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颖
    经纬张颖:2023,不只克服困难而是习惯困难 — “2023年是时候了吗?”   全新的一年已经到来,我们也在从疫情中快速恢复。今天我们想分享一篇,来自经纬创投张颖在最近的一次LP线上大会的演讲。 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们摘录的是张颖2019年秋天和高分纪录片《徒手攀岩》中主人翁亚历克斯·霍诺尔德(Alex Honnold)在国内的一次对话。当时他们类比创业,觉得从电梯模式进入攀岩模式,顺境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徒手攀岩的核心不是克服一个个困难,而是需要去习惯,由习惯带来对困难的脱敏。今天放在这篇演讲做标题,依然有它的意义。 01大家好,我是经纬张颖。感谢各位LP、创业者通过线上的形式参加2022经纬创投投资人年会。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比较直接和实在,我想先讲讲我们对大趋势的判断,以及相应的经纬投资策略。 在艰难的2022年,只要你还身处在市场之内,应该都会感受到来自宏观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大家对前景也都有各自的看法。我最近和同事们聊天,包括年轻同事,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紧张和焦虑。 全球股市震荡不安,热点轮换得太快,从2021年的消费、SaaS、合成生物学,到2022年的光伏、储能……热点一直在变,今天的热点可能明天就会降温。 到了2022年底,我们终于迎来了防疫政策的全面开放,各个城市也已经陆续达峰并且在恢复。从对“发烧”、“布洛芬”等关键词的搜索指数来看,在12月21日已经出现了拐点,不过各个省份达峰的时间有先后。 中国庞大的产能也开足马力,据工信部数据,现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的日产量已达1.9亿片,自12月1日以来,全国累计生产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已达到24.88亿片,在放开之初买不到布洛芬的局面也很快得到缓解。 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此外,各地消费也在积极恢复,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久违的交通拥堵。   在疫情这几年里,我仍然保持着高频与创业者交流的习惯,我能明显感受到哪怕是在最悲观的时刻,他们依然保持着韧性与活力,乐观拼搏精神始终存在。 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无论是一家科技消费产品公司,还是一家智能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一家民营火箭发动机研发公司,真正选择躺平的少之又少,有一股劲被压着,大家都想再捋起袖子大干一场。 如今疫情管控政策彻底放开,也有不少创始人问我,“2023年是时候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复是——当然是捋起袖子来大干一场的开始,但是我们也要保持乐观中的谨慎,最起码是在2023年上半年要保持稳中求进。 高盛在最近的一篇研究报告里分析,与多数欧美国家不同,它们在重新放开后经济立刻加速,但亚洲不一样。 好几个东亚经济体,比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普遍实施了相对严格的新冠管控政策,重新开放后,在初期反而对经济增长不利,会出现感染激增、人口流动性暂时下降的局面,而不是立即反弹。 比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实际私人消费水平在重新开放后的一个季度里,都是立刻下降的。随后在第二个季度才反弹,此时病例数量下降并且恐惧因素消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全球经济都非常不好。目前全球经济最好的是美国,但在与美联储直接打交道的23家大型金融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经济学家,都预测美国将在2023年出现衰退。 欧洲从2022年末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衰退,法国巴黎银行的经济学家,甚至直接把对2023年的展望报告标题写成了“转向衰退”。 而中国的出口,从去年9、10月份开始因为疫情冲击等因素开始下滑,PMI也出现了下滑。 当然全球经济下滑也会严重影响中国出口,比如最近因为苹果需求减弱,中国大陆供应商只能跟着减产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组件等产品。 但是我们还是看到了最近中国经济活力的恢复——随着多个城市疫情峰值已过,复工复产脚步加快,多地的消费、生产、交通活力有序恢复。 多家国际投行、券商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将在新一年内复苏,并能带动世界经济增长。 我们刚从疫情泥沼里走出来,依然不可掉以轻心,现在还没到雨过天晴的时候,2023年可能同样充满挑战,至少上半年是如此,不要从极度悲观又转向盲目乐观。依然要审视现金亏损,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切实可执行的预算,管理好内外部预期。 虽然很多人都说早期投资人往往是乐观派,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我们在做完一项投资决策后,需要坚持很长时间才能迎来收获)。 