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融资
    谷露软件刚刚宣布完成5,000万A轮融资,双湖资本领投 来自谷露官方: 专注于招聘领域企业SaaS服务的谷露软件近日确认,已完成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双湖资本领投,真成投资跟投,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产品迭代开发及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谷露成立于2012年,初期专注于中高端人才招聘管理服务系统,其精益求精的产品精神和专业高效的服务态度持续获得市场口碑,陆续签约了Manpower、伯乐、Kelly Services、Fesco Adecco等大型跨国企业,目前付费企业用户超千家,年度续约率超过95%,活跃使用谷露系统的猎头顾问近20,000名,在中国招聘Saas服务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在企业招聘管理系统市场,基于前期猎头口碑的积累、不断打磨的用户体验及强大的自定义能力,让谷露软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便收获了腾讯、欧莱雅、复星集团、诺亚财富、广汽菲克、金宝贝等行业龙头的青睐。目前谷露的客户群体遍布互联网、金融服务、制造、快速消费品、教育、零售、汽车等各行各业,针对每个行业的不同需求,专业的客户成功团队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客户提供高度定制的招聘系统解决方案。
    投融资
    2017年09月06日
  • 投融资
    从考勤切入大中企业人力资源SaaS服务,「喔趣科技」获投4500万元人民币 成立于2015年5月的喔趣科技近日宣布,已于今年8月获得近4500万元人民币的Pre-A以及A轮融资。这家定位为人力资源SaaS领域的软件服务商,为工厂、零售、安保物业、医院学校等大中型企业提供考勤、复杂排班、薪资计算等服务。目前,喔趣科技累计注册14万企业客户(付费+免费)以及300万企业员工,周活为55%。 当下不少中国大中型企业还没有借助企业管理工具和软件进行企业管理,所以在人力事务上,往往需要多名人员花费1周时间,计算员工考勤、薪酬。对于人力部门来说,这费时费力;对于员工来说,对错误的考勤结果反馈困难、更改困难;对于管理者来说,为了不影响员工情绪,往往采取盲审、薪水多发的办法。从考勤到排班到薪酬,喔趣科技从最初始的需求——考勤——切入。 喔趣科技选择从工厂、零售连锁、医院、学校、保安行业、物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7个行业首先试水,这些行业的特点是人多、办公地点多、或者班种班制多,所以耗费的人力成本也是最大的。喔趣科技改造了市面上各类考勤机器(比如WiFi、指纹、人脸、GPS考勤机),让这些考勤机的后台可以兼容喔趣考勤系统,从而为企业提供实时的考勤数据导出。 基于考勤结果,喔趣科技还推出了薪酬计算服务。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一个痛点是,不同老板对计资方式看法不同。有些认为加班没有工资、有些按次或者按件发工资。喔趣的解决方式是,将市面上400余种薪资计算方式(包括加班工资、迟到扣款等薪酬算法)收录到系统内,以供企业自定义选择。 今年2月,喔趣考勤和薪资服务上线,以每人每日1元的SaaS服务费为标准,通过地推方式、在三个月内实现收入150万元。目前喔趣科技累计注册14万企业客户(包括付费用户以及免费用户)以及300万企业员工,周活为55%。 喔趣科技于2015年底获得由上海承泰信息和知卓资本参与的96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目前正在筹备A+轮融资。 同样从考勤切入企业管理的还有之前报道过的办公逸。但是与喔趣科技的商业模式完全不同:喔趣科技主要靠SaaS服务费盈利,而办公逸则选择从硬件和流量变现中获利。不过,钉钉今年发布了一个智能考勤机,对办公逸来说不是好消息。其他做人力资源SaaS系统的例如薪人薪事是专注与银行对接的薪酬管理系统,还有奇鱼微办公属于一体化的移动办公平台,和喔趣切入的方式都不同。 图片来源:hotdown.com 原创文章,作者:孟小白。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投融资
    2017年09月04日
  • 投融资
