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股说明书
    优蓝国际成功登陆纳斯达克:7月10日完成上市,融资超2700万美元,开启全球化新篇章 2025年7月10日美东时间,中国领先的蓝领服务平台优蓝国际(Youlife Group Inc.)通过与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的SPAC合并方式,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YOUL。本次交易为公司带来了超2700万美元的融资,并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确保创始人王云雷对公司的控制权。作为蓝领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已构建覆盖招聘、派遣、培训、灵活用工等服务的闭环生态,2023年实现营收超过9000万美元,净利润达460万美元,展现出强劲增长势能。 【HRTech 报道|2025年7月10日,美国纽约】中国领先的蓝领人力服务平台——优蓝国际(Youlife Group Inc.),于2025年7月10日正式通过借壳上市方式,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YOUL。本次上市通过与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纳斯达克代码:DIST)的SPAC合并完成,优蓝国际由此获得超过2700万美元的总融资,正式开启其全球资本化战略布局。作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中国本土人力资源企业之一,优蓝国际的上市标志着其“科技+服务”驱动的蓝领生态平台战略获得国际资本市场认可,也为更多中国服务型企业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出海路径。 上市路径:通过SPAC模式完成“借壳”,结构复杂但效率高 优蓝国际本次上市并非传统IPO,而是通过与SPAC公司Distoken的合并方式完成“借壳”上市。在技术操作上,优蓝国际与两家设立的合并子公司完成结构重组后,成为上市主体Youlife Group Inc.。交易完成后,优蓝国际不仅实现在美股挂牌,还获得了由PIPE投资人和现金信托账户提供的超过2700万美元融资。 本次上市采用SPAC合并方式完成,避免了传统IPO的冗长流程。在控制权结构方面,公司采取双重股权机制,创始人王云雷通过持有Class B类普通股掌控多数投票权,确保其对公司战略方向的持续主导。交易完成后,王云雷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并通过VIE架构维持对境内运营实体的有效控制。 根据最新提交的Form POS AM文件,本次合并交易中,公司已预留部分资金用于支付超过1000万美元的交易成本、法律及审计支出。其余资金将主要用于平台系统升级、市场拓展以及加强运营能力。此外,优蓝国际同步注册了“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与“员工股票购买计划”,显示出公司高度重视中长期人才战略,计划通过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核心管理与技术人才。 融资结构:超过三分之一资金用于交易成本,实得资金更显珍贵 根据公司披露信息,优蓝国际共发行超过6200万股A类普通股,交易对价按每股5美元计算,理论市值达3亿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合并与上市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左右,包括法律顾问费、审计费、金融顾问佣金等。这意味着,虽然融资总额接近三千万美元,真正可用于业务发展的净得资金约为1700万美元。 这部分净资金将主要用于: 推动技术平台建设; 加强就业撮合能力; 投资运营基础设施; 补充一般运营资金。 财务表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展现平台规模化优势 在最新公开的2023财务数据显示,优蓝国际年收入突破9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0%;全年净利润超过460万美元,增幅也超过40%。同时,公司总资产超过1亿美元,现金储备达1360万美元,保持健康的财务结构和充沛的运营现金流。 从财务结构来看,优蓝国际的营收主要来自于蓝领人力外包服务、灵活用工、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匹配系统。其平台模式强调服务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连接工人与用人单位,提升匹配效率并建立雇主粘性。 控股结构:创始人持超级投票权,保持战略主导地位 本次上市后,创始人王云雷依旧掌控公司核心决策权。他持有全部B类普通股,每股拥有20倍投票权,整体投票权占比超过78%。这意味着即便公司引入大量外部资本,其战略方向和治理核心仍牢牢掌握在创始团队手中。 同时,优蓝国际被认定为“受控公司”(Controlled Company),依据纳斯达克规则,该类公司可以不完全遵守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等治理规定,为其上市初期的快速战略执行提供更多灵活性。 商业模式:专注蓝领终身服务,打造就业服务闭环生态 优蓝国际定位为“蓝领终身服务平台”,服务内容覆盖: 蓝领工人招聘与外包; 灵活用工平台管理; 技能培训与岗位适配; 就业推荐与区域调度; 数字化管理系统赋能。 该模式以人力资源为载体,以数据为中台,逐步构建劳动力运营闭环,覆盖“招、培、用、留”全生命周期服务,被称为“蓝领领域的京东物流”。 核心风险:VIE结构、监管政策和高集中控制 尽管此次上市为优蓝国际带来了可观的融资与国际品牌影响力,但其仍存在以下三类核心风险: VIE结构带来的监管不确定性。优蓝国际的中国业务由境内运营实体承担,境外上市公司通过协议实现控制。一旦中美监管环境变化,可能影响其控制权与资金流转。 资金使用效率与治理结构的挑战。在SPAC模式下,融资成本高、资金到位周期短,对财务管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创始人控制权高度集中。虽然有助于战略稳定推进,但也意味着投资人参与治理能力有限,需在未来业务治理与资本运作中取得平衡。 蓝领服务的资本化试验正式开启 优蓝国际的成功上市,为中国蓝领服务行业打开了新的窗口。面对经济转型与灵活用工的崛起,优蓝国际正走出传统人力资源服务范式,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数字化、平台化与区域协同布局。 未来,它能否在全球蓝领劳动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经受市场、政策与自身经营的三重考验。但毫无疑问,这一“借壳上市+深耕蓝领”的组合,已经引发中国人力服务行业对于“出海资本化”新路径的高度关注。
    招股说明书
    2025年07月11日
  • 招股说明书
    中国蓝领人才领导者优蓝国际获证监会批准赴美上市,蓝领终身服务平台迎资本新机遇 2月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Youlif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通过SPAC合并方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Youlife Group Inc.(YOUL),并计划发行最多15,667,670股普通股。 2月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确认优蓝国际(Youlif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获批通过 SPAC合并 方式在 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将通过与 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DIST.US) 合并,成为新的上市主体 Youlife Group Inc.(股票代码:YOUL),并同步发行最多 15,667,670股普通股。 此次备案的获得,标志着优蓝国际正式迈向全球资本市场。根据公告,若优蓝国际在 12个月内未完成上市,则需重新提交备案材料。此外,优蓝国际在境外上市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境内外法规,并在上市 1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上市情况报告。 