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办公
    小密圈:让传统老板也能用的移动办公协作软件 放眼互联网,团队协作算是红海,仁云科技、明道、Worktile,tower,teambition,Asana、Trello、Basecamp。但换个思路,假如让传统老板们也用上办公协作,是否是下一个蓝海?   其实多数非专业级别的团队协作QQ群,微信群已然足够,不足的地方在于偶尔信息会被团队成员漏掉,工作梳理和二次沟通成本不能被很好满足。所以能否多数的功能都不要,产品只充当一个办公协作身份,更多充当梳理工作流程,分派工作内容的角色。   为什么不行,当然可以。小密圈的产品逻辑也如上所同。   小密圈的优点: 免注册,可以快速拉微信好友/群友组成圈子、创建任务,并且通过微信提醒、讨论任务;   数据云端存储,刷机换机无需担忧数据丢失,沉淀知识,新人可快速融入团队;   移动化随时可用手机检查工作进度、推进项目进程,发布的待办与评论能通过微信第一时间通知到执行人;   支持任务指派提醒、工作进度跟踪、随时随地评论、截止时间设置、实时消息推送;   移动优先,原生客户端支持 iPhone、iPad、安卓手机平板。兼顾 PC(Web 版本方便不需要移动办公的人)   同时小密圈的缺点: 功能简单。复杂的业务逻辑支持不了;   权限简单。(但团队认为在小团队里,透明远比权限更重要);   模块简单。没有日历、没有甘特图、没有在线编辑,目标是让工作有序;   小密圈创始人吴鲁加告诉记者,小密圈适合团队人数大于十,工作仅靠嘴说已记不住的创业团队,用在产品管理、项目管理上,能让 team leader 省心省力。整个信息都透明可见,团队成员也方便回顾一天或是一阶段的工作节点。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梳理过程。 产品未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假如团队有事情了,用小密圈就能拉一帮人,分配一些事情,业务就能转的起来。在小密圈,所有的团队信息交流都是透明的,吴鲁加相信透明能带来效率,创业团队内部的信息透明会更让团队成员明白这些东西——我们想做什么产品?做的过程中考虑哪些问题?任务是如何拆解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其实团队成员知道得越多,越能发挥团队的创造力。   吴鲁加告诉记者,工作是需要某种驱动力来完成的,所以有些团队需要由管理者或者工作狂来推动,有些团队则能够在信息透明情况下你追我赶自驱动。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动力」。小密圈的灵活之处在于——即能方便地让管理者推送、跟踪任务,同时又足够透明让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努力。   我更希望小密圈的用户群是那些传统的老板,微信不能整体反馈一个团队的工作进度,那些做项目,做工程的领导很需要一个产品来帮他梳理产品进度,成员工作进度(有秘书的是更高级别的老板,不在考虑范围)。所以,用手机检查工作、推进项目进程,让工作有序,结构条理就能给这些老板产生价值。   吴鲁加表示,办公协作是团队一直非常看好的市场,也会是未来主攻的方向。他表示,也希望有90后产品经理加入他们带来新鲜血液。(并且低调的表示,公司不差钱)小密圈现在还是小规模测试阶段,第一次的测试人数吴鲁加表示非常满意,超出团队预期,产品依旧会保持快速迭代。   吴鲁加技术出身,此前曾任启明星辰DLP资深产品经理,有15年的信息安全从业经验和7年数据防泄密经验。现也兼任小密圈产品经理。   此前公司一直在为企业用户提供铁卷电子文档安全系统和超级巡警恶意程序防御系统,在终端(包括手机)安全、内网安全、病毒与木马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研究领域具备技术优势,还提供监控解决方案 “锐眼”等产品。此前市场上的保密文件分享工具“72小时”也是其团队作品。   来源:猎云网 (文/卫闫森)
    移动办公
    2015年04月01日
  • 移动办公
    金蝶金山战略合作,主攻移动办公云服务 3月23日,金蝶集团与金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移动办公云服务、云存储、云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包括不限于开放用户资源、开放API、互为客户、资本合作等,以实现合作共赢。双方对此次战略合作高度重视,金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金山集团CEO张宏江共同出席。 