    数字化会计解决方案提供商 FlowAccount 获 115 万美元 pre-A 轮融资,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搞不定电子发票啦! 编者按:即便没有太多会计知识,也能轻松搞定简单的会计工作。 据外媒消息,记者了解到,总部位于泰国曼谷的云技术会计解决方案提供商 FlowAccount 宣布获得了一笔 115 万美元的 pre-A 轮融资,领投方为 Kasikrnbank 银行旗下风投 Beacon VC,参投方包括日本 SBI Investment,新加坡 Golden Gate Ventures,以及 泰国的 500 Tuk Tuks。 记者还了解到,FlowAccount 可以提供免费的基本会计处理功能,比如价格报价、采购订单、以及给客户提供发票;其他功能还包括库存管理、应计收入/支出、工资单等等,此外该平台还能整体管理各种业务报表。此外,他们还在推出一套提供电子税务发票和工资服务的全新互补服务。此外,其平台上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亚马逊 AWS 上,并且可以通过网页和移动端进行访问。 本文作者:Tino 来源:鸵鸟科技
    投融资
    2017年09月01日
  • 投融资
    奖励为雇主省钱的雇员,商务旅行助手TravelBank融资2500万美元 因公出差的人大概分为两种:花的比预算少的,精打细算花掉预算允许范围内的每一分钱的。大多数雇员没有主动为雇主省钱的动力,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一群创业公司通过奖励雇员节约的行为,降低公司商旅开销。成立于去年的TravelBank是其中一家,并在近日获得由DCM Ventures领投、NEA和Accel跟投的2500万美元B轮融资。 TravelBank通过分析航班和其他出行信息,在员工出发前确定一个合理的费用标准。如果雇员全程没有花到这么多钱,那么他就可以与雇主分享节省下来的部分。不过,雇员所获得的奖励不是现金,而是以代金卡的形式发放到Lyft、Uber、Airbnb或者亚马逊的账户中。 因为TravelBank鼓励雇员选择更加廉价的航空,所以TravelBank向航空公司收取佣金。公司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可以免费使用。这对于成本敏感的小型企业来说很有价值,TravelBank宣称可以节约平均30%的商旅成本。上线的9个月里,已有800家公司登记了会员。 除了上述的核心模式,TravelBank还提供了其他贴心的商旅服务。例如,app中提供带有商旅优惠价格的航班信息、个性化方案帮助用户根据同事的行程安排自己的行程、自动出具花销报告、快速的发票扫描存档和外币兑换。 其实,市场上这样的公司非常多,而且商业模式都很相近。之前报道过的Rocktrip和Tripactions都在过去一年获得了融资。不过,正是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市场比较大,目前公司都在扩张,还没有到相互争抢客户的阶段。本轮融资也是为了帮助TravelBank扩大业务和团队规模,从30人扩充到60人。 商业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把原本不同的利益调整成统一的诉求,类似的切入点也可以被用在其他市场,例如商业保险。只不过TravelBank所谓的参考预算有多合理,值得探讨;如果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平均差旅花销其实可以保持在更低水平的话,雇主们可能会直接将预算调低,当然这只针对常规的差旅路线。我觉得TravelBank未来更大的价值在于获取了商务人士的行程安排后,可以向其针对性地推送一些商务广告,变现这些信息。 来源:36氪,作者:孟小白。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zhuanzai@36kr.com;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投融资
    2017年09月01日
  • 投融资
    保险创企Coya获Peter Thiel领投1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产品预计明年上市 日前,硅谷著名投资人Peter Thiel牵头,帮助柏林保险科技创企Coya完成10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Thiel的Valar Ventures领投此轮,其他投资方包括e.ventures和欧洲风投基金La Famiglia。 这是德国创企界最大的种子轮之一。种子轮,也就是投资的早期阶段,意在给予创业者足够的资金来实践自己的想法。而Coya,去年刚刚成立。 Thiel因联合创办PayPal以及是Facebook的早期投资人而知名,他也是近几年欧洲金融科技领域的活跃投资人。这位亿万富豪的投资案例包括,英国转账公司TransferWise,英国保险科技创企Brolly,以及德国金融科技创企N26和Deposit Solutions。 Coya联合创始人之一的Peter Hagen博士表示:“Valar拥有和PayPal,TransferWise,N26合作的经验,在老旧的金融科技行业树立了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典范。” “此次融资将有助Coya进一步扩大团队,为客户打造一款杰出的产品。”