但我还是一直在关注几个“乐观指标”和“悲观指标”,当市场情绪过于乐观时,我往往去聊聊“悲观指标”;在市场情绪悲观时,我则会去聊聊“乐观指标”,绝对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都是不适合我们的。 下面,我想谈谈在最近一年的市场起伏动荡中,我的一些底层思考。 02最近一年里,有很多朋友都在问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当下的变化,又如何去看待未来? 我很认可一句话就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趋势,长期看文化。 对我们自己来说,先得认清可能改变的是什么?我和孙立平教授还在讨论说,我们怎么去对待这个改变。他的观点是我们要警惕三个问题: 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在变化;一个是中俄对西方的科技、高端设备及金融体系的依赖在变化;还有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市场和制造业的依赖在变化。 对应的就是,原来全球体系中的两大运营逻辑:比较优势的逻辑、资本逐利的逻辑,就会让位于安全的逻辑、以及价值观的逻辑。 在这种底层逻辑替换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波动和调整。我们要问自己,如果处于这样的情景下,我们的企业应该要做怎样的布局调整?如果你是做出海的,你对目的地市场选择是不是要做出新的判断;涉及到全球产业链条的,你对库存或者是短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是以后会不一样;对于跨越成长期的公司,如何在新维度下验证和开拓市场?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我们看2022年的一些数据,比如社会零售额或PMI(采购经理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等等,都因为疫情造成了不小的扰动。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我最近经常在关注的两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这个数据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衡量一国在制造业方面发展速度和实力,很多经济学者最近也更为关注这个指标。 在世行开始公布中国这项数据的2004年,中国仅占全球的9%,但今天是30%。中国在2010年超过美国,变成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这个“第一”已经保持了12年。 在有新冠疫情的2020和2021年,2020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是3.8万亿美元,2021年更是向上跨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4.9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7倍,接近美国+欧盟27国之和。 这个数字是值得关注的,特别是前两年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也不比现在小。在疫情扰动比较大的2022年,前11个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依然维持增长。 2018年,美国开始贸易战,但在2019年,中国新增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越了美国,达到5.9万件;中国科研者在一流期刊的国际论文发表数量,也达到了美国的70%。当然这是增量,总量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领先能带来什么?我非常认同文一教授在《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里提到的一个观点: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带来了一项最底层的东西——“在干中学”。庞大的制造业产能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会使中国产生世界最好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这个东西今天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第二个指标可能更宏观一点,就是我们全产业链的优势,以及超大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全产业链与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是我们经济的压舱石。 最近市场上也老有两个针对产业链的问题,一是中国制造业有没有可能回流美国?供应链中断和贸易紧张推动了美国吸引制造业回流,比如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工厂,在2024年要开业了,台积电也有可能从美国2022年通过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获得数十亿美元补贴。苹果也寻求把部分生产转移出去。二是有没有可能被东南亚或者印度取代? 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会有一部分高端和低端的外流,但很难大规模取代。美国有它的通胀问题、产业工人短缺问题,当然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问题。 