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平台
    剧透:LinkedIn或将新推针对中小企业的“高级公司页面”(Premium Company Page)订阅服务,预计每月99.99美元 据悉LinkedIn或将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新订阅服务——Premium Company Page。这项服务每月费用起价为99.99美元,提供AI内容生成和粉丝增长工具等功能,旨在提高公司的可见性和吸引力。这一举措体现了LinkedIn在微软的领导下,不断多样化其商业模式并提升用户体验的努力。尽管LinkedIn长期以来因过度自我推销而饱受批评,但该平台正试图在其他社交媒体和搜索平台的混乱环境中,为专业人士和高端用户创建一个可靠的专业空间。 LinkedIn,这个聚焦职场人士的社交平台,最近悄然测试了一项新服务,旨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增值功能,同时也为平台本身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据TechCrunch报道,这项名为“Premium Company Page”的订阅服务,每月费用高达99.99美元,其中包括使用AI来撰写内容、增加关注者数量等一系列功能,帮助企业提升其在平台上的知名度。 注意的是高级公司页面Premium Company Page的定价并未立即披露,但似乎有资格使用该页面的管理员可以看到它。这位营销顾问指出,费用从每个页面每月 99.99 美元起,每年订阅费用降至每页面 839.88 美元。这一举措反映了LinkedIn在其母公司微软的支持下,如何持续多样化其商业模型并试图提升整体的用户实用性。 长期以来,LinkedIn一直被批评为过度自我推销的平台,甚至在用户意识到其收集的个人数据量时会感到有些不安。然而,正如市场观察者所指出的,当前LinkedIn正处于一个绝佳的机遇期。在其他社交平台和搜索引擎广告及算法主导用户发现内容的大背景下,假信息横行,LinkedIn则在寻求为专业人士和高端用户打造一个更安全的空间,成为记录职业生涯的社交档案。 此外,LinkedIn为不同需求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不同的高级服务,包括针对求职者的Premium Career、为商业智能设计的Premium Business、面向销售团队的Sales Navigator、专门为招聘和人才寻访设置的Recruiter层级服务,以及LinkedIn Learning的专业发展课程。 Premium Company Page在某些方面与LinkedIn现有的功能类似,例如,页面管理员可以查看最近访问者的信息(前提是这些访问者没有关闭隐私设置),并可以邀请这些访问者关注页面。此外,管理员还可以在页面顶部显著位置创建带有联系方式或网站详情的“行动呼吁”按钮。而LinkedIn在个人资料页面大力推广的推荐信功能,也将在这些高级页面上得到强调。 今年 3 月,LinkedIn该公司宣布, 2023年高级用户订阅量同比增长 25%,达到 17 亿美元。总体而言,该公司当年的收入为 150 亿美元,其中招聘业务占 70 亿美元。 LinkedIn在此次更新中大力推广的AI写作帮助,以及新近加入的页面认证标志(黄金徽章),都标志着该平台在利用AI技术和增强用户信任方面迈出的新步伐。随着这些变化的推出,LinkedIn希望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同时也为自身的持续增长铺平道路。
    社交平台
    2024年04月18日
  • 社交平台
    【美国】Glint前CEO创业的员工社交平台Wisq完成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应对工作场所中的社交孤立现象 首个为员工的社交需求而设计的平台Wisq宣布,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Norwest Venture Partners领投,True Ventures和Shasta Ventures参与。继2021年5月完成种子轮融资后,Wisq已经获得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资金,以促进其增长并扩大其平台和团队。 Norwest Venture Partners的管理合伙人Jeff Crowe说:"工作场所社会福利的下降因COVID-19大流行而明显加剧--美国公司及其员工的代价是惊人的。"Wisq正在用一个雇主和员工一直缺少的平台正面解决这个问题—一种在我们的同事之间建立社交关系的机制,无论他们在哪里。Wisq的创始团队来自Glint,其中包括首席执行官Jim Barnett,我曾与他在三个不同的企业共事,Wisq正肩负着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共同工作方式的激动人心的使命。" 在社会福利大流行的情况下缺乏工作场所的联系 研究表明,与同事建立密切的关系和在工作中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是员工敬业度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并且可以成为克服断裂和孤立感的解决方案。随着我们转向更多的数字工作协作以及远程和混合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其人员和文化。请考虑以下情况: 根据皮尤研究(Pew Research),在大流行之前很少或从未进行远程工作的工人中,65%的人说他们现在感觉与同事的联系减少了。 