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完成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Crunchbase 推出智能企业服务 近日,Crunchbase 在其官网上宣布,公司已经完成了 18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本轮投资方是Mayfield Fund 及其合伙人 Rajeev Batra 。Felicis Ventures、Cowboy Ventures、Emergence Capital Partners 及 AOL 四家机构跟投。 Crunchbase更新自己的融资信息 Crunchbase,2007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是覆盖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最初由TechCrunch持有,后被美国在线(AOL)收购。2015年由于Verizon收购美国在线,并在同年Crunchbase获得Emergence Capital投资650万美元的投资,于是Crunchbase又从美国在线分离。于2015年11月再次获得2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未公布,并于去年推出Crunchbase Pro企业服务付费产品。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Crunchbase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 前者Crunchbase Enterprise更像是去年推出Pro产品的升级版本,此前Pro提供三档不同的服务,免费版可以查询公司基本资料、投资机构信息,进行简单搜索;29美元/月专业版可免除广告,有提醒和分析等功能;99美元/月企业版针对5人以上团队,与Salesforce进行了整合。Crunchbase Enterprise将更类似AI商业顾问,让企业能够进行分类化的查询、搜索和分析,例如跟踪相关投资趋势,追踪识别行业动态,以及关注合作伙伴或竞品公司的最新动向。目前有超过5000家公司使用该项服务,包括微软、三星等。 而Marketplace,将Crunchbase更多转变为一个数据平台,访问者可以搜索和分析其中的数据,并开放API接口并通过爬虫技术或其他信息数据收集方式,从第三方获取信息对Crunchbase数据库进行补充和增强。目前已经签约了10家公司,目标是4月底前完成15家,但并不会对外公布这些公司。 Enterprise及Marketplace更像是相辅相成的两条业务线,一方面,Marketplace通过第三方更快的抓取更多的数据,对Crunchbase进行补充和完整,为Enterprise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准确性和时效性;另外一方面,根据企业对Enterprise的使用情况,能够得出哪些数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行业动态或是热点资讯,对Marketplace的后续数据抓取方向或是算法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大量吸收数据,同时提出更精准的分析和判断,这对未来Crunchbase的算法模型和AI学习能力将是一个很重大的考验。目前需要40个人来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 事实上,类似 Crunchbase 这种以数据库切一级市场服务的国内公司也有不少,如创投助手、企名片、it桔子等。 以创投助手为例,目前其功能涵盖to C和to  B这两端的。C端主要针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现有的三个功能为:Deal Sourcing(项目资源)、follow up(跟踪)、Research(研究)。创业者在该平台填写公司完整信息,投资人就能在该平台搜索公司信息,并借助该平台找到联系人。 而B端的“Deeper募投管退系统”则针对投资机构,目前主要解决“募投管退”四个业务环节中的“投”(标的的筛选和投资)、“管”(投后管理)。 当然,目前国内使用信息化软件的一级市场投资公司数量较少,随着中国私募股权类投资基金的暴增,这个市场也会随之增长。同时对于平台整理的信息是否全面、客观以及其上核心数据的能否做到安全无泄漏,都将影响着该赛道玩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techcrunch.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9748.html
    硅谷
    2017年04月10日
  • 硅谷