蓝领终身服务市场加速扩张,优蓝国际迎资本新机遇 优蓝国际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蓝领人才职业成长,提供覆盖 职业教育、人才招聘、雇员管理及市场服务 在内的一站式蓝领终身服务。公司曾于2022年尝试在港股IPO,但最终选择SPAC模式赴美上市,以加快上市进程、拓展国际资本布局。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按 2021年蓝领终身服务收入 计算,优蓝国际为 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的蓝领终身服务平台。蓝领市场服务行业整体增长迅速,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人民币6,7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5.9%。 当前,中国 职业教育市场 也在高速扩张,2021年市场规模 人民币7,094亿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 人民币11,6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0.4%。面对市场红利,优蓝国际的业务布局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财务数据与挑战:成长中的蓝领科技服务平台 尽管优蓝国际在蓝领终身服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近年来财务表现仍面临挑战。从财务数据来看: 2019-2021年,公司收入从 人民币6.65亿元 增至 人民币7.38亿元,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2021年亏损2.21亿元,2022年上半年亏损1.18亿元。 毛利率提升,从2019年的 0.4% 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 24.2%。 亏损的背后,优蓝国际在职业教育、OMO招聘(线上线下结合)等领域的持续投入,是公司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已建立 23所职业学校、1所自营学校、37个专业共建项目及9所技能培训学校,覆盖全国 16个省份、46个城市,致力于培养高技能蓝领人才。 SPAC上市能否助力优蓝国际新一轮增长? 优蓝国际选择 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方式上市,意味着能够 绕过传统IPO冗长审核流程,加快融资和上市速度。而此次合并的 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截至2月6日市值 3,741万美元,交易完成后,优蓝国际将以新的 Youlife Group Inc. 身份继续在纳斯达克运营。 未来,优蓝国际能否借助上市契机扩大国际化布局,并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仍有待市场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 中国蓝领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优蓝国际正站在风口之上,迎接资本市场的新挑战与机遇。 HRTech将持续关注优蓝国际上市进展,为您带来更多蓝领科技行业最新动态。 附录: 优蓝国际(Youlif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是一家中国领先的蓝领终身服务平台,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主要提供职业教育、人才招聘、雇员管理和市场服务,旨在帮助蓝领人才提升技能,实现职业发展。 2022年12月,优蓝国际曾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然而,未能成功。随后,公司转向美国市场,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Distoken Acquisition Corporation达成合并协议,计划通过SPAC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YOUL”。 FUTUBULL 2024年5月20日,优蓝国际与Distoken宣布已就拟议的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合并协议,预计合并后的公司将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IYIOU 2025年2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Youlif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批准优蓝国际赴美上市。证监会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关于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等事项。 SINA FINANCE 目前,优蓝国际正积极推进与Distoken的合并事宜,预计合并完成后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计划通过此次上市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
    招股说明书
    2025年02月08日
  • 招股说明书
    HRTech报道:云学堂 (YXT) 正式(美东8月16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开盘价11美元,市值约6亿美元 2024年8月16日(美东时间),中国数字企业学习行业的领军企业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YXT.com)正式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YXT”。此次IPO共发行2,273,000份美国存托凭证(ADS),每份ADS定价为11.00美元,总融资规模约为2500万美元。尽管云学堂在中国市场拥有强大的行业地位,其首日交易中,股价收于10.02美元,较发行价下跌8.91%。市场对此持谨慎态度,。腾讯旗下全资公司Image Frame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此次IPO中认购了约20%的股份,显示出对云学堂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云学堂计划利用此次融资的净收益(约1800万美元)投资于技术研发、市场扩展和潜在的战略收购,以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全球市场扩展。尽管首日表现不佳,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学堂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功。 2024年8月16日美东时间,纽约纳斯达克(HRTech报道)——中国数字企业学习行业的领军企业云学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YXT.com Group Holding Ltd,以下简称“云学堂”)正式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YXT”。此次IPO共发行了2,273,000份美国存托凭证(ADS),每份ADS定价为11.00美元,总融资规模约为2500万美元。 作为数字企业学习行业的先锋,云学堂在过去十多年中,通过其SaaS平台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帮助了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学习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然而,尽管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前景,云学堂的首日交易表现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股价首日表现不佳,市场反应谨慎 云学堂的股票于美国东部时间中午正式开盘交易,开盘价与发行价相同,为11.00美元。