Coya计划用这笔资金提供数字保险服务,目前正等待德国金融监管机构BaFin的批准,预计于2018年上市。Valar Ventures的合伙人James Fitzgerald表示:“Coya将把技术深入到客户使用过程的方方面面,借助机器学习技术,以移动和网页端优先,减少痛点。” “简单来说,Coya将在欧洲保险行业掀起革命。” Coya由德国热门借贷创企Kreditech的两位员工,以及前Vienna Insurance Group(VIG)CEO Peter Hagen博士联合创办。该公司目前拥有30多名员工,均具备科技背景,原出身公司包括Rocket Internet,Axa,Zurich等。Coya联合创始人兼CEO Andrew Shaw表示:“我们独特的保险、科技和数据科学背景的混合,让公司能够从零开始,打造一套全新的保险商业模式。我们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同时致力于研发尖端专利技术。” 柏林Apeiron Investment Group总经理Timo Dreger在今年年初的一场大会上曾说:“现在我们的目光都在保险科技公司身上,它是2016年最火爆的行业,今年无疑依旧如此。”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31日报道 (编译:拿铁小心心)
    投融资
    2017年08月31日
  • 投融资
    利用AI帮助企业提高客户交互度,Kata.ai获TPTF领投350万美元A轮融资 印尼人工智能创企Kata.ai今日宣布完成350万美元A轮融资,台湾跨太平洋科技基金(TPTF)领投。MDI Ventures,Access Ventures和Convergence Ventures跟投。另外,VPG Asia,Red Sails Investment和天使投资人Eddy Chan也参与了投资。作为交易的一部分,TPTF主管Barry Lee将加入Kata.ai董事会。 Kata.ai采用B2B模式,其聊天机器人提供增强现实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客户交互度。该创企由原来的YesBoss于2016年晚些时候转型而来,此轮融资将用于国际扩张,在台湾设立附属公司。 在媒体声明中,Kata.ai表示,他们将于本地科技创企合作,更好地服务市场。目前公司正在和东南亚地区“潜在战略伙伴”对话。为顺利推进扩张计划,Kata.ai还计划投资研发工作,尤其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他东南亚国家语言。 此外,Kata.ai还打算上线Bot Studio平台,帮助开发人员用同一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打造自己的聊天机器人。Bot Studio测试版目前已对部分合作伙伴开放,2017年10月会正式上线。 YesBoss由Irzan Raditya,Chris Franke,Wahyu Wrehasnaya以及Reynir Fauzan共同创办,2015年6月成立,同年10月获得数额不详的种子轮融资,500 Startups,IMJ Investment Partners及Convergence Ventures投资。 该创企打造了一款短讯服务和移动应用,提供餐厅、机票预订服务。之后,该公司收购了菲律宾同类创企JeyKuya。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8月31日报道 (编译:拿铁小心心)
    投融资
    2017年08月31日
  • 投融资
    迈克尔·乔丹参投,外包团队招聘平台Gigster获2000万美元B轮融资 Gigster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企业招聘外包自由职业团队的公司。今日,该公司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B轮融资。红点创投领投,原投资人Andreessen Horowitz,Y Combinator和Sound Ventures跟投。此外,科技界内外的多位名人——包括Salesforce CEO Marc Benioff,Quora CEO Adam D'Angelo,以及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也参与了投资。 Gigster不仅支持客户招聘个人自由工程师,也可以招聘一整个软件团队,包括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所有相关人员都是经过资格认证的。对于大型公司——如eBay,Staples,Prudential等,在需要攻关新项目的时候,Gigster也可以帮他们在内部组建一支软件团队。 Gigster将用部分融资壮大团队。创始人Roger Dickey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公司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招聘100名员工,扩大运营。 Gigster和传统招聘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公司为自由工程师提供软件层,方便他们开发新软件。 Dickey表示,Gigster想要为全世界的工程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融资3250万美元,上一轮融资发生在2015年,当时的领投方为Andreessen Horowitz。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8月30日报道 (编译:拿铁小心心)