根据协议,双方首期合作将联手推进金蝶云之家与金山WPS的一站式移动办公云服务及云存储服务,利用手机轻松完成团队沟通、文档传阅与协同编辑、流程审批、考勤签到、请假等办公体验,通过开放API无缝接入更多业务服务加速提升企业移动化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激活组织活力。   张宏江表示,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在今年两会的发言中称,要更好地把握互联网的时代机遇,用互联网来更快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金山集团的重要战略业务金山云,与金蝶开深度合作,依托彼此深厚的技术沉淀,以业内领先的用户体验和服务端技术,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国内领军级的“一站式”云计算解决方案。   徐少春表示,金山与金蝶同为中国民族软件领跑者,有着非常近似的创新文化基因。两家公司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转型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金蝶与金山的战略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简单、协同、美是金山的价值认知,这与金蝶的互联网文化“用户至上、小、美、快”不谋而合。此次强强联手意义重大,双方将共同为企业用户提供极致的云服务体验,改变数亿人的工作方式,助力中国企业成功实现移动互联网转型。 来源:金蝶
    移动办公
    2015年03月24日
  • 移动办公
    刚听朋友抱怨说美工难找,这不,新上线的点匠网主打免费的电商设计师招聘及移动办公平台   目前电商的渠道同质化严重,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商家越来越重视店铺装修与设计,这就带火了这么一个职业:美工。其实这帮人顶着设计师的头衔过的并不怎么如意,其实就是看似高大上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因为大部分的收入都给了外包公司,到手的也只有三成左右,分配极不合理,但同时,单店铺装修设计行业市场规模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所以电商设计师人才始终处于稀缺状态。 点匠网是一个免费的电商设计师招聘及移动办公平台,最大亮点在于将雇主托管的每月工资全部发放给设计师,设计师收入将大大超出现有市场平均水平。基于点匠网的前端产品,雇主可进行设计师面试、托管工资,设计师可在线入职、办公。点匠网后端产品为移动办公系统,雇主可通过平台和设计师实时互动,在线安排工作,同时实现签到、请假、暂停、投诉、辞职、解雇等一系列功能,后期将上线APP,雇主更可以通过手机移动化管理远程设计师。点匠网本着让店铺装修更专业更简单的平台使命,根据雇主用人需求匹配对应水平、类目的设计师,设计师可以在任何地点办公,雇主可直接通过平台托管工资,进行雇佣、在线管理设计师。 点匠网创始团队大多来自于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CEO王志坚曾供职于阿里巴巴集团金融部,2011年离职创办某电商设计公司,3年间实现了从0到2000万年营业额的增长,2013年2月首次在业内提出美工包月产品,并于2014年底启动点匠网项目。COO林志宇来自于支付宝用户事业部,2011年创业以来,亲手组建了超过200人的设计师团队,同时建立了电商设计行业的三大标准、过程管理系统、设计师激励体系等。林志宇负责主导点匠网的平台架构。CTO胡旭东曾担任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负责点匠网的技术架构和开发工作。   在COO林志宇看来,在线全职、移动办公,将更适用于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电商前15年做的是把传统产品中间商扁平化,后15年将会通过互联网手段解决服务业中间商扁平化。河狸家、58到家、阿姨帮等应用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但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针对是C类消费者,而点匠网面对的是B类商家。C类产品烧钱凶,用户规模大,客单价低,用的是碎片时间。而B类商家产品用户规模略窄但非常精准,无需烧钱,客单价极高(平均5000元/月/次支付),用的是全职时间,而且黏度极高,每月都必须支付。 国内与之类似的是猪八戒网,但已成为机构为主,且服务业缺少标准,投诉量极大。点匠网要做的就是打破机构,建立标准。目前平台未正式上线发布,从2014年12月初开始内测,设计师用户数约100人,雇主用户数过200家,平台月交易额超过100万元。其中有不少雇主甚至已将半年、全年的工资托管。2015年目标雇主数达到10000家,设计师活跃用户数超3000人,平台年交易额达到5个亿,同时实现移动化。后期平台将染指电商第三方服务业中其他行业。2014年初公司已获得创东方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猎云网(文/司宇)