然而,在随后的交易时段内,云学堂的股价表现波动较大,最终以10.02美元收盘,较发行价下跌8.91%。当日的交易区间在10.00美元至11.00美元之间,显示出市场对这家新上市公司的前景仍持谨慎态度。 业内分析师指出,尽管云学堂在中国市场中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但其首日交易的疲软表现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当前市场环境下新股表现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据公开数据显示,云学堂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净亏损达1804万美元,营收为5300万美元。 战略投资者腾讯旗下全资公司大举认购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全资投资公司Image Frame Investment (HK) Limited在此次IPO中认购了约20%的发行股份,显示出战略投资者对云学堂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此举也进一步加强了云学堂与腾讯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未来在技术和市场扩展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展望 虽然首日交易表现不如预期,但云学堂的管理层仍对未来充满信心。公司计划利用此次融资的净收益(约1800万美元)在技术研发、市场扩展以及潜在的战略收购上,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学堂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功。 作为中国数字企业学习领域的领导者,云学堂未来的表现将继续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市场将密切关注公司如何应对当前挑战并抓住未来的增长机会。 承销商信息: 此次IPO由Kingswood Capital Partners, LLC和Tiger Brokers (NZ) Limited共同担任承销商,Kingswood Capital Partners, LLC担任此次发行的承销商代表。 公司控制权结构 在此次发行完成后,云学堂的董事、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卢小燕先生将通过持有的A类和B类普通股,控制公司69.4%的总投票权。A类普通股每股享有一票表决权,而B类普通股每股享有20票表决权。B类普通股可随时按1:1的比例转换为A类普通股,但A类普通股不可转换为B类普通股。这种控制结构确保了卢小燕先生对公司重大决策的主导权,使其能够有效控制公司的发展方向。 VIE结构带来的风险 云学堂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控股公司,本身没有业务运营,其业务通过中国的子公司和可变利益实体(VIE)进行。由于中国法律限制外资持有某些行业公司的股权,云学堂通过VIE结构控制其在中国的业务运营。这种结构虽然在会计上允许公司合并VIE的财务结果,但也带来了潜在的法律和运营风险。如果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合同安排不符合中国法规,公司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包括可能被迫放弃对这些VIE的控制权。这将严重影响公司的财务表现和ADS的价值。 截至2023年12月31日,YXT.COM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已通过中间控股公司向其中国子公司累计注资2.45亿美元。此外,公司历史上通过某些股东向VIE直接注资3700万美元,这些资金已被VIE用于其运营,并作为公司的长期投资进行核算。根据相关中国法律法规,公司允许通过贷款而不是资本注资向VIE汇款。在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向VIE提供了2000万元人民币和零贷款。在2022年和2023年,VIE分别向公司还款零和60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VIE提供的贷款余额分别为6000万元人民币和零。在2022年和2023年,VIE分别向公司中国子公司转移8650万元人民币和1.374亿元人民币作为服务费。YXT.COM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此前未曾宣布或支付任何现金或实物股息,且无计划在近期对其股票或ADS支付股息。公司目前计划保留大部分或全部可用资金和未来收益,以运营和扩大业务。 未来展望 尽管上市首日股价波动较大,云学堂的管理层仍对未来充满信心。公司计划利用此次IPO筹集的净收益(约1800万美元)进一步投资于技术研发、市场扩展和潜在的战略收购,巩固其在中国数字企业学习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国际化扩展。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学堂有望在未来几年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功。 云学堂 云学堂自2011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创新的数字企业学习解决方案,迅速崛起为中国企业学习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先锋。公司通过SaaS平台、学习内容及其他相关服务,已为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及其他行业领导者提供了卓越的支持,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与尊重。 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云学堂官网或联系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
    招股说明书
    2024年08月17日
  • 招股说明书
    【IPO】企业学习平台云学堂赴美上市,向SEC提交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书,代码"YXT",附录招股说明书下载 2024年7月12日,江苏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F-1招股说明书(点击这里可以下载),计划以股票代码“YXT”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云学堂成立于2011年,提供创新的SaaS数字化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拥有超过8200门课程,服务2434个订阅客户。根据招股书,2022年和2023年,云学堂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31亿元和4.2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的营收为人民币0.83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22亿元。 云学堂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营销、战略收购和一般公司用途。尽管面临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法律纠纷,云学堂仍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致力于巩固其在数字化企业学习领域的领先地位。主要投资者包括腾讯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云学堂通过此次IPO,希望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助力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持续成长。 