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每周必读】BOSS直聘跌破发行价,并宣布1.5亿美元回购—最新中国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市值榜单及动态解读(截止周五收盘) 周五美股收盘后,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收盘更新)是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变动的周报榜单。通过简洁的图示和简短解读介绍一周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市机构的整体动态,不可错过。每周必读的动态介绍与解读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欢迎留言讨论,HRTechChina愿与您一起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的进步与发展,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油!本周国内HR上市机构核心动态:· BOSS直聘遭遇持续暴跌,周五收盘时更是大跌19.67%,收盘17.81美元,跌破发行价19美元(点击看下上市的情况),市值72.84亿美元。不过交易量仅为330.27万美元。本周3月7-11日跌幅达到25.06%。(文中图示) 3月9日美东时间盘前BOSS直聘对外宣布,公司董事会已经批准了一项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该计划,BOSS直聘将在未来12个月内最多回购1.5亿美元的股票。 BOSS直聘前三季度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经调整后盈利为5.04亿元,自由现金流9.43亿元。据高盛与摩根士丹利预计,BOSS直聘2021年全年营收将在42亿元左右。 对外新闻稿中BOSS直聘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鹏表示,“我们商业模式的有效性继续得到验证,过往已公开的业绩体现了公司稳健的盈利能力与强劲的自由现金流。股票回购计划基于我们对业务的信心,有利于我们为用户、员工和投资人创造长期价值”。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business model has continued to be validated, with solid profitability and robust free cash flow generatio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2021. The share repurchase program announced today, reflects not only the confidence we have in our business model, but also our commitment to delivering long-term value for our shareholders.”   ·  3月8日,灵活用工服务商人瑞人才以4.08亿元收购东软控股旗下IT外包公司上海思芮46%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海思芮将成为人瑞人才的非全资附属公司。人瑞人才集团副总裁陈晨透露,上海思芮在2021年未经审计的收入规模是7.2亿元,税后净利润为6180万元。 · 科锐国际预计在2022年3月底到4月初之间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  同道猎聘表示3月18日公布2021年全年业绩。 以上均来自公开渠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详情最新的榜单如下: 注: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美股收盘后更新,市值以人民币计价排名。股价以上市所在地币种为单位,同时特别注意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榜单仅为中国大陆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上市公司,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回顾:上周国内HR动态: 本周国内的人力资源行业还是非常热闹的,我们一起来看下上市的公司动态: · 3月2日,前程无忧(JOBS.US)发布公告称,已签订与Garnet Faith Limited的合并协议。根据修订后的合并协议,每ADS的收购价格从79.05美元降至61.00美元,降幅29.51%,对应公司的股权价值约为43亿美元,预计私有化交易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 收购前程无忧的投资者财团成员包括DCP Capital、Ocean Link 和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Rick Yan,也参与了财团的交易。 交易完成后,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Rick Yan预计占股45%左右,公司最大股东Recruit预计占股40%左右,其他两家基于数据安全法限制,占股在9.99%左右。 业绩方面,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程无忧三季度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幅为19.3%,净利润为4663万元,较上一年大幅下跌74%。 ·  外服控股2021年度营收114.54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04.22亿元,同比下降47.64%; 利润5.3亿人民币! 经初步核算,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54亿元,同比减少104.22亿元,同比下降47.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增加0.37亿元,同比增长7.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增加0.40亿元,同比增长9.42%;基本每股收益0.3100元(加权平均),同比下降17.38% 报告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下降47.64%,主要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问题相关解释,公司在人才派遣业务中的直接法律责任发生变化,公司相应调整该类业务的收入及成本的确认方式,该事项不影响公司的业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021 年末,公司总资产 137.1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37.99 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 33.68%和 61.22%。 另外外服控股(600662.SH)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上海国资委批复。 · BOSS直聘周五收盘大跌13.45%,股价24.27,市值99.26亿美元。 过去的一周,BOSS直聘整体跌幅达到25%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 · 趣活(QH.US)宣布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3月1日发出的警示函:连续30个交易日内,该公司ADS收盘价低于每股1.00美元,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 5550(a)(2) 条规定的投标价格要求。 补充资料: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该公司有180个自然日的宽限期,即公司必须在2022年8月29日前,每ADS的收盘报价至少连续10个交易日达到每股1美元或以上。公司打算监控其普通股的收盘价,并可能在适当情况下考虑实施可用的选择权,包括但不限于对其已发行普通股实施反向股份分拆,以重新遵守最低价格要求。 最早IPO价格是10美元,现在仅剩0.68美元。关于HRTechChinaHRTechChina 是中国首家领先的专注人力资源科技商业服务平台,作为HR领域唯一深度垂直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发展,持续引领行业新科技新趋势新产品新方向。HRTechChina核心报道中国HR科技创新企业与产品,关注并实时分享全球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定期发布行业市值榜单和HR科技云图,持续举办高品质的专业前沿论坛论坛,表彰认可业内先进。