    移动办公
    2015年02月05日
  • 移动办公
    移动办公,中小企业战胜挑战的一把利剑 摘要:移动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曾需要IT专业开发,并且只有大企业才负担得起企业应用,现在只是作为一个应用来下载。不过使用中要面对诸如安全等问题。 从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具有基于云的应用,就可以看出企业已经开始获得移动办公的好处:提高内部协作、增强员工参与、减少成本以及增加收入。 这些好处对于小的企业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大多数员工可能已经拥有至少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以小企业不一定要投入这部分资本就可以获得这些优势。即使在业务中拒绝去改变这些或者不采取措施,员工也会使用移动设备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根据 Forrester Research公司2013年第四季度基于全球劳动力的调查来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ANZ)员工中,大约有56%的员工需要一个智能手机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三分之二使用智能手机工作的员工相信,使用智能手机更有成效,61%的人认为,使用智能手机可以使他们更容易完成工作。     “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智能手机在六年前甚至还不存在,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在过去的几年里改变了信息工作者的角色,这些设备现在成了他们完成工作的基本必需品。”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师Tim Sheedy说道。     智能手机快速的被采用到工作场合,这并不是任何局部地区的迹象,在更广泛的亚太地区,有54%中小企业在使用移动功能,而且根据2014年亚太区企业移动调查显示,更有13%的企业拥有移动设备管理(MDM)策略模式。     把移动性用到工作中 在业务中移动的潜在应用是什么?大多数员工把这些设备当作电子邮件、日历和协作工具来使用,小企业也注意到了到允许移动进程后的业务收益。     他们将内部操作流线型化,预定工具、访问最新的销售信息、记录和管理开支和时间、并且通过移动销售系统(POS)、客户管理管理系统(CRM)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与客户一起参与协作。现在,小企业惯于使用移动应用来执行复杂的业务任务。     Manly Food 合作社,一个蓬勃发展的非营利的组织,已经通过简单地收购两个iPad,以及运行基于云的POS软件,使员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由的服务客户。“之前我们没有库存控制、CRM或任何通过自定义编写软件的报告能力。而这个软件,能够运行库存报告、销售报告、下载客户信息等等。最好的部分是你没有在店里的时候,同样可以操作这些,因为它是基于Web的,所以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操作它。”主管Director Mark说。     许多小企业称移动性对他们工作的帮助是他们一直想要的,但是以前因成本和集成的复杂性让其不太可能。营销管理合作伙伴(MMP)就是一个例子。MMP,一个小的悉尼外包团队,其工作效率已经超越了其基于内部老化IT基础设施的效率。MMP需要一个软件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业务的正常运作。最重要的是这个软件还必须适应MMP日益增长的内部团队、客户基础和第三方供应商,所有的这些用户都来自不同的位置和时区。主管Anne Cueoff说:“基于云的业务系统和员工已经与设备无关了,这意味着技术和系统不再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让销售人员处于正确的位置 在智能商业太阳能的案例中,如何使移动工作的最好是至关重要的。     太阳能产业是一个不稳定的、快节奏的舞台,这里政府、市场以及硬件技术变化的很快。