    硅谷新贵Okta(身份管理软件公司)今日上市,首日大涨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身份管理软件公司Okta(股票代码为“OKTA”)周五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今年IPO的第二家大型企业技术公司。公司受到资本市场青睐,开市后股价大幅攀升近40%,市值超过21亿美金! 截至收盘,该公司上市首日大涨38.29%,报23.51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上涨了6.51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将发行价上调至15美元到17美元,今日正式确定为17美元。公司已经制定了二次募股计划,承销商可以在30天内追加认购最多165万股股票,这样融资总额可能会增加到2.15亿美元。 Okta的财务数据表明,公司的营收正在不断增长,亏损也在不断减少。 2017财年营收为1.6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8600万美元增长86%。 同时,2017财年毛利润约为1.04亿美元,比2016财年的5000万美元增长108%。2017财年的净亏损约为8400万美元,2016财年的净亏损为7600万美元。为了筹备IPO,Okta 2017财年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增至1.19亿美元,高于2016财年的7800万美元。 资料显示,Okta成立于2009年,创始人为云计算先驱Salesforce.com的两位早期高管。随着网络友好或云计算软件在工作场所得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一大批创业公司得以涌现,而Okta是其中一家。 Okta的软件本质上是一种“云连接器”,能将一家公司及其员工使用的大量软件应用整合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9月9日身份管理平台 Okta成为美国最新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硅谷
    2017年04月09日
  • 硅谷
    华盛顿邮报:IBM员工不能再work from home了,回办公室吧!还记得雅虎早就取消了吗 你是不是在为你的职员制定work from home政策? 毫无疑问,远程工作是一个流行的趋势,事实上,盖洛普民意测试结果显示,美国大约有25%的员工会在家完成部分甚至所有工作。不过先别急,你可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远程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有些美国最庞大、最具创造力的公司正在让他们的远程工作员工重回办公室。IBM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在过去的几年里,IBM一直在将其设计、安全、采购和其他信息技术部门的远程工作员工以及沃森人工智能和云发展计划团队重新聚集到办公室里。而最近Quartz的一篇长篇报道显示,IBM市场部门2600名员工也要重返办公室了。他们将不得不往返于家和IBM在美国的六大总部之一,或者直接搬到公司附近去,不然就会面临被炒的结果。(IBM将提供离职补偿金) 截止2009年,IBM有40%的员工在家远程工作。正如你所想的一般,他们并不会欣然接受这个决定。但IBM的领导高层自有他们的理由,他们相信员工在一起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力——即使IBM去年一年内就已经获得几乎8000项专利(超过其他任何公司),新想法还是供不应求。 IBM面临着的挑战不仅包括来自其他云技术供应商的竞争,还有近几年来逐渐下滑的股票价格。 IBM从自身角度开始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强调了“饮水机效应(Water Cooler Effect)”的作用,即比起在家里工作,当员工们在同一个地点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沟通、合作以及创新。“我认为我更愿意所有人都聚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一起讨论,然后把大家的思路写在一块白板上,而不是在电脑前共享屏幕。”一位将要搬到公司附近的员工告诉Quartz,“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注意力分散得多”。(不过讽刺的是,这名员工最终决定辞职)   不论怎样,这个趋势并不仅仅体现在IBM。根据Quartz的报道,Facebook为住在公司总部附近的员工提供额外的奖金,雅虎、Reddit和百思买都在过去几年里废除了远程工作政策以鼓励员工回到办公室。就连谷歌的前首席财务官都曾在2013年表示,希望在家远程工作的员工“越少越好”。   IBM的首席市场官期望这个决定能够让办公室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地方,从而最终使得公司和客户双双获利。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BitTiger
    硅谷
    2017年04月08日
  • 硅谷
