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
    2014年Q4全球云IT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80亿美元 增长14.4% 近日,据知名数据调研机构IDC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014年第四季度(2014Q4),整体的云计算相关IT基础设施支出(在服务器、磁盘存储和以太网交换机等方面)同比增长了14.4%,金额达到了80亿美元,大约占到全部IT基础设施支出的30%。私有云基础设施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3%,达到了29亿美元,而公共云基础设施开支则增长至5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高出12.3%。   2014年第四季度,前5位云IT基础设施企业收益排名(单位:十亿美元) 对于2014年全年来说,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总金额为264亿美元,较去年增长达18.7%。其中,私有云方面的支出较去年增长20.7%,但仍不到100亿美元,而公共云方面的支出达到16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17.5%。   2014全年度,前5位云IT基础设施企业收益排名(单位:十亿美元) “目前,虽然企业内部数据中心向云计算基础架构和数据平台架构过渡的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以全球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数据中心,在公有云基础设施方面的拓展才是整个IT支出的主要驱动力,”IDC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研究部副总裁Richard Villars表示,“出现这种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需要灵活和规模化应用的物联网新服务,而上述种种都只有通过云的解决方案才可以实现。”   说明:上述两图均来自于2015年4月发布的IDC全球范围云IT基础设施收益季度追踪报告,其中(*)表示,由于2014年10月IBM已将x86业务剥离给联想,因此在2014Q4的收益比较中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扫一扫,关注“HRTechChina",聆听人力资源科技的声音!
    2014年
    2015年04月28日
  • 2014年
    CCW Research: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24.9亿元人民币 世资讯CCW Research数据表明,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收官阶段, 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571.9亿元,2014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投入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达到9.5%。 图表 1  2013-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认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等规划的出台,为教育行业的发展设立了科学的建设目标,同时也为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经费提供了稳定可持续性的保障。2014年,教育行业大型信息化项目建设发展平稳,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通工程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 2015年将是改革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可能下调至7%左右。受此影响,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IT总体投资规模将保持持续稳定的低增长状态。 在线教育持续升温,互联网企业跨界布局教育行业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的调研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824.9亿元人民币,预计2015年将达到965.2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等学历教育市场学生数量和需求相对稳定,未来市场份额波动较小;K-12未来增长速度明显;语言培训占比位居第三位;企业E-learning占比最小。 图表 2  2014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投资结构分析 我国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互联网思维渗入以推动在线教育和分享。2014年是在线教育持续升温的一年,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在线教育,如淘宝同学、腾讯在线教育、百度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小米在线教育、新东方进驻百视通IPTV平台等。   图表 3  2014年主要互联网企业在线教育领域布局情况 企业名称 在线教育领域布局情况 淘宝 淘宝教育平台产品“淘宝同学”平台是承载虚拟教育服务的平台产品。它利用了淘宝的用户和流量优势,聚合线下教育O2O及在线教育视频直播等功能,全面涵盖了包含课程辅导、职业培训在内的主流教育产品及其他非主流教育产品,为教育双方搭建一个沟通的中介平台。 百度 百度教育采取机构入驻的模式,据悉其拥有涵盖IT、资格考试等多领域的70多机构,超过2600门课程,同时百度平台的文档、贴吧、知道、百科等产品也可以为这些课程提供相应的知识补充,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种需求。 腾讯 腾讯与在线教育平台传课网洽谈投资事宜,布局在线教育领域。腾讯早前发布的QQ 2013正式版SP5版本中就包括在线教育的基因,官方介绍显示:1、群视频新增教育模式,专为远程教学量身定制;2、群视频新增演示PPT,远程会议轻松搞定。      数据来源: CCW Research, 2014/12
    2014年
    2015年02月05日
  • 2014年
