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
    AI 概念热浪袭人,来看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布局 “4:1”。 这是在与前世界围棋第一人、韩国九段名将李世石的对弈中,谷歌人工智能“阿法狗”(AlphaGo)机器最终取得的战绩。 这场“人机大战”或“人工智能PK人类智慧”的全球网络直播秀,全程的关注人数、传播速度以及影响范围应该已超过1997年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世纪之战。 如果说,1997年深蓝大战卡斯帕罗夫宣告了“电脑或计算机”的到来,那么,这“阿法狗”对弈李世石或将让“大数据或深度学习”更加贴近现实。 在人工智能概念热浪袭人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布局如何?是深陷被动跟随之中,还是能做到与世界同步? 人工智能非新概念:我国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 从概念上来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并非新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提出。 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有观点认为,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 但是,不管怎样,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图像识别技术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最早与图像识别相关的专利申请发生在1993年。 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交了一项名为“图像识别火灾监测报警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主要原理是“在软件支持下,用像素点灰度值判别有否火焰存在,以影像面积增长率识别是火焰还是火灾”。 显然,根据其技术原理及实现方式,这项早在1993年就提交的发明专利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人工智能”理念或原理。 而从其应用领域或场景来看,通过图像识别技术防范火灾隐患,如果和当下的“互联网+”相结合,堪称“互联网+火灾预警”应用典范。 不过很可惜,这个23年前提交的发明专利中途因未及时缴纳专利费已经失效。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工智能确实并非新概念,其研究和应用也并非刚刚起步,而我国在人工智能相关细分领域也并非全面落后于发达国家。 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技术、专利和标准需齐头并进 1997年深蓝大战卡斯帕罗夫,在当时也是被认为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成果和重大进展,它告诉我们通过“电脑或计算机”可以替代部分人的工作,随后,电脑及互联网应用席卷全球,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技术革命,也深刻改变了很多行业或产业。 如今,“阿法狗”对弈李世石,则让更多人领略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数据或深度学习”的魔力,它让人看到了“机器”或“系统”更多的可能,甚至有替代人做推理或决策的可能。 因此,从新技术的价值普及来说,“阿法狗”机器与围棋高手李世石的对决,应该说正面意义很大,它让更多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并对科学或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关注。 但是,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给科技产业及传统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人工智能还不能等同于“机器万能”,它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解决。 而具体到产业发展和技术布局,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可能涉及到的大数据技术、语言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各类新技术,不仅需要研究及时跟上,更需要专利布局和保护及时跟上,并在前述基础上参与或建立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以后更广泛的行业或产业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应用推广:政府、市场和应用一个都不能少 回顾计算机时代,由于我国起步晚,未能较早参与相应的技术、专利及标准制定中,虽然享受到了技术进步的红利,但也奉上了数额不菲的“学费”。 而在通信技术领域,虽然我国错过了2G技术、专利和标准,但在3G时代标准上建立了中国标准,在4G时代更是催生了更多本土智能手机厂商。 事实上,近3年,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也是专利申请最多的行业所在。 对于5G甚至6G等移动通信技术,随着我国参与的主体越来越多,自主研发的技术越来越多,对标准的贡献或占比越来越大,都将改变我们在通信技术领域多年被动跟随的尴尬。 而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我国也有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参与其中的技术研发,应该说,在某些领域可能与国外基本是同步甚至是领先的,这对于提升我国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标准话语权以及市场应用主导权至关重要。 仅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国内共有1015年项与图像识别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申请时间横跨1993年至2015年。 从专利申请主体来看,既有个人,也有单位,在单位主体中,既有大学等科研机构,也有各类企业。 而在企业之中,既包括LG、佳能、松下、索尼、三星、爱普生、欧姆龙等国外专利巨头,也有百度、携程、小米、创维、TCL、长虹、神画等国内互联网或家电企业代表。 可以说,从时间跨度、参与主体以及研究成果来看,至少在图像识别领域我国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和专利积累。 所以,我们在感慨“人工智能”的神奇之时,更要看到其未来深不可测的应用前景,在叫好的同时,更要做好本土的技术研究、专利布局和标准制定。 而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广和市场开发中,既需要国家在政策、资金及应用等方面适当予以扶持或支持,加快新技术今早从实验室走向广袤的民用领域,也需要各类企业结合所处行业或领域的特点,尽早将各类人工智能技术成果与自身业务相结合,催生新的服务体验和竞争实力。   本文系作者 李俊慧,来源钛媒体(http://www.tmtpost.com/1658603.html)
    观点
    2016年03月18日
  • 观点
    有企业QQ、RTX和微信企业号,移动办公入口已是腾讯的囊中之物?还早呢! 去年流言纷纷攘攘的企业微信这两天发出内测消息,并称在2个月内上线。在SAAS市场趋向成熟的今天,腾讯延续一贯作风,意图以收割者入场,更是放出话来:“现在所有的企业级产品,顶多算是在一个水洼里扑腾的小鱼”,没错,说的就是包括钉钉在内的所有竞品。 腾讯的底气何在? 腾讯底气十足却在情理之中,很多人只知道腾讯在个人社交市场呼风唤雨,实际在企业级同样笑傲江湖,企业QQ、RTX还有微信企业号,每个产品抖一抖都能引起业内轩然大波。然而并没有卵用,腾讯不够重视。单说RTX,多年不更新,破解版横行,迭代速度慢,无官方移动版,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已经挂掉,再说使用门槛高,需收费和部署,动辄数十万起的使用费用,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受,钉钉成功趁虚而入。   尽管企业微信发布的较晚,腾讯依然充满信心。凭借着RTX和企业QQ多年运作,腾讯早已坐实国内企业IM市场的第一把交椅,与其说是发布新产品,倒不如说是产品线升级,腾讯看到的是更广阔的市场,RTX定位中大型企业私有内部沟通工具,企业QQ是中小企业,企业微信则是移动办公,未来腾讯势必会打通这三款产品,实现企业内外的随时随地工作沟通协作。看到这,是否认为入口已属腾讯的囊中之物?没这么简单。   成为入口?企业微信目前还不行 从好奇心日报的评测看出,企业微信脱胎于微信,去除微信的娱乐功能,保留最核心的沟通功能,新增消息回执,还可设置休息时间,期间不接收任何信息,但诚意有余,亮点不足。企业微信功能较为平庸,和其他竞品大同小异,对企业的理解没有钉钉深刻,也没看到其他惊艳的创新点,缺乏让企业必用的理由,若仅凭内测时的表现,不说替代掉其他竞品,甚至可能连微信都取代不了。   除了功能外,企业微信还满足不了企业的其他附加需求。第一个是开放性,大多企业或多或少部署有几套办公系统,多年的使用让企业早已把流程关系和业务架构放在上面,动则伤筋动骨,入口级产品必须支持系统集成,让企业把所有系统整合在一起,再慢慢过渡,淘汰老旧的办公系统,这些企业微信做不到。第二个是安全性,信息安全是SAAS产品绕不过的坎,SAAS产品服务器部署在云端,由厂商统一管理,安全系数和To C产品差别不大,若隔三差五爆出数据库泄漏的新闻,企业能放心使用吗?   因此,企业微信还不具备成为入口的能力,但凭腾讯的产品迭代速度,相信半年之内必然让大家看到惊喜。   阿里、百度狙击,阻碍重重 钉钉自14年底推出以来,经过1年多的发展,已有百万家企业用户,增长速度让人瞠目结舌。相较于在个人社交领域一枝独秀的微信,钉钉在企业领域优势明显,产品独具一格,深谙老板的心态,强调消息必达。钉钉发布时着实惊艳一场,企业趋之若鹜,现早已形成庞大的用户规模和良好的产品口碑,企业级产品更换成本大,若非必要,很少有企业愿意更换。钉钉同时还与其他厂商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多方共赢。企业微信的消息让业界紧张兮兮,钉钉对此虽然没什么反应,但开拓好的市场岂会拱手相让?钉钉或许在等待最后的决战,能否攻破腾讯的社交帝国,还是如来往折戟沉沙,我们拭目以待。   AT相继入局,B不甘落后。有消息称近期百度将启动移动办公平台项目,或把内部使用的OA产品对外开放,与腾讯、阿里同台竞争。至于是单独发布或与百度HI打包,我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移动办公领域有百度的一席之地。百度的渠道销售能力所向披靡,甚至有人调侃百度是卖广告的,可见一斑,移动办公产品和百度推广同样是面对企业,百度轻车熟路,凭着靠谱的产品和强大的销售能力,再加上牢牢把控的搜索流量,将是钉钉和企业微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鹿死谁手还是两说。   其他新兴厂商如何应对? 企业微信的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就不胫而走,众多厂商仿佛做了充足准备,在这两天纷纷调整战略。先看站在风口上的纷享销客,自从去年的融资事件火爆起来,又烧了1个亿的广告后,纷享销客在业内早已声名鹊起,最近又完成了E轮融资,同时改名纷享逍客,从销售管理工具转型移动办公平台,直接和BAT抢移动办公入口。再看另外个新兴厂商工作宝,工作宝市场焦点放在中大型企业,开拓着BAT甚少涉及的领域,定位企业私有沟通协作平台,工作宝最近推出功能开放服务,将产品延伸到功能应用层,让各个厂商和开发者集成调用,与BAT开展差异化竞争。   市场是否还有其他机会? 企业级市场是下一个万亿市场,对比个人级,BAT的优势并没那么明显。企业级产品是以企业为使用单位,每个企业都有独立的使用网络,或封闭或开放,而企业的需求错综复杂,维护成本较高,不是BAT就能吃透。现在的企业级市场百花齐放,拥有包括传统软件厂商和新兴厂商在内的数百个公司,预计将有数十家公司脱颖而出成功IPO。   本文作者: 千重    来源:虎嗅网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42136/1.html
    观点
    2016年03月17日
  • 观点
    从认识到在一起,招一名合适的高管到底有多难? 编者按:本文来自最近一期的经纬 HR Club 的系列分享会,经纬招聘小组与创始人们聊了聊一个创业公司人才风控体系究竟如何搭建,才更有效的话题。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经纬创投(ID:matrixpartnerschina) 我怎么在短短的时间里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就是我要找的人? 我怎么判断我付出的高薪是有价值的? 我怎么区分 TA 是情绪起伏大还是有创业激情? 我怎么知道 TA 是管理团队的风格严格还只是颐指气使不干任何活的部门领导? 经纬的招聘小组在 2015 帮经纬的 300 多家已投公司发出了 500 个高级职位(总监以及以上)的 offer。她们总结了一些方法论与经验,在 HR Club 的活动现场反响满好的,所以我们今天打算把它贴出来,希望对更多的创业者来说有帮助。以下,Enjoy: 招聘高管时,背调贯穿始终  那么先从演讲嘉宾全景求是(FACT)的创始人魏兴给我们讲的一个历史段子聊起: 《三国演义》里演的、《三国志》里写的,加上粉丝的描画,稗官的演绎,我们发现三个典故分别反映了我们在面试中常见的问题。 第一种叫移花接木。当时温酒斩华雄是有的,华雄是孙坚斩首的不是他斩首的,把别人做的事说成自己做的。 第二种叫夸大事实。当时斩颜良诛文丑,他就宰了一个就是颜良,文丑是曹操杀的,他完成一倍业绩说成两倍业绩。 第三种叫无中生有。当时关二爷从曹营出来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没有路过过五关的地方,也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等等包括单刀赴会,是鲁肃单刀赴会找他来,并不是粉丝演绎他一个人抗着刀单刀赴会的。 这个例子引起的思考和启发,即使被咱们供奉成神的人,也存在争议。在日常搭班子的过程中,不要因为这个人是老板介绍来的,或这个人是行业内的大咖,认为他肯定没有任何问题,对于每一个目标候选人,应该本着专业的态度,用很好的 “人才风控工具” 观察他。 回顾我们在搭班子的过程里,是不是经常听到有人讲类似的三个故事呢?因此说高管招聘的时候背调往往比面试更加重要。  社交人脉为人才征信社会化背书  做非正式背调时,我们会在我们的一级联系人里找到 Ta 的交集,交集上有很多的标签:行业,公司,职能、部门等。我们就可以在微信联系人或是用名片全能王、LinkedIn 来搜索你和 Ta 圈子的交集,听一听行业里,前同事、合作伙伴对 Ta 的评价。或在二级联系人里找到一些 “包打听” 式的关键人物听到一些侧面的评价。另外,一些的 VC 的投后招聘部门往往都会有系统的行业人脉 mapping,信息会比较集中,寻求他们的帮助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 当然,前提一定是不影响到该候选人目前的工作并保护他的隐私。更谨慎的方法是在适当的时间点提出正式的背调的要求。  正式证明人访谈技巧  通过电话进行高管访谈 / 背景调查是一项重要技能,特别是向那些你不认识的人那里了解真实的情况,不经过训练是很难掌握的。 