这种员工失联给美国公司带来的成本是4060亿美元。Cigna的研究显示,孤独的员工有更高的离职风险、更低的生产力、更多的误工天数和更低的工作质 Bankrate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成长过程中习惯于数字社会互动的Z世代工人,如果他们感觉不到联系或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场所文化,他们在一年内寻找新工作的可能性是X世代和婴儿潮一代的两倍。 根据BetterUp的报告,有高度归属感的员工不太可能离开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工作表现会更好,请的病假更少,并给雇主打出更高的晋升分数。 Wisq促进了更强的社会联系和归属感 Wisq的Barnett说:"社交关系提高了员工的敬业度、工作满意度和雇主忠诚度,在人们迅速跳槽到下一个机会的时候,这些都是关键因素。企业领导人有责任促进真实的社交时刻,作为工作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是企业领导人采用新技术、新行为模式和新商业文化价值观的时候了,这些都与当今的劳动力相一致。我们设计Wisq是为了成为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平台,为工作中的生活提供一个空间。” Wisq平台使社交联系成为可能,并增强了虚拟员工和现场员工的归属感和社会福利,积极致力于减轻孤独感,为组织的业绩、文化和保留率作出贡献。与传统的工作效率和敬业度工具或消费者社交媒体平台不同,Wisq创建了唯一的综合平台,促进工作中的社交幸福感,支持员工的基本需求,如连接、归属和社区。 通过智能档案、直观的分享、社区建设和非正式聚会的音频休息室,Wisq帮助企业建立快乐的工作文化。人工智能(AI)发现平台促进了联系,推动了员工的真实参与,创造了一个跨越走廊和大陆的支持性环境。 Wisq平台有各种工作和社交切入点。早期测试客户的员工正在使用Wisq,他们在四个关键领域看到了好处: 归属感。通过允许员工联系、分享和建立关系来培养归属感。 入职培训。在新员工入职过程中迅速灌输社区和归属感。 成长。不断地建立、维护和发展员工关系,以促进社会联系,发展友谊和改善团队活力。 员工资源小组(ERG)。围绕共同的兴趣、价值观、身份和背景促成社区的形成,同时提供所需的支持和资源。 True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Jon Callaghan说:"远程团队员工现在是劳动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工作中的归属感。在领导团队完成种子轮融资后,我们再次对Wisq的A轮融资做出承诺,因为市场需要一个能促进社会联系、友情和更好的团队合作的平台,无论这些团队成员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其他地方工作。Wisq团队深深地致力于员工体验,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空间。" Shasta Ventures的总经理Jason Pressman说:"随着Z世代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期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建立数字联系,甚至在工作中的每一天,无论他们是在远程工作还是在办公室。提供像Wisq这样的平台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它是未来工作的'必备'福利,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公司正在寻求独特的方式来吸引和保留下一代员工。" 关于Wisq Wisq是一个工作中的生活空间。Wisq平台通过让员工在工作中联系、分享和建立关系,帮助他们改善社会福利。企业提高员工敬业度,改善归属感和保留率,建立快乐的工作文化。Wisq实现了智能档案、直观的分享、社区建设和非正式聚会的音频休息室。 该公司位于加州红木城,由三位前Glint高管创立。首席执行官Jim Barnett;首席产品官Goutham Kurra;和首席技术官Chih-Po Wen。Wisq已经获得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资金,并得到True Ventures、Norwest Venture Partners和Shasta Ventures的支持。  
    社交平台
    2022年04月26日
  • 社交平台
    277亿美元天价收购案:SaaS巨头野心勃勃,进军办公社交领域? 今天暗潮涌动的市场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Salesforce宣布以27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lack,两位CEO都称这是 "天作之合"。股价飙升了25%,投资者们都很兴奋。 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激动人心。在过去的两年里,微软的Teams已经爆发出超过1亿的用户,Facebook的Workplace也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Zoom和Webex也很火爆(Webex今年一个月就有3.5亿用户)。而开创了工作场所信息传递的Slack公司则停留在1200万左右,没有实际增长可言。 为什么会增长停滞? 这其实是一个古老的创新者困境:当你在前面的时候,你最好跑得快,因为后面的那群人带来了箭和枪,他们也跑得快。