对于东南亚和印度,由于我们自己做过一些制造业产业的投资布局,如果要说一些低端制造业,确实有在流向东南亚和印度。 但对于中高端制造业,它还是需要大批能够上岗的熟练产业工人、高级管理人才、高效的基础设施和可信赖的金融信用体系,比如印度各个州之间情况都非常不同。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确实是建立了核心的优势,你看像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墨脱县都能凭借畅通无阻的物流网购商品,这样的运输体系不要说印度、东南亚,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实现不了。 中国还有最重要的工程师红利,比如在iPhone这种精密设备的生产中,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是指把产品蓝图和原型转化为量产的详细制造计划,比如iPhone的组装就需要400道工序,这也是生产工程师和供应商集中的中国所擅长的领域。 大规模生产考验的是综合能力,不能低估让合适的工厂、工人、设备和原材料供应链聚到一起这件事,它的难度比想象中要高得多。 由于全球化、科技进步等因素,后发国家并不完全会按照发达国家的路径去走,特别是各国的差异也非常大。 像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以及第一人口大国,对于很多资源经常是买哪个东西,哪个就涨,卖哪个哪个就跌,很多决策都需要基于这个庞大体量的框架去考虑,其实超越了很多经济学定律。 比如中等收入陷阱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之前产生这些经验的国家。 在这些乐观指标的基础上,我想讲讲对于经纬来说,我们在大变局下会有哪些应对策略。 在大方向上,特别是国家安全方向,完全与政策同频,这一点没有什么好疑问的,因为核心生产要素都在国家队体系里面,你不可能跳出这个来做企业或者投资。 03在这个基础上,我最关注三件事:一是认知迭代;二是如何更早发现水下的隐形冠军,做深入产业链的投资;三是如何做创新的投后体系。下面我来讲讲这三个大逻辑,具体的投资布局由我的同事们做补充。 第一,我最近非常关注自己和同事们的认知迭代。 首先在与政策同频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有非常严谨的认知迭代,也需要找出新的投资方法论。 在某一个赛道或行业中,初投资时会谨慎出手,不要出现太大的盲点,每隔一段时间审视一下自己,然后再调整节奏。 这其实是一个工作的流程,它易懂难做,但如果没有形成这种工作流程的投资同事,就会被我限速,无论是合伙人还是年轻同事。 经纬在2011年决定All in移动互联网,也是当年认知迭代的结果,因为当时觉得移动互联网是一场大变革,会带来各个层面的机会。 我们从2017年开始投资电动车及产业链,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能源变革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能源变革首先是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最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就是从燃油车到电动车,车电动化之后,又更容易实现智能化,就有了从汽车芯片、精确导航,到智能座舱,甚至自动驾驶等等一系列机会。 从投资布局的角度来看,电动车还是能源变革的一个重要节点。 如果没有电动车,就不会有今天动力电池的局面,而动力电池又拉动了储能电池,让人类储存电力的成本大幅下降。 如果没有储能,光伏和风电这些不稳定的新能源就无法高比例并网,这恰恰是彻底改变能源格局的基础,所以2022年的光伏、储能行业大火。 电动车的发展,也的确超出我的预期。在2017年投资理想、小鹏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渗透率会提升得这么快。在2022年11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33.8%,再创历史新高。 而行业里一个比较激进的预测是,到2025年电动车在新车销售中渗透率会达到70%。虽然数字很夸张,电动车行业也在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因为需求疲弱,特斯拉在2022年交付的汽车数量低于最初目标),但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挑战的目标,并且中国自主品牌的车企占比会越来越大。 此外,现在有很多要素市场都在改革,这些改革很重要,也是能带来商机的,我们需要有更敏锐的嗅觉。 第二,是怎么更早地发现水下的隐形冠军。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产投,去寻找那些在某个产业链环节中的必需品,可能是材料,或是核心设备等等。 我们要重新审视那些一眼看上去行业天花板没有那么高,但有技术壁垒和定价能力的公司,时刻关注他们能否顺着行业演变而延展到其他产业,从目前的“小而精”变成未来的“大而全”。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深入产业链的投资。 硬科技时代,与以前TMT投资最大的不同在于,你必须要有产业链的节点资源和认知能力,如果没有这两点,几乎是没有办法做投资的。 如果等到公司的商业模式被验证之后再想着投进去,财务投资人的空间就很小了,产投和国资会更加强势。 财务投资人最重要的护城河,就是要更早地发现机会、承担更大的风险,要抢在产投和国资认可之前投进去,这就要求很高的节点公司资源和产业认知能力。 我想举两个产业节点资源和认知的例子。 一个是在车载以太网领域,有一个重要的市场分歧是多少兆的车载以太网够用,是百兆级的还是千兆级的。当时市场中有一种声音是,由于现在车的数据传输量还比较低,不可能一上来就需要千兆级的。 