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硅谷
    在线招聘“下乡”:Freelancer.com给菲律宾农村待业者带来平等就业机会 注:在菲律宾,工作机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的求职者要想找到工作就得背井离乡。而在线自由职业平台可以将自由职业者与全世界的客户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率。   科技改变了我们工作的方式,使得我们的工作时间更富有弹性,还能在家里舒适的环境下工作。但它真的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吗?   Evan Tan是Freelancer.com东南亚地区主管,在他看来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菲律宾是这样。他说,随着自由职业网站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前往首都等大城市去找工作了。   “在线自由职业平台给了人们平等的机会去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无论他们的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和教育背景如何。”   除了Freelancer.com,菲律宾还有一些网站能把自由职业者和全世界寻求短期合作的客户联系在一起,其中就包括Elance-oDesk和Raket.ph。   Tan说他们正在和政府的信息技术(ICT)办公室合作,给落后的农村地区带来更多工作机会,此举和国家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路线也是相符的。   在这个路线下,到2016年菲律宾计划为全国人民增加至少160万个与IT相关的外包工作机会,涉及的人口中至少有40%来自农村。   ICT办公室的副执行主任Mon Ibrahim承认要想在农村地区取得进展需要花一些时间,特别是一直充斥着暴力的棉兰老岛南部。在最近的一次关于农村外包工作的论坛上,Ibrahim说:“大部分IT业过程管理产业的知名公司都很犹豫要不要前往棉兰老。而政府意识到外包或网上工作能为这个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资源分配不均,大城市机会更多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的数据,Tan说全国16个最贫穷的行政区有10个在棉兰老。   要想分散就业机会并且促进这些行政区的发展,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实际上就业机会还是集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马尼拉。   举个例子,简单看一眼Jobstreet网站,你就会发现在菲律宾首都区有超过4.3万个职务空缺,而这个数字超过全国所有其他地区的总和。Tan说北棉兰老只有450个职务空缺,达沃890多个,SoCCSKSarGen(菲律宾的一个大区,位于棉兰老中部)220多个,米沙鄢中部3200多个,伊罗戈斯830多个,科迪勒拉行政区(CAR)630多个。   Tan指着菲律宾的主要商业区说:“我们认为就业机会都集中在马尼拉,这是不公平的。我还记得有个故事是说马卡蒂市一到周末人口就会从200万减少到50万,这表明有150万人在工作日是从别的地区去马卡蒂工作的。如果你有个亲戚或者朋友离开家乡去首都‘寻找更好的机会’,这在菲律宾都是很常见的事。”   网上工作推进农村地区就业,效果显著 然而这种情况终于要有所改变了,虽然会很缓慢,这还多亏了网上工作的发展。   根据Freelancer.com菲律宾方面的数据,Tan说在过去几年里棉兰老各个城市的网上工作者一直在增加。实际上,岛上的卡加延-德奥罗、达沃和伊利甘这三座城市都位于Freelancer.com上“网上工作者人数最多的菲律宾城市”前20。2014年,Freelancer.com在这三座城市的用户人数依次增长了23.8%、21.4%和14.9%。   “尽管工作缺乏多样性,用户还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潜力。我们的任务就是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拥有这样的机会。”   Tan认为,在线自由职业平台对全国的失业率也有所改善。   从菲律宾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出,菲律宾的失业率或者说失业劳动力百分比从2014年10月的6%增长到2015年1月的6.6%。   相比之下,Freelancer.com上工作者的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平台上注册的菲律宾人总数已经从2014年2月的45万人增长到2015年2月的60万人。   Freelancer.com拒绝透露这些自由职业者收入的总和,但是我们可以在季度盈利报告里看到他们为网站带来的利润。   Tan总结:“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网络为求职者拓宽了道路,无论他们在哪,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机会做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且也增强了人才流动性。”   (编译:Colin)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26日
  • 硅谷
    这家初创公司开发的安卓POS应用:让中小企业的日子好过多了 当你在饭店吃饭时,如果上菜很慢,会不会感到很恼火?服务员把你的菜单胡乱写在一张破纸上,结果上菜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这个菜不对,就是那个菜没上。现在,终于有一个更好的菜单管理解决方案啦。   Pawoon是一家印度尼西亚初创公司,主要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POS系统服务。使用Pawoon,菜单和销售单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记录,相关信息则被记录在线上。使用这套系统的企业主们可以从中受益,因为他们可以从系统中获得很多有用的数据信息,比如可以了解公司最热门的产品是什么,以及每天销售最繁忙的是哪段时间。   Pawoon系统包括一个基于浏览器的界面,一款可以应用在任何饭店、商铺内的移动App应用。在浏览器上,商户主可以设置自己的店铺名称和店铺地址,分配员工和相关设备,并创建产品类型和定价类型。此外,他们还可以访问Pawoon为用户提供的数据分析页面。通过App应用,公司员工可以记录自己销售的产品,操作也非常简单,只需一次简单的点击就能完成。他们还可以收集客户数据,帮助商户主维护客户关系管理。   Ahmad Gadi是Pawoon公司创始人,他非常喜欢为中小企业做点儿事情,因为之前Ahamd一直在想Kraft Foods这样的大公司工作,每天都会使用很多高大上的商业应用程序。   “我时常在想,如果小企业也能用上这些高端App,肯定会对管理公司、监控公司非常有帮助。不过,以前我们无法提供简单且实惠的解决方案。”   目前,Pawoon是Ideabox企业孵化器中的孵化初创公司之一,该孵化器位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今年二月,Pawoon推出了beta版产品。根据Gadi透露,在快速消费品领域里公司已经获得了不少客户,每月处理的交易金额达到了数亿印尼盾(1亿印尼盾约合7660美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Pawoon采用的是订购商业模式,而非从平台上每笔业务交易中抽成。Pawoon推出了一款免费版产品,该产品每月只允许用户在一款设备上处理300笔交易。有能力的公司可以购买升级版应用,每月订购费为19.9万印尼盾,约合15.3美元。   事实上,除了免费版产品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之外,Pawoon之所以能获得较大用户群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是一款安卓应用。相对而言,他们的竞争对手Moka应用主要针对iPad和高端平板电脑;另一款产品DealPos只支持浏览器;还有Omegasoft POS云技术解决方案则太过复杂,而且价格较高。   很快,Pawoon就要从Ideabox孵化器毕业,Gadi表示,他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准备Demo Day的营销推广工作,届时希望能可以找到合作伙伴,拓展更多客户,并且寻觅潜在投资人。   (via Techinasia,译|快鲤鱼)