    2014年中国企业社交市场调查报告 美国科技圈去年有一家估值暴涨的明星创业公司,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身价超10亿美元的硅谷新宠儿在国内并未掀起一股模仿浪潮,甚至谈起这家公司的产品Slack,很多人都并不知晓。   究其不知名原因,很重要的一条,他们的服务对象并非大众用户,而是满足企业员工的内部沟通交流,也就是做企业聊天软件。   其实,想做一款成功的企业级社交产品是很多公司的目标。就像Facebook、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巨头,前不久都带着各自的产品进入了这个市场。   可想在国内实现Slack式的成功,真的并不容易。企鹅智酷近日针对企业通讯和社交产品的使用需求进行了调查,试图发现这个市场的突破机会。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层层难关。   一半公司拥有企业内部通讯工具 52.9%的调查者反馈,他们所在的公司内部有专门的企业通讯工具。这说明企业通讯软件并不是新鲜事物。老牌企业通讯工具,如腾讯RTX、企业飞信,以及企业QQ、网易即时通等PC时代的企业通讯工具已经进驻了很多企业。   这个市场的新入者如何颠覆这些PC时代的企业通讯产品,会成为他们面临的第一道门槛。   同事工作沟通时最常用的通讯工具依旧是QQ 实际上,虽然企业通讯软件的市场普及度并不低,可问及调查者和同事工作沟通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时,排在首位的却是最大众的即时通讯软件QQ,占比达到了37.6%。移动时代兴起的聊天应用微信排名第二,占比为23%。 至于企业内部沟通工具,即便在企业里的覆盖度超过了50%,可实际上仅有14.5%的用户将其作为最常用的沟通工具。这反映出的问题是,目前的企业通讯软件在解决用户沟通需求方面的确存在不足。   展现完现状后,再看看用户想要改变现状的需求。用户是否为缺少好用的内部沟通工具烦恼?53.6%的用户回复是否,46.4%的用户选择是。 一半用户认为现在的沟通工具已经基本上满足了需求,也有一半的用户认为市场上应该出现更好用的产品。当市场上呈现出这种并不非常强烈的需求状态时,新产品想要说服企业或者员工接受的难度就会增大。   用户最重视的企业通讯工具功能:查找联系人方便 使用企业内部沟通工具时,用户最看重的功能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查找公司联系人方便。手机和电脑能跨终端操作排在第二位。然后才是聊天工具好用稳定。 工作时,快速找到需要联络的同事是用户沟通的基础,拥有所有员工信息是企业内部沟通工具不可替代的优势,想要对用户产生吸引力,帮助他们快速找到公司联系人才是第一大功能需求。   进入移动时代,移动办公逐渐成为常态,因此用户对于手机和电脑能跨终端操作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聊天功能和文件传输管理功能的重视程度差不多属于同一个等级。   至于开电话视频会议这种需求的重视程度在所有功能中排名最弱。   企业通讯工具最需解决的问题:功能个性化定制 不能进行功能个性化定制成为现在企业通讯工具存在的最大问题,43.4%选择了此项。这意味,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通讯工具如果具有个性化定制功能,对用户的吸引力会显著增长。   本文一开始提及的硅谷产品Slack,之所以拥有超过3万个团队的活跃用户群,其亮点之一就是能集成大量的第三方应用。每个团队可以根据各自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添加第三方应用,进行个性化设置。   工作记录能实现云端同步在用户最期待解决的问题中排名第二,其次是移动端易用性提升。这两点都是企业通讯工具在移动办公时代可以利用的新机会。 在产品的营收模式上,行业内惯用的付费使用模式可能也面临着挑战。74%的用户认为企业通讯工具不应该是付费产品。那么,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免费使用,但增值服务收费。   企业版“朋友圈”可以尝试匿名功能 除了通讯功能,如果做一个企业版的“朋友圈”,前景又会如何呢?53.9%的用户表示,他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个可以分享工作状态的企业社交产品。不过这个需求的强烈程度也并不显著,剩下46.1%的用户选择了不需要,他们认为微信朋友圈够用。   在这个朋友圈之上再添加一个“匿名”功能呢?毕竟企业内部因职务和竞争压力,员工可能需要借助“匿名”渠道来反映内部问题。最后调查结果显示,62.2%用户表示需要匿名功能。 从这两个问题的反馈来看,做一个企业版的内部社交平台的确有生存空间,但想要激发出这种社交平台的活跃度,可能也并不容易。   结论 移动办公时代、创业热潮等趋势的到来,对于企业通讯产品而言的确意味着新的机会。相比于老牌企业通讯软件在移动终端和云同步反应的滞后性,新的产品若抓住市场空白,就有成长空间。   可实际问题是,企业通讯社交产品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已有的企业通讯软件,而是QQ、微信这种大众社交平台。   解决沟通问题的社交产品基础是用户关系,只有保证团队用户都认可并活跃在这个平台上,产品才能帮助团队解决沟通问题。可如果新产品的学习成本高、同时又难以在团队中普及,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还是会转移到大众通讯产品上。   不过,这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即便形势并不非常乐观,可还有一半用户表现出期待这个市场有更好的产品出现。若能走进用户,了解团队沟通中的真正痛点,成功的概率同样能提升。   知道硅谷宠儿Slack最重视的三个产品功能是什么吗?答案:信息查找、云端同步和文件传输。看来,这个结果和我们的用户调查结果有一致性。   自 企鹅智酷 文王鑫
    2014年
    2015年01月30日
  • 2014年
    2014年中国SaaS企业服务平台市场研究                 来源:艾瑞咨询
    2014年
    2015年01月08日
  • 2014年
    盘点2014年人力资源热词,你不会Out了吧? 2014年在人力资源领域有哪些热词?它们体现着怎样的动向?将产生哪些颠覆?     云组织 云组织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企业组织和合作形态,是在虚拟企业和企业联盟的理念基础上延伸、发展、演变而来的。     随着大量的公共商用或免费信息基础设施,为企业成员内部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分享提供了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全球化规模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分工更加细密,迫使企业间不得不在协作共享方面的态度更加开放。     与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相比,云组织更加强调“开放、协作、共赢、整合”的理念。借助云组织这种形态,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成本、获得更多可用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几乎任何企业都可以将其组织形态融入云组织的特征。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组织,像今天的组织受环境影响这么大。它已经不仅是一个组织工作模式的改变,而是真正去践行“企业无边界”追求的时代。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之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所进行的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不局限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企业。