听不懂弦外之音 没有经过训练的访谈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思路被对方带着走,对 Ta 的成绩和特点完全没有拿到;被访人不愿意传达特别负面的消息,或语言拿捏不准确。 “Ta 非常有激情,有时候稍微有些情绪化…”…你以为他是创业有激情,实际上脾气很糟糕,稍微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刻,立刻上演手撕鬼子。 “Ta 管理团队的方式非常严格…”,你以为 Ta 将带出一个飞虎队,实际上 Ta 只是颐指气使不干活的 Boss,而不是 Leader 要像拨洋葱一样层层拆解问题 比如您带的这个团队里的 Top Performer 或是行业里最优秀的人是怎样的,您觉得 Ta 在项目协作上哪些点是离这些 Top Performer 有哪些距离呢?Ta 跟我提过的某某项目,项目参与者有谁,Ta 改善了哪些市场 / 性能等等。 360 度的反复验证 如果在面试中有什么疑虑、或一闪而过的直觉,千万要追根到底,找多个渠道验证。可以让候选人列出访谈的名单,老板、同事、客户、跨部门的合作者等。注意只能够和前雇主聊,不要找现在的老板,不要给候选人惹不必要的麻烦。 下附 20 世纪 20年 代,美国签证官的问题录。对比百年前的古人严谨认真,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开始把人才风控做的细致一些呢?  正式证明人访谈前,请受聘者授权  除了自己来做背景调查也可以找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聘任者进行身份信息、学历、职称、工作经历、工作表现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需要受聘着的授权书,得到受聘的人才同意并签字授权才可以进行正式背调的访谈。 独角兽公司在人才征信上需要注意: 高管履历信息将来上市都会被公示; 是否与前单位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 原单位有没有给他竞业赔偿?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人真的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并生效,在被限制的时间范围内雇佣,且给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要承担赔偿责任。 商业利益冲突。 这个员工名下是不是有公司,名下公司和目前公司是否有关联交易,特别注意是否持有竞争对手股份 (技术股&现金货币股)  创业公司招聘风控的几个关键时间节点  我们从拿到招聘线索作为始点,到最终高高兴兴的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作为终点,我们画一条长长的时间轴。会发现中间会有很多的时间节点能控制我们的风险。 特别在一些关键岗位招聘上,我们提前做这么多的工作,不仅仅是在招聘风险的预防上面,最重要的是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一个将来要一起奋斗的陌生又熟悉的兄弟,怎么能知人善用,怎么能把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去。 第一个节点:在刚刚拿到招聘线索的时候 我们的招聘线索往往来自于几个方面,朋友或员工的内部推荐,常规招聘渠道(招聘网站,商务社交网站)。 如果招聘线索来自朋友或员工的内部推荐:也许对方给你推荐的是他的前 / 现任同事,请他花一点点时间座下来,给你花一个组织结构图,解释一下各个业务单元的职能,相互配合的力度,是否属于业务核心单元。 他推荐给你的人,在哪个业务单元,是否做的是核心产品。目前公司所处的阶段是大象不能跳舞的业务瓶颈阶段,还是高速扩张上扬的阶段。人所处的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就好像红酒一样根据年份会有不同的口味。 如果来自常规渠道,尽量在邀约面试前再郑重的请 Ta 电邮一份完整的简历给你。 第二个节点:如果你有面试登记表的话。 在这里,你除了请候选人填写基本信息外,证明人和如果到 offer 阶段证明人访谈的授权可以在这一步渗透在这个登记表格里。 第三个节点:第一次的会面。 除了介绍职位,也请认真简单的、不引起反感的,向想对方介绍我们引进每一个人的流程,比如会见几轮大概要见哪几个人,也请铺垫一下,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希望邀请您加入到我们的团队的阶段,并解释道虽然我们还在创业阶段但是我们很正规,会有个简单的背调,会索要薪资证明并出具正式的 offer letter。让他感觉这是正规的流程,对每个人都公平,是公司正规化的一部分。而不是刻意强调背调引起不悦。 第四个节点:Offer 阶段。拿到授权,开始正式证明人访谈。 第五个节点:入职时,入职登记表里也可以得到证明人访谈的授权。入职后的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薪资征信解读  为什么拿到了各种薪酬数据报告却对 Offer 谈判没有作用? 经常会有创业者发出这样的疑问,各种行业薪酬报告满天飞而我依然在薪酬谈判时很被动,花了比市场更高的代价。薪酬信息征信环节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原本公平的薪酬市场环境失去平衡,造成整体薪资成本虚高。 薪酬征信帮我们在后期薪酬谈判时增加了三个筹码: 1. 我们在向候选人沟通其目前薪资情况和期望薪资这一动作越早越好。尽早的分解目前薪资现金部分(月薪*n月+ 各种补贴)、长期激励部分(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或股票增值权等业绩单元奖金等)。甚至了解他有没有结婚生子,是不是在还房贷。 2. 目标公司职级体系的大致了解。(经纬 HR Club 的内部活动有定期分享) 各个大厂岗位序列,稍有区别又互相对应。例如某厂技术序列薪资结构:12 个月基本工资 + 2 个月年 底奖金 + (0.25-0.35) 系数*4 个月的季度奖 + 期权,期权:P6 以上开始配备期权。期权 4年 可以折现。P6 以上 3000 股  P7 以上 10000 股。你心里大概有个了解以后,如果对方在前期阶段对具体薪酬说不清楚的话,你大概问一下对方是 P 几?绩效考评是 ABC 哪一档,大概能够估出他报给你的数字是否虚高。 3. 要求出具薪资证明,工资单或 3-6 个月的流水。 在这里分享一个案例,Amazon 企业文化的十四条军规里的一条:“勤俭节约。我们尽量不在与客户无关的地方花钱。勤俭节约可以让我们开动脑筋、自给自足并不断创新。在人员数量、预算规模或固定开支方面,没有额外的投入。” Amazon 的薪酬策略在这条企业文化上的解读就是会用合理的现金部分加上伴随公司成长的股票激励。让更多的现金流投入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上,公司整体壮大,带动股票的持续增长。这种方式就避免发生招到只看短期现金收入,无法和公司长跑下去的价值观不一致人。 很多创业公司都在积极的搭建合适自己阶段的薪酬职级体系,逐渐建立好 ESOP 计划,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在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回报。令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股。 严谨严肃的人才风控落地,也要有娱乐精神。 除了比北京的春风还要干的干货,也推荐几部帮助大家判断人的烧脑片给各位想要在内部推动人才风控体系的创业者们观摩学习。什么摸耳朵摸脖子代表不自信或不实信息传达的判断技巧都可以从以下反面教材里体会: 《The Sting——骗中骗》 《Catch Me If You Can——猫鼠游戏》 《玩转 21 点》 《Lie to me——别对我说谎》 《潜伏》 《Snatch——偷拐抢骗》 《The Bank Job——银行大劫案》 《American Hustle——美国骗局》 《Matchstick Men——火柴人》 《The best offer 最佳出价》  Reference 《劳动合同法》第 8 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创业公司应该如何招兵买马》forentrepreneurs.com,作者 David Skok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现在是风投公司 MatrixPartners 的合伙人。 全景求是 FACT 讲义-招聘风险管理与创新技巧   我们正在积极征集原创作者,如您对HRTech方面有自己的见解、作品以及资讯,欢迎大家投稿至tougao@hrtechchina.com HRTechChina提供、关注最尖端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您可以搜索“HRTechChina”公众号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观点
    2016年03月17日
  • 观点
    这里有141个创业公司的死亡案例,看鸡汤不如听教训 本文原发于CBinsights.com,经纬创投编译,文章来自经纬创投公众号(ID:matrixpartnerschina)。   今天我们打算跟大家聊聊失败。关于成功的方法论有着趋同性,多半与“天时地利人和”有关。而关于失败,却很少有人愿意公开谈起——也许因为野兽总是不想将伤口暴露在外。   探讨失败的意义,可能远远大于成功。因为面对挫折,即使自认为最无畏的人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你已经近乎绝望,失去了所有的创造力。”无论现实多么惨烈,反思和总结仍有其必要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总要往前走。   以下,我们通过关键词的形式对国外创业公司失败的理由进行了一些总结(见下图): 结合个案,这些关键词与时间周期的特殊性存在重合,比如在2015年,因为融资问题猝死的公司大量增加。而刨除时间周期的特殊性,商业模式、产品、用户仍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一个公司是否能按既定计划达成阶段性目标也是其能否存活下来的重要原因。   也有一些失败理由是“个性问题”,这也是创业最残酷的地方——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就足以压垮整个团队。还有一些失败的理由让主页君内心崩溃,比如:“(我们失败的原因是)团队里没有一个人是我们这个app的用户——我们都不用它,我们都不喜欢它。我们只喜欢这个创意,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喂,说好的只投身于自己热爱领域的初心呢……   无论如何,“给前行者以希望,给后来者以经验”,是我们分享以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正如阳光与暗影总是相互伴生一样,有时候总是经历过绝望,才能发现耀眼的希望之光。Enjoy:   爱迪生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失败经历:“我知道了五万种不成功的方法,因此我离成功近了五万步。”   根据CBinsight的研究,2014年到2016年被列为失败的创业公司,往往发生在融资20个月,融资大约130万美元之后。以下我们按失败的属性维度,来看看这些公司的创始人与投资人如何看待其失败。或许也能带领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注:本文分析意见由创业失败的公司创始人与投资人编写,其中亦有部分来自于竞争者及早期员工;本文原为按时间顺序梳理公司情况,但经纬把文章调整为按共性来划分。)   结合这一百多家公司的失败原因,其共性主要聚焦在以下几点:资金(包含融资与收入)、商业模式、产品、用户获取、运营、团队,其他还包含一些个性化的因素。以下我们按出现频率高低来展现创始人们的反思:   资金 回过头来看这些失败的公司,现金流管理非常重要。一定要计划好每一笔钱,不要“想当然”,也不要等资金即将用尽才启动融资。   1.Deliveree King “我们已经布局了15个城市,但是仅仅是这样我们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而且我们没有得到投资,这项业务需要资金来扩大范围,但我们没有资金,我们很难突围。”   2.Top 10 “酒店行业的规模、覆盖面和预算都十分巨大,因此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领域。Top 10这个公司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在这种艰难的领域内做出了创新。但最终,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我们没有资金来扩大规模,只好决定关闭公司。”   3.Prismatic “四年前,我们想打造一个个人化的新闻阅读器,以此改变人们获取内容的方式。对于你们很多人来说,我们的确做到了。但我们也明白了,内容分发是多么艰难的一项事业,我们没能很好地发展,因此失去了持续的资助。”   4.Pixable 我们已经达成了我们之前想要达成的目标,尽管我们有了940万活跃用户,5800万月视频播放量,我们还是很难再筹集资金继续发展。   5.QBotix 我们这个支离破碎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没剩多少时间,我们将要面对一系列麻烦。但值得赞扬的是,他们每个人都仍旧十分专注,十分努力,工作直至最后一刻。我要感谢他们对公司和彼此的奉献。很遗憾,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们没有时间和资金来完成这项工作了。   6.Zirtual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简而言之:烧钱。烧钱是个复杂的问题,但硅谷里的公司都不怎么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在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得到投资。   7.Circa 我们本来打算使CircaNews通过实施一个我们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来盈利,但我们没能在资源用尽之前得到重要投资。   8.Kato 经济萧条席卷全球,我们没能幸免。我们的产品没能得到大公司的青睐。   9.UDesign 我们低估了这个项目的复杂性,又高估了我们的能力,以为我们能够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完成它。   10.Patterbuzz 一切都发展得很好,但我们始终有一个问题:我们的资金总是不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失败了,因为我们没钱了。   11.Nebula 我们失望地发现,这个市场要再等几年才能成熟,然而作为创业公司,我们没能力等到那时候。   12.Wardrobe Wake-Up 我们没能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得到投资,因此我们没有资源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13.Melodic 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要关闭这家数字资产交易公司。简而言之,我们没能发展我们的产品,无法说服投资人继续支持我们今后要在发展和维护上的花销。但是,我们正在研发新产品,我们将把我们的资源专注于其上。   