    硅谷
    2015年03月26日
  • 硅谷
    企业协作沟通平台Slack继续火热,传拟以25亿美元估值进行B轮融资,去年10月估值已达11.2亿美元 推出仅一年1个多月的企业协作沟通平台Slack有可能要再次融资。据Bloomberg消息,Slack正在和Coatue(曾经投资过Snapchat、Lyft、Box等明星企业)、Horizons Ventures(由李嘉诚创立)等投资机构洽谈,拟以25-26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的融资。针对这一传闻,Slack官方还没有做出回应。 自2014年2月产品上线后,Slack就受到用户和投资者的追捧,成为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SaaS公司。推出当天就有超过8000家公司注册;2014年2月26日,以2.5亿美元的估值完成4275万美元的融资;2014年10月31日,Slack融资1.2亿美元,估值高达11.2亿美元,正式成为独角兽俱乐部成员。 Slack的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具体方式是将分散的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地方,邮件、IM、短信、类似 Yammer 的工具、企业内网和 Wiki 等都能在 Slack 找到,其实就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还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Heroku等服务,将他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 Slack在上个月进行了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活动,公司表示,目前有6万个团队使用Slack,日活跃用户则超过了50万,“用户在Slack上的时间超过1亿小时,发送了超过3亿条信息”。联合创始人兼CEO Butterfield去年还表示,Airbnb、eBay和Salesforce.com等公司都在使用他们的产品。目前Slack的基础服务是免费的,如果想要更大存储空间、无限制第三方应用集成等增值服务,需要缴纳每月8美元,或每年80美元的服务费。 去年10月底融资时,Slack团队透露过未来的计划:继续增加团队人数外,产品计划是把集成服务数扩展到250个,把工具的适用场景从30人以下小团队扩展到5万人的大公司。 此外,消息还称Slack有意换个更懂经营的人接替Butterfield的CEO位置,以满足公司下个阶段的发展。Slack其他三位创始人是EricCostello、CalHenderson 和Serguei Mourachov。 Butterfield在创立Slack以前,曾经建立过一家游戏公司Tiny Speck。2012年时,Tiny Speck的账上只剩下500万美元,Butterfield和其他创始人决定关闭游戏,将现金返还给股东。但投资者却鼓励他们用那笔钱创办一家新公司,也就是后来的Slack Technologies。在此之前,Butterfield还创办Flicker,后来Flicker在2005年卖给了雅虎。 有意思的是,Butterfield曾对外表示,Slack的成功是个“无心之举”。原来Slack是用来为他们自己的一个大规模多人游戏服务的,最后那个游戏失败了,但Slack却取得了成功。 来源:36氪   作者:feng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25日
  • 硅谷
    Entelo 要帮助科技公司兑现员工多样性承诺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 很多公司发布了员工多样性报告 ,其中揭示了女性和少数族裔在科技行业代表性不足背后的数字。这些公司在发布报告的同时也承诺要改善这种状况。   Entelo 认为自己的 算法 可以帮助科技公司兑现这些承诺。   Entelo 是一个平台,企业可以在上面搜寻职位候选人。Entelo 的客户中有我们熟悉的科技公司,既有微软,也有 Lyft 这样快速扩张的公司。   去年,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多元化工具,让企业可以在招聘时找到合适的女性和少数族裔候选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数十家公司采纳了这款工具,其中包括 Yelp 和多家财富 500 强企业。   利用大数据,Entelo 平台的一种算法可以帮助公司匹配候选人,即通过这些人的社交网络资料来比对性别、种族或从军经历方面的要求。该平台会抓取人们公开发布的信息,比如在社交网络上填写的性别和种族等个人资料。   科技行业的多样性问题有很多根源。正如我们从那些 大张旗鼓的法律诉讼 中看到的,很多公司的职场文化并不利于多样性的形成。此外还有一个 人才管道的问题,女性和少数族裔学习 STEM 学科(指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比如计算机科学)的概率要低于白人男性。   不过,Entelo 希望解决招聘过程中存在的匹配问题,该平台的方法是让科技公司更容易找到符合多样性的职位候选人。   “你总是会想为一个职位招聘到最佳人选。”Entelo 首席执行官 乔恩·比什克(Jon Bischke)说,“要找到那个人,你应该从多样性的人才池中进行招聘。”   比什克说,Entelo 的工具旨在帮助你扩大那个人才池的规模。他表示,当处于初期阶段的创业公司进行招聘时,他们常常不会考虑到打造一支多样性的团队。   “公司是通过人际网络启动的。”他解释说,“情况很有可能是,一家公司早期的工程师会跟公司创始人很相像。”   比什克认为,如果公司及早把视线投向人际网络以外,那么科技行业的多样性问题是能够改善的。公司越早开始考虑多样性,那么随着公司规模增长,他们的多样性就会越丰富。   “太多的公司直到聘请了 40、50、60 名工程师时才开始考虑多样性。”他说,“到了那个时候,要说服一名女性加入团队可就真的很难了。”   比什克说, 谷歌决定在去年发布多样性报告 ,这改变了科技公司看待多样性的方式。他表示,现在公司受到了压力,他们需要发布报告展示那些数字正在改善。   “如果那些数字变得更加糟糕,那可头疼了。”他说,“它提高了赌注。”   比什克称,Entelo 从自己的客户那里看到了多样性工具的市场需求。Entelo 本身正在迅速扩张,它现在的客户数量超过了 200 家公司。   Entelo 最近聘请了一位新的销售副总裁 山姆·伊斯特(Sam East)。伊斯特表示,在跟多样性的客户举行会议时,招聘多样性求职者的话题经常被提出来。   “这个话题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他说,“几乎每一次销售会谈都把重点放在了我们平台的多样性方面。”   Entelo 本身也是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比什克说,该公司试图有意识地招聘多样性的技术员工。在其技术团队,每 10 人当中就有 3-4 名女性。   对比什克来说,把这款工具推向市场也是一件私事。   “我家里有一个 2 岁的小女儿。”