但由于我们投资了理想、小鹏这样的主机厂,我们在沟通中发现千兆级的技术方案可能很快会落地,所以最终投资了直接针对千兆级以太网的景略。 另一个例子是光羿科技,它是做电致变色新材料的,也是国内唯一可以实现大面积曲面产品量产的公司。 在我们投资之前,他们主要想做针对手机的产品,但我们看到了变色玻璃在电动车上的应用前景,所以建议他们去做电动车的天幕。 所以先在一个行业投资布局3-4个节点公司,然后基于这些节点再去延展,让被投公司之间形成协同,这一点如今至关重要。 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芯片“卡脖子”开始,我们就切实感受到其实在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我们还是有很大短板的。并且对于数字经济来说,最近与美国的差距也是在拉大的,并没有缩小。 在很多前沿领域,要想发展和创新,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一个行业的事情,很多技术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多学科交汇的技术融合地带。像经纬支持的万众一芯,这个创业项目将半导体技术用于基因测序;还有三迭纪,将3D打印和药理学相结合。 此外,在硬科技投资的时代,我们关注的企业指标也有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转变,是从原来对总市场规模的关注,转变成对定价能力的关注。 这背后的逻辑是,以前TMT投资的时代,企业追求的是赢家通吃,覆盖的可以是中国10.5亿互联网上网人数,市场空间动辄上百亿美元起。 但现在很多技术类公司,都是针对某一个细分领域,比如动力电池里面用的某种粘结剂,或是光刻胶这样的漫长生产链中的上游材料,客观上这些公司的市场空间看似没有那么大。 所以这时候判断的核心指标就要从市场转换为定价能力,它反映了技术有没有独特性,如果技术壁垒足够,就能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性,也能有足够强势的定价能力,这是对研发的奖赏。 多说一句,很多面向大众消费的制造业、消费类企业,也依然存在巨大机会。工业化不仅仅是ToB的,很多制造业的终端产品都是ToC的,比如刚刚提到的理想、小鹏等国产品牌电动车,还有极米的投影仪,他们也有领先的技术、很长的供应链、优质的设备和工厂。 第三,就是要做创新的投后,让我们的投后始终处在绝对领先的位置,真正帮助被投公司发展和成长。那我们要如何做呢? 首先,投后一定要创始人主导,持续花时间迭代和创新,才有意义。因为只有一号位主导,才会有体感,知道从移动互联网切换到硬科技时代,哪些投后环节最有价值,哪些改变需要出现,哪些地方需要创新。 在创始人主导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利他精神。在追逐利润之外,如果一个机构的核心创始人和团队,没有足够的利他精神和意愿的话,在投后方面也是会比较乏力的。 然后,在硬科技时代,投后绝对不能再是简单的招聘、介绍客户、PR等等,而是要通过各个投后小组之间协同,通过更深度的交流来前置发现潜在人才; 要有协助科技创业公司做IP,国内外收购中尽调、条款等环节的专业混合小组; 还要有专业的外部导师体系,在经纬亿万创业营,我们就积累了经纬“轻骑兵”团队,你可以理解成,他们是被我们过滤过一遍的,宏观专家、战略专家、组织专家、工具专家等等,深入企业帮助其解决遇到的棘手问题,并前置性地提醒创始人可能踩坑的地方…… 通过这些创新来赋能科技创始人,才能真的帮忙不添乱。 以前总有同行标榜他们会给被投介绍客户,其实我们的部分投资同事也有依托我们的产业链,在做这样的撮合。 但我一直强调这样的思路就不是创新的思路。因为一个公司的采购体系是严谨和复杂的,不可能因为你一个介绍就卖过去。 如果这么容易,为什么之前你的被投做不到,做不到是不是它的产品不够好,还是销售策略不够对? 所以我总说我们要想得更深一点,所谓细心之后的更细心,像亿万的工作坊,我们让创始人带着自己的销售高管团队进来,再请特别好的ToB销售专家,来给他们做销售体系的搭建,从管理方法、组织方式、人才培训的根本角度来解决他们的销售问题。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我自己觉得才是长期的有帮助的赋能。而投后就是要做长期的东西,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今天的开场我本打算就说到这里,但是在这个时间点,我其实还想讲几句话。第一我觉得对于经纬来说,长期主义跟乐观主义是我们的本色,是我们的底色。从疫情到现在的时间里,经纬一直聚焦中国,我只相信聚焦才能有结果。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我们的策略,我们合伙人的配合,我们的互相信任,我们的差异化其实都越来越明显。 这些其实让我个人和徐传陞总也越来越有信心,我们能带领团队,带领公司去挑战新高。而疫情之后这两年多,我们之间这种信任、互补,以及互相赋能,一起联手去带领经纬这艘船度过一些大风大浪,给了我更多直观的效果与信心。 再加上我们每天在关注的,包括团队的认知迭代,创新的投后,在每一个行业里深挖水下的冠军,以及我个人怎么去花时间,更加直接地出现在一线,配合我们优秀的投资同事们在新的项目上去寻找、判断,促使我从对创始人的理解上去用心赋能。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里面也写过,在国际局势复杂以及市场波动的一个阶段,其实在各个领域里面都是良币驱逐劣币。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自己的核心,关注我们自己本身的底色,然后发挥极致,把我们擅长的发挥好。 最后我想说,在国内投资,长期主义的根基是国运。新冠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抬头,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并且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有很多地区都陷入动荡。