工资钱包’的出现可谓填补了行业空白,通过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员工,包括工资核算、工资代发、工资智能增值等一系列独特的免费服务。‘工资钱包’创始团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团队较强的执行力和快速应变能力也是我们投资的原因之一;对于这家公司的未来,我们相当看好及期待。”据软银中国资本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很多企业的工资核算及发放的效率低下且成本高企,基于这些行业痛点,我们开发了这款产品,期望通过免费的工资核算及代发服务,帮助企业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帮助企业员工实现工资的智能增值;目前我们的新版产品增加了针对个人的保险、信贷及专属理财等全面的财富管理计划,也是我们金融服务的再一次优化和升级。”“工资钱包”创始团队表示说。   据记者了解,截止2015年9月底“工资钱包”已签约了数百家企业,其中不乏一些行业巨头。受益于这些企业的良好口碑和巨大市场影响力,工资钱包的业务发展迅猛,其企业金融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各行各业,很多大型机构与企业都在与“工资钱包”开展战略合作。   来源: 投资界网站(北京)
    投融资
    2015年10月10日
  • 投融资
    基于知识体系做人才推荐,“聘宝” 获洪泰基金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 招聘推荐服务“聘宝”向透露,获得洪泰基金近千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未来资金将投入到技术优化和市场拓展上。据创始人方园透露,目前 “聘宝” 拥有 8000 家企业用户,1000 家签约付费用户。   “聘宝”创立于 2013 年 9 月,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是一款大数据猎头服务应用。企业在 “聘宝” 系统中录入招聘需求,聘宝收到招聘需求后进行解析、匹配,并将算法认为匹配的 3 - 5 位候选人推荐给企业。过程中聘宝会记录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喜好,以便下次推荐更符合用户需求。其中,“聘宝” 提供给企业的简历主要来自合作的猎头服务商和渠道。近期他们将尝试用众包猎头的方式来拓展简历来源。   同时本月“聘宝” 也迎来了整体升级。本次升级包括算法优化、推出按需求紧急区分的服务模式、上线微信服务端等。   算法:利用基于知识体系 mapping 的主题的概率模型提高推荐准确率,例如当用户搜索 “iOS 游戏开发” 时,“cocos2d-x” 会扩展出来,那么当一位候选人是 cocos2d-x 工程师时,算法引擎就能够计算他是否属于 iOS 游戏开发。   服务模式:推出了 “省心” 和 “自助” 两档套餐,前者满足企业预算充足,招聘需求紧急但 HR 人手不足时的情形,后者则满足企业基础招聘需求,HR 能够通过下载和收藏积累人才。   微信端:HR 用户将能够直接通过微信服务号提交需求、获得推荐。   目前 “聘宝” 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企业购买招聘套餐所得。方园透露,下一步,聘宝将继续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接 HR、line manager、猎头顾问等多种招聘角色进行招聘服务。   另外,“聘宝” 也开始针对 HR 人群进行用户运营,线上建立 “聘宝江湖” 社区,邀请成都、上海、广深等地 HR 到社区进行经验分享。同时未来一个月“聘宝” 将会举办多场线下招聘会,邀请业内人士进行线下分享。   事实上,除了 “聘宝”,还有很多公司用数据化的方式来进行简历筛选,人才推荐,提高招聘效率,包括 e 成,枇杷派等。据公开资料,“e 成” 于去年获得光速千万美元 A 轮,“枇杷派” 今年 7 月获得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领投的 A 轮 4000 万元融资。   来源:36氪,作者:饭遥
    投融资
    2015年10月10日
  • 投融资
    MOVE Guides 帮助 HR 解决员工跨境就职的繁琐手续,获得 1560 万美元 B 轮融资   过去以跨国大公司为主,欧美等地为主要起始地的员工跨境就职正在因为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行业的兴起和人口结构的改变而变化。根据这份报告,1970-1990 年间以欧美为公司为中心,主要由美国向欧洲投放员工的趋势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也就是 1990 - 2010 年之间,因为经济全球化以及交通和互联网等技术的更新,中国和印度等兼具优厚人才储备和经济实力的国家也以参与者和目的地身份参与进来。 根据预测,到 2020 年时,这个趋势将会继续增长。受调查的大型组织中,员工跨境流动比例在 2002 和 2012 年之间增长了 25%,而这个数字将在 2012 和 2020 年之间翻一番达到 50%。此外,跨境就职的复杂度也会进一步上升,比如中国公司组建欧洲团队,部署在非洲国家。 这些部署涉及到的人事、法务以及员工的个性化要求足以让大公司的 HR 也头痛不已。来自伦敦 MOVE Guides 就是一家为公司接近海外人员部署的初创企业。MOVE 以 SaaS 的方式提供一套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了 HR 管理,跨境部署(长期和短期)、财政管理和物品的集中供应管理四个方面。用户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只选取其中某块服务,比如员工外派或者一次付清总费用让员工自行选择服务项。具体业务可以细致到签证申请,物品采购,开设银行账户和住所解决等。 通过透明和可定制化的服务模式,MOVE 声称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平均 10% 的成本,与同类传统服务相比,费用可最高降低一半。CEO Brynne Herbert 表示公司将继续压缩成本,用客户带来更多实惠。 MOVE Guides 今日获得一轮价值 156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领投。   原创文章,作者:山姆 来源:36氪
    投融资
    2015年10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