14.Kinly 我们没有解决资金问题。   15.College Inside View 我高估了我拿到投资的可能性,低估了人们对于新产品的不信任和不情愿,还低估了设计的重要性。   16.99dresses 我知道这是我们拿到钱最好的机会:曾经给我们投资的几位天使投资人也很有兴趣再次投资,只要我们能找到一家VC来主导这轮投资。但我们现在没什么钱了,我们也没什么时间来找别人了。   17.Backchat 我们没能快速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带来的结果很快就在使用率上显示出来了。我们的产品是收费的,一开始一切都貌似顺利进行,直到我们用完了所有资金。   18.Wantful 我们未能高速发展,而这正是下一阶段的投资人所要求的,即使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始终充满热情,最终还是要回到数据上来。   接下来的度假季本应该是我们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上周我们失去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的投资,我们没时间寻找替代的资本,也没时间去寻求其他的机会。   19.DisruptiveMedia 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启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物流工作。我们很难和大型跨国公司达成协议,而且从技术上来说,参与他们的生产线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API。很难说这个项目到底能不能启动,因为我们没有钱了,只好半途而废。潜在投资人对一个正在衰退的市场也没有兴趣。我们所得到的资金也不够用。   20.Turntable.fm 我没有从那些失败了的音乐创业公司身上学到教训。音乐公司需要巨大的投资,这一产业真是太难运作了。我们把四分之一的资金都花在了律师、版税和服务之上,这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关闭公司,因为我们没法在全球启动。   21.Skyrocket 有一天,世界改变了。不再有投资进入我们的公司。除了在销售上的落后问题,我们还出现了新的产品问题。那时我就开始怀疑自己了,我的热情以及长久以来的信心都被磨灭了。   22.Serendip 每天处理上百万条信息,列出相关的歌单,再通过网页或者是手机app(没有安卓版,我知道…)推送给我们的用户,这其中的成本太高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我们无法承受。   23.Lookery 我们败给了Facebook。几年来我一直在懊悔,让一家创业公司依赖手机用户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主意啊。事后想想,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产品和Facebook没什么差别。要想成功,需要动用一切资源,其中之一——显而易见就是外部投资,但我们居然选择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开始工作了。我们应该找点钱来逃脱Facebook的掌控。   24.Blurtt 我感觉自己要爆炸了,我是Blurtt最无畏的领导人,但问题是你已经近乎绝望,失去了所有的创造力。我开始感觉非常疲惫。   如果你没钱进行多次尝试,不要创业。第一次创业就成功的几率大概和中乐透差不多。   25.Admazely 我的presentation做的挺好的,但是之后的问答环节就很糟糕了。投资人看起来抱着怀疑的态度,我走出房门的时候精疲力竭。那天我的联络人没有给我打电话,我就知道大事不好了。   26.Springpad 我们没有更多的资金,也没法升级成能够自给自足的公司。   27.Findory 我学习到便宜是好事,但太便宜就不是了。如果在我们需要用钱的方面太过节约,以此避免经费使用过快,那对我们的公司一点好处也没有。   我重新学习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团队可以取长补短。虽然学习新知识很有趣,但把所有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在缺乏经验而导致的无谓的错误上。   我还认识到了一个好顾问的重要性,特别是天使投资人和律师。一个创业公司需要有人能够提供专业而可信的知识,还有必要的人脉。你需要这些人来帮助你。   28.Stipple 我们开始有些收入了,但是发展得不够快。我们还没能盈利。与很多公司一样,我们到了A轮的关键时刻,却没能得到更多投资。我们甚至都没法从市场得到现金流。   29.Parceld 没有人喜欢侵略性太强的人,但回头看看,“侵略性”这种说法用来描述“坚持不懈的”投资请求还挺合适的。我父亲曾告诉我,特别是作为女性,永远不要不敢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提醒别人他们未兑现的诺言。现在人们都很忙,很健忘,日程很紧,我发三份邮件可能都会石沉大海,但发个四封五封(当然不是每天发)可能就能被看到了。不过,我再也不会知道这个办法好不好用了。   30.Saaspire 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要开发一个产品,而你的收入是来源于别的地方的,那么你得先让这些收入稳定下来,才能专注于开发产品。   31.Gowalla 很不幸,一旦你的主要绩效指标与投资者眼中的价值紧密相连时,当第二名就很痛苦了。你的天花板已然到位,你未来融资或销售的能力也已经有了一个极限了。   想要存活下来就得提高绩效,我们尝试了一切方法来促进发展,有些还挺有用的。   32.Shergle 你的创意是否只能在升级公司之后才能获利?如果是这样的话,去旧金山或者硅谷融资吧。在英国和欧洲投资市场上没有那么多人会将资金投入没有保障的研发部门的。如果你想在英国创业,那就找一些从第一天开始就能赚钱的点子吧。你也可以照样用免费增值模式来吸引用户。Shnergle在成为大公司之前是不可能赚钱的。失败!   33.Tigerbow 不要从不懂创业公司投资的人那里筹钱。我们是从朋友和家人那里筹集了一小笔钱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互相支持的,但也有一些例外。我们从这些投资者身上并没有得到什么增值,而这些人,对投资创业公司以及公司运营的风险和挑战毫无认识的人会把你逼疯的。   34.Quirky(创意产品社会化电商) 你控制着整个电商的运作,控制着开发、生产、营销和销售,甚至能得到90%的利润,但你的成本依然很高——特别是和那些并不参与这些环节的公司相比。“Kickstarter能日进斗金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什么都不做,只是提供一个网站作为平台。”   35.LinkManagement System 销售是最重要的是,这是很多创业公司都忘记了的事实。我们也忘了。所以我们失败的原因有六点: ① 我们什么也没卖出去 ② 我们什么也没卖出去 ③ 我们什么也没卖出去 ④ 市场还未完全开放 ⑤ 我们太过专注于技术 ⑥ 我们的商业模式是错误的   36.RewardMe 除非万事俱备,否则不要随便升级公司。金钱才是王道,而且你得尽量发展,直到你发现你的产品能符合市场需求。   商业模式 以下这些公司要么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要么是在没有规模化前太早启动收费,而忽略了它的生意本质需要依靠一定规模的用户数。商业模式是很现实的问题,在考虑赚钱之前,你需要非常了解产品面对的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设计出让他们消费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要能持续才能成为你公司的商业模式,否则一时的减员削减开支也是没用的。   1.Campus 我们试着改变公司的商业模式,寻求新的方法,但我们还是没能让Campus成为一家能够盈利的公司。   2.Poliana 一个悲伤的故事:你很难用一个本应该免费的东西赚钱。   3.Bitshuva 你做了多少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服务值多少钱。   4.Treehouse Logic 创业公司不解决市场问题就会失败。我们有个很大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本可以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的。我们有优秀的科技,强大的关于购买行为的数据,我们的团队名声在外,有许多专家和顾问,但我们没有的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科技或商业模型。   5.Rivet& Sway 如果管理一个企业能被浓缩到只需要专注一件事的话,我就能改变结果。马后炮是再容易不过的了,我可以做很多事来力挽狂澜。让我来列个单子: 占领各地区的市场:西雅图,纽约,西海岸 尽快采取新的模式 等到完全必要时再扩大规模(我们把工作外包得太快了) 注重公关 多睡觉   6.Tutorspree 虽然我们有了不少成果,但我们还是没能做出一套可扩展的商业模式。Tutorspree没有扩张,因为我们只依靠单一渠道发展,而这一渠道突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7.Manilla 在过去的三年里,Manilla得到了多项大奖、也广受用户赞赏,但我们却没办法扩展公司来进一步盈利。   8.Samba Mobile Samba关闭的主要原因就是数据成本过高,而且还在不断上涨,使我们现行的提供移动宽带交流的模式无法运营下去。   9.inBloom 一项重要的创新项目只是因为公众对于数据滥用的担忧而被喊停,这是令人感到羞耻的。   我们努力工作,热情地支持着合作伙伴的工作,但我们意识到这一领域还太新,要得到公众的接受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没有人能承受得了。   10.Zumbox 我们公司的所有人都致力于“数字化信件”这一概念,并且相信未来这将会成为你们收发信件的方式。但是,这一想法运作需要的时间和资金都远超过市场能够投资的量。   11.Delight 消费是在为信息而不是为数据买单。消费者愿意为信息多付一些钱,对数据则不是那么感兴趣。你的服务将使你的客户在他们的股东面前看起来充满智慧。   追踪那些不活跃的用户,特别是你的服务并没有给用户设立一个中间值的时候。我们的系统本应该更加智能,能够收集不同用户的信息。   12.Readmill 许多关于电子书的问题都还未解决,我们在试图创造一个阅读平台的道路上失败了。很不幸,在苹果的平台上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书本是不可能的。我们也考虑过书本的订购模式,但发现它也不可行。最后,虽然我们所有的用户都付费了,但这对于继续我们的发展仍是杯水车薪。   13.Cusoy 我并不想要一家创业公司,而是想要一个真真正正的能创造收益的公司。Cusoy并不能满足我的这个目标,除非它有一支全职团队,通过一两年的融资和至少三五年的奋斗来回答这个“如果/何时”的问题,也就是Cusoy到底能不能盈利的问题。   14.Flowtab 我们雇用了丹佛当地的运营经理,并且马上就在当地最污的一家脱衣舞俱乐部以及其他两家酒吧开张了。当时我们每单得到了1200美元的收入,这就是Flowtab得到的唯一一笔收入了。我们简化了我们的销售过程,但是还是很难在其他酒吧进行市场营销,毕竟我们人不在那儿。   15.Mass-customized Jeans 在收回我们(父母们)最初的投资之前,我们是不会关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会从早上9点运营至下午5点,然后在晚上赚钱。这种模式刚启动的前几个月运行得挺顺利的,但是完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6.Travelllll.com 如果你的赚钱策略是打广告,那么你得面向大量的对象进行营销。从一大堆人手里赚一点小钱和从一小部分人手里赚大钱都是有可能的。但从一小部分人手里赚一点小钱就不怎么正常了。如果你不是卖东西的,那你可得注意了。我们没注意。   17.RealTimeWorlds Dave Jones的APB没有任何商业模式,却获得了成功。他说:“如果你围绕着一个商业模式运作,你就注定失败。”——一派胡言。   产品开发有两种,一种是我懂用户,我满足用户需求;另一种是老子牛掰,老子引领用户需求。无论哪种,你一定要记住,好的产品首先要让你和你的团队感到兴奋。如果你们都觉得很一般,那么市场也不一定会买单。不要把市场当傻子。   1.ratemyspeech 我最后才知道我们一开始的创意就是有缺陷的,大部分人(95%以上)都根本不关心自己的presentation做得怎么样。   2.Kolos 我们做了许多正确的事,但没有用,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一个正确的产品。   3.Allmyapps 我们花了些时间才意识到,我们在启动上就有大问题…   4.Seismic Video 这是在七年前,那时还没有iPhone和安卓,所以它是超前于时代的。当时我们得用AdobeFlash在浏览器上播放视频,体验糟糕的要命,我想吐槽都无从下口。移动互联网已经变得更好也更重要了。   5.Calxeda 我们发展的太快了,用户赶不上我们。用户还没准备好接受我们的技术。我们在运行系统还未完全成型的时候就已经向前冲了。   6.GameLayers 我认为我们的PMOG游戏缺少那种能激发玩家热情的核心力量。“在网页上留下一条有趣的注释”的概念又太过抽象,大部分玩家都没法搞懂我们在说什么。回头看看,我认为我们该清除一些不必要的装饰,收起我们的骄傲,做出一些操作简单又容易带来欢乐的游戏。   7.Unifyo 我们起初致力于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用户体验系统,专注于为终端用户和中小型企业提供方案,帮助他们的成长,但我们无法与大企业产生共情。   8.Plancast 社交网络本质上是为了在家人朋友们之间发布消息的系统,而用户在一特定系统上分享内容的次数,对于这一系统未来将会创造的价值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像其他社交媒体是分享状态、感想或是照片的,我们的平台主要是分享计划,而计划只会偶尔被分享。许多人只是不会参加那么多的活动,许多人也不会那么确定自己会参加哪些活动。因此,用户不会养成一个每天或每周上传计划地习惯。   9.Formspring 创业者们:创造你们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别人的。最成功的产品应该是和产品本身以及用户的期待相吻合的。当你每况愈下时,你很难无视那些用了其他的策略和战略而飞速发展的创业公司。无视他们吧,这是唯一一个你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追随他人的办法。   10.Flud “我们的确没有对我们的首款产品做足够的测试,”Ghoshal说。这个创业团队在没有内测的情况下就发布了他们的产品,没有花时间做QA、情景测试、任务测试等等。当1.0版发布时,各种bug在他们的脑子里嘶吼,完美的用户体验姗姗来迟。   11.On-Q-ity 有了对的技术和错的市场,仍然是一次错误,这也证实了关于创新的一个陈词滥调。CTCs在未来将会大热,这点我们是能够保证的,但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等到市场赶上技术的脚步。CTCs会在5到1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治疗癌症的常规步骤,这对于我们这些参与了On-Q-ity的人来说,显然是喜忧参半的。   