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计算
    微软的小秘密:大批云计算用户只注册不使用 [摘要]真正用Azure的客户很少,微软向销售团队施压,使用数据不达标将拿不到奖金。   多名知情人士对Business Insider表示,最近几天,微软销售经理之间流传着一个令人恐惧的新词:消费。   “消费”也称“使用”,指的是一个客户实际消耗的云计算资源。   因为签订广泛的合作协议而注册微软云计算服务的客户数量,与实际使用这些服务的客户数量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   知情人士表示,这种脱节给微软内部造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为了与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竞争,微软一直在努力吸引企业注册Azure。虽然只收取很少的额外费用,甚至分文不收,但其中很多客户其实根本不打算使用这项服务。微软一直在将这类交易中的部分营收算作云计算营收,但如果这些客户并没有真正使用微软的云计算业务,这些营收就无法持续。Office365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是一套基于云计算的电子邮件和生产力套件(尽管我们听说Office 365正在步入快车道)。   ——微软正在向销售团队施加压力,迫使其将这些“只注册不使用”的客户转变成真正的“用户”。微软为此调整了很多销售团队的薪酬计划,为他们制定了“消费”目标。   ——我们听说,一些销售员将因此离职,或者因为实际使用数据不达标而拿不到奖金。拿不到奖金对销售员而言可谓致命打击,他们都要靠奖金才能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销售部门正在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制定相关计划来提升销售指标。   在我们就此询问微软后,该公司回复称,其云计算使用量“表现强劲”:“我们发现各类规模的企业对微软云计算服务的使用量都表现强劲。所有Azure客户中有超过60%至少使用一种增值服务,例如流媒体视频。还有超过80%的Office365企业客户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负载。”   挺进云端 要理解销售人员为何对这些新制定的消费指标感到头痛,最好先了解一些背景信息:   在云计算行业,企业只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资源支付费用,例如计算时间、存储空间,以及增值应用和服务的使用量等。   这种模式很受客户欢迎,因此他们纷纷放弃传统的软件和电脑使用模式,通过云计算来获取计算资源。   因此,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在争先恐后提供云计算服务,唯恐被竞争对手抢在前面。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攫取份额。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测算,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566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270亿美元。   如之前的报道所述,微软过去几年一直在努力通过所谓的“先试再用”模式,吸引大批企业客户尝试该公司的云计算产品。所谓“先试再用”,指的是向企业提供云计算优惠,希望他们在用完优惠额度后继续付费使用微软的云计算服务。   但实际上,微软不会直接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代金券。一位知情人士说:“客户必须为‘企业协议’(EA)中的所有服务支付费用。根本没有免费的产品。”微软的大型企业客户几乎都会签订这样一份EA协议。   只不过,作为这项协议的一部分,微软会为协议中的软件部分提供高额折扣——例如,Windows授权费或SQLServer数据库授权费——然后将这些折扣应用于协议中涵盖的云计算服务。   事实上,与不附带云计算服务相比,该协议总共收取的费用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这却意味着微软可以把通过该协议实现的部分营收列入云计算营收。关于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做过相关报道。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先试再买”战略,可以帮助微软将资金导入云计算业务。但这项业务同样蕴含着风险,如果企业客户没有持续使用微软的云计算业务,而是在优惠券用光后停止使用,微软就无法将其算作真正的云计算客户——尽管从财务报表上看,它似乎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这其实正是某些案例的真实写照。   “微软这个令人不堪的小秘密是:真正使用Azure的客户其实很少。”知情人士去年11月对我们说。   另外一名知情人士最近对我们说:“微软拿到了钱,但客户并没有使用云计算服务。”   知情人士表示,微软会在谈判数百万美元的协议时,绑定数万美元的云计算优惠额度,但实际上,这家企业客户根本不准备使用Azure(甚至还没有对这项服务的安全性进行认证)。   知情人士说:“别误会我的意思,有些客户的确很喜欢Azure,也的确用它做了不少事情。”但在某些销售区域,不到20%的企业客户却贡献了90%的Azure使用量。   对于促成那20%交易的销售员而言,新制度非常有利,但对其他销售员来说,情况却有些不妙。   普遍情况? 另外一名接近微软的人士表示,这一问题并非普遍存在。   该知情人士称,在看过了数千份EA协议和Azure协议后,他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包含了企业不想要或没有使用的Azure优惠额度。   谈到折扣问题时,这位知情人士承认,上文所述的折扣方式也会应用于其他产品,以便微软可以计入Azure的收入,但他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普遍。   “我们并没有给Azure打折,我们对其他产品打折,以便借此为EA中包含的Azure创收。但这种情况的比例很低。”该知情人士解释说。   他表示,微软不会在这些合同上“亏钱”。   “实际上,客户会为他们并没有使用的东西(Azure)付钱。Azure协议持续一年时间,所以如果这包含在他们的EA协议中,他们就有一年的时间来使用这项服务。如果不使用,他们虽然付了钱,但却享受不到这项服务所带来的价值。”   该知情人士还证实:“是的,我们会要求销售员吸引客户使用Azure,因为这才是我们收取Azure费用的真实渠道。”   然而,其他销售员却对我们说,这种绑定Azure的模式其实非常普遍。   软件授权顾问辛西娅·法伦(Cynthia Farren)也在我们去年11月报道此事时证实了这一情况。   她当时对我们说:“我也听一些微软销售人员说过,他们负责的所有EA协议都会附带一些云计算服务,但并非所有客户都使用了这些服务。”   华尔街质疑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内部人士开始注意到这种情况,并要求微软披露更多细节。   当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今年1月表示,该公司的云计算业务将成为一项年营收55亿美元的业务时,很多业内专家呼吁其公布更多细节。   “我真正想知道的是实际的活跃用户总数。我希望他们能以更透明的方式披露这些数据(例如活跃用户等。)”法伦之前对我们说。   华尔街分析师同样如此。   在今年1月的微软财报电话会议上,花旗分析师沃尔特·普利特查德(Walter Pritchard)就曾向纳德拉和微软CFO阿米·胡德(AmyHood)询问Office 365的实际用户数——知情人士对我们透露,这项服务的企业用户正在快速增加。   “能否谈谈部署率?我知道你们的合同数很多,但有多少用户真正使用了这项服务,使用了电子邮件、SharePoint和其他云计算服务?”普利特查德当时问。   微软管理层当时回避了这个问题,胡德并没有披露活跃用户数,而是表示:“实际目标是向用户展示云计算服务,然后让他们尽可能快地转向这类服务。”   压力增加 很显然,微软现在正在对销售人员施压,确保用户实实在在地使用这项服务。   “根本的挑战在于,微软激励销售团队大举销售Office365和Azure,而不在乎客户是否需要、是否想要,甚至是否计划使用这些服务。”一位知情人士对我们说。   知情人士表示,以往,销售奖金只与同意在合同中增加云计算服务的客户数量挂钩。而现在,微软开始将“消费量”列为销售员和销售经理的考核指标——即使是已经签订的合同,同样会使用这一指标。   “新的薪酬对销售员不利,因为他们签下的客户并没有‘消费’云计算服务。很多区域都会每月或每两周展开一次‘消费业务评估’,以便促使销售员完成任务。”知情人士说。   知情人士所谓的“完成任务”指的是让客户使用他们付费购买的所有云计算服务,而且还要多用一些。   正当一些销售员担心无法让客户真正使用微软的云计算服务时,亚马逊和谷歌却开始从微软疯狂挖角云计算人才。   知情人士表示,微软在不恰当的时候遭遇了谷歌的亚马逊的大举挖角,人才严重流失。   业界共识 事实上,其他企业也在努力转变观念,不再单纯吸引用户,而是开始关注实际的云计算使用量。   惠普CFO凯西·雷斯杰克(Catihe Lesjak)今年1月坦陈,该公司也在开展这类项目。   根据惠普2月末公布的最新财报,该公司去年的软件营收同比下滑5%。“我们将继续把产品组合和运营模式转向SaaS和订阅服务。客户的消费行为和销售动机的调整也将对短期营收产生影响。”她承认。   与此同时,有着被誉为“云计算之王”的Salesforce CEO马克·本尼奥夫(MarcBenioff)也在该公司在2月底宣布财报时大肆宣扬用户如何使用该公司的云计算服务。Salesforce是微软在云计算领域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   “我们本季度为客户处理了1770亿次事务,同比增长68%。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使用率在飙升。客户使用我们产品的次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平均每个工作日处理约30亿次企业事务。这在企业技术领域堪称空间,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平台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他说。   Salesforce多年以来一直在互联网上发布该公司的使用量统计数据。   现在,纳德拉也在面临压力,不得不开始披露使用细节。但在披露信息前,他显然希望先积累一些真正拿得出手的数据。(长歌)   BI中文站 3月5日报道
    云计算
    2015年03月05日
  • 云计算
    亚马逊全球CTO眼中的云计算发展八大趋势 [摘要]沃纳·威格尔认为,云让一切变得智能化,同时将让工业物联网化。 沃纳•威格尔   亚马逊AWS是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其技术的广度和深度甚至领先于谷歌、微软等跨国公司,能为客户提供超过40多种的服务,包括计算、存储、数据库、分析、应用及部署等。   亚马逊AWS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要归功于一个人,不是CEO杰夫•贝索斯,而是被称为“引领云计算成为主流的功臣”沃纳•威格尔(Werner Vogels),他是亚马逊全球副总裁兼CTO。   威格尔负责推动亚马逊公司的技术愿景,以及全球范围内基于亚马逊的用户需求的持续创新。他是一名知名的博客写手,近期他撰写了一篇预测未来云计算发展趋势的稿子。   全文如下: 2014年,我们见证了云计算如何推动消费产品和企业级产品领域的伟大创新,而成为不同规模组织的新常态。如今,云计算已成为推动诸多企业创新的引擎。   其中不仅包括Dropbox、 Airbnb、Pinterest、Hailo、WeTransfer 和Soundcloud等新兴企业,也包括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壳牌、联合利华和 西班牙曼弗雷保险集团等成熟企业。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的中国企业也通过云计算加速了创新的步伐,更快的拓展国际市场。   小米正通过云计算服务全球范围的智能手机用户;远景能源通过云计算管理着世界各地的智能风场;猎豹移动通过云计算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手机安全的保障。   毫无疑问,云计算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是我总结的未来云计算发展的八大趋势:   第一,云分析将无处不在。 云分析几乎影响着每位消费者和每个商业领域。通常,消费者不会注意到云,因为云在不同的应用程序的身后提供支持。但云分析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从零售建议到基于基因学的产品开发,从金融风险管理到初创企业衡量其新产品的效果,从数字营销到快速处理临床试验数据,这些领域都通过借助基于云分析而达到新的水平。   AWS(Amazon Web Services)已经清晰的看到了这一趋势,因为我们的数据仓库服务Amazon Redshift已经成为公司历史上增长最快的云服务。我们甚至发现,Amazon Redshift是许多企业使用的第一个云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了解分析对其发展的作用,我们预计该服务能够在2015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第二,云将实现自助分析。 过去,组织内部的分析系统处于旧式IT的最顶点:在专用硬件上运行一个集中式数据仓库。在现代企业中,这种情况是不能接受的。在帮助业务部门变得更加敏捷、更快速地响应业务需求并开发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方面,分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集中式、不够灵活的旧式数据仓库模式往往使企业用户陷入困境。而基于云的分析完全改变了这种情况。   业务部门现在借助云服务的资源,在云中迅速创建自己的数据仓库,并可根据其需求和预算选择数据仓库的规模和速度。它可以是一个在白天运行、拥有2个节点的小型数据仓库,也可以是一个仅在星期四下午运行几个小时、拥有1000个节点的大型数据仓库,或是一个在夜间运行,以在第二天向工作人员提供所需数据的数据仓库。   全球商业出版物《金融时报》如何使用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融时报》拥有120年的历史,已经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变革,它通过使用云来运行商业智能(BI)工作负载,得以分析所有报道,使报纸更加个性化,为读者提供更加定制化的阅读体验,彻底地改变向读者提供内容的方式。   借助新的商业智能系统,《金融时报》每天能够实时分析140篇报道,并提高完成分析任务的敏捷性,分析所需时间从几个月缩短到几天。此外,《金融时报》也扩展了其商业智能,以更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提供广告。通过使用Amazon Redshift,《金融时报》每天能够处理1.2亿个独立事件,并集成内部日志和外部数据源,为读者打造一份更加动态的报纸。   第三,云让一切变得智能化。 