    解读
    2022年03月14日
  • 解读
    【每周必读】BOSS直聘暴跌、51Job私有化签署—最新中国人力资源上市公司市值榜单及动态解读(截止周五收盘) 周五美股收盘后,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收盘更新)是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资本市场变动的周报榜单。通过简洁的图示和简短解读介绍一周的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上市机构的整体动态,不可错过。 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市值榜单,每周五美股收盘后更新,市值以人民币计价排名。股价以上市所在地币种为单位,同时特别注意中国人力资源上市机构榜单仅为中国大陆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上市公司,所有信息均来自公开渠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周国内HR上市机构核心动态: 本周国内的人力资源行业还是非常热闹的,我们一起来看下上市的公司动态: · 3月2日,前程无忧(JOBS.US)发布公告称,已签订与Garnet Faith Limited的合并协议。根据修订后的合并协议,每ADS的收购价格从79.05美元降至61.00美元,降幅29.51%,对应公司的股权价值约为43亿美元,预计私有化交易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 收购前程无忧的投资者财团成员包括DCP Capital、Ocean Link 和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Rick Yan,也参与了财团的交易。 交易完成后,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Rick Yan预计占股45%左右,公司最大股东Recruit预计占股40%左右,其他两家基于数据安全法限制,占股在9.99%左右。 业绩方面,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程无忧三季度营收10.81亿元,同比增幅为19.3%,净利润为4663万元,较上一年大幅下跌74%。 ·  外服控股2021年度营收114.54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04.22亿元,同比下降47.64%; 利润5.3亿人民币! 经初步核算,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54亿元,同比减少104.22亿元,同比下降47.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亿元,同比增加0.37亿元,同比增长7.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增加0.40亿元,同比增长9.42%;基本每股收益0.3100元(加权平均),同比下降17.38% 报告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下降47.64%,主要系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问题相关解释,公司在人才派遣业务中的直接法律责任发生变化,公司相应调整该类业务的收入及成本的确认方式,该事项不影响公司的业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021 年末,公司总资产 137.1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37.99 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 33.68%和 61.22%。 另外外服控股(600662.SH)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上海国资委批复。 · BOSS直聘周五收盘大跌13.45%,股价24.27,市值99.26亿美元。 过去的一周,BOSS直聘整体跌幅达到25%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 · 趣活(QH.US)宣布收到纳斯达克上市资格部门3月1日发出的警示函:连续30个交易日内,该公司ADS收盘价低于每股1.00美元,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第 5550(a)(2) 条规定的投标价格要求。 补充资料: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该公司有180个自然日的宽限期,即公司必须在2022年8月29日前,每ADS的收盘报价至少连续10个交易日达到每股1美元或以上。公司打算监控其普通股的收盘价,并可能在适当情况下考虑实施可用的选择权,包括但不限于对其已发行普通股实施反向股份分拆,以重新遵守最低价格要求。 最早IPO价格是10美元,现在仅剩0.68美元。以上均来自公开渠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详情最新的榜单如下:回顾:上周国内HR动态:·  科锐国际2月25日晚间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收入约69.99亿元,同比增加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49亿元,同比增加33.66%;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3346元,同比增加28.95%。 2021年度员工股权激励成本为2,043.74万元,扣除员工持股成本及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对比预计增长32.42%。公司2021年度数字化转型与技术产品总支出1.1亿人民币。 科锐国际2021年总资产为 33.85亿元,较期初增长70.53%,主要系公司资产随经营规模增长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0.48亿人民币,较期初增长97.23%,主要系公司本期发行募集资金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   外服控股计划3月16日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主要是为了投票 其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性计划的事情。前十大股东中,东浩实业占比72.08%,合计十大共占比77.6%。 ·  趣活更新了增发股票注册声明的F-3文件,表示可以随时增发一些A\B、债券等,总金额不超过2亿美元等等。 ·  俄乌冲突中,有一家以俄罗斯和独联体地区领先的在线招聘平台headHunter 在纳斯达克上市,24号冲突当天一天跌了54.6%,现在已经跌去了70%。市值为7.61亿美元。 祝愿世界和平!