12.CondomKey Chains 毫无疑问,我有了一个大发明。就像爱迪生和灯泡,比尔盖茨和电脑操作系统,我引发一次改变社会的革命,同时也会给我带来财富和名誉。我差点成为美国第一个销售安全套钥匙链的人了。   13.Wesabe 在一个糟糕的数据聚集方法和Wesabe让你做的大量工作之间,在Mint上获得更好的体验就容易得多了,而且这种体验还来的很快。我之前提到的所有东西,不依赖单一资源提供商、保护用户隐私、帮助用户在财务方面做出积极改变等等,都非常棒,都是我们该追求的东西。但如果你的产品太难用的话,这些东西就都没有意义了。因为大部分的人并不那么在乎长期效益,他们只在乎眼前可见的未来。   14.Imercive 我们坚持一个错误的战略太久了。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主意没有我们原先想的那么好,或者是我们没法让它实施起来。如果我们能对自己诚实一点,我们就能尽快转向,而且也会有足够的资本来实施一个新的战略。我觉得我作为CEO作出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能尽早从错误里走出来。   用户 唯有尊重用户,你才能超越用户。 1.Rdio(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 Rdio的问题在于太早考虑持续发展的问题了。创业公司的一个典型错误就在于过分担心自己能否创造利润,但其实他们还没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时候。这也是此类商业模式的一个问题,因为内容许可协议的关系,企业可运作的余地很有限。无论我们做什么,很大一部分的收入都要归唱片公司。你必须得用大量的用户来弥补它,这也是为什么你能看到Spotify要遍及全世界。   2.Selltag(二手交易平台) 这家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用户参与与用户保留。“在交易平台的创业中,创业者都会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们试着通过营销来保留买卖双方用户,但这还不够。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在我们的平台上卖东西,但要找到买主就复杂得多了。”   3.Shopa 消费者们对自己的购物需求守口如瓶,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尽管我们吸引到了一百万用户,但他们对和好友买到同一条连衣裙的担心超过了对折扣的渴望。   4.Why Own It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想要把这个app推荐给朋友或家人,因此,我们陷入了“鸡与鸡蛋”的问题之中。   5.Talentpad 我们没能在这个大市场下创造出相应规模的企业。我们的团队始终热切希望我们能够在大范围的用户中造成巨大的影响,但我们没能想出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   6.VoterTide 我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来与顾客交流,并且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我们自认为的优点,当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人们很容易骗自己说自己的产品超棒,但你得关注你的客户,并且按照他们的需求来做出调整。   7.Pumodo 团队里没有一个人是我们这个app的用户——我们都不用它,我们都不喜欢它。我们只喜欢这个创意,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8.Findlt 创业和改变世界都不是容易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的Findlt用户其实并不需要这个软件,这让我们在今后要继续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9.Teamometer 不要做太多的计算,类似:30美元乘以1000个客户再乘以24个月,哇,赚翻了!   哎,傻孩子,你根本都不懂让1000个客户每个月付费长达两年有多难。我的建议是:先找到第一个客户,再找10个,再找更多。   除非你先找到10个客户,否则你什么也证明不了,只能在哪儿加减乘除。   10.GroupSpaces 我们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太早扩张了。我们渴望达成一个巨大的数字来为今后的融资做准备,同时也被我们在学生市场上得到的广泛认同所激励,我们花了大把资源用于发展我们的付费营销渠道和分发渠道,而我们本可以将这笔资源用于用户获取的。我们失败了,因为我们在新的市场上没有足够的PMF,只好把精力从产品转向寻求与市场的契合度上。这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11.Zillionears.com 人们实际上并不真的喜欢我们产品的全部,我们的用户也不觉得我们的服务真的有那么好。实际上,有些参与了销售环节的人甚至都不喜欢我们的“灵活定价”系统。他们想要帮助那些艺术家,因此省下几块钱并不能让他们有多高兴。他们本来可以在别的地方免费得到这些音乐的。   12.HelloParking 我们从未提出清晰的假设,从未发展实验,也很少与我们的终端用户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虽然我们在这一产业中有几位不错的顾问,但我们本应该见见所有我们能联系上的人的。更糟糕的是,我们几乎都没走出我们的办公室。   13.Sonar 我们的教训: 如果你正在创建一个社交网络,那么发展是唯一需要注意的事。用户的参与是挺重要的,但除非你你的发展跨越了一个门槛,否则你是不会得到下轮融资的。   14.RiotVine 这不是好点子坏点子的问题,这是让人们谈论起来的问题。让你的产品的一些方面能够引起人们的谈论,并且让它变得独一无二。   团队 一定记住要互补,不要只具备一种能力。 1.Kior 各方对谁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出现了分歧,但他们一致认为这家公司在人员配备方面做得很差:公司实验室里有很多博士出身的研究人员,却没什么技术和运营人员。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它的失败。   2.Standout Jobs 我给StandoutJobs太早筹到了太多的钱(大约是180万美元)。我们那时候还没有合法筹集这么多钱的许可。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创始人团队还没找出决策者。这是个错误,如果创始团队不能自己推出产品,或者不能在一小部分自由职业者的帮助下推出产品,那他们就不应该创业。我们本可以找一个联合创始人,但我们没有。   3.UntitledPartners 招聘很难,而且我们自己没什么经验,只能依赖投资者来帮助我们作出决定。我们在招聘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合同顾问时作出的正确决定和错误的一样多。最大的建议就是:一旦数据显示你的一个职员的不能胜任工作,不要迟疑,马上换人。   4.Decide.com 决定你做事的方式,然后雇佣那些和你的做事方式一样的人。不同的观点的确很有价值,但在创业公司中,雇佣那些同意你的观点的人所得到的好处也就是快速的发展会比得到不同的观点来的更重要。   5.Vitoto 超出专业领域的产品:团队里从未有人打造出一个成功的产品过。我们都有在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从销售到商务都有。但我们没有关于视频用户的经验,我们到了一个完全不是我们强项的领域里。   6.Nouncer 一个月前,在我的天使轮投资进行到一半时,我打算复习一下我已达成的成就,想象哪儿还需要改进,让我的公司成为一个可盈利的公司。我也正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寻求风险投资。最后,我问我自己什么是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答案是合作伙伴和开发者。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来找寻他们,但始终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意识到,钱不是根本问题。   7.BricaBox 当你的合伙人离开公司时,你就要开始面对一场狂风暴雨了。不要把事态恶化,好好想想如何处理手中的大笔股份。对于那些拿着血汗股份的创始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一段长长的授权期。   8.Boompa.com 我和Ethan做了一个“僵尸队伍”测试来看看是不是有人想要在一个工作强度极大的项目中工作,不管是创业公司或是别的什么。这个测试是这样的:如果僵尸突然在地球上大量出现,你会相信队伍里的伙伴们会做你的后盾吗?如果他们被咬了,会诚实地告诉你吗?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将队伍里唯一的枪交给他们,他们会是更好的射手吗?   如果任何一题的答案是“不”的话,你就知道他们更适合在格子间里工作了,而不适合和你一起创业。   9.Devver 对于一个远程办公的团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上的缺失。在一个州里管理工资单、解雇人员、保险等琐事就已经很麻烦了,横跨三个州来管理这些东西简直是噩梦,即便我们已经请了一个服务公司来帮忙。显然,当你的创业公司发展壮大时,就可以找别的公司来帮忙处理一些麻烦事了,但对于一个小团队来说,这是最麻烦最让人分心的事务了。   10.CryptineNetworks 无论你和你的朋友关系如何,多么信任彼此,你的意图多好,金钱都会横亘在两人之间,更何况每个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另外,创始人对于公司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因此,要想从创始人手中拿回股份,这一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简单。然而,股份行权计划(vestingschedules)降低了谈判的困难,并且能使公司回购股权。我让自己傻傻地跌进了“这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陷阱,然而没有哪家创业公司能够一次就成功的。这些小问题导致了团队的分裂。如果你觉得创业公司不用考虑股权问题,那你就太天真了。   11.Lumos 我们从未用过市面上的家庭自动化产品,我们也不是物联网领域的专家。当你在某个领域是新手时,你就没法意识到你决定中的不足,就像那个著名的达克效应所说的那样。   运营 细节无小事,但这些公司却忽略了。 1.Wishberg 2013年4月,我们得到第一笔投资时,我们为自己设下了很高的目标。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数据是最好的伙伴。在年末重新审视这些目标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根本没有按目标行事。我们这个团队总是想要追求更大的梦想,却没有关注更小的挑战。   2.Secret 很不幸,Secret并没有达成我刚刚创办公司时的愿景,因此我认为关闭它对我、对投资人和对我们的团队来说都是正确的选择。   3.Dijiwan 一个好的产品创意和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并不能保证一个公司的成功。我们不能忽略公司的发展进程以及运营问题。   4.PostRocket 我们刚刚创办PostRocket的时候,我们不仅想要帮助企业在Facebook上成功营销,还想创造出色的产品和服务来支持它。我们一直没能达到我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5.Canvas Networks 一个貌似已经成功了的产品会失败,这真是让人吃惊,但这种事每天都在发生。虽然我们的产品已经很符合市场需求了,但我们没能好好运作它。要发展一个企业是很困难的,而发展一个只有一个app,而且正处于创业路上的企业是特别困难的。   6.HowDO 我们的目标是将我们的热情转化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我们缺乏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没能完成这种转化。关闭平台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我们已经考虑过其他所有方法了。   7.Backfence 超本地化是非常难的,不要自己哄自己,你不只是打开大门然后就冲击某个临界点,这就是我们从我们的信仰一跃中学到的。建立一个社区需要大量的工作。仔细看看那些超本地化网站,看看那儿有多少帖子,特别是那些由社区用户发表的帖子。所有超本地化社区网站的运营者都会告诉你,你得花上很多年才能真正发展出一个活跃的线上社区。而要盈利就得等上更多年。不幸的事,种种原因让Backfence没法持续发展下去了。   8.SednaWireless 经济原因只是其一,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没能实施我们的计划。外部原因如印度的硬件生态和内部原因比如团队的专业度不足都是我们失败的原因。如果有钱的话,我们或许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   法律风险 在界限不明的行业,尤其要重视潜在风险。这里面需要一套组合拳,你如何用一系列公开的行为向政策制定者施展你的善意,这是门艺术。做得好你将制定行业准则;做得不好,有可能像以下的公司一样万劫不复。   1.Flytenow “2015年12月18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上诉法院驳回了我们要求撤销联邦航空局对Flytenow以及其他用于共享飞行经历网站的禁令。Flytenow成立两年多了,是为了让航空爱好者们能够分享飞行的快乐,见识真正的飞行员,或者是组团去开飞机。不幸的是,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关闭Flytenow。不过,我们还会像飞行员一样战斗,直到重回天空。”   2.Carrier IQ “人们早已对大公司或其他组织为了自身利益如何处理客户隐私抱有怀疑,而我们的软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追踪用户,对公众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不出所料,在事件披露之后,出现了大量宣布某某公司使用(或未使用)这一软件收集信息的声明,法院受理了大量关于侵犯隐私的案件,立法机关正起草法案来加紧这方面的控制。许多诉讼都貌似已经结案了。AT&T并没有收购整个公司,我们也明白它将不会对CIQ的任何案子负责了。”   3.Homejoy 公司CEO认为,失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他们所面临的诉讼,这四宗诉讼是关于他们的员工是否应按照正式工和合同工来分类。虽然这一分类最终并未真正实行,但还是严重影响了融资。“这种麻烦事很多,虽然都只是些小事,但却激起了大浪。”。   4.Vatler 我们2014年夏天在旧金山创建Vatler——提供贴身管家服务。我们认为这项服务的需求很大。然而我们接到了警察局的电话,说我们的许可证未经通过,还警告我们的业务中有很大部分是非法的。两周之内,我们失去了大量的业务和30%的收益源,根本没有继续发展的希望了。