而Slack的敌人是微软、Facebook、思科(Webex)和Zoom。相当强悍的竞争对手。 虽然Slack是一个好用的工具,它在软件工程界掀起了风暴,但它并没有更多的发展。像在线视频、会议、文档共享、翻译等功能,以及我们在Teams、Workplace和Webex中看到的许多易于使用的功能都不存在。而在我的世界里,企业想要员工沟通和培训工具,Slack似乎都不感兴趣。 而现在我们一直生活在COVID-19中,对这些工具的投资是巨大的。微软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在打造Teams平台,它已经做了惊人的事情。它能提醒你开会,它能浮出水面并存储文档,而且它与Office和其他Azure服务完全集成。明年微软将推出其学习应用、新的福利和公司沟通服务,以及其他几十个集成应用。Slack就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沟通平台一开始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应用,但现在的技术门槛已经很高了。Teams、Workplace、Zoom和Webex等产品充满了视频技术、人工智能功能(新版Webex会读取你的面部表情,看你是否无聊),以及与后端文档和办公系统的重要整合。 Salesforce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这家公司更多的是以市场和销售而不是产品创新而闻名。该公司曾试图打造Chatter和其他一系列工作场所产品(几年前曾有一款work.com产品被扼杀),但都没有取得大的成功。 可以想象,Salesforce将把Slack(取代Chatter)整合到其平台上,然后作为功能升级卖给每个Salesforce用户。好吧,这或许可行,但定价是问题所在。购买Salesforce的公司已经拥有微软、Webex、Zoom或其他协作工具,Salesforce希望这种整合也能发挥作用。那么Salesforce的销售人员会说服你为他们的消息系统支付更多的费用吗,在Salesforce本身就定价高昂的情况下? 而其他的类似替代产品也挺好用的。例如Teams就非常容易上手,而且它的新功能迭代得很快。Facebook的Workplace在零售业和前台工作中风生水起,Webex也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是的,工程师们喜欢Slack,因为它的速度和科技功能,但在我的世界里,现在几乎每个企业客户都在使用Teams。 在这种情况下,Salesforce其实是下了一个价值250亿美元的赌注。 让我们看看此举是否会改变云办公和云沟通的赛道,我很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作者: JOSH.BERSIN  以上由聪明的AI翻译完成,仅供参考!
    社交平台
    2020年12月02日
  • 社交平台
    制造业蓝领招聘 app “一米工作”,搭建线下服务中心干掉中介、黄牛   虽说蓝领招聘已进入窗口期。但目前多数蓝领在线招聘初创公司举步维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业者没有认清蓝领招聘其实不是一个统一市场,而是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每种领域面临的状态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专注建筑行业的蓝领招聘我写过点匠,行业问题不做赘述。这次介绍的 “一米工作” 则是针对制造业领域的,目标用户大致在 1985-1996年 出生,一年换 2-3 次工作。 制造行业的用工首先是地域集中,制造型企业主要分为电子厂、机械厂、纺织厂三大块,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居多,基本都扎堆在城市的工业园区。其次是需求量大,60%以上的工人分布在大中型制造企业,每家企业用工少则几十,多则上万。最后是用工门槛低,制造业的岗位职能相对标准化和机械化,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较低。 由于制造型企业用工量较大,入职时还需要进行体检等,企业一般不自己组建 HR 团队去招工,更多的情况是下放给劳务派遣公司。而大多工人对网络招聘的概念还是相对陌生,找工作的渠道需要经过黑中介、小黄牛、大黄牛,再到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中介黄牛对工人和劳务派遣公司是双向收费的,而且欺诈现象滋生,即使没有替工人找到工作也不会退钱。中介黄牛从一个工人身上平均能赚一千元,多的甚至到四五千。少数人或许会利用 58 同城等网络平台找工作,但平台上充斥着大量黑中介发布的虚假信息,网络平台又不具备线下服务工人的能力。 基于此,“一米工作” 就做了一个线上招聘平台,并与实体门店相结合,线上招人,线下服务。 平台直接对接企业或者是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信息需要经过核实认证才能放上去。线下通过合作的形式(竞品是加盟或者直营)搭建了服务中心,负责集合工人,然后再专车送到企业或是劳务公司进行面试。 为什么搭建线下实体是有必要的?这里我需要补充一个场景。 试想,在工人分布密集的地方,可能会有一条街,这条街道上,每隔几步便是一家店铺,门口立着 “大量招聘工人” 的牌子。显而易见,工人会不约而同联系上中介黄牛。 其实真实情况大致如此,毕竟招聘 APP 还没有普及,线下服务中心还可以作为分发 APP 的一种渠道,辐射周围的一部分人群。 “一米工作” 创始人薛静丰强调,要做蓝领招聘,推广和信任是两个最关键的点。 