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人说
    王石: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向哪里汇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 今天,投投和你聊一个公司管理的话题。在没有创业之前,自己碰到这个话题就会选择避而远之,因为觉得谈公司的管理都是老板的事情;而创业以后,我已经深深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还有压力,于是我努力去当好一个老大,从确定发展方向到个人突破再到优化团队内部的协作。在这过程中,自己也零零散散地总结了一些心得,但很不成系统,直到几天前一位同事做了一篇王石先生的文章,总结了王石先生在万科发展过程中自己的一些真实感受,以及期间他所提炼出来公司管理的经验方法,自己读完很受启发。 这一期,投投就与你分享这篇好文。补充一句,文中有不少的金句,我在阅读的时候,认为这句话对自己的触动非常大——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向哪里汇聚。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触动到你,同时也期待你在文末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强弱关系 我曾经问过自己,给万科带来了什么?首先,选择了一个行业;其次,建立了一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后,还培养了一个团队。这是我的作用。 1988年,万科股份改造的时候,4100万资产做股份,40%归个人,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个人拥有的股份,一直到今天我在万科还只拥有极少的股份。 虽然后来经历了一些问题,但我到现在终身无悔,如果到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放弃。所以从1995年开始评选大陆富豪100名,排第一的不时更换名字,但我从来不在100名的名单里。 为什么这么做?首先我觉得这是自信心的表示,我选择了做一名职业经理人,不需要通过控制股权也能管理好它;其次在中国社会尤其在80年代,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从传统文化来讲,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穷,但是不能接受突然间你很有钱了。 在名和利上,我的本事不大,只能选一头,我就选择了名。 另外一方面,我作为唯一的创始人都不要股份了,所以大家都没有要。这也为万科的现代企业制度铺平了道路。因为企业最难处理的永远是内部的人际关系,这其中可以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 第一批的元老一定是强关系,早到公司三个月的就是老人。很快你就发现元老令你很难受,他们忠心耿耿,但是他们排斥新来的人。强关系形成以后你需要面临平衡新老员工的问题。 我1983年到深圳,从1984年开始,每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平衡新人老人的关系。这么多年过去了,万科形成了一种文化,叫做弱关系文化。 弱关系怎么维系呢,就是契约。契约有几个要求,自愿、公平、执行。按我现在的年纪,外甥、子女辈的,算下来有很多亲戚,但在万科一个没有。我当过兵,万科也没有我的部队战友,没有儿时玩伴、机关干部。所以公司员工才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实际上万科有很多清华的、北大的,你不用和董事长认识,你只要能干就行。 但所有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创业公司刚开始什么资源都没有,需要强关系,大家一起往前走;但当渐渐有名气和资源的时候,就要开始慢慢转换为弱关系。 我管理的三原则 当然,这些想法最后还是要落实在具体的做法和制度上。作为管理者来讲,我觉得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决策。就是一件事做不做,这是王石来决定的,否则我作为董事长或总经理就失职了。 第二个原则:要做谁去做,就是用人的问题。 第三个原则:他一旦做错了,我要承担责任。这是我管理者的原则。很简单,你重用他,他做错了,那么他已经诚惶诚恐了。这时候你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这个人说,你辜负了我的信任,你把事情做砸了,但这不是我的态度。