我们试着让一些饭店支付账单,但没有帮助。我们的经营模式不再有效,9月7日,也是在旧金山,我们宣布倒闭。   5.Grooveshark 我们与唱片公司协商决定,即刻停止我们的运作,清除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并且交出我们的网站、手机应用的所有权以及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和版权。   6.Ordr.in 我们活在美国梦之中,直到一个“专利怪”——一家唯一的业务是起诉合法企业以求取高昂协调金的公司——用一场官司把我们打倒了。   7.This Is My Jam 当这些平台走向成熟和巩固,用户从网站上流向app时,更加复杂的许可条例和地理上的限制告诉我们“对不起,这个歌曲不能在这儿播放”,这种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而非偶尔的例外了。   技术 记住,有时候技术过剩,让产品变得复杂亦是灾难。 1.Laguna Pharmaceuticals 涵盖了大约600名患者第三期实验才刚刚进行两个月,研究人员就发现了副作用,这使公司无法像之前那样大范围推广这一药品。“我们其实十分惊讶,因为二期研究时一切都十分顺利。”公司CEO说。他拒绝透露更多关于副作用的事,只是将其描述为“安全信号”。“正常的做法应该是继续研究,”他说,“但它不会有商业价值了。因此比起尝试突破,我们还是决定停止。”   2.Nirvanix 云服务很棒,外包很棒,但不可靠的服务一点儿也不棒。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的数据,这是底线。没什么能代替尽职调查和深思熟虑,要避免依赖。   3.MyFavorites 在开发手机app的同时开发网页app是个很傻的选择,特别是当我们还是没有开发出收藏选项,也没有让任何人测试过我们的app的时候。我们简直是在以一个很滑稽的方式烧钱。当我们为了SXSW发布的最后期限手忙脚乱时,我手下有7个人在一起做这个产品。我们打算专注做一个iPhoneapp,但是这把我和我们的程序员难住了,因为我们没法用这个app,我们的手机都不是苹果。   4.Meetro 我们本可以试着修补Meetro的,但我们的团队已经要向前走了。就凭我们毫无发展的现状来筹集资金基本上时不可能的。另外,我知道为了让我们的队伍更加团结,我们得转移一些注意力。但包括我在内,大家都觉得被打败了。我们知道要解决软件中的问题得重写代码,但没有人想要做这件事。   5.eCrowds 当产品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它运作起来就不那么快了。在我看来,所有的网页app都应该有很快的运行速度,所以人们不能接受我们的app的速度,特别是它开始在公共网站上运行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加速它的运行,但我们失败了。这教导我,我们必须一开始就应该将一个基准工具纳入到我们的发展周期里,因为我们的产品属性要求这一点。   规模效应 在很多同质化竞争的行业,规模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大壁垒之一。能做好,其实不容易。   1.Brawker 我们的发展速度没有达到预期,我们的服务也未能覆盖到我们所希望的范围。   2.ProtoExchange 很不幸,我们努力想要改变制造业的面貌,但我们没有达成最初的目标。因此,我们选择关闭公司,重新评估我们在制造业中的地位。   3.Balanced 我们发展的速度不够快,没能在支付领域成为一个大型、创新、独立的公司,只好决定不再继续发展。   营销 营销技巧是用户和产品之间最有效的一座桥,只有真正懂产品和用户心理的人才能做好它。这其实是决定你商业成败的“最后一公里”。   1.Dinnr 这可能是Dinnr的命运,我们从未得到过什么好机会。无论我们做什么来救活它,在网站宣传或采取别的营销策略,都像是在无谓地激励一个奄奄一息的人。   2.Everpix 创始人一直都知道他们犯错了,他们花了太多时间在研发产品上,因此在发展和传播方面的时间就少了。他们的第一份融资演讲稿极为普通。他们太迟开始营销了。   他们的失败在于他们将自己置于那些科技巨头,比如苹果和谷歌的对立面,而这些公司都提供着完善并且免费的Everpix替代品。虽然他们的产品用起来并不难,但的确还需要一些学习,而且用户还得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把自己的人生回忆交给他保管。这太难了,而Everpix也未曾做出过能使它变得容易的努力。   “有一个成功的产品,并不是能使一家公司成功的唯一因素。”   3.Overto 对于网络公司来说,决定生死的是用户数量。刚开始的时候用户数量是系统性增长的,接着我们就撞到了天花板。这时候就该做些营销工作了。但很不幸,我们团队里没人擅长这块工作,更糟糕的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填补这段空白。   其他 1.Wattage 我觉得我们的失败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能力不足。   2.GigaOm 商业,就像人生,不可能和电影一样,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到童话般的结局。   3.Digital Royalty 我们经历了一些改变,一些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一些脱离了掌控。为了不丢失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不污染我们的文化主心骨,我们决定暂停业务。   4.37Coins 作出关闭公司的决定是很困难的。虽然我们心怀远方,但我们已无法输出高质量的产品来与市场匹配了。   5.ComboCats Studio 可能只有我这样吧,我低估了UI的工作量,即便我看到了模型。次次如此。这个东西很难一开始就正确。   6.Twitpic 我们没有资源来从Twitter这样的大公司手中保护我们的品牌,尽管我们始终相信这个品牌是属于我们的。因此,我们还是决定关闭Twitpic。   7.GreenGarStudios 如果你还记得我的融资演讲里曾这么说:“我们已经赚了一百万了,让我们来聊个十亿的吧。”也许有天这番豪言壮语仍能成真,因为我还在为此不断努力。但是,这个梦想可能不是和我的GreenGar一起实现了。   8.Outbox 巨大的复杂系统似乎不可战胜,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它们都是我和你这样的人创造的。 政府或大公司最主要的资源就是时间,然而这是创业公司最缺少的东西。 你可能觉得政府组织很糟糕,你错了,他们超级糟糕。 如果没法找到你需要的硬件,那就自己造一个,这并不难。 在客户身上可能会花掉很多时间和精力,但非常值得。 人生苦短,只要追求那些你最想要的东西就好。   9.Argyle 我们是一个在大地方建立的小公司,但那儿不是硅谷。这是把双刃剑,因为在硅谷,你得花两倍的钱来雇佣员工和支付房租,但在硅谷之外,人们对于融资的态度又完全不同。   10.Exec 许多O2O企业都在问我创建Exec的经验: 单位经济比纯软件业务要重要得多; 送货员人员流动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需求是很尖锐的; 动员顾客是很难的; 我们是不能自己去跑业务的。   11.MochiMedia 没人希望看到这种结局,也的确有人想要以更高的价格收购Mochi,但我们还是解散了。他们并不打算做出什么合理的决定,他们肯定不像我们一样为这个公司考虑。我们试着坚持下去,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定。   12.Salorix 很可惜,所有的好事都会走到尽头,这个公司也一样。迅速衰败也是件好事,总比慢慢死去好。   13.Intellibank 专注与简化常常比幻想未来的未来的未来更难。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创业公司无法集中精力。我们需要时间来修剪一个想法,这是很重要的,就像马克吐温曾说过的那样:“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写一封更短的信。”   14.ArsDigita ① 花了2000万美元才拿回与我在当CEO时的相同数量的收入。 ② 婉拒了微软的希望我们称为第一个有.NET产品的创业软件公司。 ③ 在第四版完成之前就废弃了第三版产品。   15.EventVue 我们的错误: • 没有专注于学习 • 没有注重对EventVue的营销 • 一开始招募人手的时候做出了太多妥协,没有足够关注雇员的能力和竞争力   16.IonLab 我与7个人谈了谈。其中三个对于我的决定表示同情和同意,另外四个力劝我坚持下去。是什么让我做出了决定呢?前三个都曾经创业过,而后四个没有。后四个人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情况,即使他们也是为了我好。   17.Kiko 创造一个能够激发你生产力的环境。在家办公可能挺方便,但通常在一个专门的空间办公会更有效率,同时还能让你保持家庭和工作的平衡。   18.Monitor110 七宗罪: ① 缺少一个决策者 ② 没把技术部门和产品部门分开 ③ 太早做太多公关 ④ 有太多钱 ⑤ 没有贴近消费者 ⑥ 没有及时按市场做出调整 ⑦ 在公司内部和董事会内部对战略的分歧太大   19.NewsTilt • 我和Nathan之间有重大的沟通问题 • 我们本身对新闻和新闻产业没有足够的热情 • 开发新产品需要改变,但我们做不出改变 • 以上三点消磨了我们创业的热情   20.SMSnoodle 我出生起就不爱听别人的建议。如果你是个技术控,那你不听建议也会有很多别的机会,你不会满足于任何程度的发展。别听你的心说什么,听听看你的脑子说什么。如果你是一个网站创业者,你只有6个月来开发第一版网站,更简单一点的那种只能用2到3个月。你可以之后再进行调试,但要尽快开始工作。   21.Zen99(财务软件公司) 我们在用户获取上出现了问题,而且我们最强的领域又有竞争者。我认为,获取用户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起一个1099报税单用户网络:Intuit公司(Zen99的竞争者)数十亿的报税之中,许多都是来自于这些用户的。不幸的是,Intuit开发了一款相同的软件来与我们竞争。当你的最佳用户获取策略帮助了一家正与你竞争的公司时,你不会好过的。   22.InqMobile Inq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的技术被采纳到另一家公司一个更好的应用之中了。因此我们要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就是关闭Inq。   23.Diffle 当你的公司倒闭的时候,你是没法理性思考的,你当时的想法和几个月后的可能完全不同,你对你今后的发展前景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你得在一无所有之前关闭公司,这样你就能考虑接下来该做什么,而不是手足无措。 希望这些公司的经验对你们有用,一如既往,希望读公号的你们,好运。  
    观点
    2016年03月16日
  • 观点
    数字化社会正在打造新的组织模式 企业面临这5大挑战 图片来源:Deloitte University Press 据德勤近日发布2016年人力成本趋势报告,为适应当今劳动力市场和商业环境的需求,在超过130个国家的7000多家公司中,92%的企业认为,今年最关键的挑战就是重塑工作方式。 受数字化影响,“团队网络”的新组织模式正在崛起:在网络基础上,企业授权团队完成各项具体业务项目和挑战。从某种程度来说,企业不再像传统企业,而是更像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大家一起去解决项目,一旦项目完成,项目团队随之解散并移动至新的工作项目中。 企业的新组织模式有4个成功关键: 1. 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 2. 透明的目标和项目; 3. 反馈和信息自由流动; 4. 凭能力和所做贡献得到奖励,而不是职位。 如今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问题(员工敬业度、企业文化、上市时间、创新力)都与新工作方式有关,这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职业和内部流动性,重设目标及奖励机制,不再提倡向上流动,也不再强调领导的权力地位。 图片来源:德勤报告在新组织结构的影响下,领导力成为公司面临的第二大问题。89%的高管将加强、再造以及提高组织领导作为重要优先事项,高达2/3的受访者将其归为紧急一类。 传统的金字塔型领导力发展模型已经无法适应快节奏的业务需求和变化的步伐,位置型领导(因为我是副总裁,所以我就是领导)正转变为依靠专业、热情、精力以及赋权的团队领导力。今天需要的领导人必须灵活、学习速度快,并且能联结整个组织。他们得有亲自领导的能力,在带领团队的同时还能进行跨团队操作。 “我们公司没有总经理的空间。如果我们的领导人不能成为实际领导人,我就不需要他们。无论是团队之间还是城市之间,信息流动都很容易,我不需要经理在中间打报告来告诉我团队背后正在发生的问题。”一位公司增速极快的CEO表示。 图片来源:德勤报告第三,企业文化塑造也成为了如今商业世界最热门的话题,数据显示,有86%的高管认为文化问题很重要。 在许多国家,千禧一代已占劳动力市场的一半以上,他们寻求工作的任务和价值,在小团体工作时,他们需要共同的文化来确保战略、项目以及合作都保持在同一轨道上。此外,地理上分散的团队也需要一套指导方针和价值体系来帮助他们决定要做什么、如何做决定以及明白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当一个公司的文化与其价值观紧密相连,它就会吸引那些认可公司文化的员工,进而帮助企业激励员工,达到高水平的敬业度。调查显示,认为其公司所推动文化正确的高管比例从10%升至12%,有小幅进步。然而不到1/3的高管(28%)认为自己理解其公司的文化。 伴随企业文化,员工敬业度也是个相当迫切的主题,有85%的高管将敬业度视为首要任务。文化是关于公司的工作方式,而敬业度则是人们如何看待公司的工作方式。如今的员工更像志愿者而非契约仆人。活跃在社交网络上的他们可以浏览或接受新工作机会,共享公司和老板信息。如果无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工作,游离的员工将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年度敬业度调查正在被如脉冲调查、匿名的社交工具及经理定期反馈考核这些新方法和工具替代,这也令HR有了一个重要的新角色——员工聆听官。 在提高员工敬业度的方法上,有84%的受访企业认可了学习的重要性,2016年投入在学习项目的投入资金比2015年提升了10%。公司希望提供专业技能、技术培训以及职业发展机会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比如在许多零售企业中,学费报销计划和早期职业生涯管理再度流行。另外,员工的自主学习重要性凸显。采用在线教育平台MOOC的企业占比从30%上涨至43%,而采用先进的视频学习工具的企业占比从5%上涨到15%。 报告显示,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人才需求,组织还需要不断学习整合并充分利用兼职和临时雇员。超过70%的人力资源高管认为这个趋势极为重要。 最后,零工经济也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系列挑战。只有19%的受访高管表示所在组织充分了解关于临时雇员监管的劳动法规,11%的高管表示组织具有完善的临时雇员管理流程。这也表明,随着组织临时雇员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未来组织需要采用更多审慎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未来组织劳动力管理也需要应对认知技术和智能技术兴起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诸如工作职位的消失、工作性质的变化甚至可能摧毁劳动力。 “企业需要与时俱进并满足商业生态系统的需求。”德勤总裁Josh Bersin表示,组织要授权给团队,发展一个更年轻且更具包容性的领导力结构。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曾烨轩