这里指的互联网,不单指桌面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而是泛互联网,因为未来的网络形态一定是跨越各种终端设备的。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互联网思维已不再只是一个较抽象的理念,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企业在实践互联网思维,引入到商业模式、内部管理、产品设计等实战层面上了。许多知名的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思维上已经卓有成效。像海尔互联网转型之下的“小微”、创客,都是互联网思维之下的具体实践。许多企业已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去管理员工、培训员工、激励员工、处理员工关系等,这些都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人力资源效能 所谓人力资源效能,第一关乎人力资源效率,要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本单位产出量;第二关乎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是要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与人力资本增加值,即人力资本的回报与贡献率。     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能上,就是要通过人力资源效能的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价值,从而提升企业内在竞争力。     无论是稻盛和夫所创造的“阿米巴”,还是海尔独特的“自主经营体”,都是将人力资源价值量化的成功实践。同时,如何通过建立标准职位与胜任力管理系统,去实现职位管理与能力管理系统的动态配置,这些技术手段都是确保效能可视的基础。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挖掘与利用碎片时间的人力资源价值,企业已经开始总结更多的经验。例如通过移动社交网络使员工参与学习培训、参与企业微创新、开展团队研讨等等。     同时,通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知识共享与协同体系,通过构建人力资源效能对标管理体系,通过对优秀企业的对标促进人力资源持续改进和学习,推动组织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另外,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外包服务体系,构建全面人才发展系统,为组织提供源源不断的价值创造源泉,建立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都是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绩效的有效保障。     而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彻底地在组织内从上至下的推行到位。     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 当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大数据”升级时,HR也在推动大数据走入人力资源管理。     大数据的大量、高速产生、多样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使得它可以自动提取,保证数据源充分,随时刷新,在大多数领域都能够精准地指导资源分配。     数据化人力资源,首先应该把人数据化,清楚地知道“人是怎样的”。这包括:他的能力如何?行为特征如何?绩效表现如何?     第二,将岗位数据化,明确每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进而使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岗位系统不再成为员工释放能力的边界,员工还能跨岗位担纲其他角色,以网络化的方式无边界协作,进一步将人用到极致,将人工成本投产比放到最大。     第三,将培训资源(培训内容、形式等)数据化,便可组织、推送给员工最需要的培训支持,每个人获得的培训都是高度定制化的,且学来能用,用来能好,从学习到实践产出的过程几乎没有损耗。     第四,将激励资源数据化,每个人获得的激励都是高度定制化的、自己最需要的,同样的成本支出,每个人对于全面薪酬的感知可以放大到极限。     但也不得不承认,数据化人力资源最重要的难点依然是部门博弈问题、HR的恐惧与领导思路问题。需要企业可以从管理层真正的去迎新云时代的到来。     私人董事会 私人董事会在今年开始火爆起来,引领了未来学习的模式。其特点是,由15人左右组成的小组,成员间不是同行业的从业者,不会有泄漏机密的顾虑,同时,组内还要签订保密协议,给彼此信任加上了一道安全防线。跨行业的搭配模式,又契合了跨界整合的互联网社交趋势,给企业的CEO打开思考的视角,跨界思维的融合,成了私董会受追捧的一个因素。通过提问题,帮助发起议题的CEO,像照镜子般发现自身问题,并在反思中找出答案,是私人董事会(下称私董会)的通用模式。     过去,培训多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赚钱,今天的世界信息泛滥,企业家缺乏的不再是商学院所传授的信息和理论,而是思考。在私董会是在教练的穿针引线下,诱发小组成员提出真问题,帮助发起议题的企业主提升自我觉知力,依靠激发内心力量和自我认知的实现。     不少培训机构、俱乐部开始改头换面,打起这个概念以拉拢人气。事实上,优秀的教练是实现私董会成效的的重要引导者,这样既有企业运作经验,又擅于启发和倾听的教练并不多。例如:退休前担任惠普中国区总裁的孙振耀。当越来越多的孙振耀出现和加入时,私董会才会可持续发展,并真正帮助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个人成长。     有经营企业经验的退休CEO,是教练的最佳人选,他们是穿好智慧珍珠的这条线。     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Alexzander Dye)。     移动学习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无论你的员工是否在办公室,哪怕只有零碎的时间,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登录移动学习平台,都可以方便地浏览最新资讯、阅读新书、学习课程。     许多企业都通过移动学习,为员工提供专业课程,而企业还可以进行资料下载、经验分享、登录次数等关键数据统计,可以了解到学员的学习习惯及学习主动性,企业可以籍此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跟进和掌握。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移动学习进行员工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像《中外管理》介绍过的京东大学、宁波银行等,都在这方面有卓有成效的实践。移动学习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拓展可能,企业必须利用好这一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方式。     