我的态度是你做错了,不是你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是我让这个人做了不适合他做的事情。 真正聪明的经理,知道下属犯错了,相反会不吭气、装傻,允许他犯点错误,当他知道错了之后,他会更努力地做,珍惜你对他的信任。尤其是公司壮大了,授权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授权就不要横加干涉,但不横加干涉并不意味着连监督机制都没有。 授权者要把握好到底什么样的错误可以犯;哪些错误是致命的,这样的错误犯一次公司就会垮掉。比如在原则问题上、道德问题上,如果还用这种毫无约束的信任,那就是放任了。 很可能听到这,你会想这不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之前,在一次总裁班的讲座上,有听众问我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看法。我当即回答:毫无疑问,用这种方式管理企业是走不下去的。 有人听到后问:你不是一直倡导假定善意么?那这和上面是不是自相矛盾? 这几年我确实一直在强调假定善意,并且这种假定得到的结果都是正面的。而用在企业管理上,就要加之以辅助物,在道德层面假定善意,但在制度层面假定恶意。而这个制度上假定恶意是指在未出现问题时明确监管,出了问题后按照这个制度去解决。 你无法保证你的部下全部是天使,或者,他们曾经是天使就能永远是天使吗? 从制度上假定恶就是当恶还没产生或欲望还没产生的时候,就将其抑制住。你无法要求你的部下全是天使,他会有魔鬼的一面。而我们制度的约束,就是减少他魔鬼这一面的释放。 在万科,一位总经理在公司只要连任超过三年,一定会有一段临时审计,因为我们一般是三年调换。让你到公司总部学习20天,这20天派一个临时总经理进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制度为参照,如果没有这个制度为依据,大家都含情脉脉:我相信你、信任你,你就不能辜负我的信任……这就不是一个企业了。 当然,你用人就是因为信任他的能力才用他,而且我们还允许他有技术性的失误,因为我们自己也犯过错,也是在试错中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万科制度的两大特色 万科在制度建设有两大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规范化」。万科的内部网站上有一个制度规范库,其制度主要是工作指引型的,告诉职员遇见各种状况应该如何操作,而无须层层请示。 万科规范的制度体系使得万科内部很少出现烦琐的请示汇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内部交易成本。同时职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而无须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与上级的沟通上。万科之所以取得骄人的业绩,有注重品牌建设的因素,也有制度建设规范化的因素。 第二个特色是流程优先。在制定每一项新制度之前,首先就考虑流程的规范。在流程中充分考虑总部与地区公司、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对接;考虑最直接、有效的渠道,打破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刚性束缚。万科的制度建设强调简洁、规范,是中国较早采用ISO9000管理体系的企业。 每一项制度首页就是流程图,非常明晰。各业务指导程序就是工作指引和工作表格,易于执行。「流程管理」是万科内部管理的一大特色,从合同审批到项目决策,均可按照流程执行。员工有流程作为指导,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不会无所适从。 我们的具体操作模式为:设定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网络;工作实施过程中以流程为指导,不受层级和职能的限制,流程规定需要由哪个部门或公司负责就由其完成。 在万科的内部管理中,没有「职能型」和「矩阵型」之争,只有流程。强调做流程型企业,强调各职能部门、各层级和各专业线服务于流程。 用人的心态 1999年,我辞职后在一定程度上投入自己的「业余爱好」,除了众所周知的重拾少年梦的激情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以此为契机,与管理层疏离。 