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和挑战并存。 在我们通常的感知中,人们是因为冲突才会出现分裂,是彼此共通才会走到一起。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你会发现,人类的历史“恰恰是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比如世界大战、冷战、欧盟、贸易全球化。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比起贸易带来的经济联结,我们面临着的共同的威胁与挑战,比如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极端主义对安全的威胁、新技术的挑战、全球疫情传播的冲击、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扩大等等大议题,可能才是让全球真正密不可分的基石。即使这些合作存在于一些负面的挑战之上,但人类就是基于此分享着共同的命运。 即便现在世界局势,出现了瓦解与突变,我们也要意识到,融合依然是最终的、唯一的结局。乐观才能让我们对困难脱敏,习惯困难亦有利于前行,它也是目前所有需要继续前进的人,最重要的事。谢谢大家。   来源  /   混沌学园  (ID:hundun-university) 作者 /   经纬张颖
    张颖
    2023年01月12日
  • 张颖
    资本寒冬中给创始人的8条保命建议--来自经纬张颖 张颖总在某些时刻给大家建议,基本看起来都是如何保命的,在经济寒冬的时候。分享给大家。 说实话,我们没他这么悲观。人力资源行业的创业也没这么悲观 今日,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发表了关于资本寒冬中对企业创始人们的8条相关建议和看法。张颖提到,要把最多时间放在高效融资上,当下正处于一个残酷的商业环境,要做最坏的打算,也要做最清晰的准备。他建议,如果艰难维持,换赛道要远远好过死死耗着。 以下为张颖最新思考的详细内容: 今年的资本市场低谷不比往常,这几天我独处思考了一会,提炼出中短期对创始人们最相关的8条建议,希望在这个节点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 1.融资融资融资。从今天开始,把最多时间花在之前接触过,最认可你的投资机构,战略投资人,生态伙伴,个人投资人上。高效融资,认真对待每一个潜在投资方,把每周50%的时间花在融资上。 2.意识到踩刹车需要时间。踩刹车的一霎那,短时间内2-3个月支出反而会变高。所以从今天开始,就准备1年/6个月/3个月现金的踩刹车生存计划。提前考虑到极端情况,算清楚身边100%能调用的钱。包括不动产,银行储蓄,贷款方案等。同时要保证家庭,生活的底线,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事情。 3.这是一个残酷的商业环境,不要有一丝心存侥幸。要做最坏的打算,和最清晰的准备。这是作为一个老大对自己周边所有人最大的尊重。和核心团队提前沟通清楚未来半年/一年的具体运营细节,紧急方案,如合伙人离职/裁员过冬/股权重新分配等。 4.先干掉公司10%-15%最不给力的人。理由说清楚,细节处理好。要早点行动,如若有选择,最好的时间是融资刚到位的那一个月。 5.重视股权融资之外的渠道。如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明显变大,以及存在的不稀释股权的债权融资和其他机会等。 6.除目前所在城市外,重视对你的业务/团队/公司感兴趣的其他城市。城市间都在抢资源抢人才的博弈之中,为了生存以及资源的倾斜,可以考虑搬家、换城市。这会是一个长期沟通和筹备的过程,所以要早些考虑,并有所准备,再开始。 7.换赛道远远好过死耗着。 8.考虑行业内抱团,合并,以得到未来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到达行业第一梯队。这需要胆识、胸怀,更需要清晰的方案。同时想清楚自己是整合方还是被整合方,对应不同的思考和打法。
    张颖
    2018年12月21日
  • 张颖
    经纬张颖给创业者的七条融资建议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号经纬创投(ID:matrixpartnerschina),作者:张颖。 对于融资来说,12月交割的案子其实并不少。一般一家公司在Q3启动融资,往往会拖到Q4甚至1月份最终落定,所以年底也可以称为交割季。 但另一个意义上,年底是融资淡季。因为机构们在12月25日前后再看新案子的几率并不高。 淡季通常宜反思忌贸然行动。这也是我们把昨天经纬张颖发到经纬系CEO群的七条融资建议,再发到公号上来的原因所在。这些建议包括了市场形式分析、业务做重、先合并再融资、拿不拿战投以及什么币种的思考等等。 好的公司在任何时候都是旺季,但也需要谨记今天的优势也容易被明天的趋势所代替。以下是我们的采访原文,根据张颖口述整理。愿看完的人都能获得资本意志的加持,Enjoy: 一直以来,我都经常对同事说要对业务数据极其敏感。今天经纬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430家,到年底这个数字可能会超过450。这样复杂多样的体系、商业逻辑和其中的利弊轻重,显然已经不能只靠团队主观和感性思考去做判断了。数据基础上的复盘和寻找新的趋势非常重要,最近我和投后数据、法务和资本小组,又做了一些系统性的梳理。 在经纬系的430家公司里,今年10月底已经有超过130家经纬系公司融到了新的一轮——融资次数我看了一下接近200起,这里面也有一些滚动融资。刨除多个巨额融资的项目比如滴滴、ofo和瓜子二手车等,2017年经纬每投资1美元的等值货币,可以撬动14倍的后期市场资金跟投(如果算上巨额融资,这个数字是62倍)。 