    观点
    2016年03月15日
  • 观点
    Slack 是如何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 SaaS 应用的?(上) 编者按:如果说 Slack 是史上增长最快的 SaaS 应用,这应该一点也不夸张。发布仅两年左右的时间,Slack 的目前日活用户已高达 230 万。去年4月,Slack 的估值已达 28 亿美元,公司在即将进行的新一轮融资中的估值最高或达 40 亿美元。Slack 为何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Slack 在早期都做了哪些工作为日后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呢? Slack 最初其实是建立在 Tiny Speck 的基础上的,Glitch 则是 Flickr 的创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 所领导的 Tiny Speck 公司所开发的一款网页游戏。Tiny Speck 这个公司在 2014年 倒闭了。在开发 Glitch 游戏的这几年中,公司的员工其实是分布在不同城市的,旧金山、纽约、温哥华的都有。因此他们必须使用 IRC 工具进行团队的沟通协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开发 Glitch 越来越没有兴趣了,对 IRC 的兴趣反而越来越高。IRC 是那个时候比较常用的沟通协作工具,非常适合那些公司员工长期异地办公的公司使用。Glitch 的团队发现,IRC 能够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在一个项目上专心工作,让他们免受通过邮件沟通所带来的各种干扰。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团队就将业务方向转到了协作沟通领域。 “我们最初是想做一个基于网页端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但最后失败了。关于这个失败史,大家不要放在心上。” Slack 联合创始人 Stewart Butterfield 这样说道。 企业沟通协作工具 Slack 的开发实际上开始于 2012年年 底。到 2013年8月,Slack 进入内测阶段。虽然 Slack 才推出两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增长速度堪称惊人。在 2014年2月 刚推出的时候,Slack 的日活用户就有 15000 人。到 2014年8月,Slack 的日活用户增至 171000 人;到了 2014年11月,日活用户就增至 285000 人;到 2015年2月,Slack 的日活用户达到 50 万;到了今年3月 份,Slack 的日活用户就已增至 230 万。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Slack 用户现在每个月发送的信息数多达 3 亿条,用户每天花在 Slack 上的时间超过 2 个小时。Slack 的增长速度和用户粘性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就在前不久,有消息称 Slack 正在进行一轮 1.5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在 35-40 亿美元之间。去年4月 份,Slack 刚获得一轮 1.6 亿美元的 E 轮融资,公司当时的估值为 28 亿美元。 相比上面介绍的这样,大家可能更感兴趣的是 Slack 是如何做到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Slack 早期做的一些为后期成功奠定基础的工作。 Slack 在早期主要做了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  确定市场空间,找到用户痛点。 聚焦于产品的某几个核心功,能并力争做到完美,确保这些功能超出用户预期。 利用免费增值的模式,驱动产品自下而上的口碑传播。 定义自己的市场 Slack 并不是第一个面向企业用户的通讯应用,在 Slack 之前,已经出现了 HipChat 和 Skype 等一些提供企业内部沟通服务的工具,而且他们已经发展好多年了,在发展早期,他们的增长速度也都是非常快的。在竞争对手林立的市场环境中,Slack 要想取得成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Butterfield 表示,Slack 的 20%至 30%的早期用户都是从 HipChat、Compfire 或 IRC 这种中心化通讯工具平台过来的。 “当我们问其他 70%至 80%的用户他们都在使用什么工具作为内部沟通工具时,他们会说:‘我们不使用任何工具。’ 不过很显然,他们肯定会使用一些工具的,他们只是没有将使用的工具归到一种软件类别中去而已。” Butterfield 这样说道。 后来我们发现,那些声称自己不使用任何工具的公司其实都在使用不同工具的组合。他们使用的工具非常繁杂多样。他们团队中的有些人在用邮件沟通、有些人用 Hangouts、有些人用 SMS。我们还看到一个小组中的有些人在用 Skype 聊天,有些甚至在一些私密的 Facebook 群组以及 Google + 页面聊天交流。 基于这样一种情况,Slack 初期在兜售自己的产品时都会和用户强调,不管他们使用目前市场上的哪款工具,其实都会存在问题的,只是他们还没意识到。 作为对比,Butterfield 这样说道:“如果你在为你的创业公司搭建一支销售团队,对于选择何种 CRM(客户管理工具)这个问题,你知道你必须要进行决定,这是无需多想的事。如果你是一支软件开发团队,你也知道必须要选择一个版本控制系统。不管是 CRM 工具,还是版本控制系统,这些都是已知的产品分类。” 对于绝大部分用户而言,Slack 这种中心化通讯平台是一款全新的产品,导致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这款产品。因此从第一天开始,产品培训和市场教育工作便成为 Slack 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产品正式发布的两周前,Butterfield 给团队所有成员发了一个很长的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里面,他写得非常清楚:他们不仅仅是要打造一款实用的工具,还要帮助人们去了解这款产品的功能与用途。 “我们的工作是开发一款真正有用的工具,一款能够让人们的工作更简单、更愉快、更高效的工具。此外,我们还要去了解人们认为自己都需要什么东西,然后再告诉用户 Slack 能提供的价值是如何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 Butterfield 这样说道。 上面说的这些从某些程度上说更像是传统的营销方式,但 Slack 要做的远不仅如此。Butterfield 继续说道:“我们的定位和其它很多初创公司是不一样的。很多初创公司都想在一个已经被清楚定位的庞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个市场上一般都会有很多的竞争者,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并且生存下来。而我们是和其它初创公司是不一样的,虽然在企业内部沟通领域我们也会面临一些竞争对手的竞争,但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定义和开拓一个全新的市场。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调整产品,我们还会改变整个市场。” 因此对于 Slack 而言,它早期实现增长的方式是通过创造一个之前不存在的市场,而不是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市场,并将自己提供的解决方案兜售给那些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的用户。可以这么说,Slack 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快的增长主要是因为 “它销售的是一个创意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款产品。” 如果我们将自己定位成一款群聊系统工具的话,我们很有可能销售地就没有那么好,因为市场上是不会有很多人为此买单的,毕竟他们用现有的工具也是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因此我们我们将产品定位于成能够带来组织变革的工具。 Butterfield 表示,找到产品与市场想契合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定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全新市场。其实销售创意的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值得一提的典型案例包括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它兜售的并不是摩托车,而是自由和独立。还有露露柠檬(Lululemon),它兜售的不是瑜伽服装,而是瑜伽本身。 在探讨 Slack 早期的增长战略时,它的这种兜售创新的想法在中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销售的不仅仅是一款软件产品,而是很多新的理念,包括 “能够帮你降低沟通成本”、“零成本知识管理方案”、“快速决策方案”、“所有的团队沟通信息都可以即时搜索、随时随地调取”、以及 “让你减少 75%的邮件使用量” 等等创意理念。 我们销售的是解决人们遇到的信息过载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大家从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同时从那些原来看来毫无用处的公司内部资料中提炼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们销售的是一个更好的组织、更好的团队。这是人们愿意花钱购买的东西。只要我们的产品有助于帮助打造一支更好的团队,我们就是成功的。 如 Butterfield 之前说的那样,人们购买一款软件是为了解决他们知道自己存在的需求或是完成一项任务。不过正如上面说到的那样,只有不到一半的目标用户群认为他们需要一款内部沟通软件。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销售能提高生产力的软件,帮助人们从压力中解放出来,并助力打造一个更优秀的组织和团队,这个理念让 Slack 能够获得很多本来不会为沟通软件买单的潜在用户,从而赢得自己的市场。 (图中人为 Stewart Butterfield) 生命太短暂,因此不能在短暂的生命里去做平庸的工作,更不能在短暂的生命力开发蹩脚的产品。 除了上面所说的 “销售创意解决方案” 外,Slack 实现高速增长的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于他们对产品细节的关注,竭尽全力开发真正有用的高质量产品。Slack 团队花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确保 Slack 做到安装简单,用起来愉快,能够与其它各种各样的产品服务相兼容,同时能够做到像电子邮件那样安全可靠。有一些其它功能是只有 App 和 Mac 客户端才有。在 2014 年的 11月,有将近一半的 Slack 用户使用的都是 Mac 客户端,其中 55%的用户在一天中既会通过桌面客户端登陆 Slack,也会通过移动 App 登陆。 一款产品刚推出的时候肯定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而人们都很容易忽视这些小问题,这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不过 Butterfield 一直提醒自己的团队,推出的产品必须要足够出色、需要接近完美才行。他说道:“对于我们而言,开发一款美观、优雅和用户友好型的软件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产品在优雅、精致和细节方面提升一点点,这都会为我们加很多分。如果用户在使用我们产品中出现一点点问题,他们就会放弃使用,因为这会给他们留下这款产品不值得使用的印象。” Butterfield 督促自己的团队以 Slack 用户的角度去找出产品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细小问题,再一一击破问题。“将你自己想象成是第一次使用 Slack 的真实用户,而且你是被老板逼着下载和使用这款软件的。以用户的视角看待 Slack 这款软件,将 Slack 看作是你自己没在上面花过任何精力、自己也并不太感兴趣的市场上的任意一款软件。仔细找 Slack 上都有哪些问题,将这些问题都找出来,吹毛求疵,以追求完美。” 以这种态度做产品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的一个用户(Quartz 的 Dan Frommer)曾这样描述 Slack:“Slack 的高质量是很多其它软件所无法比拟的,不管是大公司的软件还是创业公司的软件都是如此。举个例子,当你把一条超链接复制黏贴到 Slack 对话框中的时候,它会自动将链接网页内容的标题和内容片断展现在对话框中,甚至还能显示一张图片。如果链接的内容是一段 YouTube 视频,你可以直接在聊天框中点击播放这段视频;如果链接的是一条 tweet 文,它会自动展现 tweet 文的全部内容。此外,在 Slack 上沟通分享的所有内容,你都能进行全文检索。这些体贴的功能让很多公司愿意在上面投入很多的时间和金钱的。” Slack 另一位狂热用户 Ashita Achuthan 这样说道:“让我们直面现实吧,邮件实在是太笨重了。如果你用邮件和与团队成员间发布内容更新、发布声明或随时签到等,这种体验简直难以忍受。工作过程中,你需要在 Wiki、 JIRA、Asana、Trello、Dropbox 等各个平台间来回转换,着实让人抓狂。有了 Slack,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在 Slack 上创建一个频道,将相关信息推送给不同小组里的人。产品设计有新的线框图?没关系,直接将它发布在相关的频道上即可。此外,Slack 还可以与 Jira 和 Dropbox 等服务进行了集成,直接在 Slack 上就能处理来自其它平台上的信息。Slack 在这些核心功能上表现得堪称完美。” 聚焦产品核心功能 Gmail 之父 Paul Buchheit 曾这样说过:“如果你的产品是伟大的,那么它就不需要是一款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的产品。” Buchheit 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你需要将少数几件事情做到最好,而不要想着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完美。Butterfield 在开发 Slack 的过程中坚持的就是这个理念。