没错,我是有意和万科的管理层疏离,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在创立万科的过程中,基本上事无巨细都是亲力亲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但是一个人,无论你有着怎样神通广大的能力和用之不竭的精力,总有一天你要离开,这是谁都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 万科的成功,不是说王石在的时候就红红火火,王石不在的时候就走下坡路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这个企业是不成熟的。 比如说郁亮,他不懂房地产行业,因为万科原来是多元化的,主要是搞投资的,更多需要财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他不懂房地产,那给他配一个懂的副手不就行了?当然,我们传统说法是「又红又专」,所谓「红」我觉得不仅仅是指品格,品格只是情商里其中一部分,还有包容、涵养等。 总体来说,企业的传承是靠文化不是靠血缘,第一代老板的机遇来自于五湖四海,时值第二代,已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平台。中国企业能不能壮大,中国的民营企业能不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水平。 中国人充满了企业家的冒险、创新意识,因此,不需要担心缺少企业家,中国要担心的是缺乏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职业经理人。 我不希望是我做不下去了,眼睛看不到了,我才离开;我早点放手,对我对万科都有好处。但是我辞职的时候才48岁,还年富力强,如果在公司待着,肯定是没事找事。 所有的工作都由总经理承担了,一个董事长,如果还要插手原来作为总经理时候的事情,那不是越俎代庖、「垂帘听政」么?所以我就常常离开公司,每次离开就是一两个月。当然,现在讲起来轻松,但在最初,我实际上是不大适应的。 因为我还是董事长,所以第二天还得照常上班,可一到办公室就感觉不对劲了,觉得冷冷清清,我看了日历又看了记事本,不是节假日也没什么特殊的事情,便问秘书,人都跑哪里去了。秘书说,大家在开总经理办公会。 我第一个反应就是,怎么没有叫我?随即意识到,我已经不是总经理了。他们开会的这段时间我便在办公室踱来踱去、抓耳挠腮,竟不知该做什么好。心里特别想冲过去看看,告诉他们,你们开你们的,我就坐在旁边听听,什么也不说。 但转念一想,新的总经理第一次召开办公会议,如果前任总经理、现在的董事长,往那儿一坐,人家还怎么开会呢? 于是我只好在心里念叨,不能过去不能过去。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一天还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第二天就让你拄着个拐棍去公园里散步,拿些老照片追忆似水年华,顺便思考思考人生——这看起来很惬意,但对于一个还年富力强的人来说,突然闲下来,好比将驰骋的野兽关进了笼子。 当天的样子我现在想想还忍俊不禁。第一天就在不适应中过去了;到了第二天,还是很难受;第三天,仍然很难受;第四天的时候,总经理过来汇报那天的会议,说有七个要点。 我就非常耐心也饶有兴趣地听着,第一、第二、第三……说到第三点时我说不用说了,我知道接下来第四、五、六、七点都是什么,然后反过来讲给他听。他又惊讶又困惑,问我是否去偷听了。 实际上,他们都是我培养的部下,他们开会讨论什么,我当然心中有数。接着我又告诉他,第五点的思路是错的,第六点也不对,应该怎样怎样。总经理听完我这么说,眼睛里满是钦佩:老总没参加会议,只听我汇报了前三点就知道接下来的都是什么,并且还能指出哪里不对。 当然,这情形让我情绪高昂起来了,不错,成就感找回来了,不参加会议都知道讲的是什么、哪里有问题。于是到了第二个星期汇报的时候,照样到了第三点,我就坐不住了,自己说了接下来几点,以及相应存在的问题。等到第三次,总经理再汇报时,我觉得他的眼睛不再放光,状态也不对了。 看样子是感觉「反正我们想什么、讨论什么、做什么决定董事长都能猜到,与其来做汇报,还不如直接听从指示」。我一看那状态,便知道有问题了,而且这个问题还出在我的身上——一不小心做了「垂帘听政」的事。 他汇报时已经没有最初的那种情绪、那种冲劲了。我当下决定不说话,听着他讲完,实际上讲到第三点时,我的「惯性」又来了,特别想打断他,但还是强忍住咬着舌头不说话,他似乎也掌握了我的「规律」,所以在汇报到第三点的时候等着我说话,我没说,他只好继续讲第四点、第五点,直到他说完,我忍了半天,说,我没意见。 之后我一直在反思,我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第一,是不是真的准备交权?扪心自问,没人逼我,确实是真心要交;第二,既然是主动自愿地交权,为什么还不放心?因为觉得他们要犯错误。 于是我开始说服自己,从到深圳创业至今,我有没有犯过错误呢?一直在犯。那么为什么不能允许他们犯错误?这个心态非常重要,既然我也是犯错误过来的,他们犯错误我就要宽容一些。 如果还不等他们思考,我就直接指出问题,他们就不会再去花心思、动脑筋;如果我在最初就对问题给予纠正,他们就不会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也不可能有进步。