【IPO】企业学习平台云学堂赴美上市,向SEC提交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书,代码"YXT" 2024年7月12日,江苏云学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学堂”)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F-1招股说明书,计划以股票代码“YXT”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一举措标志着云学堂在国际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展示了其作为中国数字化企业学习解决方案领军者的强大实力和发展潜力。 长期筹备与投行阵容 早在2021年7月,云学堂就已向SEC秘交上市文件。在这三年多的IPO筹备过程中,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德意志银行等头部投行均曾在不同时期为云学堂安排IPO事宜。直至递交F-1文件,云学堂的承销商阵容变成了EF Hutton LLC、老虎证券以及招银国际。今年2月6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已披露了关于云学堂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根据备案通知书,云学堂拟发行不超过17,020,000股普通股。 创新业务模式 云学堂成立于2011年,创新性地推出了软件与内容相结合的SaaS模式,以有效协助客户进行企业学习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说,云学堂通过其软件帮助客户高效地大规模部署基于云的学习平台。同时,云学堂还提供涵盖客户整个企业学习过程的内容,这种内容亦带来了额外的盈利机会,并鼓励订阅续订和追加销售。 截至2024年3月31日,云学堂提供了超过8,200门课程,覆盖约20个行业,总学习时间超过20,500小时,其中包括超过6,800小时的专有课程。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专业的内容服务,帮助云学堂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客户。 高质量客户群体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云学堂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企业学习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3年总营收、订阅收入和订阅客户数量而言。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云学堂的订阅客户数量分别为3439家和3230家;同期,云学堂订阅客户的净收入留存率分别为118.1%和101.4%。 截至2024年3月31日,云学堂拥有覆盖大约20个行业的2,434个订阅客户(自今年1月15日起,CEIBS PG不再被纳入财务报表),涵盖财富500强企业中的超180家,其中包括多个大型和高增长行业的领先企业,如新能源汽车、医疗保健和餐饮行业前20名企业中的10余家企业。截至2024年3月31日,云学堂订阅客户的净收入留存率为106.1%。 财务表现与市场定位 云学堂在招股书中详细披露了其财务表现。2022年和2023年,云学堂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4.31亿元和4.2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的营收为人民币0.83亿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22亿元。2022年和2023年,云学堂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6.40亿元和2.30亿元,同比收窄64%。今年第一季度,云学堂扭亏为盈,净利润为人民币0.35亿元,2023年同期则净亏损为人民币0.65亿元。 毛利率方面,云学堂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54.0%、54.1%和62.6%。云学堂表示,随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运营效率的提高,公司整体毛利率将在长期内逐步提升。 法律纠纷及影响 在招股书中,云学堂详细披露了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的法律纠纷。2020年6月,云学堂通过收购Digital B-School China Limited和CEIBS Management Limited的全部股权,获得了CEIBS PG的控制权。然而,CEIBS公开声明云学堂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并在2021年1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了破产清算申请。2024年1月15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发布了部分最终裁决,宣判云学堂获得的21%股权转让在转让时无效,并且云学堂任命的董事无效。由于香港法院普遍支持仲裁裁决,云学堂自2024年1月15日起失去了对CEIBS PG的控制权,并将其从综合财务报表中剔除。 主要投资者及股东结构 成立至今,云学堂已获得朗玛峰创投、SIG海纳亚洲、云锋基金、大钲资本、腾讯、经纬创投、红杉中国、弘卓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IPO前,云学堂创始人兼董事长卢小燕直接持有云学堂16.9%的股份,联合创始人兼CEO祖腾及联合创始人丁捷分别直接持有云学堂2.4%及1.6%的股份。 此外,大钲资本持有云学堂20.1%的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云锋基金、腾讯、SIG海纳亚洲、经纬创投和朗玛峰创投则分别持有15.1%、13.2%、7.1%、5.6%和5.3%的股份,亦为主要机构投资方。 募集资金用途 云学堂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40%将用于研发和技术投入,以增强和扩展产品解决方案;约20%将用于营销和品牌推广;约20%将用于能够补充现有业务的战略投资和收购;以及约20%将用于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前景展望 尽管面临挑战,云学堂对未来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客户的成功,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学习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的学习效率和工作表现。云学堂相信,随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和运营效率的提高,公司整体毛利率将在长期内逐步提升。 在市场竞争方面,云学堂表示,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应对来自国内外同行的激烈竞争。同时,公司还计划通过IPO募集的资金,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 云学堂此次向SEC提交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不仅是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其迈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此次IPO,云学堂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进一步巩固其在数字化企业学习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云学堂将继续秉持“客户成功即公司成功”的理念,不断创新,助力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持续成长。 随着IPO进程的推进,云学堂的市场表现和发展前景将受到广泛关注。投资者和市场人士也将密切关注公司的后续动态和财务表现。通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云学堂有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赢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招股说明书
    2024年07月16日
  • 招股说明书