他说,我希望她成长在一个她可以做任何事的世界当中。”   翻译:王灿均(@何无鱼) Entelo Wants To Help Companies Hire Diverse Employees As They Scale Up In the past year, we saw a string of companies release diversity reports that exposed the numbers behind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inorities in tech roles. Along with those reports came commitments to do better.   Entelo thinks its algorithm can help tech companies follow through on those promises.   Entelo is a platform that businesses can use to search for job candidates that has been adopted by familiar tech companies, from Microsoft to fast-scaling companies like Lyft.   The company introduced a diversity tool last year that allows companies to find qualified women and minorities as they hire. So far, it’s being used by dozens of companies, including Yelp and several Fortune 500 brands.   Using big data, the platform has an algorithm that helps companies match with candidates who have social profiles that indicate they meet gender, race or military requirements. It draws on information already publicly available, such as self-reported data on a social network like gender or affinity group memberships.   Tech’s diversity problem stems from many sources. As we’ve seen from high profile lawsuits, workplace culture at many companies does not foster diversity in the field. There’s also a pipeline problem in which women and minorities do not study STEM subjects like computer science as frequently as white men.   But Entelo wants to fix the matching problem in hiring by making it easier for tech companies to find diverse candidates.   “You always want to hire the best person for the job,” said Entelo CEO Jon Bischke. “To find that person, you should be hiring from a diverse pool.”   Bischke said Entelo’s tool is about helping you expand that pool. He said often when early startups are hiring, they don’t think about building diverse teams.   “Companies get started through networks,” he explained. “Odds are the early engineers in a company are going to look a lot like the founders.”   Bischke believes diversity in tech could improve if companies look outside that network early. The earlier companies start thinking about diversity, the more diverse they will be as they scale, he said. “Too many companies wait until they hire 40, 50, 60 engineers to think about diversity,” he said. “By that point it might be really difficult to convince a woman to join the team.”   Bischke said Google’s decision to release a diversity report last year changed how tech companies view diversity. Now he says there is pressure for the companies who released reports to show the numbers are improving.   “If those numbers get worse, there’s going to be a lot of head scratching,” he said. “It’s raised the ante.”   Bischke said Entelo saw a demand for a diversity tool from its customers. Entelo itself is expanding quickly, now serving more than 200 companies.   Entelo recently brought on a new vice president of sales, Sam East. East said hiring diverse candidates comes up frequently in meetings with diverse customers.   “It’s coming up again and again,” he said. “Almost every sales conversation is focusing on diversity as aspect on our platform.”   Entelo is also a tech startup itself, and Bischke said the company has tried to be conscious of hiring diverse tech employees. Of the ten members of its tech team, there are three to four women.   For Bischke, bringing this tool to the marketplace is also personal.   “I have a 2-year-old daughter at home,” he said. “I want her to grow up in a world where she could do anything.”   来源:techcrunch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23日
  • 硅谷