    解读
    2022年03月07日
  • 解读
    日本劳动法和雇佣条例解读 JAPAN日 本日本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以其先进技术和经济实力而闻名。 其自然资源匮乏并极端依赖进口,发达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科研、航天、制造业、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同时,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占GDP的较大比重,且处于世界领导地位。 截至2019年,日本的劳动人口为6700万人,失业率为2.4%,相对较低。   概 述1.日本的商业文化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遵守规则、合作、信任和信誉的国家。在业务环境中,日本非常重视合规性、完整性、质量和服务的准确性。此外,日本作为一个高语境文化的国家,尤为注重彼此信任和在组织内部和人际关系中的和谐。   商业文化类型   2.在日本新建法律实体在日本,要为新成立的公司开立公司银行账户,注册代表的住所必须在日本,且为日本居民。 *自2019年3月以来,银行规则发生了改变,如果代表居住在日本以外,就不再可能在日本开设企业银行账户。 在日本新建法律实体的5个步骤   3.劳动基准法《劳动基准法》是一部为雇员工作条件设定最低标准,以保障劳动关系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权益的法律,于1947年根据《日本宪法》第27条第二款颁布。这项法律是一部统一的雇员保护法,因此,即使雇主和雇员之间达成协议,也不允许其工作条件低于劳动基准法的最低标准。 在劳动雇佣关系中,公司必须遵循下列主要劳动法律条款: 主要劳动法律条款 4.工作时间 在《劳动基准法》中,其规定了日常工作、休息时间和休息日等规则。工作过程中,即使雇主支付了加班费,也必须有提前签订劳动管理协议(第36项协议)。如果没有该协议,则禁止雇员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时间或在节假日工作。*第36项协议是《劳动基准法》中第36条规定的有关“加班和休假”的法律。   5.加班时间及加班费*如果公司要求员工加班或在节假日工作,则必须提前将签订好的第36项协议提交给相关的劳动基准监督署。 加班时间及加班费   *如果雇佣双方达成协议,雇主可提供带薪休假来代替加班工资。 其他说明: 如果每周有两天休息日(例如:周六和周日),则一个是法定休息日,另一个是非法定休息日,具体按相关公司规定,企业必须规定一周内的一天为法定休息日。 无法领取加班补偿的情况: -   在公司注册名单中包含的所有人员,如总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 -   经理/主管职位或以上(因其工作职责超出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息日等规定,但午夜加班补偿仍然适用)。 6.休假类型 a.    年假 雇主雇佣雇员连续6个月,且其出勤率达到全部工作日数的80%以上时,必须予以连续或分期地让其享受10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对于每年度获得10天以上带薪休假的雇员,公司须使其每年切实享受5天的年度带薪休假。但是,如果雇员申请的带薪休假日期有碍业务的正常运营时,雇主可以要求变更休假时期。 工龄与每年可享受的带薪休假天数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带薪休假天数 年度带薪休假的权利2年内有效。即当年应享受的有薪假期的未休假部分可算入次年。因此上年未休部分与当年新获部分合计之后,每年最多可以享受40天(工龄7年6个月以上者)带薪休假。若雇员并未行使年度带薪休假的权利,且由于时效或离职等原因失去该权利的,则由公司来决定是否根据其剩余的休假天数给予金钱上的调整补偿。 *每周工作少于4天、每周正常工作少于30小时的兼职工人,另规定带薪休假。 b.    其他休假类型 在法律上,必须给予一下符合条件的雇员相应的休假。此外,禁止辞退、减薪、因下列休假而降职等行为。但是,每名适用雇员在获得以下休假前,必须满足6个月或以上的工龄。 其他休假类型 此外,公司通常会为特殊的带薪假期制定政策,如“婚礼和葬礼假”、“暑假”、“志愿者休假”等,作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 7.解雇和离职金 a.    解雇 解雇必须要有客观而合理的理由,被认为符合社会一般理念,否则视为滥用解雇权而无效。因此正当的解雇,首先要于工作守则等文件上事先明确规定可以解雇的理由。再者,在日本,除了当事人自己和解外,支付一定的金额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并不受法律承认。 解雇类型 如果有必要解雇一名雇员,只有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如管理层、HR)或作为第三方的律师才能出席讨论。其他人员在法律上不被允许。 *若雇员处在试用期,在加入公司后的14天内,可立即解雇。 b.    离职金 由于法律上没有规定离职金,公司不需要把它纳入公司制度。因此,它可以作为一个公司特定的额外项目来引入。许多公司也将其作为他们的雇员额外离职后福利的一部分。此外,在引入离职金制度时,有必要在工作条例中制定相关规定。以下是离职金制度的一个示例: 离职金制度示例 8.公众假期 日本每年有16个公众假日。然而,由于2021年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公众假期的数量已经增加到17个(7月23日-体育节通常不是假日)。因此,从明年开始,它将像往常一样回到16个。 2021年的公众假期  
    解读
    2021年08月10日
  • 解读