    【快讯】北森控股(HK:09669)预计4月1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3月30日开始发售,价格为29.7港币 编者注:祝贺!北森控股3月30日开始全球发售,计划发售804.40万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另有15%的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29.70港元,每手200股,最多募资2.39亿港元。股票代码是:9669 。 4月21日北森还将参加HRTech上海年度论坛,有机会你可以现场与他们进一步交流!关注HRTechChina,与优秀的HR科技公司同行 北森控股公司发行共计804.4万股,其中90%分配给国际发售,10%分配给公开发售,另有15%的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为29.70港元,每手200股,最多可募集2.39亿港元资金。 北森控股此次IPO募资所得将主要用于: 约35%用于未来五年进一步升级集团的一体化云端HCM解决方案; 约30%用于未来五年持续改善技术开发能力; 约15%用于未来五年投资以增强集团的销售及营销力度;约10%用于未来五年持续提升客户成功及服务能力; 剩余约10%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北森控股IPO的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其他承销商包括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等。 北森控股自2005年成立以来,作为中国领先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其iTalentX平台为企业提供原生SaaS产品,即云端HCM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高效招聘、评估、管理、发展和留住人才。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截至2021年,按收入计算,北森控股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约为11.6%,在中国数字化HCM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3.4%。北森控股是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云端应用的平台,涵盖企业员工全生命周期的HCM需求。公司还是中国唯一已构建统一、开放的PaaS平台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拥有完全“云原生”的解决方案,所有解决方案均可云访问。 截至2022年9月30日,北森控股的客户群包括约4900家快速增长的大型企业,涵盖科技、房地产、金融服务以及汽车和制造行业的绝大部分前十名企业。此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的企业已成为北森控股的客户。 此前,该公司已经于2022年1月10日、2022年7月11日和2023年2月20日,3月20日分别提交了招股书。北森控股曾于2016年4月5日至2018年4月27日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36393,后于2018年4月27日从新三板摘牌。 北森控股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其iTalentX平台为企业提供原生SaaS产品即云端HCM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高效地招聘、测评、管理、发展和留用人才。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北森控股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约为11.6%,在中国数字化HCM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3.4%。北森控股是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云端应用的平台,涵盖企业员工全生命周期的HCM需求。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已构建统一、开放的PaaS平台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拥有完全“云原生”的解决方案,所有解决方案均可云访问。 截至2022年9月30日,北森控股的客户群包括各类快速增长的大规模行业中的约4900家企业,涵盖科技、房地产、金融服务以及汽车及制造行业的绝大部分前十企业。此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是公司的客户。 北森控股的收入主要来自HCM解决方案向客户收取的订阅费,以及向客户提供一系列付费专业服务,主要包括实施服务及增值服务。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北森控股的主要股东包括王朝晖、纪伟国、员工持股平台Senyan International、经纬、红杉、元生资本、深创投SCGC、软银SVF Bandicoot等。 其中招股书显示,北森控股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王朝晖先生,通过Zhaosen持股11.86%;纪伟国先生,通过Weisen持股11.80%;王先生最终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Senyan International,持股4.49%;上述股东组成一致行动人,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约28.15%。 在过去的2019财年、2020财年、2021财年、2022财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前六个月(财政年度截止日期为3月31日),北森控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2亿元、4.59亿元、5.56亿元、6.80亿元和3.51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6.90亿元、12.67亿元、9.40亿元、19.09亿元和1.63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7亿元、2.52亿元、1.21亿元、1.64亿元和1.52亿元人民币。 上市快评: 北森控股即将在港交所上市,显示了公司及其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作为中国最大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上市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规模,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此次IPO募资所得将主要用于提升集团的一体化云端HCM解决方案、改善技术开发能力、增强销售和营销力度,以及加强客户成功和服务方面的能力。这些投资有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为公司带来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更高的市场份额。北森控股的成功案例和广泛客户群体,包括《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的企业,证明了其云端HCM解决方案的价值和实用性。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对于高效、灵活、可扩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为北森控股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值得注意的是,北森控股作为业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云端应用的平台,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北森控股需要不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保持其领先地位。