只有让他们亲自去经历,才能稳稳当当地进步。 所以我让自己牢牢把握一点:他们犯的错误只要不是根本性、颠覆性的,我就装傻,装作不知道。否则,我退与不退就没有什么区别,而新的接班人也不会得到成长。 其实,这些管理方式也是通过每一天的工作慢慢产生的,尤其是放权的部分,可以看到我经历了非常大的心里挣扎。 最后,我再说一个故事。 万科员工手册上有句话——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地,就向哪里汇聚。万科汇集了一批人才,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人才是理性的;第二,在万科的发展当中,人才也不断流走。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企业在用人中应有的心态。 本文参考了多个信息来源:xn--qbyy7g,xn--vhqqb87by1w16fhzg1po
    投资人说
    2017年01月12日
  • 投资人说
    美丽说创始人徐易容:我的几次创业历程和一些经验教训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 有很多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经历好几段灰败无光的岁月,风投大师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这本书里写道: “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相信也有不少的创业者或许都不知道,当自己跌入到低谷期的时候如何快速爬出来? 关于这个问题,投投想和你分享徐易容先生的一篇文章。可能你对于徐易容先生的印象仅停留在他是美丽说创始人,其实早在创办美丽说之前,徐易容先生还经历过一个相当知名的创业项目——做RSS阅读器的抓虾。从抓虾的售出到美丽说的建立,这中间经历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徐易容先生处于一个相对低谷的状态,但这也让他对于创业有了新的认识。希望他的一些亲身经历,能给你带来启发。 1、保持「屌丝」心态 2005年10月份我就开始了第一次创业,美丽说其实是我第二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web2.0,你不一定知道这个概念,这是大概在2005年的下半年和2006年的上半年这段时间,中国互联网相当火爆。 我做那个网站是个性化的阅读器,有点像张一鸣的今日头条,那时候没有手机,基本上都是在PC上面,我们做个性化阅读器,是国内第一个使用java技术的网站,你不用刷屏就可以用,网站体验做得挺好。起了一个名字不太好,叫做抓虾,后来就抓瞎了。 这个项目我们先后做了有三年,2005年11月份做到2008年的年底,美丽说是2009年11月创立的。回顾美丽说的创业经历,自己有很多的感悟,但本次我主要想跟你分享两点心得: 第一点心得:保持「屌丝」心态。 我先分享一下「屌丝」心态。我背景相当好,因此我第一次创业做抓虾网,跟美丽说的心态不一样。做抓虾那个时候心态不够「屌丝」,我自己是北大计算机系毕业,高中是国家奥数集训队的,保送北大,后来在斯坦福读了计算机硕士,在IBM待了五年做数据库数据挖掘的研究。我在那里做得蛮好,写论文,跟他们一起发专利,一个专利750美金,我还蛮高兴。 整体来讲,我是一个白富美,虽然不美。2005年8月,我在IBM中国软件研发中心,待得有点不耐烦,就离开了IBM自己出来创业。当时是8月8号,不知道你记不记得这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百度上市的日子。然后我发现说,我们北京大学一个图书馆系毕业的人可以做搜索引擎,计算机系的都干嘛去了? 我的搭档是百度最早期十几个工程师之一,他那时在百度刚好待了5年,也不耐烦。他跟我们家领导是同事,我们老混在一起吃饭很熟。当初就觉得,那就一起出来干件牛逼的事,百度股价都150美金了,我们应该更牛,所以我们跑出来了。 一开始确实挺兴奋,发现自己当家作主,那个时候是没有咖啡馆也没有车库,创业公司都在五道口华清嘉园附近,那时候我们在那租了一个两居室,大概3800一个月,05年的11月份,我们俩待在里边,一开始超爽,摆几张桌子在客厅,几张行军床。 当时选了一个大四学美术的妹妹做设计,一小时20元后来涨到40。还有IBM的同事,白天在IBM上班,晚上在我们这儿写代码,一开始前几个礼拜都不回家,后来开始说每个星期天下午回家洗澡,后来又变成了单双周。所以那个热情是很高涨的。 当初在那一片地方创业热很夸张,那个热情跟现在也不相上下。那个时候一群人在里边,我记得我们自己在华清嘉园13号,王兴早期还在做校内,他也在华清嘉园,包括张一鸣、陈华、王慧文,华清嘉园非常火。 