    SmartHires:帮助创业公司在相同投资组合中寻找科技人才 目前,寻找出色的科技人才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奥巴马政府在本月早些时候向一个名为“TechHire”的新合作计划拨款 1 亿美元,试图填补美国 IT 行业当前存在的 50 万个<a Combinator 投资的 SmartHires(大家千万别将它与人才招聘网站 SmartHire 或求职搜索网站Smart Hires 混淆)创建了一个创业公司优秀人才推荐网络,试图解决这一难题。   SmartHires 背后的创意是,将人才留在投资方的投资组合网络内,是一种更好的选择。SmartHires 联合创始人斯蒂芬·克莱特兹尔(Stephan Kletzl)告诉 TechCrunch 网站,“许多创业公司将优秀人才完全拒之门外,如果将他们留在这个大家庭,结果可能会更好。”   SmartHires 是由克莱特兹尔及其双胞胎兄弟克里斯蒂安·克莱特兹尔(ChristianKletzl)以及戴维·佩奇森梅斯特(David Pichsenmeister)等三人共同创建的,因为他们发现找到顶尖人才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斯蒂芬·克莱特兹尔说:“有些人才因招聘主管未能慧眼识珠而遭到拒绝,我们将这些人添加至‘被拒绝名单’中,一旦招聘主管的人脉圈中恰好有人需要,我们可以进行推荐。”   克莱特兹尔兄弟希望能将最有才能的人选留在某个投资人的投资组合中,一旦该投资人资助的其他创业公司需要人才,就可以将原本储备的人才推荐给他们。 SmartHires 的运作机制如下:获 Y Combinator、SV Angel 和其他投资公司等投资的创业公司招聘主管看到一份不错的求职申请,但对方又不太符合公司当前需要的人才类型。但招聘主管不是将此人的简历扔到一边,而是将它们添加至公司投资方的整个投资组合网络中。根据这一网络其他创业公司掌握的信息,该网络中的某个创业公司对这种人才趋之若鹜。   在硅谷,不少创业公司都是基于类似创意构建的,有些甚至就在 Y Combinator 网络内。例如,作为另一家获得 Y Combinator 投资的公司,HigherMe 专注于寻找合适的零售业人才;Hired 则是总部设在硅谷的一家创业公司,试图给科技企业挖掘合适的人才;SmartHires 不同于这些公司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依赖于圈内人推荐,而不仅仅是依赖于简历。   不过,SmartHires 的商业化模式类似于 Hired。同 Hired 一样,如果求职者最终在 Y Combinator 的投资组合网络内成功找到了工作,那么 SmartHires 会从求职者获得的年薪中抽成 2%。   成功推荐求职者的人不会获得任何报酬,但他可以提前接触到名单中的求职者,这样,如果求职者恰好是他们中意的人才,那么就可以捷足先登了。斯蒂芬·克莱特兹尔说:“他有可能会与那个在本公司被拒的求职者成为朋友,因此一旦有机会,可以将对方挖到自己的公司来。”   SmartHires 平台目前主要针对于 Y Combinator 的投资组合网络。据斯蒂芬·克莱特兹尔介绍,在所有申请加入 Y Combinator 所投资创业公司的人当中,至少 70%最终会获得这些公司的面试机会。Zenefits 和 Weebly 等一些创业公司已经聘用了 SmartHires 推荐的人选,或是正在对 SmartHires 推荐的人选进行最后的面试。   Y Combinator 的“演示日”活动即将举行,克莱特兹尔兄弟目前主要忙着准备这件事,但他们说 SmartHires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为更多的投资组合网络储备人才。   YC-Backed SmartHires Helps Startups Find Tech Talent Within The Same Investment Portfolio Finding good tech talent is a challenge right now.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poured $100 million into the new TechHire initiative this last month to fill half a million open IT jobs in the U.S. for that reason. Y Combinator-backed SmartHire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recruiting site SmartHire or job search site Smart Hires) tackles that challenge with the creation of a startup referral network for strong job candidates. The idea behind SmartHires is that it’s better to keep talent within investor portfolio networks. “Many startups end up rejecting great candidates but it’s better if they stay in the family,” SmartHires co-founder Stephan Kletzl told TechCrunch. Kletzl and his co-founder and identical twin brother Christian Kletzl started SmartHires, along with David Pichsenmeister, after seeing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find top talent. “Smart people are getting passed on and added to the rejection list when there might be someone within the hiring manager’s network that needs them,” Stephan said. The brothers envision keeping the most talented candidates within certain investor portfolios, thus adding to a stronger pool of candidates for the startups those investors have funded.   It works like this: hiring managers at startups within YC, SV Angel or some other portfolio family see a great applicant that doesn’t exactly fit with what they are hiring for. Rather than just adding the person’s resume to a stack of rejections, the hiring manager can add them to that portfolio network of startups. Other startups within that network can see that a certain startup within the network has vouched for that candidate. There are a lot of startups within Silicon Valley working on similar ideas, some even within the YC network. HigherMe, another YC portfolio company this batch, focuses on finding good retail employees. Hired is a Silicon Valley-based startup that hooks candidates up with tech companies. SmartHires is unique to these other recruitment