    不只是聊天那么简单,Kylie.ai 用 AI 技术帮助企业进行客户支持 商务决策远比简单聊天复杂,和chatbots相比,Kylie.ai 将工作能力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级 Chatbots技术带来的即时讯息回复被视为下一代客户服务的媒介,也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借助这类技术,后台客服人员的团队配置得以减轻,转由聊天机器人来解决客户方的要求或提问。伴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关注 AI 在改善服务体验中的潜力,期待 AI 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问题解决能力。 Kylie.ai 是一家获得Y Combinator Fellowship 资助的创业公司,创始人 Jamasen Rodriguez 和 Sinan Ozdemir 表示,Kylie.ai 能够了解客户投诉时的不同情境和情绪,并在公司的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响应方式。 Kylie.ai 的最大特点在于跨平台。使用Kylie.ai 的用户需要将其接入到第三方企业服务平台中,如Zendesk、 Google、 Twitter、SAP 和 Salesforce等,这些平台上的信息流涵盖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流。平台接入意味着 Kylie.ai 可以大量接触到企业和客户的交流信息,在前期,问题经过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和处理后由Kylie.ai 进行信息回复,在这一阶段 Kylie 虽然并没有接触到核心的信息处理环节,但是对工作人员的处理流程和决策的监控是 Kylie 作为 AI 的深度学习过程。经过大量重复性问题训练后,AI 便可以独立进行客户支持工作,对不同的诉求进行自动回复。而这些工作也是跨平台的。同时也能保证24 X 7 的服务时效。 聊天机器人的数据来源一般是从大量的对话中学习得来的,这些对话可以没有特定的主题,Kylie.ai 的学习过程囊括了大量的商务交流,很显然,Kylie.ai 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情境性更强。 客户支持远比简单聊天的客服工作复杂,和chatbots相比,Kylie.ai 将工作能力提升到了另外一个层级: 从内容层面上, Kylie.ai 所面对的信息的将更佳复杂、量级也更为庞大。 对合作客户支持的情境是十分复杂的,同时要考虑到各类因素。目前这类问题的响应过程需要客户支持人员根据客户要求查询资料后,由高级业务人员再作出决定,而现在,借助大量的“学习积累”,多个工作人员的协作由 Kylie 代替。 对于企业来说,将 AI 应用到更宽泛的场景中有诸多便利: 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对客户支持水平的影响较大,不掺杂情感因素的 AI 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剔除这些不可控因素,效率之外更多质量 用 AI 技术来完成和客户之间的支持对接意味着团队的缩减,管理成本的降低 借助 AI 的协助,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专注那些复杂问题 虽然愿景美好,但客户支持工作的不确定性难以量化,加重 AI 在企业经营中的角色对于企业运营而言试错成本高,面对纯理性的 AI,理性的企业家们或许并不是那么放心。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69603.html
    硅谷
    2017年04月07日
  • 硅谷
    客户关系管理平台Bizzabo获650万美元A轮融资 日前,致力于简化营销活动流程的创企Bizzabo获得650万美元A轮融资。 此轮融资之后,Bizzabo的融资累积到1450万美元。该公司在特拉维夫和纽约均有办公处,新入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开发其云端活动管理平台。 Bizzabo成立于2012年,最初推出的是一款社交应用,用于会议沟通。2015年,随着活动营销应用数量的增加,Bizzabo转型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平台。 Bizzabo软件的目标是,通过推动各环节自动化,简化营销活动。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营销邮件、日程和登记网站,追踪用户交互、票务收入和上座率。 Bizzabo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目前全球最大活动管理软件开发商Cvent,去年,Cvent被Vista Equity Partners以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Bizzabo创始人兼CEO Eran Ben-Shushan表示,他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更注重中小型企业,致力于推动整个组织过程的数字化。Eran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客户数量,但已经有“上百个”,其中比较知名的包括通用电气、维珍航空、USAA和The Lean Startup。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4月6日报道(编译:蔡妙娴)
    硅谷
    2017年04月06日
  • 硅谷