想起来是挺兴奋,面对自己当家作主,每天劲头超级强烈,自己创业跟IBM氛围不一样,我们打造的团队文化是比较轻松的。 有一天锁芯坏了,你要换锁芯,当时觉得花自己的钱好心疼,打一圈电话,下面有一个哥们说他可以换,别人40块钱他只需要8块钱。不过他有一个要求,他前天晚上打了一通宵的麻将,能不能在你这儿睡一会,行,换锁芯,完了在行军床那睡着。过一会一个人来面试,穿过客厅,我们跟他说,创业是很辛苦的,面试者说知道,客厅就睡了一个。 2、第二次创业的心态 我在06年下半年到07年就不High了,慢慢你发现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心态上觉得这个事情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天天向上,所以每天在想着说,为什么这个事情还没有成功,这个压力就来了,整个人都是很拧巴的。后来开始裁员,当时40个工程师,裁到8个。 有一天我们宣布说,咱们明天开始放假三天,第二天开始我们约在五道口,现在叫做桥咖啡,旁边有个卡瓦小镇,我们把同事一个一个叫来说。没办法,这事情我们觉得方向不太对,我们以后再合作,把大家一个一个都送走。 最后,连两个创始人在内留了8个,干了一年,这个事情到最后发现还是不能挽救公司,抓虾还是抓瞎了。我进到没有经历过的状态,你发现好好学习不能够天天向上了,最后公司还是挂掉了。公司的人都走了,八个人都散伙了,办公室付了房租还在那里,基本上就我一个人。 其实我当时也考虑过回到大公司去上班,但后来自己又觉得继续做互联网会比较好,所以在2009年看了很多垂直的行业,教育、医疗、旅游都看过,后来选在女性时尚方向。 第二次做美丽说,整个我们团队,尤其是我自己都非常放松,很多东西我们胆子非常大,不怕失去,本来就没有失去。没有什么东西是必成,享受这个过程最重要,你做的是你喜欢的事情,专注在事情本身,不要把太多关注放在结果,专注结果太多,最终人会「变形」的,你会每天问自己为什么还没成功。 3、做时间的朋友 第二点心得:做时间的朋友。 你做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的时间跟你是不是朋友?我们在09年的时候就能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子肯定会变得越来越漂亮,穿得越来越好看。时间对她来讲是有利的,你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钱会越来越多,中国经济在发展,消费在升级,非常简单但它就是对的,叫大智若愚。 举个朋友的例子,1997年开始做下载工具,我个人观点认为,对于下载工具而言,时间就不一定是它的朋友。随着时间推移,网速越来越快,我还需要下载嘛,我可能就不要下载,视频都在线看。我自己的感觉,如果时间不是朋友,方向性的东西要变,这很麻烦。最好顺势,定好这件事情,你知道时间是你的朋友就不要动。 前两年有一个朋友来找我,来的时候很高兴,有一个很好的点子,大概的想法在手机做一个闹钟。我问他,这样一个很好的闹钟,两年以后是什么?他回答不出来,这不是说回答不出来就一定有什么问题的。 第一次做抓虾选方向,当时我们只用了一天决定方向,接下来两三年里面我们就非常痛苦。做美丽说时,我感到方向这个事是很重要的。我花了一年的时间找下一个方向,一个是一天,一个是一年,找到大方向是需要用很长的时间、运气和机缘,这个事情要非常谨慎。 2009年,因为我自己在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那时候反正也金融危机了,就经常滑雪。滑雪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接下来干吗?我当时就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滑雪最重要是什么?是要从山上往山下滑。如果你是一个新手,雪道足够长,你从上面下来也不错,你可以学,但是即便你是奥运冠军,倒着滑你也会被累倒的,所以顺势而为非常重要。 雷军讲,善于打仗的人,基本上是在千仞的高山上,把一块石头推下来。方向非常重要,重要的方向大智若愚,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展现出来,不要看不起它。我觉得大智若愚比小智慧要好很多,把大的方向先出来。 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那么多激进的变化,如果我们从宇宙飞船上面从太空往下看,这一颗星球在过去几十亿年间没有变化,我们想在短暂几年当中想实现什么飞跃是非常难的。人类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是有一个典型的正态分布曲线。 有一本书叫《跨越鸿沟》,里面说正态分布的曲线,不管你多牛的新事物、新网站、新APP,人类对你的接受程度是正态分布图,有25%的人是非常喜欢你,这些人是你的早期接受者。接下来有一个20%的早期用户,然后中间是有一个40%的用户,这些是跟随者大众,最后有15%是死活都不用你的人。 