    大咖解读埃森哲的“人才共享服务”:People+Work Connect 编者注:人才共享这个事情其实很早就有了,但是这次疫情出现后,国内盒马率先推出了员工共享的措施一时间各家企业都开始建立人才共享的模式。不久前埃森哲联合众多企业(林肯金融集团,ServiceNow和Verizon等)也推出了一个人才共享服务的平台(点击访问报道):People+Work Connect(点击访问官网),因中美差别,所以概念类似,实际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美国是真的裁掉了。。。中国很多公司只是共享,疫情过去还希望回来的。大家可以了解下。 以下是JoshBersin 先生的解读,请参考 (图片来自埃森哲官网) 我(Josh Bersin)不断地被企业界的聪明才智所鼓舞。随着2000多万美国人失业,雇主们也在经历着类似的苦恼。一家公司需要裁员或解雇数千名餐厅、零售业或航空公司的员工,而另一家公司则需要雇佣数千人在医院、快递或配送中心打扫卫生或提供协助。 通常情况下,就业市场会在个人层面上解决这个问题。眼下,由于2000多万人失业,有1000多万个工作岗位空缺,因此,人们需要自己去 "找这些工作"。这是一个困难、压力大、效率低的过程。 EMSI的招聘信息 图1:EMSI招聘信息发布仪表盘,我个人最喜欢的地方,分析就业市场。 找工作难 如果你曾经被裁员过,你就会明白这有多可怕。人们拿着最后的薪水回家,有时还有一点奖金,而他们不得不上网或打电话去寻找、申请、面试其他的工作。不但大多数人被裁员、被裁员后的震惊,家里也有经济上的烦恼和压力,而且找的工作可能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城市,往往是不同的专业。 这也是就业市场如此 "胶着 "的原因。我们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把人裁掉,但要想重新雇用,却需要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几乎就像一个单向阀。放走人容易,重新雇用他们却很难。而在这种低效率的基础上,再加上找工作的巨大成本。雇主要向 Indeed、LinkedIn等公司支付职位发布和广告费,他们要支付面试和背景调查的费用,而求职者要花钱找工作、面试、旅行,还经常购买新的服装或设备。 那么埃森哲正在试图解决这一切。在过去的几周里,埃森哲的CEO朱莉-斯威特(Julie Sweet)与Ellyn Shook(CHRO)和一小群HR高管坐在一起,讨论了他们应对危机的对策。当他们开始讨论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出现了。 Christy Pambianchi(Verizon公司的CHRO)、Pat Wadors(ServiceNow公司的CHRO)、Lisa Buckingham(林肯金融公司的CHRO)、Ellyn Shook(埃森哲公司的CHRO)和Eva Sage-Gavin(埃森哲公司的CHRO)谈到,如果公司能够从本质上 "交换员工 "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于是他们坐下来,决定去做这件事。 People+Work Connect: B2B人才交流会 当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我以为这是另一个 "人才市场",就像现有的许多招聘和内部职位流动平台一样。不,不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真正的 "CHRO对CHRO交流平台",在这里,高级人力资源领导可以发布他们要离职的人的信息(一次至少100人),这样,这些技能的其他 "买家 "就可以找到这些人才库,并雇用他们。这就像一个企业对企业的匹配系统(人才库的ebay),是为HR领导者自己设计的。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工作岗位的流失率是我们从未见过的。餐馆、酒店、航空公司、剧院、主题公园、健身房都关门了。医院、外卖服务、保险供应商、游戏和在线学习业务都在爆炸式增长。 从事过酒店、餐饮服务、休闲行业的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为顾客服务。而且他们有很强的工作热情,手上有很多精力。如果我们能快速地把他们从公司里转移到公司里,大家都会有更好的发展。 再有就是关键的问题,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品牌。许多研究表明,裁员会给你的公司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航空工业的一份报告发现,多达25%的被裁员的人发誓 "再也不为那家公司工作了。" 如果你是一家消费品或服务型企业,这意味着这些前员工也不会成为客户。所以,雇主们都想拼命地善待员工。 例如,Verizon公司就关闭了大部分的零售店。这些员工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销售和客户服务人员,都是熟悉技术和服务的当地城市的人。为什么他们不能去当地的食物银行、医院或送货和物流场所找工作呢?他们可以,而这正是克里斯蒂通过 "人与工作联盟 "帮助他们做的事情。 这里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在短短几周内,"People+Work Connect "已经收到了数百家企业的求职申请,希望能找到或发布工人。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 这个系统很简单。如果你是雇主,你发布 "需要的人 "或 "可用的人",然后使用AI将你要找的群体与被裁员或被解雇的群体进行匹配。 当你发布 "可用人员 "时,系统会要求你提供他们的职位名称和角色信息(使用O*Net的职位架构)。例如,如果你在亚特兰大的某一邮编区招聘中级物流工人,那么该平台就会使用AI将你的需求与具有相似或相近技能的人群进行匹配。 这不是像Indeed、ZipRecruiter或LinkedIn这样的招聘平台--个人本身并不在招聘名单中。 其他供应商也在做这个,但它们是比较传统的招聘平台--比如The Layoff Network,它发布的是The Lay off List。) 如果你是HR领导或人才招聘主管,你可以去找这些人才库,和让他们走的公司谈一谈,然后就看你怎么安排了。如果你们达成了协议,你可能要给这些人发一封联合邮件或信件,让他们知道如何向新雇主申请工作。 当我在和帕特-韦德斯谈起这个项目时,她告诉我,他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其中一家公司想继续给被解雇的工人支付福利,但知道他们不能给他们工作。所以他们正在和另一家公司谈判,在继续支付福利的同时,他们要拿起工资和时薪。 另一家公司发现,他们可以避免背景调查。例如,万豪公司对他们的工人进行了广泛的背景调查--因此,如果一家公司想雇用被解雇的万豪工人,他们可能愿意放弃背景调查的时间延迟和成本。这也加快了流程。 如果你正在快速发展(像ServiceNow目前的情况一样),这可能会很快帮助你。你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找到一批知名的、训练有素的员工,联系认识他们的HR领导,然后给每个人写一封个性化的邮件或信件。不需要求职板、广告、筛选面试,也不需要复杂的招聘方式。当然,雇主仍然需要经过某种形式的面试和最终检查,但整个过程消除了许多形式的摩擦。 这一切都还很新鲜,与我交谈过的企业都学得很快。比如说,工人在休假的时候能不能领取一家公司的福利,而在另一家公司就职的时候,工人能不能领取一家公司的福利?工会愿意介入这一切吗?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但现在这个网络马上就会增加价值,我知道People+Work的团队会让这个事情合法、有价值,而且会一直保持下去。 顺便说一下,整个事情是免费的。这不仅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服务,没有人把自己放在中间,强迫你付费去玩。埃森哲为这个平台提供了动力,但这个联盟的真正领导者是HR领导者自己。 我不能确定这一切会走向何方,但我认为我们应该为埃森哲和这个团队的工作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说明危机中会有好的东西出现,而这也是一个让大家的生活稍微好一点的标志。