外企人才回流 今年中秋之际,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结束了自己在微软长达15年的职业生涯。此后,张亚勤将加盟百度任总裁,直接向李彦宏负责。     可见,外企的光环,已渐渐失去昔日的魅力。内企的蓬勃发展,早已吸引着外企人才的回流。     甚至于,在谈及张亚勤从微软离职一事时,金山CEO张宏江表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张宏江是张亚勤的老同事,曾任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的张宏江,如今在金山软件已做得风生水起。     无论是张亚勤和“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加盟百度、前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刘允加盟360,还是谷歌全球副总裁HugoBarra加盟小米,及原谷歌投资者关系高管简·彭纳加盟阿里巴巴,均清楚地显示一点: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正让更多外企人才向国内企业回流。     从没有见过哪一年的离职榜单这么“热烈”,也同时说明人才的争夺愈演愈烈,而经理人的阶段性属性也愈发明显。同时,也说明经理人更加看注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给予供职企业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优秀的经理人已经不再是某个企业的财富,而应该是整个社会乃至商业环境的创造者。     最后,你也一定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2014的人力资源热词,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信息大爆炸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新技术的更迭、新商业模式的构建,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起点和最终的结果。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应重视时代背景对人、对人的管理的深刻影响,从而构建出更具时代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2014年
    2014年12月09日
  • 2014年
    2014年移动外语学习类应用行业分析  
    2014年
    2014年12月02日
  • 2014年
    2014年移动邮箱使用报告 近日,网易邮箱大师就根据其遍布海内外的海量用户数据,发布了国内首份《移动邮箱使用报告》,全面反映了人们在移动时代的全新电子邮件生活。报告不仅从各个角度全面审视了移动邮箱服务的使用情况,更显示了一些移动时代特有的流行行为。譬如报告显示有8%的人会在浴室收发邮件,你是其中之一么?     68%的人每天通过手机看邮件 根据2008年12月-2014年6月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手机邮件用户规模,移动电子邮件用户规模达到2.13亿!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有多达68%的人每天通过手机看邮件。移动设备在改变我们查看电子邮件的方式和地点,移动端正快速引领着电子邮件进行变革。     周末邮件收发被移动端承包 报告显示周一到周五,更多的人会使用PC端电子邮件客户端收发邮件,而到了周末则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收发邮件则显得更加常见。不过数据显示,周一至周五人们选择使用电脑来收发邮件的时间与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收发邮件的时间相比正在快速变小,可以看出即使是工作日用移动设备进行收发和处理邮件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到了周末,移动端与PC端收发邮件的比例竟然高达81:19,看来人们在周末基本已经很少使用PC收发邮件了。     8%的人会在浴室收发邮件 报告数据显示,虽然移动端收发邮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邮件的收发仍有着强烈的时间分布。早上6点,邮件的收发变得活跃并快速上升,在早上8点左右到达上午最大值,随后小幅下降并维持在一定高活跃水准。下午从18点左右移动邮件使用用户又达到一个新的极大值,随后快速下滑,然后在晚上9点之后又再次迎来一个活跃时间段。在晚上9点还有34%人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邮件的收发,这表明有不少人都有夜晚查看邮件的习惯和经历。报告更指出,有8%的人会在浴室查看电子邮件,看来这部分人为了工作也真的是挺拼的,你属于这8%吗?     移动端收发邮件平均耗时40.1秒 报告显示,智能手机用户有80%每周会接受电子邮件,有61%的智能手机用户每日收发电子邮件。平板电脑用户有65%每周收发电子邮件,有44%平板电脑用户每日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移动端设备进行收发邮件的用户平均每次在邮箱大师停留的时间为40.1秒,看来一封电子邮件的收发和处理平均时间在移动端都在1分钟之类,如果你收到的是一封发自移动设备的邮件,可以想象它一定篇幅不会太长。     安卓阵营在数量上绝对领先 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移动设备收发电子邮件的设备品牌排名分别是:三星、苹果、小米、华为、魅族和其他。看来即便苹果在高端人群中拥有很大的品牌影响力,但移动邮件收发冠军还是让三星收入囊中。报告显示有81%的移动邮件阅读是在安卓手机上完成,这也可以看出安卓设备用户的基数还是比苹果要大很多。     移动流行指数西部四川最新潮 报告显示,虽然移动端收发邮件的行为在东部沿海省市更加流行,但是东部省份的领先数量并不十分显著。使用移动设备最受欢迎的地区分别是:上海、浙江、广东、北京、四川、江苏、湖北、天津、福建、辽宁。西部省份四川作为西部新鲜之都指数爆棚而荣登移动邮件使用排行榜全国第五名,其活跃度甚至超过了天津、江苏等东部省份,看来悠闲的四川人们除了打麻将吃火锅外,工作起来也确实是挺拼的。     移动邮箱用户6成本科以上学历 报告显示,虽然互联网时代邮箱用户是网民的标配,但其使用频率还是和教育水平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拥有更高教育经历的人往往更加乐于使用移动邮箱服务。报告显示经常使用邮箱大师服务的人群有60%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移动邮箱年轻用户是主力军 和大多数流行产品相类似,青年总是站在了时代的潮流前端。据邮箱大师产品报告显示,20-30岁的群体是移动邮箱用户的主力军。有过半数的用户集中在这一区间。在移动端收发邮件的问题上,大多数年轻人给出了相似的看法:如果能够边玩边收邮件,为何要在电脑前收发邮件呢?     天秤座最勤劳 双子座最悠闲 报告还对人群的星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如果可以把使用移动邮箱的受欢迎程度与工作勤劳度简单关联的话,天秤座以10.3%的比例获得最勤劳星座冠军美誉,而双子座以6.9%的比例收获最悠闲星座殊荣。     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报告旨在通过全面对网易邮箱大师移动端用户的分析,通过专业统计方法归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邮件需求,透过大数据洞察社会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可靠便利的移动邮箱服务。    