就拨号电话而言,最后一批换成数字按键的人是什么原因?不是因为被数字按键洗脑了,而是买不到拨号电话。因此人类动作是很保守,大部分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所以不是创新的东西就是好的。 早期的时候,你的心情是很忐忑,你做了一个东西出来,找测试用户,来十个走了九个是正常的,大家想安慰自己早期创业团员,让他们心定,你看这是一条正态分布曲线。随机采样100个人,2.5个人是我们的早期用户,走掉97.5个人都没关系,早期我是这样安慰我的团队,也不是瞎说,就看自己理解。这是它有趣的地方。 当你选择好一个大的方向,就要坚持做下去,过程中需要更换你的武器,一会是锤子一会是螺丝刀,但是你解决问题是定在那不动,因为时间是你的朋友。 4、趁好的时间赶紧发展 我从2005年出来创业,市场就一直是有泡沫的,在2008、2009年的时候市场稍微消停了一下,大概从2011年上半年开始整个又开始升温,大方面没有变化。我个人建议创业者趁好的时间赶紧发展多拿钱,不要保守。 当你融完天使A轮甚至B轮以后,甚至还有C轮,当你拿到钱的时候,把你的钱都花掉,不要留,因为那个钱是不可以养老的,那个钱不能支撑伟大的公司做到更成功,所以早点花掉。 当时抓虾大概融了80万美金,80万美金到手的时候就会觉得好大一笔钱,要做很多事情,我会活很久,如果你这样思考就会导致你在动作上有点保守,创业者不能保守,赶紧花掉钱,找到业务发展方向,花进去,早死早超生这是第一。 另外,当你融了一大笔钱,你也会动作变形,花得太快,两边要平衡,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大家把眼睛放在找规律这件事情上,趁着资本市场比较好,甚至有一点泡沫赶紧去发展,把那个事情规律趟出来那是最重要的。 对于公司之间的竞争,讲概念是很容易的,大家都能懂,复制你的产品,抓一个网页,复制你的APP其实也不难做。区别在于团队,CEO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团队攒在一起,如果这个竞争是一条河,上面一独木桥,大家都是单枪匹马在PK,你上一个人他上一个人,大家三局两胜这种打法分不出来。好的打法是更多优秀团队PK更少优秀团队,这是长期执行力。 竞争的手法在不同阶段也会不太一样。到了某个阶段,你会用资本优势,用你规模资本优势清场,比如腾讯视频,它有钱买大量IP,你跟在后面就不那么好玩了。打德州扑克的人会发现,刚开始大家打得比较谨慎,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会有一个人赢几把,他的筹码从平均的一千变成四五千,你就会发现他的打法就要变,把别人洗掉。
    投资人说
    2016年11月22日
  • 投资人说
    张一鸣:面对人才挑战,一名优秀的CEO也应是优秀的HR 编者按: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投资人说”(ID:touzirenshuo),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投资人说致力于寻找具有匠人精神的投资人,多角度呈现投资人所看到的世界,经常关注我们可以获得充满趣味的思维启迪,还有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前不久投投做了一篇美团王兴先生的文章,有读者留言“为龙岩人喝彩”,今天投投要和你分享的是另一位优秀的龙岩人——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先生的内容。熟悉张一鸣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用坐标和矩阵来表现事物。在这位不善言谈的极客眼中,数学才是对事物之间最基础关系的描绘,对于人才的管理也不例外。   今天的微信,投投便与你分享,张一鸣先生是如何解密人才管理——从挑选优秀的人才到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的思考。   人才管理 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创业公司,所需要的业务建议是不一样,所以我想分享一些相对普适和长期的东西。想来想去只有人才,因为人才在公司起的作用是不变的。关于公司的发展和人才挑战,Netflix有一个著名的《culture & values》ppt,其中有一个分析,我结合我的观点来做一个介绍。   早期公司的业务应该都不复杂,因为最早公司只做产品、技术,不做市场、PR、媒体合作等。但是公司成长之后业务就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招很多人,人才队伍就稀释了,这时混乱开始出现。该怎么办?很多人提议,我们定好流程,写规则,出制度,这是常规的解决思路。