创始人Huon Hoogesteger称,移动性使他的员工一直处在工业运动的最前端,这使得他们能过通过访问和共享信息,对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移动性意味着所有团队的人,不管他们在哪里,都能保留一定的回应,并且因为我们工作中会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流程,移动办公让这些改变可以实时的被访问和共享,这是很重要的。”     当然小企业有它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像移动性那样相对较快的对新的系统作出决定和执行,他们没有昂贵的投资项目会随着时间贬值。     并非所有都是一帆风顺的 虽然小企业已经受益于移动应用,但是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移动手机计划和使用的隐性成本、存于移动设备上公司重要数据的安全、服务器和设备之间来回传递的数据密码,还有一些文明问题,比如员工计划在自己空闲时间处理公司问题的时候,需要去抢占同一个移动的工作场所。     在线旅游公司TripADeal创始人Norm Black为他的员工配备了智能手机和装有Salesforce Desk 的iPad,对他来说关键的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招聘这样的员工:有上进心的、成熟的、足够可靠的并可以灵活的远程工作的。     在最近采访中发现,小企业经常缺乏定制应用的资源和资金,因此选择正确的“现成的”服务和设备显得更加的重要。     “我们团队运用不同的技术,这导致了一些故障,浪费了时间。选择使用什么软件变得有点困难,有很多关于它们的建议,而且像TeamViewer这样付费的服务,刚开始很合情合理,但是后期服务的价格会变得越来越高。”Hoogesteger说。     移动的员工是快乐的 也许很多企业的最大障碍是在工作场合中拥有灵活的移动性,无论从传统概念的office-centric转移到移动性,还是改进流程和生产力,所有企业都会有自己的挑战。     很明显的是,在业务中有个坚实的移动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同时可以让员工快乐,以及减少干扰IT的问题。员工已经热情的拥抱移动技术,企业的挑战是帮助员工在工作场合中更好地使用它们,并确保安全。     小企业移动的未来 移动性工具和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用,曾经需要IT专家团队开发,并且只有大企业才能负担得起,现在只是作为一个应用来下载。     移动性正改变着IT的购买、管理和交付的方式,简单的说就是改变IT的消费方式。随着创建新功能的成本持续下降以及商业世界中移动采用的持续增加,现在小企业可以在许多不同的行业中与更大的企业竞争。     本文为CSDN编译整理
    移动办公
    2014年12月01日
  • 移动办公
    SaaS办公场景将成主流 Office将走进历史 作者:林之晨 “自从宽带连接与现代化浏览器自2005年左右开始普及,企业用的生产软件就开始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云化征途。   首当其冲的是Email。时至今日,基于网页的Gmail、Yahoo! Mail与Outlook.com(Hotmail)等三大Webmail总和,在全球早已突破10亿的用户。根据调研机构The Radicati Group近期出版的报告指出,企业的邮件服务器也已有超过27%是基于云端提供者。   而紧接着在邮件后面,日历、文件、电子表格、投影片,甚至是员工间的聊天软件等生产力工具,也陆续开始往云里迁徙。根据Gartner的调查,在2013年,全球6.3亿办公室软件企业用户里面,已经有高达5,000万是以Google Apps for Business与微软的Office 365等云端软件,也就是所谓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的方式,透过浏览器在进行主要的日常文件处理工作。Gartner同时预期到了2022年,全球企业办公室软件用户将成长至12亿,而其中6.95亿将是SaaS的用户。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的8年里面,新增的办公室工作者,大多都会将云端做首选。   在我自己的工作生涯中,前面10年是以单机版的Office软件为主。在上一个公司Sosauce,也就是2006年开始的那次创业,我们初期仍是采用传统办公室套件。到了2008年左右,看到Google Docs日趋成熟,我们终于决定把文件工作转换其上。感受到了云端的好处,2009年我创办AppWorks时,云端为主就成了非常容易的决定。   