    2014年
    2014年11月20日
  • 2014年
    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智联招聘VS前程无忧 11月13日,智联招聘(纽约股票交易所证券代码:ZPIN)今天发布了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财报显示,智联招聘第一财季总营收达到2.935亿元人民币(约合478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净利润为5990万元人民币(约合9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8%。而在11月7日,前程无忧也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4.740亿元(约合7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3.0%;净利润为人民币1.872亿元(约合30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人民币1.174亿元增长59.5%。     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分别创立于1997年和1998年,这两大老牌传统的招聘网站经常被放到一起作比较。今年6月智联招聘成功上市,虽然晚了前程无忧10年。今天HRTechChina小编将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放到一起做个比较。     营收: 智联招聘第三季度总营收达到2.935亿元人民币(约合47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93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2.6%。(前程无忧截至2014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4.740亿元(约合77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196亿元增长13.0%,超过公司此前的预期。)【在总营收这个数字上来看,显然前程无忧更胜一筹,数值将近是智联的两倍,但相比去年同期的总营收,刚上市没多久的智联招聘的上升数度显然更快。】     智联招聘第三季度在线招聘服务营收达到2.528亿元人民币(约合41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5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3.2%,此增长主要是由于使用公司在线招聘服务的独立客户数量增加。(前程无忧第三季度网络招聘服务营收为人民币3.155亿元(约合51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776亿元增长13.6%。使用前程无忧网络招聘服务的独立雇主数量增加。)智联招聘第一财季服务的独立客户数量为264,978家,比去年同期的206,579家增长了28.3%,此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强措施并购和挽留了客户,以及雇主使用互联网作为招聘渠道的数量增加。前程无忧第三季度共有28.3651万名独立雇主使用了的网络招聘服务,比去年同期的23.7526万名增加19.4%,主要由于公司加大了为获得新客户而付出的努力,以及客户对前程无忧网络招聘服务的使用量增长。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每独立雇主平均收入比去年同期下滑4.9%。)【两者皆在雇主数增上上做了努力。虽然前程无忧在雇主数上略高于智联招聘,但其在网络招聘营收增长上低于智联,想必是其每独立雇主平均收入的下滑以及从2014年6月1日开始增值税政策的转变对网络招聘服务营收造成了影响】       智联招聘其它服务营收达到4070万元人民币(约合6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41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19.3%。其它服务营收指为印合求职者职业生涯周期的各需需求而推出的不同补充性服务,这些服务主要是战略性的,帮助建立和维持智联招聘与求职者和雇主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市场的雇员不足,这些服务对帮助雇主招聘适合的人才起到了重大作用。   智联招聘校园招聘服务营收达到1470万元人民币(约合2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1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21%,此增长主要是由于校园招聘活动数量增加。       智联招聘其它人力资源相关的营收达到1230万元人民币(约合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2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1.2%,此增长主要是由于包括教育培训和海外招聘服务等新服务产品线的营收增加,但被印刷刊物业务营收下滑部分抵消。前程无忧第三季度出版物广告营收为人民币200万元(约合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40万元下滑78.5%。前程无忧第三季度出版物广告营收的下滑,主要由于正在进行的业务转型与印刷广告服务不相关。(前程无忧第三季度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为人民币1.565亿元(约合255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26亿元增长18.0%。前程无忧其它人力资源相关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客户对人力资源外包、以及培训服务需求的提升。)【在其他人力资源相关的营收方面,无论从金额还是增上上来看,前程无忧胜出许多。当然,这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要究其产品服务的数量等方面。但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公司同样在第三季度的刊物印刷等方面营收下滑。】     另外,2014年4月,前程无忧完成了发售1.725亿美元可转换高级票据的交易。前程无忧在第三季度业绩中计入了人民币5850万元(约合950万美元)的按市价调整收益,这项收益与可转换票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有关。       开支: 智联招聘运营开支达到2亿元人民币(约合32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5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1%。