总之,北森控股的上市将为公司提供更多资金和资源,以支持其在云端HCM解决方案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在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公司也需要关注潜在的市场竞争和挑战,持续创新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时间线: 3月30日-4月4日 全球发售, 预计4月13日 上市交易 3月20日 通过港交所聆讯! 2023年2月20日更新提交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数据显示,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3.51亿元,主要受到该公司云端HCM解决方案的订阅收入增加所推动。 2022年7月11日,北森再次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2.67亿元、9.40亿元与19.08亿元;不计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值之间的差额,经调整后的亏损额分别为2.52亿元、1.21亿元与1.64亿元。 北森控股在2022年1月10日、2022年7月11日和2023年2月20日分别提交了招股书。 PS: 最后一次融资的时间是2021年5月11日,北森宣布完成2.6亿美元F轮(点击访问) 关于HRTechChina HRTechChina 是中国首家领先的专注人力资源科技商业服务平台,作为HR领域唯一深度垂直独立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科技进步与发展,持续引领行业新科技新趋势新产品新方向。 HRTechChina核心报道中国HR科技创新企业与产品,关注并实时分享全球的人力资源科技资讯。定期发布行业市值榜单和HR科技云图,持续举办高品质的专业前沿论坛论坛,表彰认可业内先进。
    招股说明书
    2023年03月30日
  • 招股说明书
    【快评】北森3月2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香港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2023年3月20日,北森控股在香港交易所披露通过聆讯后的招股书(点击可下载)显示,很快将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该公司已经于2022年1月10日、2022年7月11日和2023年2月20日分别提交了招股书。 北森控股曾于2016年4月5日至2018年4月27日在新三板挂牌,代码为836393,后于2018年4月27日从新三板摘牌。 北森控股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最大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其iTalentX平台为企业提供原生SaaS产品即云端HCM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高效地招聘、测评、管理、发展和留用人才。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北森控股在2021年的市场份额约为11.6%,在中国数字化HCM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3.4%。北森控股是业内首个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全套云端应用的平台,涵盖企业员工全生命周期的HCM需求。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已构建统一、开放的PaaS平台的云端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拥有完全“云原生”的解决方案,所有解决方案均可云访问。 截至2022年9月30日,北森控股的客户群包括各类快速增长的大规模行业中的约4900家企业,涵盖科技、房地产、金融服务以及汽车及制造行业的绝大部分前十企业。此外,截至2022年9月30日,《财富》中国500强中超过70%是公司的客户。 北森控股的收入主要来自HCM解决方案向客户收取的订阅费,以及向客户提供一系列付费专业服务,主要包括实施服务及增值服务。 招股书显示,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北森控股的主要股东包括王朝晖、纪伟国、员工持股平台Senyan International、经纬、红杉、元生资本、深创投SCGC、软银SVF Bandicoot等。 其中招股书显示,北森控股在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 王朝晖先生,通过Zhaosen持股11.86%; 纪伟国先生,通过Weisen持股11.80%; 王先生最终控制的员工持股平台Senyan International,持股4.49%; 上述股东组成一致行动人,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约28.15%。 在过去的2019财年、2020财年、2021财年、2022财年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前六个月(财政年度截止日期为3月31日),北森控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2亿元、4.59亿元、5.56亿元、6.80亿元和3.51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6.90亿元、12.67亿元、9.40亿元、19.09亿元和1.63亿元人民币,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67亿元、2.52亿元、1.21亿元、1.64亿元和1.52亿元人民币。 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什么? 通过港交所聆讯是指公司在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后,经过港交所对公司资质、财务状况、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审核,认为公司符合上市要求并同意公司在港交所上市。通过聆讯意味着公司已经获得了香港交易所的批准,可以继续进行IPO流程,包括确定发行价格、敲定上市日期等。这对于北森控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公司距离在香港主板上市又近了一步。 总之,北京北森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将很快在香港主板上市。北森控股作为中国领先的云端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基础。通过港交所聆讯标志着公司距离在香港主板上市又近了一步,有望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北森通过上市聆讯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该公司及其在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领域的发展趋势。 行业成熟度:北森的上市计划表明,云端HCM解决方案行业正逐渐成熟。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数字化转型和人力资源管理,北森等公司提供的云端解决方案对于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适应市场变化具有重要价值。 市场认可:北森在中国HCM市场的地位以及其在《财富》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客户份额显示出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高度认可。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资本市场支持:北森成功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聆讯,表明资本市场对其发展潜力和业务模式的信心。此次IPO将为公司提供资金,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加速产品研发和提高服务质量。 