    硅谷“秘密武器”Clerky推出全新工具,帮助创企解决融资及法务问题 如今,Clerky的名字也许不像税务软件TurboTax那样家喻户晓,但这家公司的推出的商务软件可以说是近年来硅谷创始人的一大“秘密武器”。许多入驻YC孵化器的公司创始人都用Clerky的软件处理纸面工作。现在Clerky又推出了两个新工具——Hiring和Fundraising,来帮助创企处理公司事务。 Clerky由律师Darby Wong和Chris Field联手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服务创企。它的客户不仅包括小公司,还包括那些想要优化增长并意图获取融资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会对其员工和顾问提供股权薪酬。 担任CEO的Wong表示:“我们的软件能帮助创始人轻松处理好法律纸质文书,用户不需要费时费钱地请律师来完成这些工作。但是,我们没有打算去取代律师。我们想做的,是让创企把钱省下来,然后向律师寻求更有价值的意见。” Wong解释道,公司推出了Formation、Fundraising以及Hiring三个软件,能够简化用户与律师的合作流程。例如,创始人在Clerky上输入的任何信息,律师都能够进行复核;并且,创始人每找到一位新的投资人,系统都会自动提醒律师检查相关文件。此外,创始人还能通过这个平台来联系律师,商讨新员工的退休金条款。 在收费方面,一个普通律师处理公司种子轮资金事务收费为数千美元;相比之下,Clerky的Fundraising使用六个月的费用只需99美元,并且可以无限制地使用SAFE(未来股权简单协议)和可转换债券。 当然,Clerky在市场上并非一枝独秀。在线上公司组建服务商,其面临着几大平台的竞争,包括Stripe: Atlas、LegalZoom和BizFilings.com。不过,这些平台都没有专注于高增长创企。而在融资以及员工招聘服务方面,Clerky面临的竞争就要小得多,这两个领域提供服务的只是些顾问和法律公司。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4月6日报道 (编译:Yilia)
    硅谷
    2017年04月06日
  • 硅谷
    一年前被Zenefits“踢走”的创始人Parker Conrad,今年又携新的人力资源科技产品Rippling杀回来了! HRTechChina据悉,估值超过40亿美元的硅谷史上成长最快独角兽——Zenefits的创始人Parker Conrad, 这位硅谷著名的连续创业者,一年前因为与公司的“云”战略存在分歧被“踢走”后,几乎马上就创立了一个新的公司,一款旨在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入职过程管理的服务应用——Rippling(https://www.rippling.com/)   Parker Conrad   同时,HRTechChina也发现,Rippling 同时也是今年Y Combinator Winter 2017 Demo Day展出的79家初创公司里的其中一家。   Rippling(https://www.rippling.com/)致力于改善雇佣一个新成员的入职过程。Rippling在后台接入了多种主流服务,自动将各种办公账户分配给新职员,帮助新职员接入办公系统,经理可以轻松在多个国家建立起新职员的工资支付系统。   每雇用一名新员工,一家公司都可以列出100到200件需要做的事情才能让员工走上正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只需要点击雇佣,Rippling将会为他们提供一切服务。从设置员工到工资单,再到该公司配备笔记本电脑,让他们注册电子邮件,Slack以及一个企业可能使用的所有其他云服务,Rippling都为你提供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Zenefits也曾是YC W13成员,看来,Parker对YC是“情有独钟”啊!   关于Parker Conrad Parker是硅谷著名连环创业者,他是Zenefits的创始人 (已完成3轮融资,获得包括富达国际,德太投资,A16Z,Khosla,硅谷天使投资基金,Venrock在内的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也是SigFig的联合创始人。SigFig目前已完成D轮投资,投资机构包括DCM, UBS, USV。
    硅谷
    2017年04月01日
  • 硅谷
    解决合同管理难题,企业软件公司Icertis获2500万美元C轮融资 Icertis这家提供云端合同生命周期管理的创企,于本周三宣布获得2500万美元C轮融资,由B Capital领投,现有投资方Ignition Partners、Greycroft、e.ventures和Eight Roads Ventures参投。 借此,这家企业软件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达到了4600万美元。 Icertis将会利用这轮融资加大在ICM平台(Icertis Contract Management)的研究开发投入,继而简化平台的使用,解决最麻烦的合同管理问题。同时,这家公司还会为其西雅图、圣何塞、浦那以及斯图加特的分部招募更多员工,并在欧洲和美国建立新分部。 “当一家市场领导公司每年的营收都能翻倍,并一直保持着正现金流时,那么这绝对就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通过将合同转换为策略性资产,并让公司以更小的风险去寻找新的价值来源,Icertis正在革新这个价值60亿美元的合同管理市场。”