    解读
    2020年05月05日
  • 解读
    【区块链】解读Facebook加密稳定币Libra,看这一篇就够了--区块律动BlockBeats 北京时间6月18日下午,Facebook 旗下全球数字加密货币Libra官方网站正式上线,Libra 稳定币白皮书也已经公布。据官方内容显示,Libra稳定币的出现,将作为一种简单的全球货币和金融基础架构,惠及数十亿人。 全球目前有17亿人没有银行账户,占全球总人口的31%。在传统的金融领域,跨境的转帐汇款非常繁琐,而且需要3-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且因为现金的使用,美国一年要被盗抢400亿美元的现金。而这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为了参与社会金融,每个月要付出4美元以上的手续费。 Libra稳定币的出现,可以让所有人都参与金融世界,它具备价值稳定、交易快速、可扩容和安全等兼具区块链金融和传统金融特点的功能。Facebook这一次重新定义了“金钱”,改变了全球的经济。 随着Facebook稳定币Libra白皮书的正式发布,所有之前的传言和谣言都被一一打破。作为区块链的附属产品,Facebook的Libra稳定币到底是什么?它将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区块律动BlockBeats将在本文中为你全面介绍这一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数字。 Facebook Libra是什么? Libra是一种稳定币,它是一种数字加密货币行业里对于加密货币的分类。 什么是稳定币?对于不熟悉数字加密货币行业的读者来说,你可能对这个概念不太理解,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锁定价值的积分系统。区块链相当于一个不可篡改、不可破坏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可以发行一种积分,积分可以交易。稳定币就是这么一种“积分”,它的价值是稳定的。 以Libra Blockchain区块链为例,在这个区块链系统上,一个Libra积分等于1美元,这个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如果你的账号里有10个Libra,那就意味着你手里有10美元,可以在接受Libra的地方花掉这部分钱。你也可以花钱买Libra,也可以拿Libra换钱。根据Libra白皮书,创造Libra只能通过法定货币1:1购买Libra,法币也将转入储备金。储备的规模决定Libra 的实际价值,或有波动,但是很小。 根据白皮书显示,Libra运行于Libra Blockchain之上,它是一个目标成为全球金融的基础架构,它可以扩展到数十亿账户使用,支持高交易吞吐量。也就是说,这个区块链的容量足以支撑全球数十亿人的交易量。 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在Facebook发币之前,数字加密货币市场中也出现了不少很有影响力的稳定币,包括USDT、GUSD、PAX等。这些稳定币主要用于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入金和避险,即如果有人想炒币,他可以花钱购买稳定币,然后在市场中买入卖出其他数字加密货币,比如比特币等。稳定币其实其主要目标是全球化的支付,但是因为无序市场的原因,目前这一功能很少被用到。 不过从Facebook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稳定币的摘要用途:支付。 Facebook刚刚发布的这个名叫Libra的稳定币,它其实是由一个名叫Libra Association(Libra协会)的组织管理发行的。这一组织由Facebook发起,由数十家机构参与运行。此前据熟悉这一项目的参与者表示,想要加入Libra区块链的机构和公司需要向Facebook缴纳1000万美元的会员费用,之后就可以在这个区块链上运行节点,以便获得数据查看和数据写入的权限。目前已经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有28家,未来将增加到100家,光这一项费用,Facebook就可以收入10亿美元,相当于已经为Libra项目完成了10亿美元的融资。 根据Libra的白皮书,Libra Association会优先给协会成员代币,鼓励成员在自己的生态内率先使用Libra来进行支付,创始会员也需要努力地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使Libra可以合规并且大规模应用。此外,Libra Association也将鼓励交易所将其上架交易,但仅限合规交易所。 根据TheBlock对这些机构的细分,区块律动BlockBeats发现一共分为投资机构、区块链、社交媒体、通讯公司、电子商务、共享出行、非营利组织、音乐、旅行、支付等多领域。这些行业对于数字加密货币和与之相关的支付业务都有着极高的期待和参与度,想要参与Facebook Libra项目,需要缴纳1000万美元的会员费用。每1000万美元可以获得理事会1票表决权,单个创始会员只能获得1票或者1%的总票数。此举可以有效地防止财团垄断。 在这29家合作机构中,我们看到了Uber、eBay、PayPal等互联网公司的身影,也看到了Mastercard、VISA、Andreessen Horowitz、USV等老牌金融机构的logo。在电子商务行业内,全球知名的电商平台eBay、阿根廷电商网站Mercado Pago、在线奢侈品网站Farfetch;其中也有一些知名的投资机构,比如由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Marc Andreessen创办的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Twitter和Coinbase的投资者Union Square Ventures等;当然也少不了为Libra Blockchain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区块链公司,比如Coinbase、BisonTrails、Xapo等;支付类公司,Mastercard、Visa、Stripe、Paypal等公司都有参与,他们将成为Facebook生态外的主要支付参与者;Uber、Lyft作为共享生态和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力量之二,也是参与者;此外,Vodafone、Illiad等移动通讯运营商也加入了Libra Blockchain。 