我一般会阶段性地参与被投公司的部分融资进程,也与投资团队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不是所有的公司在融资过程中都非常顺利。这里面有些一开始就占据主动优势,有些则被一些投资机构牵着走。以下这七个建议是最近我分析思考后的总结,希望对在融资过程中的公司有一些短中期的帮助: 1)所有轻公司以后都会做重,也必须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头杀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一家公司从初始业务到扩张,今天市场给你适应的时间,要求你去扩张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各种公司都加快了业务范围扩张的速度,这里面需要的沉淀时间从以前的两年缩短到了今天的六个月:有量的行业交易平台不再拘泥于撮合和流量的流转,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要想做大就一定要打造闭环,参与到更多的交易环节里,唯有如此才会实现更多的利润,今天瓜子二手车、找钢网等等都是如此;已经获得流量和用户,在过去偏轻运营的医疗公司,现在也在积极尝试跟线下实体的衔接。流量今天越来越贵,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就需要延展用户生命周期,更充分地挖掘单个用户价值,参与到行业的整个环节打造闭环。投资人现在也都很认这点,既然这样,那就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 但你也要明白,一旦启动,这就意味着是在做一家完全不一样的公司。以前最好的技术人才,可以通过单点突破、快速试错杀出一席之地。今天不只是巨头虎视眈眈,各个细分领域比如衣食住行随着你的渗透与垂直做重,对你的上下游管理能力、新的人才招揽与储备、平衡旧有业务线、迅速试错以及调整等等的要求只会越来越苛刻也越来越多。今天,在各个行业杀出重围成为明星公司的挑战越来越大,不止是ToC的公司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其他行业也同样如此。 2)这个市场现在看是不缺资金的,2017年创投基金的规模较前两年增长了62%,新基金的规模是十年前的50倍,数量增长了18倍,但是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是:源源不断的资金都聚拢在头部公司。这并不仅仅是大行业里公司发展到后期才会遇到的情况,从A轮、B轮、C轮再到D轮——只要资本认可的特定细分领域,行业的前两名可以拿到不成比例的巨额融资;反之,如果你是处在前两名之外,无论运营再好,在行业头部选手迅速完成一轮又一轮巨额融资的时候,你想要融他们1/20的资金也会异常艰难。 如果你不是行业前二,短期内也做不到这个行业地位,如何求变?这真的是非常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件事。三个月之内自己一定要想清楚、也要动起来。今天创业的环境仍然是黄金时代,但竞争确实也越来越残酷。同时你也还要意识到,竞争并不只来自目前现有的直接竞争对手,也可能是其他角落杀出的、完全意想不到的对手。如果这些对手获取资金的能力很强,那是非常可怕的。 3)这就要求创始人要开创性地思考。为了规模为了融资的便捷,越来越多各阶段的公司开始有主动合并的趋势。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D轮、C轮、B轮甚至A轮,都有这样的案例。创始人一定要认真思考下是不是有先合并再融资的可能。有可能合并后,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创造一定时间内的绝对优势。 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个数据是,在过去的两个月中,经纬系总共发生了67起并购意向,而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总共只发生了31起已完成的并购,比如2017年“饿了么”和“百度外卖”的合并;也包括今年,更早期领域里发生的“上上签”收购“快签”、找塑料网收购鹏云等等案例。我们也在积极配合创始人们去做各个方面的思考、讨论和行动——他们当中有些是收购别人,有些是两家的合并,还有些是被收购。 如果你已经想好了,正处在合并的前夕或者过程中,你需要再思考一下你选择合并的标的物和真正的目的;你也需要记住中国是没有联席CEO制度的,6-8个月会有一方不得已离开;善待合并业务线员工;处理好各自背后利益和诉求各异的投资人,有些时候他们是助力,但也有些时候他们是阻力。 4)不要再低效地去获取用户数。在现在这个流量越来越难越来越贵的阶段,投资人不认这点了。一直以来,线上流量的获取都比较简单粗暴,投放渠道和ROI这笔账也已经算得比较清楚了。但今天这个立体化竞争的阶段,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获取流量的方式是非常多的,线上线下、内容营销、创始人IP化运营等等——要找到你擅长的,并且创新、全方位地去思考。比如有一家非经纬系金融公司,通过投资多家小型桌面广告公司,挤压竞争对手投放渠道,成为他们唯一的投放客户,通过这些广告资源去推荐自己的金融产品,效果不错。 尼克松当年也曾买下各大地方小报的版面以挤压肯尼迪的广告时间,这个事的核心不在选择的渠道,而在他们从另一个维度思考了传播竞争与营销效率创新的问题。各行各业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找到适合你商业模式的高效推广,创新思考与执行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另外,记住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不是获得利润,而是获得竞争优势。 5) 如果公司处在平缓期,且没有找到有效的突破方式,账上的资金预期只有12个月,你的推广等成本又无法减缓或暂停,那这个时候你一定要给自己留比原来预设的更为充足的融资时间。 