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Slack:想要杀死Email的企业级通讯工具 无论你习惯与否,Email依然是当今商业环境里最被广泛认可的交流工具。 但遗憾的是,Email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虽然在形式上是一份可留存的文件,但对于某些每日往来邮件上百封的用户,其操作的频率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这批用户的需求。 Slack由Flickr联合创始人Stewart Buttterfield创立,他希望能创造出一款专业服务于企业的应用。Slack的主流功能包括了对团队成员的搜索、分组群聊、文档分享功能,Slack的特别之处在于,让团队成员直接分享在各种云服务上的文件,包括Google Drive、GitHub等。 Slack的增长还是蛮吸引人的,据gigaom的报道,从2013年8月至今已经有了1.6万名用户(57%跨平台,43%纯PC用户),当然这离不开Slack的投资方,著名硅谷投资人Andreessen Horowitz的大力推荐,其在Twitter上大呼“我从未见过一款商业类的应用能依靠口碑以每月50-80%的速度增长。” 目前Slack还处在限量测试阶段,不过我昨晚以PingWest名义注册了帐号后过了一分钟便被通过了,产品同时支持Mac、Windows、iOS、Android系统,PDF、txt文本、Zip压缩包均能在软件里自由传输。 Slack给自己的Slogan是“让你少忙一点”,产品的主页面上,左侧是话题的标签带上了#的标识——这已是约定俗成的符号了,从Slack自身也用#做logo可以看出它的任务基因。中间则为对话内容,与一般IM工具没有太多差别,右侧可随时查找对话过程中涉及的文件,包括图片、PDF、Google Doc、Dropbox(已整合的服务达19项之多)的同步。作为一款团队内部的沟通软件而言,这也是最有效率的展现形式之一了,这让我想起了Tweetbot的PC端版本。只是在同类竞品里,已有了Yammer、Chatter、Tibbr等应用,一直一来不温不火,Slack能否杀死Email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它得先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 在外部的合作上,Slack已选择了Rdio、BuzzFeed、Medium、Foursquare、Lonely Planet、LinkedIn、Adobe等产品,从这份列表来看,Rdio与Medium这类休闲类目固然是增加用户黏性的必要,但长远的合作,对Slack起影响的,LinkedIn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先不提LinkedIn拥有2亿的全球企业精英用户资源,LinkedIn的用户才是Slack最应关注的点,两者群体高度重合——不然还有谁天天发那么多Email。LinedIn的站内搜索做得虽好,但IM工具前仅停留在“附属品”的阶段。 当然,以Slack目前的体量而言,谈战略显得有点远,背后是Slack选择做一款纯粹协作付费工具还是以实用工具的角色切入职业社交的大蛋糕的选择,如果是你,会选择哪条路?   最后小编评述:这个货不适合中国国情啊~~ 小编去测试过,各位看官了解即可,没必要真去试试了~ 作者:pingwest  lawrencew
    资讯
    2014年02月15日
  • 资讯
    如何创建一个移动学习的游戏?游戏化与移动学习结合!非常有启发 如何吸引学习者立即参与到e-learning内容中?你可以尝试将下面两个最流行的e-learning趋势相结合,创建一个移动游戏。   让我们看一下移动化的现状。根据Gartner公司预测,全球最大的2000家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预计在2014年结束之前开发至少一套游戏化应用。此外,据M2研究公司调查预测,游戏化工具、服务及应用的整体市场预计在2018年将达到55亿美元。   我们再来看一下移动学习,2013年移动学习者调查显示99%的调查者认为移动学习的形式及呈现方式提升了他们学习体验。更令人兴奋的是,所有的受调查人员表示移动形式的培训使他们更能完整的完成培训任务。   那么,如果将游戏与移动学习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游戏化能够吸引人而移动学习便捷简单。当这两种强劲的趋势相结合的时候,学员的学习体验将无与伦比,既能为大众接受,又有效。   当设计游戏化移动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参考下面4个最佳实践,确保你能够为学员呈现出最佳的学习体验。   ·一次只设定一个或者两个学习目标 限定游戏学习的目标。这能够使你的游戏更加容易设计开发,尤其是因为你还需要额外精力确保游戏以及整个课程的移动便捷性。游戏设计需要创造力,是一项艰苦的任务,因此确保产品的目标明确。   ·创造一场基于场景的游戏 基于场景的游戏能够帮助学员学习特定的技能。