强化公司治理:上市意味着北森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有助于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国际化布局:在香港上市将有助于北森提高国际知名度,拓展全球市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需求日益增长,北森可以借助此次上市机会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 对中国HR SaaS行业的影响与机会:北森控股成功通过上市聆讯,对于整个中国HR SaaS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励信号。这一事件将提高行业的知名度和关注度,有助于推动更多企业关注并采用HR SaaS解决方案。随着北森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成功上市,可能会激发其他HR SaaS公司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北森的上市成功也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和竞争水平。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HR SaaS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将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提升,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综上所述,北森通过上市聆讯对中国HR SaaS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事件不仅提高了行业的关注度和知名度,还为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HR SaaS行业将在未来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时间线: 3月20日 通过港交所聆讯! 2023年2月20日更新提交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数据显示,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收入为人民币3.51亿元,主要受到该公司云端HCM解决方案的订阅收入增加所推动。 2022年7月11日,北森再次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2.67亿元、9.40亿元与19.08亿元;不计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值之间的差额,经调整后的亏损额分别为2.52亿元、1.21亿元与1.64亿元。 北森控股在2022年1月10日、2022年7月11日和2023年2月20日分别提交了招股书。 PS: 最后一次融资的时间是2021年5月11日,北森宣布完成2.6亿美元F轮融资
    招股说明书
    2023年03月22日
  • 招股说明书
    中智股份:拟冲刺上交所IPO上市 预计投入募资37.42亿元 近日,中智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智股份”)预披露招股书,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本次冲刺上市,中智经济计划募资37.42亿元,将用于中智人力资源研发运营中心(上海)购建项目、信息系统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项目、营销及运营服务体系升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天眼查信息显示,中智经济成立于1993年,位于上海市,前称包括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为13.20亿元,股东包括中智集团、中国国新、交通银行、中信证券等。 据招股书介绍,中智经济的前身是中智有限,由中智上海公司经公司制改制成立。而中智上海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中智集团从事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的重要子公司。2020年12月,中智集团将全部人力资源服务业务注入中智有限,完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务的内部整合。 据介绍,中智经济的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务,主要包含人事管理、人才派遣、业务外包、薪酬财税、健康福利、招聘及灵活用工、管理咨询和其他人力资源业务,在全国拥有约400个服务网点,超过4700名员工。 据介绍,中智股份服务来自全球的企业客户达5万余家、服务客户员工人数达1,000万余人(含平台注册人数),客户类型包括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类实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并覆盖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超过380个城市。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中智股份的营收分别为149.90亿元、150.84亿元、155.46亿元和86.6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8.81亿元、9.05亿元、8.61亿元和5.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2亿元、8.80亿元、8.40亿元和5.05亿元。   招股书显示,人事管理、人才派遣、薪酬财税、业务外包、招聘及灵活用工和健康福利是中智股份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上述6项业务收入合计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76.31%、77.22%、97.26%和97.44%。 其中,业务外包是中智股份的最大收入来源。报告期内,中智股份来自业务外包的收入分别约为79.94亿元、80.27亿元、106.17亿元和58.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34%、53.24%、68.32%和67.55%。 报告期各期末,中智股份服务客户员工数量分别为171.63万人、178.74万人、195.29万人、195.01万人。其中人事管理业务为发行人服务客户员工数量最大的业务,分别为135.38万人,139.09万人、147.43万人、148.00万人。 本次上市前,中智集团(全称为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中智股份120,000万股股份,占该公司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90.93%,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同时,双百壹号持股4.55%,交银君泓持股2.26%,中信证券投资持股1.40%,中信出版(CS)持股0.86%。IPO后,中智集团持股为68.20%,双百壹号持股3.41%,交银君泓持股1.70%,中信证券投资持股1.05%,中信出版(CS)持股0.64%。   IPO文件下载地址  http://hrnext.cn/8rMfq
    招股说明书
    2023年01月18日
  • 招股说明书