companies in that it works on network referrals instead of just a resume. The way SmartHires makes money resembles the Hired model. Like Hired, if a candidate takes the job within the portfolio network, SmartHires takes a 2 percent cut of the annual salary offered to that candidate. The person referring the candidate doesn’t get paid for it, but they do get earlier access to candidates on the list if they refer top talent. “He’ll more likely get friends of the rejected candidate to apply at his startup and he’ll make the rejection email easier on him and the candidate,” Stephan added. The SmartHires platform is mainly working within the YC network at the moment. At least 70 percent of those candidates applying within the YC network got interview requests with YC-back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Stephan. Startups like Zenefits and Weebly have already hired candidates or are in the final stages of interviews from someone referred to them through SmartHires. YC demo day is coming up and the Kletzl brothers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at for now, but they said the next steps would involve building out to more investor portfolio networks.   来源:techcrunch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23日
  • 硅谷
    解决小型企业的短期现金流之殇,Fundbox获得4000万美元B轮 Fundbox是一家小微企业短期资金借贷公司,刚刚获得 4000 万美元 B 轮投资,由 General Catalyst 领投,NyCa Investment Partners、Khosla Ventures、Shlomo Kramer 以及 Blumberg Capital 跟投。同时团队还宣布与硅谷银行以及其他机构达成征信方面的合作。   传统借贷业务中,银行角色通常是高息、手续繁杂以及数据要求高,适用于商业状况良好且有一定体量的团队。但对于短期内急需现金流的小微企业来说,银行完全不是第一选择。   Fundbox 为小微企业提供 30、60 到 90 天的小额贷款,这一般是企业在等待下一笔现金流进来时的期限。用户可以快速注册账号,上传账单到云端,需要借款时直接“划掉账单”,系统会自动将钱打入银行账户,整个流程只需要 65 秒,如果企业提前还款还会得到额外奖励。   在风控上,Fundbox 会进入用户正在使用的会计软件获取数据,通过一系列计算来为每个账单建立一个风险评估档案。因为涉及双方交易,所以 Fundbox 可以一次查询买卖双方的信用状况。   上市公司Lending Club当年从 P2P 贷款开始做起,慢慢加入小微企业金融贷款行列,还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为 alibaba.com 的美国买家提供 30 多万美元贷款。根据公开数据的估算,借贷市场价值万亿美元。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fundbox.com, prnewswire.com]
    硅谷
    2015年03月20日
  • 硅谷
    为企业提供实时通信的预测分析解决方案,Altocloud获200万美元融资 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做市场分析和预测的公司不算新鲜,2 月份刚获得融资的6Sense就想用准确率85%的“第六感”做B2B市场的“预言帝”。6Sense 是预测买家的行为,协助企业商家优化销售业务。但针对消费者实时通信的预测和分析你见过吗?   Altocloud就是这样一家位于美国山景城的创业公司。近日这款实时预测分析解决方案获得了 2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Delta Partners、Digicel Group 和 ACT Venture Capital 领投。公司从去年 3 月份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私测自己的软件产品。借助这轮融资,Altocloud 将继续完善产品,同时加深和电商、营销自动化供应商之间的合作。   Altocloud 提供的预测分析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消费者线上实时行为做出预测并自主判断给出合理的建议。比如,Altocloud 的企业客户做的是一个购物网站,当消费者登陆这个网站时,Altocloud 提供的解决方案就会把这名消费者在网站上的行为和以前其他登陆过该网站的消费者行为做对比,做出分析和预测,然后给出一份实时的建议:例如,现在平台是应该向消费者抛出一个 live chat、一个产品打折的 offer、一个 video call、还是一个 phone call 会比较好——或者是什么都不做最好。   当然不止是网站,移动端的应用也是可以的。   Altocloud 的创始人 Barry O’Sullivan 认为,企业针对消费者提供的现有的通信机制,主要以呼叫中心的电话为主,而且是非常死板的电话通信机制,比如“按 1 请求 XX 服务,按 2 请求其他服务”等。这种机制持续的给消费者非常不友好的用户体验。   而 Altocloud 提供的方案可以用机器学习监测、预测消费者的动作,同时配合集成的网站实时互动功能,比如聊天等。在这块市场中,Altocloud 的核心竞争力是:这个平台能够自己智能的判断集成的互动功能应该以哪种形式、在什么时候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效果会最好,而且不会引起用户反感。   除了实时通信的预测和分析,Altocloud 还为 Cisco、Avaya 和 Genesys 等企业提供传统呼叫中心的改善服务,以及针对 Marketo、HubSpot、Eloqua 和 Pardot 等营销自动化平台的补足服务。   [本文参考以下来源:venturebeat.com, businesswire.com]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19日
  • 硅谷