B Capital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Raj Ganguly说道。 Icertis由Samir Bodas和Monish Darda于2009年建立,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创企,在浦那也拥有着庞大的客户群。公司的ICM平台能帮助客户在合同中添加协议、强化控制、规避风险并提高效率,继而最大化投入产出比,并为全球的企业节约价值生成时间。 公司的客户包括微软、戴姆勒、罗氏制药等诸多巨头。 去年3月,Ignition Partners领投了这家公司的B轮融资,Greycroft Partners和Fidelity Growth Partners India亦有参投。 B Capital这家全球性风投公司由Raj Ganguly和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Eduardo Saverin于2015年创立。这家风投基金主要投资印度,同时也会留意东南亚的商机。去年5月,它成功募资1.436亿美元。最近它还宣布想要在其核心执行团队里招募5位员工。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编译:Yilia
    硅谷
    2017年03月31日
  • 硅谷
    云存储服务商Dropbox获6亿美元贷款额度,或于年底IPO 据了解,成立10年的独角兽创企Dropbox财务吃紧,于近日获得了6家银行提供的6亿美元贷款额度。这可能是该公司IPO之前的最后一次“融资”。 根据外媒报道,Dropbox正在考虑年底上市,正式时间尚未确定。 那么,Dropbox拿着6亿美元是要做什么? 首先,这笔钱是保障。如果Dropbox需要收购竞争对手或出现了计划之外的变动,银行账户上必须有钱。 其次,这也让Dropbox在IPO之前有更多选择。该公司可以凭借这6亿美元稍稍推迟IPO,也可以尽快进行IPO的相关动作。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总之Dropbox现在手头宽裕,今年的营收总额预计为10亿美元。 近期以来,Dropbox一方面忙着和大公司签订利润不菲的合约,一方面搭建自己的基础设施。此前,Dropbox的服务依赖亚马逊AWS,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了。 与Dropbox做法背道而驰的是Snap,后者和谷歌云基础设施签订了5年合约,总额高达20亿美元。在Snap申请上市的文件中,这一点也被列为风险因素。Dropbox未来的投资人或许将赞扬公司在这方面的独立性。 此次给予Dropbox贷款的6家银行分别是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高盛、麦格理和加拿大皇家银行。 来源: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编译:蔡妙娴
    硅谷
    2017年03月31日
  • 硅谷
    学习:在通往40亿美元估值的路上,Dropbox 做了这7件事情 原文作者:Zach Bulygo,硅谷著名博主。 原文题目:The 7 Ways Dropbox Hacked Growth to Become a $4 Billion Company 本文由 GrowingIO 翻译、整理。 Dropbox 算得上是硅谷增长黑客的典型案例了,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拥有2亿用户、每天上传文件超过10亿个。没有几家 SaaS 产品可以有这样的增长速度,虽然估值超过40亿美元,但是他们在广告上面的花费却几乎为零。 那么,他们是怎样低成本实现快速增长的呢?本文结合 Dropbox 的产品细节,讲述了这家明星创业公司的7个增长技巧。 一、突出注册按钮 Dropbox 网站的落地页布局非常简单,这为整个产品奠定了简单易用的印象基础。 Dropbox从一开始就在他们的网站上放了这个2分钟的视频,以此来向用户说明如何使用Dropbox产品。 这是最先的版本,下载 Dropbox 和观看视频两个按钮并列。 很显然,用户在主页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Dropbox 更希望人们在第一次访问网站时就注册。 所以,他们将主页改成了上面这个版本。 总结:将你的新闻稿、产品功能放到首页上,可能会提升用户对你的信心;但是也可能导致你的主页凌乱不堪,而且重点不突出。 二、简化上手流程 Dropbox 的注册过程非常简单,用户甚至不需要打开 Web 浏览器,可以直接在桌面弹窗上完成 。 用户一旦通过网络或桌面程序注册并安装好 Dropbox ,Dropbox 就会放置一个照片文件夹和一个入门介绍,让用户更顺畅地开始使用产品。 总结:不仅是 Dropbox,Facebook 鼓励你注册后添加好友,亚马逊每隔一段时间给你发送优惠券。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用户迈出使用产品的第一步,又如何召回流失的用户? 三、病毒传播机制 据 CEO 休斯顿透露,Dropbox 的邀请机制将它的注册量提升了60%。 Dropbox 让用户很容易邀请朋友加入,而且会给他们奖励反馈。例如,一个注册过 Dropbox 的用户邀请了另一个用户,双方都会获得500MB 的免费空间使用。 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分享链接的方式,Dropbox让用户的邀请成本变得非常低。 