由此区块律动BlockBeats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用户可以直接买入Libra稳定币,然后通过Facebook或者Paypal等渠道进行花费,它可以用于在eBay购物、可以进行投资、可以充话费,也可以用于支付打车费用。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个Libra也就那样,水平一般?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你就错了。这一稳定币有可能彻底改变互联网目前的格局。 在Facebook Libra Blockchain的白皮书发布之前,有媒体猜测Facebook Libra稳定币将主要用于Facebook 旗下Messenger、WhatsApp和Instagram的支付功能。因为早在2018年12月,彭博社就爆出Facebook正在WhatsApp内测试支付功能。6月18日下午发布之后白皮书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支付是Libra的主要功能。 手续费收到手软? Facebook Libra的出现将直接推动Facebook的战略推进,它将在盈利模式、全球数字货币上产生巨大影响力。孟岩在上周末的微信文章《Facebook 数字货币:缘起、意义和影响》中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Facebook可以通过合作伙伴的加入赚取不菲的加盟费用,比如数十亿美元。但这仅仅是短期的收入,Facebook其实可以通过收取类似于信用卡的转账手续费或者支付手续费来获得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 孟岩提到,Facebook Libra未来可能会承载50-80万亿美元的交易量,如果每笔费用收取千分之二的手续费,那么一年最少1000亿美元的手续费收入将超过当前Facebook全年的营收。如果Facebook稍稍刺激一下消费,或者提高一下手续费比例,那么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亿美元。 跨境支付市场每年有125万亿美元的市场,换汇的价差以及跨境信用卡支付的手续费,动辄5%以上的手续费和服务费,让出国或者做国际贸易的人都感到心痛而且因为数字加密货币并不像传统数字货币一样受到政策和区域的影响,只要有互联网接入,区块链能够连接,就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转账。这就让Facebook Libra具备了全球货币的特性。无论是跨国转账,还是跨境支付,都能轻松实现。孟岩认为,只要Facebook把跨境支付手续费降低一个数量级(这在区块链领域是可以轻松实现的),就可以把传统的换汇业务杀个“片甲不留”。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Libra的合作伙伴名单中也包括不少投资机构,这也让Facebook Libra稳定币变成一种金融工具成为可能。Facebook也可以在金融活动中赚到更多的收入费用。 控制区域经济 冷战时期,美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秩序的全球货币系统。时至今日,只要涉及国际业务,基本上都要以美元进行结算。然而随着几次经济衰退和危机,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正在一步一步地衰退。这与美元是美国政府发行的货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美国政府可以肆意地印钱,不在乎这个货币系统中其他参与者的想法。美国每发行一张美钞,其他国家储备的外汇就会因此贬值。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滥发、超发的问题。在区块链系统中,每发行一枚数字加密货币(又叫Token或者Coin),都会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如果Libra可以在全球使用,它就必须要解决Facebook不能随意发行新的Libra的问题。Facebook每发行一枚Libra,就需要往自己的银行里存入1美元或者等值的其他国家或区域货币。 孟岩表示,Libra将锚定一个货币篮子,可以多种法币入金,也可以多种法币兑现。等到Facebook Libra Blockchain稳定运行数年之后,26亿Facebook生态用户体验到了Libra为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后,届时依附于Facebook的电商、游戏、服务和金融数字生态,将发生彻底的变化,所有的服务将不再以美元或者传统货币计价,而是以Libra来进行计价。 当全球Facebook用户建立起对Libra本币的信任,人们相信Libra就是等于1美元或者6.9人民币,届时人们也不再需要将Libra兑换成法币,也不再出现有第三方资产支撑的场景,所有的通行证都是Libra。Facebook能承担起以Libra标价的服务、金融、资产等内容的承兑。 简单来讲,一旦26亿用户接受了Facebook Libra,那么Facebook将在数年后变成这26亿人所在国家的中央银行,对经济进行渗透。同时它还将在税收、监管、防范犯罪等领域有所作为,因为资金的流向也将透明开放(匿名处理)。当Libra与政府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它在政治经济上的更大影响力。 那么,我可以炒Libra吗? 答案是很难,但可以拿来用。 不同于其他区块链和区块链代币系统,Facebook在技术和监管上下足了功夫,普通投资者很难从中找到赚钱的机会。 Facebook Libra稳定币的出现,已经引发了不少的猜测和争议,主要的论点是加密货币合规和隐私保护两个方面。正如区块律动BlockBeats在上面提到的那样,Facebook Libra稳定币的这些优质特性,正在受到传统法律法规的束缚,使其难以发挥全部功能。 早在2018年5月份,Facebook就已经开始了数字加密货币的研发工作。当时曾在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宣布Coinbase前董事会成员David Marcus加入Facebook团队,并且领导Facebook的区块链研发工作。