    【HRTech】硅谷一周投融资: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 // // 作者:吴戈 来源:公众号《硅发布》(搜索“硅发布”或“Guifabucom”) 本文已得到授权发布 硅发布是个总部位于硅谷的内容团队,旨在向中文读者报道美国第一手的科技前沿趋势。   招聘工具 Greenhouse 获 B 轮 136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帮企业管理层更好招聘新员工,其招聘系统可以通过数据衡量,来评估新招募员工和在职员工对公司表现的影响。此轮由 Benchmark、TheSocia+Capital Partnership 和 Felecis Ventures 共同完成。14年8月,Greenhouse完成了总值750万美元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Facebook前Facebook前副总裁卡马斯·帕里哈毕提亚(Chamath Palihapitiya)创办的风投基金Social+CapitalPartnership。    目前共融资 248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用户扩展。   定位:Greenhouse会将企业所有的应聘者的来源(包括来自推荐人、社交媒体、活动、招聘启事、主动招揽和猎头机构等等)汇总在一个控制台里。控制台支持按照职位的要求进行A/B测试,还支持整个公司员工参与评选过程。   考核:Greenhouse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的面试过程,向应聘者提出的问题都是相同而且可量化的。   决定:Greenhouse能将所有应聘者的信息、简历和面试评估结果整合成易于阅读的总结,再与职位的需求进行比较。它还提供了快速查看申请、横向比较以及调整条件的工具。   在Greenhouse采取订阅付费,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按年付费选项。   订阅式服务管理商 Zuora 获 F 轮1.15 亿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238) 创立于 2007 年,基于 SaaS 平台专为订阅式服务做计费和账务管理,解决方案是针对订阅式服务设计,旗下的 z-Billing 和z-Commerce 负责这类服务计费、计量和支付交割,并能配合 Salesforce 做顾客维系和交易管理。   Zuora创始人为Tien Tzuo。在创立Zuora之前,Tzuo曾是Salesforce的第11名员工,负责市场营销和战略制定工作。在创立Zuora的时候,SaaS这种商业模式还处于婴儿期,尚未广泛被人们所认知。在Tzuo选择创业之后,Saleforce的创始人Marc Benioff也成为了他第一批投资人之一。   Tzuo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推广租用型软件,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软件销售方式的好处。对于企业来说,这种软件销售方式可以带来重复营收,用户必须每月缴纳租用费用才能继续使用软件。而租用软件的缺点,就是消费者如果在使用了软件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软件不满意,他们可以随时取消使用。   此轮由 Next World Capital、Shasta Ventures、Redpoint Ventures、Benchmark、BlackRock、Vulcan、Index Ventures、GreylockPartners、Passport Capital 和 Wellington Management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2.43 亿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持续扩张。   办公沟通软件Highfive 获 B 轮 3200 万美元融资(http://www.hrtechchina.com/archives/6193) 创立于 2012 年,是家 B2B 公司,旨在帮企业员工提升工作沟通体验,服务包括视频会议和员工通讯服务等。此轮由 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Andreessen Horowitz、SV Angel 和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54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和产品研发。   Highfive 在之前共经历两轮融资:2012 年的 4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以及 2013 年的 950 万美元 A 轮融资。近日,Highfive 又刚刚获得了 3200 万美元 B 轮投资,使融资总额达到了 4540 万美元。本次 B 轮投资由美国著名风投公司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Andreessen Horowitz、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等多家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来扩充公司规模,尤其是工程师人数,并且加强它的市场和销售团队。   企业工具 Steelwedge Software 获 B 轮 225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0 年,为企业销售和运营人员提供整合商业分析工具,帮他们提高业绩和工作效率。此轮由 Shea Ventures、Mainsail Parnters 和 Camden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3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推广。   教育初创企业 ThinkCERCA 获 A 轮 32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 4 年级到 12 年级学生用户提供思考技巧培训,希望通过增加课程讨论,课堂辩论及其它教育活动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此轮由 Chuck Templeton、Great Oaks Venture Capital、Amicus Capital、MathVenture Partners 和 Follett Knowledge Fund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47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与更多学校达成合作。   活动策划网站 Splash 获 A 轮6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1 年,让用户可以为自己活动制作定制网站,并帮用户发邀请和管理活动来宾。此轮由 Spark Capital 完成,目前共融资 85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用户扩展。   云端安全服务 Elastica 获 B 轮 30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2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云端安全服务,基于云端的工具已被很多企业采用,不过应用安全性始终无法保障, Elastica 希望通过自己解决方案帮用户提高云端应用安全性。此轮由 Pelion Venture Partners、Mayfield Fund 和 ThirdPoint Venture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4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建和企业用户扩展。   客户管理软件 NetBase Solutions 获 E 轮 24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04 年,为企业用户提供关于客户社交信息监测,分析及与客户发生实时沟通,目前客户包括可口可乐、Kraft、惠普、ESPN 和 Taco Bell 等。此轮由 WestSummit Capital、Altos Venture、ThomvestVentures 和 Spring Lake Equity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 516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企业用户扩展。   会议讨论内容管理工具 Do 获种子轮 200 万美元融资 创立于 2013 年,专为企业员工提供会议中的讨论内容记录整理工具,目前已累计有超过 5000 人次企业员工注册。此轮由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Slow Ventures 和QueensBridge Venture Partners 共同完成,目前共融资超过 200 万美元,新获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和团队扩建。 // // //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 // //