近来,一切都可以变得“智能化”—— 智能手表、智能衣服、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绝大多数的智能设备的软件都是在云端运行的。   无论是家里的温控器、手腕上的活动跟踪器,还是漂亮的超高清电视上的智能电影推荐,它们都由在云上运行的分析引擎驱动。由于这些智能产品的“智能”存在于云中,这也催生了新一代设备。实现了路灯照明的智能化的飞利浦CityTouch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飞利浦CityTouch是适用于整个城市的智能路灯管理系统。它提供联网的道路照明解决方案,允许整个郊区和城市智能的地控制路灯照明,做到实时管理天黑后的环境。城市管理人员能够在人流量较高的街道上保持良好的照明,在恶劣天气或环境光线过暗时增加亮度,或者在人烟稀少的工业区调暗灯光。   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布拉格和伦敦郊区等地。CityTouch正在使用云作为后端技术来运行该系统,并从路灯上安装的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些数据使城市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天黑后城市的情况,并采用更有效的照明管理计划,避免过多的光污染对城市居民和野生动物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云分析将改善城市生活。 云分析能够利用城市环境信息来改善世界各地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芝加哥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芝加哥是首批在全市范围内安装传感器来永久测量空气质量、光强度、音量、热量、降水、风和交通的城市之一。   来自这些传感器的数据流入云中进行分析,用于发掘改善居民生活的方式。芝加哥的“Array of Things”项目收集的数据集将在云上公开,以供研究人员寻找分析数据的创新方法。   许多城市已经表示有兴趣效仿芝加哥使用云来改善城市生活,并且很多欧洲的城市已经开始行动,比如英国的彼得伯勒市议会。彼得伯勒市议会公开其收集的数据集,让当地社区参与创新。人们将议会公布的不同数据集进行整合。   例如,人们可以把犯罪数据和天气情况关联起来,帮助议会了解在炎热天气中是否会发生更多的入室盗窃案,以便他们更好地分配当地警力,或把就医数据与天气情况关联起来,发现其中的趋势和模式。在云的帮助下,这些数据开始向大众开放,以推动创新。   第五,云将实现工业物联网。 当我们想到物联网(IoT)时,我们通常重点关注物联网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什么。但在2015年,我们将见证一个不同的物联网的崛起——工业物联网。工业机械将与互联网连接,把数据传输到云中,以获得有关使用情况的洞察、提高效率,避免停机。   无论是通用电气给燃气涡轮机安装仪表、壳牌公司在油井中放置传感器、凯驰配备工业清洗机车队,还是建筑工地使用Deconstruction的传感器,所有这些都将连续地向云发送数据流,以供实时分析。   第六,云将实现视频分析。 长久以来,视频仅用于存档、回放和观看。借助云强大的处理能力,一个新的趋势应运而生:把视频当作数据流来进行分析。这被称为视频内容分析(VCA),适用于零售、运输等多个领域。   一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就是在装有摄像头的地方,如商场和大型零售商店。视频分析可以帮助商场了解人流模式。分析可以提供了人流量、停留时间以及其它统计信息。这使零售商能够改善其商店布局和店内营销效果。   另一种常见的应用领域是音乐会等大型活动的实时人群分析,以了解整个场地的人流情况、预防拥堵,从而改善参与者的体验。交通部门也利用类似的方式疏导交通、监测高速公路上的停滞车辆和高速铁路上的物体以及其它运输问题。   另一个把视频内容分析运用在消费领域的创新的例子是Dropcam。Dropcam对联网摄像头传送的视频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警报。Dropcam是目前最大的互联网视频内容生产源,其向云中传输的数据流比YouTube还要多。   VCA也成为体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球队正在使用视频分析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球员。例如,在一场英超比赛中,球队利用许多记录下来的视频流的分析数据,来改善球员的表现,并推动具体的训练计划。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的棒球队正在使用视频分析在赛场的电视屏幕上提供更好的实时分析,而美国橄榄球大联盟(NFL)正在使用VCA自动制作橄榄球比赛的精简版本,使视频时长缩短60%-70%。   第七,云将实现安全的分析。 从网购到医疗再到家庭自动化,分析在如此多的新领域得到应用,因而分析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变得至关重要。在存储和分析引擎中深度集成加密功能并让用户能够拥有密钥,确保了只有这些服务的使用者有权访问数据。   第八,云将改变医疗分析。 数据分析正迅速成为分析健康危险因素和改善病人护理的核心。尽管医疗行业面临降低成本和优化病人护理水平,云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帮助实现数字化医疗。   云支持创新的解决方案,如飞利浦Healthsuite——一个管理医疗数据,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支持的平台。飞利浦Healthsuite数字化平台分析并存储着从3.9亿个影像检查、病历和患者输入中收集的15PB的患者数据,为医务人员提供可操作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影响病患照护。   这正在彻底变革着世界各地几十亿人的医疗现状。在2015年及以后,我们预计可以看到云在推动患者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腾讯科技 徐安娜 3月2日报道
    云计算
    2015年03月03日
  • 云计算
    杨元庆用一台移动设备就能管理联想,靠的是 SAP HANA? 德国软件巨人 SAP 上周发布了新一代商业应用套件 S/4 HANA,与该产品以往版本的最大不同是,S/4 HANA 完全基于高性能内存计算平台 SAP HANA,也只能运行在 SAP HANA 上面。   SAP 首席执行官孟鼎铭 (William McDermott) 表示 S/4 HANA 是该公司“23 年来,甚至是 SAP 历史上,最重大的软件产品发布”。SAP 联合创始人兼主席哈索・普拉特纳 (Hasso Plattner) 上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语出惊人:“如果这款产品没有成功,我们就完了。彻底完了。就是这么简单。”   S/4 SAP HANA HANA 是德国哈索・普拉特纳研究院 (Germany 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和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的合作产品,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8 年。当时普拉特纳先生想要打造一款能够实时响应用户查询的数据库产品。HANA 作为一款内存运算数据库技术,放弃了以往从硬盘当中存储和调用数据的技术,将所有相关数据存储在系统本地内存中。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实时信息能够针对商业环境中突然变化做出快速调整。