当然,市场上的钱现在越来越更多元化了,有VC、有各种人民币、有超级个人天使、有战投、也有政府引导资金。过往给力的成绩,加上经纬的早期引导效益现在越来越直接,我还是相信未来也是海阔天空。 现在每一个创业公司要去融资,一线知名美元投资机构只是多个选择中的一个,事实上拿到钱重过对机构背书和币种的纠结。此外,我多说一点,拿人民币或美金的思考,要不纠结、有弹性、也要有预判——对业务、利润和公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有超前的思考,对币种选择要认可市场规则也要有弹性。融 100 万到 300 万美金的公司,可以考虑人民币;如果是大额融资,理所当然背后的思考要更加严谨:如果公司收入利润都非常好,但行业天花板比较明显,人民币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处于一个激烈竞争的大行业,业务发展非常迅猛又需要大量资金,但还没有成正比的利润增长去验证匹配快速增长的高估值,那么融美金可能就是你唯一的选择,今天人民币基金还支持不了五千万到上亿人民币那么从容的投资,这会缩窄灵活性、也会增加后续融资的难度;当然,如果中长期看业务方面有政策顾虑,比较长的一个未来里也只能看到三千万到一个亿的利润,同时你看好A股市场并接受市场对业务和利润的要求,就咬着牙拿人民币。 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你决定选择人民币,就要按A股市场的规则去行事,对于业务和利润要有超前的思考与追求,今天A股市场的规则就是如此,对收入和利润有明确的要求;但反之,业务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要让币种成为你的桎梏,很多创始人融了一个币种之后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在资金来源的灵活度上陷入被动。 6)BAT战投现在是非常流行的一件事,这也会让之后的融资更容易一点,这会让其他财务投资人有信心选择与你站在一起。但你也要想清楚站队的时间点,以及会不会因为站队损失业务资源。  如果你想不清楚或者拿捏不好细节,可以问问经纬的核心投资同事,迅速展开讨论。三年以来,经纬系有87家公司拿过战投的钱。在这些案例上,我们有非常多的历史数据,有各种各样的经验,也遭遇过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后续:这中间有拿完资金一骑绝尘的,但坦白说也有因为创始人对融资条件的不严谨陷入被动的案例——也是基于这些,我们能很负责任、毫无保留地去分析积极和消极因素,帮助创始人把握底线并且更好地做出决策。 7) 商业变现手段越来越丰富,商业变现证明也越来越重要,今天的投资人要很早就看到商业逻辑/靠谱的大生意的苗头,才会热衷下注。大家一定要重视这点,不能像前几年那样只埋头做产品涨用户。当然,每家公司变现有不同的节奏,但对应的思考和尝试早一点总好过晚一点。变现有点像开水龙头,也许水源要从很远的地方流过来,团队也需要时间准备,一定要不断地去思考。 跨界现在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趋势,信息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节奏也会越来越快,所以更多思考和尝试也需要更加创新——一定要注意商业化变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今天经纬系已经形成了集群效应,经纬有庞大的投后团队去配合投资团队;我们在很早的阶段就会去寻找激发经纬系中同行业和跨行业公司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帮助去发起更多的讨论和合作。经纬的帮忙不止是融资,也包括商业化的跨界、经验和实质建议的碰撞。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也能为公司未来的良性发展和强势融资做好铺垫。 后期投资人对于投资对象是否能做到足够大,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极其在意,所以更多的资金涌向头两名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市场需要资金和时间去消化这些项目,如何高效融资以保持现金不断,同时拓宽市场占有率以厮杀进行业前二的位置——这两点让今天更多的创业公司开始用新的方式思考问题,也是在某些领域比如无人零售、新货运等方面在非常早期就已经寻求合并的路径的原因。 在商业领域里,竞争永远无处不在,并且极其直接。新经济领域的早期竞争从来没有确定的规则,亦没有规模经济来阻止新玩家的加入。但随着某个特定领域的逐渐成熟,要建立竞争优势需要更多的变化,如果你想要胜出就必须要找到捍卫自己地位的方式——你的市场面临更激烈的争夺,用户的选择变得更为多样,流量越来越贵,你需要向存量市场要更多的用户价值。 资本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很多时候也是没有情面与冷酷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不能被高效利用。有时候在融资上,你需要的不是大量的行动,而是更精准的拿捏。当然我始终相信,创始人们的凶悍执行与耕耘,最终会胜过资本的嚣张与速度。但是今天你还是要承认,善于利用资本意志的公司很多时候会获得更多的便利;有业务执行能力的创始人因为不擅长融资或是对资本的利用不够高效,被对手压制或超越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从长期看,市场是称重器;但在短期,资金就是投票器。这点你们也要认。 没有什么事情是注定容易与一帆风顺的,走出沼泽的唯一方式在于不断前行。最后,愿资本意志都可以站在你们这边。
    张颖
    2017年12月05日
  • 张颖