    硅谷
    2015年03月18日
  • 硅谷
    【财报】甲骨文第三财季净利24.95亿美元 同比下滑3% [摘要]甲骨文第三财季业绩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近3%。 甲骨文周二发布了该公司201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甲骨文第三财季总营收为93.27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3.07亿美元;净利润为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65亿美元下滑3%。甲骨文第三财季业绩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推动其盘后股价上涨近3%。   在截至2月28日的第三财季,甲骨文的净利润为24.9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65亿美元下滑3%;每股摊薄收益56美分,与去年同期持平。甲骨文第三财季总营收为93.27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的93.07亿美元。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为33.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67亿美元下滑5%;运营利润率为36%。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第三财季运营利润为42亿美元,同比下滑4%;运营利润率为45%。   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6%,软件和云服务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7%,硬件系统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5%。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甲骨文第三财季按照和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利润均比去年同期增长7%。   2015财年第三财季,不计入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甲骨文净利润为比去年同期下滑1%,合每股收益68美分,与上年同期持平。甲骨文第三财季净利润符合市场预期,但营收未达预期。汤森路透调查显示,市场分析师此前平均预计,甲骨文第三财季每股收益为68美分,营收为94.6亿美元。   2015财年第三财季,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71.7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7%;去年同期,甲骨文软件和云服务营收为71.00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6%。甲骨文第三财季新软件授权营收为19.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7%,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1%;去年同期,甲骨文新软件授权营收为21.28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3%。甲骨文第三财季云SaaS和PaaS营收为3.7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去年同期,甲骨文SaaS和PaaS营收为2.8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3%。甲骨文第三财季云IaaS营收为1.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2%;去年同期,甲骨文云IaaS营收为1.21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甲骨文第三财季软件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6.61亿美元,同比增长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50%;去年同期,甲骨文授权更新和产品支持营收为45.6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49%。   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营收为12.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营收为13.23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4%。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7.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产品营收为7.25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8%。甲骨文第三财季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去年同期,甲骨文硬件系统支持营收为5.98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6%。   甲骨文第三财季服务营收为8.58亿美元,同比下滑3%,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9%;去年同期,甲骨文服务营收为8.8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0%。   按照地域划分,甲骨文第三财季来自美洲的营收为51.34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9.53亿美元;来自欧洲、中东和非洲的营收为28.13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9.23亿美元;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为13.8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4.31亿美元。   甲骨文今天宣布,公司董事会计划按每股15美分的价格向普通股股东支付季度现金股息,将在2015年4月28日向截至2015年4月7日收盘为止的在册股东发放。   甲骨文股价周二在纽交所常规交易中下跌0.25美元,跌幅为1.24%,报收于42.87美元。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甲骨文股价上涨1.18美元,涨幅为2.75%,报收于44.05美元。过去52周,甲骨文最低股价为35.82美元,最高股价为46.71美元。(明轩)   来源:腾讯科技