重要的管理决策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   SAP 号称 S/4 HANA 能够将 600 Gigabytes 体积大小未经处理的企业数据减小到 8 Gigabytes。从理论上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经能用一台移动设备来管理自己的公司了。作为 SAP 合作伙伴的联想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 SAP HANA 应用案例,联想集团副总裁刘晶表示,联想之前就在 IBM 的 DB2 上使用 SAP BW 产品,之后又升级至 BW on HANA,2014 年联想的核心战略系统全面迁移至 SAP HANA,目前这个方案还在实施。联想的核心管理层 (比如杨元庆) 就可以使用移动设备通过 SAP HANA 查看联想集团的运营情况。   SAP HANA 产品技术的详细特点和性能如何,这里就不介绍了。我们下面从 S/4 HANA 的产品发展、云计算战略和在中国的发展三个角度来简单探讨下。   “大道至简” SAP 主推的一个概念叫“大道至简”,普拉特纳先生在谈到 S/4 HANA 的时候以该公司旗下的 Business ByDesign 产品举例,后者是 SAP 推出的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普拉特纳给出的评价是“要么是野心太大,要么是过于保守,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他认为 SAP Business ByDesign 之所以没有获得巨大成功,原因之一是“应该对数据库做简化,但是却没有”。从某种程度上说,“简单” 这也是 S/4 HANA 的产品思路之一。SAP 执行董事会成员、SAP全球业务总裁安睿博介绍,S/4 HANA 中的 “S”代表的是 Simple,而“4”代表了第四代。   SAP HANA 自推出之后就备受关注,此次 SAP 发布的新一代商务套件完全基于 SAP HANA,将扭转了多年来大量 SAP 软件的用户使用其他厂商数据库 (尤其是 Oracle) 平台的局面。SAP HANA 对于 Oracle 的威胁,自从该产品推出以来就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之一,哈索・普拉特纳与埃里森互相不合,两家公司明争暗斗。针对内存计算数据库,Oracle 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   S/4 HANA 的云计算平台版本目前只有一个被称之为 Simple Finance 的产品,SAP 的发言人表示今年会有更多应用程序推出。考虑到 HANA 在 2013 年就已经开始支持云计算平台,这一情况未免有些差强人意。研究机构 Forrester 的分析师认为该产品云计算平台的版本“目前仍在发展过程中,但是路线图和功能应用尚不明显。” SAP 在云计算领域的业务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大部分软件仍旧以本地部署的方式被采购。过去几年 SAP 在云计算领域最大的动作是收购,总计达 200 亿美元的投入收购了 SuccessFactors、Ariba 以及去年的 Concur 等一批云计算软件公司,此举使得 SAP 新增了共计约 5000 万的云计算用户。在谈到 SAP 的并购策略时,普拉特纳坦言,“你可以说我们的内部研发没有做出足够的贡献。”   纽约第一站,北京第二站 据安睿博介绍,S/4 HANA 的全球发布行程,纽约是第一站,北京是第二站,足见 SAP 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立足中国 22 年的 SAP 目前覆盖了 Forbes 全球企业 2000 强中 95% 的中资银行、78% 的中国保险企业、89% 的中国运输企业、86% 的中国电信服务企业和 80% 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营企业。   紧密关注政策和产业趋势,是 SAP 在华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 S/4 HANA 北京发布会上,SAP 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就特别强调了中国政府的十三五计划、电子商务大潮、物联网和工业 4.0 等发展议题。不难看出,和公司产业紧密结合的 SAP 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怀着很高的期望。   不过 SAP 的企业用户们关心更多的,倒是软件升级维护和成本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尤其是在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选择最合适的产品,如何让技术更好地为业务发展服务,或许才是 SAP “大道至简”的本意所在。   作者:涵詔   来源:虎嗅网
    云计算
    2015年02月10日
  • 云计算
    2015年云计算趋势预测 云计算是一个已经被提了很久的概念,云计算的理念和实践正在颠覆者传统的IT构架。在2014年,随着国内几家大型云服务商云平台进入大规模实际使用阶段,云就算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进入2015年,云计算的革命将继续。随着云计算产业链的各各方面都已经意识到云计算的威力,2015年的云计算市场将更加热闹。   1、互联网企业将继续打头阵,IT基础设施云化加速 云计算可以说是互联网企业的骨子里流淌的鲜血。由于大规模的服务需要有足够弹性的支撑,云计算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了。 云计算最早是由谷歌提出来的概念,其核心是将IT基础设施互联网化。用户不用再关注底层硬件,只要关注应用层面的实现便可以快速部署所需要的应用。虽然云计算的概念最早由谷歌提出,真正的将云计算很好的规模化、产业化的公司是亚马逊公司。 无论是谷歌还是亚马逊,云计算的主导企业一直是互联网公司,而非传统的IT企业。这一点在国内的云计算市场仍然是一样的。 国内云计算市场的老大,目前公认的是最早布局相关领域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提供了国内最全的云计算产品,市场占有率也最高,这种优势短时间内估计没有其他哪家可以撼动。 云计算是一个规模化的生意,没有规模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成本,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要实现规模就需要大量的投资,目前国内有能力跟阿里巴巴玩的,估计也只剩下腾讯和百度了。 腾讯已经在2013年将腾讯云独立出来,专攻云计算领域。腾讯云主要脱胎于腾讯此前为其游戏服务商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在游戏领域配套比较完备。开放以后,2014年,腾讯还发起了几轮价格战挑战阿里云。依托腾讯雄厚的背景以及游戏领域的专注,腾讯云其能力也不可小觑。 百度此前在云计算领域并没有直接进入底层的IAAS层,百度在SAAS层提供了大量的开发者服务:定位、云推送、云存储等。这些服务在开发者中被大量应用,但并没有形成强力的云计算品牌。不过登陆百度开放云网站发现,百度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云计算上也已经准备好了,其IAAS、PAAS层云服务已经大批量的开始公测:云服务器、负载均衡、CDN、数据库、对象存储、消息服务一个都不少。甚至还有MapReduce大数据处理服务。 除了BAT之外,金山、京东、盛大等都推出了自家的云计算服务,类似青云、Ucloud的创业云计算公司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领域已经进入了实战阶段,2015年互联网派将继续成为云计算领域发展的领头羊。 