Butterfield 说道:“对于产品质量,我们公司的几个创始人为自己都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是不会甘心、也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也不会想着去走捷径,我们只专注于对实现我们的产品远景最为重要的几个关键功能。” 这并不是说 Slack 的创始人就不关心产品的其它小功能了。他们只是将自己的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完善那几个关键功能上,因为他们认为,如果 Slack 这几大关键功能做得足够出色,用户是不会太注意到其它欠缺的细小功能的。 关于哪些功能才是 Slack 的核心功能,Slack 团队就此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最后他们将产品的几大核心功能锁定在 “搜索”、“同步” 和 “文件分享” 这三大功能上 。 “对于我们究竟需要在哪几个功能上要力争做到完美,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后来我们发现,在开发 Slack 的过程中其实都是在围绕 ‘搜索’、‘同步’ 和 ‘文件分享’ 这三个功能展开的。这听起来很简单,但要想缩小产品的核心关键功能范围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然而当你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你的公司管理起来就会容易得多。突然之间,你会发现你已经遥遥领先其它竞争独守了,因为你在那几个能够真正影响用户的核心功能方面是做得最好的。”  聚焦产品几个核心功能的做法深深影响了 Slack 的产品开发。 对于搜索功能,当大家阅读过一个文档或是看过一段对话时,他们就不用再担心是否要对其进行备份或是打标签了,因为他们相信,在 Slack 上,只要他们需要,他们便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搜索来调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对于同步功能,Butterfield 表示,他发现其它大部分内部沟通平台的一个最让人头疼的地方无法实现多平台、多设备兼容。因此 Slack 便专注于打造一个能在多平台、多设备上兼容并能够同步使用的产品。这样一来,用户在一款设备上没有完成的工作,可以在另一款设备上继续做,所有内容都是实时同步的。 对于文件分享功能,Slack 选择专注于开发一个能够快速黏贴图片,或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拖拽就能分享文件的非常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 上面这三个功能便构成了 Slack 的核心功能。Slack 也凭借这些功能迅速获得了大量早期用户,这些用户中的很多人基本上全天都在使用 Slack。   本文编译自:growthhackers.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4542.html
    观点
    2016年03月15日
  • 观点
    除了深度学习,或许我们还能从 AlphaGo 身上看到大数据的创业机会 编者按:AlphaGo 的胜利是大数据 + 深度学习的胜利,近来关于深度学习的讨论在意见市场上已有很多,于是作者便从大数据创业机会的角度来进行讨论。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九合互联网创业观察(ID: jiuheguancha),36 氪经授权转载。 最近几天,AlphaGo 绝对是科技圈和围棋圈的头条,不管 AlphaGo 和李世石比赛结果是 3:2 还是 4:1,AlphaGo 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让人不明觉厉的水准,不少人开始担心人工智能的未来,作为技术派投资男,笔者不担心未来,笔者更关注 AlphaGo 所代表的人工智能胜利背后带来的创业机会与启示。 AlphaGo 的胜利是大数据 + 深度学习的胜利,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来减少搜索量,在有限的搜索时间和空间内找到取胜概率最大的下法,具体的算法笔者无力探讨,但可以带出大数据创业机会的思考。 大概从 2013年 开始,大数据的概念慢慢热了起来。国内陆续有不少创业者进入到这个领域,相关项目也慢慢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融资案例不时浮现,跑的快的已经 B 轮了,但纵观整个行业,并没有一个标杆性的公司出来(如美国的 Palantir),加上市场上打着大数据概念的项目很多,导致有人开始质疑大数据是不是个趋势,是不是一个机会。如果是,切入点又在哪里。 笔者坚定的认为大数据是个大趋势,源自如下一些逻辑判断: 1、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IOT、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人和环境的数据化进程只会越来越快,也就是数据会越来越多。 2、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是个大趋势,而智能的基础是大数据,想想,我们人类的认知和情感就是来自感觉器官收集的大数据学习来的,人就是个大数据处理系统,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认知和思考的过程。 趋势在,机会就在。 既然大势所趋,那么创业的切入点在哪?从产业链来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数据收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 数据收集(数据就是 IP) 从长远来看,数据成为 IP 是必然的,而且是大 IP,特别是不可替代性的数据,道理很简单,因为数据是原材料、是生产要素,但一定要注意,是有应用价值的、不可替代性高的数据。想想,如果你有所有人的基因和病历数据,不管是医疗还是保险行业应用,都需要这个数据。当前数据市场还处于蛮荒时代,各家都在抢地盘、相称王,而受限于应用场景、数据质量、可替代性等因素,目前变现价值还很低,属于矮大紧老师所说的卖下水的生意。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寻找有应用价值的、不可替代性高的数据,做到最全、质量最好,每个领域都可能有,比如天气数据、环境数据、医疗数据、基因数据、金融等等。 数据加工(算法和架构) 数据加工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算法部分与架构部分。 先说架构,随着开源社区的发展和普及,架构技术的领先性会越来越不明显,而且做架构或平台又是资源(人力 + 资金)密集型的工作,属于大厂的优势项目,小团队机会不大,当然,技术足够牛逼的,能快速抢占先机的,也有机会,比如时速云国内首个实现跨 IaaS 的容器云平台。 再说算法,这是笔者更看好的方向,因为相对架构而言,算法更容易形成长时间壁垒,同时资源投入相对较小,有核心的算法能力,同时能找到应用场景,就有机会胜出。比如 AlphaGo 的深度学习模型和搜索算法,一时半会儿别人是很难模仿出相同效果的。比如大数据预测领域的所问数据,有领先的深度分析技术,牛 x 的大数据预计模型,来保证最终的应用效果。 数据应用(大数据 + 行业) 行业应用是大数据价值的最终体现,大数据的核心不是数据大小,而是通过数据洞察规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融合、协同,结合行业应用实现价值变现,因此 “大数据 +” 孕育着大量的机会,比如大数据 + 精准营销公司摩比万思 ,通过海量用户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从而实现精准营销。比如蚂蚁微贷和蚂蚁花呗,通过卖家及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计算授信策略。当然,这个方向要求创业团队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团队的配备必须是数据人才 + 行业人才。 总结: 笔者是非常看好大数据这个方向的,但创业者需要理解大数据的本质与内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数据必然成为 IP,特别是不可替代的数据,垂直领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是个不错的创业方向。 大数据的基础架构服务和核心算法都有创业机会,但算法路线更容易形成壁垒 大数据 + 行业应用机会很多,但创业团队必须同时具备大数据和行业人才。 附:国外大数据公司图谱 出处:http://36kr.com/p/5044513.html
    观点
    2016年03月15日
  • 观点
    大数据带来的隐私泄露和歧视问题渐显,数据发展正面临转折点 摘要: 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 近年来,大数据已经覆盖了许多领域,包括互联网领域。许多应用和平台热衷于搜集用户的信息。而在近日举行的SXSW(South by Southwest,西南偏南)大会上,专家们却表达了对于数据会歧视用户的担忧。 会上,独立隐私安全专家Ashkan Soldani提及了IBM的一款能够计算“恐怖主义得分”的软件。这款软件的目的是通过用户数据,计算从叙利亚来到欧洲的人们参与恐怖活动的概率。 大数据(big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但是,在大数据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给人们造成了困扰。 一、许多软件因数据歧视用户,造成诸多问题 目前,许多企业都会通过软件或应用搜集用户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但是,用户数据可能会使用户遭到歧视,甚至造成滥用。 比如,电脑投放求职广告时,就会产生歧视行为。去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款名叫AdFisher的工具,对其第三方网站上的广告定向投放过程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当谷歌判定求职者为男性时,为其推送高新主管职位消息的概率远大于同等条件的女性求职者。 记者Julia Angwin说:“你可能并不知道你为什么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你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其实是因为数据歧视了你”。 对此,AdFisher的开发者表示:“我认为,我们的发现揭露了目前广告生态中开始浮现的诸多歧视和不透明现象。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它很值得担忧”。 不仅是在工作方面,就连社交软件都会因为数据歧视用户。美国约会应用Tinder的付费版Tinder Plus推出后,其定价的差异化引发了争议。在美国的用户,18岁到29岁只需9.99美元,但是超过30岁的用户则需支付19.99美元。而处在英国地区的用户,18岁至27岁只需支付3.99英镑,而超过28岁就必须支付14.99英镑。 由于这样的定价,关于Tinder歧视“大龄未婚青年”的言论一时蔓延开来。对此,Tinder副总裁的解释是,年轻用户是高频使用者,但缺乏金钱,定价较低是为了刺激其购买欲。而大龄用户对价格或许敏感度更低,所以愿意购买服务。因此,定价差异化是基于公司测算,并非年龄歧视。 不管这些应用是出于怎样的目的,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歧视色彩,并且大数据有泄露用户隐私之嫌。一份研究大数据影响的白宫报告中写道:“我们长期坚持的公民权利保护政策对居民信息如何在住房、信用卡、雇佣、健康、教育和交易市场等方面使用有严格的限制,而数据分析技术有可能会击溃这一防线”。 研究者指出,对于企业追踪用户的过程以及投放广告的算法有一定的了解,对人权组织及监管机构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当然,企业也应该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消除数据对用户带来的歧视。 大数据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它产生的问题也让人们有些恐慌。 二、大数据发展正面临转折点,需努力趋利避害 大数据的意义就在于,从庞杂的数据背后挖掘并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与喜好,从而找出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自身。 这种作用对于当今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其商业价值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大数据可以实现客户群体细分,并为每个群体量身定制特别的服务;大数据可以对现实环境进行模拟,发掘出新的需求并使投资回报率有所提升;大数据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生产链条与管理链条的效率;大数据可以使服务成本降低,找出隐藏线索,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 对于社会来说,大数据的发展也是有诸多好处的。大数据定理表明,在试验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试验过程多次。在大量重复中,会呈现出几乎必然的统计特性。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获得的数据量越大,挖掘出的价值就越多。如果银行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社会经济将越发强大;如果医院能够及时发现疾病,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健康;如果通信公司能够降低成本,我们的话费将更加实惠。 以上情况,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分析实现。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规律,从而实现更好的未来。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时代所产生的问题也同样不少。 第一,数据不够安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实践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在当今时代并不安全,会有很多方法使它们泄露。 第二,数据泄露产生不平等。对于用户来讲,数据是一笔财富,但是遭到了别人的窃取,而自己并未得到任何收益,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公平的。 第三,用户隐私问题。当用户在网上注册信息后,这些信息很有可能已经被扩散,当用户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邮件、电话、短信时,其实用户的各种信息早已被非法的商业机构贱卖了。 无意中拍的照片,可能会使人一夜成名。用户的想法、行为、都可能被商家记录在案。人们担心身份被盗用,担心数据造假,害怕数据框定,反感数据的不公平造成的歧视。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企业可以更加细致地去检验他们的系统和流程,但是依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通常数据驱动的决策都比较隐蔽,即使产生威胁,也不会被轻易发现。 任何的领域都需要统一,但是大数据行业尚不能立法,因为大数据趋势变化多端,无法掌握立法所面临的全部背景。 业内专家认为,有必要在计算机课程中增加数据伦理教育,并且更改有歧视倾向的计算机程序。尽管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马云说:“很多人还没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来了,我们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又来了”。不管是喜是忧,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 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现在的大数据领域正面临一个转折点,努力的方向决定着其属性的发展。我们应该尽量消减其负面影响,让大数据发挥其正面作用,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本文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东方亦落,本文版权归“最极客”所有】
