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湾区
    平安智慧人事牵手福田产投,助推湾区人才数智化建设 10月24日下午,由平安智慧企业与深圳市福田新一代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产投)共同举办的“科技赋能,推动中心城区治理——湾区人才数智化建设研讨会”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会上,平安智慧企业与福田产投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福田鸿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博人力)就福田人力资源管控服务一体化平台项目正式签约。福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邝肖华,福田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舒毓民,福田区财政局副局长苏玉霞,平安集团副总经理、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蔡方方,平安智慧企业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张君毅,平安集团列席执委、智慧人事首席创新官王金德,福田产投兼鸿博人力董事长李奇林等出席了研讨会,与深圳新一代产业园30余家入驻企业高管一起见证了这一政企共建项目的开启,并就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建设、管理与发展新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活动现场,邝肖华部长、舒毓民常务副区长与平安蔡方方等参会人员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并充分肯定了平安在支持政府服务转型方面做出的贡献。早在2019年10月,福田区就与平安集团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共建智慧人事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政府服务转型、提升治理能力、推动创新转型发展。区领导表示,一年来合作颇见成效,福田队伍管理评价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受到各方专家领导的充分肯定,为福田区公职人员队伍管理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 在致辞中邝肖华部长表示,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同时也是福田区建区30周年,研讨会的举办完全切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政府、企业携手推动总书记殷切厚望、落地见效的一个开创性举措。他提出,平安集团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其世界一流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科技水平,这就是平安值得学习的地方,福田人力资源管控服务一体化平台项目的签约落地,将把双方合作带入新的阶段。同时他还表示,在双区建设大背景下,政府将和平安集团加大交流、增进互信、携手拓展务实合作的更多的新领域,为福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国资系统、区属国企应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和平安集团的交流合作,互学互助,最终实现“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 蔡方方表示,作为扎根福田的本土企业,平安集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平安在做好金融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浪潮,在多年发展中建立、沉淀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心法,引入全球最新科技自主研发了智慧人事一体化平台,不仅经过了平安集团内部30余家专业公司成功验证,也已经助力包括政府部门、央企和地方国企、民营及外资企业等多类大型组织实理管理升维。“平安有责任、有意愿、有能力充分发挥在管理理念和科技能力方面的双重优势,与福田区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组织管理和人才建设的最新理念与实践,推动中心城区治理水平提升。”蔡方方说。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张君毅与李奇林分别代表双方签约,标志着福田人力资源管控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正式开启。作为福田产投立体赋能推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平台将借助平安集团3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打造“平台+资源+服务”的一体化生态,提供更专业、更高效、更精准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这一项目的启动,也代表着福田区的中心城区人才治理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国资企业在政府人才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和担当也将更加彰显。         会上,王金德就《平安智慧人事数字化转型之路》主题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他介绍说,平安集团在自身“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战略转型与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自主研发了智慧人事一体化平台HR-X,该平台凝聚了平安30多年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系统上,系统建在数据上”,打通“管理、制度、流程、系统、数据”五个层面,将“战略、组织、人员”三者一体贯通,打造高效执行的创新型组织,帮助组织实现管理升维。在国资委推出的对标一流行动中,多家央企和地方核心国资企业将平安智慧人事纳入了对标一流的学习对象。 