设计游戏时使你的游戏关注一些学员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用到的技能。此外,当游戏中学员达到某个标准或者目标时,为他们提供一些奖励。奖励能够激励学员成功,而且这种激励会延续到现实生活中。   ·利用社交工具 使用领导董事会、多玩家及即时消息等功能,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及游戏提供的社交机会。这有利于学员见的交流及相互竞争。例如,领导董事会有利于学员查看其他学员的表现,激励他们在移动游戏中获得胜利。   ·选择安全的移动交付平台 移动学习使员工能够在各种不同设备上轻易访问公司机密信息。员工们使用设备登录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尤其是如果你设计的游戏移动学习中加入了社交工具。选择一个安全的移动学习平台,如Lectora。这种移动学习解决方案了解行业内的安全需求,他能够在空间,在云端或者单点登录都能够加倍保密。   “小崔在线教育工作室”编译
    资讯
    2014年02月14日
  • 资讯
    在线教育平台 Curious.com B 轮融资 1500万美元 在线教育平台 Curious.com 近日宣布 B 轮获 1500 万美元投资,估值未知,据 Re/code 消息,该轮由 GSV Capital 领投, Redpoint Ventures 及前苹果董事 Bill Campbell 等跟投,GSV Capital 的 Michael Moe 也将加入 Curious.com 董事会。成立自 2012 年,截至目前,Curious.com 累计融资额达 2250 万美元。 Curious.com 是一家气质独特的在线教育平台,内容以用户自己制作的“How-to” 类视频为主,你几乎可以找到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教程,从“焊接基础”到“ 莎莎舞 (salsa) 教程”,更有“珠宝制作教程”和“磨刀秘诀”等等。相较 Udemy、Khan Academy、Lynda.com 等,它的最大差别在于,Curious 更追求便利和即时性,教学视频较短、内容切得更小,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它同时也有自己的虚拟货币 Curious Coin,让老师更方便的推广、分享及货币化自己的课程。内测 5 个月,便已经累积了上万名用户。 Curious 创始人 Justin Kitch 曾是 Homestead 的创始人兼 CEO,后者以 1.7 亿美金卖给了 Intuit。 目前媒体披露的 Curious 现阶段的相关数据并不多,有最新的消息,我会及时更新到这篇文章里。
    资讯
    2014年02月14日
  • 资讯
    雅虎收购面向科技公司的视频面试服务公司 Distill,人才收购是目的! Distill 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以为科技公司解决招聘问题而生,其产品是在浏览器中实现的一个集成了视频交流和合作工具的招聘服务平台。后者是 Distill 的精髓所在,通过协作工具,Distill 将面试的重心放在双方的交流和对应聘者的能力考察上。 两位创始人中, Deng-Kai Chen 曾在 Tapjoy 以及 Google 负责过移动广告方面的工作,而 Ken Maclnnis 则曾是 StumbleUpon 和雅虎的前员工,负责软件架构工作。在官方网站的声明上,两位创始人已经表示将停止 Distill 相关服务的发展和维护,整个平台将于 2014 年 3 月 30 日彻底关闭,而 Chen 和 Maclnnis 将前往雅虎从事与移动广告解决方案有关的工作。 目前,Distill的主要产品包括一个内置了类似于Skype语音聊天服务的功能,该公司在这一服务界面的旁边留下了供面试者和面试方编辑文本和上传文件的区域,因此双方可以在视频面试的同时展开协作编码工作。有消息称,在被雅虎收购后,Distill的团队将主要用于加强雅虎的移动广告产品。 在公司被雅虎收购的消息公布后不久,Distill便在自己的网站登出了一份官方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很高兴能在此同大家分享有关Distill即将开始一段全新旅程的消息,因为我们即将加盟雅虎!在创办Distill之前,我们曾经是移动广告和运营公司Tapjoy的原始创立团队,而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移动应用发行商提供更大的盈利机遇。因此,我们将基于在Tapjoy积累的经验帮助打造雅虎的移动广告解决方案。从今天起,我们将终止有关Distill面试和Distill日程等产品的开发工作,但用户依旧可以在2月底前使用这一功能展开面试,而Distill平台则将继续存在至2014年3月30日。如果你对此有任何疑问、担忧或者数据方面的请求,请发送邮件至support@distill.cc或者同您的客户经理直接取得联系。 在此,我们希望向这个伟大公司内的所有同事以及曾经通过这一平台同自己的潜在雇主、雇员建立联系的用户表达真诚的感谢。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旅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资讯