根据薛静丰此前在行业内的一些积累和产品运营,平台上线两年半已有 5000 多家企业的用工信息,其中 60%-70%是外资企业。注册用户在 170 万左右,日平均申请用户在 1000 左右,面试人员在 500-600,录用人数在 200-30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推广到位。 至于信任,薛静丰采用免费+信息透明来保证。“一米工作” 不对 C 端工人收费,只对 B 端按录用人数进行收费,根据用工要求每人在 100 到 500 不等。并且,招聘平台上的企业信息是透明的,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入职单位。此前,中介黄牛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会向工人推荐佣金多的企业,工人入职后发现企业实际与了解信息相差甚远,导致人员流动增加。 此外,“一米工作” 为了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还在 APP 中加入了社交平台,类似微博的 “广场”,用户可以发一些状态,现每天的发帖量在几千条。这个平台还可以侧面让大家了解到企业的用工状态,收集工人对企业的点评。 至于是否会增加员工评级机制,薛静丰表示必要性不是很大,因为制造业的工人技术要求较低,所以即便高评分的工人可能比低评分的工人素质也相差不远。 当询问为什么不做服务业市场时,薛静丰解释,服务业基本全是商家,地点太分散,一个商家一次招工基本就一两个人,自己店外贴个招聘启事效果来的更好。 目前,“一米工作” 在无锡已建 15 个服务中心,未来将在苏州、上海、宁波、常州等 11 个用工发达城市铺设近 100 个服务中心,还会提高蓝领工人的劳务技能,甚至提供国际劳务输出。   作者:徐宁 来源:36氪 原文链接:http://36kr.com/p/5039605.html
    社交平台
    2015年11月12日
  • 社交平台
    在美华人创业者,创办创业者社交平台“燎原”,已获30万美金种子融资 燎原是一款专为创业者服务的创业领域垂直社交平台,创造它的团队是一群在美华人留学生:非营利性创业服务机构Startup Time的创始人——CMO李琛,曾经担任扬州汉软首席移动开发工程师的CTO沈瞳,研究生期间在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实习的COO伭奥,以及连续创业者、曾经的网瘾少年,整个公司的统筹者与管理者CEO王涵。 王涵告诉记者:“我们作为创业者一路走来,踩过的坑简直无数,创业者的这些痛点我们感受的非常深刻,所以我们希望帮助更多创业者把资源整合,不要让他们走我们走过的弯路。” 燎原内测上线已经四周的时间,目前主要在北美推广,“燎原的最终目标还是中国市场,做一个华人的创业社区”。 燎原内测两周多后仅北美地区的用户量就已经突破了2000名,包括优秀的创业者以及许多著名投资人。团队计划内测结束后进军美国西部与国内市场,“目前主要市场在美国,抓住最优质的创业者,然后迅速回国开拓市场,美国资源在国内市场会有优势,并且在中国美国都可以使用”,王涵如是说。 进入燎原后,它的界面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简洁、干净,模块划分清晰,个人资料中的条目不繁杂却有深度,可以很有针对性的找到别人与被别人找到。 燎原将用户划分为了投资、市场、设计、技术、运营、产品、服务七大专精,这七大专精分别有不同的代表色,几乎出现在每个燎原的界面中,只要在能看到某位用户的界面,就能每时每刻看到这位用户的专精,这提高了搜索的效率与准确度。 燎原精确的搜索功能也使得找人事半功倍,可以对姓名、领域、专精进行全方位的搜索,快速定位到自己所想要找的人;当看到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人时,只需要申请好友,表明来意,对方通过后,即可进行实时会话,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 同是创业社交平台的微链、脉脉、合伙人、缘创派等,可能在国内市场上有着更多的经验,以微链为例:2014年11月份开始内测,2015年1月20日正式上线,从杭州的圈子内推广为主,用户日均增长在500左右。目前已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的融资,计划2015年中启动A轮融资。微链中的创业圈功能可以看到创业好友圈子里的动态,有关创业的各种分享。同时还有专门设列的投资人和活动专栏,更方便的让创业者找到投资人与发现身边的创业活动。 与微链等其他职场社交与创业社交平台相比,燎原反其道而行之,摒弃掉了个人动态发布功能,王涵说此举是有意为之:“创业者的时间非常宝贵,他们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达到目的,不希望其他信息来分散注意力。”燎原以“让用户以快捷的方式定位到最需要的人脉”为基础,更深度的加强了背景介绍以及搜索功能,提高创业者的找人效率。 在未来,燎原希望成为创业者管理自己人脉资源和收集创业资源的渠道和平台,能认识更多的人,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创业信息,并且进行交流与沟通,快速寻找到想要寻找的资源和人脉,从而进行线下的洽谈。 为了能让用户更好更快的体验到初期产品的高频更新,燎原目前在Web端进行内测,据了解,燎原的App端也将尽快推出。 融资方面,燎原目前处于种子轮,获得了美国某基金30万美元的投资,并计划在半年内寻求天使轮的融资,王涵表示近日将回国考察国内市场与资源,为开拓国内市场做准备。   文/李泽辰
    社交平台
    2015年09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