在David开始研究区块链之前,Facebook开发团队的Morgan Beller也已经在负责区块链的研发工作。 据国外媒体TheBlock介绍,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Facebook开始大量投资区块链项目并且开始思考如何将稳定币融入到Facebook的生态中。 今年5月份,Facebook在日内瓦注册了Libra Network LLC公司。根据瑞士官方的注册文件显示,这是一家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很快BBC挖到了更多消息,表示Facebook将会在2020年第一季度发行Libra 稳定币,并将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十多个国家测试Libra稳定币。根据Libra白皮书显示,Libra将在2020年上半年针对性发布。 华尔街日报之前曾报道称Facebook正在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商谈在美国发币并且向普通大众销售的事情,但Facebook方面并没有提交正式的文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方面的负责人则表示,他比较担心的是Facebook发币一事可能不在这个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 金融时报报道称,Facebook正在与英国渣打银行说客Ed Bowles合作,对方正在帮助Facebook推进数字加密货币在政策层面的合规操作。 再加上Libra的铸币权目前还在Facebook一个人手里或者Libra Association手里,发行多少、价格浮动多少,都由这个协会说了算。普通投资者无法控制Libra的市场流动性,自然也无法影响其价格。唯一能让普通投资者受益的机会可能就是:抓紧拥抱数字加密世界,买入Libra Association合伙伙伴名单企业的股票,从而收获一些分红。 或许未来会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代理入金手段,张三给李四10美元,李四向张三转9个Libra,李四从中赚取手续费。这对于没有没有银行卡、没有身份认证的用户来说,这也是一种方式。当然你也可以在一些合规交易所将其用作避险稳定币使用。 和在中国的我们有关系吗? 有人认为Libra就是Facebook的发行的类似于Q币的东西,其实这么理解也可以。但Libra比Q币更透明,应用场景更大。其实区块律动BlockBeats更愿意将其解读为国外的支付宝余额,用户拿现金存入Facebook,换取Libra,然后在Facebook的大树下支付。 对于Facebook下的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来讲,这是一件利好大事。他们终于可以在手机上更快、更便捷地在生活中转账付款了,而这一功能中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普及。 那么腾讯或者阿里巴巴会不会发行这样的数字稳定币呢?答案是不会的,因为央行目前仍然处于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阶段。 对于Facebook Libra项目,中国的用户完全不用羡慕,其实我们更应该从某些角度感到担忧,因为全球经济大国之间的博弈,即将以数字加密货币的形式开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Facebook仅在数十个国家开展测试便能看到端倪。 再说了Facebook入华都很困难,更别说它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了,不过Libra有中文官网,说不定哪一天就进来了。还是用好我们的支付宝和微信,看外国网友脱离水深火热吧。 来自  区块律动BlockBeats   原文链接:https://www.theblockbeats.com/news/1778?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解读
    2019年06月19日
  • 解读
    深度解读Linkedin收购Lynda.com的意义何在? // 注:本文来自Medium,由天地会珠海分舵翻译,由虎嗅网进行了校译。 上周四我一大早起床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开始查阅我所订阅的新闻资讯,突然发现有篇新闻说LinkedIn已经耗资15亿美元买下了做在线教育网站Lynda.com。虽然我当时依然有点宿醉未醒,但头脑中立刻条件反应般的蹦出一个疑问:“等等,今天几号来着?” 今天不会是愚人节吧?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条新闻肯定会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原因并不是说这次收购不合理,事实上Lynda.com和 LinkedIn的愿景和使命其实是高度一致的。他们的联姻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美妙的互补和完美的结合。 但,这条新闻之所以如此令人震惊,其实是有一些原因的: 1. 收购标价,我个人认为这个价格是偏低的。 2. 看来是LinkedIn一夜暴涨的市场机会 3. 事实上,Lynda.com没多久前才抛出消息说Lynda.com将会获得两笔巨大的投资,成为在线教育行业的龙头老大,但究竟投资方是谁一直是个谜团——没想到这个谜团这么快就大白于天下了。   紧跟着,大家自然就会问,“这次收购究竟意味着神马呢?” 这笔交易意味着什么 世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将LinkedIn看成是一个专业的社交网络;一个在线帮你挂放简历的地方;一个和同事,潜在顾客和同行们进行互动的地方,皆因LinkedIn对外所提供的高级订阅功能。大家一听订阅这个词,自然而然就会先入为主的认为这就是它的商业模式了。但是,高级订阅这个商业模式带来的收益其实只占了LinkedIn收益的20个百分点而已。 事实上,LinkedIn主要的商业模式是招聘。这个拔尖人才需求解决方案给LinkedIn带来了60个百分比的收益:13亿美元! 那么我们返回之前的那个问题。“这笔交易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这意味着LinkedIn正在往更高层面调整自己的定位,把“全球人才流水线”作为一个关键战略以统治全球的人才需求领域,覆盖的范畴,从人才池中发掘所需人才,到培训和发展人才技能,到人才安置。