重流程之后,在公司做一件事就变慢了——很多大公司会因为没有创新精神而被淘汰。那怎么办?   我用一幅图来回答这个问题。竖轴是业务复杂度,代表你公司的业务的多样性,公司业务之间需要配合的程度;红线代表的是优秀人才的密度;左下角黑线是公司制定的流程规则。   会出现四种结果: 1)、公司为了不变复杂,保持小且精干的团队。但这样并没有什么用,一个平台型或者一个大型公司,肯定会尽可能地吸收生产要素,变成一个很强大的系统。   只有吞吐量大的系统才是好系统,才能创造很大价值。所以保持复杂度低、团队规模小不是想做大事业的公司的解决办法。 2)、比较常见的是,提高公司的复杂度,增加流程和规则,通过流程的增加以防止出乱子、出问题。这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长此以往其实上会产生很大的损失。   因为从制定规则的部门的角度来讲,为了少出问题,肯定会让流程和规则越细越好,但这会导致弱化很多最优解的可能。因为我们面对的情况可能是弹性、灵活的,如果有很多限制,员工就会不想去找最优解。尤其当行业出现重大变化,而公司不能靠惯性前进的时候,累积的规则及流程制度是特别大的阻碍。   3)、还有一种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连流程也没有。有流程的公司往往不会乱,只是会变得很慢,很僵化,而没有流程规则的公司会变得很乱。 4)、另外一种方法是,提高人才的密度,增加有大局观、有好价值观、知识和能力也很全面的人才。基本上,我认为最底下的两个维度是相互平衡的。   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极差,那么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详细。但是如果面对一群高素质的人才,就可以将规则定得很简单,简单成少数原则。大家照着原则而不是手把手的规则来配合,甚至只要知道目标,结合常识就可以行动。   这三个维度一般最容易增加的是规则,因为规则总有公司可以参考。一般在行业相对稳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规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行业里,规则固化了同事之间的配合方式,制约了灵活性,就会出现许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的原因,因为公司业务成长起来,制定好规则后,公司靠惯性往前进,一旦遇到行业突然发生变化,需要内部做很大调整的时候,这些惯性反而成为了束缚。   我们认为,像今日头条所处的行业属于创新性行业,尤其在这几年会面临不断的挑战和变化,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减少规则,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适应业务的发展。   激励制度 我认为随着公司成长业务的增加,最关键的是要让优秀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复杂度。我们公司把这个总结为「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有挑战的事其实就是复杂度不断增加的,这需要和优秀的人一起来做才能成功。   该怎么让人才的密度超过业务的复杂度?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回报,包含短期回报和长期回报;第二是成长,他在这个公司能得到成长;第三是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干起事来觉得有趣。   怎么样挑到最好的人?你凭什么招到这么好的人?接下来我主要和你分享第一点,也就是除了有趣和成长之外,我觉得最核心的是有效的激励策略。   第一,要提供最好的ROI(投资回报率)。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词,人力成本。很多公司把人才当成耗损的成本。尤其比较节约的CEO会想,我很便宜地找到这个人,挺好的。   但如果我们与美国对比,你会发现美国的人力成本特别贵,中国的人去美国之后,待遇也会有两倍三倍的增加。中国、印度、柬埔寨的人力成本低,但是美国仍然发展得最好。核心的原因是,美国通过合理配置优秀的人才,有更好的回报。所以关键不是看成本,是看回报和产出。   公司的核心就是要通过配置好的生产要素,让公司有最高的ROI,并且给每个人提供好的ROI。所以公司的核心竞争是ROI的水平而不是成本水平,只要ROI好,薪酬越多,说明回报越好,这和投资一样。   所以我们一直和HR部门说,我们希望pay top of the market。我们主动要求HR部门至少每年要对市场薪酬做一次定位,保持市场薪酬在业内领先。