    硅谷
    2015年03月18日
  • 硅谷
    LinkedIn确认收购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 拥有超过 3 亿用户的 LinkedIn 昨日宣布收购总部位于多伦多的 Careerify。公司成立于 2009 年,已有不少企业在使用 Careerify,其中包括 Deloitte, Groupon, Microsoft, SpaceX 和 Unilever。   Careerify 是款招聘推荐软件,可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像 LinkedIn、Twitter 和 Facebook),来发现他们的朋友适合公司的哪些工作职位。换言之,就是通过覆盖更大的人脉网络来帮助企业完成招聘工作。除此之外,Careerify 能及时通知本公司的员工,告诉他们公司有哪些新开放的职位,有助于将好的人才留住。   以下为Careerify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Harpaul Sambhi在其官网上发布的一封信件:   招聘推荐软件Careerify成立之初就心怀远大梦想:消除全球失业的同时让客户更有利可图更有策略。而如今,我很高兴的告知各位,我们被linkedin收购了(我们决定加入linkedin)。   我们创业之初恰逢最萧条的年代,那时候数以百万计找工作的人的求职经历用大海捞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于是,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抓取员工的社交网络信息,以此找寻并及时推荐适合公司空缺公开职位的最佳人选。   加入linkedin,是因为我们缺乏它那样的大数据。全球有大约超过三万多家公司的招聘是受linkedin的影响,仅注册人数就有三亿四千七百万,这么庞大的用户群可以让领英在求职招聘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我们非常兴奋能加入linkedin,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接触更大范围的人才。   与linkedin合作,Careerify不仅仅是专注内部流动性和招聘品牌,我们会更专注于更新人员推荐软件,为已有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再接收新用户。   回首过去,我们做出的这般惊人成就得益于广大用户,谢谢你们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些年来你们的长久追随和信任我们的目标,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就如俗话说的那样:事业与激情的结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们期待与领英团队的合作,来帮助用户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工作,找到与职位最匹配的人。   祝好!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The Next Frontier: Careerify Joins LinkedIn Careerify was founded with a bold mission: to eradicate unemployment globally while making our clients more profitable and strategic. Today, I’m happy to share that we’ve been acquired by LinkedIn. We started this business during one of the worst recessions of our time, where the term ‘needle in a haystack’ reflected the job search experience for millions of candidates. In response, we developed a referral solution that looked at open job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and scanned its employees’ connections on social networks in real-time to pinpoint the perfect candidate. We decided to join LinkedIn due to what we lacked – massive scale. More than 30,000 companies across the globe leverage LinkedIn for recruitment, and with more than 347 million members, LinkedIn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a much larger impact on job seeking and hiring. We are absolutely thrilled to be joining LinkedIn to accelerate our technology and connect talent with opportunity on a massive scale. As we work with LinkedIn, Careerify will no longer focus its efforts on internal mobility and employer branding. We’ll focus purely on further improving our employee referral software for existing customers, and will not be taking on new customers. Reflecting on this incredible journe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our customers for their unbelievable support. You stood by us and believed in our mission throughout the years and there are simply no words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 for that. As the saying goes, “It’s a beautiful thing when career and passion come together.” We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LinkedIn team to help people find their dream jobs, and jobs find the right people. All the best, Harpaul Sambhi Careerify Founder and CEO    扫一扫,关注“  HRTechChina  “,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硅谷
    2015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