    观点
    2016年03月15日
  • 观点
    看看这 9 家公司创业血泪史,他们都败在哪里? 在你创办一家公司后,公司成功融资 4000 万美元,你也有一支强大的团队、清晰的使命目标以及一个被市场验证了的商业模式。但发展三年后,公司还是以失败告终,这是媒体纷纷报道你尴尬的失败结局。上面说的这些正是家政 O2O 鼻祖 Homejoy 的故事,公司已经于去年7月31日 正式关闭。 Homejy 当然不是唯一一个之前看似有美好前程、但最终失败而变得一无所有的的创业公司。CB Insights 近日汇总了 156 家失败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分享的公司失败的原因,有的失败是因为用人不当,有的是因为公司扩张太快,有的则是因为没有做好销售工作等等。创业公司失败的原因有千万种,在这里,我们选取了 9 家有代表性的公司,看看这些公司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失败的,希望对所有打算创业和正在创业的朋友所有启发。   案例一 共享乘车服务商:Sidecar 融资金额:4500 万美元 公司发展时间:3年 半 失败原因:2015年年 末,共享乘车初创企业 Sidecar 倒下了,软件也已从 2015年12月31日 起停止了服务。通用汽车已经宣布收购 Sidecar 的技术和资产,但交易金额并未披露,Sidecar 团队中的 20 人也将加盟通用。对于公司被迫卖身的原因,Sidecar 的 CEO Sunil Paul 是这样说的:“我们为何会选择出售自己?简单来说,我们是被逼着关闭服务并出售的。我们无法与 Uber 竞争。Uber 融的钱比其它任何公司都要多,而且它以反竞争著称。Sidecar 的宝贵资产在于我们在创新方面是要优于 Uber 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市场竞争中败出了。Sidecar 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Uber 在不惜一切代价去赢,它手里也有足够的资金来这么做。”   案例二 个性化新闻阅读应用:Prismatic 融资金额:15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3年 失败原因:对于为何要关闭自己的服务,Prismatic 团队在自己的官网博客上这样写道:“4年 前,我们立志开发一款能彻底改变人们新闻阅读方式的个性化的新闻阅读应用,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做内容分发是非常难的一项业务。由于我们的业务增长状况不佳,导致我们无法继续支撑 Prismatic 新闻产品的开发。”   案例三 图片聚合工具:Pixable 融资金额:6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3年 半 失败原因:“尽管我们最后没能成为下一个 BuzzFeed(我们也没想过要成为下一个 BuzzFeed,我们就是要做自己),但我们达成了我们最开始设定的目标。不幸的是,我们的现状(940 万活跃用户和每月5800 万的视频浏览量)让我们很难继续再获得融资帮助我们继续发展,所以不得不接受他人的收购邀请。” Pixable 负责内容的副总裁 Chris Anderson 这样说道。Pixable 被新加坡电信以 265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案例四 创意产品社区与电子商务网站 :Quirky 融资金额:1.75 亿美元 发展时间:6年 失败原因:Quirky 破产的直接导火索在于 “创始人转移资产,而新一轮融资又遭遇失败”,而根本原因是 “Quirky 的模式在美国存在问题”。(1)好的创意没人买单。很多创意产品花了很多资金研发生产出来后,却没有消费者买单。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再比如,Quirky 耗资 38.8 万美元开发的无线音箱 Beat Booster,卖出了不到 30 套。(2)销售渠道有问题。Quirky 一直都过于依赖大型的零售商销售渠道,比如 Bestbuy 和 Homedepot 等,他们拿走了过多的利润,导致 Quirky 分到的钱相当的少,从而现金流断裂。(3)产品多而不精 Quirky 盲目的。进入太多垂直领域。例如,Wink 是 Quirky 内部的全资智能家居项目,包含云服务存储安全架构,硬件产品设计,APP 开发和后台,其实是做了小米生态链全部的工作。Quirky 的摊子铺的太大,导致成本急剧上升,产品质量失控。   案例五 家政 O2O 鼻祖:Homejoy 融资金额:40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3年 失败原因:据 Homejoy 的 CEO Adora Cheung 称,公司面临的主要困境是 “将员工归类为合同工而不是雇员” 的法律纠纷,尽管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案,但这使得 Homejoy 在寻求下一轮融资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看来,法律纠纷导致的融资困难看上去更像是 Adora Cheung 给出的一个体面说辞。那么导致 Homejoy 无法继续走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以下是我们的两点猜测:(1)平台对清洁工吸引力有限,导致供给端上遇到了问题;(2)盲目 “铺” 规模,资金跟不上扩张的速度。   案例六 在线助理服务商:Zirtual 融资金额:550 万美元 发展时间:4年 半 失败原因:“究竟哪里出问题了?答案很简单:烧钱太快。对于创业公司烧钱太快的问题,在硅谷讨论的不多,因为在经济和融资环境好的时间,融资是非常简单的事。这依然是一个麻烦的事。比如如果你每月花 50 万,同时赚 35 万,那么你的净现金消耗率就是 15 万(50-35)。” Zirtual 的创始人兼 CEO Maren Kate 这样说道。推荐阅读这篇文章:《创业公司的 “烧钱率” 应该是多少?》   案例七 新闻阅读应用:Circa 融资金额:5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4年 失败原因:“我们本来计划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实现盈利,我们也已经在这方面花了很多时间了。然而不幸的是,因为融资不顺,导致我们没能等到那一天的到来。” Circa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Matt Galligan 这样说道。推荐阅读:《Circa 之殇,不是严肃新闻尽头,而是 “互联网新闻” 的文艺复兴》   案例八 音乐分享社交网络:Turntable.fm 融资金额:7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4年 失败原因:对于为何失败,Turntable 的创始人兼 CEO Billy Chasen 这样说道:“Turntable 我终于还是没有吸取那么多音乐创业公司的失败教训。在这个行当创业的代价太高昂了。我们的钱有 1/4 花在了律师、版税以及音乐支持的相关服务上。这样限制太多了。我们不得不停止发展,因为我们无法国际化。这是很长的一条路。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跟唱片公司签订合同,还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做好技术准备,在这些事情上花的时间本来是可以用在产品上的”。   案例九 问答网站:Formspring 融资金额:1400 万美元 发展时间:3年 半 失败原因:“创业者们:要用心开发自己的产品,而不是老是盯着其他人的产品。最成功的产品都是那些紧能紧围绕自己的产品和用户的目标愿景坚定执行的。要排除杂念,一心做好产品,不要轻易受就去追逐其他人的想法。虽然宣传的网络效应可以为你招来客户,但是同样也有隐患——说出去的话最终是要兑现的。开始高调宣传,你就得加足马力开工了,赶紧弥补宣传塑造的品牌形象和现有的产品所有的形象之间的差距。卫星放的再高,产品做的不够好也得死翘翘,因为背后的压力会让你的公司没法保持专一。Formspring 都是死于自己制造的喧嚣中 。” Formspring 的创始人这样说。 [ 本文转载自36氪,责编:李晓丽。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 观点。]
    观点
    2016年03月14日
  • 观点
    谷歌管理结构是如何随公司发展而变动的? [摘要]谷歌的问题不在于缺乏雄心壮志,而在于公司高层决策过程存在缺陷的。 腾讯科技讯 2010年年中,谷歌“在某些地方出现了问题”。 之前一直在盛赞谷歌增长迅速的投资者、分析师和媒体人士开始提出一个疑问:谷歌是不是一家只能做互联网搜索、然后靠广告盈利的业务单一的公司? 在谷歌内部,多个团队已经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具有开创性和利润潜力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安卓系统、谷歌图书、谷歌街景和无人驾驶汽车等。 谷歌的问题不在于缺乏雄心壮志,而在于公司高层的决策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存在缺陷的。 差不多十年以来,公司所有重大业务决策都是两名年轻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以及由他们选出来的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一起制定的。 谷歌前首席财务官帕特里克·皮切特(Patrick Pichette)在接受《Mashable》杂志采访时说:“在公司创立初期,他们关系紧密,一起作出了很多重大决策。但随着公司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成为了一个问题。” 这个棘手的问题以及谷歌对此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促成了一个更加成熟的管理策略,让谷歌发展得更快,最后成为了Alphabet这样一个巨无霸。 回想起来,谷歌的缺陷显而易见,但这种缺陷也让谷歌在不断增长和调整目标的同时重新考虑公司领导层结构。 作为公司首席财务官,皮切特自从2008年加入谷歌起就对公司高层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 从他的位置上,皮切特发现,谷歌的三人领导小组无意地给公司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瓶颈,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必须聚在一起来做决策。 有很多次,产品团队焦急地等待这三名高管在经过两个半小时讨论之后给出一个决定,但却懊恼地发现他们其中一人去了外地,只能等待下一次讨论。 “如果他们三人有一人不在公司,没有三人的一致同意,就不能作出决定,”皮切特回忆道。“我可以说,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公司的发展势头。” 其他人也发现了这种机制的缺陷。 2008年,他们三人从世界不同的地方飞到一起,参加一个公开露面。他们被问到微软可能收购雅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一个问题。 布林承认他没有时间跟上这条新闻。于是施密特主动回答了提问,然后问在一旁没有言语的佩奇是否同意。佩奇表示同意。 施密特半开玩笑地说:“很好,跟我们一起,你可以什么都不知道。” 在多次经历这令人懊恼的决策障碍之后,谷歌的管理团队意识到“某些地方出问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几个月后出台。那时已经是2011年底了。 谷歌宣布了一个震惊科技圈的消息:佩奇将取代施密特成为谷歌CEO,而施密特则担任董事长这一有时只是象征性的职位。布林仍然是联合创始人。 从此,他们的职责变得非常明确:佩奇将负责主要科技和业务相关决策,布林负责主管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等新产品。 施密特则主要担当他们的顾问,以及负责企业关系和与政府接触打交道。 施密特当时在官方博客中说道:“随着谷歌的增长,管理公司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拉里、谢尔盖和我一直在讨论如何简化我们的管理结构,加速决策过程。” 即使是现在,我们都可以从皮切特的话中听出他对这一调整的如释重负感。 “听到谢尔盖说,‘这个问题,是拉里负责,’这是公司的重大转变,”皮切特说。“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劲。” 自从2011年成为CEO之后,佩奇的兴趣是寻找新的公司结构,让谷歌变得更雄心勃勃,同时自己不再受累于繁琐的日程管理责任。 一名前谷歌高管说:“他提出了很多他想做的事情,但他把100%的时间用于管理和协调高管之间的工作上。” 解决办法涉及到两方面。 首先,佩奇培养了接班人桑达尔·皮查伊,来接管谷歌的运转工作,同时授予其他部门的高管更多的职责,而自己则负责掌控大局。 去年,佩奇再一次震惊了科技圈:他宣布成立母公司Alphabet。谷歌将只是众多的子公司之一,跟Nest和谷歌风投等公司地位平等。 佩奇、布林和施密特仍然处在Alphabet的高层,其他许多高管都有可能成为CEO,拥有作重大决策的自主权,再也不用等待这三人聚到一起进行长时间讨论了。 佩奇在宣布成立Alphabet之际说道:“Alphabet将推选出强有力的领导,让他们独立完成决策。概而言之,我们的模式是,CEO负责各个子公司,我和谢尔盖为他们提供服务。” 皮切特把这一决定看成是继2011年领导层变化之后,领导团队再一次走向成熟的标志。 “你可以看到Alphabet又一次变成熟了,”皮切特说道。“各个子公司的CEO各司其职,拉里不用再负责谷歌繁琐的日常事务了。” “他们十分擅长于根据形势和公司目标进行调整,”他继续说道。但是有一点没有变:“他们三人都非常有雄心。”(翼飞) 来源:腾讯科技
    观点
    2016年0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