(前程无忧第三季度运营支出为人民币2.062亿元(约合33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772亿元增长16.4%。)其中,智联招聘销售和营销开支达到1.334亿元人民币(约合21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0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2.3%,此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员工数量增加、销售奖励增加以及业务研发开支增加、租赁成本增加等。(前程无忧第三季度销售和营销支出为人民币1.438亿元(约合23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97亿元增长20.1%。前程无忧销售和营销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员工人数的增加、员工薪酬支出的增长、以及广告支出的增长。)     智联招聘总务与管理开支达到6660万元人民币(约合10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61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18.7%,此增长主要是由于员工奖励成本增加、股权奖励开支增加、办公室开支增加以及职业服务费用增加等。(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总务和行政支出为人民币6240万元(约合10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740万元增长8.7%。前程无忧总务和行政支出的增长,主要由于员工薪酬支出和专业服务费用增加,以及办公室支出、租金和折旧支出增加。)【在运营开支方面,两家公司的数值相当,就连分别花在总务,行政,销售和营销方面的支出比例且支出分配项目都类似,两家公司的运营模式看来也基本类似。】       各种利润: 智联招聘毛利润达到2.683亿元人民币(约合43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6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23.8%;毛利率达到92.8%,去年同期为93%。(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毛利润为人民币3.340亿元(约合544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15亿元增长14.6%;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2.9%,高于去年同期的72.4%。)       智联招聘运营利润达到6840万元人民币(约合11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15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32.7%;运营利率为23.7%,去年同期为22.1%。不计入股权奖励开支在内的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利润达到7690万元人民币(约合12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160万元人民币;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运营利率为26.6%,去年同期为26.4%。(前程无忧第三季度运营利润为人民币1.278亿元(约合20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44亿元增长11.8%。前程无忧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为27.9%,低于去年同期的28.4%。不计股权奖励支出(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前程无忧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率为32.6%,低于去年同期的32.9%。)【两者在运营支出方面数值相当,但在运营利润方面虽然前程无忧的增长幅度低于智联,但运营利润数额仍是智联招聘的2倍左右】       智联招聘净利润达到5990万元人民币(约合98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72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26.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达到6840万元人民币(约合111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73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19.5%。前程无忧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872亿元(约合305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1.174亿元。前程无忧第三季度每股普通股完全摊薄收益为人民币2.17元(约合0.35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95元。     智联招聘其它净利润为20万元人民币(约合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00万元人民币下滑了91.5%。其它利润包括政府财政补贴510万元人民币(约合80万美元)在内,但此补贴又被一次性税收开支480万元人民币所抵消。         智联招聘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净利润分别为1.18元人民币(约合0.2美元)和1.06元人民币(约合0.18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1.2元人民币和1.04元人民币;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基本和摊薄净利润分别为1.34元人民币(约合0.22美元)和1.22元人民币(约合0.2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1.46元人民币和1.26元人民币。(不计入股权奖励支出和汇兑损失,前程无忧第三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1.504亿元(约合24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370亿元。前程无忧第三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每股普通股完全摊薄收益为人民币2.52元(约合0.41美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28元。)       资产负债表: 截至2014年9月30日,智联招聘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限定现金和定期存款总额分别为15.086亿元人民币(约合2.458亿美元),截至2014年6月30日为15.367亿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9月30日,前程无忧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增至人民币43.455亿元(约合7.080亿美元)。【从以上资产以及收入来看,还是先上市十年的前程无忧更胜一筹】       业绩展望: 智联招聘预计,公司2014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将介于3.25亿元人民币(约合5300万美元)到3.35亿元人民币(约合5460万美元)之间,此预期根据当前初步状况制定,未来可能会进行调整。前程无忧预计201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将在人民币5.15亿元至人民币5.30亿元(约合8390万美元至8630万美元)。【从两者上述的2014第三季度财报的数据分析来看,其下一季度的业绩展望两者的比例合理。】   HRTechChina编辑:yudan