    投融资
    2017年08月31日
  • 投融资
    「找大状」获达晨创投数千万人民币A轮,用会员模式撬动B端法律市场 “找大状”创始人兼CEO尚宏金向记者透露,公司已于今年7月份获得达晨创投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目前公司估值近5亿元,融资资金将用于继续完善产品以及拓展市场。“找大状”项目创办于2015年,2016年曾获得嵘联资本的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此前启动过新三板上市计划,不过后改为创业板。 尚宏金从事律师行业10多年,担任过东莞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律师、东莞市总工会顾问团律师、律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并成功辅导企业上市数十家。他总结,在法律行业,大企业通常会聘请专职律师坐班,或者找律所提供专项服务。中小企业主更偏向于找律师顾问,但律师往往只对某一个领域擅长,做劳资纠纷的可能就不太擅长知识产权,若有紧急情况需要发律师函,律师还可能在外开庭,及时性也不能保证。 基于此,“找大状”定位做企业的法律顾问,前期目标客户是成立1-3年的中小公司。 具体来讲,找大状的业务分两层:一部分是相对标准化的线上服务,企业通过系统在线提交需求,包括咨询、审核合同等,找大状会安排线上坐班的律师解答,目前有100多人负责。对于经济纠纷、劳务诉讼等重大非标案件,找大状会推送给相关领域的专业律师,与企业对接提供线下服务。 平台上的律师是经找大状前期筛选而来的,都是具有3年以上职业经验、在专业领域有胜诉、且没有受过纪律处罚的律师。对接企业时,平台根据相关专业领域匹配需求,若企业有特殊要求,可以更换律师。服务后,企业客户会对满意度进行打分。 营利方面,标准化平台目前是找大状主推的业务,企业按照年会员费支付(25800元起,最早是9800/年),之后根据律师线上服务量以及满意度来进行分佣。线下部分找大状分配给律师后,由律师跟企业自行定价,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尚宏金透露,短期找大状的收入来自会员费,长远会加入其他增值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找大状”的业务只面向付年费的B端企业,不对C端开放。在服务过程中,找大状平台与律师之间没有直属关系,而是分包关系,有的律师则是深度合作只为找大状服务。 至于行业格局,整体看做法律平台的公司,有三类: 第一种是门户类网站,像法律快车等,做信息平台,主要靠广告费营利。 第二种是法律电商平台,像绿狗、快法务、找大状等,不过快法务、绿狗已经侧重做企业的一站式企业服务。 第三种是中介撮合类,像赢了网,撮合后抽佣。 截至目前,找大状为企业提供的法律顾问服务内容涵盖劳资、合约、催收欠款、企业股权、知识产权以及增值服务等6大模块,并相继在包北、上、广、深等12座城市开设分公司。全国签约客户达到近万家,合作的大状级律师超3000人,其中还有劳动法立法委员、深圳人大代表等头部法律人。谈及未来,尚宏金表示,现在还是在做标准化产品,接下来会垂直行业,像电商、医药等都是法律高频需求领域。 来源:36氪 ,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90330.html
    投融资
    2017年08月30日
  • 投融资
    互联派获梅花天使数百万pre-A轮融资,打造大学生专属的互联网求职成长平台 记者早前报道过的主打“一站式互联网求职服务平台”的互联派,正式宣布已于近期获梅花天使数百万pre-A轮融资,该项目由猎云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互联派专注于大学生互联网求职服务,为企业端和学生端提供深度求职服务。 企业方面,百度、腾讯、京东、360、唯品会、特斯拉等400多家互联网公司已相继在互联派平台发布内推信息,与唯品会、欢聚时代、网易、CVTE等数十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提供线上宣讲平台。 学生方面,互联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大学生一站式互联网求职成长平台,根据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将学生群体分为两类:实习前和实习后。