根据这6年下来的使用经验,对于现代的工作者与管理者,我认为在线办公室的工作方式,有以下几个关键的好处:   再也不用烦恼安装、更新、备份 由于SaaS软件是安装在服务器上,使用者再透过浏览器去开启,因此对于客户端的计算机而言,得到的好处就是不用再烦恼软件的安装与更新。此外,由于数据也是储存在云端,因此连档案的备份也不用伤脑筋。这对于经常换新计算机、升级智能手机、开始采用平板,与经常在外移动的现代工作者,是非常重要优点。   告别Email夹档、编档案版号 过去当几个同事需要共同编辑一份文件,就是头痛的开始。大家必须各自为档名加上日期、版本编号、姓名等等识别参数,避免混淆,接着再依赖Email与网络硬盘交换文件。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把压力都放在最后整合者身上,而且过程中只要一个人不小心,就有可能打坏大家辛苦完成的进度。这个状况来到内建强大实时协作功能现代的SaaS办公室环境,几乎完全被解决。在这些网络平台上,一个项目里的人员可以全部同时编辑某个文件,各自进行自己负责的区块。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再有档案版本的问题,大家也可以同时展开工作,再也不需要等待其他人的进度。   强大的搜索功能 过去由于文件主要储存在本机,当我们需要找某个旧档案,往往必须依赖自己计算机的运算效能以及操作系统内建的搜索引擎,那不是太好的体验。因此勤劳的人会建立完整的目录系统,把档案一一的分类收藏,需要时再浏览取用。但我想多数人跟我一样,等到用要档案时,常常发现早已忘记自己的分类逻辑,结果还花费更多时间在目录里左翻右找。这个问题到了云端办公环境得到了非常好的解决,尤其像是Google Drive内建的是Google强大的搜索引擎,无论是文件名、内文,只要知道关键词,都可以准确的找到,于是我们也省去许多整理与回溯的烦恼。   移动设备的支持 最后,现代的SaaS办公室解决方案,通常都有非常好的智慧手机与平板设备支持。只要下载他们推出的Apps,就能够同步、开启、阅读甚至编辑你的文件。这些原生的移动Apps往往针对触碰情境开发,能适用各种屏幕大小的需求,有效的运用智慧手机有限的储存空间,还可以让你把档案下载到没有网络联机的地方脱机使用。与传统Office软件需要依赖第三方应用才能在iPhone与Android上开启的状况,又是另一个大进步。   当然,截至目前为止,Google Apps forBusiness、Micrsoft Office 365等云端办公室套件,在功能上与传统的本机式Office软件还有些微的差距。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99%的使用情境中,这些差距并不造成任何困扰。至于那1%的时间,我会使用单机版Office软件来编辑档案,再上传至Google Drive转换成Google Apps for Business文件格式,还是可以解决。而随着SaaS的持续演进,这些差距在不断缩小,我需要这样转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更重要的是,上述几个采用云端的重大好处,远远覆盖了些微功能差距所带来的小小麻烦。因此,我认为Gartner的预测不是大话,云端会是接下来的主流办公情境,也是所有现代知识工作者必须精通的生产方式。
    移动办公
    2014年02月19日
  • 移动办公
    迎合移动办公趋势,Worktile推出移动版本,海外版也在计划中 移动化是办公软件的一大趋势。以团队协作产品为例,Teambition、Tower.im以及风车(Pragmatic.ly)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移动版,而Worktile(参见我们此前报道)也刚刚宣布了其移动 App(iOS/Android)的上线。 从功能设置上看,Worktile 移动版基本继承了 Web 版,试图以项目为单元组织人员、任务、文档、消息等相关资源。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任务看板,查看项目进程,调用项目文件并即时接受各类消息通知,从而更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办公”对我们这类经常四处“流窜”的媒体人士来说,还是极具吸引力的。 不过作为对 Web 端的支持性工具,目前 Worktile 移动版还无法直接创建项目,用户只有在 Web 端生成内容后,才能通过移动端进行操作。但据 Worktile 团队表示,他们的下一个版本可能也在不久后推出,项目创建、消息推送、实时沟通功能都将被补完,届时移动端会越发独立于 Web 端。 据 Worktile 团队表示,该产品目前注册团队数已超 20000,活跃团队在 12000 左右,在团队协作产品中成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在基本没做什么海外推广的前提下,Worktile 已有 5% 的用户来自美日等国海外国家,英文访问量已经占到 10% 左右——由此出发,Worktile 即将推出海外版也在情理之中。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沈超]