2、传统IT企业将快速跟进,卖货、服务两手抓 在云计算大潮中,最忧心忡忡的肯定是传统的IT企业了。云计算现在多是以资源的租赁的方式实现,传统的IT服务模式正在被打破,传统以卖设备、软件授权为核心的业务模式在云时代不再奏效。 卖服务和卖设备、授权的模式可以说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模式。此前的IT服务商总是希望客户采购更好、更先进、更多的设备,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更新设备和软件,从而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 服务租赁模式则完全不同,客户总希望可以用最弹性的方案来满足自己的业务需要,不浪费成为IT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服务的持续升级已经成为客户之所以选择相应服务的必要选项,而不能成为额外收费的理由。 传统IT厂商并不是没有市场,其实从市场规模来看,传统IT厂商,特别是硬件厂商,其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4年浪潮、华为、联想外,曙光、宝德等服务器厂商业绩提升都很大。但其客户很多时候却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家家普通企业了,他们的客户变成了上面所提到的互联网云计算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大批量采购或标准化或定制化的设备为其他企业提供云服务。在这个过程中,IT厂商从直接供应商变成了间接供应商,主动权变弱。 要打破互联网企业对云计算平台的控制,IT厂商就需要自己出来做云计算解决方案,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看到,华为、联想、浪潮等主要的IT厂商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公有云服务,不过和互联网企业比起来,这些企业的云服务都还在试水阶段,离大规模商用距离还比较远。 2015年,传统IT企业必将会大力投入来建设自己的云服务平台,以期掌握和客户直接接触的主动权。不过左右互博的的传统IT企业在做起相关业务的同时,显然没有互联网企业来的那么轻快。 3、IDC等基础服务商将被整合 IDC等互联网基础服务可以说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对于大多数IDC企业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卖域名、卖(租)虚拟主机、卖(租)独立主机、主机托管、域名邮箱等常规业务。而这些业务在云时代却正在失去吸引力。除了域名注册以外,大多数云服务无论从使用体验还是价格上已经可以替代传统的IDC服务。 当然,和传统IT厂商一样,IDC提供的基础互联网接入和托管服务是任何接入互联网的企业都必须的,特别是在IDC牌照稀缺的情况下,IDC还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过IDC企业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IDC也将会越来越少的直接面对终端用户,而成为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供应商。 2009年阿里巴巴已经将中国万网收购,目前万网已经成为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提供商,传统IDC业务已经开始渐渐退出。 2014年底,小米金山3亿美元入股世纪互联,为金山云和小米云服务打基础。世纪互联还是微软云服务Azure在中国的运营商。世纪互联也像万网一样渐渐转向成为云计算中的一环。 而相比于万网和世纪互联,西部数码、美橙等传统IDC厂商的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也顺应时势推出了相关云主机等服务,但总让人有种将虚拟主机/VPS新瓶装旧酒感觉。 2015年,随着云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传统IDC厂商将迎来一轮整合潮。有实力的云计算厂商为了保证自己对机房的控制以及获取客户,将会更多的考虑并购或者投资传统IDC。传统IDC的原有业务也必将受到挑战,但作为基础服务提供商,IDC的整体市场规模还可能增长,但其存在形式和此前打不相同,IDC等基础服务将被打包进其他厂商的云服务中,而不是直接售卖。 4、网络代理商的好日子到头了 在虚拟机/VPS时代,小型IDC代理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存在。这些企业自己不需要进行任何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的只是几个业务人员便可以开展业务。 传统的IDC基本上都会提供代理模式,在成为某家IDC的代理商以后,做一套网站皮肤,就可以开始做自己的IDC的生意了。IDC代理模式帮助IDC减轻营销的压力,分散了品牌风险,可以说是在IDC时代很成功的一种商业模式。 在百度里输入“虚拟主机”,你可以找到数不清的服务商。这里面大多数服务商会是一些大型IDC的代理商。不过在云计算领域,能想找到的服务商基本就那么几家。 云计算是一个规模的生意,规模越大,其成本越低。云服务还是 一个基于信任的生意,强大可信的品牌也至关重要。 对于规模和品牌的高要求决定了传统的代理模式越来越式微。包括亚马逊、微软在内的云服务都没有传统IDC那样的代理模式。可以想见,在2015年将会有大量的IDC网络代理退出代理业务。———— 总结来说,时间走到2015年,已经不会再有人怀疑云计算的趋势和能量。而从不同角度出发进军云计算的企业在这一年里将进入真正的较量。互联网企业将尽力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传统IT企业会不甘成为供应商会极力反扑;整合进一步加剧,基础互联网服务商将被改造;一些老旧商业模式在新一轮革命浪潮中 将被抛弃。总之,2015年的云计算市场觉对不会太平静,一个全新的云时代正在到来。 自 云头条
    云计算
    2015年01月21日
  • 云计算
    2015,企业对云计算关注在转变 在如今采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中,有35%把业务分析作为关键要素,另有73%表示在实施基于云端的应用和战略之后业绩得到了改善。 这些以及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来自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的报告:《2014年云计算调查报告:在云端提升业务》(2014 Cloud Survey Report: Elevating Business in the Cloud)。这项针对云计算技术的企业采纳情况的调查发现,在接受采访的部分企业最高高管层之中,他们应用云计算技术背后的心态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从过去单单为了降低成本变成了更加以客户和数据为导向。 毕马威的这份调查报告基于对全球500位企业最高管理人员的采访,他们所属企业跨越十多个行业,年营收在1-200亿美元之间。在报告的第15页,研究人员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 这份报告的要点如下: 1.根据福瑞斯特研究所(Forrester Research)提供的数据,公共云市场的规模到2020年时将发展到1,910亿美元,相对于2013年的580亿美元增长显著。其中,云端应用预计将贡献增长的大头,其年营收到2020年时将达到近1,330亿美元。福瑞斯特研究所预测,云端平台到2020年时将贡献440亿美元的年营收,而云端企业服务则是140亿美元。