朋友邀请的效果远比广告更好,因为它能带给用户更多的信任感。此外,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在这个过程中都会获得额外的奖励。而对 Dropbox 来说,这个1GB的存储空间,远远低于去Google上面打广告的成本。 总结:与其花 5000 美元在 Google 或者 Facebook 上投广告,不如动脑子建立一套邀请机制。因为一旦有邀请奖励机制,用户就会迅速行动起来。 四、扩大社交影响 “在Facebook上给我们点赞”、“在Twitter上关注我们”,这样的社交按钮已经越来越多了。人们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甚至还会给粉丝特别的福利。 基于产品性质,Dropbox 做了一些稍微不同的事情。将 Facebook 或 Twitter 绑定 Dropbox 账号,用户就可以获额外的 125MB 存储空间。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Dropbox 已经有超过72万的 Twitter 粉丝了。这种独特的社交传播机制,创造了 Dropbox 产品信息分发的另一个渠道。 总结:仅仅让用户在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上关注你是不够的,如果你来运营产品,可以考虑给你的粉丝一些专属折扣。 五、文件共享 1、简化文件共享流程 Dropbox 可以非常轻松地共享文件,发送者和接收者操作起来都非常简单。如果你要和别人分享一个文件夹,只需要复制一下链接就可以,这和 Facebook 的相册分享机制很像。 2、增加病毒传播系数 当用户发送存储在 Dropbox  上面的照片时,Dropbox 也会增加很多的免费曝光机会。因为未注册的用户查看图片时,他们会看到底部的链接信息。 用户也可以从桌面上直接复制文件链接。当用户想要在 Dropbox 上与朋友共享文件夹时,任何未注册的用户都必须注册 Dropbox,这让 Dropbox 有了非常强大的病毒传播系数。 3、解决用户痛点 许多文件存储网站,例如 Megaupload,Rapidshare,Hotfile 等等,这些网站的页面通常充斥着各样广告,只有“高级帐户”才可以拥有更快的下载速度。这类网站还有许多其他盈利策略,都是为了让用户在下载文件之前看一大堆广告。 但是 ,Dropbox 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用户分享一个文件链接,收到链接的用户打开之后就会看到下面的界面。 没有广告,也不需要注册,不需要等待下载链接。 这只是一个非常干净的页面,重点非常突出而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文件下载。 总结:在制作自己的产品时,关键是要解决竞争对手产品中的痛点。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痛点,就可以迅速在用户心中脱颖而出。 六、Dropquest 活动 Dropquest 是 Dropbox 运营的一个比赛,用户可以去猜不同的谜题,完成清道夫狩猎等游戏。完成任务并且排名在前 176 的人获得更多的免费空间。他们的博客上关于这个活动的介绍有相当多的点赞和转发。Dropquest 这个活动为 Dropbox 获得了的大量曝光和宣传。 总结:类似比赛的活动可以让公司产生关于品牌的传播效应,让用户产生巨大的兴趣。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你试着做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获得更多的用户粘性。而且最终可能会为产品生成一些正向的PR。 七、多平台兼容 Dropbox 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在多个平台上同时运行非常重要,人们需要随时随地访问 Dropbox 来查看自己的文件。CEO 德鲁•休斯顿透露,随处可用这个特点是 Dropbox 成功的关键。 全球约有2000万个 Ubuntu(Linux)用户, Dropbox 在向公众发布产品后立即发布了他们的 Linux 程序。Dropbox 大概有2.0%的用户专门使用 Linux,根据5000万用户群数量计算,大概有一百万个 Linux Dropbox 用户。 除了Linux,Dropbox 仍然保持了对黑莓设备的支持,尽管黑莓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甚至像 Synbian 这样目前最不流行的设备,Dropbox 仍然支持。 多个平台支持对于Dropbox来说,不仅在用户使用体验上非常重要;它当然也是增长的机会。比如:一个 Symbian 用户可以将 Dropbox 产品传播给一个 Mac 用户,而这个 Mac 用户可能会把 Dropbox 产品传播给100个 Mac 用户。 总结: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Dropbox 通过解决多个平台使用的痛点,仍然实现了指数级别的增长。 尽管 Dropbox 已经不需要广告投放了,仅通过已有的用户的传播就已足够,但是 CEO 休斯顿仍然有很大的计划。Dropbox 仍然保持简单的用户体验,并实施一些增长黑客的手段保持稳步的增长。 创业维艰,但是将以上这些增长黑客手段试运行到你自己的公司,可能会使增长变得更容易一些。
    硅谷
    2017年0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