    2014年02月14日
  • 资讯
    商务旅行服务商Rocketrip借礼券奖励激励员工为所在公司节省差旅费,获260万美元A轮融资 或许每个公司都总有那么几个员工每当出差的时候,便用公费订全价机票,住豪华旅馆;久而久之,所有员工都会一定程度上的受到这样风气的影响。如果公司小还好,只要公司达到一定规模,需要出差的员工增多,公司便会吃不消。因此,纽约公司Rocketrip为企业提供了通过奖励礼券来激励员工节约公司差旅开支的服务。Rocketrip 刚刚获得了由 Canaan Partners 领投的 260 万美元 A 轮融资。 简单来说,Rocketrip 的模式便是给为公司节省了差旅开销的员工以相应的奖励。要出差的员工只需在 Rocketrip 上选定出差线路后,Rocketrip 便会根据公司的差旅标准,以及目前交通与宾馆的平均市场价格生成预算。接着员工可以自己去订交通工具和旅馆,最后将收据传给 Rocketrip 的邮箱,其中员工实际产生的差旅费用比 Rocketrip 算法生成的预算低的部分便算此次出差节约的金额。然后,Rocketrip 会根据员工节省的金额返给其点数,员工可以根据点数兑换现金和礼品代金券。 不仅如此,Rocketrip 可以为公司生成表格,实时展示公司的差旅开支情况,以及节省的费用。并且,Rocketrip 还可以生成每月和每季度的开支报表,以及各部门的差旅开支分析。Rocktrip 目前已经帮七家公司节省了总共 11 万美元的差旅开支。 目前企业的差旅费十分惊人,仅在美国每年便有 1 千 600 亿美元被企业花在差旅费上。因此 Rocketrip 的市场十分广阔。目前 Rocketrip 并没有公布他们的收费策略,不过应该是向企业收取一定费用,或者根据其为企业节省的差旅费提成。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pevc.dowjones.com, rocketrip.com]
    资讯
    2014年02月13日
  • 资讯
    联想收购案余震?Google高管(前摩托罗拉移动CEO)Dennis Woodside将加入Dropbox出任COO 华尔街日报消息称,在联想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Dropbox 将聘请 Google 前高管(摩托罗拉移动 CEO)Dennis Woodside 出任 COO。 Dennis Woodside 曾是一名律师,后在 2003 年加入 Google。主要负责管理 Google 与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全球广告主公关事务。Google CEO Larry Page 这样描述他,“Dennis 在 Google 第一份工作的收获便是帮助公司将业务发展到了中东、非洲、东欧和俄罗斯”。 在 Google 于 2011 年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Woodside 随即出任摩托罗拉移动 CEO。在任职摩托罗拉移动的 CEO 时,Dennis 主持研发并发布了摩托罗拉被 Google 收购后的第一款产品Moto X。 而年前Google以29亿美元将摩托罗拉移动手机部门出售给联想之后,这位在 Google 供职长达十年之久的老员工,与老东家的缘分走到了尽头。 加入 Dropbox 后 Dennis Woodside 将主要负责监管 Dropbox 日益增长的在线存储业务,并为公司带来全球运营公司方面的经验,目前 Dropbox 估值已达 100 亿美元。
    资讯
    2014年02月13日
  • 资讯
    职场女性社区 Levo League 获得700万美金天使投资!职业女性遇到困惑可以上网和CEO级别的导师聊聊吧! 职场服务类的创业,还有哪些方向值得尝试呢?或许更加垂直、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辅导是个不错的选择。专注于辅导女性在职场发展的社区 Levo League,宣布获得 700 万美元天使投资。 Levo League 的愿景是“消除职场性别歧视导致的收入和职位不平等”,它有哪些创新手段来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呢?首先是导师辅导制,用户在加入社区之后可以关注感兴趣的导师。这些导师由 Levo league 挑选和邀请,大多是成功的女性企业家,当然也有像巴菲特这样的偶像级男性导师。你可以把职场上的困惑抛给导师们,也可以查看导师是怎么回答其他人的问题的。至于你提的问题能不能百分之百得到解答,似乎也要因人而异,有些导师的页面上积累了不少没回答的问题,巴菲特倒是回答地很负责(偶像级企业家容易么)。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不就成了职场版的微博了?Levo League 设计了“办公室时间”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每周都会有一些导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和用户进行实时的视频聊天,在时长半小时的聊天中,用户可以随意向导师发问。