下列图表展示了这些研究发现: 2.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企业寻求推动自身商业模式大转变的领域包括:提升成本效益(49%),更好地向移动化员工队伍赋能(42%),提升企业跟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协同性(37%),以及更好地利用数据提供真知灼见(35%)。毕马威在报告中进行的比较分析凸显出,从2012年到2014年,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心态从单纯的降低成本变得更加以客户为导向。在2012年毕马威对企业最高级别高管的采访中,成本效益是话题的焦点。而如今,这个焦点已经转变为提升跟客户的协同性,以及使用数据分析获得更深入的见解。向移动化员工队伍赋能这个板块几乎增长了两倍,从2012年时的15%增长至如今的42%。下面的两张图表展示这些研究发现以及推动企业实施移动化战略的关键因素: 3.如今,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最成功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提升业绩(73%),提升服务自动化水平(72%),以及降低成本(70%)。毕马威发现,相比2012年,企业如今在实现自己的云计算目标方面更加成功,这主要得益于企业更加注重于业务成果,而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这份调查报告列举了很多企业员工队伍完成移动化转变、改进业务流程以及提升服务自动化水平等方面的相关成功案例。 4.企业高管称,他们在采用云计算技术时遇到的三大挑战分别是:数据丢失和隐私问题(53%),知识产权遭窃的风险(50%),以及对企业IT部门造成的冲击(49%)。跟2012年时的调查相比,如今安全和数据保密对企业来说要比成本效益更加重要。下列图表展示了企业在采用基于云端的应用和平台(作为其业务战略的一部分)时面临挑战最大的方面: 5.现在,企业对云端应用和服务提供商进行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安全为先(82%),数据保密(81%),以及成本(78%)。在企业寻找云计算解决方案时考察的主要指标中,跟现有环境整合的难易程度(74%)以及可配置性(74%)同样位列前十位,这跟很多其他关于企业应用云计算技术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下列图表展示了这份报告的研究发现: 译 何无鱼 校 徐笑音
    云计算
    2015年01月04日
  • 云计算
    云计算是未来 不过“屌丝”企业还是别玩了 来源:腾讯科技   12月1日,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撰文分析了当前云计算市场的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与微软等传统软件巨头相比,云计算软件产业的前期固定资产和设备投资过于庞大,导致整个产业陷入盈利困局。不过,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以及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仍是一片光明。 以下是文章内容全文: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互联网发展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是:所谓“无缝接入”的电子商务产业需要真金白银作为强大支撑。当前的云计算产业再次提醒人们,盈利才是产业的生存之本。 像老大哥微软一样,当前的云计算软件公司都在销售软件代码产品。然而,与微软提供CD集成版软件不同的是,这些软件公司在各自的服务器计算机上运行软件代码,而需要使用软件的企业客户则直接通过互联网来接入这些服务器就可以了。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偏低 这些新兴的软件开发商其实更类似于电信运营商,因为它们需要自己建设和维护大量的服务器才能保障自身软件的良好存储和运行。我们最好把这些软件开发商称为软件“运营商”。由于前期网络和服务器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大多数云计算软件开发商当前的盈利能力普遍偏弱。 两年前成功上市的Workday正在成为一家颇具实力的云计算软件开发商。在截至明年1月底的2014财年,Workday的财年营收预计将同比大幅增长67%至7.85亿美元。然而在购买房产、办公地和设备方面支出了1.01亿美元后,Workday从云计算软件业务获得的现金净利润却仅为可怜的760万美元。也就是说,其自由现金流收益率(Free Cash Flow Yield, 以下简称FCFY)仅为1%。 而软件巨头微软今年的年营收将达到980亿美元,其FCFY有望达到26%。也就是说,微软今年将有250亿美元现金用于支付股息和回购股票,或者干脆把这笔钱存到银行里。 当然,微软已经拥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与之进行对比似乎并不公平。但纵观整个云计算软件产业,其FCFY和资本集中水平却根本与微软建立起来的高收益业务没有可比性。 在对22家云计算软件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其FCFY的平均值仅为4.5%,并不比互联网零售巨头亚马逊的2%高多少。而亚马逊则是业内利润率最低、资本最为集中的科技巨头。这22家公司包括Workday、在线旅行订票系统Sabre、IT商业软件公司ServiceNow以及营销软件公司Marketo。 股票期权支出大 业内投资者往往都十分关注这些云计算软件公司在股票期权方面的支出表现。今年前9个月,Workday的股票期权支出高达1.17亿美元,占其营收的比例为21%。作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软件开发商,Salesforce.com今年前9个月的股票期权营收比虽然仅相当于Workday的一半,但实际支出则高达4.13亿美元。 然而股票期权固定支出却模糊了固定资产支出在营收中的占比。毕竟,后者才是软件公司运行服务器最重要的基础。对于上述22家公司来说,其固定资产支出的营收占比要远远高于微软这样的业内老牌软件公司。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actSet的统计显示,微软在2014财年的固定资产和设备支出在营收的占比可能为6%,占其运营现金流的1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述22家软件公司当前财年的平均固定资产支出营收占比可能会达到8.6%,占其营收现金流的比例则可能高达207%。也就是说,这些公司每获得1美元的现金净利润,就需要支出2美元用于固定资产和设备投资。 这些数字还因各个公司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云端客户服务处理应用Zendesk在今年前9个月支出了1900万美元用于租赁办公地以及购买服务器和与云服务有关的必要设备,这直接导致该公司的现金流达到负1900万美元。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本财年的资本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将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34倍。 今年,投资者总体上也在一直抛售云计算软件股票。Saleforce的年内股价增幅为8.5%,成为云计算股表现最好的个股之一。而Workday的年内股价增幅则仅为4.7%。 ServiceNow的年内股价涨幅高达14%,这可要得益于该公司已经成为IBM或另一家大型科技公司潜在收购目标的缘故。 