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
    微博全站推广微招聘 “上微博 找工作”大热 从11月24日开始,微博将在全站推出“上微博 找工作”活动,将“微招聘”品牌传递给所有微博全站用户及广大网友。     在为期两周的全站推广中,微招聘将利用微博开机报头、下拉菜单、专题、线上活动、抽奖等多种组合形式,让微博网友积极参与到企业评选、品牌PK、深情表白等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的活动中,点燃微博网友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参与度,掀起微博全民参与的高潮。     给企业打标签 你就是评判者 此次两周的微博全站推广活动,微招聘计划投入超过1亿资源,以分行业、分身份地对企业评价为核心,引导微博用户积极参与。微招聘将利用数据挖掘、精准匹配的技术,分析微博用户身份,给每个用户一个个性化的登录、参与界面,请用户评价与他所在行业相关的企业,并给企业打上标签。微博用户的每次参与,都可以有得到奖品的机会。     同时,结合微招聘的优势,在两周全站推广活动中,微招聘也会推出数十个招聘专题,并邀请知名企业HR在线访谈,请微博网友吐槽企业员工福利等多种形式的线上活动,让微博用户在娱乐化参与给企业打标签的同时,也能为自己的职场生涯添砖加瓦。     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热点话题更是天天更新,从“上微博 找工作”到“三句方言求职信”,再到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待我毕业加入你们可好?”,微招聘试图用轻松、更广泛的话题,点燃微博网友的参与热情。     另外,针对微博中的大学生人群,这次活动将设置“最美校园”、“我最想去的大学”评选,让学生也能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活动中。       雇主传播品牌的大舞台 在所有微博用户狂欢的同时,超过两万家企业也会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利用微博和微招聘的展示平台,传播企业的品牌和美誉度,通过给微博用户的展示和引导,让微博用户对企业有了基本认知,同时通过一些热门活动、招聘专题、展示企业员工福利等,吸引人才关注自己,实现既传播品牌,又吸引人才的双重效果。     另外,针对同一领域的竞争品牌,活动设立了品牌PK擂台,各企业之间也将成对接受微博用户以及媒体的评选。用户和媒体将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给品牌留言,给品牌打标签。企业收集完整微博用户的留言并进行分析后,可以为下一步品牌的打造和产品的升级做好工作。       各媒体公信评选的荣誉殿堂 微博用户尽情参与,吐槽、表扬、批判,而企业尽情展示自己,“拉拢”微博用户。但是,真正专业、全面、冷静的思考在这里——媒体评选。媒体凭借多年的浸染,和对产业的深入了解,给企业打上评价的标签。     本次活动,将有超过100家媒体参与,这些媒体除了会持续关注此次活动,对活动进行宣传与推广外,还将参与企业评选。他们面对众多企业,将投出他们对企业多年认知的庄严一票。     同时,100家媒体作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也将利用自身的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持续关注活动。     此次活动也将引起微博名人、草根大号的持续关注,他们会以各种形式对活动关注、转发或评论,并结合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     微招聘CEO曾祎安说,这次微招聘拿出上亿元资源在微博全站推广,利用“上微博 找工作”活动,一举两得,既让微博网友和企业互相认知了对方,还让微招聘这个品牌得以成倍放大。    
    新浪
    2014年11月24日
  • 新浪
    被"心情"左右的企业软件市场 企业软件市场里,“心情”值多少钱? 企业软件的市场一共有多大我不知道,但企业软件的总市场里面很可能有一半是因为心情或者说偏好。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市场总值是1000亿,那么其中的500亿主要由部分关键人物的心情与偏好所支撑。这样一来就带来两个直接后果,一个是厂商自身的分化,各个地方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供应商,一个是定制化的大行其道。这进一步导致了一个后果:企业软件的开发变成了一个力气活,利润其实没想的高。这本来也没什么,但现在这种模式自身已经处于危墙之下,处于一种历史关口,所以就有必要做一点反省。       软件工程,定制化与心情的价值 如果不回到软件开发的原点来看看,批评定制化似乎是很幼稚的,因为各个企业都有各个企业的不同,定制化不正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结果么?这类想法本身没错,但关键是许多纯主观心情或偏好往往伪装成了需求,扩大了定制化的尺度。为把这事说清楚需要牵涉一点点软件工程,但应该不难理解。     