LinkedIn把这叫做“谋生图表“,但我认为这种叫法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将其改成更加通俗易懂的“全球人才流水线”,从人才的挖掘到培养到安置提供一条龙的流水线服务。 一旦你意识到LinkedIn其实是个招聘平台这个事实,你就会很清楚他们的客户就是招聘专员和招聘经理以及猎头这些人了。这些人聘请LinkedIn来帮助他们站在他们的立场来找到最好的,最顶尖的人才候选人。所以,LinkedIn的工作就是去保证他们的网络人才池中有着最好的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来为他们的雇主提供服务。而这时,Lynda.com的进入,刚好能补充LinkedIn要打造这个流水线所欠缺的环节了。 简而言之,作为有着3400个从编程到市场到商业的不同课题培训课程的Lynda.com,它的加入将会满足了LinkedIn帮助求职人员提升他们的技能组合,以使他们在面试时变得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那么LinkedIn该如何将Lynda.com集成到它的系统里面呢? 长远来说,LinkedIn组合Lynda.com所要完成的宏伟计划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短期来说,Lynda也许可以先从下面几点着手来给LinkedIn带来新的增长点: 1. 人才解决方案增值 LinkedIn已经公开宣称,短期内他们会将Lynda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来运行,但他们应该会开始着手尝试看该如何将Lynda.com作为它整个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来获取新的增长点了。 2. 增加市场营收 LinkedIn已经意识到,它手上的3,5亿专业人才会对Lynda提供的发展和学习机会很感兴趣。同时,因为这两个公司有着类似的订阅型商业模式,LinkedIn将Lynda.com整合到其高级订阅功能中,以便用户通过LinkedIn直接访问Lynda,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了。我深信这将是本次收购尘埃落定后LinkedIn将要做的下一个动作。 3. 扩张市场定位 除了要在招聘领域更上一层楼外,LinkedIn的这次收购发出了另外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表明LinkedIn已经将自己定位成“专业人才培训”这个领域的一个强悍的竞争者。既然LinkedIn要进入人才培训领域,那么我保证,LinkedIn将会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大展拳脚。颤抖吧!现有的培训行业机构们!你们现在已经给了LinkedIn一个左边是需要培训的人才、右边是需要人才的企业的这么一个机会。我觉得很有必要重申的一点是,通过这次收购看来,LinkedIn并不是想在培训这个领域跟先行者们携手共进达到双赢,而是要一家独大的打造“全球人才流水线”。所以现在的先行者们,也许现在你们需要退一步好好重新评估下你们的SWOT(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了,思考下是否应该对LinkedIn的这次收购动作严阵以待了。 未来格局将如何变化 坦白说,这次收购最让我兴奋的是看到LinkedIn将填补我们很少谈及,但正在快速增长的所谓“非传统、微证书认证”(micro-credentials)这个市场的空白。 我们现在的工作的性质正在快速进化,从而需要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来快速学习最新的技能。无论是社交媒体相关的知识,还是数据分析或编程技巧,大学和学院等传统的教育场所很难跟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步伐。其次,很多人都不认为投入2-4年的时间到学校中去完成一个课程计划很必要。 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如Udacity的数据分析微学位证书就是和Facebook以及mongoDB一起合作完成的。Coursea也可以在学员完成培训的时候授予一个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所颁发的电子证书。上面所提及的这两个证书的获取流程都可以在线完成,学员们可以自行安排分散的时间和学费来获得证书,而所需要的时间和学费却远没有在传统学校中那么昂贵。 这种微证书认证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将会是非常有利的,因为他们往往有潜力去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计划一个更实惠且更可行的路径。同时,对于在职雇员来说,他们也很乐意通过微证书认证的方法来发出他们拥有更强的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信号。 这种新型的微学位认证的方式所面对的一个挑战是,究竟这个市场是否信任这种认证,甚至是否意识到这种认证存在的必要性。而这,也就是为什么LinkedIn的这次收购能引起我的兴趣的地方了。 一旦有了Lynda.com这双翅膀,LinkedIn这只猛虎就真的是如虎添翼了。LinkedIn将能快速的通过完成课程提供证书的方法,为以上挑战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他们真要走这条路的话,Lynda.com特别是LinkedIn,有着足够的品牌影响力来让这些需要参加培训的雇员们真正的意识到这个微学位认证的价值。且,如果执行的好的话,他们将会对提升这种新型微学位认证的可信性和完整性大有帮助。而最终这又反过来会对LinkedIn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用LinkedIn的CEO Jeff Weiner的话说:“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劳动力大军中的每个成员都创建一个谋生的机会! 本作品采用“创作共用署名3.0中国大陆版许可证”, 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以下联系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techgogogo或官网www.techgogogo.com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HRTechChina立场
    解读
    2015年04月16日
  • 解读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