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
    「薪太软」获1亿元Pre-A轮融资,要做“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 今日,“薪太软”正式对外宣布于2017年12月获得红椒资本、大猫股份及多名金融企业家投贷联动1亿元Pre-A轮融资,其中包含2000万股权投资基金、8000万投贷联动业务支持资金。“薪太软”是36氪持续报道的一家公司,此前于2016年7月获得过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零加壹基金领投,木根投资、舒展控股跟投。在本轮融资之前,“薪太软”还于2017年1月获得过一轮大天使。 网站:https://www.51xtr.com/ “薪太软”是以薪资计算、薪酬发放为切入点给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SaaS服务。 这个市场上有三类玩家:第一类是工具型,提供纯SaaS系统,比如说“易路软件”就在为中智、安永提供核心的薪酬计算模块;第二类是平台型,比如“薪福社”就是用淘宝思路做撮合平台;第三类是“薪太软”,是从资金颠覆切入,SaaS系统免费,按工资流水收企业交易费。用薪太软创始人兼CEO李昭君的话来说,就是做“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 那么企业为什么不自己发工资,薪太软的价值在哪里? 李昭君解释,当前使用薪太软产品的企业,多数是一些中大型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这些机构服务成千上万的用工企业,同时管理几万、几十万人,每月光为企业代发薪资,就有数百上千次,传统网银或银行代发对这类高频场景都并非最佳选择。 一是,薪太软提供的SaaS系统,专门解决薪酬支付结算,可以减少发错的情况。 二是,薪太软花了大半年时间对接了全国1000多家银行,相当于“集采分销”模式,比起企业自己发放工资的手续费要低很多,甚至可以发放全球业务。 第三,现金流对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很多大企业会选择压人力资源公司的账期,结算周期长的在3个月甚至半年。此时薪太软还可以提供金融借贷业务。传统人力资源公司跟银行谈不下贷款,但其实他们是有大企业客户的,手中的劳动力是优质资产,薪太软在金融机构跟人力资源公司之间充当信用撮合角色,建立信用模型。 同时,薪太软还在尝试C端金融服务,给到企业员工一个移动端的电子工资单,具备查工资、预支工资等,消费导向的85后、90后蓝灰领员工对此功能十分认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招聘和增加用工粘性。(在这个方向,我在《36氪新风向 | 在蓝领行业,“周薪制”是个探索点》一文也讨论过。) 据悉,目前人力资源行业每月为甲方垫付薪资、社保等总量超过600亿,账期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薪太软创始人李昭君认为,从金融角度来看,无论是还款意愿还是还款能力,薪酬保理都是一个很优质的资产,且通过薪酬保理链接核心企业、人力企业、还有大量员工,形成一个有效的产业网络和可闭环的风控结构。 此外,李昭君还透露,现在薪太软的抽佣比例在2个点以内。理论上讲,代发工资的服务费会多一些,但实际上,薪太软会对不同规模企业做营销活动,所以垫付收入会占比较多。 目前,薪太软已经服务了超过200家人力资源公司,简介服务的用工企业超过10000多家,代发工资超过80万人次,复合增长率在50%。而薪太软公司现在有60多人,总部位于上海,今年预计在全国布局5-10家子公司。公司还处于投入期,预计今年实现盈亏平衡。 来源:36氪,作者:徐宁。来源链接 http://36kr.com/p/5121095.html
    互联网人力资源银行
    2018年03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