直播结束后视频会被保存到网站上,用户可以随时查看。 另外,正在招聘的公司也可以把岗位发布在 Levo League,当然这些岗位都只限女性(难道不违反劳动法吗),所以 Levo League 也具有基础的求职功能。 Levo League 在美国各州以及伦敦等地建立了 32 个地方性组织,所以用户除了在线上交流之外,还可以和同城的“战友”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这无疑提高了 Levo League 的社交性和对用户的凝聚力。 此前,Y Combinator 曾宣布将于今年 3 月 1 日举办女性创业者大会,希望女性能在职业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助,这种思路和 Levo League 不谋而合。 Levo League 在 2012 年成立时就拿到了 125 万美元的种子投资,投资者包括致力于鼓励女性职业发展的 Facebook COO Sheryl Sandberg,目前 Levo League 的用户量超过了 800 万。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zhange]
    资讯
    2014年02月13日
  • 资讯
    影响HR明天的5个技术必然和10大发展趋势 在日前结束的Oracle HCM World大会上,Accenture和Oracle联手推出了它们的研究报告:   The Future of HR—Five Technology Imperatives Tak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alent management Use analytics to power HR decision making Extend HR and talent management out to the workforce Take advantage of advanced recruiting tools Leverage the cloud for efficiency and agility   村长译文如下,   HR未来 - 五个技术的必然 人才管理一体化 用数据分析来支持HR决策 HR/人才管理延伸到劳动力管理 更好地利用高级的招聘工具 利用云来提高效率和敏捷度   这份研究报告是基于早期埃森哲调查《10大趋势影响HR的明天》     能随时、随地的接触到各种技能 能够个性化管理所有员工 劳动力延伸的崛起 技术将颠覆HR 全球人才格局的重置 社交媒体让工作更民主 人才管理和行为分析的平衡 HR主动的敏捷性组织 HR需要在一个复杂世界里平衡风险和隐私 HR将交付更多的无缝员工体验 来自村长: 村长是了猎头服务平台『基摩村』和移动社交招聘工具『玄德招聘』创始人,平时关注前沿的招聘理念和动向。订阅“村长”微信,可以不定时获得村长对招聘市场的精选唠叨和吐槽。 要是觉得无聊的有趣也欢迎转发给你周围的招聘朋友。
    资讯
    2014年02月12日
  • 资讯
    2014,MOOCs依然强劲? 是的,现在是2014年。是的,MOOCs仍然是一件大事。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注册入学,EdX,Coursera,Udacity等网站仍继续添加新课程,似乎好像MOOCs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好。对吗?嗯,也许吧。又或者不是。MOOCs是优点大于缺点,还是传统的面对面教育保持其据点?下面我们看一下MOOCS的利弊,以及他们成功和受欢迎程度的一些统计数据。   MOOCS带来很多好处:   ·通常它们是免费的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提供了解决设施过度拥挤问题的方案 ·创建动态档案材料 ·迫使教授提高讲座质量 ·打破距离障碍   当然也有缺点:   ·有很多基于利润的动机 ·高等教育的“沃尔玛” ·形成了高等教育层级系统:“真正的”教育属于那些能负担得起的人,而那些不能负担得起的人只能享受“优惠”教育   一些统计数据:   ·MOOCs有93%的失败率(即出于各种原因,93%的注册参与者没有完成课程。不一定是因为他们做不到)。 ·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为150000:1,太多! ·传统评分系统是不可能的适应这个比例的,还需要大量的工作!   “小崔在线教育工作室”编译
    资讯
    2014年02月12日
  • 资讯
