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box
    谷歌 Inbox 启示:众多通知邮件里,如何找到真正重要的那些? 摘要: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邮箱,但也越来越不愿意在电子邮箱里停留太多的时间。 每当提起中国与Internet的渊源之始,不少熟悉互联网的人会立刻想起这么一件事: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这件事固然有其独特意义,但我们的关注点在于:原来在互联网发展至今所形成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里,电子邮件早就先于它们存在了很多年,并且伴随着它们的成长一直到了今天。   自然,在此过程中,电子邮件的网络承载者——电子邮箱也在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不断改进着;从无论是邮箱与个人的关系、邮件收发方式、还是邮箱的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人们使用电子邮箱的方式再次发生了巨大改变。   最熟悉的陌生人 电子邮件在人们最初的设想中,是作为人与人之间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的工具;其在现实世界的原型就是传统信函。当人们把传统的两个人之间用来表达情感、沟通心灵、共享信息的书信电子化,从而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运行在网络之上的时候,其便利性、快捷性和安全性,都是传统书信无法比拟的。   所以,人们很快就接受了电子邮件,并通过电子邮件彼此写信,而且到后来由于技术发展,还可以分享图片、文档等,甚至到了后来,许多邮件服务商还提供了虚拟贺卡等功能。可以这样说,电子邮件大大方便和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沟通方式。   然而,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后来的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人们更加青睐在线沟通,更加乐于在社交网络上针对某些话题互相讨论;从而通过互联网模拟出一个更加灵活和更加便捷的社交场合。电子邮件的沟通功能被逐步取代,走向边缘化。   但是,正当电子邮件的社交功能几乎被完全取代的时候,我们却越来越离不开我们的电子邮箱。 原因是这样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当我们在互联网上享用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的时候,不得不在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提供商那里注册账号;而我们在注册账号的过程中,除了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还被要求提供一个电子邮箱地址。因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不仅需要通过邮箱验证我们的网络身份,还要为我们的账号密码丢失风险提供一个身份证明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还可以通过电子邮箱将相关的服务内容通知及时提供给我们。   这样一来,电子邮箱就承载了我们的网络身份识别和网络通知获取功能;尤其是随着我们对于互联网服务的参与增多,我们注册的账号就越多,而邮箱承载的身份识别和网络通知功能就越来越重要。   于是到现在,我们在许多网站注册的账号,直接要求以电子邮箱地址为用户名;我们打开邮箱,看到众多来自“非人”的网络通知邮件;我们一条条去查看并处理之后,却看不到任何一条来自朋友的问候祝福、生活感悟等——那些都在我们手机上的QQ、微信里。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电子邮箱,但也越来越不愿意在电子邮箱里停留太多的时间。电子邮箱除了证明“我就是我”以及成为我们在网络上的“通知中心”,基本上可以称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离开家的孩子 1995年,Hotmail的创始人Jack Smith开始试图为计算机建立一种可以通过Web访问的电子邮件服务;此后不久,Web网页版邮箱凭借其免费服务和便捷性开始迅速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逐步形成风靡世界的大潮。中国的一些互联网服务商也在不久之后加入其中,拥有了一系列的免费的Web电子邮箱服务系统。   于是,在传统互联网时代,Web网页版邮箱成为人们使用注册、使用和设置邮箱的主要方式。我们如果想要登录自己的邮箱,必须通过浏览器这个网页工具;在登陆之后,我们除了进行收发邮件之外,还可以在网页上对邮箱进行功能上的设置,比如修改密码、绑定账号、设置参数等等。   自然,随着技术发展,Web网页版邮箱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独特体验。比如说网页邮箱可以对邮箱界面进行美化,使用户选择更好看的“皮肤”;网页邮箱可以同时提供音乐播放功能,让用户在收发邮件的同时享受音乐。再比如,网页邮箱同时具备了网盘存储功能,可以允许用户把一些文件放在云端。而且,邮箱容量也在不断扩展,从一开始的25MB不断增长,到如今甚至已经不做限制达到“无限”了。   然而上面这一切,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冲击面前,并没有什么卵用。当智能手机的风潮开始普及,各大邮件服务提供商都随之而推出了相应的手机邮箱客户端。这样一来,我们通过极其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实现在手机上收发邮件;而且正如上文所言,当电子邮箱对我们的意义已经从沟通功能转化成为通知中心的时候,我们对于邮箱功能的依赖已经收窄到仅仅通过它来收取邮件了。所以,从功能上来说,手机邮箱客户端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对于电子邮箱的所有期待了。   那么,手机邮箱客户端会彻底取代Web网页版电子邮箱吗?不会。因为电子邮箱毕竟有很多收发邮件功能之外的设置,而这些设置只能通过Web网页版邮箱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Web网页版邮箱的功能更加全面,而手机邮箱客户端虽然更便捷,也越来越为人所接受,但是它只能承载最主要的邮件收发功能。   我们可以做一个不尽恰当的比喻:Web网页版电子邮箱就像是一个家,邮件收发功能就像是暂时离家的孩子;它虽然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上驰骋,而且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是这个孩子不能从根本上脱离这个家。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后者正是前者在手机上的自由延伸罢了。   