市场需求旺盛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家公司需要支出2美元才能赚到1美元净利润的话,整个产业为何还会呈现出当前的勃勃生机呢?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都想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而省去软件的运行费用,从而彻底砍掉安装新应用的成本开支。因此,很多年轻的创业公司都采取这种方法与微软、甲骨文和SAP等老牌软件巨头展开业务竞争。 云计算产业的未来曙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软件开发商的软件运行成本会变得越来越低。随着云计算软件开发商规模化发展的进一步加深,其新增用户的增量成本将会下降。这就意味着,每个服务器可以为越来越多的客户运行软件,每个服务器所产生的净利润也就越来越高。 与业内的小型竞争对手相比,Workday和Salesforce等大型云计算软件开发商的资本支出营收比或者资本支出与自由现金流之比相对较高。然而,整个云计算产业似乎并没有出现降低固定资产支出的任何迹象,因此要想达到整体营收超过成本支出的拐点也尚需时日。此后,才能出现净利润的井喷式增长。 然而,投资者今年并没有对云计算产业的巨额资本支出给予多大的耐心。(景隼)   欢迎跟帖讨论~ 复制去Google翻译翻译结果 ServiceNow
    云计算
    2014年12月01日
  • 云计算
    十大最危险的云计算错误观念 云计算概念自诞生以来就无法摆脱误解、困惑和炒作,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普通消费者到财富500强CEO依然经常陷入云计算误区。近日Gartner总结了十大最危险的云计算错误观念如下:   一、云计算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虽然云计算价格在不断下降,尤其是亚马逊、微软、Google等云计算巨头的价格大战导致IaaS等云计算服务价格不断降低,但是并非所有云计算的价格都必然下降,例如SaaS。将云计算与降低成本之间划等号是狭隘而短视的,而且也不是必然的。     二、无云不计算 这是典型的“云洗脑”,“没上云计算你的IT就落伍了”之类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只要跟云计算扯上关系的产品/方案/服务都是好的。     三、任何应用都适用于云计算 与第二个误区类似,人们往往认为云计算是大势所趋,可以一股脑把应用都丢到云端,实际上并非所有应用和工作负载都是和在云端处理都能取得更好收益或效果。     四、CEO的要求就是云计算策略 很多企业其实没有真正的云计算策略,或者说,在他们眼中,CEO的要求就是云计算策略。实际上云计算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云计算策略需要首先弄清楚业务目标,然后再去分析云计算的收益和风险控制。     五、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云计算策略和一个云服务商 实际上云计算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和划分标准繁多(IaaS、PaaS、SaaS、DaaS,公有云、私有云等),而且不同的业务需求也需要不同的云计算策略与之匹配,不要为了标准化去统一云计算策略。     六、云计算的安全性比企业内部IT系统差 人们通常认为云计算的安全性是要差一些的,这实际上只是信任问题,而非基于事实和分析。实际上,直到今天,公有云的安全入侵事件非常罕见,而企业IT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大规模数据泄漏事件则是屡见不鲜。     七、云计算不适合关键任务 云计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阶段主要是用于非关键业务,但是很多度过初期阶段的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在云端处理关键任务,不要忘了,还有很多“云一代企业”,他们的业务从一开始就完全在云端运行。     八、云计算=数据中心 绝大多数云计算策略都不会完全关闭数据中心将一切都转移到云端,实际上云计算和数据中心没有对等和替代关系。数据中心有数据中心的用处,云有云的用途,两种并不矛盾。同样的,数据中心外包、数据中心现代化等也不等同于云计算。     九、迁移到云端意味着获得云的所有特性 实际上,云计算有“深浅”之分,仅仅是将应用迁移到IaaS和购买SaaS服务之间的效益是不同的。     十、虚拟化=私有云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常见技术,但并不是部署云计算唯一的(充分的)手段。而且采用虚拟化技术并不意味着云计算,尤其是在私有云的讨论中,很多高度虚拟化和自动化的环境被错误地认为是私有云。   来源:人称T客
    云计算
    2014年11月18日
  • 云计算
    亚马逊向甲骨文宣战:价格低90% [摘要]亚马逊发布新数据库引擎Aurora,可兼容甲骨文的MySQL,号称性能提升五倍。   11月12日,亚马逊在数据库方面走出重要一步,发布了自行开发的数据库引擎Aurora,该数据库兼容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但是用户购买数据库服务的成本,只有商业数据库的十分之一。媒体认为,亚马逊等于是面向数据库霸主甲骨文进行了“宣战”。     当天,亚马逊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了有关云计算的大会re:Invent,在会上发布了多个产品,数据库Aurora为其中之一。     该数据库引擎,将作为“亚马逊关系数据库服务”(Amazon RDS)服务的最新组成部分,将提供传统数据库的高性能,以及开源数据库的低廉价格。     MySQL(隶属于甲骨文公司)是全世界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拥有海量用户,亚马逊的新数据库引擎将兼容MySQL,意味着企业等用户可以实现便捷的迁移。亚马逊表示,Aurora的性能将比常规的MySQL数据库提高五倍,但是价格仅为高端商业数据库的十分之一。     在商业数据库领域,甲骨文的Oracle具备垄断性优势,用户在使用和购买中除了高昂的价格之外,也面临诸多的限制。亚马逊表示,将大幅简化云数据库服务的使用手续,用户只需要为每一个数据库实例(在云计算平台上运行一个数据库)按照每小时进行付费即可。用户也可以对容量、服务性能等指标等进行自由升级。     亚马逊云计算业务负责数据库服务的副总裁古拉巴尼(RajuGulabani)表示,过去,亚马逊的关系数据库服务让数千家云计算企业用户,大大降低了使用数据库的成本,这一领域的需求在过去几年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据称,根据客户的要求,亚马逊先后在云计算中提供了MySQL、Oracle、SQLServer和PostgreSQL等数据库引擎的服务。     古拉巴尼表示,仍有一些数据库用户提出反馈,希望以开源数据库的低廉价格,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得商业数据库的高性能服务,这正是亚马逊开发Aurora数据库的初衷。     据称,亚马逊开发这一数据库,投入了三年时间。     资料显示,在数据库产品上,亚马逊过去曾经进行过开发,先后推出了DynamoDB、Redshift、SimpleDB等引擎,但是在功能上无法和MySQL、Oracle等知名产品竞争,仅作为测试用途。     美国科技新闻网站Gigaom指出,亚马逊的Aurora,向数据库的统治者甲骨文公司进行了宣战,其中十分之一的成本对比,十分显眼。     虽然Oracle拥有较高的市占率,但是长期以来,企业用户对于甲骨文的价格框架、以及僵化不变的授权模式感到了厌倦。亚马逊此时推出一个竞争性的数据库,将是一个明智之举。     在商用软件中,几乎没有软件能够像数据库拥有长期粘性,在华尔街,金融机构使用Oracle数据库,甚至成为企业合规监管规定的一部分,不过这些惯例开始发生了变化。     云计算成为互联网行业竞争最为惨烈的一个板块,谷歌、亚马逊、微软三大巨头展开价格大战,Dropbox、Box等厂商也来分享蛋糕。在过去一两年中,各家厂商逐年降低云存储和计算资源租赁的价格,堪比“摩尔定律”的价格下滑,也促使更多的企业采用云计算。     显然,全新数据库引擎的推出,表明亚马逊已经不满足于在存储和计算租赁领域的价格战,正在把手伸向云计算的上游领域(应用服务的软件来源)。而云计算厂商自行研发数据库,也将让甲骨文、微软这样的专业数据库软件厂商坐立不安。(晨曦)   来源:腾讯科技