    一位资深CHO所理解的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走入社会生活不过20年的事,但其改变世界的速度却是惊人的。在当下从事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不具备互联网思维,可能会以极快的速度被社会所淘汰,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在了解了很多以后,我仍没有找到一个标准的定义,这就是互联网思维的现实,事实上,我个人认为这个思维很难用一句话形容,但它应该包括以下十个特征:   1、免费模式:在互联网上你几乎可以免费得到任何所需的资源,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收费模式完全被颠覆,向用户收费的思路需要重新改造。若干年前有人说国外可以免费拿手机,我们都表示不信,而今天的互联网,你应该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免费模式,当然免费其实是最贵的收费模式! 2、用户为尊:如同传统商业环境中的“渠道为王”一样,互联网是用户为王的时代,谁能拥有高粘度用户,谁就是真正的王者,腾讯的跟随战略之所以能一直成功就是因为它拥有最大的用户群。微信的成功之处就是牢牢抓住了用户,用户的体验是检验互联网应用成功的唯一标准! 3、长尾理论:互联网时代真正成功的企业都是利用长尾理论的,帮助天弘基金达到全球规模级别靠的是无数个小用户构成的,可能他们中99.9%的人在银行里都不是一个会被当成贵宾对待的客户,可正是他们成就了一个巨无霸,同样使用QQ的新生代成就了腾讯,互联网改变了二八原则。 4、去中心化:互联网上没有权威和独家话语权,人人皆可以成为中心,自媒体的出现即是证明,这里没有专家,只有砖家。所以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另一方面,互联网天生的基因之一就是公开与透明。一个最没有权威的地方也是一个人人可以成为权威的地方。 5、内容为王:具备价值或带来价值是你在互联网上存在的唯一理由,吸引用户的靠的也是这个,所谓的口碑营销,粉丝营销皆是同样的道理,能被广泛传播的是因为内容和内容的价值,虚假的终究是虚假的,唯有价值才会永恒,微博上购买的粉丝就会被称为僵粉。 6、极简主义:这是我最为欣赏的一种思维,苹果手机的成功,不是技术的成功,而是极简主义的成功;余额宝的成功不是产品创新,而是极简主义的成功,简单到动两下指头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投资过程。Google的界面体现的也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与思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这点尤为可贵。 7、社交应用:这与病毒营销的原理是一样的, 人与神,人与物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总是人们研究的三大问题,唯有最后一项是每个人都现实需要的,借助这种思维,各种应用大行其道,从微博到微信都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最近微信已经实现了九大新功能的扩展给它的应用带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8、强参与感:互联网的特色在于它的互动性,微信战胜微博就在于这种参与感。我们早已厌倦了单向的沟通,45度仰视亦不能满足参与的需要。唯有双向的沟通才是有生命力的,自我的参与会带来无限的满足感,小米手机的成功也说明了人们都喜欢自己参与的东西这样的一个简单道理。 9、建大数据:大数据的出现与应用改变了诸多游戏规则,数据此时真正变成了信息,而信息创造价值,谁拥有大数据,谁就可以掌控未来,谁就有游戏话语权,某移动守着大数据而不去开发,仅靠卖一点数据是最为低级的应用。 10、打造平台:互联网思维中杀手级应用当是打造平台的思维,建立一个开放、共享、共赢的生态环境是这种思维的极致体现,如电商的出现即是其应用之一,微信也在朝平台发展,BAT(百度、阿里、腾讯)都是在打造平台。   互联网的本质可以用加快获取和交换信息的速度来描述,一切思维和应用都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的,这本质上还是方便人们沟通的一种渠道,所以它是一个互动与联系的网络,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人们也有人际网络,而现在,数据电子化以后,交换的速度更快了,我们的触角更远了,人们被解放了,人可以做更高级的工作了,于是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本才是真正的资本。   -------------------------------------------------- 作者:叶阿次,公众微信号:yeaci-hr 简介:叶阿次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现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营运总监,同时担任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人力资源导师等兼职工作。  
    资讯
    2014年0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