    移动办公
    2014年02月17日
  • 移动办公
    2014年TECH趋势:手机迎来大屏幕时代 商务办公是主因 在2013年,各大主流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到7寸屏幕的平板手机(Phablet),甚至多达50款。调研机构IDC更推测,2014年下半年,平板手机出货量会超越平板计算机,平板手机将成为手机市场主流。 据IDC分析,由于手机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来搜寻数据、浏览网络、玩游戏、观看影片,以及经营社交网络需求高,促使平板手机的需求量增加。因为平板手机大屏幕的特点,足以提供部分平板使用需求,可以预期原本只能在平板计算机上使用的商务应用,例如撰写电子邮件、批阅电子公文,更复杂的网页浏览操作等,也将会转移到平板手机上使用。 现有几款平板手机的屏幕分辨率已经提升至Full HD(1920×1080)、搭载4核心处理器,不论画质或是效能已能和平板计算机相当,大屏幕的平板手机也比过去的智能型手机更容易处理复杂的商务应用。例如未来人们在会议时,可以直接使用平板手机投影简报、在通勤或外出时,可以直接使用平板手机撰写电子邮件,或阅读大量复杂内容或表格的文件。 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不论是新版iOS 7或Android 4.4版,都开始从系统架构的调整来降低耗电,以增加大屏幕和高效能处理器的续航力,例如Android增加了ART(Android Runtime)执行环境,在App安装时将Android Java程序编译成执行速度更快的机器码,来减少执行时实时编译的运算需求,不但可以加快App执行速度,也可以减少处理器耗电。这也有助于平板手机延长电池的续航力。 IDC指出,目前平板手机多属高端机种,但在庞大市场需求趋力下,未来将出现更多中阶机种的平板手机,进一步扩大平板手机的普及程度。这也有助于带动商务使用者采购平板手机,来满足平板计算机的需求。
    移动办公
    2014年01月17日
  • 移动办公
    将企业办公基础服务放进一个app,将孤立应用有机整合的云服务平台Gleasy推移动端2.0,改变商业模式 在今年7月推出移动端之前,Gleasy (格子云)专注于 web 版本个人云服务平台及一站式云办公平台的开发,相当于以类似 Q+ 的理念做企业平台,将包括 IM、网盘、OA、邮件、文档协作等基础服务整合进一个网页中,而各应用间也有相应的打通。在移动办公变得更常态的情况下,Gleasy 于本周推出了移动版本 2.0,希望将这些与工作紧密关联的基础服务同样汇集于一个应用内。 目前 Gleasy 移动端已将 IM(整合在消息流内)、网盘、带 OA 的邮件等企业办公的基础服务整合进一个 app 中,和 web 端 Gleasy 的开发理念类似,移动端内的各基础功能应用同样做了打通,比如 IM 沟通过程中,用户可以将放在网盘(一盘)上的文档分享给同事,相当于让同事也拥有此文档的权限,不过目前各流的打通相比 Web 端还比较有限。此外,类似 web 的应用商店策略,用户还可添加模块化的功能,已开发的应用有考勤功能。目前 Gleasy 移动端还只开发了 Android 版本,iOS 端将在年底推出。 而 Gleasy 也正在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将原本单纯的 SaaS 模式变得更多元。之前是 5 人以下团队免费使用的产品已面向 20 人以内的团队免费。Gleasy 团队表示,这么做除了是因为中小企业付费习惯还未养成以外,还因为他们在基础服务以外会针对团队推出增值应用。 到目前为止,Gleasy 已经推出了项目管理、工作流、CRM 等增值应用,移动端上也有基于 LBS 的考勤系统。从他们自己的数据看来,管理、效率工具是目前企业乐于付费的方向,项目管理在上线后每月会有十多家企业愿意为此付费。 而团队认为自己的优势还是在底层,包括应用间进程通讯的技术等。因此团队不会在更细分的应用上花更多经历,而是希望在做好底层通讯的情况下让第三方通过他们的 API 接口去做更垂直的应用,这种二次开发的应用同样可以有机整合原有的基础服务,而在收入上 Gleasy 可以和第三方分成。当然,想做到 PaaS 还得有更大的用户量。 据 Gleasy 团队的说法,他们已发展 1.2 万的企业用户。Android 版本计划在后续支持更多模块,如日程管理、企业微博、第三方开发者的项目管理、CRM 等。
    移动办公
    2013年11月25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