    云计算
    2014年11月13日
  • 云计算
    云计算到底哪家强?亚马逊与微软的对决 上周亚马逊和微软同一时间发布了季度财报,密密麻麻的财务数据看着头疼,但是笔者还是耐着性子查了查两家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数据。     那么问题来了,云计算到底哪家强?其实不用说,也知道答案,当然是亚马逊,毕竟人家是云计算的鼻祖,8年前就开始干了,其他厂商还只能算小弟。     那么AWS到底有多家强呢?亚马逊最新财报数据给了我们一些可以量化的线索——那就是营收。     亚马逊的体量很大,AWS现在还没达到足以超过5%的营收占比,进行单列的地步。虽然这是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     AWS云计算被归到亚马逊“Other”类别里面,虽然我们很难知道AWS在这其中的具体比例,但是我个人认为,AWS在“Other”类别中的营收占比应该超过90%。为了方便对比,我们就权当AWS约等于“Other”。 2014年第三季度,AWS的总营收13.8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11美元,增长幅度为37%。2014年前9个月,AWS的总营收38.56美元,去年同期9个月的营收为2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43%。     虽然仍然增长快速,但是由于体量上来了,AWS的同比增长速度实际上呈现了下滑趋势。当然37%的增长速度,其实还可以接受,但这个速度可能并不会让一些投行的分析师表示满意。     去年,麦格理资本(Macquarie Capital)在一份投行报告中说,2013年亚马逊网络服务AWS预计可获得38亿美元营收。如果将它作为一个独立公司,其估值可达190亿至300亿美元。     在那份报告中,麦格理资本预计2013年AWS将会有38亿美元营收,2014年62亿美元,2015年88亿美元,2015年AWS将占亚马逊营收的7%。     不过对比最近的财务数据,亚马逊AWS今年估计也就是55亿美元的营收规模,所以增长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快。     那么,问题又来了?亚马逊的增长速度为啥放缓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竞争对手上来了——谷歌和微软。     谷歌就不多说了,其核心业务还是搜索和Android,云计算基础服务并不是什么核心业务,所以也做得没那么上心。但是有上心的企业,那就是微软。     微软正全球各地的建立数据中心,目前覆盖的大区域已经有19个,每个数据中心都有16个足球场那么大。微软Azure正在进行疯狂的投资。至少在投入数据中心这一点上,微软已经领先亚马逊。     不过,在营收上,微软还远远落后于亚马逊。而且落后的还比较多。     微软的Azure同样没有单独列出来,被归入了商业云业务之中,与它一起算作微软商业云业务的还包括Office 365企业版和Microsoft Dynamics。     Commercial Other包括企业服务、企业云服务(Azure在这里面)、和其他企业服务,这部分业务营收24.07亿美元。     根据财报,我简单计算了一下,企业云服务业务的营收大概为11.79亿美元。我不知道,Azure在其中的比例,但是相比Office 365的企业客户营收,Azure的占比可能在20%--30%左右。(仅仅是个人猜测)     如果按照30%的占比计算,Azure的季度营收可能为3.5亿美元左右,相对亚马逊的13.82亿还相差很大。     不过,Microsoft Azure增长情况不错。财报披露,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营收增长了121%。如果能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哪一天超越AWS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话说过来,云计算刚刚起步,几万亿美元的IT市场足够容纳几家亚马逊和微软Azure。   文/罗亮    来源:新浪创事记
    云计算
    2014年10月27日
  • 云计算
    云计算的6个未来趋势 1. 移动浪潮驱动下,云计算将无处不在 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驱动下,云计算的市场需求将获得进一步增长。每个部署在云端的应用程序,都将提升云计算的商业价值。     2. 第三方云平台数量,将获得增长 如同过去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大战,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最终流行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将推动云计算平台获得增长,类似于NetSuite的云计算服务公司将蓬勃发展。     3. 云计算将减少企业损耗 云计算的运用,可以减少企业内外部之间由于流通不畅而导致的损耗。那些无法避免这种损耗的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随着自动交易的流行,实时供应链的更新换代,员工和客户之间的交流都将以云的方式加速转变。     4.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目前的云计算产业,正处在新一轮价格战的前夜。在繁荣的云服务领域,亚马逊已经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些都被微软、Google看在眼里,未来的他们必然会通过积极的降价策略,削弱对手的优势。     5. 云存储将成为主要服务趋势 云存储作为一个主要的云计算服务趋势,Dropbox和它的竞争对手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存储服务。随着云安全情况的改善,云存储将会变得更加普遍。未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设备上访问你的数据,都会变得异常简单。     6. 云计算的社会化特征增强 云计算,当下正在向社会化模式靠拢。通过云端应用发布的数据,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电子邮件分享,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化媒体的需求,如Facebook和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提供的各种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收集和过滤数据,企业和客户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展开更便捷的沟通。     自:企业网
    云计算
    2014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