    2014年
    2014年11月13日
  • 2014年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 10月,沪江网与百度教育联合发布《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揭秘移动互联网的学习用户群体特征以及行为偏好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面向各行各业的持续渗透,原本依托PC设备的互联网教育新兴市场,正在 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更贴近现代用户碎片化学习需求的“移动学习”,正逐渐在全国各地普及开来。那么移动学习用户们,如今究竟呈现怎样的行为变化?10 月,沪江网与百度教育联合发布《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学习用户研究报告》,揭秘移动互联网的学习用户群体特征以及行为偏好等。   内容提要 ▲女性不仅爱美爱生活,更爱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用户中,男性占比41.6%、女性占比58.4%。 ▲社会的新晋力量,包括大学生及30岁以内的职场人士,移动学习频率更高。其中,19-22岁人群占33.2%,人群占23-30岁37%。 ▲移动学习用户群体还是以大专/本科的大学生和白领为主,占比合计超过53.3%。 ▲移动学习人群中,一线城市用户占26.5%,二线城市占44.7%,三线城市占18.1%。 ▲苹果用户是移动学习的主力军,比例达30%,三星、小米紧随其后。 ▲外语类内容的广普性使其以89.3%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学习内容。其后依次是,生活兴趣类27.3%,职场考试类13.8%,技能类13.5%。 ▲移动用户学习的时间随着一天的开始进入小,之后缓慢回落,在晚上10点左右到达。 ▲用户使用学习APP的主要情景:睡觉前50.2%、坐车时38.8、午休期间37.6、晚饭后19.3%、排队时18.6%、起床后16.7%、厕所时12.0%、其他6.3%、吃饭时4.6% ▲35.6%用户每周使用移动APP进行学习的总时长在1-5小时之间,平均每天9-42分钟。 ▲呼吁移动学习市场免费的声音占了27.3%,位居多数;付费习惯在逐渐养成,愿意支付500元以上的人占比29.1%。   研究简介 调查方法:网络问卷调研。 调查内容: 1、使用APP进行移动学习的用户群体特征; 2、使用APP进行移动学习的用户使用习惯、内容偏好等; 3、使用APP进行移动学习的用户消费意愿等; 样本数量:全国总样本数量为25,863个,有效率82%。   报告正文 一、移动用户群体特征(谁在学?): 1、性别分布: 移动学习用户中,男性占比41.6%、女性占比58.4%。 女性不仅爱美爱生活,更爱移动学习   2、年龄分布: 从年龄结构来看,社会的新晋力量,包括大学生及30岁以内的职场人士,移动学习频率更高。这类人群擅于利用多种方式提升个人价值。同时,伴随互联网成长的用户在不断激增,移动学习未来会更加普及。     其中,23-30岁用户占比最多,为37%;19-22岁用户占比紧随其后,为33.2%;其后依次为,31-40岁用户占14.1%,15-18岁用户占10.3%,15岁以下用户占3.0%,40岁及以上用户占2.4%。   3、职业分布: 目前,移动学习用户群体还是以大专/本科的大学生和白领为主,占比合计超过53.3%。   其中,大专/本科占32.8%,写字楼白领占20.5%,专业技术人员占11.8%,普通工人/服务人员占7.2%,中小学生及以下占5.3%,研究生及 以上占5.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占4.9%,金融行业从业者占3.1%,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占2.8%,私营业主/个体户占2.1%。   4、城市分布: 移动学习人群在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6.5%,二线城市占比44.7%,三线城市占比18.1%,四线城市占比为8.8%。   二、移动用户设备使用情况(用啥学?) 1、设备类别: 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逐渐成为大众普遍的选择。其中,使用台式/笔记本电脑进行互联网学习各级别城市普及率较高。而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则随着城市级别降低使用率有增高现象。 占比方面,使用电脑的用户占69%,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占65%,使用平板电脑的用户占14%。   2、智能手机学习用户的年龄分布: 在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的用户中,主力力量是19~30岁之间的用户,占比约78.8%。其中,19-22岁用户占35.1%,23-30岁用户占 43.7%。除此之外,15岁以下用户占1.6%,15-18岁用户占7.6%,31-40岁用户占10.2%,41岁及以上用户占1.8%。   3、设备品牌分布: 苹果用户是移动学习的主力军,比例达30%。三星、小米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5.8%和小米14.5%。其后依次为,华为9.1%,步步高4.3%,OPPO3.6%,联想3.3%,酷派3.0%,HTC2.0%,魅族1.8%。   三、移动用户学习内容(学什么?) 学习内容分布: 外语类内容的广普性使其以89.3%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学习内容。其后依次是生活兴趣类27.3%,职场考试类13.8%,技能类13.5%,出国留学类7.6%,考研类6.9%,中小学教育类6.6%,营销管理类3.1%,学前教育类2.0%。   四、移动用户选择动因(为啥选?) 1、用户下载APP的影响因素 用户下载学习类APP主要受应用市场推荐的影响,包括市场排名、广告、编辑推荐等,其次是产品提供的功能点以及朋友的推荐。当下,市场还未形成明显的品牌号召力,更多依靠产品本身及推广的力度。   具体而言,“应用市场推荐”因素占40.2%,“功能独特”因素占28.9%,“朋友推荐”因素占24.1%,“品牌号召力”因素占19.3%,“设计好看”因素占17.5%,“能互动交流”因素占9.8%,“有活动”因素占7.3%,“媒体报道”因素占0.9%。   