    【递表】蓝领终身服务平台优蓝国际(youlife)递表港交所主板拟上市,麦格理及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附录下载 快讯12月13日,优蓝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蓝国际”)递表港交所主板拟上市,麦格理和建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根据优蓝国际官网介绍,优蓝国际 创立于2014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领先的蓝领终身服务平台,旨在成为全球蓝领人才首选的终身服务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赋能,协助蓝领人才的技能提升和职业终身发展,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和快乐工作提供帮助。 优蓝国际的招股书显示,优蓝国际是中国领先的蓝领终身服务平台,旨在成为蓝领人才的首选终身服务平台。于截至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收入维持相对稳定,分别为人民币6.64亿元及人民币6.36亿元,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至人民币7.377亿元。公司的毛利由2019年的人民币270万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1.59亿元。2022年前6个月收入达到3.04亿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受到公司控制营运成本及开支的能力的影响。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销售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99.6%、90.5%、78.4%、80.0%及75.8%。 公司的销售成本主要包括人事费用,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人事费用分别占销售成本的约97.1%、95.8%、93.9%、96.3%及73.9%,人事费用的大部分为与公司的外包服务有关的蓝领人才人工成本。   公司募资计划用于扩展公司的职业教育业务规模及覆盖范围;升级公司的IT基础设施和系统;寻求可补充、扩大和协同公司目前业务的潜在战略投资和收购等。 附录下载地址:http://hrnext.cn/ZCuVB3 附录云雷的介绍: 王云雷先生,46岁,为本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制定本集团的企业及业务策略,作出重大业务及营运决策,并负责整体日常运营。凭藉逾20年的行业经验,王先生对中国的人力资源及教育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并通过管理本集团及发展业务获得丰富的管理经验。王先生于2014年7月创立本集团,自此一直担任本集团的首席执行官。 于创立本集团之前,王先生于2008年1月创立本集团前身温州云雷。在此之前,王先生自2004年3月至2008年1月任职于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直担任人力资源部高管,主要负责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 自1996年9月至2004年2月,王先生先后就职于安岳县合义乡初级中学、安岳县李家高级中学及安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直担任语文教师。 王先生亦受人尊敬,于其职业生涯中曾在多个公职及协会担任职务,其中包括自2019年2月起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担任中国劳动学会劳务经济与境内劳务派遣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五届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及上海四川商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 王先生于2004年7月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称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及于2016年9月获得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王先生亦于2009年5月修完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王先生于2003年6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招股说明书
    2022年12月14日
  • 招股说明书
    BOSS直聘向港交所递交双重主要上市申请-附录招股书下载   10月10日,BOSS直聘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双重主要上市申请。摩根士丹利、高盛担任联席保荐人。双重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BOSS直聘将成为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 据招股书信息,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平均月度活跃用户(MAU)为2590万人,用户平均每月在平台上产生30亿条求职招聘交流信息。同期,BOSS直聘实现营收22.5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为4.81亿元,取得经调整净利润3.63亿元,展现了稳定的营运效率和盈利能力。截至2022年6月30日,BOSS直聘累积服务认证求职者超过1亿人、认证企业890万家。 招股书下载地址: http://hrnext.cn/As0jY3 经报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BOSS直聘已于2022年6月29日恢复的新用户注册。自恢复用户注册之日起至2022年8月15日,平台录得超过1千万名新注册用户。2022年7月的月活跃用户及平均日活跃用户创下历史新高,7月的月活跃用户较6月增长16%。 截止10月10日收盘,BOSS直聘每股下跌5.33%,收盘价格15.72美元,市值68.37亿美元。 小知识:何谓双重主要上市? 双重主要上市,是指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两市场股票无法跨市场流通,股价表现相对独立,可能产生价差。双重主要上市后,假若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也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而二次上市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  
    招股说明书
    2022年10月11日
  • 招股说明书
    北森二次递表港交所:HCM解决方案订阅费占总营收68.2%(附录下载招股说明书) 云端人力资源管理(HCM)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森”)递表港交所主板,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该公司曾于2022年1月10日递表港交所主板,目前该申请已失效。所以北森二次递表,招股书显示,北京北森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作为一家HRTech公司,拥有一体化HR SaaS及人才管理平台——iTalentX,为客户提供云端HR软件、人才管理技术和平台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北森收入主要来自向客户收取的HCM解决方案订阅费。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和2022年3月31日止财年,北森营收分别为4.59亿元、5.56亿元和6.8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2.67亿元、9.40亿元与19.08亿元;不计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值之间的差额,经调整后的亏损额分别为2.52亿元、1.21亿元与1.64亿元。 也可以从中看到,云端HCM解决方案2020年、2021年、2022年增长率分别是:24.1%,34.5%,32.8%,可谓疫情三年,就中间稍微好转一点的2021年是最高。对于毛利率分别是:77.4%、80.6%、76.6%   招股书显示,截至IPO前,北森创始人王朝晖、纪伟国合计持股28.15%,是北森控股的实际控制人。经纬创投持股15.54%、红杉资本持股9.37%、元生资本持股8.27%、深创投持股7.99%、软银持股6%。 下载招股说明书请点击:http://hrnext.cn/0OPcK3 之前报道信息: https://www.hrtechchina.com/49150.html    
    招股说明书
    2022年07月13日
  •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