实习前的用户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平台对他们进行快速入门和行业认知培训,通过录播+直播的课程解决了实习前大学生能力提升、行业认知和项目经历等需求。实习后的用户为大四及毕业一年以内的学生,这里求职技巧及面试方法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对一的导师咨询服务来个性化解决学生求职问题,平台承担了学生大学期间的“互联网求职向导”作用。 2017年3月,互联派推出一站式求职解决方案“蝙蝠计划”,该计划主通过线上+线下七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和导师辅导,最终帮助学员获得第一个理想的offer。 2017年1月到7月,平台累计付费用户超过15000人。目前,互联派全国已覆盖1000余所高校,40余万互联网行业求职大学生,其中60%的用户为985/211院校学生。同时在互联派的平台上聚集了超过500名一线互联网公司导师。 团队目前30余人,创始人孟令峰大学时期开始创业,拥有7年高校市场创业经验。其他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腾讯、百度、智联招聘等一线互联网公司。孟令峰向记者表示,该轮融资主要用于市场的推广及课程产品的研发。 【猎云网(微信:ilieyun)大连】8月29日报道(文/沙孟影)
    投融资
    2017年08月29日
  • 投融资
    七牛云完成10亿人民币融资 阿里与云锋基金领投 昨日,七牛云宣布完成新一轮10亿人民币的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和云锋基金领投。在本轮投资后,七牛云将继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在国内主流云服务厂商中,区别于其他公司从云主机业务开始切入市场的方式,七牛云从一开始就选择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海量数据解决方案。相比云主机的即买即用特性,海量数据业务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产品对接和实施过程。 七牛云创始人许式伟说:「我们一向很坚定的认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就是数据的竞争。相比仅仅是卖一些基础资源给客户,我更希望能够利用我们的技术特长帮助客户打造和升级面向数据的技术架构和业务体系。」 围绕着帮助客户更好的挖掘数据价值,七牛云构建了对象存储、分发加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体系和服务能力。 据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七牛云在财务上一直保持着每年300% 以上的营收增长速度和稳健的融资节奏。2011年刚,获得了经纬创投的A 轮投资,之后的几年中又获得了启明创投领投的B 轮融资、宽带资本领投的C 轮融资,于2016年初又完成了嘉实资本和方广资本领投,张江高科、澳洲电信等跟投的D 轮融资。 相比以往的几轮都只引入财务投资方,本次选择接受阿里集团和云锋基金的投资显然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七牛云表示:「我们当然可以继续选择纯财务投资方,但是我们觉得和阿里有很强的协同性,一起可以更高效的推进面向大型传统企业的产业变革。」 七牛云表示,本次获得阿里集团的投资,对于实现七牛云的战略愿景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想快速拥抱云计算的大型传统客户而言,七牛云和阿里可以协同提供非常完整的支撑能力,由于对彼此业务模式熟悉,因此沟通起来也通畅。 同时,云锋基金大数据团队已经关注七牛云三年时间,这次包括云锋基金主席,创始人虞锋在内的投委会成员以及投资团队,通过非常深入的交流后,很快就完成了内部投资决策。 本次融资完成后,七牛云将继续保持独立发展,持续发力云计算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技术和服务。 许式伟表示:「除了继续强化对象存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品的竞争优势,我们接下去还会继续加大面向行业的服务能力。我们已经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市场反馈良好的产品,但还需要为推动产业变革这个方向做更多的准备和投入。这个庞大的市场仍然处于格局未定的动荡期,如何获取和服务更多的优质客户仍然会是我们下阶段的重要任务。」
    投融资
    2017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