2、何种APP更受用户青睐: 手机上的应用删删减减,而能最终战胜同类产品称霸用户手机的学习APP,其实是做好了那些基础工作的英雄。比如内容实用丰富,能供用户学习提高;产品体验好,操作方便无bug;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能吸引用户一直用下去。   具体占比方面,“内容实用丰富”因素占61.7%、“产品体验良好”因素占34.3%,“具有娱乐趣味”因素占27%。   3、延伸PC版需求: 移动学习APP为互联网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有46.6%的在线课程APP用户及41.1%的口语练习APP用户期望它们能够同时提供PC端服务,方便学习。其中的原因是这两类内容占用内存及耗费流量较高,再加上对环境的要求,因此希望提供PC版。   4、APP下载渠道: 应用下载市场仍是用户下载APP最多的渠道,其次为产品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现也占有7.6%的比重,成为用户下载APP的第四大渠道。   具体占比方面,“应用下载市场”渠道占74.5%,“产品官网”渠道占48.1%,“搜索下载”渠道占16.6%,“社交媒体”渠道占7.6%,“网络广告”渠道占3.3%,“线下活动”渠道占1.7%,“户外活动”渠道占0.9%。     五、移动用户学习时间(何时学?) 1、学习时段: 移动用户学习的时间随着一天的开始进入小,之后缓慢回落,在晚上10点左右到达。   2、学习场景: 在用户使用APP学习的主要情景中,“睡觉前”占50.2%,“坐车时”占38.8,“午休期间”占37.6,“晚饭后”占19.3%,“排队时”占18.6%,“起床后“占16.7%,“上厕所时“占12.0%。   3、时长比例: 35.6%的用户每周使用移动APP进行学习的总时长在1~5小时之间,平均每天9~42分钟。 具体而言,“10分钟以下“占3.1%,”10-30分钟“占18.5%,”31-60分钟“占23.6%,”1-5小时“占35.6%,”5-10小时“占12.3%,“10-20小时”占4.4%,“20小时以上”占2.5%。   六、移动学习消费意愿(多少钱?) 目前,呼吁移动学习市场免费的声音占了27.3%,位居多数。但付费习惯在逐渐养成,愿意支付500元以上的人占比29.1%。 具体而言, “0元”占27.3%,“10元以下”占9.1%,“10-100元”占15.1%,“101-500元”占19.4%,“501-1000元”占17.0%,“1000以上”占12.1%。   来源:芥末堆
    2014年
    2014年10月31日
  • 2014年
    2014年中国在线职业教育研究:政策和环境利好,可与招聘渠道对接 【研究结论】 1. 职业教育是在线教育竞争的最激烈领域,也是前景最被看好的细分市场。公务员、会计、IT编程、英语、高教、医学等以掌握技能为主要目的职业在线教育成为当下焦点; 2. 相比线下培训班,线上职业教育可以方便高效地学到有用技术技能,价格通常也更实惠。由于职教用户有明确的学习需求,只要内容优质,自有大批用户买单; 3. 职业教育的人群主动学习意识更强,付费能力和意愿也相对很高。同时由于职场和相关资质考试通常可以对学习效果进行直接评判,也有利于反馈和传播; 4. 目前在线职业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依然较小,市场渗透率偏低,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用户行为分析:国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是主力军 腾讯近期启动了一次面向近两万名用户的在线教育调查。在筛选排除了4605名非在线教育用户后,我们制作了这样一张中国在线教育用户的职业图谱: 1. 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用户是在线教育群体的主力军。一方面由于这部分用户通常在职业发展中有较强的资质考试需求,另一方面,其业务能力提升也更多依赖外部培训; 2. 如果我们以职业教育用户来划分,那么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加上公司职员和管理人员,其总数占据了全部在线教育用户的54%,超过半数。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确实是在线教育市场的热点领域; 3. 自由职业者同样是在线教育的主要用户群体,占据了总样本量的15%。其中相当一部分所学习内容,也和职业教育关联紧密; 4. 工人和农民并非在线教育的主要用户,进展9%的比例。学生占据了在线教育用户的14%左右。     玩家:在线职业教育的行业格局 目前,业内在线职业教育主要有学习类视频、题库和综合平台几种模式,并细分为B2B2C、B2C、O2O等近百家参与者。其中IT类培训类数量最多,其次是公务员考试培训。     典型玩家如下: 极客学院,上线仅7个月融资2200万美元,主要为专业开发者提供IT技术的在线培训,课程涵盖Android、iOS、HTML5、Cocos2d-X、JAVA等300多门。收入采用会员制模式(30元/月、260元/年等)。 已经上市的正保教育和达内科技: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远程教学的模式,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设计和课程研发。 慧科教育,已获复兴昆仲资本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 邢帅网络学院,获君联资本、北极光创投联合3000万美元B轮融资。 华图网校,主要针对公务员考试。 猿题库,是题库类在线教育的代表。     潜在挑战:市场规模尚小,盈利不易 在线教育的实际市场规模并不大,根据第三方统计估算,2014年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人民币,远低于业内预期,而同期整个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64.8亿——在线职业教育的占比约为21%。     按照第三方的预期,到2018年,在线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增至134.5亿元,而届时整个在线教育市场的规模将达到501.8亿元——在线职业教育的占比也上升至27%。     同时,如何获取盈利和迅速扩大用户规模,依然是在线职业教育的切实挑战。传统线下教育通过规模化和品牌化已抢得市场先机,并且在用户的消费心里中,线下实体上课的付费更有认可度。作为网络授课的在线职业教育,很难再收费标准上与线下直接PK。要打破用户心中“网络都是免费的”这一传统认知,尚需时间和良好的培训口碑传播。     机遇:政策和环境利好,可与招聘渠道对接 相比较在线教育的其他细分领域,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相对容易标准化的领域,天然适合在线模式。平台和产品可直接与招聘渠道对接,让教育和就业无缝连接,以此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同时,相关政策和环境也有更多利好。国家正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会长期影响在线职业教育的市场发展,而从目前的就业大环境看,职业教育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也会吸引更多用户进来。预计2015年至2018年,在线职业教育的市场规模年同比增速,将达到30-50%。   来源:腾讯科技
    2014年
    2014年10月29日
  • 12