当然如果人力成本很高,反过来也要求公司必须能把这些人配置好、发挥好,这正是一种进取的姿态。   第二,回报要保持足够高的天花板,能在任何时候吸引创造超级价值的顶级人才加入。我这一两年在面试时,常有候选人说,今日头条已经发展得比较久了,最好的加入时机错过了。   我们觉得很郁闷(不过我自己早期挖人的时候也使用这样的说服策略),如果大一点的公司,好的人才都不加入而去选择创业公司,那后续的竞争力就有限了。   因为一般早期公司都使用期权制度,给工程师很高比例的期权,但是你后来肯定给不出高的相对比例,因为人多了。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期权不是最关键的,期权无非是有可能获得超额的回报,有可能财务自由,核心其实是有没有机会为员工提供超额回报。   所以我们认为重点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上,我们在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能够有机会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非常高,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前期的股票期权其实奖励的不是员工的业务能力,而是奖励他们的投资能力,一个人的回报基本上取决于他在什么时候加入什么公司,要现金多还是要股票多。可能业务非常好的人,他可能经济条件不够好,加入的时候要求多现金,后来即便他业务干得非常好,回报也会少很多。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其实非常鼓励创始人能够把更多的激励放到事后,放到年终,把更多的激励换成与个人贡献相关而不是与投资眼光相关。   第三,公平理性地按照岗位级别评定和绩效评估来确定薪酬。我们做过统计,发现薪酬和表现相比,经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溢价,熟人溢价,新人溢价,资历溢价等等。所以头条内部,按岗位级别定月薪,岗位级别代表他在这个专业领域的稳定产出。   我们不让业务主管定薪酬,业务主管只定岗位,也不让他参考历史薪酬,不管他上一家公司薪酬是什么样的,不让历史薪酬影响了岗位级别的评定。HR会根据岗位级别,综合当前这个阶段的供求关系、竞争激烈程度来给出offer。   其实我们希望把年度复盘当作一个重新的面试。这个人如果重新加入,你会给他开一个什么样的offer,以及一个什么样的薪酬?   如果你会发给一个人特别高级别的offer,你就要考虑给他大幅度增加薪酬,因为他快速成长了。这个应该按业界的创业公司看,如果他在业界能够承担一个创业公司CEO的职责,待遇应该完全不一样。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还比较欠缺,你是否还愿意给他发offer,降级还是辞退?因为公司内部的关系不仅是业务关系,人与人之间还会产生更多的熟人溢价,主管们要非常理性地看待。   我们甚至希望让主管假想一下,如果下属和你说,有一个更好的工作于是他要辞职,你是可以轻松接受还是非常遗憾?   一名优秀的CEO也应该是优秀的HR 如果把公司当做一个产品,主要有三种输入,第一个是钱,资金输入;第二个是机会输入,信息输入,业界在发生什么,要有什么改变,这个考察CEO的判力;第三是人才输入。   公司的产出是利润、服务或产品。输入与输出这两者间的关系,要取决于输入质量以及对输入的配置。你资金是否有效使用,人才是否有效使用,这部分是管理。输入和管理决定输出,在定了公司业务方向后,输入中最重要的是考虑人才的输入。   最后,除了CEO要做HR之外,HR也要做好本职工作。行业的现状是HR的门槛低,我觉得HR不仅是做招聘,还应参与到公司的组织管理中来,协助CEO和业务主管进行招聘和人才的配置。   这要求HR对公司,对组织能力有深入的思考。甚至可以说,人力资源其实就是指对人力资源的理解。   人才都是流动的,如果你准确理解了你的业务目标,同时衍生出对你岗位的理解,并且你对业界的人才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那业界的人才其实都是你的。如果一个公司不能正确理解人才的话,那人才并不是你的。   经常会出现一个情况,一个人在这个公司表现并没有很好,去别的公司或者创业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就说明他并不是你公司的人才,因为你没有正确理解从而使用他。   如果给HR提一个很高的标准的话,我觉得要能写出《How Google Works》这样的书,如果HR不能对如何组织,以及如何动员产生效率有理解,而只是做招聘等事务性的工作的话,那离一个优秀的HR差距还非常远。
    投资人说
    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