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EMBA金融科创课程主任刘民,从新时代、新经济、新湾区三个维度和与会者分享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影响,进一步说明科技对推动政府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关于福田产投和鸿博人力福田产投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链接的桥梁,按照福田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各产业部门的指导下,福田产投公司实施以产业投资为主体,以产业空间、人才空间、生活空间等为重要支撑的“一体多翼”发展战略,立足打造产业生态综合型平台,为包括深圳新一代产业园在内的产业园区立体赋能,为辖区产业转型升级持续贡献国资国企力量。鸿博人力是福田区唯一一家区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为福田产投立体赋能推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鸿博人力将通过“福田人力资源管控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造“平台+资源+服务”的一体化生态,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高效、更精准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
    湾区
    2020年10月26日
  • 湾区
    下一家亿元级 SaaS 公司会来自哪里? 编者按:本文作者 Ajay Agarwal 是投资公司 Bain Capital Ventures 湾区办公室的总监,他专注于手机应用及 SaaS 创业公司的早期投资。在本文中,他指出了 SaaS 创业的下一处风口——记录系统,并为创业者提供相关建议。 SaaS 行业已经不再像前些日子那般朝气蓬勃,科技创业公司的估值也出现萎缩迹象。对于那些进入融资后期阶段的创业公司而言,拿到钱可谓难上加难。无论如何,在 SaaS 行业中依旧存在着空白,其中蕴藏巨大的商机。若把握得当,你或许能建立一家大规模、高估值的公司。 那么这一机会究竟藏在哪里?答案是记录系统(system of record,SOR)。  记录系统是一套服务于商业运作的软件系统。单就这一定义,我们似乎很难归纳出它成为下一个风口的原因。无论如何,这些记录系统已经成为特定商业运作中的必需品,而它的企业买主们也不会过分纠结其中的投入产出比。                          图 :以上是拥有强大记录系统的公司  很多公司都建立了十分强大的记录系统,例如销售领域的 Salesforce、金融领域的 Intuit、人力资源方面的 Workday、垂直导航公司如 Guidewire 以及生命科学领域的 Veeva。这些公司值得我们注意的方面包括他们的高估值以及非常低的年度客户流失率。 只要企业购买并推行了记录系统(让我们假设该系统如广告宣传中那般有效),企业对这一系统的依赖度会非常高。 身为创业者的你们是否也在做记录系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最好问问自己以下七条你们是否能做到: 1.你们的软件是否为商业流程中的最关键部分服务? 记录系统往往是商业核心流程的重要支撑。如果你的软件出差错或者崩溃,这些商业运作就无法进行。记录系统在企业盈利的过程中越不可或缺,其价值就会越高。 2.你们的记录系统是否储存了企业的关键数据? 记录系统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最为基本的数据源,储存了一系列关键的商业信息。企业的账簿都存在 Quickbooks 和 Oracle Financials 上;他们的渠道数据都记录在 Salesforce 里;企业的薪资信息都储存在 Workday 上。当你的系统成为企业重要数据的储存地时,其他软件往往需要融入你的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举个例子,老牌记录系统开发公司 SAP 使用的就是非开源的解决方案,因此第三方需要花费上百万美元来购买其方案,以实现用户数据整合。Salesforce 则采取了一个更现代的做法,便是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开源 API,并帮助他们建立生态系统。 3.企业买主的大部分员工是否每天 / 每周都会使用你们的记录软件? 如果企业买主的基层员工能够较频繁且专注地使用你们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习惯,那你的解决方案会非常有价值。分析类解决方案固然很棒,但若只有一小部分数据分析员在使用,该方案就很有可能被取代。相反地,如果大部分的员工都能使用你的系统汇报每周差旅支出,更换系统便会带来极高昂的成本——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重新培训员工,因此他们不会轻易选择弃用。 4.你的系统是否能提供可信度高的结论?系统输出的数据或报告是否能作为重要商业决定的支撑? 最有价值的 SaaS 公司不是那些提供数据记录存储服务的,而是那些提供可信结论的。管理层就人力资源问题进行讨论时,会参考 HRM 系统的数据分析;在决定客户服务运维时会调用 CRM 系统的分析结果。任何致力于做记录系统的团队都应将目标定在 “管理层或企业所有者常常依靠系统的分析结论进行决策”。 5. 你的系统能将不同人脑中的想法集结起来并程式化吗? 当你的系统凝结了越多智慧结晶,竞争对手就越难超越或取代你。在企业内部推广记录系统就是为了集结那些分散、零碎的信息,并将它们以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结构化。借助记录系统,公司的运转得以规范化、程式化。这也是在公司内部推广记录系统十分耗时的原因——信息存在于迥然各异的人脑中,收集和界定信息会充满困难。 6.你的记录系统会 “自我学习” 并不断提高吗? 机器的 “自我学习” 可以由算法驱动。举例来说,你的软件能够通过自学来不断提升结果质量。此外,你的系统也可以通过商业运转中的反馈循环总结经验。例如我们的预测方法需要根据近期表现作出调整,核心解决方案也会据此进行升级。通过不断调试,我们的记录系统能吸取此前的经验,将其融入到软件功能和工作流程中。这也是记录系统具备价值的原因所在。 7.你的产品能实现可忽略不计的流失率吗? 就字面来看,强大有效、合理推行的记录系统不会被企业轻易舍弃——除非他们倒闭或者被并购。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一般能实现 90% 甚至 95% 的留存率(不包括捆绑销售)。我过去担任营销总监的公司 Trilogy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还在为 1995 年拉到的客户进行年度系统维护。 这或许不是一个能涵盖方方面面的问题清单,但它应该能为你提供一些方向,帮助你明白记录系统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文中提及的大部分例子都是提供企业级服务的公司,但是其中的很多概念对于大型和中小型企业同样适用。无论你的解决方案是水平抑或垂直、功能广泛还是单一,我提到的几点都具备参考价值。 记录系统不一定是实现亿元级 SaaS 公司的必然方向,但着实是最可能达成目标的道路。 注:本文译者 Alksy。 本文编译自: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5026.html
    湾区
    2016年0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