所以,至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箱的形态会以Web网页版邮箱和手机邮箱客户端两种主要方式并存。   Inbox的启示 其实目前的电子邮箱形态除了Web网页版和手机邮箱客户端两种,还有一种存在方式:Wap网页版。但是这种通过Wap网页登录邮箱的方式很有可能被最终取代;因为,作为理念上的先行者,Google在最新推出的Inbox by Gmail(下文简称Inbox)已经不存在Wap网页版了。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在手机上,邮箱客户端和Wap网页版邮箱本来就是高度同质化的东西;而且与Wap网页版相比,邮箱客户端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节省流量。所以,Inbox放弃Wap网页版就显得比较明智了。   但Google通过Inbox想要表达的东西不限于此;它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  简约化。Inbox功能上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简约,除了收发邮件和通知提醒,没有任何多余的功能;在交互界面上,采用了Android 5.0的Material Design界面,卡片式、扁平风,一切归于简单。   2、  跨平台的一致体验。Google为inbox同时推出了邮箱客户端版本和Web网页版本。但是在这两种不同的版本上,Inbox为用户提供了几乎完全一致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甚至连按钮的位置也完全一致。当用户在电脑上使用Inbox 的时候,整个界面可以随着浏览器窗口的大小而自适应地改变大小,这也就意味着,Web网页版可以在不同屏幕尺寸的设备上使用,而且操作体验完全一致。   3、  智能化。Inbox在Google强大的技术支撑下,可以智能识别不同类型的邮件并进行归类,并且可以直接筛选并显示对用户最重要的邮件内容。不仅如此,inbox还设置了事件提醒功能,从而变身一个智能通知管家。这一点国内已经有服务商在试图跟进,但在技术和使用体验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其实Google之所以在Gmail已经大受欢迎的基础之上推出轻量型的Inbox,正是基于其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下电子邮件的功能属性和发展趋势的深刻认识。微软的Outlook邮箱客户端里,也有类似的“Focused(聚焦邮件)”功能,也是希望用户能够在众多的通知邮件里迅速找到真正重要的那些。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仍旧是信息过剩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从众多繁杂的内容中挑出那些最重要的东西。Inbox所代表的电子邮箱正在帮我们这么做,但还不够,我们必须靠自己。   本文系作者 科技新知(hard1024) 来自:钛媒体  链接:http://www.tmtpost.com/1366346.html
    inbox
    2015年08月03日
  • inbox
    Inbox将支持Gmail企业邮箱,Google要彻底用Inbox替代Gmail了 可以说,Google去年10月份推出的Inbox天生是为工作服务的。在Gmail的基础上整合了通知提醒和待办事项,Inbox不仅能帮助用户提炼出每一封邮件的“最重要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Inbox现在只支持Gmail,尚不能支持搭建在Google应用服务上的企业帐户。简单来说,我的工作邮箱并不能使用Inbox。这导致,即使对它赞誉有加,它在我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依然不高。 不过,这种情况在不久后或将发生变化。近日,Google官方微博宣布将允许Google应用服务企业账户使用Inbox,但需要企业账户管理员向Inbox官方(inboxforwork@google.com)提出申请。下个月起,Google将正式对外发出邀请。 目前来看,Inbox的工作版本和消费者使用版几乎没有区别。不过,Gmail产品总监Alex Gawley承认,用户处理工作邮件和个人邮件是有差异的。 例如,工作邮件中几乎没有“推广”(Purchase)和“社交”(Social)两种标签,即人们基本不会使用工作邮箱来收取优惠信息邮件和注册社交网络账号。此外,一些Google工作账号使用者倾向于创建自己的一套邮件过滤机制。Gawley表示,Google正在思考如何建立一个解决方案,来实现在工作环境下更好的对邮件进行自动分类和过滤。 当然,Inbox的“稍后提醒”(Snooze)和“待办事项”(Reminder)在工作环境并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就能很好使用。 作为一家工作邮箱(目前是)搭建在Gmail上的公司,看来我需要让老板考虑申请一下Inbox使用权限了。 来源:pingwest    作者:惊涛
    inbox
    2015年02月26日
  • inbox
    Inbox邮件应用支持Android Wear 大家是否有在使用Google前段时间推出的Inbox邮件客户端。如果暂时还没有使用的话,Google如今又给了你一个使用的理由。   Google在今天对该应用程序作出了更新,此次更新加入了Android Wear的支持,用户从现在起将可以在手腕上查收邮件、发送邮件以及标记提醒事项等任务。   当然,此次对Android Wear的支持仅限于Android端的Inbox。
    inbox
    2014年12月18日
  • inbox
    Dropbox 及 MIT 校友欲联手打造下一代邮件平台 inbox HR们在日常工作中离不开邮件,Inbox 在它的官方博客中写到:邮件尽管是线上生活的中心,但同 email 相关的开发工作正变得越来越艰难。陈旧的协议和格式,很难让人添加哪怕一些最简单的功能。 而 Inbox 想要做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它想要打造一个邮件平台,给同邮件相关的应用或者服务提供背后的技术支持,让后者按其所需、更简单高效的搭建自己的服务。功能上有点类似 Google 的 Gmail API ,但 Inbox 会支持 Yahoo、Microsoft Exchange 和其他更多的的邮件系统。 Google 在今年的 I/O 大会发布了新的 "Gmail API" 体系,给想要打造邮件应用的开发者一套新的工具,去更方便的获取信息、标签等同 Gmail 邮箱相关的信息,而不用获得所有的权限。 这背后的意义在于,Google 尝试着想要去减少对类似 IMAP 等陈旧协议的依赖。而 Inbox 想要所的事情,同 Google 类似,也是想提供一套“陈旧协议和格式”的升级版,让只需要邮箱某一项功能的开发者和完整的邮箱客户端开发者都可以使用。 从长远来看,inbox 也并非只是给开发者提供更加简单易用的工具,而是希望通过提供一些基础设置的开源 Package,来打造一个新的邮件标准。 【文章来源:36氪】
    inbox
    2014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