在经典瀑布模型中为了把软件开发出来,一般来讲会牵涉到一个叫需求开发的环节,具体定义可以抛在一般,简单来讲就是弄清楚软件要到底做成什么样。这样一来开发出来的需求与最终的软件将形成一种映射,两者一体两面。而显然的在开发的早期,需求会面临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纯粹主观的,偶然的。比如客户表达能力,客户的偏好等。     第二个方面却是相对客观的,必然的。一方面客户对自己期待的产品也要有一个逐步深化理解的过程,另一方面客户所面对的环境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自然也就会传导到软件产品中来。     从实效的角度看,第一种来源骨子里浪费的成分很重。第二种来源则体现为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定制化只基于后者,那更适合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比如:合适的插件结构),但对于第一种最好的方法是不做,因为不做骨子里没损失,但在过去的开发形态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客户看到了程序后提意见:表格要多一个列来记录XX,查询方法要使AA和BB可以自由组合等等。虽然最终结果可能是这个列实在没用,又被删掉了,而新增的查询方法也基本没人用。但其实你不太能拒绝,尤其再混合进一些职场政治的因素后,比如这是李总说的,但天知道李总为什么这么说,也许他只是想刷下存在感。但这类客户偏好天生就会被伪装成需求,客户A可能希望用Outlook风格的UI,而客户B则可能喜欢用Word风格的UI。这类偏好的特征是对软件的根本价值影响不大,但确实影响体验。这看起来是需求,但决定这类事情最终处理方法的是商业因素和政治因素(如:大客户不能得罪)。     这类事情普遍存在,于是就导致了大量的定制化。     解决这类问题远比预想的麻烦,过去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和商业问题,它植根在生产关系的里面,比如:甲方乙方,职场层级(非现场人员有更大决定权)等。所以这事情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厂商则尝试用技术手段加大自己的灵活性,降低应对这种差异的成本。       客户真的想为定制化买单么? 这就到达一个本质问题:客户真想为这种定制化买单么?     微观上讲甲方总是更强势一些,所以它是看不到为偏好所支出的成本的,但宏观来看,所有这类定制化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甲方的头上。当甲方削减自己的预算,减少改进时,乙方的日子也就开始难过,这就成为一种双输的结局:甲方的改进停滞,乙方生意减少。     假如说突然间世界变了,甲方可以免费使用所有标准化的功能,只为定制付费,故事又会怎样?假如所谓的定制需要价格只要原来整体的十分之一,它又会如何选择?     SaaS模式确实提供这样一种机会。借助摩尔定律(也有人说杰夫贝佐斯定律更适合)硬件成本可以被持续大幅拉低,这应该是各大巨头提供上T云盘的底气。而假如用户量达到一定程度,标准化部分的的成本就可以逼近为零,作为结果标准化功能的价钱就可以拉的极低,甚至免费。     记得上面的结论么?某一类企业软件骨子里是重复的,只是因为各种偏好而表现的不一样。一旦共通部分的成本大幅拉低,并对那些真正必须定制的部分收费,那就意味着基于SaaS的各类企业软件的价格就可以大幅降低,也就是说对企业而言,解决同样的问题,成本可能只要原来的十分之一。如果这真的可以实现,那务实的企业是很难拒绝这种诱惑的。它将面临这样一种选择:要么维持原来的模式,很多东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定制;要么使用价格极为便宜的标准SaaS功能,只对必须定制部分付出额外成本。       企业这时会如何选择?   一个狼来了的季节 一种生产关系的崩解往往是由于另一种生产关系爆发出了远超于己的生产力,工业革命时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经济形式就是这么败在蒸汽机手下的。但就和一种形式的死去总是会伴随着一大拨人的巨大痛苦一样,新模式的崛起也必然会伴随着大量雷同的企业软件供应商的死去。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可抗力的。对传统企业软件厂商而言,这确实是一个狼来了的季节。     考虑互联网的时候总是有两个视角,一个是以本行业为根基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一个是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传统行业。后一个视角是颠覆性性,应该会代表未来,这就和大航海时代,你要从大航海后的视角看待世界一样。从这个角度看传统企业软件厂商的成绩其实是包袱,它使这类厂商更容易从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试图逐步改良,但这不利于颠覆自己,所以如果这个领域里真的爆发什么革命,那它更可能来自于行业之外。   [文/李智勇  来源:新浪 创事记]
    新浪
    2014年0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