    经纬张颖支招创业者:融资寒冬若来临,五大策略可破 浓缩观点 不久前,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发布了一篇致经纬系CEO们的公开信,信中预测资本市场的热度必将转冷,不管泡沫是否到来,必须做好准备,逆势发力。那么如果泡沫来临,如何应对?张颖为创业者支招,融资寒冬若来临,五大策略犹可破。 编者注:在今年九月的时候,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发布了一篇主题为《泡沫就在那里——致经纬系CEO们的公开信》的内部信,信中预测资本市场的热度必将转冷,不管泡沫是否到来,必须做好准备,逆势发力 。   而就在昨日,张颖出席七牛云三周年活动,现场发布了主题为“如果泡沫,策略如何?”的演讲,针对前段时间广受关注的“泡沫”话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支招创业者:如果泡沫来临,如何应对?钛媒编辑根据现场演讲整理为五大策略:   第一、注意Return的变化,关注你们的销售总监 如果销售总监找错了,一进一出浪费的是一年,这一年在寒冬的话对公司是很要命的事情,一般很多的无线互联网公司产品导向,他们的创始人还是产品和技术,在销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招这个销售人的时候,要花所有的精力去摸清楚,他是不是适合这个公司,因为你招了他,你就要相信他招的团队,大概半年左右才能看出来这个人的执行怎么样,执行得不好把他干掉,团队有一批人会离职,前后最少一年,甚至一年半。     第二、高效准确把握融资结构 如果是有条件的,很多家投资机构会对你感兴趣,你对投资人也要做非常严谨的尽职调查,要求过桥贷款。因为我们投了190家公司,某种程度上我们像大数据平台,任何一个时间,大概能敏锐的感觉到每一个VC公司内部的风格变化,跟投资的策略的变化,跟信誉的加强还是降低,这边我不提名字,但是有一些VC把签证给过桥贷款,借着VIE的结构,大概三到五个月的时间观察数据,当成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意思?他会很容易的答应跟你签条款,给你过桥贷款,看你数据,数据不好三四个月就不投了,如果有别人投,要把钱还了,别人不投这个钱当时可转贷款,或者挂在账上。有一些基金这种办法拿下一些公司,你们要小心,特别是有选择的公司要小心,怎么小心呢,这就是跟你们之前投资人的沟通,因为不但可以拿过桥贷款,同时可以要求一些条款,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第三、最保守的财务计算,最激进的花费 张颖表示很看好中国无线互联网,并且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但不代表中间没有起伏,如果有一天融资的寒冬到来,很多的创业者拿到钱的概率就会低,过程会更加痛苦。   已经融到很多钱的,但是每个月花钱金额比较大的公司也要特别小心,冰天雪地里面高速的开车,如果踩刹车慢下来需要一段距离,很可能会打滑和漂移,今年我们内部将近12家公司融的钱是1亿美金以上,不是上市就是私募。有很多家公司每个月的月花费都是三五百万美金,都是在抢市场,抢用户,我经常提醒他们CEO,我说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打法,我是认的,但是要稍微小心一点,如果寒冬真的来了,你们要踩刹车,本来一个月花300万美金的,如果踩刹车,员工末位淘汰,让一个人走,当月的花费可能跳到五六百万美金,因为员工遣散需要费用,所以花钱要谨慎,特别是融了很多钱的公司也要小心。因为刹车需要时间。     第四、巩固董事会席位,捍卫投票权 如果有一个冬天的来临,一个创业者还是需要比较专制的,能控制公司发展方向的,有可能作为投资人说这个事情有点奇怪,任何一个创业公司的成功,95%靠创业团队,5%是投资人,我们只是赌对了人坐一个顺风车,中间阶段性的帮关键的忙,比如融资,资本运作,关键人招聘的说服,政府公关,P2,田总这边宽带在云方面有很多的资源,跟中国几个大的运营商,包括政府这边,这种帮助都是非常关键的,但再怎么样,还是要看创业团队,张颖建议所有的创业团队,不管是寒冬,有没有寒冬,想尽一切办法巩固自己的董事会席位,抓住投票权,有任何异议的时候,公司能够完全的按照创始人,创业团队的方向思考和发展。     第五、要让员工知道,逆境来临公司会做什么? CEO说话要特别的小心,说到什么要做到什么,如果说有一天这个寒冬来了,如果当时裁一个人说的就是废话,人家对你以后所有的东西信心就会崩溃,想清楚自己说什么,说到要做到。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末位淘汰,这是非常健康的制度,也可以非常自然的为万一寒冬到来时人员的调整做准备。寒冬不是坏事,如果市场地位较好的公司,如果碰到了融资的涵洞,所谓资本市场的涵洞,如果是行业的领先者,真正的考虑用自己的市场的地位,自己手上的现金做一些整合,做一些兼并,可以让自己走得更快一点这方面我认为可能不适合很多的创业公司,但是适合这里面拿到钱,发展很好的优秀公司。   但是如果刚刚融到钱,还有投资人找来,该怎么做?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说你想一下,一年之后,你自己期待的估值是多少。这个时候用数字来说可能简单一点,比如这轮融完,账上大概有了500万美金,够你发展一段时间了,如果一年之后自己期待的估值是6000万美金,假设你的数据可以做到,如果现在有VC找你,你就6000万美金乘0.7,如果有人给你4000万美金就可以拿,而且是不折腾的VC,多一点钱,稍微稀释的股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打仗的时候更加凶悍。   张颖在演讲中还提到,一个创业公司的成功,哪怕是阶段性的成功,未来长期的成功,95%是创业团队,所有的投资人加起来不会超过5%。作为对创业者有着重要影响的投资机构,张颖表示做一个好的投资人第一要不折腾创业团队,耐心等待,这点非常重要。   来源:钛媒体
    张颖
    2014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